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范文

2023-10-21

电子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设备;设备维修;设备保养;故障维修

传统的电子设备的维护、维修和质量管理主要是由各个层次的工作经验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年质量检验员控制整个工作过程,但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在整个过程中不科学的失败,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的要求可靠性维修。但是,电子维修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地对电子设备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和反馈,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维修水平。如何将质量管理与管理系统有机组合的有机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宽带网络发展相结合,先进的电子设备维修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应用,如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校园监控设备建筑消防系统办公室、保障和促进正常稳定的工作。

1.电子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的特点和效果

严格推行电子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体系。该系统具有应用性、简单性和科学性等特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强。由于本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系统化和标准化已经取得了。它为进一步的信息挖掘和分类提供了可能性。该操作方法简单易懂,简化了复杂任务,实现了重复工作,实现了管理工具的智能化。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系统和不同规模的网站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网站维护的工作量。

2.电子设备维护和保养质量的管理系统的特点和成就

以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其使用中也充分体现了简单、方便的特点,适用的、科学的、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很好,整个系统是一个管理系统在互联网上基于这个系统,也有许多优势,如不需要固定的客户,管理人员可以查看信息,随时了解和所有可以更新信息资料管理的任何地方;及时、充分展示收集信息及时、快速、方便的特点,灵活多样的自动化的完美展示;信息编辑功能;成功的C资源的完井、标准化和信息系统;进一步发现和提供了机会来组织信息;操作方法和过程简单明了,简单和复杂的工作过程,重复的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人工管理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适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的不同形式和应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规模的网站,网站将有效地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管理压力。

3.现代电子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无法与之分离的。因此,电子设备不仅在校园电子监控和消防系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各行各业中也充分发挥了电子设备的作用。各类企业、政府部门、机场等公共场所的执政,随着电子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加快掌握和积累知识,掌握情况的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抓住机遇,抓住机遇,为企业赢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执政的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机密文件,确保不泄露不丢失;只有这样,公众可以更好地维持秩序,维护稳定和谐。因此,应重视电子设备维修质量的提高,确保有序运行,加快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发展,提高电子设备的维修保养质量。电子设备故障检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状态检测法

将该方法应用于电子器件在运行状态下的失效检测。电子器件可以在运行中分解多个状态,如启动、运行、高速、低速和停止。设备故障总是发生在运行状态,在不同的国家,电子设备组件将改变工作状态,如在设备启动时,它的电子元件;在设备停止工作,什么电子元件,通过检测电子装置的运行状态,您可以快速从而找出电子设备的故障,对故障的维修。

3.2图形检测法

电子设备图描述了电子设备的组成、功能和原理,为电子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提供了参考。电子设备的检测必须以电子设备图和实际情况为依据来检测故障。

3.3单元检测法

每个电子设备由多个单元组成,任何单元都有自己的主要功能。电子设备的故障是说,电子设备的某些功能已丢失,以确定哪个单元发生故障。因此,当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应检测电子设备单元,快速判断电子设备的故障。

3.4推理检测法

在电子设备中,元器件与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按特定的规则进行分配的,如果一个元器件的电子设备发生故障,将影响到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所以对电子设备故障的检测,从这个角度出发,找出故障的根源。这种检测过程是推理分析方法,可以进行正向和反向两种推理分析。

4.现代电子设备维护措施

当电子设备故障检测和维修时,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将受到影响。因此,应定期维护电子设备以保持电子设备的有效运行。

4.1制订电子设备使用程序

操作人员在使用电子设备对操作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时,对电子设备的结构性能、维护和安全操作的深入理解,以及评估,可用于电子设备的检查,能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

4.2加强电子设备计划的维护。

许多旧的和旧的电子设备经常失效,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加强计划的维修、大、小维修计划,确保在电子设备故障维修前,减少因电子设备故障而中断的工作,提高电子设备的利用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3建立电子设备责任制。

建立电子设备使用责任制,明确各级电子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电子设备的直接用户不仅要掌握操作技能,还要懂得如何维修和维护电子设备。

4.4建立电子设备维护系统。

为了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电子设备的良好运行,有必要维护电子设备,这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可分为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日常维护要求操作员观察电子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电子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发现不能及时处理问题。电子设备的定期维护是根据专业人员的要求,根据电子设备的特点对可能的故障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电子设备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

5.結论

现代电子设备的定期维护能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的概率。它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始终注意电子器件的运行状态,改善电子器件的工作环境,保证电子器件的高效运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智勇.日常医疗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中外医疗,2009(20).

[2]李明际.康诺KN01型冰毯机故障检修及维护保养[J].医疗卫生装备,2009(12)

[3]王利会.柴油发电机的故障检修与维护保养[J].工业设计,2011(05).

电子设备范文第2篇

摘 要:对我国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背景进行概述,从自愈控制的功能定位、自愈控制的技术需求两个方面,解析我国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最后,对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提出完善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几点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 自愈控制 自愈控制系统架构 自愈控制动作正确率

自愈控制不仅是智能配电网最主要的象征,同时也是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配电网中的自愈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使配电网对电网进行监控,同时也能使电网具备自我修复能力。而使得电网出现这种能力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智能配电网中含有主要的数据监测功能;第二个是智能配电网中具备有效的的控制战略。其中,电网中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来源于电力系统中的两个方面进行实现的。第一个是智能配电网可以对自身的电力系统进行实时评价,第二个是智能配电网可以对自身的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在遇到电网故障和问题时,借助这两个功能可以实现电网的自我修复,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 背景概述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基于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已近离不开了电的帮助,用电量逐渐提升,安全用电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近几年,新闻里常常会出现居民因为过度用电,电力系统发生问题,导致火灾的发生,这不仅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损失,也危及着人们的自身安全。所以,为了阻止这种事情的出现,在智能电网系统中融入自愈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电网中所有的数据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问题之前进行判断和预测,通过判断和预测的结果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维修手段,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个过程就叫做配电网自愈控制。它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2 自愈控制的功能定位和技术需求

2.1 功能定位

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工作原则就是可以使电网能够持续性供电。配电网自愈控制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就要对电力系统着重从两方面着手去做,第一个是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第二个是对电网系统进行预防校正控制。如果电力系统出现了故障,就要借助自愈控制技术对电网进行紧急修复控制,并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和实时监控,进而保证用户利益受损最小化。如果一旦出现整个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时,这就标志着配电网自愈控制彻底告竭,如图1所示。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一共包含3个功能,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自愈控制技术可以具备两种方式对智能配电网进行优化控制,第一个是选择性;第二个是目的性。在对智能配电网进行完善时,需要提升电网的两方面能力,第一方面是配电网的稳定裕度能力;第二方面是配电网的干扰抵抗能力。

(2)在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防预时,要秉持着早发现,早修复的原则。

(3)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为了不给电力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给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借助自愈控制技术中的自我修复功能对故障进行修复。

2.2 技术需求

2.2.1 电网在线监测技术

电网在线监测技术一共包括两种监测技术,第一种是电气量监测技术;第二种是非电气量监测技术。电气量监测技术主要是对电网中的多种参数实现监测,例如电流的大小、电压的强弱以及功率的高低等。非电气量监测技术主要是对电气设备中介质实现监测,例如电气设备中压力、流量的大小以及电气设备中的温度高低等。智能配电网愈控制技术中最主要的监测功能就是对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进行监测。当电网出现故障时,这些故障的出现因素大多数是由于电力设备存在问题,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如果没有及时修复,长期以往,就会给电力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故障的扩大。

2.2.2 先进设备技术

先进设备技术主要包含3种先进的技术,第一种为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种为超导电力技术;第三种为新型储能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的出新,可以个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系统带来新的控制措施。电力电子技术主要是指将新型的电力电子设备运用到配电系统中,进而给电网进行实时的监控和保护,进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超导电力技术主要是指可以有效地对配电网进行服务,可以有效地缓解对电能的消耗,改善电磁污染问题,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新型储能技术主要是指可以有效的处理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新型储能技术具备良好的使用前景。

3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特点

3.1 技术创新性特点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IEC61850进行改革,将新的制度进行颁布,这就给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现在的智能配电网控制技术提供了更加先进的设备的技术。

3.2 功能融合性特点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这种大环境影响下,也推动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发展。由于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推陈出新,许多新型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现,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例如COMS新产品。

3.3 管理整体性特点

虽然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在字面上好像和管理整体性特点根本不能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管理,借助改变装置设备得以实现。

4 结语

通过该文对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的进一步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电力系统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电力故障对于整个配电网有着极大的影响,只要发生电力事故便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而在配电网中融入自愈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电力系统中的问题。所以,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人们必须要考虑电力故障对于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将自愈控制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因此希望通过该文的阐述,能够给电力工程在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提供些许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董旭柱,黄邵远,陈柔伊,等.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8):17-21.

[2] 秦红霞,谭志海,葛亮,等.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系统技术研究与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22):134-139.

[3] 贾东梨,孟晓丽,宋晓辉.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体系框架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2):14-18.

[4] 于士斌,徐兵,张玉侠,等.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3(5):65-70.

电子设备范文第3篇

【摘 要】由于电子设备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使其在发生雷电现象时极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影响而损坏,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对电力企业来讲,雷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更会给电力系统的正常发电、供电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为此,加强对雷击电子设备所造成危害性与其防护措施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现本文就通过分析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性,来探讨其具体的防护对策。

【关键词】雷击;变电所;电子设备;危害;防护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与危害性。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都认为雷电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并且只要做好安装避雷针、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等工作就能够防止雷电事故的发生。但事实上,雷电所带来的危害并不单单是强大的瞬间电流与高伏电压,还有其在传导瞬间高压电流时所引起的电磁场变化。电磁场变化虽然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的伤害,但其却能够对各种电子设备产生强大的冲擊,从而导致电子设备损坏而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以避免电子设备损坏而造成其他事故。以下本文主要针对变电所的电子设备防雷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供参考交流。

1.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

一般来讲,雷击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的,即雷电直击、雷电反击、感应雷以及雷电侵入波。而对于变电所的电子设备来讲,其对设备的危害方式主要是雷电直击与感应雷。并且经过对多起雷击过电压造成的变电所运行事故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变电所都设置有专门的避雷针等避雷设施,因而受雷电直击影响而受到损害的事故发生率很低。大多数电子设备因雷击而损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感应雷的作用而造成的。另外,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两种雷击破坏变电所电子设备的方式以外,还有一种雷击方式也会对变电所电子设备造成很大破坏作用,即高压反击雷。这三种雷击方式的危害原理分别如下所示:

1.1雷电直击

防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变电所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变电所中基本都设置了较为全面的防雷系统。因此在以往的变电所中,所有的设备装置几乎都在防雷系统的考虑范围内,遭受雷电直击而造成的设备损坏问题不常出现。但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变电所设备运行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信息技术在提高变电所自动化运行水平的同时,也给变电所的防雷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防误操作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在设计或安装这些新的电子系统时,若没有相应的将防雷系统进行变更或改善,就很可能导致雷雨季节,雷电击穿弱电设备的现象。

1.2感应雷

当雷电将电流泄放到大地时,将产生一个旋转快速变化的运动磁场,邻近的电源线、弱电电缆等相对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高压,在电流的陡度为90kA/μs,并且环路为10m时,在瞬时内感应电压可超过1000kV,这样的高压沿着线路传输,会击毁线路上的设备。当空气击穿放电,电场强度在500kV/m时,将形成对系统有明显作用的电磁场。在实验室的试验中,50Ω细缆和粗缆的同轴传输线,当10kV的放电电流,在距离其10m处,在传输线的屏蔽层,接地心线感应过电压大于2500V,将电缆埋入50cm时,感应过电压仍大于800V。可见,不仅电源线容易产生感应浪涌脉冲,弱电电缆和传感器电缆,即使埋设在电缆沟或者地下也会受到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影响,更不用说将其沿地表面铺设了。

由于变电所二次回路中的电缆线一般采用在电缆沟内铺设,有的还沿建筑物表面铺设,因此,容易产生感应半径为几百米范围内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而导致过电压。

1.3高压反击雷

雷电袭击避雷针,由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由于大地电阻的存在,雷电电荷不能快速全部地与大地电荷中和,必然引起局部地电位升高。由于电位差而引起的二次高压反击。若雷电电流接地引下线或接地装置与被保护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由接地装置向被保护物产生反击。此外,由于金属导体与土壤(或混凝土)的电阻率不同,也会将地电位差引入二次回路,从而造成二次回路设备的破坏,特别是当接地电阻不合标准或系统埋入电缆绝缘降低时,就会产生加在设备上的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将会在作用点或系统耐压低的地方造成破坏,如测量模块、传感器被损,电缆绝缘降低(电缆绝缘包层被击穿出现小孔等),而电缆绝缘降低又会加剧上述后果。由于雷击点的随机性和电磁场的空间分布,以上感应过电压或雷击反击电压,可能会作用于系统内任一模块,或存在于系统内任意两根电缆之间。

2.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尽管目前变电所已经采取了安装避雷针、避雷器、引下线以及地网等诸多防雷装置,但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防雷装置并不能真正完全实现防止雷电对变电所电子设备造成危害。就拿避雷针来讲,由于避雷针自身的特性,其在使用中会使变电所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大,使变电所很多电子设备遭受雷击危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若不能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避雷针的安装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变电所的防雷设计,提高对电子设备的防护设置水平,确保变电所在雷雨季节仍然能够安全顺利进行。

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变电所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对变电所进行防雷系统设计时,需要按照DBSGP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分流设计、均压设计、接地设计、屏蔽设计以及保护设计等方法。其中分流是指在变电所的防雷系统中增加接地引线的设置数量,以增大雷击时所产生强大电流的分流,减小每根引下线所通过的电流,从而降低感应雷的作用。均压是指将电子设备尽可能的设置成等电位,以减少电位差对设备造成的损害。而良好的接地效果和屏蔽效果都是防止雷电发生产生高压反击雷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加强这两方面的设计管理。除此之外,对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保护装置设计也是防雷系统中的主要内容。通过电子装置的过电压保护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能够极大的提高电子设备自身的抗雷击性能,防雷效果较好。

电缆沟内的电缆铺设要合理,不同系统的电缆在电缆沟内要分开铺设,最好还要屏蔽隔开或者走金属管内;这样在雷电侵入到弱电系统时,不会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影响。变电所的微机保护、远动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电缆,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并一定要将屏蔽层在装置端接地。

良好的接地体是可靠防雷的基本条件,不然会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将雷电引入到接地体时,产生的二次反击雷将严重危害电子设备。所以,变电所接地网在变电所投运时,要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要定期对电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电阻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避雷针要保证雷电不会直接击中变电所内的设备;高压线路的避雷器,保证雷电不会通过高压电力线侵害到变电所内部;在变电所内新增加的智能化系统,很容易对防雷问题产生忽视,所以这里特别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电缆的铺设一定要在变电所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内,保证系统不会遭受雷击的直接侵害;系统的弱电电缆前端要采用相应的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防止感应过电压或者二次反击高压对设备的侵害。

3.结语

电力系统防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变电所的防雷工作,必须在变电所的设计阶段就要认真考虑。并且在变电所的运行中,还需要定期做好对变电所防雷接地系统检测工作,确保防雷系统满足要求,只有这样变电所的电子设备安全运行,才不会受到雷电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白洁.电子设备中防雷结构的设计[J].煤炭技术,2011(01).

[2]潘宇.变电站如何防雷[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电子设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机电火灾生命安全试验中机电火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重要的一点是分析实际机电消防安全试验中意外发现的电气产品的火灾危险性。衷心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电气火灾的安全检测,能有效地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电气线路;电子设备;安全监测;分析

引言

如果能安装使用,其他茶叶生产产品和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就不能按照专门的规定有效地用电,储能不仅会惠及全人类自身,还会引发火灾。因此,应严格执行相应的国家政府核心技术标准和验收工作的统一性。当相关方面存在不规范的安装使用、非规范准制造和设计等情况下,很容易在用电领域电能失控意外释放的情况,这种非法操作会引发电气火灾,尤其是在目前中国一些人群拥挤的地方。

1概述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电气火灾的数量也在迅速上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根据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是采用相关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等方法,结合电气检测技术的目视检测等,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相关的非接触检测能够诊断出劣化排水、绝缘老化、发电过热等相关问题,为用户有效消除火灾隐患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2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电火源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电路和设备产生的火花和电弧。这些可以看作是直接的电火源。电流通过导体时必须消耗一定的电能。虽然带电导体的电阻很小,但客观存在的电阻使电能转化为热能,导致导体温度升高。对于具有铁磁材料的电气设备,例如电动机和变压器,除了导体产生的热量外,电流还会在相关的铁磁材料中产生一定的热量,这是电气设备的热源和核心,是由铁磁材料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电流的增加也可能是由绝缘材料的泄漏引起的,当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质量相对较低时,这很容易发生,从而使绝缘材料的温度升高。因此,电气设备运行的加热条件是不可避免的,容易产生电气火灾。但是,如果按照有关设计规定,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其工作温度应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此时不会引起火灾。

过载,短路,接触不良和散热不良都是由于设备过热导致异常操作的所有情况。例如,在设计,安装,使用或安装电气设备时,不采取绝缘,散热或通风措施。破坏这些会导致环境温度升高,这在使用电流热量工作的电气设备(加热器,电炉)中更为明显。电火花在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电火花加工是由电极间的击穿放电产生的。大量电火花聚集成电弧。对于电弧,温度一般可以达到6000℃,即火花的温度。它也很高,所以易燃物在电火花和电弧的情况下很容易燃烧,并会引起金属化飞溅,构成一定的危险源。

3在检测过程中常见的电气火灾危害分析

(1)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层出不穷,导致出现了一些质量不同的电气产品。在产品质量方面,一些企业采用落后技术,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产品质量而偷窃材料减少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不合格的电气产品。相关配电箱的标称容量,配电损耗,电气开关,电缆和电线与实际容量严重不一致。

(2)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建筑安装业来说,有大量的安装施工人员,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职工。农村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安装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基本上没有电气安装的专业知识,但在模型施工操作中,在经验落后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的违规操作,我们不知道国家技术规范和现行标准,所以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直接在可燃物上或靠近可燃物的地方安装大功率灯泡、点旗、高过流镇流器等是没有错误的;铜铝导体中没有采取相应的过渡措施。这种高温很容易由接触电阻的直接连接增加引起;建筑物有TT配电系统和TN配电系统,这往往是由于有关零保护和接地保护的概念不明确造成的;在安装过程中,应在导体上布置保护管,并增加保护套。如果不进行保护套的构造,则很容易发生导体的绝缘损坏,甚至是裸露的情况,也有造成电击的隐患。

(3)使用和维护中的火灾隐患,以及电气火灾隐患的发生和蔓延,主要是由于电路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电气安装施工不规范,电气产品不合格所致。大多数情况是由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非法使用电力引起的。如可燃物温度升高,是在可燃物上安装大功率照明灯具引起的;开关箱、配电柜采用木质材料制作,未经防火处理,箱内电气元件未固定;大功率电气设备和大功率电源插座随机接入照明线路,过载、短路、失压保护装置不在大容量用电范围内,设置电动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多台电气设备直接接入仅由一个开关控制;TN-C供电系统中的n线单开关控制等。

(4)电路中的谐波电流,由于電气技术的发展,在公共聚集场所,带有非线性负载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如气体放电灯、电视、计算机、微波炉等,这些设备的负载电流含有多重谐波。波电流和谐波电流降低了电力生产、输电和利用效率,会使变压器效率降低,影响线路的稳定运行,增加输电线路的损耗。谐波电流将使机器中的部件如电视机和计算机产生谐波。温度过高会导致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出错,甚至损坏电气设备。

(5)电弧短路和电气短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金属短路,另一种是电弧短路。第一类短路由于高温而熔化。短路电流高,线路会产生高温。人们认为这是发生短路火灾的高风险。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保险丝短路时,保险丝可能被大电流烧断,因此不会发生火灾。后一种类型的短路是由于未焊接短路点,而是短路了电弧或火花。电流不大,保险丝通常不熔断,电弧继续存在。这种短路电弧经常成为电火的点火源。因此,电弧短路起火占电气起火原因的一半以上。

结束语

在全国许多地方,电气火灾安全测试已经成功进行,在避免或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有效地发现了企业潜在的许多安全隐患。社会越来越重视它,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另外,对于从事电气火灾测试的测试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格。同时,它应该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在我国当今社会,应将电气火灾探测的相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行为。在社会的有效监督下,电气火灾检测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同时,还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做到全方位用电,提高燃气消防安全检测水平包括健全制度,完善的制度和配套工具。

参考文献:

[1]许晓润.浅谈剩余电流保护及电气火灾检测系统[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3).

[2]薛冬梅.从电气防火安全角度谈企业电气检测的可行性及加强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4).

[3]王万岗,马东,蒋强,等.电弧型电气火灾检测方法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3,34(6).

电子设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各种电力电子设备在运输、冶金、化工等诸多工业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电网中的谐波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低功率因数的电力电子装置给电网带来额外负担并影响供电质量,因此,电力电子装置的谐波污染已成为阻碍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重大障碍。故抑制谐波污染,提高功率因数的研究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最常用的电子设备和元件的谐波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设备谐波问题对策

电子设备的电源一般是整流电源,只在交流电压接近峰值时,整流管才导通有输入电流。由于在一周期内导通的时间很短,又必须维持设备正常的工作电流,所以输入电流呈脉冲状。这种脉冲状输入电流的基波含量小,而谐波含量大,且工作电流越大,脉冲电流的幅值就越大,形成严重的畸变电流注入低压电网,成为不可忽视的谐波源。

一.谐波的不良影响

1.对供配电线路的危害

(1)影响线路的稳定运行

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线路与电力变压器一般采用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或晶体管继电器予以检测保护,使得在故障情况下保证线路与设备的安全。

(2)影响电网的质量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能使电网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

2.对电力设备的危害

(1)对电力电容器的危害

当电网存在谐波时,投入电容器后其端电压增大,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增加得更大,使电容器损耗功率增加。

(2)对电力变压器的危害

谐波使变压器的铜耗增大,,还使变压器的铁耗增大。

(3)对电力电缆的危害

由于谐波次数高频率上升,再加之电缆导体截面积越大趋肤效应越明显,从而导致导体的交流电阻增大,使得电缆的允许通过电流减小。

二.对用电设备的危害

1、对电动机的危害

谐波对异步电动机的影响,主要是增加电动机的附加损耗,降低效率,严重时使电动机过热。尤其是负序谐波在电动机中产生负序旋转磁场,形成与电动机旋转方向相反的转矩,起制动作用,从而减少电动机的出力。

2、对低压开关设备的危害

对于配电用断路器来说,全电磁型的断路器易受谐波电流的影响使铁耗增大而发热,同时由于对电磁铁的影响与涡流影响使脱扣困难,且谐波次数越高影响越大;热磁型的断路器,由于导体的集肤次应与铁耗增加而引起发热,使得额定电流降低与脱扣电流降低;电子型的断路器,谐波也要使其额定电流降低,尤其是检测峰值的电子断路器,额定电流降低得更多。

3.对弱电系统设备的干扰

对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有线电视、报警与楼宇自动化等弱电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通过电磁感应、静电感应与传导方式耦合到这些系统中,产生干扰。其中电感应与静电感应的耦合强度与干扰频率成正比,传导则通过公共接地耦合,有大量不平衡电流流入接地极,从而干扰弱电系统。

4.影响电力测量的准确性

目前采用的电力测量仪表中有磁电型和感应型,它们受谐波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电能表(多采用感应型),当谐波较大时将产生计量混乱,测量不准确。

5.谐波对人体有影响

从人体生理学来说,人体细胞在受到刺激兴奋时,会在细胞膜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快速电波动或可逆翻转,其频率如果与谐波频率相接近,电网谐波的电磁辐射就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磁场与心磁场。

三、谐波的综合治理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对谐波的管理呈现“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所以如何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加强科学化、法制化管理

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

——普遍采用具有法律约束和经济约束的手段,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即应该严格按照各类电力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的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谐波含量指标,对其进行评定,如果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不得出厂和投入电力系统使用;

——供电部门应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技术监督与管理,一方面审核尚待投入负荷的谐波水平,另一方面对已投运的谐波源负载,要求用户加装滤波装置。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目前解决电力电子设备谐波污染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两条:

——主动型谐波抑制方案即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进,使其不产生谐波,或根据需要对其功率因数进行控制;

——被动型谐波抑制方案即谐波负载本身不加改变,而是在电力系统或谐波负载的交流侧加装无源滤波器(PF)、有源滤波器(APF)或者混合滤波器(HAPF)等装置,通过外加设备对电网实施谐波补偿。

1)主动型谐波抑制方案

主要是从变流装置本身出发,通过变流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增加辅助控制策略来减少或消除谐波,主动型谐波抑制方案的主要问题在于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电力电子系统中很高的开关频率使PWM载波信号产生高次谐波,还会导致高电平的传导和辐射干扰。因此在设计主动型谐波抑制方案时,必须用EMI滤波器将高次谐波信号从系统中滤除,防止它们作为传导干扰进入电网;还要利用屏蔽防止它们作为辐射干扰进入自由空间,对空间产生电磁污染。所以对于较大功率的电力电子装置,一般除了采用主动型谐波抑制方法以外,还要辅以无源或有源滤波器加以抑制高次谐波。

2)被动型谐波抑制方案

——无源滤波器(PF)无源滤波器通常采用电力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按功能要求适当组合,在系统中为谐波提供并联低阻通路,起到滤波作用。无源滤波器的优点是投资少、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及维护方便,因此无源滤波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抑制谐波及进行无功补偿的主要手段。无源滤波器的缺点在于其滤波特性是由系统和滤波器的阻抗比所决定,只能消除特定的几次谐波,而对其它次谐波会产生放大作用,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与系统发生谐振;

——有源电路调节器从原理上分析,与APF单节点谐波抑制相比较,APLC是向网络中某个(几个)优选节点注入补偿电流,通过补偿电流在网络中一定范围内的流动,实现该范围内所有节点谐波电压的综合抑制。即通过单节点单装置的装设,达到多节点谐波电压综合治理的功能,APLC的出现,表明电力系统谐波治理正朝着动态、智能、经济效益好的方向发展。

无功功率对供电系统和负荷的运行都是十分重要的。电力系统网络元件的阻抗主要是电感性的。因此,粗略地说,为了输送有功功率,就要求送电端和受电端的电压有一相位差,这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可以实现;而为了输送无功功率,则要求两端电压有一幅值差,这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实现。不仅大多数网络元件消耗无功功率,大多数负载也需要消耗无功功率。显然,这些无功功率如果都要由发电机提供并经过长距离传送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合理的方法应是在需要消耗无功功率的地方产生无功功率,这就是无功补偿。

上一篇:设备维护下一篇: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