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

2023-05-21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新世纪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倍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内部审计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现实问题,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改善审计质量,本研究在委托代理、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和内外因等理论基础上,回顾了近年来企业审计环境和企业内部审计相应的研究文献,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35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性与回归分析,验证了企业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及其独立性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积极显著影响,即内审独立性越强,其质量就越高,而内部审计师素质、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第一责任人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即高素质的内审计师、完善的内审制度和优秀的内审第一责任人都是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行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关系不大等关系;依据本研究结论建议中国企业应从企业审计环境角度来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机制,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企业内部审计。

关键词: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质量 影响因素

一、绪论

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速度加快,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化经营趋势 ,导致了企业竞争的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化,公司内部治理比以前任何时候更显重要,而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越来越被管理者倚重,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舞弊案时有发生,并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如Enron(安然)、Xerox(施乐)、Worldcom(世通), 英国的Barings Bank(巴林银行),中国的中航油、银广厦、蓝田股份、生万福科、光大事件等无不透露出内部审计的职能缺失,并折射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失效,那么分析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能为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提供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研究就成为了必然。欧美国家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关注始于18世纪,涉及内部审计质量涵义及其计量、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措施等方面,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中国于1983年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但直到2003年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在过去30多年的大发展里,中国内部审计在实践和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困窘; 2013年11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企业内部审计行业调研报告》揭示了目前中国内部审计行业基本情况并不乐观,调查发现,“中国89%企业已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权威性不强”“不足以保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同时“内部审计师单一技能和狭窄的知识面,无法提出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建议,内部审计职业面临挑战”等,中国内部审计行业正面临亟待正视并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1.企业审计环境相关理论。(1)委托代理理论: 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与收益权逐渐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内部审计产生的实质正是基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因此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受托责任从本质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边界,即通过内部审计来监督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同時也是这种受托责任要求了内部审计的质量,并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更加关注等。(2)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强调了代理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经营行为,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公司监督和报告责任履行的维度,包括治理结构、程序、激励机制等,是一个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而内部审计直接涉及到公司各级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公司治理完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内部审计是通过行使监督、确认与咨询服务的职能,来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持续运,从而最终达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IIA《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 (3)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对内部审计的持有不同要求和更多的期望,而内部审计在进行质量衡量时,也应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股东(决策层)更多地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能够从企业全局角度审核企业的战略方向和风险控制有效性,以及经营者经营绩效审计等;而企业的经营者(经理层),需要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职能部门进行经营绩效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以达到改善管理、控制风险、增加利润等,企业员工则希望内部审计部门能够他们保障自己的权利等;基于社会利益关系的相关者,如政府、行业协会等,他们希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能代理国家审计企业合规性和盈利性等。 (4)内外因理论:内外因理论指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即内部矛盾,外因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也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内外因辩证关系,企业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要受到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影响,但这是外部因素的,而企业微观环境才是内部审计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从而也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质量。

综上所述可知,委托代理理论解释了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源,而公司治理理论说明了内部审计正是以行使审计监督职能来实现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执行内部审计过程中,设计企业内外各种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质量要求也是不同的;内外因理论解释了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然受社会的、行业的影响,是在国家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终还是审计内部微观环境起决定作用的

2.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2.1宏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18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寺院审计、行会审计、庄园审计、银行审计等各种形式存在的内部审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部审计成为一种新型的内部审计制度和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内部审计领域的第一次深刻变革,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大批涌现,公司资本多元化,管理国际化,社会竞争加剧等社会因素和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引发了内部审计史上的第二次变革,从中世纪欧洲的萌芽状态的内部审计、18世纪的财务导向审计、进入20世纪的业务导向内部审计、管理导向审计,以及21世纪的风险导向审计,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管理的日新月异,内部审计也在不断的完善,内部审计质量也在持续提高,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而社会环境又影响着内部审计质量。因此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必然适应经济环境而产生,又伴随着政治、法律、科技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内部审计的质量作为内部审计服务这个无形商品的内在属性,它的优劣程度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交融在一起就构成了内部审计环境,宏观审计环境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为企业发挥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提供大环境,但这些因素很难被企业把控,也导致很少有学者来研究宏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也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发挥直接相关,如张德志 (2006) 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会受到法治环境、决策管理水平、技术方法、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杨树滋、鲍国明 (2008) 认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机构制度、审计计划及外部的大环境等,冉龙飞 (2013) 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机构的设置、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企业文化等都会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2.2中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行业环境是同一行业环境因素总和以及该行业发展趋势,包括行业规划、行业组织、行业协调以及行业管理体制,一般由行业协会来管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中国内部审计实行自律性行业管理,其基本职能是管理、宣传、交流、服务,其宗旨是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服务的社团组织,它为所有成员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服务活动,采取各种宣传手段扩大内部审计的社会影响,维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权益,促进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章程)。内部审计行业监管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及流程的完善,为企业内部审计完善提供国际和国内先进的行业管理思想,但只有极少学者进行中观审计环境研究,如毕秀玲、薛岩(2005)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支持、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的督导复核、内部审计责任追究以及审计方案的编制都会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等

2.3微观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及其独立性。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B.索耶曾经说过:“没有必要的职权,所有为提高、改善所作的宝贵的努力都是空想。”内部审计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保证组织机构的独立性,要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尤为重要。设置独立性强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让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一般来说,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层级越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工作越具有权威性,内部审计提出的建议也越能得到落实;内部审计独立性又表现在审计人员的独立和部门隶属关系上,关于对内审设计和独立性对内审质量的影响研究学者有Abdel-khalik等(1983)、Wallace和Kreutzfeldt(1991) 、Gordon and Smith(1992)、王光远、瞿曲(2006) 、尹顺达、曲世友(2012)、江锋等(2013)等等。(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内审师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质量,要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内部审计师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提供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基前提。企业内部审计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判断等因素相关,特别是审计第一责任人技能直接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部门效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简称IIA)于2000年发布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指出,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须提出有质量保证的审计执行方案,以控制内部审计活动的效果,并最终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B-索耶 (Lawrence B- Sawyer) 在其著作《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1990) 中认同《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的相关观点,认为作为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即内审审计第一责任人,设计并坚持一套可以保证审计质量的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前提是有位能胜任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在内部审计师素质方面的相关研究有: Kaplan和Schultz (2006) 认为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不够专业,后续审计调查仍然不容易开展。Rezaee和Zabihollah (2009) 认为,在复杂的审计环境中,内部审计人员是保证和改进内部审计质量所不可缺少的,尹顺达、曲世友(2012)认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前提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江锋等 (2013) 认为随着内部审计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内部审计环境的逐渐复杂,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構的要求有所提高。(3)内部审计的规模。程新生、张宜 (2005) 调查了200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情况,结果发现,单设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相比未设立内部审计的公司来说规模更大,大规模的公司内部审计组织地位更高,审计质量也相对有保障。Sarens (200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利时金融保险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公司的内部审计规模和控制环境之间联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高管层的支持与内部审计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审计规模与审计质量相关等,Sarens (2007) 运用代理模型分析了比利时公司内部审计规模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内部审计规模受到公司所有权结构分散程度、公司规模、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而审计规范与审计质量相关。Sarens和Gerrit (2011) 通过研究组织结构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是否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结果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主要受组织结构的影响。(4)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与企业高层支持。Mihret和Ylismaw (2007)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高管层的支持、组织结构以及被审计单位特征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且高管层是否支持的影响最大。陈沛 (2013)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SK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研究,发现,首先,SK企业没有专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办公,这样很不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落实;其次,企业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与企业资产规模不匹配,虽然是财务专业出身,但是没有进行审计知识的培训,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严重制约内部审计质量。最后,SK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制度不健全,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依据、没有条理、质量不高。

三、研究设计

1.变量设定。本文研究对象为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而审计环境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维度进一步细分为7大因素,即研究宏观维度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观维度的内部审计协会监管、以及微观维度的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等因素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内部审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以及内部审计协会监管为自变量,以内部审计质量为因变量展并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模型。

2.數据收集方法。本文采用问卷现场调查法收集相应的数据,主要以参加2015年5月10日至5月29日由中国内审师协会联合中国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在上海主办的企业内审与高管培训班学员为调查对象,此调查对象是企业的审计人员、财务高管、企业内控高管、以及审计委员会高管等,对内部审计比较了解,调查对象具有针对性,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等,本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0份,剔除无效问卷49份,有效问卷301份,回收率为87.5%,有效率86%。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

1.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得出以下结论:自变量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与因变量内部审计质量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了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对内部审计质量有积极影响。自变量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因变量内部审计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对内部审计质量有积极影响的,但影响是否显著,还受其他因素的因素。自变量内部审计行业协会与因变量内部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其相关关系不大,说明了内部审计行业监管是否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影响,还存在诸多的其他不确定因素。

2.多元回归分析。在分析了模型的科学性基础上,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解释自变量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详细分析结论如下:

2.1企业内审独立性回归系统为正,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个结果说明企业内审独立性与内部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越是具有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质量越好。

2.2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回归系数都为正值,P值大于0.1,表明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内部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了优秀的内部师、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卓越的内审第一责任人都对内部审计质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3行业监管回归系数为负值,P值大于0.1,表明内部审计协议的监管与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目前中国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改善作用有限或企业对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能并不了解,从而对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质量的作用并不了解,这一结果与本文研究假设不相符。

3.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研究假设,企业内审独立性与内部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内部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内部审计协议的监管与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还利用了VIF、 DW 、AdjR2等分析验证了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问题和拟合度等,从这三个维度说明了回归模型的科学性,模型建立和验证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维度对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301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企业内审独立性、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和行业协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相关关系,其中内审独立性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行业协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等,说明企业内审机构的设置和保证其独立性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内审独立性越强,其质量就越好,就越有保障等,而内审师素质、内审制度和内审第一责任人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高素质的内审计师、完善的内审制度和优秀的内审第一责任人都是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的根本保证;而内审行业监管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职能被不多数企业认可导致的。

2.建议。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化经验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而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与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作用,而中国企业更是如此,为了让中国企业更好的利用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的职能,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一个大的政治法律环境,而企业内部应从战略层面,规划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及其运作,并以审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为核心构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队伍,同时也不能忽视行业监管的作用,发挥内部审计行业协会的监管,促进中国整个内部审计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锋,唐均,于荣霞.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

[2]畅晶.基于公司治理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中国内部审计准则[M].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

[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5]Lain Gray, Stuart Manson, The Audit process: principles, practice and cases, second Edition [M]. Beijing, China CITIC Press.

[6]Sawyer L.B and G.E,summers,The practice of Modern Internal Auditing (2nd,Edition [M].Florida: Altamante Springs,1998.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为探索建立完善的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分析目前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管理层重视程度不足、内部控制体系机制不完善、缺乏评价监督机制等问题,以及海运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建议海运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应从流程疏理、风险导向入手,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和评价与监督机制,用多元化的方式建设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进一步提高海运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监督机制;信息化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业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加快,尤其是随着海运企业兼并收购规模的扩张,企业资产规模出现量的飞跃,业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业务量呈逐年攀升的趋势。海运企业飞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累积了财务风险。海运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运力过剩的航运市场中取得优势,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以增强海运企业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快速、稳步发展。

1 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存在的问题

1.1 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内部控制体系既是组织机构的设计,也是企业各部门运行相互协调的基础。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海运企业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可以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信息完整和资产的有效管理。虽然很多海运企业已经开始嘗试建设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指导和支持。企业领导层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薄弱,“重业务、利润,轻财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管理层不够重视,很多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形同虚设。

1.2 内部控制体系机制不完善

1.2.1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缺乏重点,导致资源无法得到集中利用

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缺乏重点的问题十分普遍。由于管理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用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人力物力有限,缺乏重点导致资源无法得到集中利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效率较低。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能追求大而全,应该集中资源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特别是应在高风险项目加大建设力度,避免舍本逐末,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1.2.2 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引发财务风险

部分海运企业存在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求企业人员配置合理,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一些集团下属基层企业,经营业务种类比较简单,人员配置较少,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到位。部分海运企业在财产的管理以及资产的保管方面要求不严格,同一集团下属的关联企业资金和资产随意调配,核算不严格,管理混乱,增大了财务风险。

1.2.3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法单一导致边际收益递减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法单一也是海运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够重视,采用的方法仅仅是停留在管理层控制、少部分重要岗位专人专岗、设置简单的审批权限等层面。具体到各项业务,存在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粗糙,执行敷衍了事的情况。如果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法单一,缺少选择性和系统性,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作用便会受到“边际收益递减”效应的影响,一些不合适的内部控制措施不仅无法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作出贡献,还造成了海运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缺乏评价和监督机制

部分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缺少相应的评价和监督体制,也是导致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缓慢的原因。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评价机制是海运企业难以发现内部控制措施效率低下的原因,导致企业无法对各项内部控制方案进行改进。缺少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机制,海运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容易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衍生出内部管理方面的次生问题。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需要较好的规划,完善的评价与监督体制也不可或缺。合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可以保证海运企业的各个部门独立行使其权力,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科学有效地发展。

2 海运企业经营风险特点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1 海运企业经营风险特点

海运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分为自然灾害风险和运营风险。由于船舶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尤其是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海运企业比其他交通运输企业面临更大的自然灾害风险。运营风险包括因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大、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而引发的市场风险,因应收账款支付逾期或对方拒绝支付而产生的坏账风险,因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偿还债务能力下降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因借款利率、汇率变动等原因产生的财务风险等。

2.2 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2.1 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控制

企业基础管理包括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两个重要方面。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全面风险管理也促进了内部控制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近年来,企业管理层已经逐渐意识到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重效益、轻内控”的思想已经逐步消除。海运企业能否建立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经营风险十分重要,加强内部控制是海运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海运企业应该立足自身发展,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降低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2.2 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由于海运行业的特殊性,海运企业往往是包含众多分公司在内的大型运输企业或货运代理企业,管理内容复杂。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上传下达机制,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带来巨大风险。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对管理层权力运行的制约。所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海运企业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客观需求。

2.2.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海运企业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资源,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能帮助企业规避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所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提高海运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 对策建议

3.1 梳理风险点并编制权力清单

廉政风险是海运企业管理层权力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也是内部控制体系应重点防范的风险。对于组织架构复杂、人员众多的海运企业,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防范廉政风险尤为重要。海运企业应该全面梳理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通过对职权的全面梳理,编制权力运行清单和《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明确权力岗位,固化运行流程,排查运行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尤其是在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工程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权力寻租的高发环节,更应重点监控。海运企业应该以岗位风险防控为重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海运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应重点抓住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从源头上防控廉政風险,以制度控制、节点控制、程序控制等方式,化“风险点”为“安全点”。海运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后,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提高制度设计质量,构建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

3.2 以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导向

海运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明确重点,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符合企业的预期规划。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虽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但涉及的层面往往较多,工作量相对较大。这要求海运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的前期进行科学的统筹与规划,在规划的大致框架基础上,合理安排,突出重点。海运企业应研究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内容、结构上所具有的相融、交叉和互补特点,从而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海运企业由于运行成本高、应收账款回收时间长、借贷融资量较大等特点,同时因国际贸易易受政策变化、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海运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发展经营战略、财务报表等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予以警示。海运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并应对财务风险,对资产规模、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财务状态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管理层规避风险提出建议。

3.3 实施多元化的内部控制方法

首先,通过控制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海运企业的投资决策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中心,统一调配资金,充分利用风险分散原理,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提高效益。海运企业的筹资决策应对筹资方式慎重考量,在充分了解不同筹资方式之间的成本差异后再确定资本结构。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整股权筹资和有偿负债的比例来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资本成本,使资本结构合理化。全面了解企业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以防范财务风险,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规避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其次,通过信息技术增强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海运企业可以在梳理权力清单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就项目资金使用、流程审批控制等事项制定相关流程,实行信息系统控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信息系统可以按照权力运行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处置、风险监督、信息公开等环节,设置若干功能模块,包括重大决策、综合事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人事劳资、财务审计等,涵盖企业日常运行中涉及权力运行的各项环节。同时,信息系统还具备可扩展功能,便于对接现有的办公系统或与财务系统专网,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控、事后追溯的信息化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固化和优化流程,实现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透明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3.4 完善评价和监督机制

海运企业构建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对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十分重要。完善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可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健康发展,让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由企业管理层组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评价和监督小组,负责确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评价和监督标准,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评价和监督。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评价,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运行方案进行调整,积累更多的经验以提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水平。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查机制,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保护资产安全,有效防范各类隐患。

海运企业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流程梳理为方法,以预警与应急机制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多元化的内部控制方法,完善评价和监督机制,建设全面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可有效提高海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也可以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实现,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会计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发挥好作用,认真总结和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促使企业以合理成本促进有效控制,从而从根本上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现状与举措

1.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1.1内部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制。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又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1.2内部审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

1.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现状

2.1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执行力

目前内部控制问题在多数企业中表现出的状况主要是: 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缺乏执行力。

2.2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现象比较普遍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内控制度的核心,但我国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较差,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的可信度不高,这反映出企业内控运行机制的脆弱,如单位账户印鉴分别保管制度,重要发票、收据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这说明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2.3内部审计不完善导致内部监督失灵

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部监督失灵引起的。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企业遭受了很大损失,同时也为会计寻租提供了空间,使得弊端丛生,企业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赢得主动,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2.4缺乏风险意识,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风险管理。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越来越需要我国企业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贯彻全面风险管理思想,构筑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处于高风险运营状态。

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举措

3.1完善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审计实效性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班子和监事会,股东会从资产所有者的角度做出重大决策,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有效地防止资产流失。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利于经营管理岗位人员的选拔并自主地进行经营管理;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的分设,有利于企业的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

3.2规范内部审计,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

加强内部控制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规范的审计制度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敦促他们自觉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39 项审计规范办事,提高内审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 实施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企业以会计准则为指导,自行设计会计制度日渐成为国家对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要求。会计制度的设计不仅包括规定会计账户、账簿、会计报表等内容的编制说明,还包括发生在企业各部门间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首先从会计凭证抓起,促进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

3.3结合风险评估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受制于企业的经济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环境等因素,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销售、财务等指标结合起来,以使错误和不合法行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合理定位内审机构,企业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审计部的地位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二要切实转变内审职能。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内审职能应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型转向现代的评价、服务和监控型。三要努力改进内审方式。内审方式应由事后审计为主转向以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为主,以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4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认清、摆正内部审计地位。在不违反国家法纪的前提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处处以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为重,努力担当好厂长经理的“法律顾问”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诊断医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去赢得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公众的信任。其次、转变职能认识,提倡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熟悉财经法规制度、精通财务管理的优势,树立内部审计人员以法律服务为宗旨,以防错防弊,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为手段的新的审计观念,是现阶段内部审计发展的最佳选择。最后、明确定位,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4.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完善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内部控制制定、执行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单位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这有利于单位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并且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良好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将为企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钱晨.论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现代商贸工业,2008,(1).

[2]和瑞玲.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河北企业,2007,(2).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审计类型。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经济责任审计在严肃财经法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益、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经济责任审计中比较重要的“小金库”审计问题。

关键词:小金库 收入 突击审计 详细审计 实地调查

着当今社会反腐力度的逐步加大,国家审计署及国资委对于开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脚步在逐步扩大,“小金库”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审计“小金库”问题在实务审计过程中困扰着很多审计人员,本文就如何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小金库”问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小金库”其外表形形色色,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小”已难涵盖其实质,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

一、国有企业设立“小金库”的主要手法

根据中央五部委制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凡国有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小金库”。国有企业设立“小金库”的主要手法是:

(一)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隐匿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营业收入;隐匿资产处置、出租、使用收入;隐匿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隐匿政府奖励资金、社会捐助、企业高管人员上交兼职薪酬、境外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人员劳务费用等其他收入。

(二)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虚列产品成本支出、工程成本、采购成本、劳务成本等营业成本;虚列研究与开发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销售手续费、销售服务费等期间费用;虚列职工工资、福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工会经费、管理人员职务消费等人工成本。

(三)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通过虚假会计核算转移原材料、产成品等资产;通过虚假股权投资、虚假应收款项坏账核销或往来款项核销后又收回部分资产不入账等方式转移资产;通过虚假资产盘亏、毁损、报废方式转移资产;通过虚假关联交易方式转移资产。

(四)通过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包括违规收取回扣设立“小金库”,如,在一些自购商品和建设工程中,故意抬高购进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建设合同的承包价格、单位造价并捞取回扣;违规利用物资采购套取资金,如,在设备购置品种和批次较多、规格相近、非专业人员又不容易直接辨别的情况下,通过张冠李戴、利用差价来套取资金;利用虚假票据套取现金。

二、审计的步骤及方法

(一)突击盘点。对于用现金私设“小金库”的单位来讲,除保管存在困难外,使用起来最为方便快捷。对这种形式的“小金库”,突击盘点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审计人员可以突击盘点被审计单位出纳员的保险柜、卷柜、办公桌,对现金、支票、存折、证券、收支票据、借条等进行点数、登记,然后与相关账簿进行核对。盘点时要注重两个结合,一是要与清理收费票据,即现金支票、空头支票和转账支票存根、作废存根等资料结合起来;二是要与保管的实物资料结合起来,盘点时注意保险柜中保管的房产证、土地证、有关资料的证明,笔记本、信封、钥匙等实物资料。当判断现金会保存在多个保险柜时,应安排几个盘点小组同时进行。发现账款不符现象,应追查到底,查清原因。对于存放于保险柜的存单、存折,不管是单位或个人户都要进行深入的查证,确定是否属于“小金库”。

(二)详细审计。一是调查企业的银行账户,检查有无在财务账外开设账户的情况;二是核对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检查是否存在银行余额不一致且无法通过未达账项调整一致的资金进出,以及余额一致但发生额存在异常的业务;三是对被审计单位账簿、凭证进行详细审计,看往来账簿中“超常规”的业务,对其进行逐笔核实,如有不正常的核销、转出业务,应对其进一步深挖,可能会在本单位或者相关单位发现“小金库”;四是对费用账户进行详细审计,特别是对金额较大的白条、收据、汽车修理发票、建筑工程发票及异常费用发票,应到出具票据的单位进行延伸调查,很可能就会发现用虚假发票列支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问题。

(三)实地调查。对被审计单位的收入项目进行调查汇总,看收费是否已经全部入账,有无部分收费或乱收费流入“小金库”;对被审计单位的房产、车辆、空调、计算机、豪华办公用品等资产进行现场核实,对账外资产调查其资金来源;对房产、土地、车辆等资产的出租、出售合同、协议及收入进行调查,看是否足额入账。

(四)外延审计。除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业务进行审计外,还要延伸对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档案、有关的合同协议进行查看。在这些会计业务外的资料里,往往隐藏着账簿里面看不到的东西。除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外,还要在分析判断或发现疑点的基础上,向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看有无虚构项目拨款或其他名义转移资金形成的“小金库”,然后在下属单位中违规购置小汽车、发放福利费、招待送礼等。

(五)收入核对法。从检查收入入手。首先,摸清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及职能、收入项目、来源及收取的方式,摸清所有收入的来源渠道和环节。其次,对已有的收入项目和可能存在的收入环节,就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逐一核实,判断真伪。这种检查主要针对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的情况。

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的经营管理活动,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以有利于检查是否全部收入都入账,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重点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材收入等是否入账;检查有无非法收入或收入不入账或使用不合法票据的收费,有无截留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六)支出追查法。从检查支出入手。首先,分析支出项目增减变化情况,看有无异常现象。其次,重点核实如下支出项目:一是核实租赁费支出的真实性,对车辆租赁费、房屋租赁费等大额租赁费事项要分析其必要性,对可疑事项现场核实。二是核实维修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广告费支出的有关单位应延伸到收取广告费的单位进行核实。三是对劳务费支出给个人的要与本人进行核实。四是核实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看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与会议人员名单等资料,必要时到宾馆饭店进行核实。这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套取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情况。

通过检查各项开支,检查是否有虚报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特别注意检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和很有规律的支出,核查数额与实物数额是否相符。

(七)核实票据。从检查票据入手,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的检查。检查支票主要是针对转移式支出设立“小金库”的情况。检查发票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设立“小金库”的情况。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清点所提供的票据是否完整,检查票据编码是否连续,填写项目是否齐全,大、小写金额的字迹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现象,作废的票据是否加盖公章“作废”戳记。以发票领购、使用、缴销、结存登记为线索,通过计算机排序或人工摸排审核寻找差异。如:对收入票据的检查。单位在取得收入时,主要查看的凭据是发票、收据。每当进点检查某个单位时,首先审查各种票据的领取、使用、缴销登记册和收据存根,并抽查票据联是否连号,票据张数是否齐全,其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开出的收据是否及时全额入账。对于正规的发票,国、地税都有据可查,罚没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在财政部门也有据可循,可以利用相关网站或电话进行查询。

(八)比较分析法。一是对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对统一类型的事项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注意被审计单位历年在对同一类事务的处理上是否一致。比较分析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排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筛选分析,能有效解决数量大、流程复杂、时间长等难题,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质量。

(九)其他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设立举报邮箱、举报网站,让群众参与监督“小金库”等违法违纪问题。

三、结束语

目前,对于“小金库”的审计,根据其设立手法的不同,需要的资料相差很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小金库”的审计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小金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单纯的账面检查有时难以发现,检查人员必须注意从外围调查入手,查找线索,一是从群众举报和反映的情况中发现线索,与有关党政部门加强相互信息沟通,取得第一手举报材料,注意听取被查单位的群众对单位工作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并对举报和反映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二是从有关人员的谈话中获取线索,在与被检查单位领导、职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交谈中,捕捉有价值的“小金库”线索。三是重视分析判断,搜寻蛛丝马迹。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与有关人员就特定事项进行直接谈话询问,调查取证,再将询证资料与单位经济合同、收费收据、账面情况等书证资料进行核对,核实单位“小金库”问题的把握性会比较大。S

参考文献:

1.杨丽.“小金库”的审计及其治理方法[J].财经界,2012,(7).

2.李秋芹.国有企业“小金库”审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企业导报,2012,(19).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闵志慧,女,汉族,四川阆中人,副教授,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曹琳琳,女,汉族,四川眉山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夏铭悦,女,汉,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

摘 要:企业内部审计,企业管理在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实施过程非常重要,起到特殊的组成部分,公司的财务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减少业务的风险,提高了公司的科学治理,提高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管理要建立领导力和科学管理。加强企业的持续发展,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不规范,是造成企业内部审计突出矛盾,确保建立有效执行的会计审计为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内部审计;审计管理

前言

会计审计是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法人进行科学的结构治理,制定优化的内部审计,建立现代规范的企业制度。中国的公司采取了一般治理结构。有重要的管理权限,企业CEO不仅要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本,在许多情况下,还要对各种高级职务进行单方面的治理结构,“委托代理”的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中小型企业有意扩大经营规模,追求公司的持续经营,片面的治理结构与现实似乎格格不入。

会计内部控制的同时,忽视了公司的系统建设,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对于最简单形式的基础经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还有为了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员,选择必然的耦合机制提供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生存,发展信息管理控制,进行管理改进,并鼓励企业提高效率。

二、公司主要存在的问题

公司管理体制和职能,缺乏困难的位置

(1)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会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證独立性的会计内部审计,作为管理机构的公司需要经营活动的资金,必须遵循重要的问题。在另一方面,会计任务是审计特别融资活动的业务活动。在实践中,通常是不正确的。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衡量标准差。因此,在约束条件下,要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的经济利益,保证审核过程的独立性,公正性。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直没有限制。内部审计法规范了公司的总审计,内部审计的定义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会计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整合审计。仅限于财务会计的内部审计,同时,由于金融部门在财务的领导,才能具备会计和审计功能,在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规定了国家审计的范围,公司财务问题的依然严重存在。

(3)公司内部审计标准不规则,而且内部审计人员质量不一,财务、会计、金融、企业管理、统计学、高等数学、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的知识被指定掌握。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师水准偏差较大,缺乏专门审计是不熟悉具体业务的审核,

使用计算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审核,审计方法的标准,很少部分是不使用统计抽样基于所述审计经验,一般判断的方法,不能进行一般的推断,可以限制的内部审计误差的作用增加,需要建议有效管理。

三、相关的内部审计

为了提高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审计机构需要设置以下两种方法。

1、启动内部管理服务的故障排除措施

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大部分内部审计,需要进行合法的监督和核查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计审计的主要功能需要采用多种措施有效配合,分析管理层的事情评价需要公司进行确认参与,企业筹集的主要工作,公司内部的审计,需要采用多种措施来有效的补充,提供重大的会计审计报告,会计凭证的不足表现已经有人开始提出,

执行相关的材料的各种故障不是在财务管理缩成深业务区域。例如,在许多情况下,审计经济责任非常大,随着企业经济审计等常规项目的开展,审核项目的审批,项目测试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大部分评估,明确了发现一些内部控制问题的审计,企业范围内的内部控制需要客观评价,这是不可能的,权威评价体系是不可能的,要增加公司的风险的建议,实质性的监管机构和预防管理十分必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减少错弊表面和强化外部控制机制,内部管理要提高计算机的会计内部审计职能,采取措施来搜索内部管理服务,内部审计应该是内部的检查和监督转变的分析和评价会计内部的一个焦点。内部审计,不会仅限于金融领域,这将扩展到业务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2、定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各职能部门向更高层次的单一机制平行更好的结构变化,建立了公司治理制度与规范的企业制度,大型企业集团的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监事会应当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和董事会总经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核3天之间,自上而下提供业务指导关系,设置审计部责任工作的总经理和政府报告中的所有其他业务应是对功能的顶部,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董事应对董事会,负责审计部门接受企业监事会的领导。完成此双重组织形式,负责审计的有益作用。

3、以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内部审计团队

会计人员要结合多样化的高素质结构的综合知识,构成了单纯的财务人员监管,随着内部审计和金融领域向管理领域的扩大,对审计机构的组成形成重大的作用,需要了解财务和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业务,选择不仅有必要在较高的水平的多样化丰富经验和业务审计,参加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作用。

四、总结

文章在“公司的审计有关的问题”或多或少提出对应的策略,基本业务可用性的标准,内部审计在现代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基本分析问题可以对企业内部审计作出有效的分析,作为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发现了内部审计的不足之处,审计业务内容简单,财务审计知识需要进行审核,公司要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案,使内部审计高度发展受到青睐。从金融监管来看,企业涉及到内部审计适用基本的法律法规,希望加以改进法律方面的问题,使内部审计变得更加完善。(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2.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姝.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201.

[2] 张凤霞.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2.08:247.

[3] 任文贞.对会计审计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14(13):151.

[4] 孙玉琢.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致富时代,2014(02):38-39.

[5] 蔡小平.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2,08:90+98.

[6] 瞿姗姗.浅议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J].企业导报,2012,06:113.

上一篇:能源审计论文下一篇: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