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05

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一个过程, 医院作为公共卫生事业, 面临庞大的患者数据, 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不仅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还能够为医院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利于医疗统计工作的顺利发展, 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疗统计工作可以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 对医院经营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工作, 并且形成相应的统计数据与统计指标, 真实反映不同时期医院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不仅可以成为医院向上级卫生部门汇报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还能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参考, 实现科学的计划、检查、评定工作, 保证医院各方面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 针对医疗统计数据的变化, 医院管理人员还能够通过研究、分析及时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 以统计数据为基本条件,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推动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现状

3.1 缺乏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的重视

从专业角度来看, 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对工作人员专业要求较高, 在统计过程中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指标, 这些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卫生总费用等等,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不同指标的含义与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无法实现科学的统计工作, 部分领导对医疗统计工作不重视, 将其看作是日常工作管理内容, 一些统计人员在工作中过于依赖财务数据, 无法满足医疗统计指标的要求, 阻碍医疗统计作用的发挥。

3.2 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严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 医院医疗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一位患者的就诊、住院、出院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而不同的程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统计工作主要有人工来完成, 随着医院工作的内容的多样化发展, 就诊人员不断增多, 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对后续工作产生连带影响, 造成数据失真的情况。比如:医院统计数据可以从就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登记、病案室等多方面程序中获取信息数据, 而对于就诊人员来讲可能涉及多个程序环节, 不同程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一个环节存在误差相关数据也就失去了真实性。

4 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发展策略

4.1 全面提高对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的重视

如果要保证医疗统计工作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 通过医疗统计工作中各项指标分析, 能够对医疗管理质量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真实反映医院日常工作情况, 这对于医院管理方案的确定和发展决策都有重要意义, 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各部门配合医疗统计工作, 能够从根上提高统计管理的工作效率, 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到医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保证医疗统计体系与医院管理工作相一致

在工作实践中医疗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保证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是医院管理合理运用统计数据的基础保障。医院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的时候, 应该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充分考虑医院现在、未来的发展, 重视医院经济运营情况与医疗投入的总结, 从医院全局考虑, 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因此, 医疗统计体系需要与医院管理、经济等各方面相一致, 这样才能发挥出统计工作应用的作用。

4.3 做好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面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统计学软件等多项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医疗统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 医疗统计工作将朝着自动化、标准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保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统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 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另外, 这些技术在提高医疗统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 还要做好监督管理, 保证患者病例信息的准确无误, 结合原有统计管理制度不断创新, 制定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 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数据的核查核对, 保证医疗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

4.4 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统计人员是进行医疗统计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对统计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统计人员应该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 比如:卫生总费用能够反映医院当年的卫生保健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量, 通过科学的测算分析为卫生医疗提供参考。如果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没有正确的认识, 很容易造成统计偏差或者结果错误。医院应该重视统计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定期组织统计知识的考核, 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统计人员的整体水平, 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 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统计质量对管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当前医疗统计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限制了医院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领导及统计人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思想认识, 采用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为医院日常管理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保证医院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

摘要: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疗统计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医院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也是医院实施管理和经营发展的主要依据。基于此, 本文对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医院医疗,医疗统计,统计工作,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 麦玉冰.目前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存在问题浅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 .

[2] 单玉姣.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J].医药卫生管理, 2017 (3) .

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 要] 卫生统计是医疗卫生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信息是领导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监控各项活动的重要手段。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办医格局已成为大势所趋。医院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者不能只靠以往的经验管理,而应实现科学管理。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卫生统计; 信息; 现代医院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3. 036

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卫生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依据科学的统计资料合理决策,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进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1 统计信息的重要性

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提供卫生资源多方面的综合信息,能直接体现医院经营和管理的现状及水平。

(1) 统计信息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全面的资料。现代医院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效地控制人、财、物的流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医院成本核算以一定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如科室成本核算需要科室人员统计资料,项目成本核算需要一定期间的项目成本资料和项目完成统计资料,病种成本核算需要统计一定时期单病种费用发生额和单病种完成数等。医院各种成本核算无不依赖医院统计信息资料的提供,对统计信息的使用是全方位、多渠道的。

(2) 统计信息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卫生统计的工作是围绕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的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医院诊疗活动的各个层面和全过程,全面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益有重要意义。医院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次、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感染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纳入综合目标管理,可反映医疗质量总体水平,实现医院的动态管理和质量评价。

(3) 统计信息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多元化办医格局下,各医院要面临自负盈亏,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是建立在大量统计信息基础上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如反映医疗水平的治疗效果指标,反映服务质量的门诊诊疗人次、入出院人次、检查治疗人次指标;反映资源利用情况的床位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指标;反映病人负担程度的平均住院日、出院者人均费用指标;反映职工业绩的工作量、出勤率指标以及反映医疗质量、管理、发展等方面的指标都是医院效益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医院统计工作的现状

(1) 对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医院领导者不重视统计综合评价工作,认为统计只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和统计,因而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舍不得投入。统计工作兼职人员多,对统计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少。

(2) 统计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卫生事业决策水平,实现科学规范管理的有效手段。据资料显示,山东省95%的县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60%的城市医院基本建立了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的互联性和开放性还无法满足公共卫生、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需要。

(3) 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医疗统计作为一项专业统计,统一的报表模式和统计指标远不能满足医院医疗、教学和管理的不同需要,有些卫生统计指标还没有明确规定其统计口径。

(4) 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卫生统计专业人员少,运用卫生系统软件为科研、教学服务能力差。

3 几点建议

(1) 不断强化统计管理职能,发挥统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实现统计信息与医院管理相结合,把统计工作真正渗透到经营管理中去,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收集,充分发挥统计、咨询、监督、预测的整体功能,让统计更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控制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

(2)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必须从单一业务分析向全面综合分析转变,建立一套与医院管理、医疗、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形成统计数据分析成果,使决策层对医院情况全方位把握,将医疗质量统计、医疗效率统计、社会效益统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比较分析、动态分析、成本分析法等手段强化成本效益的分析,建立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

(3) 加强卫生统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进行统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分类、汇总和分析,进行抽象概括,揭示规律。统计人员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熟练掌握数据库、网络操作管理等基本知识,发挥对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检索、传输职能。加强与政府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源,实现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快捷化。

(4) 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取决于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法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生事业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养知法、懂法并具有现代统计意识的专业统计人才,增强对统计信息的加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进行定期考核,使统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自觉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海辉,董建兵,等. 如何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06(27).

[2] 何程辉. 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中国病案,2009,10(3):31-32.

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二、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贮存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

三、暂存间墙面、废物回收车、盛装桶,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洗消毒;地面每日清洗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次使用后的拖把、抹布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四、消毒后应进行消毒登记。

五、工作人员在做清洗消毒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渗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渗胶鞋,做好个人防护后进行工作。

六、工作结束后进行手和皮肤消毒,消毒方法:使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mg/L)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七、医疗废物暂存处发生环境污染,应立即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原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2、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3、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密、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6、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朔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7、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8、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

9、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10、对收集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11、医疗废物统一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2、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3、在盛医疗废物装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4、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5、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6、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7、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8、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医疗废物运送制度

1、医院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锐器内。

2、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登记材料存档三年。

3、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4、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5、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6、本单位内部一般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

7、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8、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制度

1、我院建立的暂时贮存室在1楼左侧的一小平房。

2、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贮存室内的集箱内,不得露天存放。

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4、贮存室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5、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6、室内集装箱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

7、集装箱避免阳光直射。

8、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9、病理性废物暂时贮存时要由病理科进行防腐处理。

10、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1、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交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4、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任批准,交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5、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6、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转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7、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罚款5000元,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罚款2000元。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1、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确定流失、渗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序。

3、感染管理人员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4、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5、运转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6、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7、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8、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9、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内容包括: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②泄漏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③医疗废物泄漏、散落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④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10、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2、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暂时的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

3、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消毒和消毒。

4、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理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5、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6、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7、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8、感染管理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2、暂时贮存室及区域用0.1—0.2%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3、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4、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5、医疗废物转运推车及容器每日用0.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洗消毒。

6、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7、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钟。

8、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必须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9、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静置一小时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8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6部委联合《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3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6月5日保监会《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之后,中央各有关部委联合开展大病医保工作的决心。由此,大病医保的序幕正徐徐拉开,民众期待已久的医改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什么是“大病保险”?《意见》称:“是指为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对城乡居民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进行补偿,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基金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向符合经营条件的保险公司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意见》指出,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自愿参加投标,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保费收入,按现行规定免征营业税。

对于险企来说,大病保险的实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大病之“痛”

有调查显示:国内67.44%的网友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认为“不能负担自己或家人大病就医的费用,会危及到基本的生活需要”;另有28.42%的网友认为“负担大病费用较为困难,需要借款或另找方式筹集”;认为“大病花费完全可以负担”的网友仅占0.22%,不到一成。

“看大病”可以解释为治疗重大疾病时所需要的巨额医疗支出。世界卫生组织对大病的描述也是基于经济的维度:灾难性医疗支出。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世卫组织曾做过相关统计分析,2011年,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比例为12.9%。“看大病”难以承担的费用可以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搜狐健康的网友态度调查中,在卫生部去年9月底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中,也明确说明:中国针对大病的保障制度尚未建立,面对大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负担,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和风险仍然比较突出。

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人口数量的国家,能够让“人人看得上病”也是医改一直追求的目标。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中国基本医保已经编织了全球最大保障网”,“看得上病”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或许不再是奢望。

9月19日,保监会召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会,对保险业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项俊波在会上指出,大病保险涉及10多亿人的切身利益,是国务院领导十分关心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开展大病保险是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政府主导的原则下,通过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方式,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参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也是医改“建机制”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为保险业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项俊波还强调,大病保险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降低承办费用和管理成本。保监会将适当减免监管费、保险保障基金,调整大病保险资本要求等降低大病保险运行成本。“要遵循科学定价、审慎定价原则,合理设定利润上限”。

目前,保监会正在制定规范大病保险业务的通知和大病保险示范产品,细化大病保险相关规定,统一和规范服务标准,引导保险公司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保护参保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大病保险制度持续、稳定运行。

“地方模式”先行一步

谈到大病保险,不得不谈到先行一步的两个地方模式,即“湛江模式”和“太仓模式”。

2009年1月,湛江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解决了以往因两种医保制度缴费标准悬殊、统筹层次不同所造成的参保积极性不高、基金调剂能力弱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并轨”后医保报销手续烦琐、医疗资源配置不均、政府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状况,湛江市决定引入商业手段,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通过建立“一体化咨询服务平台”,保险公司向全市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补充医疗、健康管理、商业健康保险等政策咨询服务;通过建立“一体化支付结算平台”,实现病人诊疗费用结算信息在保险公司、社保部门和定点医院之间的共享。

“湛江模式”的内涵是将商业保险引入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提高居民社保支出的前提下,通过保险公司提供大额补充保险提高居民保障。其中,打破医保城乡二元割裂,统一城乡医保,进而解决新农合高运行成本为其主要成效之一。

截至2012年7月,人保健康湛江中心支公司经办的医保项目覆盖全市全部十个县(市、区),累计承担医疗保障责任超过18876亿元。2012年承保人数67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33万人,城乡居民637万人,共占全市户籍总人口比重86.36%。目前,该市参保群众人均住院费用由2007年的8851元降至2008年的7369元、2009年的3543元,人次治疗成本下降了约60%。

“湛江模式”也使得保障限额较过去提高了4-5倍,提高住院率情况下,医保资金每年减少不当支出约2亿元。对不同医院实行差异化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的规定也起到引导合理就医、促进医院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其中规定:一级、二级、三级医院起付标准分别为100元、300元、500元,补充医疗保险超过起付标准的报销比例分别为75%、65%、50%。

除在财政补助、个人缴费和保障限额三个标准上保持一致外,在赔付结算上,建立一体化资金预付和结算平台,根据精算评估结果,采取“总量控制、按月预付、年终结算”的先预付后审核结算方式,每月按实际应付款总额的80%预付给定点医院,10%作为年终结算资金,10%作为审核资金,根据赔付案件最终审核结果多退少补。

人保健康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人保健康湛江中心支公司共对当地600多万参保群众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为60多家参保单位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健康保障计划。

太仓市户籍人口约47万,常住人口约81万,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2011以来,通过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机制,建立覆盖全民的大病补充医保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基本+补充”特色的大病医保“太仓模式”,即这次国家“大病保险”新政的蓝本。但与国家新政不同的是,太仓把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都纳入进来,职工和城乡居民享受同样保障待遇。

2011年7月,太仓大病补充医保启动,按职工每人每年50元、居民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从基本医保统筹基金中直接划出一部分建立,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为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1万元的参保人员,提供上不封顶的累进比例补偿,职工和城乡居民享受同样保障待遇。从1万元起直到50万元以上,共被分为1-2万元、2-3万元、3-4万元等13个费用段,越往后金额跨度越大,补偿比例也从53%递增到82%。

“太仓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职工和城乡居民享受同样保障待遇,这符合城乡社保制度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基于以上特点,“太仓模式”受到国务院医改办的肯定和眷顾,成为全国“大病保险”的样本。

太仓市政府规定,对住院的、自负费用超过1万元以上的患者开始启动大病保险,根据自负费用数额的不同,再设定相应的报销比例,自负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最高可以报销82%,而且在金额上没有封顶线。一年来,该市共有3053人获大病再补偿。

大病保险制度实施一年来,截至2012年3月底,太仓共有3053名参保群众获得大病保险再次补偿,占总参保人数的3.5‰;职工与城乡居民大病患者的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1.0%和70.1%,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提高了5.2和14.4个百分点。

太仓市副市长周文彬介绍,根据医院提供的三年的数据,算出太仓大病保险报销需要的金额一年大概在两千万元。太仓市政府决定,政府和老百姓都不用新增费用投入,从医保结余中筹集。2011年年度,太仓社保部门从医保资金中筹集了2168万元,这只相当于全市当年医保资金累计结余的3%,丝毫不影响医保资金的安全性,却在当年使2604名大病患者受益。

农村试点逐步扩大

上个月,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在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对于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2010年6月就开始启动,作为探索,会同民政部一起。先是以农村儿童的先心病和急性白血病开始,逐步扩大到今年的20种疾病。主要的做法是通过对试点的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同时实行按病种定额或限价付费方式,这些改革的配套措施,规范了医疗行为,同时有效地控制费用。新农合在限定费用的基础上,将重大疾病的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对于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就是贫困的人群,与民政部合作,由民政部对救助对象再给予补偿20%,二者相加可以到90%。

卫生部采取的办法是逐步扩大试点,2010年开始是两种疾病,到2011年在新农合统筹地区全面铺开了,同时增加了6种疾病做试点。到2012年,上述8种疾病保险全面铺开,有三分之一的统筹地区又增加了12种。

刘谦介绍,这项工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经有343641名患者被纳入新农合的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范围,其中白血病患儿有4000多人,先心病患儿14000多人,费用的补偿比分别达到74.1%和77%,如果是贫困人口再加上救助的话会更高。

妇女“两癌”等6种疾病的救治人数也显著增加,累计补偿金额已经达到9.23亿元。新增12种病的试点也有93181名患者获得了救治,补偿的金额也达到3.88亿元。参合农民患重大疾病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前不久,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因为城镇职工有大病的补充保险,而居民没有,城乡居民的医保筹资水平差不多的,所以是对城乡居民开展大病保险。这个工作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高额的费用再给进一步的报销。在基本医疗保障报销以后,对患者自付的部分再做一定比例的报销,这个比例现在文件要求不低于50%。”刘谦说。

刘谦指出,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和六部委即将开展的大病保险工作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具体操作有两种方式,新农合大病保障是按疾病走的,大病保险是按费用走的。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按疾病走,选择的是危害比较严重的病,而且这些病临床路径是清楚的,就是说它的治疗是很规范的,同时费用也是可控的,能够知道大概是多少钱,而且疗效也是可知的,预后是清楚的。但是,病人是不能选择患病种类的,这种方法会有公平性欠佳的问题。按费用走,超过多少钱都给予报销,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但是这个方法必须得有一个依据,要有临床路径,要有合理费用的测算,这是最基本的,而这个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做不到的话,可能会出现成本效益欠佳的问题。

刘谦认为,卫生部做这项工作是采取了“小步快跑”的办法,目前卫生部还在进一步制定其他疾病的临床规范。所以这两种方式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步骤有所区别。在六部委发布的大病保险的文件当中,是说两种模式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去探索。作为卫生部来说,因为前期已经开展了大病的新农合的工作,所以衔接上的就是优先考虑这20种大病,但是会更进一步尽快扩大它的范围。随着投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农合对农民大病的保障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准入“门槛”会很高

大病医疗制度的实施对险企来说,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蛋糕,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险企都有资格进入。

根据保监会《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上的要求,开展大病保险的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或近三年内公司净资产不低于50亿元;其次满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上一年度末和最近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均达标;第三,在中国境内经营健康保险业务5年以上,具备良好的市场信誉,最近三年未受到监管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重大处罚;第四,具备完善的、覆盖区域较广的服务网络;第五,能够实现对大病保险业务的专项管理和单独核算;第六,具备功能完善的健康保险精算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健康保险核算制度和理赔制度;第七,具备功能完整、相对独立的健康保险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大病保险的相关数据;第八,具备较强的医疗保险专业能力,配备具有医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精算人员,核保和核赔人员等等。

另外,保监会还规定:“中国保监会向社会公示具有承办资质的保险公司总公司的名单,并且每年一季度向社会公示名单的增减情况,各保监局向社会公示当地具有承办资质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名单,并且每年向社会公示当地名单的增减情况”,同时,保监会也规定“对于具备大病保险承办资质但在三年内未承办大病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须重新报中国保监会审核”。

保险分公司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总公司具有大病保险承办资质;总公司批准同意开展大病保险业务;最近连续三年未受到监管部门重大处罚;在开展大病保险的统筹地区设有机构;配备具有医学等专业的专职服务队伍,能够提供驻点、巡查等大病保险专项服务。

从以上关于资格的认证条款中,不难发现,在现有的健康险的保险公司中,并不是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资格进入的。按照资格认证的八条,在现有的保险公司中只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养老、中国太平洋、泰康人寿等少数公司才可能有机会进入,甚至上市公司新华保险能够获准的机会都不大。

关于保险公司究竟在其中有多少获利空间和发展前景,有不少金融机构测算出不同的数据。最新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也对此进行了估算。2012-2015年,进一步考虑大病保险对保费收入的带动作用后,四家上市公司新增保费收入:2013年,国寿为60.44亿元,平安为26.22亿元,太保为54.11亿元,新华为15.68亿元;2014年,国寿为88.03亿元,平安为38.08亿元,太保为78.82亿元,新华为22.85亿元;2015年,国寿为115.86亿元,平安为49.98亿元,太保为103.77亿元,新华为30.10亿元。

可观的保费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呈现逐步拉升的态势。研报初步测算大病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64.16亿元,如果考虑其带动作用,中性估算到2016年,此项政策对当年保费新增贡献为1041.14亿元。

大病保险与险企现有重疾险业务不冲突,有舆论担心大病保险普及后,会分流险企现有的重大疾病保险业务。

一位资深健康险业务专家表示,两者并不矛盾,可实现共赢。“重疾保险的性质是定额给付,只要得病,就可以得到相应补偿,与投保人的实际花销无关。投保重疾保险符合条件的,可在大病保险理赔的基础上,仍能获得重疾险的赔付。”这位专业人士表示。

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了解医疗统计工作

想要有效的提高医疗统计工作在医院科学管理的应用就要先了解医疗统计工作是什么, 有什么特性。医疗统计工作就是对于医院发展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实践医疗项目的数据信息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将其归纳, 并且通过对归纳得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出固定时间段内医院医疗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 为医院后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医疗统计工作还能使医院领导对医院内部的发展情况以及各部门的工作实施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方便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的进行。医疗统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 它对各个科室各个部门的医疗活动都会进行详细的整理归纳, 医疗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 它只有不断地进行连续性的工作开展才能保证得到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医疗改革的深入, 医院对于医疗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它除了要求医疗统计工作人员按照医疗统计的规章制度整理归纳出准确及时的医疗信息数据, 它还要求医疗统计工作人员对于归纳的医疗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医院管理工作和内部资源调整更为科学便捷。

二、如何有效提高医疗统计在医院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 加强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 实施专业教育

医疗统计工作做得好才能帮助医院科学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 而医疗统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素养就是医疗统计工作好坏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医疗统计工作进行得好, 首先就需要对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进行培养提升, 还要对医疗统计工作人员对于医疗统计工作的责任意识进行加强, 同时对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一定培养, 保证医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认真负责。对医疗统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 让医疗统计工作人员接受专业的知识教育, 保证医疗统计工作的专业性, 明确医疗统计工作对于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医疗统计规章制度, 使医疗统计工作人员在医疗统计工作中能遵守规章制度对医疗项目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归纳, 保证医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只有医院高层领导和医疗统计工作人员对医疗统计工作进行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医疗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进行统计工作的医疗数据信息才能在医院的管理工作和日后发展的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 确保医院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

(二) 更新医疗统计观念, 提高医疗统计工作质量

要想医疗统计在医院的科学管理中做到有效应用, 就要时常对医疗统计工作方面所涉及到工作理念进行革新。医疗统计观念的时常更新能为医院管理工作的进行起到非常大的助推力, 观念的革新能让医疗统计工作人员以及医院管理层领导明白医疗统计不单单是对于医院医疗活动数据信息的整理归纳工作, 它能将医院科学管理工作的管理价值发挥出来。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医疗统计理念进行不断更新, 保证医疗统计的时效性, 为医院科学管理工作提供支撑力。同时还要引进相关的新进医疗统计工具设备与技术, 提高医疗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为医疗统计工作的进行提供平台。

(三) 成立相关医疗统计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对医疗统计的管理机构进行完善落实可以帮助医疗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医疗统计管理机构的成立可以帮助医疗统计明确工作范围以及工作的责任义务, 督促医疗统计工作的进行, 能对不同的医疗统计工作进行协调, 保证医疗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相关医疗统计管理机构管理下, 医疗统计工作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工作人员也能在管理机构的监管下对医疗管理工作尽心尽责, 不会出现工作态度散漫的现象。成立相关医疗统计管理机构能推动医疗统计工作的落实, 医院内部可以根据医疗统计结果进行医院内部资源更合理的利用配置, 医院管理层领导通过准确及时的医疗统计数据可以对医院内近期医疗活动项目的情况以及医院内存在的医疗项目问题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方便对于医院的科学管理以及医院在后续工作中的调整规划。

三、结束语

医疗统计是医院实行科学管理的有效助推力, 要想提高医疗统计在医院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就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对医疗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 加强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医疗统计观念和医疗统计技术进行实时更新, 确保医疗统计的质量和效率。成立相关的医疗统计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使医疗统计工作落实。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一定改善以后, 医疗统计的有效进行将会是医院科学管理里最有效的方法。

摘要:医疗统计工作能帮助医院科学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进行, 医院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可以根据医疗统计归纳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定位, 使医院管理更具现代化。医疗统计对于医院科学管理来说, 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对如何有效提高医疗统计在医院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做分析探讨, 从而使医院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关键词:提高,医疗统计,医院科学管理,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 梁杰.有效提高医疗统计在医院科学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1) :279-280.

[2] 范月娟.提高医院统计工作质量促进医院科学管理[J].中外医疗, 2013, 32 (12) :146.

[3] 郭利萍.策论新时期如何提高医疗统计在医院科学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 2013 (5) :76.

上一篇:统计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下一篇:行政部门统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