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申报材料范文

2023-06-11

智慧城市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知识经济;南京

一、“智慧南京”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战略

经历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成为今后南京城市发展的最大战略任务。早在第八次南京市委全委会上,就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创新驱动、赢得新的优势、奋力走在前列”的基本思路,在第十六次全委会上,又提出了建设“智慧南京”的战略定位。

“智慧南京”这一全新定位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因为人类经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且正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早在2006年南京就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设想,并以软件产业为龙头,提出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目标。2007年成功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创新论坛”。历史的足迹清楚地显现,南京在国内最早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并逐步形成“智慧南京”核心思想,这比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早了两年。

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工商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了“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并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对此,奥巴马给予了积极回应,认为刺激资金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2009年8月温家宝视察无锡微纳传感器工程技术中心时,提出了“感知中国”概念,“传感网”、“物流网”等新词成了网络与媒体的宠儿。“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构造了一个覆盖世界万事万物的庞大网络,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让设备具有智能、让世界充满智慧。有人将物联网技术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业务和人与人之间通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涉及无线智能传感网络、微型传感器、传感终端设备、移动基站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从技术、材料、元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二、“智慧南京”建设要以创新为先导

在国内最早提出“智慧城市”设想本身就是南京思想解放、思维创新的成果。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成为国家与地区间竞争的核心因素,經济发展的动力正逐步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转向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中心城市发展逐步从空间极化与扩散向技术等知识要素聚集转变,每个中心城市都在构建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知识与能力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南京在全国较早提出建立创新型城市战略,并将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创意作为新兴产业突破口,以科技引领产业,充分展现了城市创新成果。

要建成“智慧南京”,首先要搭建一个支持创新的智慧平台。这个平台要面向社会,支撑并服务创新活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和资源配置力,将在宁省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全部纳入南京城市创新体系,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结合的创新体制,让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以及成果应用主体,推动高校、研究机构的创新成果转化。要建立起南京科技资源文献、科技信息、发明专利、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成果转化等基础性资源库,服务并支撑创新活动的开展。

二是要重视在宁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在宁省部属单位和组织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为它们主动服务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是要培育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组织专门化的技术服务,组织、推动各项创新成果转化、转移与扩散,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创新成果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对产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城市总体竞争力。

四是要加快政府组织、管理创新。“智慧型”意味着要变等待服务请求为主动地连续服务,智慧型政府要精简业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政府机构职责要进一步明晰化与信息化,组织层次扁平化与网络化,政府主体实现电子化与数字化,政府运行程序化、规范化,建立一个更加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三、人才是“智慧南京”的基石

要建“智慧城”首先要有“智慧人”,南京要建成“智慧城市”的关键是人才。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的支撑点是人才、科技和城市,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支撑。所以,要建成“智慧南京”,必须在人才资源开发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用新理念、新原则、新体制、新机制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尤其是“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技术基础之上,缺乏人才的“智慧城市”只能是“空中楼阁”。

南京之所以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希望率先实现“智慧城市”目标,和南京本身具备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密不可分。因为,在南京聚集了40多所高校、数百个研究机构、拥有十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一大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特别是汇聚了一批有世界眼光、理论与实践功底扎实的科技精英以及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企业家。

所以说,“智慧城市”建设战略首先应该是人才战略。政府部门要拿出“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具体人才建设方案及需求预测,让高校积极参与到“智慧南京”建设中,培养这座城市今天与明天需要的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四、“智慧南京”首先要发展自己的“智慧产业”

“智慧城市”背后是智能设备和技术,必然涉及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及新材料、新器件。

它们构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因而也就隐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机会。因此,在提出“智慧南京”战略的同时,必须首先制定出南京自己的“智慧产业”发展战略,让南京的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并发展壮大,使南京最终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的技术提供者和利益分享者。

南京具备做强做大“智慧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其通信产业、软件产业、光电产业、平板显示产业、工业设计和动漫创意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市4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3家是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产业以每年50%速度递增,軟件收入在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

南京具有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东南大学的毫米波实验室、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南京大学的固体微结构实验室、近代声学实验室和计算机新技术实验室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包括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五十五研究所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猫集团移动卫星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京玻纤院玻璃纤维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市场优势,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出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校企联合、组建产业联盟、完善上下游配套、优化资源配置,成立南京“智慧产业”战略研究智库。集中优秀人才制定“智慧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占领射频自动识别、微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制高点,为南京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争得先机。

五“智慧城市”要彰显城市特色并惠及市民

在IBM关于“智慧地球”的研究报告中,“智慧城市”具备下列特征。(1)灵活。能够实时了解城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能适当即时地部署资源以做出响应。(2)便捷。远程访问“一站式”政府服务,可在线学习、购物、预订和进行交易。(3)安全。更好地进行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4)更有吸引力。通过收集并分析数据和智能信息(如客流和货运)来更好地规划业务基础架构和公共服务,从而创造更有竞争力的商业环境吸引投资者。(5)广泛参与合作。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常规事务的整合以及与其他私营机构的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6)生活质量更高,越少的交通拥堵意味着越少的污染,降低交通拥堵和服务排队所浪费的时间。(7)更少的污染和更完善的社会服务。

参照以上标准,“智慧南京”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不能当做政绩工程,“智慧南京”不仅要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通信、智能电力及诸多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同时要融入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新的理念,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我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

除了智能化,“智慧南京”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要向中国和世界展现南京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博爱的胸怀,让南京真正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的人文绿都。

[参考文献]

[1]屈伟平,物联网掀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1):42-45

[2]汪亮,罗如意,物联网经济——杭州未来经济发展重点[J],杭州科技,2009,(5):36-40

[3]伍嘉威,“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构建“智慧的地球”[N],中国经济导报,2009-10-31

[4]张宏科,梁露露,高德云,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及其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09,(5):37-40

[5]仲成春,李艳磊,走近“物联网”[J],天津经济,2009,(10):10-17

[6]做足做好创新发展这篇大文章[N],南京日报,2009-11-12

[7]Gustavo Ramirez Oonzalez。EarlyInfrastructure of an Interact of Things inSpaces for Learning。 2008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 LearningTechnologies

[8]Martin Peter Michael。Architectur-al Solutions for Mobile RFID Services forthe Internet of Thihgs。2008IEEE Con-gress on Services

[责任编辑:唐玉萍]

智慧城市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 智慧银川顶层设计创新实践

智慧银川通过建设实践,创新的提出了智慧城市银川模式,即以城市为单元加强顶层设计,紧密围绕四个目标,同步进行三大创新。

(一)智慧银川四个核心目标

为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更好的“智”于管理,更好的“惠”及民生,智慧银川明确了四个核心目标,即:惠及民生、科学管理、产业衍生、投资回收。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惠民、利民、便民;二是利用大数据采集、整合、挖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利用智慧城市,衍生产业和促进消费;四是利用资本市场,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

(二)智慧银川三大创新

为同步实现四大核心目标,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难题,智慧银川同步进行三大创新,即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架构创新。

一是“PPP+资本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解决了财政一次性投入过大的问题,以及政府人员技术知识体系更新换代的问题。同时通过智慧城市运营,实现了收益和投资回收,进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嫁接资本市场,既可完成前期投资的回收,还可获得股票增值收益,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

二是“顶层设计+闭环正反馈”的管理模式创新。打破过去“单一目标、垂直行业”的建设方式,实施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各种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在创新和落地推进方面,利用“研+产+标准组织”的形式,由研究院进行可落地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建成后交付产业公司。产业公司在运营时,将最佳实践经验传递至国际/国内标准组织。该标准组织输出相关标准和规范,应用到智慧城市中,智慧城市新增需求再反馈至研究院,形成“闭环正反馈”的生态系统。

三是“一图一网一云”的技术架构创新。“一图”通过部署的各类物联网感知终端,结合全景真三维地图,对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支持多行业应用基于一张图直观呈现,解决城市的可视化、动态化管理问题;“一网”建设一张多部门共享的传输和传感网络,通过高速宽带网络实现“地面”和“云端”的直接对话;“一云”将城市中可利用的数据资源统一集中到云端,实现城市基础数据融合、多业务海量数据汇聚互通,并对城市大数据进行存储、挖掘、应用。

银川模式通过三大创新,有效的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投资难、共享难、运营难等问题,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二、 智慧银川建设十大系统十三个领域

(一)夯实核心基石

全景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空间节点定位与分析。全景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据采集和数据服务。数据采集就是把人、车、建筑等空间要素进行定位,一方面是静态的数据,例如地下管线、道路、电子门牌、下水井盖等基础设施数据的收集;另一方面,还对动态的位置数据进行收集,如电子车牌、积水数据传感器、摄像头视频等实时动态数据。数据服务就是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二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室内室外一体化进行地图展示和分析。

智慧网络连接空间各节点。通过建设一张专网专用、内外分离、互联接入的极速网络,高速连接空间各节点,实现“地面”与“云端”互联,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网络能够平滑升级、扩容。通过安全网闸与外界互联网进行“隔离式互通”,采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设备,保障网络的安全。这张网还支持多样化的互联接入,如4G、无源光网络、Wifi、L2RF等。

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提高城市智慧度。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大数据具有三最特征,存储最容易,采集最困难,挖掘最有价值。从上述三个特征来看,如果一个城市数据不能共享,就形成不了有效的大数据。没有有效的大数据就不能挖掘,不挖掘就没有价值,无法形成智慧,更谈不上信息安全的标准制定。

根据上述数据特征,智慧银川规划建设具有以下亮点的大数据中心云平台:一是与银川市各委办局进行数据对接,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统一收集,统一存储,统一发布,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二是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为政府管理城市提供研判/预判,转变城市治理方式,由被动救火式转变为主动预防式,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如交通仿真决策、经济数据预测、全路导航及道路规划、政务改革审管分离等,释放大数据红利。三是顺应潮流,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帮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进而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四是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并且利用智慧银川“顶层设计+闭环正反馈”的创新管理模式,联合国内/国际标准组织,制定大数据采集、共享、安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有力保障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更健康。

(二)创造美好生活

智慧社区架起亲民桥梁。为解决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架起一座亲民桥梁,智慧社区主要提供4类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全能网格服务。首先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部署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快递柜、直饮水改造、政务自助办理终端、远程抄表和智能垃圾箱等智能设备,打造惠民服务新社区。人脸识别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对进出人员的面部进行扫描并与人脸库比对,方便社区居民“刷脸”开门,扫描到陌生人则提示门卫登记,如果发现追逃人员便会直接启动预警,通知相关安全部门。直饮水改造工程通过新铺设食品级的不锈钢管线,运用臭氧催化氧化和双膜法(超滤膜、反渗透膜)等技术,为市民提供廉价直饮水。其次是汇聚商业服务资源,打造微商圈+冷链生鲜配送柜模式,打通大型商超,批发市场,汇聚社区周边商业资源。第三是打造新型医养模式,通过天天体检屋、网络医院及远程辅助诊断等健康惠民设施和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养老、保健等服务。社区居民可在天天体检屋享受血压、血糖、血脂、心肺功能、骨密度等18项免费体检服务,社区全科医生根据体检结果给予初步诊断和健康指导,体检数据还会通过网络医院上传至本地三甲医院,由医院里的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和预约挂号。对于一些大病和疑难杂症,网络医院还可以连接到北上广深的大医院,由权威专家进行辅助诊断,慢病或术后恢复病人也有健康顾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第四是创新全能网格队伍,打造包含安全员、私人医生和服务专员在内的全能化基层网格服务队伍,落实网格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居民数据、反馈舆情、落实政策,将市、区、街道、社区的层级管理模式扁平化,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亲民服务。

市民一卡通实现一卡全通。一卡通的目标是实现“一卡在手、生活无忧”,具备一卡多能、全城通用、信息采集等三大亮点。一是作为惠民名片,一卡多能,包含公共服务和商业活动双重支付功能,涵盖公交出行、医疗健康、水电气代缴、公共自行车租用、银联支付、免费WiFi上网等功能,省去市民携带多卡的烦恼。二是全城通用、广泛覆盖。在银川市原来3万台POS机的基础上,新增5万台智能POS机,覆盖全城。同时,利用MIS云附带的管理系统为商家提供进销存管理。三是数据采集。一卡通作为采集个人数据的重要手段,为后续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来源。

(三)促进产业聚集

企业云实现企业互联。为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管理、经营等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首先是提供服务平台,集约化经营融资、IT、法律和人事等云化服务,通过线上云平台和线下专业服务结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是采集分析数据,通过静态、动态手段并用,碎片化、结构化方式结合,充分采集企业经营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后,比对验证,提高企业数据的真实度和准确度,输出政府管理需要的指标数据、决策依据等。第三是促进产业聚集,以企业所属行业为标签,分类聚集,突破传统产业集群的地理限制,利用企业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企业间合作的快捷性和有效性,打造虚拟产业集群。

智慧旅游拉动银川旅游产业。智慧旅游通过为游客提供定制化的贴心体验,打造智能化的景区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为游客提供银川旅游的一站式目的地服务。游前,定制私人旅游线路,兴趣相同的游客可结伴相约而行。游中,结合定制服务,精准推荐美景及美食,灵活安排出行及住宿,为游客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游后,提供多渠道评价服务,全面汇集游客的反馈并及时响应,进一步优化银川旅游环境,整体提升银川的旅游形象。二是打造智能化景区。通过实现网上购票、智能检票、3D地图、智能导游、电子讲解、景点直播、流量预警、热力监控等智能化设施,整体提高景区的信息化程度,在提升游客游览体验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景区良性管控。三是促进银川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智慧旅游平台汇总旅游全过程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游客旅游数据(包括行为消费、评价与投诉)、景区数据(包括游客流量、定位、轨迹与景区收入)及产业数据(包括旅行社、导游、购物及餐饮),从而完善行业管理,助力产业链发展,构建商家诚信联盟,实现产业聚集,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集群。

(三)转变城市治理方式

智慧政务致力于宽进精管。银川市智慧政务分三个阶段建设,逐步打通各委办局的数据对接,实现宽进精管,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第一阶段:一站式审批,释放行政改革红利。通过“归零式”清理,银川市向社会公布了78项审批事项和98项管理事项,取消了所有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照“编随事转,人随事走”的原则,开展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环保、交通、教育、卫生等26个部门、100多个科室、600多人办理的15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490余项具体业务)全部划转到审批局的7个业务处室60多人直接办理,审批人员减少了90%,审批部门减少了96%,办理时限减少78%,企业注册时间减少80%,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分散、效率不高和群众多头跑路的问题。第二阶段:网上审批,释放信息化红利。通过网上受理审批事项,网上核名,视频人脸识别,身份证系统比对验证,打通各委办局数据实现共享,最终实现“申、审、颁”一条龙服务,已实现177项事项的网上审批办理。第三阶段,虚拟审批,释放大数据红利。一是结合国家统一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条例和方案建设要求,构建虚拟审批建设标准规范。二是通过对现有审批局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积累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虚拟审批试点事项甄选。三是虚拟审批试点上线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信用好的企业和市民可以进行深度虚拟审批试点,对于信用不好的企业和市民则严格按照审批模型进行材料审查和资格约束,进行虚拟审批试点验证。四是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实地论证和校验,优化和完善虚拟审批制度和标准。

虚拟审批将充分发挥社会自主能动性和自我市场调节的作用,把政府的手放开,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横向扩大虚拟审批涵盖范围,按照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争取在2016年12月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向备案转化率达到40%。

智慧环保打造明媚银川。智慧环保基于“实时监测、源头管控、定向治理”的核心思路,致力于打造“碧水蓝天,明媚银川”。第一,在线监测,预警预报。利用信息化环保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影响市民生活的生态环境参数(水、气、声),例如生活用水监测方面,在从水源地到居民家中输送的四个环节建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自来水厂出水口、管网、管网末梢的水箱、居民水笼头),对水质36项常见指标(PH酸碱值、浊度,余氯等)进行跟踪监测。第二,源头监测,重点防控。针对存在环保隐患的污染企业及重点区域进行源头监测管控,例如对于空气异味的监管,在制药厂、垃圾填埋和焚烧厂的污染源头部署异味监测仪,实时采集污染数据,有效提升对源头污染的监管能力。第三,关联分析,定向治理。利用采集到的各类环保数据,进行环境大数据分析挖掘,通过建模仿真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关联因素,为环境定向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助力政府出台环保相关措施和制度。此外,在试点社区推广直饮水改造工程,通过新铺设食品级的不锈钢管线,运用臭氧催化氧化和双膜法(超滤膜、反渗透膜)等技术,为市民提供廉价的直饮水。

平安城市构建和谐银川。通过基于物联感知多元化的信息采集,包括无人机、应急指挥车、单兵设备等采集手段,整合多个部门视频资源,增加信息采集的渠道,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全面高效共享。通过智慧银川现有模块基础数据的挖掘分析,提升预测、预判能力,改变原来的被动救火式为现在的主动预防式,创新城市的管理方式。在城市应急管理方面,将应急预案全面电子化、可视化,可实现突发事件自动触发应急预案执行,多部门协作联动统一指挥,大大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送,方便指挥部了解实时数据,掌握现场真实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指挥部署,进而提升突发事故的研判和处置能力,降低重大事件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智慧城市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智”造师眼中的世界

智慧城市大厦耸立云霄,起自“智”造师在砖瓦间的构建。他不仅带我们畅想智慧城市的宏伟蓝图,还以中式笔法,勾绘出智慧中国的旖旎画卷。今天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位“智”造师的故事,他不仅带领我们看到了“智”造师眼中的智慧世界,更引领我们跟随其去探寻智慧的足迹,体味智慧城市的瑰丽景观。

“智”造师眼中的世界

一、安定的诺亚城市

维护城市安全和谐,你所能依仗的不仅是孤单的机械战警——智慧,让城市真正步入安定和谐。

1、稳定之本:平安城市——中兴通讯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社会转型期,城市中充斥着众多不安定因素。安全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但城市环境错综复杂,茫茫人海中,怎能快速准确地识别犯罪嫌疑人?单凭“警察”人力无异于杯水车薪,智慧型的平安城市需要借助高科技的火眼金睛。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各种自然灾害,做到不稳定因素的提前预防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有效应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 平安城市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集成式、多功能、综合性大型监控报警系统,业务范围涵盖治安、交管、消防、刑侦等多个公安警种,包括图像监控与报警系统(包括车载移动摄像终端系统)、重点要害部位监控与报警系统、居民小区技术防范系统、机动车防盗防劫报警系统、道路交通监控和卡口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等独立而又互相协作的

第1页 共19页

子系统。

中兴通讯平安城市解决方案集成了应急指挥系统、网络视讯系统、定位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通过光纤网络、3G网络、无线网桥等网络接入部署于“三区三口”,各种企业、居民小区的监控和报警前端、城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应急指挥中心、各级监控中心、视频会场、移动指挥车实现对城市的管理和紧急事件的指挥和处理。 解决方案亮点:

丰富的业务功能,多种系统融合:与CERS系统级联融合,统一接警,实现电话、短信、告警“三合一”接警;

覆盖良好,部署快速,直达基层:LBS定位系统融合视频监控,做到统一调度,精确处理;

低成本、高收益:预案规划设置,有效提高应急指挥组织效率; 可靠安全、保密性高:多种网络接入和备份手段,保障应急安全;

平战结合,提高政府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融合视频监控,便于领导快速决策; 好管理、易维护:好管理、易运维,几大系统一套网管平台; 基于云平台,减少部署、维护人力投入。 客户利益:

中兴通讯平安城市解决方案适应于有线、无线以及混合网络,覆盖整个城市,不留任何死角;

丰富的高清和夜间监控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 强大的智能分析云,提升主动预防能力;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

融合城市应急系统、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定位、GIS、GPS、门户网站、一卡通等,各系统无缝连接。统一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融合物联网技术,准确获取相关城市数据,帮助政府做出科学的决策。

中兴通讯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中国新疆、吉林、江西等地,以及苏丹、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白俄罗斯、乌拉圭等国家,丰富的海内外项目实施经验,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第2页 共19页

2、稳定之纲:电子政务——中兴通讯无线政务网综合解决方案

一张智能的无线政务专网,不仅维护着城市的安全运行,还将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政市容、能源环境、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构建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帮助政府部门拜托固定的办公空间,为民众提供“时时处处”的政府服务。

智慧城市运行涵盖公共安全、市政管理、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监控等多个方面,各方面工作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保障。公众电信业务已不能适应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要求,需要将传统通信技术与新兴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固定应用和移动应用相结合、信息监控和指挥调度相结合,在保障信息安全可靠的同时,利用视频、语音、数据的融合通信技术来支持城市运行的各方面工作。

无线政务专网正式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专网采用先进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无线通信技术,使用1.4G频率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张能够提供高带宽、高速率、可移动、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稳定服务的无线业务承载网络。其系统结构如下:

解决方案亮点:

Ÿ 采用TD-LTE技术,这是3GPP组织定义的4G无线通讯技术,非常适合在专网领域的非对称性业务,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传输速率,远大于目前主流的移动公网通讯能力

Ÿ 中兴通讯可以提供包括终端设备、基站设备、核心网(大型核心网、小型化核心网)、

第3页 共19页

电源设备、承载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在内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Ÿ 系统支持集群通讯功能,支持语音、数据并发的多媒体集群功能

Ÿ 中兴通讯可以提供丰富类型的终端,解决各种业务的应用场景。终端包括:室内室外型的CPE设备(将LTE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数据卡、通信模块、智能平板和智能手持终端等

Ÿ 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保证系统安全可控。方案提供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软硬件可靠性、应用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措施 客户利益

Ÿ 提升城市应急通信的保障能力,专网专用,确保任何情况下的信息通道的通畅 Ÿ 实现政务的移动办公,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Ÿ 提供智慧城市感知层的无线宽带接入,尤其是高清视频监控等对于传输带宽要求比较高的终端接入,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网络支撑平台 通过网络建设,运行,带动当地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稳定之锤:应急联动——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 维稳保平安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例如2008年1月底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2009年肆虐全球的H1N1流感,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事件等等。连续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应急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合理应对新社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雅安地震是政府在重大灾难性事件面前的又一次大考。从地震发生到启动I级救灾应急响应,政府在此次地震中只用了3小时。五年前汶川大地震,此过程花费8小时;三年前的7.1级玉树地震,此过程花费近4小时。这其中,智能化的应急联动救援体系功不可没。

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方案内容

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呼叫中心系统、接处警系统、数字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调度

第4页 共19页

系统、城市空间地理信息GIS系统、视频监控和视频会议系统、大屏幕系统、数据中心和系统应用集成平台等,能够快速的对各种警情进行响应,并且在应对各种重大警情时,将现场的实时画面传回指挥大厅,指挥长官在对现场情况作出足够观察后对各种警力人员做出行动指示。其组网如图一下:

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方案图

呼叫中心系统:能够对多种形式的报警(包括固网、手机语音、手机3G视频、短信、网络以及视频监控点和传感器点报警等)进行统一排队及调度分配处理,并自动判定是否误报或恶意报警。

接/处警系统:实现接警、处警功能。接警中心统一接听和处理市民的报警、求助电话,处警中心接收接警中心转发的警情数据,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位、空间分析功能,对所有的资源和警力通过一体化的数据传输和通讯调度台进行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 数字调度系统:完全综合了调度机和大型局用交换机的优点,不仅具有调度机的内外线调度功能、排队功能、录音功能,而且综合了局用交换机强大的交换、组网能力,提供给用户众多新业务、数字业务,为控制中心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强大和调度平台。

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时空分析和综合信息的全面掌控,自动生成或启动相关处理预案,有效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

GIS/GP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录入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图空间测绘数据及属性信息,形成丰富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可提供道路分布、政府、公安、消防、医院、驻军等静态目标的位置信息,还能通过各种定位技术(LBS或者GPS)获取并显示各种价值目标的移动位置信息,并且在GIS屏幕上对各分布警力、视频监控点、传感器监控点等进行集中监控和可视化的调度指挥。

第5页 共19页

视频监控/会议系统:视频监视/会议系统为指挥中心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监控平台,并可即时召开视频会议。该系统可对现场图像进行各项处理,并实现大屏幕显示集中监控与切换。 系统及应用集成平台: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统一集成平台实现系统间数据共享及互联互动。各子系统作为集成平台的终端注册到平台,由平台实现各终端之间的联动功能。各终端可向平台申请资源,平台可根据给定的图形化界面定制业务流程,当各终端申请的资源达到定制业务的阀值后,平台将自动触发定制的业务。 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方案优势:

基于软交换的NGCERS能够实现真正的多途径报警接入;

计算机辅助调度、预案处理和资源共享能够提供更加科学的处警抉择;

GIS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调度、视频监控、GPS系统的有效结合,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可视化的出警调度;

为不同规模、不同空间布局的调度中心提供更加灵活的系统组网方案; 使用VoIP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费用; 平滑扩容升级能力; 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稳定之链: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应急指挥中心信息采购员小徐在自己负责的责任网格上“巡逻”时发现,一个花园入口处不知是谁扔了一张沙发在那儿。破旧的沙发不仅影响路面美观,还给往来行人和车辆造成恶劣不便。发现问题后,小徐立即通知相关负责部门。从发现问题到着手解决问题,时间没有超过15分钟。

这个“网格”即数字城管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将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如房屋建筑、道路、水系以及各类城市公共设施,通过普查与地理编码,移植到计算机系统中去。借助这个平台,哪条路上的路灯不亮,哪出下水道的井盖丢失了,哪个社区垃圾未清扫,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正在让城市更美好!

二、经济的新引擎

第6页 共19页

1+1≥11?这样的经济增长公式并非谬论,智慧城市,让这一切触手可及。

1、智慧旅游:自由行者——中兴通讯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新经济环境下,旅游业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愈发明显。智慧旅游将实现景区信息共享,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通过信息平台自由办公、咨询。安全、自由、智能的氛围将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动与色彩。

中兴通讯智慧环保解决方案化身自由行者,为城市的经济的添砖加瓦。 项目背景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

秦皇岛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集中性、质优性、独有性等特点。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北戴河海滨景区双双入选“中国旅游胜地40佳”。全市现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2家(34处),星级饭店57家,175家旅行社,各语种导游人员2500余人,旅游从业人员14万人。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8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6.2%)。

第7页 共19页

秦皇岛市旅游地图

继秦皇岛市被纳入国家现代服务业改革试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及创新城市试点后,2012年12月,又被国家旅游局纳入全国33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秦皇岛市"十二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内将利用网络技术,整合相关资源,推进城市旅游管理系统化、智能化。 客户需求

秦皇岛旅游信息化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 ■ 旅游资源分散、行业协同度不高

由于旅游资源信息化建设落后,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行业资源应用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同时缺少统筹协调,导致旅游资源相互协同度低、宣传度不够,甚至一些网站发布错误虚假信息,对旅游形成误导。 ■ 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信息化基础薄弱

首先,大部分涉旅单位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络域名,无法开展电子商务,旅客更无法及时获悉产品与活动信息。第二,网上信息更新较慢,信息的发布时效性滞后,实用性和

第8页 共19页

准确性比较弱。第三,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普遍做得不够,造成旅游产品适应性低。此外,缺少实时的服务监管系统,以致在消费者的旅途中,很难进行服务质量投诉、反馈。 ■ 缺乏具有知名度的权威网上旅游平台

目前有少部分企业已在通过在线旅游网站进行营销,但大部分旅游企业是运用传统的商业模式,信息服务能力差,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已建的部分旅游网站都以信息发布为主,尚未有一家能够提供在线资讯互动、产品实时预订支付、规模化运营的在线旅游平台。

■ 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功能不完善

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不快,网点设置少,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 ■ 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旅游主管部门及涉旅企业缺乏具备网络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知识、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受到制约。 解决方案及客户收益

针对秦皇岛市的旅游现状,中兴与秦皇岛旅游局合作,开展秦皇岛智慧旅游建设,对于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全面推进秦皇岛市智慧旅游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项目和基础工程,其整体建设框架如图所示:

第9页 共19页

秦皇岛智慧旅游服务系统整体框架图

从框架结构上看,智慧旅游建设分硬件资源建设、智慧旅游能力集成系统、服务体系、网络、终端等5个层面,并且和智慧城市的保障支撑体系相融合,最终有效支撑战略咨询层面的决策分析。即: ■ 硬件资源层

共享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硬件资源,通过云计算的模式进行部署,搭建秦皇岛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化、云存储、云计算、云调度、云管理的模式来进行搭建,为平台提供基础设施,存储信息数据。 ■ 智慧旅游云平台

进行数据资源和基础能力的整合,按照服务的类别和信息的属性建立规范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制定旅游行业数据标准,充分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海量存储秦皇岛旅游信息,在辖区内共享公共的旅游数据资源,支持各个区、县的旅游平台的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包含旅游行业基础支撑资源库以及运营支撑服务。旅游行业基础支撑资源库包括:景区资源数据库、旅客资源数据库、行政资源数据库、交通资源数据库、导游资源数据库、商业资源数据库、多媒体资源数据库、GIS资源数据库和其他资源数据库。运营支撑服务包括语音能力、消息能力、视频能力、IT能力、融合能力、交互能力等,并提供统一的管理功能。 ■ 服务层

第10页 共19页

提供面向旅客的公众服务、面向旅游企业管理服务、及面向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服务。 ■ 网络层

智慧旅游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全球定位网络(GPS)四大网络之上。 ■ 终端层

支持手机、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PC、触摸屏等多种设备的接入,国内外游客或使用对象能够通过身边的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秦皇岛旅游相关资讯,享受智慧旅游服务。 秦皇岛智慧旅游建成后,将为游客、管理部门、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智慧园区:高效集合——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经济园区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试验田、创新者。 当经济园区牵手智慧园区,两者的结合既整合当今知识经济、创新、分工协作、信息化等产业发展特点,更将园区服务与管理推向更高水平。 高效整合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是中兴通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强劲引擎。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整体建设方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为园区企业服务的服务平台,通过园区的良好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企业做宣传和后备支持。二是为园区管理方提供的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的管理方提供综合的政务能力和园区管理手段。具体内容请参见下图:

第11页 共19页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整体方案策略图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低碳、智慧的具体体现在:

1)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把园区管理会和园区企业等各方面资源整合,提供统

一、综合的软件平台。此软件平台为园区管理方和企业提供智能的软件环境和应用。 2) 中兴通讯的软件平台为管理会和企业提供了网络虚拟园区的技术手段,增强了园区企业间、企业与管委会政府、员工与员工的沟通能力;同时,提升园区综合水平,提供园区的总体知名度。

3)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可以为园区企业和入驻企业提供低碳、高效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软件平台介绍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核心是统

一、综合的软件平台,此软件平台包括PaaS云计算平台、运营支撑平台和物联网(M2M)平台。 PaaS云计算平台

PaaS云计算平台整合电信、互联网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把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资源池化,根据园区的应用环境融合多方业务、支撑方面的能力,对外提供开放、简单、高效的PaaS应用开发环境。通过此PaaS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开发出适合不同企业类型的应用。同时中兴通讯针对园区的企业提供了桌面云、协同办公、融合通讯、全程电子商务、财务、教育、商旅等等方面的应用。 运营支撑平台

第12页 共19页

运营支撑平台包括IT资源的监控、资源的管理、运营管理、IT运维管理、业务运营门户等多个部分。该平台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业务运营、主机托管、业务发布等多种应用的运维和计费等工作,使园区的管理方从园区建设中获益,从而达到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双赢。

物联网(M2M)平台

物联网(M2M)平台包括了终端服务、应用服务、定制业务等模块,集成了运营支撑、网络接入等模块,对外提供了管理门户和应用使用门户,并且为第三方提供了应用集成接口。通过此平台可以快速、便捷地使用于交通、物流、节能、环保、安防等各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同时,中兴通讯针对园区提供了很多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物联网应用:如智能监控、智能停车场、智能仓储等应用。

PaaS平台、运营支撑平台和物联网(M2M)平台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中兴通讯智慧园区的软件平台可以迅速地创建各类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大大降低了开发、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费用,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CAPEX和OPEX。

中兴通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

中兴通讯以强大的快速研发能力为后盾,具备第三方集成、平滑演进的能力,对园区的企业、管理方和行业应用提供综合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运用了当前最先进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对软件、硬件资源进行了云化处理,能快速的开发、部署行业应用。从而,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让入驻企业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的同时提升了园区品牌和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中兴通讯为智慧园区提供广泛、灵活、稳定、安全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园区内的企业和管理方均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可靠的信息化建设为您打造低碳、智慧的生态园区。

3、智慧环保:绿色旋风——中兴通讯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发展低碳经济,诚乃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良策。

智慧环保将“美丽中国”“绿色生活”带入人们的眼前。全面感知城市呼吸,共建浪漫城市环境。

第13页 共19页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需要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状况,实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保大局。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在于提高环保部门综合决策、环境监管、预警防灾以及公众服务的能力。环境在线监测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在线监测平台,提高环境监测效率,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提升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中兴通讯环境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架构,主要包括应用层、平台层和基础设施层,并通过门户服务系统作为内部和外部的统一接口,为政府环保管理机构、企业和社会提供环境在线监测解决方案。应用层提供环境在线监测平台主要的功能——水质监测、烟气监测和噪声监测,对数据、业务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软件集成系统,还实现日常办公应用、环境管理和监控及决策支持;平台层包括支撑平台和环境云数据中心,支撑全局的环境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基础设施层包含基础硬件和软件系统、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是平台层和应用层的基础物理设施。

方案优势

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架构,构建统一环境监测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互联,实现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

实现对水、空气、烟气、噪声等污染的统一监测,减少系统建设上的投入,同时提供系

第14页 共19页

统的易用性。

理清业务规范和流程,使客户业务执行规范化、业务办理流程化、管理维护方便化、信息系统模块化;

采用标准的技术路线,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实现数据统一交换与共享,全面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采用松耦合、可扩展的架构,使系统可随着业务的增多而扩容,而系统结构无需改变。 客户利益

通过环境监测平台的建设,实现环境监测提供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环保信息化能力。环境监测平台提供大气、水质、噪声等全方位的监测数据,可以方便地进行相关环境业务办理,还能提供日志、系统管理等功能,提高环保部门行政效率,提高环保部门形象,有利于打造服务型政府。

整合各业务子系统,帮助客户建设省/市/区级的环监平台,实现现有系统的整合接入,实现环境数据的规范上传、管理,帮助政府发布可靠的环境数据,提高环境的可感知度,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环境在线监测平台采用标准的、可扩展的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使平台在系统结构无改变的情况下,可随着监测目标增加、监测参数要求提高、功能的添加而随之扩展,减少相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

三、生活的幸福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城市人口膨胀,数字化水平、资源服务水平却相对滞后的当下,智慧城市的诞生,把更智慧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普通市民生活中,着力解决交通、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陈疾旧疴,让人民群众真正“幸福”起来。

1、教育,国之根本——中兴通讯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再穷不能穷教育”贯穿中国人的教育理念,而教育发展水平低下,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仍是中国教育亟需解决的两大难题。

中兴通讯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让人民尽享幸福民生。

第15页 共19页

项目背景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

黄冈市的基础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湖北省黄冈中学创办于1904年,是基础教育的全国名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为促进黄冈市的教育发展,中兴通讯为黄冈教育局规划与建设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与管理平台、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师,将黄冈打造为国内教育信息领域的典范,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的总体目标。 客户需求

黄冈市教育部门对在教育信息领域的主要需求如下:

1. 建设区域性教育资源与管理平台的建设:提升学校与区域之间的课件、试题等资源共享,提高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2. 推进智慧教室与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水平,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录播、方便的课件访问等功能;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3. 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理论结合实际,建立科学、规范的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应用于区域和学校的教育网络覆盖、设备、教室等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实现硬件资源弹性调配,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硬件建设和维护成本。 解决方案及客户收益

中兴通讯凭借在教育行业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对教育云平台、终端和教育信息化的大量投入,在黄教育信息项目,针对客户需求,经过多轮沟通探讨,最终制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整套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黄冈“智慧教育”项目建设内容总体概括为:“关注一个模型建设,构建黄冈特色三通两平台,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

(三通为: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两平台为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云平台)。

第16页 共19页

黄冈智慧教育总体建设架构图

通过平台建设,“智慧教育”以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覆盖了从个人、班级、校级到区域的教育资源与信息平台建设,解决了黄冈市教育系统中师生互动,学校资源库建设与区域资源共享与教育管理等问题,促进教育升级,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医疗,心之顽疾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在中国,“就医”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儿,而“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是老百姓心口的顽疾

3、交通,马车之苦——中兴通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远远超过路网能力的增长,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日益恶化。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传统依赖增加路网能力来解决交通问题的措施远远不能满

第17页 共19页

足要求,高新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势在必行。智能交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均已规划“智慧城市”,而“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兴通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借助先进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从以下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控和服务能力,构筑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交通体系。

提高交通管理和控制水平:通过广泛感知,全面收集路网交通相关信息,实现路网状况动态感知和实时控制,减少交通拥堵,全面提升路网运行效率;通过电子车牌防伪技术,杜绝假牌套牌车辆,保证合理税收,并方便肇事追溯。

保障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广泛部署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并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方便市民“高效 安全”出行。

保护环境、服务经济:将交通安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等纳入综合交通规划体系中,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中兴通讯智慧交通系统,采用感知层、网络层、综合管控平台和各种交通行业应用的四层架构,以统一的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为依托,以现有交通信息网络、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和各地市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加强对全市主干路网交通信息和营运车辆的动态信息采集、汇总、融合。并通过对应用的互联、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整合三步走平台建设方式,实现交通业务的延续、优化和创新。其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中兴通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架构图

第18页 共19页

解决方案亮点

1)完备的解决方案:满足智慧交通系统建设需求,实现与现有交通系统便捷融合,并全面降低交通运营者的运维成本。

Ø “云计算”+“视频监控”+“车联网”,实现精确感知、畅通信息、智慧调度; Ø TD-LTE无线承载和GoTa专用调度系统,安全承载、高效服务;

Ø 智能、开放、高效、安全的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实现全方位交通信息应用共享挖掘; Ø 通过云平台海量信息收集存储能力,建立数据仓库,根据数据挖掘模型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业务仿真,提供决策参考。

2)快速研发交付,端到端顾问式服务: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实现物联网行业端到端的产品及方案交付,成功打造诸多交钥匙工程,得到用户极大认可。 3)高效的售后服务机制:遍布全球的售后服务网络,保障客户实时、方便、快捷地享受优质高效的技术支持服务,以及稳定可靠的售后保障。 客户利益

对城市的产业拉动,增加营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过能力,提高城市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智能交通平台的搭建帮助拉动城市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创新项目、引进并重点高新产业,帮助政府增加产业营收。

便民的交通信息服务:方便市民获取实时交通信息,出行者可进行实时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的选择,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

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将城市中人、车、路、环境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满足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谐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需求,有利塑造宜居的城市品牌形象,吸引并留住高新技术人才,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4、市民一卡通,点亮智慧城市新生活

随手一扫,购物、点餐、医疗、公交全搞定,智慧城市市民一卡通就是这样的便捷。如同智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碰触精灵,see it,tap it,它会带你找到智慧生活的梦幻世界。

市民一卡通,是点亮智慧城市新生活的火花。中兴市民一卡通,将把我们带入智慧生活的梦幻世界。

专题出处:企业网D1net

专题链接:http:///s/24/

智慧城市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而城市交通的发展却跟不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堵车成为许多大中城市一道常见的“风景”。交通拥堵直接影响着城市现代化进程,降低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也不利于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城市拥堵问题的原因

(一)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到位

1.城市交通布局不合理。由于各种限制,很多地方没有按城市的自然条件、地位和地理位置布局把城市的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分布,以至于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越来越旺,导致交通越来越紧张。

2.路网布局不合理。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路网整体性差,非交通占道突出、个别路段狭窄;次干道,特别是中小街道的配套交通设施不够完备、管理力量薄弱;部分路段双向交通易于发生堵塞而不能得到及时排除;机动车辆进入次干道和中小街道行驶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大量交通拥入主干道,形成主干道拥堵的局面。

3.停车站场布局不合理。车辆有行必有停,但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停车场却寥寥无几,大型商场、宾馆、机关也大多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地。在广州很多地方因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有的司机不得不在街上转来转去,同时也影响到其他车辆。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不得不在部分非主要马路上设置停车线,这更使业已紧张的道路交通雪上加霜。

(二)交通法规不健全,交通执法力度不强

现有交通法规不健全,交通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加重了路面交通的混乱现象。常见违规如“酒后驾车”、“闯红灯”、“不系安全带”、“驾车打电话”、“压黄线”、“超速行驶”、“违章停车”以及“尾气排放超标”等都没有受到依法严惩,交通规范形同虚设,间接加重了城市交通情况的恶化。

(三)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道路、站场总量不足。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市民的出行需求和私人汽车数量的快速发展与城市交通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道路之间衔接性不强。目前,我国较多城市公路建设往往是修一条很宽的中心大路,而许多旁边小路却不通畅,很多街区里面的道路还是“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结果把通行压力全“逼”到了大路上。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小路大路都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严重妨碍了车辆的分流和速度。

(四)交通管理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普遍较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

(五)城市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低,交通法规意识淡薄

我国大多数城市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低,有法不依现象突出,导致大量的交通事故,阻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反映了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既有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车辆高速度增长、城市高速度增长的根本原因,也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少、交通安全设施不足、车辆发展与道路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交通供给不协调等客观原因,还有交通管理落后、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为等人为原因。

二、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找准道路的功能定位,分层次进行合理改造。城市道路功能分为六个层次:城际高速路、城郊与城市主干道的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道路。但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普遍存在道路功能定位不清,导致行车错位,引发交通拥堵的现象,因此需要从优化城市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入手,区分道路功能定位,分层次进行改造,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增加路网密度。其次,挖掘次干道、中小街道的通行潜力,为主干道分流服务。修建或扩建一条城市道路,其投资是巨大的。而挖掘现有道路的交通潜力,特别挖掘交通流量远没有饱和的次干道、中小街道交通潜力其效益应当是明显的,经济价值也十分巨大。

(二)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首先,加快高新技术在城市道路管理中的应用。例如,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车辆档案、

2 驾驶员档案、道路和车站建设档案集中管理,在市、区、街道实现计算机联网等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交通管理提供许多先进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广人性化交通管理模式。再次,加强执法力度,强化路面管理。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路面管理上。加强执法力度,强化路面管理是交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警察就是执法者,弱化交通民警的执法,就弱化了交警对路面的控制,交通安全与畅通就难以保障。

(三)提高全民文明交通意识

首先,要提高交通管理者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增强公民文明参与交通意识。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法规教育必须走社会化的道 路,利用大众新闻媒介和社会力量,把全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法规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的轨道,对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现代交通意识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在加大立法和监控力度的同时,做好广泛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交通参与意识,持之以恒地把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常识潜移默化到交通参与者的思想意识中,人们养成文明开车、文明行路的城市交通风尚。

(四)加速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出行总量

首先,推进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加强公共交通专用道的监控,真正做到“专道专用”;优化交通信号配时,为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提高运行速度创造条件;净化行车环境, 减少困扰,提高准时准点率,提高可预见度。其次,采取措施吸引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票价优惠政策和便民措施,鼓励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

智慧城市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1、综合基础环境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西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区域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40万,辖20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新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1

新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地区,开展对外合作的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是一片理想的投资热土。

2、经济实力雄厚

新泰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3、城镇化发展迅速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泰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6%,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

2

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2020年)中,新泰市被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为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带来了宝贵机遇,城镇化将持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4、区位交通便利

新泰市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衔接部,京沪、泰新两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磁莱、东平和晋鲁豫三条铁路贯通全境,北距济南国际机场110公里,西距高铁泰安站70公里,东距青岛港280公里,外来投资者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道畅通便捷。

5、信息化基础环境

新泰市经过多年建设,信息化基础扎实,基本能够很好地支撑新泰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目前新泰市以电子政务、平安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城域光纤网络建设、三网融合等为基础,构建了良好的县市级城市智能化系统群,从而为新泰市打造成未来全新的智慧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球范围来看也正处于发展初期,严格意义上讲,国内、外尚没有完全成功的案例,已成功的多是单项智能系统应用,没有实现将城市几十至几百个系统整合升级后形成自动的综合智慧分析应用体系。与

3

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尚处于起步时期和探索阶段。而且我国的城镇化路径、城市管理体制具有自身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比国外更多,管理边界更大,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和尖锐,所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

智慧城市从概念上来讲,可以描述为将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决策分析优化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通过各领域智能化应用、充分的信息整合与互联共享、各方面的协同运作,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以智慧的理论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以智慧城市方法发展城市,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使城市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智慧城市实现途径是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的全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精细化、可视化、互动化等科技手段,推进管理与服务创新。

4

从内容上来说:智慧城市涵盖了城市的管理、服务、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多个方面,使城市运行更加智慧,有效应对外部变化和干扰,有效地、自适应性地解决面临的难题。

从理念上来说:智慧城市是实现集约、智慧、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粘合剂。“集约”是指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对土地、生态、能源、空间等城市资源高度集约、节约地利用,并尽可能做到资源循环利用;“智慧”是指使得城镇各领域工作智能化与一体化、精细化、人性化、可视化、互动化,构建更为智慧化的生活环境,实现百姓生活更便利、更幸福;“绿色”是指尽可能地循环利用一切资源和能源来善待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低碳”是指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和产业中应用,从而达到城市建设与运行尽可能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目的。因此,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粘合剂,将集约、智慧、绿色、低碳和人文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当中。

概括之:智慧城市一是政府管理与服务理念、模式与工作方法的重大创新,二是制度及机制、体制的重大创新;三是业务、管理、安全保密、技术整合和标准规范的综合创新,四是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城镇智能系统创新,之后再实现一体融合。

经过近20年信息化建设,全国各类城市基本都建设了几

5

十至几百个大小不等的各类应用系统管理与服务着社会,可以说目前社会上既不缺少应用系统、也不缺少信息技术,但严重缺少一体化整合方案与具体实施,给新泰一个重大创新机遇。

对新泰智慧城市建设而言,不是要再建多少个新系统,而是在各类系统的全部硬件继承、全部数据继承、全部软件功能继承的前提下,全面梳理在线运行的老系统,按统一设计的业务与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整合、升级各类应用系统,使之成为一体化、可以产生智慧的综合系统,在此基础上新扩建一些新系统。根据新泰近期的发展规划,根据实际需求,按统一标准规范,对于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扩建,对于重点关注的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满足现状的进行适度新建填空补齐。达到全市统一交换产生大数据集,按权限分类共享各类数据,展现政府的高效综合管理行为,为市民提供优质综合服务。

三、进展与问题

近年来,新泰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也存在信息化工作推进机制不够健全,信息化工程项目规划、实施及资金使用缺乏统筹,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进缓慢,全市还未形成比较科学的信息化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等问题。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与管理与传统

6

的信息化项目相比又有着其独特性。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新泰市现有信息化工作基础上进行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需要高位统一的领导机构,从产业、社会治理、民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着手,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整体建设。

1、整体发展不够均衡

新泰市城镇化建设应用推进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维护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科学决策与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方面仍有待提高,城镇化建设应用效果也有待提升,社会各领域的城镇化认知水平和应用程度存在较大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依旧明显,城镇化整体发展不够均衡。

2、促进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新泰市信息化建设对整个新泰市经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整体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新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其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程度不深,信息化工程建设对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深度,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新泰市整体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3、信息资源共享有限

虽然新泰市近些年加大对信息化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也确实取得不错应用效果,但是目前已建成的信息化应

7

用平台和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有限,其原因是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未很好地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及政务信息公开和共享、政务流程和服务的整合面临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制约,缺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化数据整合机制、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4、专业人才储备欠缺

近些年,新泰市在信息化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应用效果,但是其信息化专业人才储备相对欠缺,未建成相对成熟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同时,本地也缺乏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外引进信息化人才力度不够,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数量与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

四、建设规划

1、第一年12个月:编制规划定目标开始统一初步设计 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整体架构,在全面详细调研、需求确认的基础上,面向市民、企业、城市管理者从进行城市建设、政府管理与服务、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四个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开始“智慧新泰”顶层设计即全局总本初步设计,开始基础支撑体系(包括网络支撑体系、电子文件支撑平台系体)、共性应用系统整合体系、服务融合体系、数据中心、交换中心等相关专项规划设计,指导后续的智慧新泰建设。

邀请国家专业研究机构牵头完成“智慧新泰”调研报告,第

8

一阶段智慧城市基础支撑与共性应用部分的总体初步设计,这一阶段主要是全面分析全市的各类共性管理与服务类业务分类、各类业务逻辑关系、共享数据需求,共性业务与技术如何整合;开始编制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规范、软硬件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规范、测评规范编制工作(一稿),按照先基础支撑体系、后城市共性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再行业个性职能应用系统的步骤开展一体化初步设计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开始进行基础支撑类、共性应用类系统的整合、升级与新建。

2、第二年12个月:整合资源打基础,完成统一初步设计

修改完善第一阶段智慧城市的全部总体初步设计、共性管理与服务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规范、软硬件产品与应用系统的接口规范、测评规范编制工作(二稿),并继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智慧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开始第二阶段智慧城市个性职能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接口规范、测评规范编制工作(一稿)

初步实现新泰市智慧城市共性应用系统(基础支撑平台系统、综合办公系统、行政审批服务、社会(城市)服务管理平台、内外网信息发布利用、单位与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的一体化整合与升级工作;开始城市

9

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包括内网分中心、外网分中心、互联网分中心、备份中心),开始城市交换共享平台建设。

将新泰市的现有各类系统的数据和系统进行分析梳理、归类融合,将新泰市的现有各类应用系统在“智慧新泰”的应用整合平台上进行整合、升级,实现居民服务、企业服务、城市管理和运行、生态治理应用三层体系架构,实现“智慧新泰”的基本框架。

3、第三年12个月:全同提升功能,全面整合升级系统 修改完善第二阶段智慧城市个性职能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接口规范、测评规范编制工作(二稿),并向公开社会征求意见。

基本完成智慧城市基础支撑平台体系建设,完成城市共性管理与服务业务的整合、升级建设,基本完成已入库数据迁移工作。初步完成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中心建设。

重在提升管理、提升服务、提升效益,这个阶段通过智慧城市体系,在政策、标准规范、执行、反馈、评估、决策修正的各个环节有了可以依据的平台,将会在社会管理、政务绩效、民生服务等各方面得到提升,第三年完成新泰市第三阶段智慧城市的全部总体初步设计与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接口规范、测评规范编制工作(三稿),向社会公布试行。基本实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市覆盖、各类业务

10

系统按统一的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标准、软硬件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标准进行整合、升级和新增建设。

4、第四年12个月:全面整合数据,综合利用数据见实效

新泰市智慧城市总体设计基本完成,基本标准规范全部完成(包括但不限于业务需求规范、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格式标准、软硬件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规范、城市各类系统测评规范)。城市数据交换与共享中心全部建成,城市数据中心及各分中心全部建成同,各类基础数据录入、迁移工作基本完成。

按统一标准规划、设计与整合、升级建设的城市各类共性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基本投入稳定运行。城市各类个性职能业务系统基于整合、升级建设完毕。

智慧城市共性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基本建设完毕,开始各类职能业务系统的开始全部整合、升级建设。

5、 第五年12个月:建设工作完成,智慧城市系统稳定运行

新泰市智慧城市系统标准规范体系全部修改完毕,正式发布执行。城市基础数据全部整合、迁移完毕,城市数据中心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各类共性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各类个性职能业务系统基本稳定运行。

新泰市在基础设施完善,政策完善的基础上,产业进一

11

步发展,社会管理及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低碳环保进一步推广,示范辐射效益进一步扩大,逐步实现既定的“智慧新泰”发展目标;“智慧新泰”标准规范体系与运营模式基本形成;

从第五年起陆续完成智慧产业项目建设;确保通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区考核验收。

6、 第六年开始:通过国家验收,转入持续发展阶段

科学运营创特色,智慧新泰建设本着“政府主控,市场参与”的原则,将在新泰市管理委员会自主运营的基础上,加大市场运作力度,结合项目的建设周期,科学运营。

上一篇:四好班子申报材料下一篇:依法治校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