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范文

2023-09-26

数学与应用数学范文第1篇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1、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领域和其他事物一样, 都在不断发展和上升, 并不断出现新的理论成果。总结数学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其有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 其中包括几何、代数和微积分等。而在新成果的发展条件下, 数学与应用数学势必更加完善, 其还会在未来新理论成果产生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不断上升。所以, 在原本数学基础上, 也需要不断充实现代专业数学, 并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改革学术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没有对课程专业明确定位。调查周围的大多同学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专业选择时并没有对自身专业有清楚的认识, 其属于什么系科也不明白, 而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明确定位专业性质。如果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特点进行划分, 其应当归为经济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更离不开数学。同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属于科研类, 因为数学与数学应用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质, 需要通过专业的研究而形成体系。不仅如此, 该专业也被很多人看作是教育类的一部分。总之, 数学与数学应用专业的定位目前尚未统一, 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次, 传统观念过重。应试教育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主要部分, 继而影响了高校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就能明显体会到, 灌输理论知识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而实践培训环节相对较少。但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本身属于很强的专业性学科, 其需要在实际市场中才能发挥出价值。如果仅仅重视理论而缺少实际培训机会, 不仅会让我们感觉到课堂的枯燥, 无法对课程提起兴趣, 还会降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数学与数学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要重视到最核心的问题, 我们的学习是为市场需求来进行的, 一味传播理论知识并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

1、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设置

建立课程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设计课程形式, 其包括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选修课;第二是必修课;第三是社会实践课。我们对必修课没有任何的决定权, 其是自身专业内必须完成的课程, 同时也是对我们该阶段学习的主要基础。必修课中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属于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内容, 并能对我们选修课选修课产生相应的作用。

必修课的设计应当考虑到我们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 以及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 而不是在老师的安排下被动接受, 其容易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 并影响学习兴趣。所以, 让我们自己决定选修课课程, 一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自身发展, 二来还能为培养我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起到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们的知识能力不应仅仅基于理论层面上, 而是需要有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以实际发挥出数学与数学应用的价值。其实, 我们所学习的任何学科都是因为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而面对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升, 我们也需要利用在校的短暂实践不断充实自己, 同时也需要学校能够给予我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培训的机会。比如现阶段最值得推行的企业与学校合作战略, 通过这种方式, 能给我们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 并能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进一步提高企业活力。作为学生而言, 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 也是通过社会提升自己的第一步。

2、切实形成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

虽然自主学习模式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强调的, 其能对我们的学习主动性起到有效的作用。但基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 很多教师并没有完全遵从这种教学模式, 依然是填鸭式教育为主。所以, 希望老师们能够以我们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 通过因人施教的方式来展开主动学习活动。同时, 在实际学习中还应多引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方式, 采取直观的形式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并利于巩固记忆。总之, 在自主学习中, 我们需要不断约束和提醒自己, 去认真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想要真正实现和改革, 会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所以, 作为在校学生我认为, 不仅需要各位教师的专注和投入, 我们也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情况, 给予学校最合理的建议, 才能让课程体系更加切实, 以及符合数学教育教学创新的发展需求。

摘要:目前, 国际环境日益复杂,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升。在本世纪的发展领域中,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改革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而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 我们要学到新的数学知识离不开学校和课堂, 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迈进, 才能在新世纪发挥出自己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改革

参考文献

[1] 任敏, 张光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德州学院学报, 2014, 30 (4) :104-106.

[2] 刘丙辰.科研引领研究生数学核心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15, 13 (19) :192-193.

数学与应用数学范文第2篇

一、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实习模式单一, 周期较短

目前, 许多高校为了不耽误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 加强学生投入社会的实践能力, 通常会在最后一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的实习。然而, 作为一名师范学校大学生, 我认为这样的形式相对而言较为单一, 实习时间也不充足。最后一学期是学习心态较为放松的时期, 由于实习人数较多, 模式较为单一, 个人的发挥时间较短。久而久之, 导致我们产生懈怠的心理, 让实习期变成一个玩乐放松的时间, 渐渐地实习就变成了走过场和应付, 没有真正将专业实习当成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而大大影响了专业实习的效果。

2、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由于理论学习与专业实习分开实践的关系, 很多前期大量的理论知识, 在实习的时候感觉也就仅存在于理论, 难以融入到实际的专业实习中去。比如:前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生心态, 因地制宜的实施教学方案。但由于理论在前, 实习在后, 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技巧良好的运用到教学中。从课堂内容的设计到课堂沟通的模式, 几乎都已经变成了照本宣科, 大大降低了实习的意义。

3、自身缺乏教学技能

作为师范学院的大学生, 我认为实习中教学技能的缺乏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 课堂教学设计过于模式化。比如:在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实习中, 有关圆知识的课堂教学, 会容易照本宣科的讲解圆的定义以及相关公式, 不能很好地将圆与实际生活以及有关点、线、面的相关几何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回顾。在另一方面, 缺乏课堂的沟通能力。在实际教学实习中, 面对学生关于课堂设计内容以外的问题, 会出现不能及时回复和合理引导的情况, 从而导致课堂沟通效果较差, 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相关对策

1、从自身出发, 端正实习态度

专业实习是一项几乎自主性的学习内容, 在有限的教学监督下完成, 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 我认为端正自身的实习态度是提高实习能力的基本要素。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认为老师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宣讲的方式加强我们对教育工作的认知和认同。比如:组织我们观看有关数学知识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宣传片, 组织我们研发数学模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等, 从而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 增强我们投身专业实习的动力。由此可见,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断钻研、思考, 才能获得一定成效。

2、丰富实习模式, 延长实习周期

作为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在校生, 我认为专业实习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而不仅仅在于最后一学期。学习过程中的专业实习更能够提高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讲解。老师可以通过边教授边实习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实习模式, 加长我们的专业实习周期。比如:通过建立实习模拟课, 让每位同学轮流当老师, 完成从教学内容设计到课堂讲解整个过程, 老师和同学作为听讲者和评价者, 给予意见和点评, 课后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完成自我总结。通过轮流讲课的方式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我们的课堂注意力, 又能够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实习能力。

3、明确实习目标, 完善考核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实习目标及考核制度, 来规范我们的实习行为, 从而保证我们专业实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实习前期, 学校可以与实习单位提前对接我们的实习目标, 并要求实习单位予以监督和配合, 从而加强规范我们实习期的行为。专业实习能力的考核也不能仅仅来源于实习单位的一纸评语, 应该分别对实习期间, 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 课堂反应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考核与评价, 不合格者可以要求重新实习。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习过程中, 我们应投身于社会这个练习场, 才能更好的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学校及我们自身应加强重视, 即不断丰富教学模式, 进一步完善教学制度, 以及端正我们自身的学习态度, 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专业实习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大学生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工作, 受到广泛关注。专业实习是我们投身社会的重要阶段和必要前提, 不容忽视。本文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 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便为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做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习,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慧.宁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4 (3) :78-80, 87.

[2] 张慧.如何提高中学数学实习教师实习效果之我见[J].大学教育, 2013, (7) :13-14.

数学与应用数学范文第3篇

2、基于高职应用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因素的对策研究(一)

3、地方性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探讨

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统计与分析

5、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方法与实践

6、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7、立足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要,加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

8、一般工科院校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9、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

10、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1、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规划探讨

1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探索

13、论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14、试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5、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6、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及对策分析

17、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研究

18、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与意识的方法探讨

19、“四个回归”指导下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0、基于就业导向背景探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工业与应用数学中的一些问题

22、浅析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探索与实践

23、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24、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25、大数据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26、浅析应用数学与金融学的关系

27、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与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28、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前景预测

29、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分析

30、试论数学建模与应用数学的结合

31、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33、转型背景下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探索

3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35、加强数学与实际联系浅谈应用数学的发展

36、探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

37、微课在高职应用数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38、“一流专业”背景下建设数学 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39、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40、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41、浅谈应用数学在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

42、关于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

43、“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学习方法分析

4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45、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6、国际经济贸易与应用数学的联系

47、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设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探讨

48、探究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学习方法

49、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学习方法探析

数学与应用数学范文第4篇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1、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空间模型、量、变化等, 并能将这些研究对象以数量关系, 或者空间形式表达出来。因此, 我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目的在于将概念的科学性展示出来, 同时还要对自然现象的规律进行总结。数学与应用数学能解决其他学科中的数学问题, 并结合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本科在读学生, 我认为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不仅要加强基础训练, 还要注重面向宽口径培养, 让我们更好的利用数学这个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2、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该根据社会对数学人才的具体需求来制定。根据专家的预测, 我国未来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第一, 致力于数学研究的人才, 学历要求为博士和博士后;第二, 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 主要来源于数学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第三, 在各大高校中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 主要为数学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第四, 从事与数学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第五, 从事基础数学教育的教师, 主要来自本科数学毕业生。由此可见,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该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学历复合型数学人才。

3、人才培养的思路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我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具有交叉性。同时, 人才培养还应该具有前沿性, 要能将数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 作为现代大学生, 不仅要掌握好经典和现代的数学基础知识, 还要将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具有前沿性, 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数学人才。由于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所以需要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出创新复合型的数学人才。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策略

1、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我认为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课程结构的设置有关, 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时, 需要对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比如, 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 要从整体上把握好课程结构, 并尽可能的精简结构, 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同时, 教师还要随时关注前沿性的数学知识, 将其引入到课堂上, 分享给我们, 让我们学习到最新的数学知识。因此, 我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可进行如下设置:基础类教育课程占总课堂教学的40%, 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占总课堂教学的40%, 剩余的20%则是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学习的板块则可细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包括分析、代数、几何、应用系列的课程。

2、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我认为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 应适当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比如, 在《几何学》的学习中, 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何空间图形, 让我们对几何有更形象的认识。同时, 教师还可制作微课, 让我们利用微课展开自主学习。此外, 慕课平台也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渠道, 在平台上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几何知识, 还能与其他学习者共同讨论相关问题,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多。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不仅能让我们利用网络等渠道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 还能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我认为复合型数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 只有强化实践教学, 才能提升我们的应用能力, 促进我们的综合发展。比如, 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我们的实践机会, 让我们能够及时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并提前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让我们能够更清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 对职业生涯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同时, 数学建模、数学软件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这些课程充分的利用起来, 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 引导我们掌握正确的数学分析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而将我们培养成为复合型数学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且需求标准在不断的提高。因此, 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的学生, 我认为教师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并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即通过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强化实践教学, 能够使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从而将我们培养成为创新复合型数学人才。

摘要:新形势下, 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复合型数学人才的需求。因此, 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改革,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 让我们在校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才能在毕业后顺利的就业,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靖旭, 韩中庚, 杜剑平等.探索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C].//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论文集.2011:44-48.

[2] 王晓峰, 程宏, 郭运瑞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 2015, (3) :54-57.

数学与应用数学范文第5篇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教育进行“再教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能思考,会运筹善于随机应变.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的需要。本文从数学思维的特征,品质出发.结合当前数学教育的实际.探讨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

一、数学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而数学思维就是人脑关于数学对象的思维.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因而数学思维有其自己的特征.

1.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的有机结合。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数学思维活动是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其中包括直觉、归纳、猜測、类比联想、合情推理、观念更新、顿悟技巧等方面,微观上,要求数学思维具有严谨性.要求严格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要言必有据,步步为营,进行严格的逻辑演绎。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的数学理论.任河一项新的数学发明.只靠严谨的逻辑演绎是推不出来的.必须加上生动的思维创造.诸如特殊化一般化.归纳、类比、顿悟等等。一旦有了新的想法.采取了新的策略.掌握了新的技巧.通过反复深入地提出猜想.加以修正.不断完善.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数学理论。也可以说.数学思维过程总是似真推理与逻辑推理相互交织的过程。似真推理起着为逻辑思维探路.定向的作用.可以用来帮助在数学领域中发现新命题.提出可能的结论.找到解题的途径与方法等。其中.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更是两种重要的策略推理形式;而逻辑推理则是似真推理的延续和补充.由似真推理所获得的结论.往往需要借助逻辑推理作进一步的论证、证实。因此.数学思维只有将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有机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劣,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弄清数学思维品质的内容是必要的,但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多,我们认为数学思维品质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的灵活性,它是指思维转向的及时性以及不过多地受思维定向的影响。善于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摆脱出来。思维灵活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进行丰富的联想,对问题进行等价转换,抓住问题的本质,快速及时地调整思维过程。

2.思维的批判性。它是指对已有的数学表述或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是盲目服从,对于思想上已经完全接受了的东西,也要谋求改善,包括修正、改进自己原有的工作,事实上,数学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提出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争论。直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3.思维的严谨性。它是指考虑问题的严密、准确、有根有据。在思维过程中,善于运用直观的启迪,但不停留在直观的认识水平上;注重运用类比、猜想、但不轻信类比,猜想的结果;审题时不但要注意明显的条件.而且要挖掘其中隐含的不易被察觉的条件:运用定理、公式时要注意定理、公式成立的条件;在概念数学中,要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仔细区分相近或易混的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在解决问题时,要给出问题的全部解答,不重不漏,这些都是思维严谨性的表现。

4.思维的广阔性。它是指思维的视野开阔,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洞察。具体表现为对一个事实能从多方面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一个题目能想出各种不同的解法.等等。如果把数学比作一座大城市.那么它间四面八方延伸的大路.正好表现出数学思维发展和应用的广阔性。

5.思维的深刻性。它是指数学思维的抽象逻辑性的深刻程度.是抽象慨括能力的重要标志.它以抽象思维为基础.对事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理”的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它要求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一入门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能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6.思维的敏捷性。它是思维速度与效率的标志.它以思维的合理性为基础.所谓合理性.主要反映在解决问题时,方法简明.单刀直入,不走弯路。它往往是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的派生物。

7.思维的独创性。它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为基础,善于对知识、经验从思维方法的高度上进行概括,灵活迁移.重新组合,在更高的层次上作移植与杂交.思人所未思.想人所未想,具有思维新颖,别具一格.出奇制胜,异峰突起,独树一帜等特点。

以上,我们列举了数学思维品质的几个方面.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数学教育中.要根据不同的素材.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蕴含在数学材料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等.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极好素材.作为数学教师,只有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下功夫,方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应使学生对数学思维本身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逻辑,都是教师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结论,忽视了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造成学生机械模仿,加大练习量,搞“题海战术”,抑制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我们应当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其中包括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等,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出发.冲破传统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思维单纯理解为逻辑思维的旧观念,直觉、想象、合情推理、猜测等非逻辑思维也作为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恰当的途径,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问题,要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这样,数学教育就不仅仅是赋予给学生以“再现性思维”.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赋予了“发现性思维”。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数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包括数学学习的动机、兴趣、信念、态度、意志、期望、抱负水平等。数学学习的动力因素不仅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否.而且决定着数学学习的进程:不仅影响着数学学习的效果,而且制约着数学能力的发展和优秀数学品质的形成。事实证明.在数学上表现出色的学生,往往与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对数学美的追求.自身顽强的毅力分不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史料的教育因素.数学中的美学因素.辩证因素.困难因素.以及数学的广泛应用性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大胆探索鼓励学生不断迫求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下一篇:高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