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

2023-05-21

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演唱技巧与乐理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对艺术产生正确认知。而合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也能帮助他们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合作意识,从而提升整体素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寻提高音乐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合唱教学

引言

所谓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在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情感的能力,而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最容易产生情感体验的一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了表现、创造乐曲的自由平台,因此在合唱教学中要将培养音乐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性的教学目标,激发大家的合唱兴趣、学习合唱技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激发合唱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通过合唱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强化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出发,增添趣味课上活动,根据对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的了解创设教学背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对合唱活动产生期待,用心感受歌曲的节奏,尝试去识谱、辨声,提升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学习花城版《梅花鹿》一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程:“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窜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打一动物。”并在PPT上展示梅花鹿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再播放合唱的视频,让学生对合唱产生期待感。

二、强化乐理知识

音乐与其他学科不同,不可以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也不能讓学生死记硬背,要在正式授课之前教会他们本节课相应的乐理知识,给他们提供没有附点的乐谱,通过自己打节奏的方式读歌词,然后再出示带有附点的乐谱,再次读歌词,从两次读歌词中找出区别,从而掌握音乐中强弱记号、力度记号与切分记号,通过理解学习要比听教师的讲解去记忆更加高效,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让抽象的乐理知识有画面、有声音,让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

三、增加合唱训练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素养,教师首先需要增加课上的合唱训练,让大家能够把握各个声部之间音准和节奏的区别,明白只有与其他人的声音相互配合才能呈现出完美表演的道理。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先让大家熟悉歌曲旋律,再增加视唱训练,以此来提升音准,然后要让他们掌握节拍规律,通过自己打节拍的方式把握歌曲的节奏,只有每名同学的节奏一致才能呈现出完美的合唱,因此在进行节拍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保证不会出现因为某名同学抢拍或掉队影响合唱效果的情况。

只有通过大量上述的合唱训练,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有基本的认知,从而能够欣赏其他歌曲的旋律,提升审美能力,领悟到歌曲中旋律、节奏与声音各种不同形态的美。此外学生也能在接触新音乐后自然哼唱旋律,强化对词曲意境的理解能力,由此会形成用不同发声方式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从而在各个声部之间自然转换,强化合唱的整体感知,以此来提升全班同学的音乐素养,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丰富发声方法

合唱教学目的分为感受作品内涵和抒发个人情感两部分,在大量练习后能够在不同作品中被声音所感染,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提升音乐素养。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对其他音乐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需要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着重进行发声训练,教给他们科学的发声技巧,让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气息,在合唱中创造出更好的声音效果。也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悟能力,以此来让合唱表演更具感染力。

小学时期必须要掌握的发声技巧有呼吸和共鸣两种,其中呼吸是唱歌的基础,小学生的声音处在发育时期,所以经常出现气不足和气息不够的情况,会对合唱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教会他们用胸部控制气息,使用“闻香”和喊口令的方法,先深吸气,然后再将手放腹部感受膨胀动作,发出口令声音,寻找正确位置反复练习,声音自然变得有力又灵活。共鸣则是要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提高声音共鸣位置,例如在学习《小兔子乖乖》一课时为了升高学生的发声位置,亲自示范哼鸣法,将上下牙打开,合闭双唇体会口腔的膨胀感,发出高位声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组织多样性的合唱活动,让学生在训练过程逐渐掌握乐理知识,并且能够在大量训练后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重点讲解合唱的发声技巧,让他们能领悟各个声部抒发的感情,使得表演更加生动化,在音乐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能够增强音乐鉴赏能力,以此来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妍.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2:190-191.

[2]武磊.谈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途径[J].才智,2019,09:112.

[3]丁梦娇.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9,09:99.

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2、小学音乐合唱类曲目教学探究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模式研究

4、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5、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引导策略

6、中小学音乐合唱训练研究

7、浅谈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提高声音训练效率的策略

8、浅谈美育教育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9、浅谈如何创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式

10、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

11、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1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

13、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4、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四步法”初探

15、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6、核心素养背景下改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分析

17、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

18、小学音乐合唱课的实效性探究

19、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

20、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21、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开展策略

22、浅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展开模式

2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4、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5、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26、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27、浅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28、浅析提高小学音乐合唱音准的有效策略

29、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30、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探讨

31、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育的互动式教学

32、浅论基于多声部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3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

34、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教学效果

35、多声部教学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实践

36、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

37、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探究

38、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39、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率

40、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41、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42、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43、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44、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

45、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47、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48、关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的有效性探究

49、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的要点分析

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对于行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合唱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与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集体完成的活动事项,除了互助的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和学习兴趣,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色;字音

一、引导学生正确发声

小学生的声音并未进入发育变声期,声音稚嫩清脆,因此,科学地发声与练习是必然的。而且合唱的音乐表现方式体现的是集体的声音美感和情绪表达,那么对发声的要求就更为严谨。笔者在训练学生发声时,首先是纠正错误的吸气习惯,学生吸气位置很浅,都是把气息停留在胸腔中,而且部分学生还喜欢在吸气时肩部随着耸起。因此,我针对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在打开口腔的时候用半打哈欠的方式,放松下巴、口腔和喉部;在吸气的时候尽量去寻找一种闻花香的感觉,慢慢地、循序渐进地把气吸进并停留在腹部丹田的位置。而且笔者试着引导学生在唱歌时保持微笑的状态,这是为了一方面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审美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起笑肌来维持准确的唱歌发声位置。

二、合唱的重点在于音色的合一性

合唱的演唱方式是一种集体的审美意味,虽然在教学中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声部,但是统一的声效效果才是合唱的魅力所在。但是将还未变声的小学生声音统一起来,达到音色的完全统一难度还是挺大的,所以,科学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将学生细脆或者明亮、挤压或者浑厚等等一些不协调的声音统一起来。小学生在合唱表演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学生担心自己声音不好听,唱歌时候声音很低;一些学生更喜欢表现自己,整个声部就只能听到他一个人在吼着唱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首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嗓音条件、了解自己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去关注、去聆听周围合唱伙伴的声音;从而学会慢慢地把自己的声音融合进集体,不要独树一帜地凸现出来。这样不但能够将合唱的音色协调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自信心。

三、音准和节奏是难点

小学合唱团的学生年龄跨度分布在6岁到11岁之间,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因为声音稚嫩或者处于即将变声的阶段,在音准方面会出现很多因素造成的限制。另外,伴奏也是合唱中很重要的因素,有时受伴奏的左右会使学生找不到准确的音高,或者是节奏的掌握不准确。例如,伴奏在演唱中过分突出低声部的旋律时,合唱的高声部就会出现音准的问题,节奏上的严重错误更是不言而喻。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将合唱团的学生分为三个声部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难度系数较高,但是这样有利于各个声部音准的表达。每个单声部演唱是培养和判断音准最好的方法。在单声部的练习中,对于音准不是很好的学生总会在演唱中不断寻找准确的旋律作为依靠。有些学生本身不知道准确的旋律是什么,有些学生的脑海中虽然知道却无法准确地唱出来。对于这些学生,他们一旦失去了那些音准好的同学作为依靠或者旋律出现转调又或者出现临时的变音记号时就会出现跑调。另外,笔者会教学生自己掌握节奏,其中可以选择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边唱边用手打拍子,逐渐熟悉后就可以在心中数着拍子,这样不但没有完全依靠给出的伴奏突出的节奏点,还能建立良好的节拍感。

四、不可忽视对字音的吐咬

演唱中的咬字和我们说话一样,都是经过唇、牙、舌、齿、喉等发音器官,将字咬成各种不同的姿态。字要咬得太正,咬得不死或者是咬歪了,就很容易变成别的字。那么唱歌中的吐字则可将分节发音器官咬成的字准确清晰地发出来。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注意字头、字腹、字尾这三方面一些基础的发音。

笔者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先从咬字、吐字的发音气息开始。发音需要有一种爆发力,是力一触即散的力要,咬而不死,笔者常常告诉学生找这样的力度就是要找“大猫叼小猫”那种又紧又松的感觉。音咬得过死就会影响字腹韵母的发音。字头一般都是子音,子音是不能延长的,因此要咬得敏捷利索,着力点要准。而字腹则是所要唱歌发音音节的母音,母音是字的发声延长的部分,因此要发得圆润丰满,音韵准确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形不变,气息不断,否则字就会含糊不清。对于小学生有限的认知理解能力而言,笔者则直接要求他们以朗读的发音靠近。那么,对于字尾而言需要学生掌握的就是归韵了,也就是常说的收音,字尾要收得轻巧准确,归得恰到好处。不归韵字就会走样,过早归韵又会使声音干涩,同时收尾要用气息托在音韵之上。做到了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就会达到唱歌和播音员们朗诵一样的字正腔圆,而歌唱表演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十分美妙的。

合唱是集体的艺术,协调的美感,音色的统一,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和表演。

参考文献:

陈晓萍.试论合唱教学技巧[J].歌海,2007(6).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艺术王国中,音乐与舞蹈及诗歌,是关系最为亲密的三姐妹。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认识她们之间的异同及其融合,对于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尤其是创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 舞蹈 诗歌

在金碧辉煌的艺术王国中,音乐与诗歌及舞蹈,是最浪漫最优雅,关系最为亲密的三姐妹。她们之间充满着令人兴致盎然的美学趣味。

郭沫若在论及中华古代艺术时指出:“中国旧时的所谓乐,他的内容包含的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但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①”

在中国古代,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当然有时是音乐与诗歌二位一体,或音乐与舞蹈二位一体。这个传统的艺术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因此,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认识音乐、舞蹈、诗歌的异同及其融合,不仅是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对于这三个艺术门类的创作,及其不同融合形态的综合创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音乐舞蹈诗歌

音乐、舞蹈、诗歌,从艺术的角度看,是艺术形态迥然不同的三个艺术门类;从审美的角度看,她们又有相近乃至共同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认识她们在艺术形态上的显著区别,进而把握她们相近或共同的审美特征。

从创作实践看,只有掌握每一门艺术的独有特征与特殊规律,才能创作这门艺术作品,才能创造出这门艺术独特的美。从欣赏实践看,也必须把握一门艺术的主体个性。比如,欣赏音乐要靠听觉去体验流淌在音响中的情感;欣赏诗歌要靠想象去体验蕴蓄在语言中的情感;欣赏舞蹈要靠视觉及听觉体验律动在人体动作中的情感。

从艺术发生学看,音乐与舞蹈,像雕刻与绘画一样,是人类伴随物质生劳动而产生的实用艺术,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诗歌是继音乐舞蹈之后,伴随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人类最古老最经典的文学。诗歌与音乐、舞蹈结合,逐渐衍生出戏剧艺术。小说则是城市文明发展的产物。影视艺术是现代文明与科技的结晶。可见,音乐、舞蹈、诗歌,是人类艺术的鼻祖与渊薮。

从艺术分类学看,围绕艺术形象这个核心,音乐、舞蹈、诗歌的异同大致如下。

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划分,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诗歌是想象艺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划分,音乐与诗歌同属时间艺术,舞蹈是时空艺术;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划分,音乐、舞蹈、诗歌,同属区别于绘画、雕塑、建筑等静态艺术的动态艺术;从艺术形象塑造所用的物质媒介来划分,音乐是音响艺术,舞蹈是造型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从塑造艺术形象的主客体关系来划分,音乐、舞蹈、诗歌同属区别于绘画、小说、戏剧等再现艺术的表现艺术。

具体来说,音乐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表现审美感受,形成音乐形象。音乐具有直接表现内心情感的特点,其特定音响与某种情感具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②音乐的这种特性,使之具有普遍可传达性,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为主要表情手段的艺术;是视觉与听觉并用,时间与空间并存的艺术。舞蹈是唯一的以人体为材料和工具的造型艺术或表现艺术。

诗歌是以音乐式的语言为物质手段,创造意境抒发激情的艺术。诗是文学的灵魂,小说、戏剧、散文,在本质上是诗的分化。诗也是艺术的灵魂,音乐、舞蹈、绘画,其本质是诗。

音乐、舞蹈、诗歌在艺术上美学上的异同,大致如前所述。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音乐、舞蹈、诗歌,具有三大共同特点:一是她们都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艺术,并且在早就青梅竹马了。二是她们都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都是浪漫纯真的表现艺术。三是她们都是艺术王国中最抒情最感人的艺术。也是最概括最精炼的艺术。

二、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舞蹈,是孪生姐妹,是并蒂莲花。如前所述,在中国古代,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但音乐与舞蹈先于诗歌诞生,所以最初是音乐与舞蹈二位一体,而且舞蹈是主体,音乐是陪衬。这是原始舞蹈的基本形态,也是一切舞蹈的初始形态。当然,作为原始舞蹈,还只是对狩猎等劳动的简单模仿,或生理欲望的自发宣泄。陪衬这种原始舞蹈的所谓音乐,也无非是就地取材铿锵作响的“击石拊石”,或无词语有节奏的呼喊哼鸣之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与舞蹈的融合,逐步脱离自发的原始状态,而走向较为高级的艺术形态。

古代文献保存了原始歌舞的一些史料,例如: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

“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周官·司巫)。

“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山海经·海内经》)。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

“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世本》)。③

以上记述,是上古乐舞一体的有力证明。此外,“《乐记》中,‘乐’和舞也是联在一起的,所谓‘舞行缀短’‘舞行缀远’、所谓‘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等等”。④

此后,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音乐与舞蹈经常融为一体。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伴之以舞蹈。至于现代,音乐与舞蹈更是密不可分。舞蹈固然以音乐为统领,而音乐中的声乐几乎一律是“歌伴舞”,器乐演奏也时常伴以舞蹈。

音乐与舞蹈之所以是天生一对黄金搭档,自有其艺术与审美内因。一是二者都有鲜明的节奏及韵律,所以天然地一拍即合。二是音乐为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二者各有短长,恰好可以互补。正如古人所说:“乐之在耳曰声,在目曰容,声应乎耳可以听知,容藏于心,难以貌观。故圣人假干戚羽旄以表其容,发扬蹈厉以见其意,声容选和,则大乐备矣……,此舞之所由起也”(杜佑:《通典》卷145)⑤。三是音乐与舞蹈都是长于抒情的表现艺术,容易珠联璧合。

三、 音乐与诗歌

最初是音乐与舞蹈卿卿我我。诗歌出现以后,音乐很快又与诗歌缠绵悱恻,并且出现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鼎盛局面。诚如《乐记·乐象篇》所言:“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⑥

音乐与诗歌结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魂澎湃着诗魂。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说:“我们的民族魂里有诗的因素,昆曲用舞蹈、音乐将中国‘诗’的意境表现无遗……”⑦但中国古代诗歌,首先是付诸歌唱或接近于歌唱的吟诵,然后才是一种书面欣赏的文学形式。民歌与诗人的诗大多是歌唱的。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当时实际是歌词。孔子晚年曾致力于《诗经》乐谱的整理,便是有力的证明。唐代的格律诗是吟诵或歌唱的,宋词按词牌填写,元曲按曲牌创作。词牌与曲牌关联着音乐。所以宋词、元曲既是经典的文学样式,又是可以谱之以曲的优美歌词。如白居易等诗人,以自己的诗作能被歌女们普遍演唱为荣。善于创新的大词人柳永,据说是“有井水处皆歌柳词”。

中国音乐与诗歌结合的传统,更突出地体现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中华戏曲,以及丰富多彩的歌唱性的中华曲艺。就戏曲而言,写剧本又叫“填词”,即按音乐曲牌填写诗词唱词,戏曲剧本被称为“剧诗”,即它是用来演唱与表演的戏剧体诗歌。从元杂剧到明清传奇到近现代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都是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其剧本以唱词(诗歌)为主体,其演出以演唱为主体。

同样,中华曲艺有着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如宋金时期的所谓“大曲”,便是弹唱以诗词为主体的某些故事,其杰出代表是董解元的金院本大曲《西厢记》。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苏州评弹,各种大鼓,河南坠子,东北二人转等诸多曲艺,都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典范。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在现代艺坛日益广泛。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白话文与自由体诗的兴起,出现了新歌词与新音乐珠联璧合的新声乐。这种新声乐不断创新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乐坛影响广泛的一大支柱。至于引进的歌剧、音乐剧,更是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的新型戏剧。此外,作为现代声乐的一个特殊品类,即电影、电视剧优秀主题歌与插曲,更为人们喜闻乐见,广泛传唱。

音乐与诗歌能融为一体,有其内在的艺术与审美原因。一是诗歌本身具有音乐性。其语言与结构借助对偶、排比、重复、双生叠韵、句式排列等修辞手段,形成“音节”与“音阶”,抑扬顿挫,回环往复,节奏鲜明,韵律感强。这就便于和音乐融合。二是诗歌具有高度概括简洁精短的特点,符合歌唱的生理与心理尺度。三是诗歌意象的相对明晰与音乐意象的相对隐晦,构成明暗互补关系,歌词彰显音乐意象,音乐加深歌词意境。因此更便于接受和欣赏。最后,音乐与诗歌都是时间艺术,表现艺术,抒情艺术,二者极易吻合。

音乐与舞蹈及诗歌,或二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奇观。经过现代性创新,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观,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注释:

①转引自李泽厚:《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札记(三则)》,《美学》1981年第2期,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58页。

②转引自周忠厚编著:《美学教程》,学苑出版社,2003年,北京,第416页。

③同[1],第139页。

④同[1],第139页。

⑤同[1],第139页。

⑥同[1],第139页。

⑦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4年,第122页。

作者简介:

毛云岗(1970,8--),出生洛阳,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器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

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 独特的艺术技巧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必须在智慧的过程中, 展现出相应的技巧, 通过轻轻的抚摸, 把音乐作品中的具体内涵表现出来, 其次再进行拉拽, 用强有力的拉拽把音乐作品中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实现有机的结合。同时, 还要表现出合唱中的具体内涵, 用一种由下而上的跳的指挥动作, 用具体的节奏和指挥的动作, 把指挥的路线和拍点名。做到节拍的点有力度。同时还要做到指挥的动作必须始终。不能太夸张, 但也要防止太过于没有表现力的情况出现, 要在合唱指挥的过程使得动作变得简单易懂, 注重合唱指挥的技巧和具体要领, 把合唱过程中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相应的音乐形象展示出来, 做到动作和面部表情, 内部和外部的有机统一。

(二) 指挥作品和合唱团队的完美协调

在合唱艺术的表演过程中, 指挥其实是作为合唱的作品和合唱成员连接的一个重要纽带。在指挥的过程, 指挥者必须发挥出自己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通过自己的辨别和指挥过程, 在演出过程把指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运用自己的指挥, 实现到三者的完美融合。从这个方向看, 合唱指挥者必须要具有非常扎实的音乐素养, 准确地了解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灵魂所在。由于指挥是整个合唱团队的灵魂所在, 因此指挥者必须做到指挥作品和团队的完美融合, 在合唱的过程中结合相应的音乐素养, 达到作品和听众心灵上的契合。

(三) 准确地把握合唱音乐的作品内涵

要完美的表达出合唱指挥中的艺术魅力, 就必须正确把握合唱作品的内涵, 理解好合唱作品的基础所在, 就是把握合唱音乐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在深刻的理解好作品的思想内涵的情况下, 认真地分析作者的生平背景信息, 把握好对合唱作品的理解, 最大程度地表现出音乐作品自身的内涵和具有的生命力。同时, 指挥者还应该把具体的音乐内涵通过各种旋律结构等方式表现出来, 体会音乐的情感, 把歌曲的演绎过程达到最高潮。

二、提升合唱指挥艺术表现力具体措施

(一) 做好指挥前的案头工作

要通过提高合唱的指挥水平提升艺术的表现力, 就必须要使得音乐作品的信息在表演之前就做到全面的了解和剖析。必须准确地研究音乐作品的内涵, 在准备阶段充分做到对音乐作品的各个内容了属于心, 把铺面上的标记和音符清晰的转化为个人的内心感觉, 把个人内心的形象转化成实际的印象。同时, 还要再指挥前做好案头工作, 必须充分了解合唱的具体内涵, 用富有想象力的音乐结构做出富有特色的音乐效果。在指挥的过程, 指挥者必须发挥出自己的二次创造能力, 从音乐作品的角度入手, 完美的思考演奏音乐的本质和风格, 不但要使得观众都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 还应该促使观众有效的了解音乐的内涵, 了解到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思考。

(二) 合理设计指挥动作

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 必须把握好具体的演奏过程, 使得动作的形式完美的把握好音乐情感的发挥。在演奏的时候, 各种各样的动作形式不能凭空创造出来, 必须通过深入到环境中和不断地琢磨, 通过不断地思考设计得出。必须通过不断地思考, 防止这些指挥动作的机械化出现, 不要出现没有意义的动作。同时, 合唱指挥者还应该在指挥的过程中精心的设计出指挥的动作并作出及时的交流。做好和员工的沟通工作, 结合相关的原理进行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具体设计, 在排练和实际演出的情况下按照固定的指挥动作进行合唱操作, 从此不会出现失误的情况, 并且从根本上提高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 提高艺术的感染力。

(三) 注意演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合唱演出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 必须在演出的过程中对彩排提起一定的重视, 彩排的质量对于合唱的质量提高也十分关键。应该充分做好对演出的感受和检查工作。对合理的工作进行反复的检查, 用充分的时间提升演出的质量。检查演员的内容是否把握一致, 对于演出中合唱指挥的认识是否做到全面和熟悉, 在演出过程中, 合唱指挥者必须做到精神饱满, 慢慢地尽自己所能做好对合唱艺术的发挥, 指挥中一旦出现错误, 也不要盲目禁止那个, 应该冷静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同时, 在演出过后, 也要耐心的听取观众和老师的相关意见, 对演出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总结, 犯过的错误争取下次不会再犯, 精益求精。

三、总结

总而言之, 作为一种集体的声乐表现形式, 合唱的艺术魅力中, 合唱指挥的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唱指挥中, 必须做到综合运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 在具体的指挥过程中, 需要指挥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通过准确精炼的指挥方式提升合唱艺术的感染力, 使得观众更好地欣赏合唱音乐。

摘要:作为合唱艺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合唱指挥也是在艺术表现中的核心和真正的灵魂所在。因此, 必须集中围绕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具体的讨论, 使得合唱的指挥部分和合唱的内容做到完美的融合, 达到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合唱,指挥,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培志.走向治理的业主委员会:基于18个业主委员会的观察[J].山东社会科学, 2014 (8) :104-107.

[2] 廉子玉.社区治理背景下业主委员会的新特点、困境和对策——以合肥市S小区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 :62-65.

上一篇:石窟艺术论文下一篇:计算机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