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

2024-03-08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内在蕴含着解决民族问题与促进民族发展和遵循民族发展规律与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双重统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殊性和广义性与侠义性的辩证统一原则。政治平等、经济发展和文化扶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民族发展理论;当代中国;实践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长时期的研究中所形成的一般性的理论体系,它是关于世界普遍性的民族发展问题的集中概括和成果精髓。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进程中立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精髓,经过历代中共领导集体的发展和创新,逐步在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理论体系,并成为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分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依据,考察其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方式和多方位的实践内容,对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概念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和斯大林首次将其应用于解决本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当中,后以中国的具体民族问题为实践环境和载体得以充分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我国当代社会的实践依据和根本遵循。

(一)从概念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解决民族问题与促进民族发展的统一

关注和解决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实践来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民族问题在概念属性上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独立性”等特质,其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以私有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促使了民族问题的产生,其中也夹杂了诸多的矛盾问题;另一方面民族问题也与社会总问题有着相互关联性,影响社会问题的那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民族问题,只不过民族问题也依据自身特点有着相对独立性与特殊性。对于民族问题的解决,马克思认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失,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失。”[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明确揭示了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民族问题,但不意味着所有民族问题都能解决。

社会主义国家在消灭私有制后,民族问题也依然存在,只是这个时期的民族问题不再体现在“人与人、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的相互剥削上,而是表现在如何实现各民族间相互平等与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上,即如何实现民族的发展问题成为了民族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此外,解决民族问题与促进民族发展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民族工作的终极追求就是要促进民族本身的发展;而只有民族发展才是解决各种民族问题的有效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发展的道路上才能解决,这是民族发展与社会历史更替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遵循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过程就是将解决我国现实的民族问题并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各民族间和睦相处和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发展,这不仅是这一理论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追求,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需要。

(二) 从概念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遵循民族发展规律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所必然出现的阶段性产物,并有着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民族发展的终极阶段是走向民族的消亡,民族发展和民族消亡二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民族发展程度越高,各民族间共性东西就会越多,再至共产主义社会的逐步實现,各民族间的民族差别随之淡化,便会实现民族融合,最后走向民族消亡。民族发展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发展规律之一,遵循民族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民族发展理论的首要前提,从概念范畴上来看民族发展理论也承认并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都将长期存在,这些问题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发展仍然是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并走向消亡的唯一手段。发展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而言,其本质就是将促进各个民族的发展与最终实现国家的发展相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国家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前提,而民族发展是推动国家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实践层面是规划做好具体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解决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必须要围绕实现国家不断发展的总体目标,必须要依据本国的基本国情与民族问题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等现实情况来因地制宜地解决。

展望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发展前景,在民族工作中要将遵循民族发展规律与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遵循民族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方式: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广义性与狭义性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从理论根源和实践意义等方面阐释了民族发展问题的本质属性和解决方式,历史证明了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处理好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蕴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和广义性和狭义性的双重属性,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中辩证统一原则。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我国实践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中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开展民族工作应基本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我国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把握: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角度来看,普遍性指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和学说是对世界诸多民族所产生复杂民族问题的一般性归纳和普遍性概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指导世界各国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特殊性指在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理论体系有着不同程度的解读和应用,需要我们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基本规律,又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和运用。同时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不同的国家中有着不同的实践规律和路径,也要求我们应在坚持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规律前提下,要做到以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与自身的基本国情为依据,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来因地制宜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具体民族工作实践角度来看,普遍性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的具体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宏观把握,建国后我国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促进民族发展的基本政策,并制定推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依据中国自身国情的科学总结,坚持民族发展理论的精髓就是要坚持实施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性指的是在中国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多个民族共同存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成也为我国特有的民族分布局面,这也决定了党和国家必须以差异性政策来区别对待不同的民族自治地方,从而形成了整体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体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我国具体实践中,必须切实真正把握好二者的长期存在和相互统一关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民族政策与促进民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根本法则,也是当代中国做好民族工作与促进民族发展的首要方略。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我国实践中广义性与狭义性关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内涵,应用到不同的多民族国家中又产生了不同的概念范畴。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方式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的双重特点。所谓狭义性:指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首先关注的是国家整体中少数民族和后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说明了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揭示了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实践对象是少数民族地区亟待改善的欠发展现状,其发展目标就是增强后发展民族地区的自身发展活力和动力。所谓广义性:其着眼点于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体,指我国民族发展工作始终是以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协力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是真正意义上的56个民族的共同发展。深刻揭示了我国56个民族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关系,彰显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民族问题总是包含在社会问题当中,只有将解决民族问题纳入到国家治理的整体体系当中,将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民族问题的解决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战略和政策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好民族发展问题。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发展的巨大成就已经充分证明,只有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广义性与狭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到民族个体发展与各民族整体发展的内在关联与逻辑性,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运用到我国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才能不断协调好围绕民族问题而产生的各种民族和社会关系问题、才能有效的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和谐发展与国家整体安全稳定。

把握好广义性与狭义性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我国实践过程中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处理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应有之义。它不仅关乎到我国民族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优先发展关系,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运用和坚持。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实践内容:坚持以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扶持的全面协调发展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的民族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以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扶持为特征的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理论体系,真正实现了国家治理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建设。

(一)政治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当家自主的权利,毫无动摇的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关注少数民族的解放问题,将“民族自决”作为唤起少数民族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基本主张。为了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真正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主张各少数民族在自我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并将实现少数民族的政治平等作为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进行探索。1954年的第一步国家宪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基本权力和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政治权利,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中国特色。正如邓小平所讲:“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2]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真正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课题。党和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民族事务机构、在部分民族地区建立过渡性质的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和培养使用大量少数民族干部等措施,从根本上去保障各民族的政治平等的权力。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将赋予民族地方的各项权利从法律层面予以保障,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拥有表达政治诉求与维护民族利益的权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在实践上多样性与灵活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发展:以发展生产力来解决我國的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

任何时代要解决民族问题首选要关注的就是民族的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围绕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民族地區的发展成就令世界为之瞩目,但必须承认民族地区整体落后的基本事实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的明确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目标就是为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人口多、多民族的大国,想要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是不符合现实的,只能让基础好和地域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先富起来。进入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陆续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如加大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重点项目扶持与实施定点省对省的对口帮扶等政策措施,实现中央政策倾斜,带动少数民族“后富”。同时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来推进实施。从战略角度来讲,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将民族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在充分挖掘中央所赋予民族地区的各项发展政策战略高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最终不断提升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发展能力。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实施,有效协调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社会和谐与共同富裕的重大方向举措。

(三)文化扶持:努力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创新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形式升华,多民族的文化共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党和政府也围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国务院明确规定:“上级人民政府支持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支持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出版。”[3]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工作陆续开展,涉及到文学、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相继出版了大批介绍少数民族情况丛书,研究整理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对一些民族文物古迹进行专项修护,保护了一大批像“布达拉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建国之初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组建了以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为办学目的的民族院校,陆续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民族人才,他们分别活跃在文化、艺术等各个民族领域,成为传承并创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主力军。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基础建设,资助建立了一大批文化馆、报刊社、博物馆、艺术团等民族文化机构。同时将少数民族语言广泛运用到图书、报刊、影视等多种媒体中去,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有效促进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为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重要的“软硬件”保障。

四、结语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总体规划和缜密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在发展问题上本身就蕴含着解决民族问题与促进民族发展以及遵循民族发展规律与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双重统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朝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富裕、伟大复兴的方向胜利前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7.

[3]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N].人民日报,2005-05-27.

责任编辑:徐 芳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网络环境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教育主体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学手段不断的更新变化,时代特色越来越突出,网络媒体技术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平稳有序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本文针对网络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及对策做了简单的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

一、高校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涵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述

在我国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课程,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学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这个过程之中,传递给教育对象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世界观、思想观念、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和传承,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教育现状,适应网络环境下人才的培养需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则是重中之重,它肩负着学习接受、研究探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有助于保障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有助于保障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实行,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宣传阵地。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征

一是渗透性,渗透性就是指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间接性和潜移默化的特征。校园主体长期的学习接触和情感的交流,一定会呈现出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的教书育人的环境,它是非直接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无形的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呈周期性存在,它是慢慢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去的,一般表现为间接影响,也就是说它不具备立竿见影的效果。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同样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就其本意来说,它是慢慢的渗透影响和作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形环境因素在和它的主体--大学生思想品德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其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无形的感染和渗透。杜甫曾有这样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渗透性相符合。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通常需要很多的无形的环境因素刺激,激发他们的情感,启发他们的心灵,潜移默化,使他们在无声无息中感受和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从量变到质变,从不成熟到成熟。

二是指导性。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旗帜鲜明,方向明确,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为了保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向不偏颇,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要求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紧紧跟随社会主义正确的方向。外化于行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处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习方式,不受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

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新学习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到生活之中,指导生活实际。通过讨论会、座谈、班会等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认识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动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教育。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几十年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上,并没有与我国社会状况完全相同的国家,我们只能脚踏实地的自我探索,探索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的挑战,说到底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使命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同志的重要系列讲话,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载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以往一直采用讲授、报告会议以及个别探讨等方式来进行。由于教育者的信息资源有限,教育者的讲授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受教育者一向被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本身的枯燥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受到很大的制约。网络教育既有图片又有声音,还有视频教学的手段,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的生动鲜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枯燥无味的特点。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流动性强、涉及范围广泛,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能够全方面、多角度的传播,从而增强其影响力和快捷性。

随着电脑在全社会的普及,上网手续越来越简单快捷,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使学生上网阅读信息下载信息十分便捷,上网成为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方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信息获取手段,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甚至其他国家的各种信息,这种及时效性、准确性、便捷性于一体的传播手段,有利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网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图书、报纸、广播等媒介的存在,信息量相对较少,内容更新较慢,这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也是我国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一直不够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能够很好的解决信息量少,教师知识量有限等难题。

网络具有信息涉足面广泛、信息量多、信息更新及时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使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接受者和拥有者,社会中的各个组织、群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随着这几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实现多媒体化,并通过和互联网上其他组织群体或者个人的交流和沟通,形成资源共享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的教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的挑战

1.网络使学生意识形态西化

互联网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信息革命,它冲破了信息交换的空间枷锁,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与快速传播,从而使人类提高对资源信息的利用度。“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但科学的活动和成果控制在哪个阶级手中则会有完全不同的社会作用。”西方的敌对势力已经不会采取战争的手段对我国进行侵略,而是以网络为工具,对我国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输出,对社会主义思想阵地进行多角度的侵略。有些网站在大规模的宣传针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否定言辞,攻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大肆夸张宣传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过错,破坏了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

我国现代的大学生求知欲极强,思想比较活跃,愿意接受新事物,但是也时常存在难以甄别是非的情况,可能一念之差就酿成大错。有些大学生在网上发布和传播一些不实的言论、散布政治谣言、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抨击政府工作人员等等,这些都造成了高校的不稳定因素,并且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威胁。

2.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什么样的人是新的殖民者?新的殖民者手中拿的不是抢,而是键盘。计算机把全世界各个国家连接成一个大网,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思想观念在网络上相互交融亦或是相互冲突。互联网的发端和兴起都在美国,它的技术结构和传播方式肯定带有美国社会的烙印也应符合美国文化的特点,而当前社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内容在互联网上仍然处于垄断的地位。年轻人经常接触的是西方的文化产品,好莱坞电影,汉堡,可口可乐等等,这些产品给广大年轻网民精神上的愉悦,同时也起到了淡化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网络媒体育人理念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意识的产生做了全面的解释,他认为人的意识是在人们的交往需要中产生的,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的,网络信息的传播主体较为自由和普及。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知善恶、辩真假,受教育者也应主动接受积极信息,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网络环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经常会涉及到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一定要关注它带来的各方面的改变,高校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利用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规避网络媒体的劣势带来的消极影响。高校只有在引导、利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网络媒体的内在育人功能,才能有效推进高校育人工作的发展,促进现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大力加强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建设

我们是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网络技术需要人们来创造和发展,现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直接从事这类工作的教师都需要跟随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面对这样一群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们,更需要的是一支既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理论,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的教师队伍。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接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在目前,对于网络教育的要求,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机制,通过新颖的方法来保证队伍的形成和网络教育的开展要不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我认为现在主要应该从思想态度、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知识理论等方面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三)提高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觉性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群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觉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提升创造性,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有意识的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我们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地学习,自主性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品质,大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与学生联系,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改变从前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形成一种适用于现代学生和现代网络环境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自主实践中去。

另外,我们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国大力倡导创新的理念,创造力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教育者要时时刻刻的关心和关注全国的各种信息的变化和更新,结合大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教育者应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在网络环境和新思维的撞击中产生更灿烂的火花。

综上,面对网络环境的新影响,各大高校要审时度势,加强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的建设,完善教育制度保障机制,引导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究与时俱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网络社会。要重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雄厚知识储备量,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具有开拓性思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队伍。

作者简介:

阚璐亭,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是引导人类开展理论创新的思想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现代中国创新理论中的完善和进步,有着独特的实际性、系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方法论的本质意义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且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其本质的价值诉求一直以来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办事宗旨,并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和实际利益的追求。本文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的内涵及实践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陈述,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评述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内涵

在对方法论进行划分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本质关系。理论创新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理论创造、革新进程中的具体表现,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组分,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直接应用到创新实践中。而且,方法论的最终任务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下的实践进步,即创新。很明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 两者的本性相同,只是在不一样的地方展现出不一样的实践状态和运行模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的内涵是相当清晰的,就是指主体改变世界、认知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路线。思想方法包含唯物辩证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工作路线是指人民群众路线,其完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理念和体系。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表现。具有科学性的方法论才可以推进理论创新,才可以构建科学的新理论。因此,理论创新的前提,就是要秉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当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对于理论创新方法论的构成、选择和应用都需要随着实践的进步上升而进行适当的选择。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也需要秉承改革、创新的科学理念。理论创新过程就是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理念和体系,坚持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核心,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和逻辑性。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 “结合”条件下的坚持与发展、传承与创新

“结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最基本的方式,是理论创新方法论中,最重要的组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应用的成果,对于这些党和学界都没有争议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现实狀况结合在一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归纳过去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理论。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和中国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只有结合了中国现实状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2. 整体性研究

整体性研究,是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科构建的关键引导思想。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关键点就是掌握它的整体性,整体性大于它组分的学科性,整体性大于每个组分相加的总和。

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或思路,指的是运用整体或整体性的观念来了解、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其贯通于马克思主义整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之中,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当中最根本的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最大成果之一,为建设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3. 以解答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方法

“问题”模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模式。 “问题”指的是国家在发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实践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改革、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形象化,让它在实际表现中都伴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性质,也就是说,依据中国的特色去运用它,这是中国共产党急需要掌握和解决的问题。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方法,也是理论创新的实践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构成部分之一。要想真正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就需要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党的思想方针,大力提升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新时代、解答新问题的水平。

5.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既是我党的执政作风,也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工作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终极价值诉求就是“为人民服务”,其根本的政治立场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坚守的基本工作方法。

总的来说,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改革创新的一种本质表现,其本质就是理论发展的问题,其根本的历史使命就是维持理论与时代的同步性。想要让党和国家的发展不间断,其关键点就是理论的创新发展不可间断,不然的话一切新的发展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G]. 赵剑英, 吴波,郑祥福.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10 年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胡锦涛.在 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EB/OL].(2012-07-23)[2013-10-17].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2-07/23/c_123457270.htm.

作者简介:

苏澜昕, 1986年12月出生,女 ,辽宁北票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上海市第四届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07年10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研讨。论坛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论坛组委会、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发布、专题点评、自由发言等多种形式,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及其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践性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形成了一些共识和建议。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此,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问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事关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事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长远,事关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提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立党之基,专家认为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时,要树立严肃的学术态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要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聚焦重点项目,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表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致认同。但是,“社会主义不是成衣,而必须度身定做”。这一思想突出表现在“共建共享”的历史创造精神和历史主人翁精神上。这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也有专家指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看,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建国60周年,30年、60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素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要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政治的需要、理论建设的需要。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源泉,因此,要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仅要阐释已有的理论,更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有专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理应秉持科学性、意识形态性、继承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统一,必须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并努力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三,关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术创造力的增强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意识,要建设性地思考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沿问题。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在经济上,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等问题。在政治上,在创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如何从理论上研究并阐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在性质、目的、主要内容,运作模式等与西方的区别,尤其是研究和说明这种具有区别(甚至是本质性区别)的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作上的规则连结和联系是什么;在思想上,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有专家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认识社会的思维方法的研究。历史性、生成性、立体性和批判性思维构成了马克思社会认识论的本真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创造力,必须直面中国现实,在思考与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诸如社会公平问题、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优化问题,法治国家、公民社会建设等理论问题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必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创造力。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及其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对于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与会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它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联系和区别,如何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的要素和经验,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使研究和人才培养实现有效的聚焦等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建设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要体现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要把坚持正确方向和增强创新意识结合起来,要更好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因此,有专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有综合性的视角,要体现“四性”,即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尤其在实践性上,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实践的科学,教育、教学要联系实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达到四个层面的统一:一是理念层面,讲授要有震撼力、感染力,二是基本理论和知识层面,要严谨科学;三是操作思路层面;四是操作方法层面。有专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维度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的研究,在空间维度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综合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国外马克思主义总体状况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马克思主

义的整体性问题。对此,有专家指出,整体性研究离不开分科性研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把整体性研究和分科性研究很好地统一起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为此,有专家提出,应当以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特点等主要内容为基础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学。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当进行明确的学科边界的界定,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非常重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边界还比较模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外,要正确处理与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其他社会科学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意识不强,造成学科建设实践中出现了替代化倾向、简单化倾向、表面化倾向等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边界划分应当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要太宽,什么都可以装进去;也不要太窄,不能限制其发展。有专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体系定位、民族定位和时代定位的视域出发来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边界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体系定位,应该有效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水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水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国家建设)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民族定位,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努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时代定位,应该反映在社会科学发展最新领域中有自己的话语优势,即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主义不能缺场。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问题上,有专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在学科内容上的特点是注重对中国国情、中国的现实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概括出其中的规律。其次,在意识形态上的特点是与现实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紧密联系性。与其他二级学科相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现实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理论的诠释和普及化的宣传;二是用学科建设中的科研成果直接为党和国家咨政;三是培养的人才大多从事与执行、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关的职业。再次,在学科研究人员上的特点是学术背景的复杂性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人员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研究风格。这使学科建设可以多侧面地进行,开阔研究的视野,但同时在整合学科研究人员各个研究方向的问题上,难度又会比其他学科更高。

第三,关于如何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的要素和经验,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使研究和人才培养实现有效聚焦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学科建设一定要有开放意识,不能排斥其他学科搞自我封闭,否则会成为学科群中的“孤岛”,必须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吸取其他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有专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但我们不能仅读马克思主义,我们不仅要钻研作为人类集体智慧结晶的典籍,还要吸取当代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

有专家认为,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于教师夯实理论功底、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归属感,增强凝聚性,使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和专家加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科研团队的形成搭建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很好的支撑,进而使研究和人才培养实现有效的聚焦。

因此,大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至关重要,但整体性建设也离不开分科性建设,要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成功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践性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就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践性功能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学理基础并推进课程建设,对此,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践性动能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面临挑战和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实践背景下建立和发展的。对此,有专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要求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趋势,做党和国家需要做的事情,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做社会需要做的事情;认识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做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做的事情,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大格局,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专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契合性。这表现在:首先,是全面支撑和重点支撑。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全面支撑;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五个二级学科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重点支撑。其次,是学科特质和课程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其学科特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理论教育的统一和内在逻辑理路,这与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统一性和功能互补性具有一致性。第三,是学科的实践性功能与课程教学的实践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性过程。专家强调,走学科化、科学化的道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出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开始切实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政治形象而缺乏学科和科学形象的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找到自己稳定发展的学科基础,开始找到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合理定位,开始找到凝聚队伍人心和尊严

的依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和学位平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坚持“四个并重”,即诠释性研究与学术研究并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教育与全社会教育并重、单一性视角与开放性视角并重。

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问题。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和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研究视域上停留于传统的关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相互之间的矛盾运动,注重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构建,忽视对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注;二是在具体的研究中呈现出复杂概念增多、词汇和技巧更加精巧、与“经世致用”相隔膜等现象,有远离生活世界成为“玄学”和使学术研究走向“学院化”的嫌疑。三是在研究中国问题时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深入了解,在借鉴西方理论成果时存在移植概念、照搬理论的倾向,以致盲目开处方、出对策,导致效率低下;四是由于缺乏对多学科聚焦和深层次交融,以及对多学科研究成果的重新审视并加以恰当整合应用,只是满足于“寻章摘句”、汇编、组合及低层次重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导致学术思维缺失。这都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域,应把对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拓展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着力构建善于回应当代中国社会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教学体系,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操作层面上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品质和功能。

第三,关于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问题。

有的专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为此,一是要以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以人为本,关爱最大多数民众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问题;二是讲述理论前沿尤其是重大理论争鸣问题,提高学生关切理论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三是敏锐地观察社会问题,学会捕捉社会热点问题,不回避学生提出的任何尖锐问题,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敢于“亮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四是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个别论断、个别话语,坚持用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立足现实分析问题。五是关切学生的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多与学生交流,回答并疏导学生提出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会取得实效。

此外,论坛还就组建、培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队伍,特别是培养有造诣,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与现代科学进行对话以及如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论坛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并达成诸多共识的同时,也认为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有没有普遍的马克思主义,还是说马克思主义都是具体的。与之有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没有预设的规律,是不是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直面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很多,无法回避,哪些是我们当下最应直面的现实问题。首先从经济上来讲,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这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从政治上来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究竟是什么?从思想建设来讲,国家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先进文化与核心文化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要不要划边界、怎么划边界。这个问题很抽象,但现实性很强,每次研究生开题都要碰到这个问题,没办法回避。我们的研究是要面对现实问题的,那么哪些选题是属于我们这个学科的,哪些不是,这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对象等问题上都还可以作继续深入的研究。

五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我们要说服人,靠什么?教学方法上要去动脑筋,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体系把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等问题都可以深入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 曹宁华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劳资关系理论是以分析劳资关系行为主体、环境、规则以及冲突的解决的方式,由于局限于劳资关系的表面,因此有关劳资关系的形成的本质被完全掩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揭示劳资关系的本质,并分析资本主义具体生产组织内各个因素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同时从资本主义技术动态角度看,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趋势造成内生性失业,工资视增长日益落后于利润增长的现实趋势,造成了积累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失衡。

关键词: 劳资关系;生产组织;工资与利润;失业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劳资关系理论模型的分析局限于现象层面,将劳资关系定位为雇工与雇主共同协商并雇工同意在一定时间内向雇主提供劳动,同时遵守雇主要求其实现劳动效益的指令与规则,以换取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这是一种劳动与货币的平等的交换,由此,隐藏在平等的交换行为背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被掩盖了,资本主义中的劳资关系所特有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本质规律也被排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观点。第一,雇员的劳动与雇主的资本交换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因此,劳资关系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才能理解。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的劳资关系不仅现在生产过程中的雇主与雇员的矛盾,而且体现在生产组织内的技术与分工、结构层面以及制度。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劳资关系不仅仅涉及到劳动市场均衡实现的微观的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的关联,劳资关系的内在规定的工资与利润将会对经济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劳资关系内的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经济现象。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资关系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关于劳资关系本质理解,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规定性是资本雇佣劳动。这意味着: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却对劳动力具有所用权的自由人。 “一方面工人的收入在资本迅速增加的情况下也有所增加,可是另一方面横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社会鸿沟也同时扩大,而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劳动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也随着增大。”资产阶级得到了社会生产活动的主导控制权,而雇佣劳动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1]。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创造出商品,并在生产过程价值不断实现增值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从而剩余价值就生产出来了,活劳动的被动从属地位就意味着必须不断被资本家改正和调整,以便满足在外部的技术进步与该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的动态过程中资本不断获取剩余价值。第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雇佣劳动处于从属的、被统治的地位。在历史的演进与发展中洞悉劳资关系的本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与活劳动的结合形式的不断变化,这种历史演进与生产力的发展为劳资关系的本质提供了基础。

二、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劳资关系的载体

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生产组织阐述为:资本主义生产组织为一个通过劳动力买卖组成的并通过复杂的分工和协调来从事为交换而协作生产的社会实体,资本主义生产组包括:(1)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通过劳动力的买卖形成的,反映了内部的雇佣劳动关系。(2)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建立其基础上的管理活动分工以及劳动过程中的劳资双方冲突与合作的制度安排。因而,劳资关系是生产组织的基本关系,具体的生产组织为分析劳资关系的本质提供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劳资关系的载体。

第一,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组织内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的决定因素。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生产组织内的分工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生产组织内分工越细,劳动越有规则性和机械性,越具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分工的发展促进机器的进一步发展,此时生产组织内的分工以特殊的比例人数为规则从事工作,并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变成了属于资本家的一个机构的单纯肢体。”[2](1)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结构,马克思说:“不仅使集体劳动者的质上不同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而且也为规定这些器官的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的相对人数或工作小组的相对大小,创立了数学上的固定的比例。”[3] 此生产组织内结构层面决定资本雇佣劳动的过渡阶段。(2)在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大的条件下,由于生产组织内的结构的狭隘与市场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随着技术进步突破劳动对资本的限制并改变其生产组织内的结构,形成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科层制。该结构与直接劳动过程中工人适应机器的分工和专门化相适。工厂初步形成了以雇主为顶点,以不同的部门负责并有少数技术人员辅助来控制劳动过程的科层组织。该结构是雇主行使权力的载体,此阶段雇佣工人在科层结构中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此生产组织内科层结构决定资本雇佣劳动。第三,资本主义的制度影响劳资关系。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实际上,制度是个人与资本存量,物品与劳动产出及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4]。(1)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度的竞争和排他性转化为资本的竞争的外在压力和生产组织内追求剩余价值动力,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执行资本的职能,这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不再直接结合,而是通过资本雇佣劳动方式结合。(2)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分配制度决定了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性,工资的增减取决于利润的增减。雇主对劳动成果有了直接支配权,这就实现了成本与受益的内部化,同时这也是激励雇主行为的基本动因。此生产组织内的分配制度也反映了资本雇佣劳动的方式。(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组织内雇主和雇工对市场和社会的变化进行适应的选择,但在现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重新建立劳动者与组织之间的新契约,在多数雇主反复选择和决策中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就产生了产业内的合作,合作式的劳资关系不是利益冲突的消失,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期间,缓和劳资之间的冲突,当雇佣工人仍然是雇佣工人的时候, 他的命运是取决于资本的[5]。谈判制度仍然没有改变生产组织内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

三、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影响宏观经济的失衡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之间分配为基础。伴随劳资之间分配而产生内生性失业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失调的现象。第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过程具有特别的社会形式,即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趋势,意味着技术进步呈现出替代活劳动的特性,大规模失业现象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固有的常态。决定失业的变动,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6]。由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资总额增长日益落后于利润总额的增长,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和积累形成了对抗性矛盾的关系模式,而这矛盾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在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7]。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可以理解为一个传导机制:收入分配差距—最终消费品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调—全社会普遍生产过剩[8]。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决定着宏观经济的失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49-359.

[4]North.D. Structure and ChangeinEconomicHistoryYaleuniversi-

tyPress,1983: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99.

[6]Kalecki M 1971 “Selected Essag on the Dynamics of the Capitalist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79.

[7]杨天宇.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7.

A Research on Marxism Economic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HAN Ai-guo,SHEN Dan-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rth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1, China)

Key words: wage-labor relation;wage-labor capital;product organization; wages and profits; unemployment

(责任编辑/ 吴凤华)

上一篇:体育传媒论文下一篇:信息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