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2023-08-17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第1篇

数学复习抓好的几个环节:

第一、在老师讲解每一讲前,同学们应做到提前完成这一讲的相关内容,对于资料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分析中考命题导向及命题趋势,看看前三年在这一讲当中都考了什么知识点,考题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再通过认真分析命题趋势,看看今年会考什么,目的在于复习有侧重点;

2、完成知识梳理部分,有不熟悉的或遗忘的知识点,自己查阅教材进行理解记忆,切记不可死记硬背照抄照搬;

3、认真完成每一个考点当中的例题,注重例题的分析过程及思想方法的总结归纳;

4、试做每一个考点例题后面的针对练习,注意例题当中的思想方法的运用,遇有疑难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老师上课时将问题提出在课堂上给予解决;

5、完成中考演练,对自己进行检测。

第二、老师上课讲解时,做好笔记(主要做自己不熟悉和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思想方法总结)。

第三、设一个错题本,将自己所做错的所有题目全部及时的收集整理,包括资料、作业、月考、期中、期末等.对每道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是计算马虎,还是法则使用不当;是审题不仔细,还是对试题中已知条件或所求结论理解有误;是解题思路不对,还是定理应用出错等等,消除某个薄弱环节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应把这些做错的习题和不懂不会的习题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最佳途径。平常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经常翻翻自己的错题本,看看当时更改的过程,从而可以巩固薄弱的知识点。尤其在考试之前,没有必要大量的做题,只要翻翻错题本,保证所有的错题涉及到的知识都已掌握,“成功”就在近在咫尺了。

第四、通过复习对于基础知识要达到触类旁通,对于重点知识要达到基本掌握,基础差的学生大胆放弃较难问题的复习。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第2篇

初中数学辅导网:http:///

初中数学辅导网:http:///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第3篇

─、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

1.如果温度上升,记作,那么温度下降记作(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书写即可.

【详解】由题知:温度上升,记作,

∴温度下降,记作,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书写形式,熟知此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垂足为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已知,,根据邻补角定义即可求出的度数.

【详解】∵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性质,两条直线垂直,形成的夹角是直角;利用邻补角的性质求角的度数,平角度数为180°.

3.下列计算正确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和单项式的乘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2a和3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此选项错误;

B:故B错误;

C:正确;

D: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单项式的乘法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4.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形状即为所求答案.

【详解】从左面可看到第一层为2个正方形,第二层为1个正方形且在第一层第一个的上方,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

5.某公司有10名员工,每人年收入数据如下表:

年收入/万元

4

6

8

10

人数/人

3

4

2

1

则他们年收入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

A.

4,6

B.

6,6

C.

4,5

D.

6,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数据出现最多的为众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2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6出现次数最多,

故众数为:

6,

最中间的2个数为6和6,中位数为,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需要注意,求解中位数前,一定要将数据进行排序.

6.已知,,那么代数式的值是(

)

A.

2

B.

C.

4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按照分式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化简原式,然后将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x+y=+=2.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根据分式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化简分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单位:)与电阻(单位:)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电流与电阻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根据图中给出的坐标即可求出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详解】根据题意,电流与电阻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在该函数图象上有一点(6,8),

故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I=,

将(6,8)代入函数解析式中,

解得k=48,

故I=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掌握求解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抛物线与抛物线关于轴对称,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规律求函数解析式,再因为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抛物线,自变量x的取值相同,函数值y互为相反数,由此可直接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详解】解: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即抛物线:;

由于抛物线与抛物线关于轴对称,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故选:A.

【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平移、对称,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规律求函数解析式以及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抛物线,自变量x的取值相同,函数值y互为相反数.

9.如图,在四边形中,,,,,.动点沿路径从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运动.过点作,垂足为.设点运动的时间为(单位:),的面积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点P在AB边上,如图1,点P在BC边上,如图2,点P在CD边上,如图3,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相应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解:当点P在AB边上,即0≤x≤4时,如图1,

∵AP=x,,

∴,

∴;

当点P在BC边上,即4

过点B作BM⊥AD于点M,则,

∴;

当点P在CD边上,即10

AD=,,

∴;

综上,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其对应的函数图象应为:

.

故选:D.

【点睛】本题以直角梯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分类、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点在正方形的边上,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到的位置,连接,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点,与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A.

B.

C.

4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性质和已知条件可知BC=CD=5,再由旋转可知DE=BF,设DE=BF=x,则CE=5-x,CF=5+x,然后再证明△ABG∽△CE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出x,最后求CE即可.

【详解】解:∵,

∴BC=BG+GC=2+3=5

∵正方形

∴CD=BC=5

设DE=BF=x,则CE=5-x,CF=5+x

∵AH⊥EF,∠ABG=∠C=90°

∴∠HFG+∠AGF=90°,∠BAG+∠AGF=90°

∴∠HFG=∠BAG

∴△ABG∽△CEF

,即,解得x=

∴CE=CD-DE=5-=.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出DE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

11.原子钟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心脏”,北斗卫星上的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到100万年以上误差不超过1秒.数据1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将100万写成1000000,然后再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1000000写成a时小时点向左移动的位数.

【详解】解:100万=100000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将1000000写成a×10n的形式,确定a和n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3,,27,-81,….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则这三个数中第一个数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题中数列的绝对值的比是-3,由三个相邻数的和是,可设三个数为n,-3n,9n,据题意列式即可求解.

【详解】题中数列的绝对值的比是-3,由三个相邻数的和是,可设第一个数是n,则三个数为n,-3

n,9n

由题意:,

解得:n=-81,

故答案为:-8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列的规律探索与运用,一元一次方程与数字的应用,熟悉并会用代数式表示常见的数列,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3.某型号飞机的机翼形状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长为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解析】

【分析】

如图(见解析),先在中,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CF的长,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DE的长,从而可得CE的长,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

【详解】如图,过A作,交DF于点E,则四边形ABFE是矩形

由图中数据可知,,,,

在中,,即

解得

是等腰三角形

则的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4.在线上教学期间,某校落实市教育局要求,督促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为了解落实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四类(A类:总时长分钟;B类:5分钟总时长分钟;C类:10分钟总时长分钟;D类:总时长15分钟),将调查所得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根据以上统计分析,估计该校每天做眼保健操总时长超过5分钟且不超过10分钟的学生约有______人.

【答案】336

【解析】

【分析】

先根据A类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求出调查抽取的总人数,再求出每天做眼保健操总时长超过5分钟且不超过10分钟的学生的占比,然后乘以1200即可得.

【详解】调查抽取的总人数为(人)

C类学生的占比为

B类学生的占比为

则(人)

即该校每天做眼保健操总时长超过5分钟且不超过10分钟的学生约有336人

故答案为:336.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等知识点,掌握理解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5.如图1,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是个小正方形,这个图形是我国汉代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在此图形中连接四条线段得到如图2的图案,记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空白部分的面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若,则的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如图(见解析),设,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再根据建立等式,然后根据建立等式求出a的值,最后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由题意得:,,,是直角三角形,且均为正数

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又,即

解得或(不符题意,舍去)

将代入得:

两边同除以得:

解得或(不符题意,舍去)

即的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图形、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等知识点,理解题意,正确求出的值是解题关键.

16.如图,已知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坐标原点,四个顶点分别在双曲线和上,.平行于轴的直线与两双曲线分别交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作轴于点G,作轴于点H,证明,利用,同时设出点A的坐标,表示出OH,BH的长度,求出k的值,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表示点E,F的坐标,求出EF的长度,可求得的面积.

【详解】作轴于点G,作轴于点H,如图所示:

∵即

设点A的坐标为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快速找到相似三角形求出k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三、用心做一做,显显自己的能力!

17.计算: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计算立方根、绝对值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再计算实数的混合运算即可.

【详解】原式

.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绝对值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等知识点,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8.如图,在中,点在的延长线上,点在的延长线上,满足.连接,分别与,交于点,.求证:.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即可得证.

【详解】∵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

在和中,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确找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9.有4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有数,2,5,8.

(1)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抽取到的数是偶数的概率为______;

(2)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后,放回并混在一起,再随机抽取一张,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抽取出的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3的概率.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列表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抽取的卡片上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3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解:(1)抽取到的数为偶数的概率为P=.

(2)列表如下:

第1次

第2次

2

5

8

2

5

8

∵差的绝对值有16种可能,绝对值大于3的有6种可能,

∴差的绝对值大于3的概率.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和,请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填空.

(1)平移线段,使点平移到点,画出平移后所得的线段,并写出点的坐标为______;

(2)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所得的线段,并直接写出的值为______;

(3)在轴上找出点,使的周长最小,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为______.

【答案】(1)(2,-4)

(2)

(3)(0,4)

【解析】

【分析】

(1)平移线段AB,使A点平移到C点,可以知道A点是向右平移5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故可以确定D点坐标.

(2)根据B、C、E三点坐标,连接BE,可以判断出△BCE为直角三角形,故可求解值.

(3)过A点做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与y轴的交点即为F点.此时△ABF的周长最小,通过求解函数解析式确认点F的坐标.

【详解】解:(1)如图所示:平移线段AB,使A点平移到C点,可以知道A点是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根据题意可知,B点(-3,1)平移到D点,故可以确定点D的坐标.

点D的坐标为;

(2)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AE是线段AB围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故AB=AE,不难算出点E的坐标为(3,3).连接BE,根据B、C、E三点坐标算出BC=、EC=、BE=,故,可以判断出△BEC为直角三角形.

(3)如图所示:

过A点做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与y轴的交点即为F点.故可知A’的坐标为(1,5),点B的坐标为(-3,1),设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1,5),(-3,1)代入函数解析中解得k=1,b=4,则函数解析式为y=x+4,则F点坐标为(0,4),

故点F的坐标为(0,4).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平移,洞察点A是如何平移到点C,是求出D点坐标的关键.(2)连接BE,根据B、C、E三点坐标判断出△BCE是直角三角形,就不难算出的值.(3)本题通过做A点的对称点A’,连接A’B,找到A’B与y轴的交点F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无论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满足,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0,-2

【解析】

【分析】

(1)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证出答案;

(2)可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与的、的关系式,进一步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1)证明:∵,

∵无论为何实数,,

∴,

∴无论为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

∴,

∴,

∴,化简得:,

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概念和运算技巧即可解题.

22.某电商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在线销售甲、乙、丙三种农产品.已知乙产品的售价比甲产品的售价多5元,丙产品的售价是甲产品售价的3倍,用270元购买丙产品的数量是用60元购买乙产品数量的3倍.

(1)求甲、乙、丙三种农产品每千克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2)电商推出如下销售方案:甲、乙、丙三种农产品搭配销售共,其中乙产品的数量是丙产品数量的2倍,且甲、丙两种产品数量之和不超过乙产品数量的3倍.请你帮忙计算,按此方案购买农产品最少要花费多少元?

【答案】(1)甲、乙、丙三种农产品每千克的售价分别是5元、10元、15元;(2)按此方案购买农产品最少要花费300元.

【解析】

【分析】

(1)设甲产品的售价为元,先表示出乙产品的售价和丙产品的售价,再根据“用270元购买丙产品的数量是用60元购买乙产品数量的3倍”建立方程,然后求解即可得;

(2)设的甲、乙、丙三种农产品搭配中,丙种农产品有,先求出乙种农产品的数量和甲种农产品的数量,再根据题干三种农产品间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1)的结论得出所需费用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1)设甲产品的售价为元,则乙产品的售价为元,丙产品的售价为元

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也符合题意

则,

答:甲、乙、丙三种农产品每千克的售价分别是5元、10元、15元;

(2)设的甲、乙、丙三种农产品搭配中,丙种农产品有,则乙种农产品有,甲种农产品有

由题意得:

解得

设按此销售方案购买农产品所需费用元

∵在范围内,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元)

答:按此方案购买农产品最少要花费3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等知识点,依据题意,正确列出方程和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关键.

23.已知内接于,,的平分线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与过点的切线交于点,记.

(1)如图1,若,

①直接写出值为______;

②当的半径为2时,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2)如图2,若,且,,求的长.

【答案】(1)①;

;(2)5

【解析】

【分析】

(1)①连接AD,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H点,根据题意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再得到∠AFD为直角,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②根据割补法即可求解阴影部分面积;

(2)连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根据题意先证明,得到,再求出,根据,得到,即可求出BD,从而求出BE的长.

【详解】解:(1)①,

∴△ABC是等边三角形,

∵BD平分∠ABC,

∴∠DBC=∠ABC=30°,

∵∠BDC=∠BAC=60°

∴∠BCD=180°-∠DBC-∠BDC=90°

∴BD是直径,

∴∠BAD=90°,CD=AD

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H点,

∵AO=BO

∴∠BAH=∠ABO=30°,

∴∠AHB=180°-∠BAH-∠ABC=90°

∴AH⊥BC

∵AF是的切线

∴AF⊥AH

∴四边形AHCF是矩形

∴AF⊥CF

∵∠ADB=∠BDC=60°

∴∠ADF=180°-∠ADB-∠BDC=60°

∴∠FAD=90°-∠ADF=30°

∴;

②∵半径为2,

∴AO=OD=2,

∵∠DBC=30°,

∴CD=BD=2=AD,

∴DF=AD=1,

∴AF=,

∵∠AOB=180°-2∠ABO=120°,

∴∠AOD=180°-∠AOB=60°,

∴﹔

故答案为:①;

②;

(2)如图,连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则,

∴.

∵与相切,

∴.

∴.

∵平分,

∴.

∴,

∴.

∵,

∴.

∵四边形内接于,

∴.

又∵,

∴.

又∵,

∴.

又∵公共,

∴,

∴.

∵,

∴.

∵,公共,

∴.

∴,即,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切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顶点为点.

(1)当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直线交轴于点,若,求的值和的长;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若点为的中点,动点在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交于点;过点作,垂足为.设点的横坐标为,记.

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设,求的最大值.

【答案】(1),,,;(2);;(3)①;②.

【解析】

【分析】

(1)求出时,x的值可得点A、B的坐标,求出时,y的值可得点C的坐标,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点D的坐标;

(2)先求出顶点D的坐标,从而可得DK、OK的长,再利用正切三角函数可得EK、OE、OC的长,从而可得出点C的坐标,然后将点C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得a的值,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E的长;

(3)①如图,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N的解析式,从而可得点F的坐标,由此可得出PF的长,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E的解析式,从而可得点J的坐标,由此可得出FJ的长,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从而可得FH的长,最后根据的定义即可得;

②先将的表达式化为顶点式,从而得出其增减性,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1)当时,

当时,,解得或

则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当时,

则点C的坐标为

将化成顶点式为

则点D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2)如图,作轴于点

将化成顶点式为

则顶点D的坐标为

∴,

在中,,即

解得

在中,,即

解得

将点代入得:

解得;

(3)①如图,作与的延长线交于点

由(2)可知,,

当时,,解得或

∴,

为OC的中点

设直线AN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得:,解得

则直线AN的解析式为

由(2)知,

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得:,解得

则直线CE的解析式为

∵,轴

∴,

∴,即

解得

即;

②将化成顶点式为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t的增大而减小

因此,分以下两种情况:

当时

在内,随t的增大而增大

则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又当时,

当时

在内,随t的增大而增大;在内,随t的增大而减小

则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综上,的最大值为.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第4篇

复习以《2013中考考试说明》为纲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首先认真研读、揣摩《考试说明》,明确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复习: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2月18日至3月底。主要是梳理全部中考范围内的知识点,主要抓知识点的识记及各类题型的练习。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坚持“全、准、深、新”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新”即对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指导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通过梳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然后结合基本的练习进行巩固,练习主要自编。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能力。四月初-5月中下旬。

在专题复习中,依托《时政热点》,精选5个专题,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效重组和整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轮复习中,参考中考试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参考名校试题。

第三轮复习:综合练习,适应中考。时间5月中下旬----中考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第5篇

地理中考备考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了。尽管有了一定的复习经验和复习资料,但由于地理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复习资料少,要让90%以上的同学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我校九年级备课组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第一阶段:(3月——5月中旬)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这一阶段主要是立足课本,夯实基础。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查是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如何的灵活,呈制的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地理还是地理,不可能脱离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规定的范围,以《新视野》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阶段,我对学生提出个口号:“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抱着地图打滚。”

第二阶段:(5月中旬——6月)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们这阶段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打破几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那么学生们参加中考应该说,就没有多大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强化训练,冲刺中考了。

第三阶段:(6月——中考)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上一篇:高考二轮复习计划下一篇:中考物理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