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预算范文

2023-09-14

钢结构预算范文第1篇

全面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预算编制能否得到实现,也是预算评价的客观依据。

预算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财务计划,全面预算管理是根据预算的目标对未来资金流动所做的科学,合理的规划,预计和预算,从而使目标得以具体化,货币数量化的一种综合管理工具,同时,也通过预算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单位的经济活动。它不同于单纯的预算编制,而是将单位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单位内部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这里所说的“全面”有二层含义:其一,必须包括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还应包括支出和费用等;其二,预算活动强调全面参与,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一、转变思想,创新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吃“皇粮”的事业单位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冲击,沿用计划经济时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以往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

1 为预算而预算。每次都是上级财政部门在每年年初给各单位下达预算任务,然后由各单位的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报表完成上级财政部门的任务,而不是将预算管理作为单位发展的具体手段。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对预算的概念理解不深,仅仅把预算作为一种工具,没有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来运用。

2 认为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误认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的一种措施,与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关系不大,这种看法缺乏整合思想。全面预算管理是与单位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贯穿于业务的方方面面,虽然从形式上看,预算表现为一系列财务数据,但这些财务数据来源于每个科室、每个人。因此。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是一种全员理财的模式。

3 重编制轻执行。编制预算时轰轰烈烈,编制完毕仿佛大功告成,执行成了走过场,即使对预算执行相对重视的单位,也是仅仅将预算的执行放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执行预算的审批和控制,由于财务部门工作的局限性,无法对所有单位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只能单纯根据预算额度决定是否批准支出。造成了“年底突击花钱”、“不超预算也不低于预算”等怪现象,也增加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扯皮”情况,大大影响了管理效率。

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模式。

二、全面预算编制的原则和组织设置

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加强对单位预算的管理,预算编制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必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方面: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编制。预算内容作为筹集、分配,运用、控制资金的依据,事业单位收入预算由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支出预算由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组成。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共同构成事业单位的预算整体,单位预算就是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设置模式通常为:

1 预算的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的组织体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应以单位行政领导班子为主,吸纳各相关业务如人事,财务、办公室、主要创收科室等部门的主管人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有关预算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审议确定事业单位年度发展目标及事业计划,提出预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审查并批准各部门编制的内部预算及单位总体预算方案;接受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比较的定期预算报告,根据需要就预算调整加以审议并做出相关决定,

2 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在财务部门,由具有预算管理职能的行政办公室、财务部门、人事劳资部门等组成,由财务预算员负责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管理事务,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单位预算编制总目标及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年度任务与改革要求,提出年度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纲要;组织和指导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负责审核、汇总单位年度预算等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调整的受理,汇总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分析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单位年度预算总目标实现;负责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有关预算管理工作。

3 预算的责任部门——单位内各业务部门。单位内各业务部门作为预算的具体实施部门,设部门预算员负责本部门的预算编审和监督。

其主要职能是: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现预算管理和其他基础管理的有机结合,并提供预算管理所需要的实际信息反馈,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的编制,考核等提供基础。

三、预算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现在事业单位的预算基本是按受人类别和支出功能分类编制的,这种预算编制比较粗放,不利于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审查监督;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弱化了预算约束等弊端。随着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分复杂程度的增加,预算所涉及的内容呈多样性,预算编制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化的。如调整法、零基法、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1 调整法是在上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原因,对影响预算的某些因素进行扣减或增加,以确定计划年度的预算,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是增量预算,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可以用来编制收入预算。

2 零基法是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以科学规范的定额为基础,同时考虑职能和任务的变化,一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其优点是不受上年决算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前编制下年度的预算,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及时陸。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办法。

3 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可以采取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和基本支出预算一般都是以一个年度为预算期间,可以编制定期预算,事业单位除保证单位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外,每年还需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支出,这部分支出应当编制滚动预算,这样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考虑单位长远发展利益,避免因重复建设,重复购置而造成资金浪费,使单位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一般来说,预算的编制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事业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提出预算年度内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原则。

第二,事业单位各部门基层管理人员根据预算编制原则和部门工作目标,提出详细的预算草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查、修订后上报给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初审、汇总。

第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公室对汇总的预算进行细致的审查并反复协调平衡,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制事业单位总预算,呈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最后将经批准的预算方案下发各部门执行。

每月的预算申报流程为 经办人—部门预算员—部门负责人—财务预算员—单位预算管理办公室—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自下达之日起,各科室都要严格执行并及时上报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办公室要对报上来的执行情况加以分析汇总,发现情况,解决问题并判断能否完成预算目标,与相应部门科室及时沟通,重大事项及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月终了,预算管理办公室编制上期预算完成情况进度表,并发送各部门核对。预算管理办公室编写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呈预算管理委员会,使预算管理委员会能实时控制预算执行情况。

四、预算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策

预算作为财务计划,其本身便内含了不确定性与不可靠性,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和判断贯穿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产生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外因多为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变化等,内因多为预算管理的目标、方法和原则及人员等引起的不确定性。

不论是外因还是内因引发的不确定性,都可从预算方法的完善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影响。其一是在预算中不高估收入,不低估费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度”的问题;其二是树立零基预算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上期实际数中不确定生因素的延续;其三是在各种明确具体的预算项目之外,增加一个归集不确定因素的项目做机动调整。

五、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

预算执行结果考核的主体是预算管理办公室,可以用指标法和趋势法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指标法是运用经济、财务、技术等指标对预算进行考核;趋势法是通过过去几年的数据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考核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两者结合在一起,对单位的现在和未来便能够产生比较清晰的判断。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通过这个管理模式可以增加单位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使事业单位向着良性和跳跃式发展迈进。

钢结构预算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预算的弊端逐渐显现,高校滚动预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日益迫切。本文从高校滚动预算的概念出发,探讨了高校滚动预算的作用,着重研究了目前高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的策略和困难,以及滚动预算具体编制的流程要点。

关键词:滚动预算;高校预算管理;预算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年度预算审核重点由收支平衡转到支出政策上,收入预算从任务改为预期,预算确定的收支平衡状态在执行中有可能被打破,为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就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中期滚动预算框架(Mid-Term Budget Framework,简称MTBF)是合理确定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逐年滚动管理,实现规划期内跨年度平衡的预算收支框架。实行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保障重大改革政策实施,更好地发挥财政稳定器和“逆周期”调节器作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随后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指出由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这标志着财政预算由年度管理向中期管理的改革正式提上日程,预算范围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方面发展。教育部也要求部属高校近快启动滚动预算的编制工作。本文就高等学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框架(MTBF)做初步探讨。

一、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预算已基本完成部门预算改革,从编制范围看,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不仅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收支,还包括各项预算外资金收支、经营收支以及其他收支,体现了“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则,也就是通常讲的“一个部门一本预算”。近年来高校预算已逐渐接纳全面预算理念,摒弃了传统的财务部门自上而下的编制程序,采用“二上二下”的编制流程,这一反复沟通的过程,旨在使预算编制得更为科学,更有针对性。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预算编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阻碍了高校前行的脚步。

1、预算管理意识总体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管理层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缺乏预算全局观念,不重视预算编制,缺乏自主理财意识。首先,高校预算的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和有关个别人员参与,详细的各部门预算收支内容没有公布,预算的内容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晓,预算的透明度不高,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其次,学校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只是被动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虽然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二级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校级财务部门对各学院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对经费使用进行总量控制,但二级学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缺乏管理意识,不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对于学校给定的经费预算缺乏统筹规划随意使用。

2、预算编制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是按照五年一个周期编制本校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未来发展奋斗目标和重要战略举措。但规划制定者和决策者们往往忽视发展规划的财务可持续保障问题,忽视发展规划中的战略目标实现举措与高校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认识预算管理在学校资源配置与控制中的地位。同时,高校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编制往往只考虑年度平衡,没有以学校所确定的事业发展规划为起点,预算编制的战略性不够。

3、缺乏开展绩效评价的内在动力

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资金财产的耗费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得到补偿,没有核算教育成本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高校对投入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管理,更没有明确经济责任和绩效考核制度,对支出结构过程及结果不关注,从而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4、滚动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预算调整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目前高校编制部门预算时主要采用定额法和基数法。定额法编制的费用预算基本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编制,充分说明了我国高校预算的“依附型预算”特点。基数法主要是对一些没有标准,根据历史习惯编制支出预算的经费,如三公经费、水电经费、医疗经费等。编制测算依据很模糊,往往根据预算编制者的判断进行,没有从业务发展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导致预算执行效率低,经费执行与预算目标实现存在差异,预算执行者降低预算目标实现质量、内容和标准。同时,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高校的预算定额标准不科学,预算科目设置以及所使用的方法不够规范科学,预算科目不够细化全面,导致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这些财务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高校发展,为高校发展设置了障碍。

二、中期滚动预算框架的意义

在国外,中期滚动预算通常称为中期滚动预算框架(MTBF),指在中期的时间跨度内准备年度预算的制度安排。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滚动预算能够从动态的角度把握学校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能够根据前期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近期预算,有助于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从长远来看,高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框架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可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自身政策的连续性,形成有计划有弹性的动态预算,减弱学校领导层人事更替对预算和政策连续性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年度预算(一年一定预算限额)刺激各支出机构将本预算年度的支出推迟到未来,使未来的预算任务更难实现,清楚地反映延续现行政策和实践新政策分别形成的跨年度成本(支出)。

第二,表明未来若干年度中学校的财政趋势或者学校打算前进的方向,从而增进了预算透明度,并有助于学校师生、相关监管部门及其他利害关系者对学校进行监督。

第三,为年度预算的准备提供导向,年度预算应尽可能体现中期滚动预算中所反映的学校中期政策意图,这将为编制年度预算提供方便,更好地确定年度预算的开支重点。

三、高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的策略与要点

1、现阶段高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需克服的难点

高校一些收入的不确定性,为财务部门编制收入预算上增加了难度。依据预算编制的要求,高校内应该纳入预算管理财务的收入,都要个数的纳入预算的管理当中。但是高等院校的资金有着多方面的来源,高校每年会通过很多的渠道获得大量科研经费,导致高校的科研经费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高校财务对高校的收入难以预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财务部门的编制收入预算上的难度。另外,高校的收入还包括一些其他收入,如投资收入、捐赠收入及利息收入等,目前高校财务部门实行零余额账户,导致这些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为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带来了难度。

高校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够科学。由于高校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够科学全面,导致了预算与最后的决算出现了偏差。通常高校下达部门预算是由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等组成。而部门的决算是按照高等院校会计制度规定而确定的,它包括高校的所有收支、例如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等。很多高校都采用零基预算法,这种编制方法与高校决算编制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很容易造成预算与决算无法形成对比的局面,导致预算与决算的目标出现很大的差异。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的编制口径不一致导致核算监控错位,不利于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2、高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的策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推动中期滚动预算,意味着决策方式要改变,特别是将中期预算与高校的五年规划结合,将是高校治理观念的改变,这就必然倒逼高校“从长计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文章中指出“为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还应抓紧研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可先编制财政三年滚动规划,实现逐年更新滚动管理,逐步强化三年滚动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

高等学校应分两步走,首先,启动三年项目滚动规划,经过3-5年逐步过渡到包括基本项目口径和项目全口径的中长期滚动预算。其次,高等学校应构建高校发展规划信息化平台,借助于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发基于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模式的高校资源计划系统(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 ,简称URP),集成数字校园的所有信息化系统,提供信息共享,决策、计划、控制与绩效评价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平台。针对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具体包括学校基础信息数据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信息系统、项目库建设管理系统、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设计依托高校资源计划系统的预算子系统,将预算编制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无纸化操作和自动快速核算汇总。

预算管理组织是各项预算管理职能的执行主体,预算组织建设与预算功能的有效发挥存在密切相关性。高校应当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核等环节设立或明确相应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明确机构职权,保证预算管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预算编制组织建设就是明确学校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沟通、协调职责,关键是要确定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经济管理职责,强化与相关业务职能部门、院系的沟通和协调,控制因信息不对称和业绩考核困难导致的预算编制松弛和预算执行松弛。

3、滚动预算具体编制流程要点

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是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原则上只有纳入财政项目库管理的项目才能安排预算。项目库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的原则,将学校所有项目均纳入项目库,集中管理。项目库中的项目应当分类管理,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实行滚动管理。高校滚动预算具体编制流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四、结语

优化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实施中期滚动预算,是国家财政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中期滚动预算不是对年度预算的否定,而是包含了年度预算,服务于年度预算,增强了年度预算的连续性。中期滚动预算不是时间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一项革新性的系统管理工作。为构建科学高效的高校滚动预算管理体系,必须逐步树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滚动预算管理理念,正确编制学校财务收入支出滚动预算计划,规范滚动预算编制流程,才能形成有效的预算管理循环,才能有效解决现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才能在高校的科学发展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培清:高等学校滚动预算编制方法探讨[J].财务与金融,2015(2).

[2] 姚继刚:关于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

[3] 本刊记者:建立现代预算制度迈出坚实一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新预算法[J].中国财政,2014(18).

[4] 叶青松、赵娟、陆莹:高校预算管理改进的三维视角:组织、技术和制度保障[J].教育财会研究,2014(1).

[5] 周潇枭、刘尚希:预算体现了一种法治理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1-01.

[6] 孙晓斌: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新会计,2015(3).

[7] 徐云丽、雷春艳、石琦:基于高校滚动预算的会计策划及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5(11).

[8] 孔祥忠:高校滚动预算管理应用研究[J].会计师,2015(14).

(责任编辑:李晓)

钢结构预算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针对影响工程预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做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编制;重要性;影响因素;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预算是在工程设计、施工等阶段用于确定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经济文件。工程预算编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企业的管理和考核工程成本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不断得到应用,行业的标准和管理体制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工程造价的标准化管理将被动态管理逐步取代,为此,也对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性

工程预算编制在工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工程预算编制是指在施工前,建筑工程企业对该工程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收入和支出做的阶段性计划。工程预算编制是建筑企业安排一系列筹备与施工活动的参考和依据,是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基础。重视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合理的工程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指导工程招标报价和投资计划工作。建筑工程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投资量大同时风险也较高的投资活动。在建设工程企业内部,为了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常常需要对市场做详细深入的调查。工程预算编制是建立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财务方法计算出来的预算方案。通常情况下项目工程的预算编制就是项目开发商招标的重要依据。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准确性极高的工程预算编制反映该项目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投资金额。作为投资商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投资开发商及时协调企业的财务调动资金都需要工程预算编制做参考。

(2)准确性较高的工程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波动,施工过程可能面临实际情况与当初设计情况不一致等等各种问题。也正是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了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面临了许多问题。制定科学准确性较高的工程预算编制一方面有效预计了可能出现的施工突发状况,提高了编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准确性的预算编制一定程度是项目施工的标准。这样预算编制就真正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监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投资收益。

2 影响工程预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建筑工程中,结算价格超过预算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反映出工程造价管理仍存在较大问题,体现在工程预算编制中,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编制人员水平有限

工程预算编制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编制人员在专业知识、法规政策、材料成本等任何方面存在盲区都可能出现漏洞或错误,同时,对于定额和工程量规则缺乏了解也会造成错误计算等问题。此外,工程设计难免会发生变更,对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预算编制人员对定额或工程量计算等信息缺乏及时的了解,那么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计算。

2.2 工程量套价动态变化大,缺乏精确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消耗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工等费用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动态发生变动。在工程预算编制时,只能依据当时的市场信息价对工程量进行套价,而在施工开始后可能由于供求量发生变化导致这些子项目的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实际消耗费用的具体价格的滞后性使得工程量套价难以精确。另一方面,工程量的套价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归类,也就是划分定额子目,有些工程量的标准并不明确,其类别模棱两可,如果选择的定额子目不准确,也会产生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现象。这两种工程预算编制的局限性难以有效的予以消除,只能依靠信息的实時更新以减小误差。

2.3 工程设计变更较大

受施工技术、现场条件、地质勘探资料、施工机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设计并不能保证一次成型,如果设计人员对以上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或实时动态的更新,或者设计不满足国家相关的规定,那么工程设计过程中难免存在较大的变更,尤其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能力水平较差的情况下,这种变更的情况也将比较频繁。工程预算的编制无疑是以工程设计为依据的,无论什么样的设计变更都会导致预算结果的不准确。同时,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并不能预测这些设计变更的发生,这也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3 做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导致工程预算编制结果出现错误的主要因素在于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材料、设备、人工等工程消耗成本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

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结束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严格审核,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审核过程中,对工程量定额子目的划分是否合理、工程量套价的参考价是否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信息要格外注意,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漏算和重复计算的问题。审核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

3.2确保招投标的公平公正,优选施工单位

招投标是选择最佳施工单位最有效的方式,但必须在确保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才能公平竞争。通过招投标竞选,招标单位可以在参与投标的各个施工单位中选择报价合理、管理制度完善、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先进的单位,适合施工条件、满足施工要求,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这是保证工程造价不超预算的基本保证。

3.3建筑工程造进行全面控制

在工程开始前,设计人员要进行充分、详细的现场和市场调研,明确、完整的将施工要求罗列出来,在此基础上,设计单位不必过于局限于时间的限制,要以优质优化为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设计图和施工图,达到要求的设计深度。设计完的图纸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对于是否满足相关部门的规定、是否符合招标单位的建造意图、是否存在错漏等方面要格外注意,确保图纸能够准确落实,杜绝施工开始后的设计变更。

3.4 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施工任务而又不影响施工进度,招标单位应聘用管理水平较高、 技术人员能力素质较强的监理单位, 保证工程建设能够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同时,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刻关心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对于有关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要求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材料或设备的禁用或淘汰,进而导致工程设计发生变更,因此,一旦发生变化要及时向招标单位和设计单位反馈;2)加大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力度,对设计图纸的审核要严格把关,从源头上避免设计变更;3)如果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要求,在综合考虑后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 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结束语

总之,提高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能促进工程招标和投资工作的开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建筑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利润。可见,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是建筑工程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准确定位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工艺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保障作用,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赵志倩.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编制的运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11).

[2]杨宁宁.浅析如何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及有效控制工程结算[J].广东科技,2011(14).

钢结构预算范文第4篇

马克思认为: “每一个预算的基本情况是预算收支部分之间的对比关系, 是编制平衡表, 或者为结余, 或者为赤字, 这是确定国家或者削减、或者增加捐税的基本条件。”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对于“预算”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 预算是遵循既定的规则和程序, 规定由何人、何时、如何提出要求和配置资源的过程。①也有学者认为: 预算是经国家法定程序审批并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②在经济学里, 预算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政治学中, 预算是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工具; 社会学中, 预算是指分配资源。在法学领域, 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综述, 预算就是国家机关、团体或者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 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性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预算, 也称为公共财政预算, 是指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之中, 以清楚的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财政预算监督, 政府预算监督主体对各级政府和预算单位的财政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实施的监管和督导。③财政预算监督制度, 不仅是宪法、法律赋予人民代表权力, 更是选民赋予人民代表权力, 对政府公共事务活动的收支情况文件进行监察、监督, 以实现宪政意义。

二、新预算法的革新

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发展, 预算法的内容暴露其与社会现实的不相适应,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财政预算立法滞后, 尤其是立法理念滞后的局面, 2014 年8 月3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 并于2015 年1 月1 日施行。

从内容上看, 预算法的“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健全预算公开透明制度。众所周知, 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于广大的纳税人, “干什么, 怎么花”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有利于增强民众对维护纳税人基本权益的意识, 改善民众的冷漠态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二者相互牵制, 相得益彰。

第二, 强化约束预算草案。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少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府预算编制不明确, 具体单位、项目所需的资金含糊不清, 这样笼统的预算编制给人代会审查报告带来了许多不便, 大大降低办事效率。为了让代表更好地看明白预算报告, 此次预算法修改在实践的基础上, 对预算编制提出了细化的要求。预算草案不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 而是要求内容具体、明确, 必要时需要详细的文字说明。

第三, 严格把控地方债务风险。原预算法规定,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主、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不列赤字”。但现实中, 地方政府为了搞经济谋发展, 不得不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 导致收支不平衡形成多头举债、权责不清、调控不力的债务情况。而且这些债务并未纳入预算管理, 中央和人大就不能对其进行监督, 这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为了改变过去“两本账”的问题, 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 但从主体、资金用途、资金规模、举借债务方式和控制风险这五个方面加以限制。

第四,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新预算法中提出: “举行会议审查预算草案前, 应当采用多种形式, 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听取选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美国学者爱伦·鲁宾认为公共预算的主要特征就是: “支付费用的人不是那些决定怎么花钱的人, 因为民选官员有可能把钱花到与纳税人的愿望不同的地方。”财政预算具有预见性和计划性, 所以, 钱怎么花的问题不能全由行政机关说的算, 也该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行使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 是行政机关接受民意、实践民主监督, 是建设阳光政府、创新预算监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新体现。

三、我国财政预算监督的不足与缺陷

尽管我国颁布施行了新的《预算法》, 但仍有个别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例如, 第一、从监督主体上看, 我国财政预算的监督主体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由于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还不健全, 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处于两难状态, 一则选民不认可人民代表, 二则人民群众不信任人大代表能够代自己解决问题, 与其等结果不如凭自己努力走信访之路。一些人大代表在专业和素质上欠缺参政议政的能力, 有些代表把“人大代表”看成一种政治上的殊荣、身份的象征, 对监督财政预算并不关心。监督队伍的人员设置不到位、专业程度不高、主动性不足并未得以解决。

第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不强。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 政府活动所需的经费也来源于人民, 人民有权知道公共财政情况并对其进行监督。虽说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民众民主意识普遍淡薄, 法律素质较低, 除非涉及个人利益, 否则大多数人并不会监督财政预算。权利意识的淡薄导致大部分基层群众不愿、不想、不会监督, 人民群众对财政预算监督的冷漠态度必定会降低人民代表的监督意识, 此类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必成问题。

第三、从预算的程序上, 我国财政预算的基本程序是先由财政部门制定新年度的预算草案, 然后将其交由政府研究讨论、再转交由党委会商讨决定, 最后由政府交给人大进行审议。我们清楚一点, 人大代表大多由党员组成, 加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大接受党的领导, 预算程序带来的问题是人大可不可以监督党委会, 在我国的预算法中尚未提及。

四、完善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建议

政府的支出情况与纳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增强公民纳税人的法律意识, 将公众参与带入预算领域, 以预算听证的形式接收来自社会的不同声音、意见、建议, 这不仅能够加强公众参与热情和参与信心, 而且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 主动纳税。

加大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是新预算法的一个亮点, 在法律制度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预算监督能够积极健康的进行。十三亿人不能做到人人都能直接参与财政预算监督, 但我们可以通过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有效方式参与到预算监督之中, 人民群众的参与有利于鞭策人大代表的监督自觉性, 集思广益、提供良策。

我国财政监督立法完善, 将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三者协调分工, 各司其职。提升人大对于预算的监督能力, 应当加强人大自身与预算监督的组织建设。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推荐过程存在着不合理情况, 地方基层问题尤为突出, 普通选民的参与度不高, 甚至根本不知道人大代表是谁, 这大大降低了人大代表的素质能力、行动力。提高人大代表素质与能力势在必行。

然, 良好的法律不能得到切实的实施与执行也是空谈, 务必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立法不能停留在静态, 如何能够发挥法律的实质效果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将成为我国财政预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 做好宣传普法工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带头认真学习新预算法, 将所学运用于日常工作之中, 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不搞面子工程, 在财力可行的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力度培养财政专业人员, 为财政预算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经济发展相对不均匀,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 各地方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依照宪法和法律以及预算法的相应规定, 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政府预算条例。

摘要:原《财政预算法》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 其中部分内容已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为适应发展趋势, 新《财政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预算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 受到社会各方的日益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也是预算制度最重要的参与者, 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中发挥着监督、制衡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阐明了新财政预算法的亮点, 进而提出我国财政预算监督的不足, 最后对完善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提供建议。

关键词:财政预算,全国人大,预算监督

参考文献

[1] 艾伦·希克.预算的作用urbaninstitutepress.1990.1.

[2] 于国安.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钢结构预算范文第5篇

公路工程和铁路工程的造价计算基本趋同, 尤其是公路工程造价计算在2007年调整后, 已经向铁路工程靠近, 基础设施的造价计算逐渐归一和趋同化, 这是工程行业变化的一个重大趋势。现就站在施工单位编制施工预算为例分析编制预算的费用构成, 施工单位编制预算主要就是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全工程费用公路和铁路都是由直接费 (直接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工程费) 、间接费 (规费、企业管理费) 、利润、税金四项组成, 并且项目名称都进行统一, 实现了细目规划化、统一化。但是在斟酌计算过程中, 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

1.1 直接工程费

公路工程中直接工程费中的工料机是编制年工程所在地的价格计算并列入概预算定额的费用, 并作为后面其他工程费的计算基数 (个别使用工程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作为计算基数的) , 以直接费为基数计算间接费中的企业管理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计算间接费中的规费, 公路定额中基价仅仅是个参考数值, 在编制预算时不会使用到;铁路工程中定额直接工程费确实定额基价中 (现行为铁建设【2006】129号) 工料机费用组成, 并全部由基期得得人工费和基期施工机械使用费来作为后面措施费或间接费计算基数。

1.2 其他直接费

公路工程直接费中其他直接费的取费基数为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为基数计算直接费。铁路工程直接费中施工措施费以基期人工费和基期的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为基数, 二者所含的费用构成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公路的其他直接费内容包括冬季、雨季、夜间、特殊地区、行车干扰等施工增加费,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施工设施费、施工辅助费、工地转移费等。而铁路的施工措施费内容包括冬雨季、夜间施工增加费、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具、用具及仪器、仪表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措施施工费、文明施工及施工环境保护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等, 把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原始森林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费合并为特殊施工增加费, 并以编制期的人工费和编制期的施工机械使用费或编制期人工费为基数计算。

1.3 间接费

间接费内容公路中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其中规费计算公路工程中是以各类工程人工费为计算基数, 企业管理费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铁路中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 均以基期的人工费和基期的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1.4 利润

利润计算在公路工程中是以{直接费+间接费-规费}为计算基数的, 在铁路工程中并入间接费, 以基期的人工费和基期的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为计算基数的。

1.5 税金

税金计算公路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与利润之和为基数, 铁路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1.6 运杂费、价差、填料费

在铁路工程中还有几项公路工程造价计算中所没有或不体现在综合单价中的项目就是运杂费、价差、填料费, 运杂费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材料供应方案和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计算;价差计算是铁路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费用, 他直接代表了现实意义中的造价内容, 在预算中“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为定额取定价, 实际价格与定额取价不同时, 其价差应参照铁道部所发的最新主要材料信息价格和现场调查的当地料价格等计算;铁道部公布的信息价一般滞后一些, 但是合同文件中会载明这部分价差会在施工过程中按施工期的价格进行调差;填料费按设计数量和购买价计算。

2 关于工程量清单组成的对比

2.1 铁路工程量清单

2003年2月建设部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 标志着我国建设领域以市场自主定价为导向的工程造价改革进入了规范化实施阶段。2007年5月铁道部发布《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 这以后铁路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计价都采用该指南, 我国铁路建设领域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区别于定额计价模式的一种新的计价模式, 是一种主要由市场定价的定价模式, 即有建设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在建设市场上根据供求状况、信息状况进行自由定价, 从而最终签订合同价格的方法。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由封面、投标报价总额、工程清单报价汇总表、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计日工计算表、甲供材料价格表、主要自购材料价格表、设备计算表等组成, 工程量清单格式由11章29节组成, 分为第一章拆迁及征地费用、第二章路基、第三章桥涵、第四章隧道及明洞、第五章轨道、第六章通信、信号和信息、第七章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第八房屋、第九章其他运营生产实施及建筑物、第十章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第十一章其他费用。

2.2 公路工程量清单

分为8章, 其中第100章总则、第200章路基、第300章路面、第400章桥梁涵洞、第500隧道、第600章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第700章绿化及环境保护、第800章房建工程、第900章机电工程、计日工劳务、材料、施工机械表;材料、工程设备、专业工程暂估价表、投标报价汇总表, 材料、工程设备、专业工程暂估价包含在对应清单的合计中.

两个行业的工程量清单在第十一章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费和第100章总则有相似和类似的费用, 铁路工程的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维持既有线正常运营,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所需的大型临时建筑物和过渡工程修建及拆除恢复锁发生的费用。大型临时设施包括铁路岔线、便桥;铁路便线、便桥;汽车运输便道;运梁便道;轨节拼装场、混凝土成品预制品厂、材料厂、制存梁场、钢梁拼装场、混凝土拌合站、填料集中拌合站、大型道碴存碴场、长钢轨焊接基地、换装站等的场地土石方、圬工及地基处理;通信工程;集中发电站、集中变电站 (包括升压站和降压站) ;临时电力线;给水干管路:为解决工程用水而铺设的给水干管路 (管径100mm及以上或长度2km及以上) 。

为施工运输服务的栈桥、缆索吊;渡口、码头、浮桥、吊桥、天桥、地道:通行汽车为施工服务者;铁路便线、岔线、便桥和汽车运输便道的养护费;修建大临而发生的租用土地、青苗补偿、拆迁补偿、复垦及其他所有与土地有关的费用等;过渡工程是指由于改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等工程施工, 需要确保既有线 (或车站) 运营工作的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 同时为了加快建设进度, 尽可能地减少运输与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影响, 从而对部分绩优工程设施必须采取的施工过渡措施, 包括临时性便线、便桥和其他建筑物及设备, 以及由此引起的租用土地、青苗补偿、拆迁补偿、复垦及其他所有与土地有关的费用等。

在公路工程中与此项目类似内容的单独放在第100章总则中, 包括:保险费、竣工文件、施工环保、安全生产费、临时道路、临时占地、临时供电设施、电信设施、供水与排污设施、承包人驻地建设费用。

公路在第100章的安全生产费铁路单独放在第十一章按建安工程一定比例计取, 公路汇总表里的暂定金铁路放在最后按风险费计列, 在工程中所起得作用基本是相同的。

虽然其他的章节铁路清单与公路清单有相同的项目, 但因为都有各自不同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所含的工作内容还是有一定得区别的, 比如同样是桥梁, 在铁路中对特大桥、复杂大桥等单独计价, 在清单中就可以看出单座桥的价值, 而公路中是把所有桥梁相同的项目数量合并后按一个单价计量;隧道章节也是如此。

总之, 造价中预算编制在本质上都是归于趋同, 不同之处是在于采用行业标准、地域差别、规范规定和计算细节问题, 但大项费用组成是趋于一致的。

摘要:无论公路工程, 还是铁路工程, 他们费用形成本质上是一样的, 基本上都是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加上其他费用组成, 区别在于专业名称不一样, 采用的规范标准不一样, 计算方法不一样。目前公路上使用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为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编办和定额, 2010年1月发布的《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指南;》铁路上使用的编办为《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 (预) 算编制办法》【2006】113号, 铁路定额为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铁路工程概算定额、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共29项定额标准, 和2007年5月发布的《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 现就两个行业的具体的编制区别做一简略介绍。

关键词:费用构成,编制办法,工程量清单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指南》.

上一篇:审计学专业建设下一篇:医院装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