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10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强化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是地理学科特点的体现, 也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地理学科的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 也涉及社会科学, 综合性很强, 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的课外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 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地理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到知识能力并重转变, 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从老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 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目标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转变;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1.2 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

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参观宁化县乌龙峡水电站的实践活动”。首先, 在开展水电站的实践活动之前, 教师对学生布置将要实践的主题。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学过的有关等高线、地形、河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相关内容以及必修3“河流的综合开发”的课本知识。同时, 教师提出在实践过程中要探究的问题, 并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实践前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其次, 出发前教师科学地组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到达水电站后, 组织学生参观并听取专业人员的介绍。然后各合作探究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探究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探究活动结束后, 要求各小组篆写实践报告, 老师对各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过程及小组的实践报告进行评价, 公开结果并作出点评。

由于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时间上较宽裕, 场地较宽阔, 心境较宽松愉悦, 因此, 非常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在实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由于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远足运动和爬山涉水中得到体能的锻炼、毅力的培养以及同学间师生间交往的加强, 这样进一步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那样:“知识应用带来的快乐, 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带来的快乐, 个体在群体协作中扮演角色的成功带来的快乐……这一切使我从心里感到生活真美好!在这种意义上的‘课堂’里自主学习探究真快乐!”同时, 由于在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 能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和家乡的丰富的资源和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 因此, 强化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2 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类别

2.1 基本原则

(1) 合理编组与精心组织相结合。一般一个合作小组为6人左右,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 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 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这样使小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 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同时, 在各小组内要选出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每一次实践活动前由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提出目的要求, 各小组做好实践前的精心准备。规定小组活动规则, 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

(2) 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 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动学生亲自动手动脑, 大胆去探索、去创造, 同时教师要加强指导,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3) 问题引导与发动学生积极探究相结合。在地理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富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 把问题当作学生实践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实践过程中的主线。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来生成问题, 把实践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相结合。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 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一方面在布置实践任务和探究问题时有所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 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5)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与在校的课堂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 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应用、深化, 以及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6) 小组自评与组间竞争相结合。为了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小组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 总结小组活动中有益的经验, 并使之明确, 分析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同时教师要加强各小组间的评比活动, 一方面加强对过程的评比;另一方面对实践成果的评比和展示 (如实践报告、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 。

2.2 主要类别

(1) 参观访问类:如参观水电站、气象站、水文站、工厂、农田等。

(2) 观察观测类:如天象、气象、物候、土壤、河流地貌等的观察观测等。

(3) 游览观光类:如了解旅游区的地质、气象、生物、文物古迹等。

(4) 调查研究类:如旅游资源、工厂企业生产布局、人口资源、自然灾害调查等。

(5) 规划设计类:如城市规划、旅游景区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等。

(6) 节日主题类:根据有关节日主题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7) 地理制作类:如制作各种地理模型等。

摘要: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 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忽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导致学习只有对书本的认识, 没有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只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 没有交往和实践, 没有在现实中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就要促使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化, 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地理,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生学习外界语文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阅读教学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思维的形成。而在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中,课外阅读有着广泛的运用,也是教师们最为熟悉的教学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对课外阅读不重视或者对课外阅读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师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依然值得教师们去关注。教师应该扩展自身的视野,将课外阅读灵活运用到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出其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帮助。

一、做好阅读积累,提升审美能力

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外阅读,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阅读积累对于阅读能力提升的必要作用,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类型的文章。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教师讲一讲阅读的小技巧就能够得到明显提高的,其归根到底还是决定于学生阅读积累的多少。通过足够的课外阅读,学生就能够从多种多样的书籍文章中体会不同的文章的表达方式,找到文章理解的共同点,分辨哪些文章的哪些部分写得好而哪些又写得差,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比如,在《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找一些相关的科幻方面的书籍来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一方面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我们生活的宇宙,并抓住不同文章体裁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当再遇到这一类的文章的时候,就能够快速地抓住文章说明的重点,并分析出文章的说明方法,自身的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进行比较对照,促进深入理解

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外阅读,教师也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找来与课文属于同一类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写作形式和内容的广泛性,学生很容易就会遇到陌生的知识,这就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课本同属一类的文章一起进行阅读,看一看这些文章有哪些异同点,从而在对比中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叙述特点,理解起写作意图。

比如,在《丁香结》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其他描述某一類花朵的文章来进行阅读和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丁香结》、《紫藤萝瀑布》和《桂花雨》这三篇文章的阅读来进行学习,想一想这三篇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描述花朵,又是通过对这些花朵的描述书法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互相之间的对比中,学生就对文章语言的运用有了更加明确的把握,对于以物抒情的写作手法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引起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爱好

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外阅读,教师还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爱好的培养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同于课本上寥寥几篇文章,课外阅读的目标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这也就使得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自身感兴趣的文章来进行阅读。而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会无疑是愉悦的,也就会形成“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的认识。而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也就逐渐养成了多阅读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科幻类的书籍,那他就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来阅读,在奇瑰的幻想海洋中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历史类的书籍,那他就可以找一些历史演义或者正史类的书籍来阅读,一方面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自身的思维成长。而无论是哪一类的书籍,学生只要喜欢阅读,并认真地进行了思考,那么就都能够获得收获。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形成了随时阅读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无疑是有着极大地帮助的,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外阅读,首先要从量上着手,以阅读积累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次要通过同一类文章的阅读和对比来促进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最后还要通过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肖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60.

[2]李金香.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53.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都在提倡搞课外阅读,营造书香校园,小学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情况稍好一些,而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整天忙于各种作业和考试,几乎没有“课外”时间。即使节假日和星期天家长也不会让孩子读课外书,而是让孩子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为孩子请家教,家长关心的是考试成绩而不是孩子读了多少书。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他们确实需要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和科普读物,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但他们又没有课外读书时间,怎么解决这个矛盾?一种好的办法是把课外阅读变为课内阅读,把阅读课排进课程表,学生就有充分时间读书了。前提条件是语文课本要学完,考试成绩不能低。能不能做到?能!山东省邹平县的初中语文改革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几年来,邹平县在初中语文教研员成浩老师的带领下,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全县所有初中每星期六节语文课,其中两节教读课,学习课本;两节阅读课,学生到阅览室自由读书;两节写作课。每学期学生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学完语文课本,节省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上阅读课,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课内阅读。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初中三年要阅读260万字。而邹平县实行课内阅读以后,学生平均一年的阅读量达150万字,三年的阅读量达到450万字,大大超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两节课完成四节课的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向来是个老大难问题,许多教师每周四节课还讲不完课本,两节课怎么讲?这里既有教学观念的问题,又有教学方法的问题。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进入第六个年头,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课程改革以前。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编写提倡“一标多本”,课本仅仅是个例子,中考和高考要按照课程标准而不是按照一种教材命题。既然“课本只是例子”,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总在“例子”子上绕来绕去,而应该使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带动大量读写活动。大量读写需要大量时间,时间从哪里来?如果把教师的繁琐讲解从课堂上大大减下来,真正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议论,就可以大大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学习效率,就可以省出时间开设阅读课。阅读课的开设能使学生真正“下水”,在书海里“泡”久了才能“泡”出书味,才会掌握“游泳”的技能。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分为教读课与自读课两类,教读课要讲究“举一反三”,自读课要“举三反一”,两者互为依托,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每周两节的教读课上,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教读课文。他们把教读课文大致分为两类,并归纳出两种“随时质疑四读法”。一类是适合诗歌、散文等文体的以诵读为主要形式的“随时质疑四读法”,一类是适合其他文体的以阅读赏析为主的“随时质疑四读法”。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作到少教多学。教读课重点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读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学。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本每册大致六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般两篇教读课文,三篇自读课文,他们一课时处理一篇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可以放在阅读课上让学生自己学习。

“诵读”类文章的“随时质疑四读法”是以诵读贯穿语文课堂始终的一种读书法。基本环节和要求是:

一读准确。让学生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看准字形,读准字音。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让学生在初读过程中初步进行字词、语言积累。

二读流畅。这时的读要达到两个层次要求,一是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语句连贯;二是句子与句子之间、句群与句群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停顿和语气转换恰当自然。让学生通过这一遍读,理解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三读感情。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力求实现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朗读时,要求把握感情基调,讲究语速、语调、节奏、重音等朗读技巧,要感情充沛,抑扬顿挫。

四读意境。由学生自由地读,把朗读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要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读出诗文的美。

“随时质疑”是指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能对文章中心思想、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等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能对文章本身、有关资料、同学的认识与表达、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并且在产生想法时,随时可以插嘴发表见解、提出疑问,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和明确解答。这种随时质疑可以贯穿在“四读”中的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

采用“随时质疑四读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运用这一读书法时,可指导学生按四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当学生的诵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后,不一定再要求所有课都要有这四步,可以视文章的难易而适当取舍;尽量自由读,少齐读;将朗读、积累、理解、感悟融为一体,可进行适量背诵;可以采用朗读达标、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尽量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进行引导、评点和讲解补充。

“阅读”类文章的“随时质疑四读法”尤其适宜进行长文短教。基本环节和要求是:

一读整体感知。速读全文,了解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读重点理解。扣住教学目标,对文章重点作深入理解。其重点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构思立意、选材布局、重点段落的赏析、语言表达等,做到读书、思考、议论、讲解有机结合。

三读比较赏析。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字、词、句、段、篇,可以是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表达方式。可以在同篇课文内比较,也可与其他课文或者课外阅读材料比较。比较可以采用比照、替换、增加、删减、调序、改写等多种方式。这一步骤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与第二遍、第四遍读书结合进行。

四读巩固迁移。巩固迁移的侧重点是积累、感悟,进一步培养语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具体内容要扣住单元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与选择,可以是佳词妙语摘记,精彩片段诵背,文章的续写改写,同类文章的拓展阅读等。这一步可在课内做,也可作为课外作业。

“随时质疑”的要求与做法和“诵读”类文章“随时质疑四读法”基本相同。

二、阅读课两节连排,师生一起坐下来读书

每周两节阅读课连排,师生一起在阅读室读书。如果语文教师因事外出一般是不必调课的,因为学生可以自己上阅读课。如果哪位教师想把阅读课上成别的课,就会遭到学生的强烈反对。如今语文学科在邹平县各学校都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主要的原因就是开设了阅读课。

1.解决阅读场地问题。邹平县各初中校都建立了专供学生阅读的阅读室,校舍紧张的学校是一校一个阅读室,有条件的学校每个年级一个阅读室。有些新建校舍的学校,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需要,建立更加宽敞的阅读室。如魏桥镇实验学校在新教学楼内建起三个大阅读室,每个阅读室都有16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三个班的学生阅读。

阅读课之所以到阅读室上,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便于建立“图书超市”,阅读室放有书架,书架上摆有学生的常读书籍。有的阅读室没有书架,但教师会事先把一部分书籍从图书室选好,放在学生的读书台上,学生选书方便。二是给学生的感觉不一样。阅读室环境宽松优雅,有书香氛围,不像在教室里,桌上堆满了课本、学习资料、作业本,给人以拥挤和窒息的感觉。

2.多种渠道解决图书、报刊问题。在这方面以学校投入为主。近些年,邹平县经济发展比较好,学校加强了建设投入,已有半数以上的初中校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学生人均占有图书30册以上。即使不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因为大阅读课的开设,也注意添置新图书,并且在新书购进过程中多让语文教师参与,避免了滥“书”充数现象的发生。另外,语文教师也会想许多办法,如定期给学生编印“美文选编”放在阅读室;在教室内建图书角,书籍或从图书室借,或由学生从家中拿来交换阅读。有的教师鼓励学生用过年的压岁钱买书,学生也会积极响应。

3.进行阅读书目分类。为了便于指导交流,提高阅读效益,教师将学生所读的书分为必读书、选读书和自(由)读书三类。必读书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选读书(每学期两本左右)根据各校的藏书和师生实际情况(教师一般会征求学生意见)由各校自定,自读书(只要是健康有益的)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选。近几年,各校着力加强了必读书的阅读力度,做到读、记、评、考一致。学期末的考试都会有一个名著片段的阅读分析题,学生课内外读名著已成为需要和习惯。

4.指导方法,注重积累。阅读课并不是教师不管,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选书,如何阅读不同文体的书,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对书进行点评等。现在,教师在阅读课上已经不再当堂进行交流评点,而是上过几周后专门组织读书报告会,或组织书评活动。

自从进行“语文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两节连排的阅读课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时空,学生基本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对邹平县第一中学初中部2004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个学生每学期平均阅读5~6本书,约100万字。阅读量最小的学生,也读了3本书,约60万字。而在他们没有开设阅读课时,学生的平均阅读量为每学期30~40万字。

三、读书活动带动了学生写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提升的同时,邹平县对语文作业也进行了改革,实行“三本”(日记随笔本、读书笔记本和作文本)制度,学生的写作量大大增加。在设立“三本”制度前,学生一般每两周写一次作文,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一般写8~10篇作文,写作量在六千字左右。设立“三本”制度后,学生一般每周写一次作文,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一般写14~16篇作文,再加上日记、读后感等,写作量在七万字左右,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量的三倍多,是以前十个学期的总和。有了数量的保证,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近三年来,邹平县初中生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的数量逐年增加。以明集初中为例,2002年发表的学生作品为7l篇,2003年为95篇,2004年为102篇。开设阅读课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比以前好了,邹平县初中语文考试成绩连续多年在滨州市名列前茅。

邹平县还开展“师生同读同写活动”,如明集初中的赵方新老师自2002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103篇文章,他每年教一个毕业班,三年三个毕业班的学生公开发表110篇文章,每个班50名学生一年公开发表30多篇文章。这个学校的16个语文教师每年人均公开发表5篇文章。语文教师再也不是教师中“最累的群体”,每周可以只写两个详细教案,其他可写简略教案,备课形式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由教师自主选择。作文可以只批三分之一,也可完全让学生自批或互批。教师每天都有可供自己支配的读书、写作、思考的“闲暇”时间。“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是邹平县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语文学科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语文教师成为各学校专业化水平发展最快的教师群体。

(责任编辑 韩瑞新)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阳光体育 课外活动 开展研究

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课程的继续延伸,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阅和具体实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认真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要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身心健康服务。体育课外活动的教学训练是手段和载体,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式是目的。本文通过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外活动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下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高职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调查

2013年6月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300份,运用统计法进行全面统计。

参加体育课外活动项目内容调查情况:(1)参加的目的:锻炼身体人数110人,比例37%;学习运动技能人数66人,比例22%。(2)参加锻炼的时间:30分钟以内人数216人,比例72%;30-60分钟人数63人,比例21%;60分钟以上人数21人,比例7%。(3)参加课外活动的态度:喜欢人数258人,比例;不喜欢人数33人,比例;无所谓人数9人,比例3%。(4)参加锻炼项目:篮球人数123人。比例41%;足球人数117人,比例39%;乒乓球人数57人,比例19%;散步或跑步人数27人,比例9%;其他人数21人,比例7%。(5)老师组织指导体育课外活动的:参加人数279人,比例93%;不参加人数15人,比例5%;无所谓人数6人,比例2%。(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锻炼项目可选1-2最喜爱活动)。

大学这个时期正是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好时机,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是体育教育者的责任和任务。通过统计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体育学期考试,锻炼身体时间分配上也相当的少,与高中学习大的压力形成反差,进入大学过于放松。但从学生的内心深处85%以上的学生还是很喜欢课外活动的。在课外体育活动有老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参加的学生就会有大幅度的增加,激情高涨,这就说明学生很渴望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希望掌握1-2体育运动技能。

(二)影响阳光体育高职体育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因素

1.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等起着导向性作用。教师自身的基本技能欠缺,理念陈旧,时代感和创新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到课外活动的质量。活动形式单一古板,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是课外体育活动处于消极被动、自由散漫的重要因素。

2.学校体育活动和学校重视程度有相当的关系。现阶段学校把考试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相当重视,对学生课外活动重视不够,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学生的锻炼机会无形中被削弱、挤占。同时,学校对体育场地及设施改善,器材增加也不够得力,影响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3.家长和社会对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在大多数人眼里,和正式考试相比,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可有可无。学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家长看成是逃避学习,贪玩、不求上进,因此而受到责备。这对学生投入课外体育活动也带来一定的压力。

4.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也对课外体育活动不能够正确认识。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缺乏目标,随意性大。锻炼效果不佳。

二、结论和建议

(一)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要和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体育较正确的认识,保证每个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形成制度,积极创建中学生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小社团建设,不断丰富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二)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正确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建全阳光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提高体育教师辅导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体育课外活动教育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

(三)随着时代的发展,体、音、美融合一体已成为新动向。这一变化潜在地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生活更高层次的要求,如: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音乐欢快,节奏颇具感染力,不由得让人随之舞动。这些时尚潮流元素对阳光体育教学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思考,体育教师除了要大练基本功以外,还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需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开展符合现代大学生特点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在积极愉悦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健康运动习惯,为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足够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器材以及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经费的科学配备,是大学生阳光体育课外活动实施基本前提。为学生创造优良的体育环境,提供一个较好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健身兴趣,体育课外活动要和体育教学有机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会一两项运动技能,实施体育运动项目小社团化,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学生体育运动潜能,落实阳光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改革,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好工作,为学生幸福生活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新版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媛等.要把学生吸引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J].中国学校体育.003.6.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小学英语的课外阅读能力对于未来初高中英语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的课内知识无法满足学习英语的需求,但是通过课外阅读就能够增加更多的知识,英语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门。通过英语的课外阅读,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其他国家的故事新闻,也能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课外阅读增加词汇量,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理解得更快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形成良好循环,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本文将概述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王海芹,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小学。

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课,在小学阶段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压力。通过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语言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在阅读这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存在词汇量不够,对英语提不起兴趣。小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少,在面对新一门的语言学习有点困难的情况下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应将英语打造得更加具有吸引力。通过英语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自身英语的最好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速度,而且在不断地阅读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己的词汇基础。改革课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因为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背单词、背课文,教师上课全文翻译,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课外阅读也是辅助课内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最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更要考虑是否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当代的教学方式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许多阅读方法还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只能给出可行性的建议,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

英语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事情,如果学生仅仅靠上课时间来进行英语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发展课外阅读形式,發展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并且通过英语课文阅读也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此外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在课本之中学习到更多的英语使用技巧和语法,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够使学生发现英语的独特魅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传统英语课堂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进行教学的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挖掘不大重视,使学生不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适用于现代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热情。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懂得做出改变,从学生的角度对英语课堂进行改变,使学生发现英语阅读的魅力,产生想要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英语课外阅读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2.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让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了。其中影响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词汇量,因为只有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读懂课文和文章,发现英语课外阅读的独特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词汇,使英语课外阅读更加轻松简单,养成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

3.缺乏主动性。小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好动,拥有极大的好奇心。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具有诱惑性的游戏或者是平台,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外阅读之中,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上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将枯燥乏味英语阅读变得有趣味性,采用开放式的阅读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英语课外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各自所阅读的内容,使学生产生想要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并且随着学生长时间的分享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和技巧,对于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对策

1.打好语言基础,提升阅读能力。英语学习的重要能力是具备牢固的语言基础,英语课外阅读作为英语学科的重要参与者,强大的语言功底是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方面。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要攻克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就是单词的理解,除去个别生僻词或者专业术语方面的单词以外,如果在阅读过程中,生词出现数量过多,就会导致在阅读方面形成阻碍,降低文章理解的准确性,抓住单词基础是其一,其二是基础中的第二大要素,语法知识,正确的语法知识运用,才可以构成英语的正确语句,就像中国人说汉语一样的道理,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说出的句子让其他人听起来颠三倒四,表达不清。在英语阅读中同理,英语语法不能正确掌握,就算明白单词含义,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也是完全靠盲猜的“连词成句”,结果会失去整个阅读的真正意义。在掌握好基础的前提下,提升阅读能力,会给能力的提升增添不少助益。

2.课上培养习惯,推进课外英语阅读开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针对英语文章进行指导,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能力。为了充实小学生的知识层面,新课程要求学生丰富课外知识能力。其中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也作为重点,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能力的最开始需要习惯的支持,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英语离不开的是语言的表达,而在英语课上,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张嘴读英语的习惯,现在一些学生还是不好意思开口读英语。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督促学生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表达。养成读英语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上的困难,及时对学生在阅读方面进行辅导,纠正发音,让学生习惯阅读。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自主进行课外延伸。学生有了相应的英语发音能力和词汇量的填充,自然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推进课外阅读开展。

3.将阅读融入生活之中。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中一项重要程序,同时也是解决学生沉重学习负担的手段之一。大部分研究表示,课堂中学到的任何一项知识,都能在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所包含,而课外书籍对于学生来说都比教材有吸引力。想提升课外阅读的能力,让阅读效果事半功倍,针对阅读时间也需要采取固定的模式。

例如:在学习“My weekends”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周末生活,进行分享与交流,使其产生学习的热情。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此外教师也要向学生提出建议,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或者周末时间阅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这种方式不但能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也能够在课堂之外充实自身的阅读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力。

4.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没有生活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对于新的语言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接触适应,在学习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阅读困难,对于目前的课外阅读方面,作为英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辅导。

例如:当学习“At Christmas ”,教师可以针对阅读英语素材中所体现的阅读情景,作者的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阅读拓展,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及形式,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基础性,并快速掌握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另外,在阅读过程当中,教师采可以用英语阅读指导的方法,让学生一口气将课文读下去。因为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当中,学生即使有个别的单词不认识,也不会影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所以说没有必要停下来对个别的单词浪费时间。这种学习方法既能够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也能够快速掌握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5.选取正确的阅读素材。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外书中,设计的课外阅读素材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书籍都有相应的英语素材,在大量的英语阅读课外书中,选取一本正确的阅读素材会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现如今小学英语的阅读在整场英语考试中占分比较大。适当的选取正确的阅读素材,进而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阅读选材当中选取一本合适的书籍,体现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选材的同时,首先要考虑课外书籍与课本教材是否相符。其次要考虑的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特点。一本好的阅读教材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帮助。在课外阅读素材的选择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趣味性较高的书籍,类似故事性书籍和绘本性书籍,让图画与内容相结合,从而降低阅读的难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对于英语课外阅读素材的字数方面,选择字数适中的文体,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融入课外阅读的内容中。

四、结语

通过英语阅读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通过提高阅读材料的质量,把关好阅读材料的水平,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性探究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的方法也需要学生一起分享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多交流多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语秋.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20.

[2]刘娜.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63.

[3]管园.小学生英语课外閱读能力提升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8):169.

上一篇:融资研究论文下一篇:司法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