商务谈判范文

2023-09-23

商务谈判范文第1篇

一、目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纵观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老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地将教材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过于重视理论, 教学方式仍旧以教师为中心。尽管也有实操任务, 但总是拘泥于形式, 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只是在实训课中形式性地安排一场综合模拟谈判。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仅掌握了一部分理论, 技能实践运用能力却难以提升, 在面对现实谈判中将会茫然失措。

(二) 重结果性考核而轻过程性考核

同大多数课程一样, 高职商务谈判教学存在着重结果性考核而轻过程性考核的现象。在期末考核中, 教师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期末理论考试中是否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却很少会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技能得到了操练与运用。例如:在期末考核中, 大部分教师还是选择以理论考核为主,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80%。显然, 这样的考核方式是达不到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培养的目的。

(三) 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

在应试教育流行的当下, 高职商务谈判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的现状。大部分教师毕业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高等学府, 没有社会和企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以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点为唯一的教学目标, 很少去思考和重视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真实目标。

二、模拟谈判教学法对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拟谈判教学法的运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接近真实的谈判环境中, 营造这样的环境与氛围, 学生得以拥有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 随着模拟和刻意练习的逐渐增多,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也在模拟实操中日渐得以锻炼与发展。

(二)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模拟谈判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能循序渐进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并能在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帮助与配合下实现相关专业技能的完善与提高, 这对于学生日后踏入社会、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显然大有裨益。

(三) 有利于弥补实训教学的不足

当前, 商务谈判课程大多数实训教学的环节, 仍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学生普遍缺少真枪实战进行演练的机会, 这也是导致学生实战经验不足, 相关技能与能力难易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模拟谈判教学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得以真正参与到谈判之中, 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 都具有显而易见的提升作用。

三、模拟谈判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一) 精心选择谈判案例

在进行模拟谈判教学的过程中, 精心选择适宜的谈判案例至关重要, 因为其往往决定着后期的模拟谈判教学活动是否能真正得以有效的开展。可以说, 精心选择谈判案例是实施模拟谈判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也是重要基础。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 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所教学内容实际情况相符的谈判案例。

例如, 在讲授“商务谈判僵局及破解技巧”这节内容时, 本人为学生们精心选择了如下经典的案例:我国某省的一个水泥厂就水泥的生产设备的有关事项与美国一家公司进行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 双方针对我国水泥厂究竟是引进美国公司的全套设备还是部分设备等相关问题发生了认知上的分歧, 双方代表互相争执, 彼此不让步, 致使谈判一度陷入难以继续进行的僵持局面。假若身为我国水泥厂的谈判工作人员, 为了顺利达到预期的谈判目标, 你会如何打破谈判上的僵局呢?

通过精心选择一个真实的案例, 使得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且重要的谈判环境, 在该谈判环境中, 学生会受到任务驱动的影响就会积极展开思考:“如果我是水泥厂的谈判人员, 我会怎么做?我会遇到哪些困难?对这些困难我应当如何巧妙转化?”这显然为学生们接下来更加主动地融入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境基础。

(二) 合理有序指导分组

在实施模拟谈判教学法的过程中, 合理有序地指导学生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具体的谈判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此, 高职商务谈判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当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其进行分组指导。

在“商务谈判僵局及破解技巧”一节的教学中, 将全班划分为了6个模拟谈判小组, 每个小组固定4-6人, 小组之间形成谈判桌上的甲方与乙方;同时, 每小组自由确定各自的角色, 如主谈人员、辅谈人员、技术人员、法律和文书人员等不同角色。这样一来, 班级教室内就形成了有情境的商务谈判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结合谈判案例展开相关的模拟谈判活动, 并在谈判活动中逐渐摸索、掌握具体的谈判技巧及策略。合理分组使得学生相互之间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局面。

(三) 充分进行信息搜集

要想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赢得胜利, 搜集充足的信息非常重要。在真实的模拟谈判教学中, 足够的信息能确保学生切实获取高质量的谈判学习效果。

在“商务谈判僵局及破解技巧”一节的教学中, 本人引导学生小组结合以下案例情况认真搜集信息, 并将每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总结与归纳。“为何我国水泥厂谈判人员会与美国工厂谈判人员出现谈判僵局的局面?是沟通理解障碍导致的僵局?还是双方立场观点对立争执导致的僵局?是谈判一方故意制造谈判僵局?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要想打破这一僵局, 谈判人员应当秉持哪些基本原则, 运用哪些谈判策略。是加强沟通?还是坚持对立?是正确认识谈判僵局?还是一味地排斥、抵触?是冷静的分析思考?还是根据感受表达情绪?”这些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使得学生们开始对模拟谈判的过程展开思考, 而这显然也极大地推动了他们接下来专业进行模拟谈判活动的开展。

(四) 专业进行模拟谈判

在贯彻、实施模拟谈判教学法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的模拟谈判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环, 其往往从整体上影响着模拟谈判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及其最终质量。在“商务谈判僵局及破解技巧”一节的教学中, 本人带领学生提前布置谈判会场, 安排好座位与道具, 编写好谈判案例, 并针对谈判中僵局处理环节的语言和策略部分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谈判僵局的处理原则、破解策略。除此之外, 还要求学生制定好角色分配与扮演, 统一服装并进行礼仪操练。这样做既可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职业人的风貌, 又可深刻地体验到商务谈判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五) 科学合理进行考核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模拟谈判活动进行考核与评价是践行模拟谈判教学法的最后一环。在该环节中, 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模拟谈判活动给予科学而合理的评价。在“商务谈判僵局及破解技巧”一节的教学中, 在学生结束模拟谈判活动之后, 逐一对每组在谈判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知识点的点评和谈判的评价, 并针对每组的表现评选出一位“谈判专家”。

这种评选不仅包括学生谈判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与语言沟通、策略运用、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 还包括学生依靠所学知识谈判的程度等多个方面。在接收到来自教师的点评之后, 一方面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点, 另一方面在精神上获得了正面肯定, 学生们的内心会受到鼓舞, 再接再厉。即使个别学生在模拟谈判的过程中表现不佳, 也能通过教师的考核与点评明白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之处, 有利于其日后的改善。

四、结语

模拟谈判教学法不仅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状, 实现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发展之间的平衡, 同时, 更多将对学生的考核放在平时的点滴学习过程中, 而不再是仅仅依赖于理论的考试成绩。因此, 高职院校商务谈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模拟谈判教学法的运用步骤与实施策略, 才能在创新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形式的同时, 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进而推动所教学生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协调进步与发展。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职商务谈判教学实际情况, 分析了当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模拟谈判教学法对于促进该门课程教学所具备的意义, 探析了模拟谈判教学法在商务谈判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模拟谈判法,商务谈判教学,问题,意义,实施

参考文献

[1] 林媛媛, 黄海兰.模拟谈判法在高职商务谈判教学的创新性应用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 (1) :83-86.

[2] 蔡俊.模拟谈判法在商务谈判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才智, 2017 (14) :157-158.

商务谈判范文第2篇

谈判,就是互相试探及争取的过程。在商务谈判中,让步是经常发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让步是谈判双方为达成协议而必须承担的义务。商务谈判各方要明确己方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以及为达该目标可以或愿意做出哪些让步。让步本身就是一种谈判策略,它体现了谈判人员通过主动满足对方需要的方式来换取自己需要满足的精神实质。但是,在谈判让步的前前后后,必须注意让步的技巧,不能无意识的让,也不能乱让步,需要我们掌握让步的章法与技巧。

从商务谈判双方利益属性分析,大致有三种对话沟通的形式:第一种,谈判双方利益目标完全一致,通过谈判来协调双方的计划和行为方式,以期形成合力及相互的配合策略。第二种,谈判双方利益目标不同,通过双方谈判协调,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双方的需要,形成利益互补。第三种,谈判双方利益目标相对,通过谈判缓和相互间的对抗,寻找各自的利益目标。这三种利益协调、互换的形式都是建立在双方存在互相联系、拥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三种利益交换形式都要求谈判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目标,从双方共同利益出发,做出程度不同的让步。反之,若一味坚持本方的立场观点、利益目标和行为方式而毫不退让,谈判中的分歧就无法弥合,对抗就无法缓和。即使双方利益目标一致,也会发生主要与次要、整体与局部、长期与近期等矛盾,造成力量分散的局面。因此,谈判的战略目标决定了谈判中让步的必要性。

当然,让步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则。第一,要有效适度的让步。在商务谈判中一般不要做无谓的让步。有时让步是为了表达一种诚意;有时让步是为了谋取主动权;有时让步是为了迫使对方做相应的让步。第二,让步要谨慎有序。让步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力争做到恰到好处,同时要谨防对方摸出我方的虚实和策略组合。第三,双方共同做出让步。在商务谈判中让步应该是双方共同的行为,一般应由双方共同努力,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任何一方先行让步.在对方未做相应的让步之前,一般不应做继续让步。第四,每做出一项让步,都必须使对方明白,本方的让步是不容易的,而对对方来说这种让步是可以接受的。第五,对对方的让步,要期望得高些。只有保持较高的期望.在让步中才有耐心和勇气。

磋商中,每一次让步.不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满足,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最大满足。谈判双方在不同利益问题上相互给予对方让步,以达成谈判和局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我们需要实施一些具体策略,分别是互惠的让步策略和无损的让步策略。

互惠的让步策略是指以己方的让步换取对方在另一问题上的让步的策略。谈判不会是仅仅有利于某一方的洽谈。一方作出了让步,必然期望对方对此有所补偿。获得更大的让步。一方在作出让步后,能否获得对方互惠互利的让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方商谈的方式:一种是所谓的横向谈判,即采取横向铺开的方法,几个议题同时讨论、同时展开、同时向前推进;另一种是所谓酶纵向深入方法.即先集中解决某一个议题,而在开始解决其他议题时,已对这个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讨论。采用纵向’商谈,双方往往会在某一个议题上争持不下,而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往往会出现单方让步的局面。横向谈判则把各个议题联系在一起,双方可以在各议题上进行利益交换,达成互惠式让步。争取互惠式让步,需要谈判者具有开阔的思路和视野。除了某些己方必须得到的利益必须坚持以外,不要太固执于某一个问题的让步,而应统观全局,分清利害关系,避重就轻,灵活地使本方的利益在某方面能够得到补偿。为了能顺利地争取对方互惠互利的让步, 当己方谈判人员作出让步时,应向对方表明。作出这个让步是与公司政策或公司主管的指示相悖的。因此,己方只同意这样一个让步,即贵方也必须在某个问题上有所回报,这样我们回去也好有个交代;或者是把己方的让步与对方的让步直接联系起来,表明己方可以作出这次让步,只要在己方要求对方让步的问题上能达成一致,一切就不存在问题了。比较而言,前一种言之有理,言中有情,易获得成功;后一种则直来直去,比较生硬。

丝毫无损的让步则是指在谈判过程中,当谈判的对方就某个交易条件要求己方作出让步,其要求的确有些理由,而对方又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让步时,采取这样一种处理的办法,即首先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并向对方表示:“我方充分地理解您的要求,也认为您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就我方目前的条件而言,因受种种因素的限制,实在难以接受您的要求。我们保证在这个问题上我方给予其他客户的条件绝对不比给您的好。希望您能够谅解。”如果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对方听了上述一番话以后,往往会自己放弃要求。

商务谈判范文第3篇

摘 要:国际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特殊形式,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而不同地域、民族的谈判者在语言、行为、时间、沟通、思维、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基于跨文化交际,探析在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策略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国际商务活动中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商务谈判问题,自中国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之时就不断被人们提及。而今,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商务大市场,这个问题得到了更多关注。人们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商务谈判策略,是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商务谈判策略是对谈判人员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为实现特定的谈判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措施、技巧、战术、手段及其反向与组合运用的总称(乔淑英、王爱晶等,2007:80)。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对象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故而跨文化交际中的国际商务谈判策略成了颇为热门且经久不衰的话题。

2.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2.1 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背景不同的人给文化下了很多定义。中国的学者普遍认为,文化是一个特定的人群社会中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将人们联结起来的纽带,它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内容。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特德(G. Hofstede)教授的观点是:文化是一个环境中的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collective mental programming),即文化不是个体的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上的东西。在不同群体、区域或者国家,这种程序就有差别,因为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进而导致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此,跨文化交际必然会产生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摩擦与碰撞。

2.2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学最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跨文化交际随即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日本也不甘落后,于1972年在东京率先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出席人数超过两千。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即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在美国正式宣布成立。我国研究跨文化交际学起步较晚。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著作颇丰,迄今已经编著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与语言交际》等多部图书。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3. 国际商务谈判理论的定义及作用

3.1 国际商务谈判的定义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谈判中利益主体的一方通常是外国的政府、企业或公民;另一方则是中国的政府、企业或公民。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对外经济活动贸易中普遍存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是调整和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政府及商业机构之间不可避免的经济利益冲突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如何通过谈判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及如何提高谈判效率已作为一门学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3.2 国际商务谈判的作用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谈判者往往还远隔千山万里,在沟通上比较困难;会面谈判的时间也比较紧迫。所有这些都使影响谈判的因素更加复杂,谈判的难度更加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国际投资迅速增长,国家间的商务合作形式日趋多样,我国各类企业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务往来与日俱增。如何应对国际商务谈判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方能使我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商务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4.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商务谈判策略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谈判对手有着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传统、风格习惯的差别,谈判者必须熟悉对手的这些文化因素,考虑他们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谈判凑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相对于对方,谈判者呈现出只有他和他的群体才会具有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全部地或至少部分地不同于谈判一方的群体特征,从而文化成为不同文化谈判者的一种身份证明。

4.1 跨文化交际下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跨文化交际下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沟通方式。中国人的交流方式更倾向于含蓄、被动和保守,而西方人则更强调清楚、直接的交流,并且在交流时表现得自信。其次是级别的重要性。中国人习惯于等待上级吩咐做什么事,并等着让上级做决定。因此,员工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往往显得有所欠缺。西方人则强调主动承担责任并完成任务。第三是计划和时间管理。由于面子问题,中国员工不太愿意承认错误,即使心里承认了,嘴上也不说出来,而且计划及时间管理的概念不太强。第四是任务和关系管理。和西方企业管理者相比较,中国企业管理者在国际商务谈判上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2 跨文化交际下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的问题

企业跨国经营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对一个渴望实现成功经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如不能有效管理,将会造成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结构的低效率。在内部管理上,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将导致管理费用增大,比如由于企业目标的整合与实施难度的提升而导致的企业管理成本的提升;在外部经营上,由于语言、习惯、价值等文化差异,使得经营环境更趋复杂,从而加大市场运行的难度。

国际商务谈判中存在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差异而引发的问题以及可能给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4.2.1 过度保守

文化冲突影响了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的和谐关系,参与国际商务谈判者也许只能按照呆板的规章制度控制企业的运行,对商务谈判对方更加疏远。与此同时,参与国际商务谈判者则对工作变得不思进取,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行动计划实施起来也十分艰难,结果双方都不会有所作为。

4.2.2 沟通中止

当参与国际商务谈判双方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自下而上的沟通便自然中断,结果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人员无法了解事件真相,导致双方可能越走越远。

4.2.3 非理性反应

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双方如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冲突,就会凭感情用事。这种非理性的态度容易引发员工非理性的报复,结果误会越多,矛盾越深,对立与冲突会更趋剧烈。

4.2.4 怀恨心理

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对于已经发生的冲突,冲突双方如不耐心地从彼此的文化背景中寻求文化“共识”,而一味抱怨对方的鲁莽或保守,结果只会造成普遍的怀恨心理。

4.3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商务谈判策略的选择

尽管“商务谈判策略”是一个很常用的名词,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个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被大家公认的表述。商务谈判策略是对谈判人员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为实现特定的谈判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措施、技巧、战术、手段及其反向与组合运用的总称。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急躁、外露的人往往缺乏耐心和忍耐力,一旦其气势被扼住,自信心就会丧失殆尽,很快败下阵来。扼制其气势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马拉松式的战术(李品媛,2005:134),它依据谈判双方的实力,纵观谈判全局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关系,规划整个谈判力量的准备和运用,指导谈判的全过程。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会表现出不同的谈判风格与特征,参与国际商务谈判者的文化影响谈判时更要关注文化如何影响谈判要素。

4.3.1 开局阶段的策略选择

国际商务谈判开局阶段中的谈判双方对谈判尚无实质性的感性认识,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无论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充分,都免不了遇到新情况、碰到新问题。由于在此阶段中,谈判各方的心理都比较紧张,态度比较谨慎,都在调动一切感觉功能去探测对方的虚实及心理状态。所以,在这个阶段一般不进行实质性谈判,而只是进行见面、介绍、寒喧以及谈判一些不很关键的问题。从时间上来看,这些非实质性谈判只占整个谈判程序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从内容上看,似乎与整个谈判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太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为整个谈判定下了一个基调。

开局阶段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谈判双方之间的关系。第一,如果曾有业务往来,关系很好,气氛应热烈、真诚、友好、愉快。第二,如果有过业务往来,但关系一般,开局应争取创造一个比较友好和谐的气氛。第三,如果有过一定的业务往来,但己方对对方印象不好,则开局气氛应严肃、凝重。第四,如果过去双方没有业务往来,应努力创造一种真诚、友好的气氛。

4.3.2 谈判过程中的策略选择

谈判双方在结束了非实质性交谈之后,就要将话题转向有关交易内容的正题,即开始报价。这里所谓的报价不仅是指产品在价格方面的要求,而是包括价格在内的关于整个交易的各项条件(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商检、索赔、仲裁等)。其中价格条件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商务谈判的核心。

一位美国商业谈判专家曾和两千位主管人员做过许多试验,结果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买主出价较低,则往往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如果卖主喊价较高,则往往也能以较高的价格成交;如果卖主喊价出人意料地高,只要能坚持到底,则在谈判不致破裂的情况下,往往会有很好的收获。

磋商阶段也可叫讨价还价阶段,它是谈判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困难最紧张的阶段。磋商的过程及其结果直接关系到谈判双方所获利益的大小,决定着双方各自需要的满足程度。因而,选择恰当的策略来规划这一阶段的谈判行为无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磋商既是双方求同存异、合作、谅解、让步的过程,也是双方斗智斗勇,在谈判实力、经验和智力等诸多方面展开具体较量的过程。谈判策略和技巧的作用在本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

5. 结束语

笔者探析了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商务谈判的策略选择,但在具体谈判中,最终采用何种策略要由国际商务谈判人员根据当时当地的国际商务谈判背景与形势来决定,而且国际商务谈判人员的谈判能力和本方的谈判实力以及实际谈判中的个人及小组的力量发挥情况如何等都将影响策略运用得是否成功。相信应变能力强、谈判实力也强的一方配以多变的策略,将能在所有的国际商务谈判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李品媛. 现代商务谈判[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34.

乔淑英、王爱晶等. 商务谈判[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0.

商务谈判范文第4篇

Your excellencies,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hat we warmly welcome the distinguished delegation to China. As we all know, China and German keep a good relationship in a long time for energy cooperate. German Energy Company make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our two countries cooperation. Some are represented here this morning. Many companies have already traded with China. Many more would like to do so. The new energy cooperation is one aspect of the grow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Today in my speech I hope our two countries will make a further progress.

As we all know, ener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as well as safeguard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energy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the world. Over the years, in order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economic growth on energy supp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of encouraging policies in energy investment, ener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pricing, and in the credit system.

China and the German have enjoyed 20 years of good relations in the energy area. Germany has world-class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expected Germany companies to inves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ergy 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Through this New Energy Resource Cooperate Conference between REM and China Energy Resource Company, we hope we can get a good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ion with Germany and introduce the new energy resource technical to achieve the common profit from each other.

This conference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hina and Germany. I wish the Conference a full success. I hope you can enjoy it. At last,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New Energy Resource Cooperate Conference between REM and China Energy Resource

Company

Ladies and gentlemen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hat we warmly welcome the distinguished delegation to China. As we all know, China and German keep a good relationship in a long time for energy cooperate. German Energy Company make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our two countries cooperation. Some are represented here this morning. Many companies already trade with China. Many more would like to do so. The new energy cooperation is one aspect of the grow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China’s a focal point for trade and investment from Germany. Today in my speech I hope our two countries will make a further progress.

Now let us get down to business. Today my speech about this conference includes two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 will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energy resource. So you learn the history of energy resource, you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ergy resource cooperation. The second part, I will talk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China energy resource. The last part, I will express my sincere expectation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 in the future. Now let us start at the first part

Firstly, ener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as well as safeguard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energy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the world. Over the years, in order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economic growth on energy supp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of encouraging policies in energy investment, ener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pricing, and in the credit system. After continuous efforts, towards the end of 1990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hift in China’s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We said goodbye to overall energy shortages. In 2000, the national energy output reached 2.00 billion tones of standard coal units. of the main sources of energy, our coal output number two in the world, our crude oil is

number five and our electricity number two. The energy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Whilst energy output continues to grow at a fast pace, China presses forward wit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e are increasing our efforts in technical development. We are working header to save our resources and to increase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As china continues to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energy market is opening up faster.

Secondly, at present, the problem we are facing is structural, and very acute. Domestic oil supply is increasing falling behind demand. Imports are increasing ever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gas in our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has fallen well below the world average. There is very little clean and highly efficient energy. It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at’s more, the energy industry still works with outdat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here i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safe production practices. In the next ten years, or even more, Chinese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grow at about 7%per annum. Comprehensive energy and power consumption are expected to grow at 3% and 6% respectively.

Thirdly, as our economy continues to grow, as standards of living continue to rise,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s, the demands for energy development are reaching a new level.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aces a major issue. That i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o balance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ith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o meet the demand for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with its policy of developing energy and at the same time saving it, with the saving taking priority. We will take advantage of our rich resources, optimize our energy structure, and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ddition, during the tenth five year period, China will rely primarily on coal and will increase the use of high quality coal. We will reform large scale mines and develop high output and high efficiency mines. We will develop coal bed resources and increase our effort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ean coal technology. We will work on oil and gas simultaneously, speeding up our exploitation and use of natural gas, increasing its use in our energy consumption.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ind energy, solar energy, geothermal energy, and other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We are aiming to quadruple the annual exploitation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by 2005 from3 million tones of standard coal to 13 million tones of standard coal. We will improve our ability t o save energy and promote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we aim to reduce our unit consumption per ten thousand yuan GDP to 2.2 tones of standards coal in 2005.

Thirdly,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have enjoyed 20 years of good relations in the energy area. Germany has world-class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welcome Germany companies to inves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ergy 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There are a whole range of largest-scale projects such as the Three Gorges Power Station, Western Gas Going East and western Electricity Going East. They will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in the energy field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We would like to work with Germany,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many years of joint efforts.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Closing speech

These three days conference has achieved tremendous successes. Six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delivered the speech at the conference. Many people share their views freely at the group discussions, which proceeded in a friendly and lively atmosphere. I benefited greatly by attending this conference. I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and to congratulate you on the fact that we have completed all of the items on our agenda.

At this point of time, on be half of China Resource Company, let me extent sincere gratitude to the REM Company for your assistance and dedication. With the financial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of your company, I believe our company will make a great progress. New Energy Resource Cooperation Conference between REM and China Energy Resource Company will be remembered as a shining page in the history of our friendship.

商务谈判范文第5篇

2、《商务谈判英语口语》课程评价体系探析

3、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

4、高职商务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5、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6、《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7、论跨文化商务英语在国际谈判学习能力的培养

8、化工行业国际商务谈判技巧

9、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10、商务英语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及技巧研究

11、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2、论如何提高《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效果

13、国际商务谈判双语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

14、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国际商务文化环境建设研究

15、论商务英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6、基于行动导向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仪研究

18、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析

19、关于提高《商务谈判》课堂参与性的探讨

20、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21、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身势语研究

22、基于行动导向的“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设计

2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道德与伦理

24、论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运用技巧

25、企业商务谈判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体会

26、《国际商务谈判》教学MICH模型研究

27、新常态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28、高职院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9、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30、商务谈判课程参与式教学实践探讨

31、试论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32、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33、基于学生职业成长的《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设计

34、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35、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

36、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

37、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意向错位研究

38、交际法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39、文化差异对中秦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40、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实现“Win-Win”

41、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42、完善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践教学之我见

43、论文化差异对商务沟通的影响

44、例谈价值观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45、提高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技能

46、科研教学双向驱动式教学实践探析

47、论贸易经济发展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48、商务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49、文化沟通——增进国际商务交流

上一篇:电子商务师下一篇:商务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