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会计论文范文

2023-03-11

商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呼和浩特地区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模式

呼和浩特地区国库支付制度在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

2001年5月8日呼和浩特市会计核算中心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这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成立的首家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基本上实现了财政部门对财政库款的有效调控,缓解了库款不足的矛盾,实行集中核算,取消了支出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支出账户,将这些资金统一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分户核算,财政资金统一调度,杜绝了各用款单位滞留财政资金的现象。

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在改革的初期由于实行了会计的集中核算,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完整,积极引导和规范了预算单位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会计核算也越来越显现出诸多弊端,不适应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大胆进行改革,将原有的会计核算职能交还预算单位,审核职能予以保留,预算单位支出时仍然需要经过中心审核并办理结算,同时将会计核算中心改名为“呼和浩特市审核支付中心”。审核支付中心是根据财政部的总体要求,即“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化等做法”而选取的一种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一种形式。但是究竟采取哪些措施,选择哪种转轨模式,才能积极稳妥地实现会计核算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平稳转轨,已成为已实行会计核算制度地区在深化地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中一个不可逾越和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难点和焦点问题。

笔者认为,具体改革的模式应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扬弃,不能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应将会计核算的职能交回单位,但保留会计监督的职能,充分利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改革成果,最大限度地节约改革管理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库支付制度的要求并根据呼和浩特地区的具体实际建立起一套满足支付、监督、审核三位一体的国库支付制度管理体系,具体模式如下:

(一)中心以部门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为主要工作职责,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交由预算单位承担

在转轨的过程中,我们应与时俱进,在改革的思路上有大的突破,工作重点要有大的转移。转轨后,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仍属各预算单位,各项经费支出仍由各预算单位审批并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预算单位应完成包括预算编制、凭证编制、支出报账、备查簿登记、往来款项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备用金的保管、支票领用保管和用款计划编报等在内-的各项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心主要对各预算单位经费实行预算指标控制管理,对符合直接支付的财政资金采取直接支付,对不适合直接支付的财政资金采取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恢复会计、出纳岗位。其主要职责:一是完成编制会计凭证等具体会计核算工作,编制完整的财务报表并报送有关部门;二是办理支付的收支事项相关手续;三是进行预算编报;四是履行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并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等。

(二)将应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的资金,全部足额纳入

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应纳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部门和单位,除政府各职能部门外,还应包括人大、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法院、检察院以及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范围,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即包括财政拨款的行政经费、事业经费(包括政府采购资金、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费支出等)、及专项经费(包括中央、省部门直拨的专项经费)预算外资金等。

(三)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国库集中支付奠定坚实基础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应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结构同财政部要求的体系机构一致,即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收入专户、特设专户。

(四)分别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确保转轨稳步推进

1.直接支付方式

为保证平稳转轨,应对目前已纳入会计集中核算范围的资金全部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账户。预算单位用款时提出申请,并填制支付申请书,同时填写好必要的会计要素,将申请书连同原始单据一同交中心审核,中心根据批复的预算和用款计划及相关开支标准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并在原始单据上加盖审核专用章后退回原预算单位,同时向人民银行国库或代理行开具支付令,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划拨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账户,在进一步确认会计要素准确性的前提下,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相关账表。

2.授权支付方式

对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可采取授权支付方式。预算单位进行授权支付时,由预算单位填制授权支付申请书,填写好必要的会计要素,将申请书连同原始单据一同交中心审核,中心根据批复的预算和用款计划及相关规定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并在原始单据上加盖审核专用章,由预算单位向代理银行开具支付令,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账户,营业终了时由代理银行与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总账户进行清算。

(五)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支撑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

信息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应在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试点单位之间铺设专线网络,把属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各子系统纳入到一个总体框架中,突出系统的实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真正实现财政、银行、预算单位的“三方对账和双渠道监控”,并按照宏观经济分析及管理、预算执行控制、财务会计核算等不同需求生成相关基础信息。运行中对预算单位每一笔资金的支付对象、支付数量、付款科目、付款用途、付款账户、收款人、收款账户、交易时间、付款人账户余额等要素都应进行实时监测。就实际而言,与人民银行的联网由于受金融系统保密性条件的制约,在目前暂时还不能与之联网,所以联网后的主要目标应注重以下几点:

1.建立财政内部的局域网

财政内部的局域网主要侧重于财政内部国库业务的自动化流转,即通过系统软件实现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功能的网上共享,实现各部门互相制约、互相协作的关系,为国库支付在财政内部、预算单位与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之间运转提供良好的业务基础。

2.实现财政、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网

实现财政、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网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财政通过内部局域网将分月用款计划下

达到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中心根据财政下达的额度对预算单位通过网络下达的支付申请进行审核,支付中心审核通过后通过网络下达资金拨付通知书,再通过银行把资金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这样就可以减少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加强财政性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3.从功能上实现预算管理、资金拨付管理现代化,满足预算资金全部运动过程的控制

该信息系统应建立在现有的会计集中核算的网络系统之上,即对现有财务系统的拓展与升级,并同预算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直接联网,所有的预算、控制、资金拨付等都可在网上实现。同时将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统一,并统一会计核算标准和会计核算制度,由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进行网上监督,检查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准确性、合规性。

二、模式所具有的特点

相比较财政部要求的国库支付制度要求,即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设立零余额账户,由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在授权支付额度内自行支付,笔者认为本地区所用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集中管理账户加大了财政监督力度

1.现行国库支付制度规定由财政部门指定代理银行对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监督,虽然方便了预算单位资金支付,但与此种模式相比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不足:a、银行对财政预算不熟悉给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b、银行的商业行为将影响监督力度;c、预算单位资金支付信息由银行反馈给财政部门是在事后;d、预算单位支款时要同时填写《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和银行的支款凭证,手续较为繁杂。此种模式采取集中账户的办法,预算单位资金支付只需要填《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在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办公大厅代理银行代办处即可将款项划转到收款人账户,既简化了支付手续,又使预算单位的每一笔资金支付都在财政的监控之下进行,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2.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户,预算单位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公开、透明的,既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调控能力,也有利于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网络化办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也使预算单位会计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

1.会计集中核算规范了会计工作,强化了会计监督,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是会计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由于各预算单位技术条件、会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差距,容易导致原会计集中核算下,已实现的会计电算化退回到落后的手工记账。此种模式的实施首先考虑解决这一矛盾,保留会计核算已形成的先进东西,实行与单位联网办公,单位会计工作通过财政财务系统完成,不仅普及了会计电算化,还提高了单位会计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集中核算下财政部门为单位审核原始凭证、办理资金支付、登记账簿,由于对单位经济业务情况不完全了解,在账务处理时也存在处理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等问题;另外从单位来说由于有财政部门记账,预算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理财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降低,使会计主体地位弱化。在结合会计核算特点后的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后,预算单位按规定设置了会计和出纳,财政部门只对单位会计工作进行规范性指导,不再承担预算单位的会计工作,所有的会计工作由单位自己完成,降低了单位对财政的依赖,调动了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三)国库支付系统的建立,使财政和预算单位之间建立起了严密的制约机制

1.规范了财政资金拨付的操作流程,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更加公开、透明,按工作职责设置工作权限,实行流水作业,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预算单位一目了然,财政工作人员必须自觉接受预算单位的监督,促进了财政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

2.强化了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财政通过国库支付系统下达用款计划,预算单位必须通过系统签发支付凭证,经支付中心确认后才能支付,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支付的全过程进行适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

3.国库支付系统完整的记录着财政工作人员和预算会计根据各自的职责录入的部门预算、用款计划、资金支付信息,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预算执行过程的透明度。

商业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牵动着我国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加强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本文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5家上市银行结合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透明度不够,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银行作为当今金融体制的核心,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自身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其广泛联系性,使其对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有16家左右。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对其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日益增强,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明确的要求:(1)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相关性。(2)注重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其内容的完整性。(3)充分性。(4)可比性原则。2006年12月8日,我国颁布了首个正式规定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权威文件,但目前实际的披露状况并不理想,仍然有待完善。本文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五家上市银行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状

(1)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情况

五家上市商业银行几乎都能够按时对会计报表进行披露,时间都在次年的3月末,但华夏银行的披露时间则通常推迟到了次年的4月份,说明不够及时。相对于某些国外上市银行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三个月内来说,我国较国外披露时间依然滞后。

(2)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情况

各大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披露情况是信息真实性的直接反映,处于自身考虑,银行通常会使其不良贷款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五家银行披露的不良贷款率也都普遍较低,在1%左右浮动,但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3)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情况

以五家银行对风险定性定量信息披露情况为例,五家银行对定性信息都有披露,但定量信息却不然,特别是对操作风险的定量分析,几家都没有进行披露,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

(4)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情况

以对信用风险定量信息的披露为例,五家银行对信用风险定量信息的披露没有统一口径统一内容,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项目多且杂,对于信息的相互可比有很大的不便。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对定量信息的披露不充分,缺乏统一的披露项目和内容,使得披露的信息可比性差,进而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总体不高,有待提升。

二、原因

(1)法律不健全以及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外界压力。目前,虽然我国在相关规章制度方面一直在进步,努力改善,但是依然有很多不足,如:经常可能是报表中需要披露的重要内容的金融衍生产品、证券投资组合等业务,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我国政府对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未能受到银行关注和重视,以及多重监管的普遍存在,都会造成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情况。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自身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委托人的虚化,使其缺乏真实透明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力;同时委托代理链的延伸,加重了银行的管理层次多,复杂了代理关系,就更加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难度,致使银行各机构间出现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上市银行财务报告生成链条过长,影响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在治理结构方面,虽然银行设立了董事会,但是在董事会、监事会之间往往职责不清,特别是银行董事会的权利过大,独断现象严重,严重影响银行相关信息的生成和披露。

三、对策建议

(1)完善监管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环境下,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共同监管显得极其重要,加强我国证监会与银监会及国际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银监会各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监管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对违法、违规披露信息的惩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

(2)完善银行治理结构

首先要完善董事选聘机制,优化其结构。其次,通过引入战略性投资机构,逐步实现产权多样化;最后,要形成和改善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的不真实与银行本身内部控制制度水平较低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加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虚假行为。建立独立的会计审核机制,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手段多元化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主要是通过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手段和缩短信息披露的时间来体现的。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会大大缩短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提高其及时性,同时银行要注重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改善銀行会计信息披露滞后的现象,进一步实现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4)充实披露内容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应详细提自身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性信息,而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上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状况的信息能够增加他们投资评价和决策的相关性,以此减少风险。完善定量信息的披露,如风险的计算信息、内部评价资本的充足性等,这些信息会通过市场传递给投资者,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判断分析和决策。同时也要规范披露项目和口径,做到信息可比。

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充分发挥信息的有用性,增加信息透明度,是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样才能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可靠信息的同时推动自身和整个银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岳梅.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2] 柴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3.

[3] 何悦,黄卫红.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

[4] 郭治财.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

[5] 袁素华.新会计准则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6).

商业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对消费过程中的精神需求比重越来越高,体验消费成为当下消费的新常态,商家为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取胜不断寻求激发商业营销的创新点。3D立体画与商业结合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3D立体画艺术理念和商业理念的结合是两全其美之事。

【关键词】艺术;3D立体画;体验;商业营销

艺术是体现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由最初的表现宗教、等级、王权等逐渐过渡到现实、抽象、个性化,再到如今的参与、共享、合作、民主,从整个发展过程看,艺术是朝着一个多元的、实用的,并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更加开放的、包容的、融合的方向发展。

一、艺术多样性呈现

1.纯艺术

自古以来,艺术具有诉诸人的心灵、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文艺复兴时期瓦萨利在《名人传》中表述艺术来源于绝对完美的形式,艺术的出身应当是既“高贵”又“完美”的,纯艺术是艺术自律的、纯形式的、无功利性的纯粹表达个人情感的媒介,它与市井文化以及商业不能相提并论。艺术家为保持艺术品的纯洁性拒绝艺术商业化,创作目的单纯,就是为了表达美,体现其审美价值。纯艺术通常陈设在画廊、美术馆中,或由个人收藏,是一种强调纯精神层面的艺术。

2.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它创作的艺术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服务的。它是一种比纯艺术范围更广泛的艺术形式,不但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审美功能,介于雅俗之间,通俗易懂,被大众所喜欢。在美术范围看实用艺术包括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它涉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同样重要。艺术商业化是实用艺术的必然,它与商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能促进购买,也能分享审美和体现文化价值,商业要求艺术传播产品、服务或观点,而艺术把产品、服务、观点当作艺术创意点,加以利用和整合,在此动力下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流派或风格。

3.街头艺术

街头艺术是艺术作品画于街道、广场、建筑或地面等完全暴露在公共空间之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街头艺术常常以涂鸦的形式出现,是一种边缘艺术。因为作画环境恶劣,所以常常需要考虑作画场地是否合法、公众关注度如何等。街头艺术最初来源于个人的情感宣泄,表达个人对社会的看法和立场,发泄不满,寻求不一样的刺激感。从绘制效果上看,街头艺术大体分为平面效果和立体效果两种,即二维和三维(3D)。3D立体画是继二维之后发展起来的,相对二维更具震慑力和真实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它的绘制手法和媒介比较多样化,如模具喷涂、投影、装置或绘制等,体现的色彩大多对比鲜明,纯度较高,线条简明醒目,视觉;中击力较强。街头艺人在涂鸦时并不会考虑有多少人喜欢,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只是享受在公共空间绘制的感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涂鸦艺术由边缘、地下转为被大众接受,正因为其公开的特性而让大众受益,让美的教育无处不在。涂鸦以自身的自由和活力成为城市时尚、创意产业的新宠,被商家企业看好也是必然趋势。街头艺术由于其特殊性成了商家营销模式的手段之一。

二、体验营销的兴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情感化,他们逐渐把观点从注重产品本身转化到使用和购买产品的过程感受上来,从而影响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定位。产品想要在消费者心中立足,不能仅是打打广告,还要以情感体验的方式赢得消费者的好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很多企业都在转型,实行体验营销,体验消费已在商界引起关注。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施密特教授,他指出体验式营销是指企业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

1.体验经济兴起的社会因素

(1)人们平均收入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便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除关注产品之外,更注重消费过程中体验服务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种追求个性化的体验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比如陶瓷艺术品的销售,有一些消费者是带着好奇和学习的目的去购买的,他们除了要选择精美且有艺术特色的产品,还特别期望能亲手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如果商家能够在店内放置几台制陶机和一些陶泥,那么感兴趣的消费者就可以体验制作陶瓷的乐趣,商家也可以因此获得附加的消费。

(2)市场竞争

竞争是人类社会和经济进步发展的动力。企业不能仅靠单一的产品质量或价格来赢得消费者,还需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企业与企业之间为区分彼此,突显自己,需要在经营中不断寻求体验内容和体验形式的创新点,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商业与什么结合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才能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服务等。

2.体验营销的特征

(1)关注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企业营销必须站在消费者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注重了解他们的偏好和需求,进而推进有效购买,让消费者体验到企业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

(2)增加产品附加值

体验是某些刺激而产生的内在反应,它产生于直接消费的有形或无形产品,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重要的是能满足人们的某种体验需要。比如,茶叶当作普通的货物买卖时,一斤50元;当把茶叶包装成商品时,一盒茶叶就是200元;当茶叶在高级场所并带入“服务”,一壶茶就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好的体验设计可以让产品增加“体验”分量,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3)提供消費情景

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营销人员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包装、功能等,还要通过各种外在手段刺激消费者的感观、心灵和大脑,让消费者对外在体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震撼。这些外在的体验情景包括:店面装饰、人员活动、娱乐互动或者一些更加抽象的价值观念、消费文化、生活意义等,充分设计消费情景,使消费扩展到不仅仅是单纯的买卖,还是是一种理念或文化的提升。

(4)从体验主题出发

体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更有说服力。体验营销的主题策划是一个非常严谨、周密的过程,它从计划到实施再到控制的整个过程都是经过严格设计的。体验营销的主题可以是主题公园、主题游戏或者主题展览。目前,以主题为前提展开体验营销的成功例子有很多,《Hi,刘关张》主题巡展就是其中一个。温岭银泰城以“刘关张”为体验主题,把趣味设计与历史故事请进了商场,以此来展开亲子营销,吸引了众多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型消费者参与和互动,给每一位消费者带来了趣味十足的体验,大大提升了商场的客流,又促进了消费。

三、艺术植入体验营销

从古至今,艺术与商业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今社会,艺术并不能撇开商业独自附庸风雅,艺术与商业的互动成为事实。2013年翻新改造后的上海K11艺术购物中心,其跨界营销、运营管理已成为业界典范,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购物中心的典范。它以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博物馆零售生态为定位,打破了传统认知。2014年3月,在K11艺术购物中心举办“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引起广泛关注,前去购物中心的人排队进入长达两个小时,把艺术带入人群是K11购物中心的目标之一。调查数据显示,上海100多家大型购物中心,300%经营萧条,10%濒临破产,相比之下,K11艺术购物中心常常人气十足。

2015年7月,中国大型商业地产全程服务商RET发布的商业空间艺术主题研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艺术主题在购物中心所占比重已上升至2.6%,并处在快速发展期。各类艺术形式在人们休闲生活中的比重大大提升,文化艺术与购物中心已成为一个完美组合体。

1.精神层面的需求与满足

艺术是能够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的,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同时艺术又具有娱乐和游戏的特性、教化性,能够促进人们情感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戏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人的心情。

体验营销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现如今,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通过消费放松心情是目的之一。在购物过程中让消费者体验一场时装走秀,或看一个艺术展,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位,提升审美,还能放松消费者的心情。

2.外观形象追求

艺术的高雅与低俗,美与丑直接体现在形象设计上,形象是艺术得以体现的本质,没有形象便不能称为艺术。吸引人的艺术靠的是生动的形象,包括布局安排和造型设计等。体验营销要想成功,首先要塑造体验店的外观形象,布置广告环境,这些直观、立体的形象往往可以在众多店面中独领风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例如,德国慕尼黑一家出售情趣内衣的店铺,就大量运用曲线来表现主题,以展现女子的性感、柔美,整个店面的艺术设计给人很大的诱惑力,因此,这家店面在同类店面中脱颖而出。

3.色彩

在视觉艺术中,能够抓住欣赏者眼球的是色彩,色彩具有强烈的;中击力,还能加深印象。体验营销中色彩的正确处理和搭配能有效地说明产品和产品的文化理念,同时,色彩的正确运用还能让消费者对产品印象深刻。

4.互动

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带有游戏、娱乐的特性,比如街头艺术中的3D立体画就是互动性很强的艺术。3D立体画利用人们的视觉错觉制造出让人惊奇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3D立体画最大的价值就是受关注、有观众。从消费者心理研究分析,消费者既理性又感性,消费者感性是因为有了互动,互动可以促使消费者感受到乐趣和刺激,进而促进消费。

5.包装

经济的发展需要艺术来包装。在商业营销中,商家发现了艺术的独特性,进而把眼光投射到商业结合艺术上来,并发掘它的无限潜能。把艺术植入商业的营销在无形中产生了很大的经济价值。例如,将艺术融入购物广场,让原本平淡的商场购物变成了艺术欣赏,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得到了美的体验,从而内化于心,渐渐变成一种内在需求,无形中提高了购物广场的消费。

四、3D立体画与商业结合的实例分析

3D立体画是在二维的平面上通过人眼产生的透视原理,使二维的画面产生三维效果。 3D立体画的优势是做工精湛,有奇幻的空间视觉感,打破了一成不变的传统平面图像,极易吸引人的眼球。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的3D画家齐兴华,是4次吉尼斯世界最大最长3D立体绘画记录的创造者,他2005年毕业的作品《漩涡》开创了中国3D立体画先河。

由于3D立体画的特殊性,近5年来受到国内各个商业领域的广泛关注,3D立体画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手段。比如摄影行业、广告行业、家居行业和旅游行业等。

在摄影行业中保留原有服务项目的同时,把3D立体画融入摄影的后期制作中,可以让作品呈现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家居设计中,3D立体画融入室内装饰就是很不错的创意,它能让平凡无奇的室内空间产生梦幻和活力。在广告设计中,由于3D立体画独具新奇的视觉吸引力和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商家新的营销手段。比如齐兴华于2011年在香港某一大型商场走廊创作的3D立体作品《龙腾香江》(如图1),就以龙舟为主题,龙舟冲破香江翻涌的海水,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无形之中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观看。此外,齐兴华还设计了很多其他的作品,如作品《叩开快乐之门》(如图2)是为麦当劳2010品牌理念启动仪式而创作的,作品《穿越》(如图3)是为品牌汽车英菲尼迪而創作的,它们都对产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五、结语

商业时代的发展需要艺术的介入,它符合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并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同时具有提高大众审美的社会功能。在体验经济下,艺术植入商业营销,可以装饰和点缀商业空间,提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涵,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艺术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的体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两全其美之事。

商业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重点。文章在近年来健壮性研究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壮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归纳,研究了健壮性与系统其它特性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开展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活动的参考。

【关键词】健壮性 商业生态系统 因素 分析

一、引言

健壮性又称“鲁棒性”,鲁棒性原是统计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从19世纪90年代起,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的兴起,经济环境呈国际化、动态化发展趋势,经济体系运行中的“蝴蝶效应”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系统在内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的特性维持能力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健壮性的概念逐渐引入社会经济领域。由于经济系统的健壮性问题大多是从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推广得到的,经济系统的健壮性概念与生态学领域中的健壮性概念类似,指经济系统在内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维持经济系统原有特性的能力。

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最早由Marco Iansiti & Ray Levien提出,但是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目前对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具体企业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指标方面。本文试图在归纳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研究健壮性的内涵。

二、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

1、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

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正如圣菲研究所著名的数学生物学家Erica Jen所说的“每个人都对健壮性的涵义有一个直觉的认识,并且认为它对系统生存和系统特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人们只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它的不同含义”。

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以及企业管理学界对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所关注的范围,在本文中,可以将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简单理解为:“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是指商业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系统保持原有的有效性和功能的能力。”

2、健壮性概念的含义

上一小节中给出的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健壮性考察系统在三种扰动情况下的特性。第一,系统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扰动,以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商业生态系统为例,行业政策要求原有模拟系统需要向数字系统平移,由此带来了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二,系统内部构件或构件之间关系发生变化的扰动,同样以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商业生态系统为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自身的网络整合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属于此类扰动;第三,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即外部扰动的同时,内部构件或构件之间关系发生变化。

第二层含义是健壮性包含系统两方面的能力。第一,系统处在正常状态下的抵抗力,即外部环境变化或外部企业对商业生态系统实施影响活动时,商业生态系统保持原有结构、功能的能力;第二,系统处在偏离正常状态下的恢复力,即商业生态系统受到内外部影响偏离原始状态,商业生态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时,系统恢复原有功能的能力。

商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恢复力并不经常成正相关关系,有些时候会成负相关关系。这一特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就越低,然而这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往往较高。例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但是,其恢复力比草原生态系统低得多,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再想恢复就十分困难。这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也十分常见,例如以红桃K保健品为核心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曾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过辉煌的发展,但是后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一夜之间崩溃,此生态系统就此消失。

3、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意义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通过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来实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合关系、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关系构成了现代企业的主流关系,现代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但是,现有理论对如何构建强有力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产生机理和如何提高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等问题上,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尚无很好的答案。现阶段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有如下意义。

首先,进一步揭示商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需要。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企业研究,很好地解释了现代企业竞合关系的动因,并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商业生态系统毕竟是一类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差别,商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其结构、状态、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层次认识商业生态系统的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商业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

其次,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生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企业必须通过构建或加入先进的商业生态系统以保持活力。但是,由于环境的快速变化,先进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不能始终保持先进,一个微小的疏漏很可能就会导致商业生态系统的倾覆。

再次,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管制和引导的需要。区域内各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稳定,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过度竞争,或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崩溃无疑对区域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作为经济的调控者,政府有必要对所辖区域内主要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进行评估,并利用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的方法干预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以保持经济系统的稳定。

4、健壮性评估方法

健壮性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一种方法是分析生态系统中价值的可持续提供能力。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外部扰动之后,生态系统中主要企业价值的持续力和恢复力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壮性的重要指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检测财务指标和企业存活率。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将提升各类企业的生存数量,包括那些大量的缝隙型企业,在经历不可避免的外部扰动之后。这种多样性同时也给选择此商业生态系统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靠性。

三、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类复杂自适应系统(CAS),它具有CAS系统的基本特征:共同进化、自组织、涌现等。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是系统在共同进化、自组织过程中涌现出的特性之一,因而与共同计划、自组织有强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类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受到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生态效率等多方面的影响。

1、健壮性与共同进化

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以其中的企业或组织共同进化为基础的,共同进化是健壮性产生的源泉,系统内企业获组织的共同进化完成的越好,系统健壮性就越高。另一方面,系统具有较强的健壮性有助于系统内企业或组织的持续进化。

2、健壮性与自组织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组织使得内部决策分散同时又保持协调性,避免了集中决策带来的失误,因此,自组织化越强,系统健壮性越强。

3、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与系统结构

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其系统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当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所含物种丰富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就更强,恢复力更弱。但是,如果复杂性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同样,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其系统结构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不仅与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而且和结构类型有关,一般来说,网状结构比星形结构、树型结构具有更高的健壮性。

4、健壮性与系统功能

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从人的角度或更高层生态系统的角度考察生态系统的效能,类似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指商业生态系统所创造的商业价值总和。健壮性与系统功能有着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系统功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其对健壮性的影响不大。

5、健壮性与系统生态效率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商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可以认为是系统价值实现效率,该效率反映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增值能力,常用的指标包括:资金增值效率、技术创新指数等指标。从生态效率的概念可以看出,系统生态效率越高,内部企业的归属感就越强,商业生态系统企业或组织之间联系就更紧密,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就越强。

6、健壮性与稳定性

稳定性与健壮性的相同点在于:都是考察系统在有扰动情况下的性质、状态方面特性;持续性是稳定性和健壮性的共同点。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Erica Jen等对社会经济系统健壮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健壮性的概念内涵比稳定性概念更宽泛:首先,健壮性考察的是更复杂层面的系统行为,即受干扰系统本身是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可变能力;其次,健壮性更关心一些超出稳定性研究范围的内容:若系统组织结构、组织和动力学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与过去及未来的演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健壮性的成本及收益等概念。

7、健壮性与健康

健壮性是系统的特性,而健康是指系统的一种正常工作状态,两者有紧密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具有高健壮性的系统能够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但健壮性考察的是系统对于外界或内部出现扰动时的稳定性,而健康考察的是系统当前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的“正常”标准。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商业生态系统虽然目前比较“健康”,各项指标正常,但系统很可能缺乏健壮性,一旦受到某些特定干扰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四、结论

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系统特性其他概念,如:共同进化、自组织、系统功能、生态效率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受到企业层面、商业生态系统层面、商业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层面等三个层次因素的影响。由于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比较抽象,国内外有关研究又很少,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内涵尚缺乏系统的分析。在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研究,以便为企业构建高健壮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商业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是社会道德在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体现。商业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作为企业的社会行为,需要一定的评价准则或标准。这些评价准则的总和就是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反映人、企业与自然的利害关系。市场营销道德实质是调整企业与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等相关人群利益关系,以及企业与自然、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市场营销道德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市场角度看,企业市场营销道德主要是调整企业与其利益直接相关者关系与行为;二是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市场营销道德还必须重视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利害关系与行为规范。市场营销道德的根本准则是: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的长远利益,能否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市场经济对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必然经历从“紊乱”到有序的过程。在紊乱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传统的伦理思想与文化受到挑战,而新的伦理与文化还未形成。商业企业的伦理道德混乱,甚至出现缺位,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是竞争需要,也是竞争的结果。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追求利益并最大可能地获得利益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不能高瞻远瞩,宁肯牺牲暂时的利益就无法去换取健康的未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味的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只求收获,不去播种,必然失去利益。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以某种道德为依托的行为。看重经济利益,忽视道德力量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中国商业企业要在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道德与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全球化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球化离不开我国,我国必须融入全球化。我国的商业道德与文化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全球化的支撑。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商业的分工与交换还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自愿交换的原则。商业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以这两个基本原则为核心的。我国商业企业要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促发展,必须以“自利与利他”的互利主义为道德基础,建立诚实守信、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遵纪守法的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作为道德经济有其内在性,即市场经济的确立与运行,市场主体的价值观与行为是解决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中道德与法制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两大准则。道德是更为根本的,它是商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的核心力量;法制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从外部规范商业企业的行为。商业企业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是指“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商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商业企业利益紧密相关者,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等。第二层是与商业企业有一定的利益或利害关系,如广大的消费者、媒体、竞争者、社会团体、社会公众和工商、税务、法院、消费者维权机构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伦理基础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制于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消费者要树立维权意识,包括安全权、知情權、选择权、表达意见权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另一方面商业企业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商业企业的责任主要包括:经销到达安全标准的商品,拒绝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不使用欺诈手段,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购买和消费;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倾听消费者的抱怨和投诉,并积极做出改进;经销达到环保标准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等。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的供应商包括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代理商、供货渠道中的上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合作与共赢的原则,包括: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长期合作和共存共荣;二是处理好企业间的相对独立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保障供应渠道的畅通,防止供应链断裂。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所有者、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因企业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伦理秩序和利益机制,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最基本的因素,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企业兴衰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员工也决定企业的兴衰。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商业竞争规则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必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甘碧群著:企业营销道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会计专科论文下一篇:大学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