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10

服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的是促進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定位在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的增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成为居民看病的首选。社区药房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一环,社区药房的服务质量、药学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医疗的服务质量。笔者从自身的实际工作出发,现就社区药房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作一探讨。

作者:李平

服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分析“两后生”存在年龄差异、文化基础差异、个人素质差异、培训目的差异等特点,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论述分层教学在“两后生”酒店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提出实施“2+N”分层培训模式,在精确精准分层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两后生”后,实施“2+1”“2+2”“2+3”“2+4”分层培训策略,并进行多元评价和总结反思。

【关键词】两后生 分层教学 酒店管理与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

“两后生”是指在广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年龄在 15~25 周岁,未继续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包含退学、辍学等)。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2016—2019 年先后结对帮扶马山县、平果市及靖西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开展为期 10 个月的中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其中,所开设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先后完成三批次“两后生”中期培训近 150 人,均安置到酒店行业就业。由于酒店管理专业“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采取班级集中授课方式,没有根据“两后生”年龄、基础等差异进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分层教学,导致“两后生”在培训教学中出现“吃不消”和“吃不饱”、对口就业稳定率不高等问题。

一、“两后生”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基础不一

“两后生”学历初高中混杂,文化基础和个人素质均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学习上存在差异。基础好、理解力强的学生能较快适应各种技能培训,并较好消化和快速实践。基础差、理解力欠缺的学生则跟不上、听不懂,难以接受各种技能培训,实践操作实践能力更加欠缺、更加薄弱,难以满足酒店行业用人要求。

(二)个人素质不一

“两后生”年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经历不同、“三观”不同,统一进入学校后,个人素质表现出较大差异。高素质的学生懂规律守纪律,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但素质比较欠缺的学生大多数不遵守学校纪律,上课有睡觉、旷课、逃课现象,甚至部分不尊重师长、父母等,加大学校管理难度。

(三)学习目的不一

“两后生”学习目的不一,有些学生是真正想学技术、学本领;有些学生是迫于家长压力、社会压力,被迫重新进入学校。由于学习目的不同,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态度也表现相应类型,这增加了培训难度。

二、分层教学在“两后生”中育人的重要性

(一)解决“两后生”“吃不饱”“吃不消”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2018 年“两后生”学习现状进行研究,查摆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基础的“两后生”在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中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两后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同一课程同一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分成多个层次,针对每个层次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而學懂、学通。

(二)培养并提高“两后生”自信心和胆量

调查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两后生”是由于家庭贫困负担不起而退学。考不上或者不爱学的学生也占一部分,但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普遍存在不自信、不努力、不主动的现象。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鼓励方法,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能力,并给他们上台表现的机会,可以提高“两后生”的胆量和信心。

(三)改善“两后生”就业不适应、不稳定现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2016 年、2017 年“两后生”的就业现状,发现并归纳总结“两后生”就业现状(如就业岗位分布、入职的专业匹配度、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等)及就业中存在不适应、不稳定等问题。分层教学要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指标也进行分层划分,针对哪些指标采用哪些方法对症下药,并对不同层次学生使用合适教学手段提高其技能和素质,尽可能地改善他们就业的不适应、不稳定现象,提高生活工作幸福感。

三、“两后生”酒店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分层培训模式

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培训目标,结合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与南宁饭店多年形成的校企合作成果,针对酒店管理服务专业的“两后生”,培训期满后直接到南宁饭店入职,实现精准就业。本文基于“因材施教”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理论,探索广西南宁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两后生”中期培训实施“2+N”分层的培训模式。培训模式中的“2”即指根据本专业保留对口的职业资格鉴定工种为必考的一个初级茶艺师证书和就业岗位匹配必修的一项初级餐厅服务技能,即为“2”个必修模块。必修模块考核达标后再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自身差异性,进行“茶艺师”和“餐厅服务”培训模块的中级、高级技能的纵向分层培训。“N”即指经过 2 个必修培训模块初级考核测评合格后,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及学习现状,针对出现的“吃不消”和“吃不饱”现象,以定向就业于酒店业工作岗位为导向,根据“两后生”自身能力和专业发展需求,再进行“客房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等四个初级模块的选修培训,作为横向分层培训模块,即实现“2+1”“2+2”“2+3”“2+4”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进行针对性地精准培训,实现精准就业。如图 1 展示的是“两后生”酒店职业技能中期培训“2+N”分层培训模式。

“两后生”酒店职业技能中期培训“2+N”分层培训模式中的“2+1”技能培训模块是指必考一个初级茶艺师证书、完成一项专业技能(餐厅服务)初级职业能力测评,再从“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等四个模块中选修其一模块进行初级培训,属于教学横向分层培训的第一层;“2+2”技能培训模块是指完成“2+1”技能培训模块并考核合格的前提下,再从“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等四个选修模块中进行第二个专业技能的初级培训,属于教学横向分层培训的第二层;“2+3”技能培训模块是指完成“2+2”技能培训模块并考核合格的前提下,从“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等四个选修模块中进行第三个专业技能的初级的培训,属于教学横向分层的第三层;“2+4”技能培训模块,则是在完成“2+3”技能培训模块后,进行最后一项选修模块的初级技能培训,属于教学横向分层培训的第四层。具体如表 1 所示。

表 1  “两后生”酒店职业技能中期培训“2+N”分层培训模块

层次名称 培训技能

“2+1”技能培训模块

(教学横向分层第一层) 1个初级茶艺师考证+1项必修的专业技能(餐厅服务)+1项选修的专业技能(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  四个选其一)

“2+2”技能培训模块

(教学横向分层第二层) 1个初级茶艺师考证+1项必修的专业技能(餐厅服务)+2项选修的专业技能(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  四个选其二)

“2+3”技能培训模块

(教学横向分层第三层) 1个初级茶艺师考证+1项必修的专业技能(餐厅服务)+3项选修的专业技能(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  四个选其三)

“2+4”技能培训模块

(教学横向分层第四层) 1个初级茶艺师考证+1项必修的专业技能(餐厅服务)+4项选修的专业技能(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技术、调酒技术)

四、分层教学在“两后生”酒店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实践

(一)确定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两后生”分层

首先,分层时间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酒店通用职业技能大班制集中培训之后才进行的。分层方法中校内测试与酒店企业面试相结合。“两后生”中期培训完成一个学期后,学校将对学生的酒店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现有水平进行测试,主要辨别出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效果、认知程度;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人职业倾向测试,辨别学生的个人兴趣偏好。其次,酒店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进行面试,判断学生职业素养差距。针对必修的模块实施纵向分层,采取考核进阶方式进行;针对选修模块实施横向分层,采取考核通关方式进行。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学习现状主动申请变更,做到精确精准分层。

(二)实施“2+1”“2+2”“2+3”“2+4”分层培训策略

在具体教学中,采取“集中开课、纵向分层”和“同步开课,横向分层”的策略进行。其中“茶艺师”“餐厅服务”两个必修技能模块培训,实施纵向分层培训。由 1~2 名授课教师组织全体“两后生”集中开展初级茶艺师考证培训及餐厅服务技能培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测试结果,分层落实训练项目和任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调酒”四个技能模块,由学生提出选修模块需求,教师实施同步开课、横向分层通关式培训。这期间,如不达标的,将继续强化本模块技能,届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辅导,直至考核合格。

(三)多元评价和总结反思

针对“2+N”分层培训模块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多元评价。一是针对“2+N”中“2”的“初级茶艺师”“餐厅服务”两个培训模块,按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要求进行评价;二是针对“N”中的“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插花”“调酒”四个模块,由任课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技术鉴定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组织测评、考核;三是企业参与评价,根据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程度及表现进行评价。总之,以上四個分层培训模块的效果,都需要进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做好整个培训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元评价。评价教学实践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效果等是否能达到因材施教、精准培训。最后形成总结,并深刻反思和改进,继续完善分层教学在“两后生”酒店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为广西精准扶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 德.尊重个性·分层施教·共同发展——浅谈高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20(4).

[2]李 静,李 斌.分层次教学在“两后生”低压维修电工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2018(9).

[3]韦小延.关于“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2018(7).

[4]李 斌.基于精准扶贫的“两后生”中期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广西技工教育“十三五”第二批科研项目“分层教学在‘两后生’酒店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中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广西技工教育“十三五”第二批科研项目“广西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莲芝(1975— ),女,籍贯吉林梅河口,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南宁技师学院,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等;郑少琳(1974— ),女,籍贯湖南衡阳,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南宁技师学院,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酒店管理等;于凤华(1981— ),女,籍贯广西融安,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南宁技师学院,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

(责编 刘 影)

服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图书资料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现实中,图书馆在服务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多措并举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服务;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蒸蒸日上,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资料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也主要体现在图书资料的流通服务上。服务好了,图书资料便能顺畅快速地流通,信息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图书馆的作用便能更大程度地发挥。现实中,图书馆在服务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在图书馆的服务观念上、服务方式上以及服务手段上进行创新,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使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使图书馆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读者到图书馆阅读、查找资料或进行图书资料借阅时,面对的是大量的书籍报刊资料,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存放在哪里并不清楚,如何查找也不太熟悉,这就需要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但是,图书馆流通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若对自己的工作定位不准、服务意识不强,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维持图书馆的现场秩序,对图书资料的借阅进行核对登记,保证不让图书资料的丢失与损毁,没有对读者或借阅者提供主动服务的意识,甚至当读者遇到不明白的一些麻烦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提问的时候,他们都不能够给予满意的回答,读者遇到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二)图书资料整理不及时

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大量的读者群体,有些人到图书馆去是针对某些问题而去的,借什么书、查找什么资料具有确定的目的性,在图书馆待的时间一般也不会太长,用过的资料也不会摆放到原来的地方。还有一部分读者到图书馆来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是看看新闻,或者作一些消遣性的阅读。这样,他们进入图书馆之后常常拿来很多报刊资料进行浏览,以便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些资料他们看过后就会随手放在附近,离开后不能及时将其归位,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整理摆放,后来的读者如需查看这些资料就不能在相应的编号位置寻找到,从而白白浪费了读者的精力和时间。

(三)借阅服务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许多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还是遵循着一套传统管理模式,即购书→藏书→借书→还书。传统服务模式是一种被动服务模式,即图书馆工作人员坐等读者上门,结果大大降低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这种管理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随着时代的進步,图书馆的服务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在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服务。

(四)缺乏对图书馆进行数字化服务管理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已经遍布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对于广大读者来讲,他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庞大的互联网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鼠标一点,读者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对传统的图书馆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图书馆在服务管理上要么默守陈规,要么改进缓慢,对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管理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管理水平低下,满足不了当今读者的需要。

(五)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如上所述,我国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是被动的服务模式,其服务范围局限于图书馆之内,服务理念是以图书馆为核心,而不是以读者为核心,服务内容则基本局限于图书整理、借阅登记。总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一种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干的简单劳动,这大大限制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现有的图书管理人员许多不是图书管理专业毕业,进入图书馆后也没有进行图书管理专业方面的学习和深造,所以,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势在必行。

二、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流通服务的主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图书流通服务水平的高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通俗讲就是愿不愿意干图书流通服务工作,热不热爱这项工作;专业技能是指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两个必备条件,两者缺一不可。一个人如果不愿从事图书工作,即使其专业技能再高也无济于事;同样,一个人热情很高但能力不足,也干不好这项工作。所以,要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机构,图书馆提供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图书馆作用发挥的大小。但图书馆给人的传统印象是一种管理机构,其工作人员自然也就属于管理人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改变。增强流通服务意识,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读者放在首位,把服务放在首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始终把服务意识牢记在心。

(三)健全和完善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制度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面对着数量大、差异大的读者群体,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图书资料,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图书流通服务的必要保证。所以,在图书资料的购进、保管、借阅、归还等各个环节都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图书馆工作的健康运行。对于图书资料的购进,要广泛征求读者等各界人士的意见,使图书资料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用。图书资料要妥善保管,避免出现丢失和毁损;借阅要详细登记,及时归还,促进图书资料的快速周转。

(四)加強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要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图书馆的硬件建设。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读者数量会不断增加,随之图书馆需要不断的扩建和维修,以便为读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借阅场所。其次,需要增加办公设备的购进和维修,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大众广泛使用的一种高效办公设备,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就要广泛运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办公设备。再次,互联网已广泛运用,图书馆须要通过互联网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既能够使读者通过互联网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也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图书资料的检索服务中来。

(五)加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事图书服务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要加大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招聘力度,一方面补充离退休人员留下的空缺,另一方面满足图书馆扩大服务工作的需要。招聘中要充分体现专业性原则,使招聘的工作人员能充分胜任图书流通服务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提供图书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体现着图书馆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形象,也决定着图书馆发挥作用的大小。因此,我们要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美珠.浅谈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7).

[2]  吴淑君.新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通病探析[J].河北科技图苑,2010,(5).

[3]  熊凤林.新时期图书馆流通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1).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Library Circulation Service Level

GUO Zhi-hui

(Xinxiang Municipal Party School,Xinxiang 453000,China)

Key words:Library;Circulation Service;Improvement

服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由于高校档案具备文化传承性,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所以,在新时期发展进程下,高校应该认识到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文化角度来实现高校档案的管理,了解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以及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够促进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管理,科学管理

序言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依旧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档案工作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管理质量差、管理效率低下等缺点,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满足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要求,并给当前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高校档案是高校办学的历程,是高校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属性。因此,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以此来更好的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一、高校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至关重要,它可以真实的反映出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奠定科学的依据。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渗透了高校档案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它可以有效的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措施,为高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有力支持,达到高校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档案科学化管理建设的文化意蕴

1.高校档案管理建设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精神,它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来说,高校档案的建设也是一种承载着文化意蕴的主要方式。对于人们来说,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发展去向的,它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含义。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档案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树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强烈的文化自觉性,通过改变档案管理模式来实现档案管理创新,从而充分发挥出档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可见,高校档案文化管理就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自觉意识到高校办学历史、社会文化历史,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高校实现人才的培养,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2.高校档案管理建设的文化属性。高校档案凝聚着学校一代又一代管理者的经验和智慧,它真实的记录了高校办学的全部历史过程,它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因为,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直接与高校文化育人管理相辅相成,它是高校当前培养人才的文化载体形式,所以,高校档案的资源利用可以帮助高校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现出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及使用,档案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这是因为高校档案的制作、书写、记录是高校档案人员保存高校档案、利用档案文化的最终选择,它体现出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属性。

3.高校档案管理建设的文化元素。高校档案是一种承载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元素,它对于高校师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在传统的高校档案建设工作中,如果高校檔案的文化属性无法体现出来,那么文化育人的功能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如果社会群众没有意识到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那么高校档案的文化意蕴也就无法在档案文化实践中体现出来。所以,想要体现出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就要不断提升高校档案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够在档案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挖掘出档案的文化元素。

4.高校档案管理建设的文化品格。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分布在地域辽阔的区域,不同区域的高校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经济。因此,高校档案人员在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的时候,应该充分挖掘档案的文化价值,才能够将文化意识深深的植入到档案文化实践中。所以,高校档案管理者需要有意识的做好档案文化资源的收集,尤其是学校制定的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等,档案人员需要做好高校档案文化资源的完整收集,积极主动的宣传档案文化,主动与学校各个部门进行联系,才能够不断丰富高校档案资源,形成独特的高校档案文化品格。

5.高校档案管理建设的文化特色。高校档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它记录了高校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教学科研内容,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不同时期高校的文化建设成果。由此可知,高校档案文化是高校办学的主要载体,它是高校档案文化的主体特征。因为,高校档案人员在档案建设工作中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角色。所以,高校想要实现档案文化的传递,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才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转变,才能生产出具备社会文化价值的档案资源。

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档案资源是通过人为手工操作来实现管理的,但是这种管理工作的方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仅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而且还使得管理效率变差。归根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高校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档案管理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例如,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校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档案资料丢失现象严重,使得部分档案资源无法被利用等。

四、提高高校档案文化管理建设的有效措施

1.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高校档案工作的文化管理有效的记录了高校办学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还可以体现出高校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后人对高校文化的理解、研究以及学习。所以,高校管理者需要重视高校档案工作,做好高校档案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来提升档案人员的主体文化自觉性,有利于提高档案的文化品质。因为,档案文化是高校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传承记忆”,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高校的办学由来、发展历史、学校文化等。所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资料记录、整合的时候,还应该不断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丰富档案文化知识内容。尤其是在新媒体、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时代,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全面的了解高校档案的专业性、科学性、文化性,努力实现高校档案主体文化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实现高校档案的文化储存管理,有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3.实现高校档案文化资源的积累。对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来说,高校档案是记录高校一些重大事件的主要载体,有利于推动高校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实现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建设主体。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资源信息整合的时候,应该主动、积极的收集高校历年办学历程中的名人事迹和学校历史发展,以便向学校师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内容。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高校档案文化储存管理、文化宣传以及文化服务时,还可以向社会群众和广大师生展示高校以往积累的文化产品。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做好往年辦学历史的档案资源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目光,能够从海量的档案文化信息资料中寻找出有价值的资料,从而深入挖掘出该资料中储存的文化内涵。

4.丰富高校档案文化产品。高校文化的主要价值之一是实现育人,它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将文化产品中潜在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学校师生,这种育人的方式是一种精神文化传递模式,它是一种不可见的文化,可以直接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来实现档案资源的采集、编辑、整理、归纳等。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档案文化转变为有形的文化产品,以便全面的发挥出高校档案的潜在价值。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人物、文化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传递管理的,它是一种可以感知的文化产品,可以全方位的发挥出文化传承的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师生的文化意识,并通过语言、物品、文化、制度等内容来进行传递。所以,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想要实现档案的有效传递,丰富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意识,需要深入挖掘出高校档案资源信息中潜在的文化价值,将无声的文化内容转变为有形的文化产品,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档案文化产品的传承作用,形成健康、良好的高校文化精神。

5.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文化的创新。由于我国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为手工管理,它是一种被动的管理状态,无法与高校其它部门进行积极交流,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随意性,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例如,过去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基本上是收到什么材料保管什么材料,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对于高校档案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校师生的使用需求。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能力,积极主动的挖掘档案信息的潜在文化价值,才能够不断丰富档案管理文化资源内容,实现高校档案的科学化建设。当高校档案管理变得与时俱进,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模式,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就可以达到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文化品质。

6.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过去的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不高,只能够简单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也变得也来越高。因此,高校应该加大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展开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技术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素养,才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另外,高校管理者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积极加强同行业档案管理者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为学校培养出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五、总结

高校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高校的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够满足新时代高校对于档案管理的使用需求。所以,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清楚的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高校档案的文化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喻梅.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建设[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2):103-105.

[2]龙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试论高校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8,(15):101.

[3]马秀荣.关于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3):215-216.

服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3年实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出台《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的通知》(汇发[2013]30号,以下简称新法规)。新法规推出后,极大地便利了服务贸易外汇业务办理,受到广大银行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但从近年来运行的情况看,便利化提升的同时也给个别违规资金流出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何实现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平衡和有机结合,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便利化:服务贸易新法规的落实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企业和宏观经济活力,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度迅速攀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与全球接轨、满足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着力提高外汇管理服务水平,为涉汇主体减负和提高便利性。2010年,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刚正式提出“五个转变”理念: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五个转变”既是对当时外汇管理工作思路作出的总结,又为外汇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五個转变”的总体思路,作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新法规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关要求、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为宗旨,全面清理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大幅简政放权和简化单证审核,具体包括:

(一)深度清理法规文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深入推进服务业改革,着力扩大服务业开放,服务贸易业务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为保障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配套出台涉及无形资产、利润股息红利、旅游、远洋海运等若干细则法规,这些法规散落而不成体系,并且部分法规时效性较短,导致市场主体存在一定看不懂、不会做、不敢做现象。新法规对服务贸易外汇业务相关法规依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清理废止历年来服务贸易相关法规52项,为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提供了清晰简明的依据。

(二)全面取消行政审批

新法规出台前,单笔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特殊服务贸易售付汇业务均需到外汇局经过审批取得核准件后方可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新法规取消了所有服务贸易售付汇业务核准,相关业务可在银行直接办理,极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三)大幅缩减审核资料

新法规出台前,服务贸易外汇业务不论金额大小一律需要在外汇管理局或银行进行真实性审查。新法规出台后,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下的服务贸易业务原则上可不审查交易单证,据统计此类业务约占服务贸易业务总量(笔数)的88%,此政策大大方便了小额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突出服务贸易便利化原则。仍需审核单证的业务,所需审核单证也得到了简化和合并,取消了包括对外付汇税务证明在内的绝大部分主管部门核准、备案文件的审核要求。

服务贸易新法规的出台顺应和贯彻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致力于进一步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改革开放,使服务贸易外汇业务办理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二、防风险:新法规催生的监管新需求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切实促进了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了外汇管理服务涉外经济发展的能力。但同时,受利益的驱动,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私利铤而走险,钻政策、法律法规空子,借道服务贸易实现资金的跨境违规摆布。

(一)资金跨境违规摆布的目的和表现

违规目的和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因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部分性质的资本项目资金被禁止跨境流出入或审核资料较多、流程相对烦琐,行为人虚构合同和相关证明材料,借道服务贸易流出入资金实现其可行性或便利性;二是因货物贸易在进出口关税、退税方面政策影响,且货物贸易资金常需要有金额相对应的进出口关单进行匹配,行为人虚构合同和相关证明材料,借道服务贸易流出入资金以享受税收优惠或避免提供相应的业务审核资料;三是因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下的服务贸易业务原则上可不审查交易单证,且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大多数种类的服务贸易业务付汇均需要进行税务备案,为避免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或规避后续的纳税义务,部分行为人将单笔大额业务分拆至5万美元以下的多笔业务;四是不排除个别地下钱庄通过虚构合同和相关证明资料借道服务贸易实现境内外资金的平衡。

就新法规出台后服务贸易外汇业务可能出现的监管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早有预料。2013年政策出台伊始,国家外汇管理局答记者问就提到了下一步服务贸易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强化均衡管理和事后管理:加强对服务贸易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双向监测,建立由宏观分析、中观监测、微观核查紧密结合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并辅以必要的现场核查、检查,加强风险防控。

尽管如此,跨境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必然是由低回报国家地区向高回报国家地区流动。这些异常资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性、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增加了资本市场泡沫、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进而也影响到我国金融、经济决策的制定。

(二)典型案例

2017年,外汇管理局服务贸易监测系统高频累计大额预警指标自动预警,XY公司在一定时间段内服务贸易外汇支出频繁且合计金额较高。通过对该公司外汇业务的整体分析发现: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XY公司在一年内,以代付6家淘宝网店数据库服务费的名义向丹麦A公司支付服务费37笔,金额共计1054万克朗(约合154万美元),且每笔金额均小于5万美元,存在分拆嫌疑。通过跨境资金流动与监测分析系统对该企业外汇业务延伸分析发现,除服务费支出外,该公司未发生其他外汇收支。

经过业务系统查询、互联网调查、侧面了解和调阅银行留存购汇资料了解到,XY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经营范围为国际贸易及佣金代理、咨询服务等。该公司与丹麦A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其境内服务公司,为丹麦A公司代付其境内客户服务费。丹麦A公司分别与境内6家淘宝店铺签订了服务协议,服务项目为国外实时视频采购费、国际及国内邮政服务费、咨询服务费等;XY公司分别与6家淘宝店铺签订了代付协议。M银行售汇时审核了XY公司提供的协议和发票。XY公司业务相关留存资料在逻辑和流程等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发现该公司业务存在以下疑点:一是对外付汇业务单笔均不超过等值5万美元,存在通过分拆规避税务备案和避免提供更加翔实证明材料的嫌疑;二是作为一家县域公司,在开业后资金流水迅速扩大,业务规模与服务费资金规模匹配度存疑。综上,外汇管理局决定将该公司相关业务列入现场核查。

外汇管理局对XY公司开展现场核查伊始,该公司坚称其对外支付均为淘宝业务产生的服务费,单次金额不超过5万美元的原因是其境外客户要求其按照1周左右为一个周期进行集中付汇;而业务规模较大的原因是其总公司原本就有客户积累,现将部分客户分流在其公司名下。现场核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经过统筹考虑,核查人员分别从资金和业务两个角度寻找漏洞:一是从银行调阅企业资金往来流水,从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和交易对象几个方向与购付汇业务进行印证,发现企业购汇资金来源与购汇事实存在不符,大部分购汇资金非6家协议淘宝店铺划款。二是进一步延伸查阅企业提供的支付宝流水、淘宝店铺销货清单等资料,发现店铺业务量较少,与付汇规模相比单笔服务费畸高,不合常理。

掌握了上述线索后,外汇管理局对XY公司法人贾某进行了约谈。贾某承认其服务贸易项下购付汇存在造假行为,其大部分付汇资金属性为货物贸易:XY公司与丹麦A公司、6家淘宝店铺为关联企业,对外支付服务费的人民币来源大多为贾某个人账户资金。1054万人民币购汇资金中6家淘宝店铺服务费仅为94万元,其余资金多为货款。将货物贸易付汇以服务费名义对外支付的主要目的是可节省其境外公司的税款。同时通过将单笔金额设定为均小于5萬美元,无须税务备案,逃避向国内税务部门缴纳服务贸易项下的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机构可以处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二)未按照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的;(三)未按照规定提交有效单证或者提交的单证不真实的;(四)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的;(五)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的;(六)拒绝、阻碍外汇管理机关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或者调查的”,外汇管理局对XY公司予以罚款处理。鉴于该公司存在分拆逃税嫌疑,外汇管理局同时将XY公司可疑线索通报当地税务部门。

M银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审核资料流于形式、未尽职开展客户调查,使XY公司在短期内以虚假单证频繁分拆,将海外代购货款借道服务费名义汇出境外,存在一定过失。鉴于该案例的隐蔽性,综合考虑后,外汇管理局对M银行进行了约谈警示,未予以罚款。

服务贸易种类繁多,新业务层出不穷,多为“无形”服务,随意性和可构造空间较大,许多时候仅审核合同、发票等凭证材料较难确定交易的真实性。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违规者应对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逐渐丰富,违规行为必然有针对性地日趋隐蔽,表面存在“硬伤”的外汇业务减少,监管部门通过监测核查要发现问题的难度与日俱增,本案例即带有多个典型特点:一是业务涉及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部分企业的贸易模式由B2B逐步向B2C转变,贸易进出口由低频大宗批量变为高频小额碎片化,并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业务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贸易新业态派生而出的监管真空带和薄弱带被不断发现和利用。二是业务境内外双方为关联公司。其在构造贸易方面存在较大的便利性,构造成本极低。三是企业“反侦查”能力日益增强。随着应对银行和外汇管理局调查、检查经验的增多,企业构造业务的框架日渐合理,细节方面不断完善。该案例在被外汇管理局确认违规之前,银行已多次对业务真实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但均被当事企业搪塞过关。

三、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平衡

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优化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外汇管理,便利化与防风险相结合是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重要原则。2017年,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新变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便利化和防风险是外汇管理的两条主线,必须统筹兼顾,不可偏废。通过落实主体监管思路,建立一体化监管模式,促进跨境资金有效监管与促便利的有机统一。既要减少行政干预,促进管理更加开放、便利,提高市场经济活力;又要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水平,真正做到放得开、管得住,以达到既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又能够提高外汇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徐珊,2014;盛捷,2015)。

想在浩如烟海的业务中对此类“表面真实、实际虚假”的构造贸易业务实现“大海捞针”,必然要求外汇管理局和银行及时总结经验规律,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手段,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防御体系并不断进行优化。

(一)进一步强化银行事前事中审查能力

一是外汇管理局应压实银行审核责任和义务。银行作为外汇业务风险防控的第一线,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业务真实性审核义务。对于银行责任的落实,外汇管理局首先要从银行制度落实入手,定期检查银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操作规程更新情况、自查和内部检查情况等。同时定期不定期开展银行业务专项检查和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外汇管理局应加大处罚力度,对情节严重的银行网点,应及时责令其停止经营相关外汇业务,通过相对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强化银行的责任心。二是银行应主动强化业务风险防控意识。对于新客户,银行在为企业办理首笔业务前,应做好尽职调查,整体掌握企业的业务范围、业务规模、发展态势等基本情况,并在后续的业务合作中保持持续的监测,对企业可能“合理发生”的业务种类和业务规模要有所预估。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银行务必不能拘泥于单证表面一致,应切实履行“展业三原则”,结合前期尽职调查对企业的业务合理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对企业提交业务材料真实性、一致性和合规性的审核。同时应提高敏感性,对偶发大额、交易频繁、特殊类型业务、阶段性规模大增等异常交易加大审核和自查力度,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外汇管理局报备。

(二)外汇管理局作为业务监管部门应做好事后筛查与核查

外汇管理局在服务贸易业务事后核查中应找准突破口,不能满足于业务的表面真实,在审核业务留存合同、发票等档案资料时要融入资金流和业务流匹配分析,充分利用比银行更加便利和全面的数据优势,统筹分析业务相关企业全部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外汇业务规模和趋势,做好人民币与外币资金的勾稽关系分析,强化交易背景合理性核查。例如本文所涉及案例,仅从购汇留存资料表面看,协议发票表面齐全,只有延伸核查其购汇资金的真正来源,并查阅网店交易流水,才能发现企业购汇资金来源与购汇事实不符,不具有真实交易背景。同时,外汇管理局应进一步优化监测指标、异常评估体系和预警模式,广口径采集主体信息,尽可能补充交易背景判断信息,不断强化一体化动态预警监测机制。

(三)切实加大随机抽查比例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双随机监管的初衷是避免执法部门选择性执法、对经济主体造成过多影响。从实践来看,“双随机”逐步发挥着更大和更完善的作用。目前,服务贸易外汇业务监管无论业务经办银行事前审核和事后自查还是外汇管理局的事后监管,工作重心都是放在大额、高频、特殊项目等重点特征业务方面,受此影响,部分违规业务存在向“非重点业务”转移的可能。此外,不排除“非重点业务”本身就存在监管漏洞,所以除对上述重点特征业务要予以重点关注外,应按企业、按业务类别等定期开展随机抽查,实现对所有银行、企业和业务的全覆盖“随机普查”,避免有漏网之鱼,这是重点监管之外的有效、必要补充。

(四)深挖典型优秀案例,实现举一反三

一个案件的发生少有是独立的,大多代表了同一类资金运作的需求和偏好。外汇管理局应做好核查检查案件的倒向推演和分类汇总,形成典型案例及时对内部和银行进行分发以供学习,确保查实一个问题、总结一类特点、杜绝一批违规。同时,要着力将典型案例实现标签化,例如上述案例可以总结提炼出“新设企业”“规模迅速增长”“高频”等多个关注标签,通过对标签的积累和重新组合应用,以实现对高风险企业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

四、政策建议

监管是手段,而便利化是目的。在支持服务贸易长足发展进程中,外汇管理局需要做的是通过“管得住”来维持秩序稳定、保障公平竞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便利化。要从根本上实现防风险与便利化的有机结合,仍需要在宏观和政策层面进一步优化:

(一)进一步从立法层面提高违规犯罪成本

实践来看,违规犯罪行为仅仅是少数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从经济发展需求和监管成本、监管效率考虑,“无罪假设”前提下的便利化监管是大趋势。监管部门应适当考虑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来减少违规犯罪行为的发生。作为外汇管理的上位法,《外汇管理条例》最后一次修订于2008年,笔者认为,相对于目前有些类型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其部分处罚条款设定较轻,已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外汇管理处罚需求。例如其第四十八条规定六種违规行为对企业封顶罚款30万元人民币,对于大额、巨额违规来说,缺乏有效的威慑力。所以应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对现行《外汇管理条例》进行再次修订,实现对外汇管理领域实质性违规的高压打击态势,保持震慑效果,使社会主体的行为习惯由不能违规向不敢违规转变。

(二)实施正向激励机制,探索施行服务贸易主体分类管理

为提升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针对性,引导企业积极遵守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可考虑借鉴货物贸易主体分类管理模式,实现服务贸易主体分类管理。鼓励银行积极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符合本行条件的优质企业,为此类企业真实合法合规的经常项目购付汇、收结汇及划转等业务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同时,银行对于有违规前科等风险综合评价指标较高的企业则可提高单证审核标准,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力度,进一步提高此类企业的违规成本。

(三)完善服务贸易联合监管机制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在给予市场主体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对监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服务贸易数据与外汇、商务、税务、海关等部门息息相关,均有较大的利益关联,例如外汇部门的资金往来、商务部门的政府奖励、税务部门的税收优惠、海关部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业务的交叉等等,如果监管部门间数据往来不畅,极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在各部门数据真空带游走。外汇部门应切实加强同商务、税务、海关、工商等多部门的协作和配合,重点加强沟通协调、信息共享、调查研究和联合检查等工作,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监管效率。同时,探索实现部门间监管互认和联合惩戒,通过“一处违规,处处黑名单”的“大监管”模式,切实提高违规成本,也为合规守法企业营造更加便利和正向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    刘西顺;校对   XS,GX)

上一篇:资料管理论文下一篇:创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