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论文范文

2023-12-31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是公益一类校外教育机构,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应紧紧围绕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强化自然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使我市少年儿童树立起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生态道德观念,激发生态道德情感,成长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观念情感实践研究一、研究思路

儿童的生态道德行动非常重要,儿童若能积极投入到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之中,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是公益一类校外教育机构,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应紧紧围绕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强化自然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使我市少年儿童树立起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生态道德观念,激发生态道德情感,成长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当前,学校依然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学校生态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集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应试教育下,道德类教育被弱化,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缺少多方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广大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渴望参与性、自主性强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家庭虽然对儿童生态道德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但家长本身相关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望提高;校外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创意性能够吸引学校和家长,校外教育机构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优势互补,对于儿童生态道德的培养尚有许多空间,能够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范式,能够形成比较和谐的相互支持的格局。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遵循德育为先、活动育人的素质教育理念,将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常态化,重视实施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计划,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方面,在发挥参与社会教育、牵头家庭教育、衔接学校教育方面的独特性功能、构建生态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关论文荣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有关教育活动获“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全国少年儿童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优秀活动奖与优秀组织奖。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课题,是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期望通过特色研究与实践、使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更具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更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校外教育规律,形成以本土自然文化教育资源为特色的生態道德教育活动框架。

二、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方式

(一)以本土自然文化资源为特色的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聚焦四个关键领域:

一是聚焦自然生态领域。东莞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有古老的东江、石马河和寒溪河三条自然河流,有西部平原河涌以及包括古运河在内的水库联网景观,有山地丘陵区为基础的生态屏障和绿色生物通道,有大圳埔湿地公园等众多生态园区,有松湖烟雨、虎英叠翠、板岭凝芳、莲峰赏鹭、金沙漾月等“东莞八景”。在东莞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原生态系统破碎化过程严重,迫切需要从未成年人抓起,学习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牢记人是自然之子,学会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是聚焦文化生态领域。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世界内在的各要素在互相制约、互相推动、互相协调中构成的一个具有相对闭合性的动态循环。东莞有两千年的历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东莞有中外闻名的虎门销烟,有发端于东莞可园的岭南画派,有山区荔枝节,水乡龙舟节,有南社遗韵、故垒雄风、东纵丰碑等“东莞文物八景”。在这个领域开展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意义深远。

三是聚焦经济社会领域。在社会经济领域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使孩子受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启蒙,在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更要有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理解绿色经济和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密切,切身体会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紧迫性,主动承担绿色责任,践行生态文明。

四是聚焦学校与家庭教育领域。学校和家庭依然是实施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有效发挥校外教育机构服务、凝聚、教育广大少年儿童的实践课堂作用,通过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牵头和带动学校、家庭有计划、有规模、有成效地将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开展起来,特别是通过以直接经验的学习,来直接适应社会文化的新要求。

(二)以本土自然文化资源为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情况概述

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围绕自然生态设计的实践活动有:牵手山区小伙伴系列活动——城乡儿童结对、互访、学习、劳动,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幸福;走进香蕉蔬菜研究所学做小小农艺师;走进奥运蔬菜基地种植蔬菜、采摘瓜果;走进植物园践行“我为东莞添新绿”诺言;走进蜜蜂基地观察蜜蜂的生活、养蜂人的生活;联合气象局开展“恶劣天气如何自救”讲座;组织参观污水处理工厂、调查运河水。

围绕文化生态设计的活动有:寻访“莞香”“莞草”主题探究活动,讲述“我的东莞故事”“画说东莞故事”;开展“莞邑大地行”系列采风活动,了解“木鱼歌”等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感受“龙舟节”等东莞风俗民情。

围绕经济生态领域设计的实践活动有:走进华美食品公司开展“为月饼包装减负”中秋节亲子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名牌企业的绿色理念,动手制作月饼,发挥创意,想办法为月饼包装瘦身,使一样的节日有了不一样的快乐感受。走进“徐福记”糖果工厂参观,调动儿童各种感官参与,企业就“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召开小小记者招待会。走进南方电网参观,让孩子了解城市的能源运作,学习科学用电、绿色用电。

面向学校与家庭教育领域的活动设计有:“绿色生活、绿色责任”地球日倡议活动、“绿手帕行动”、“绿色小卫士”宣传与环境探究活动、“师生与专家面对面畅谈幸福生活座谈会”、“幸福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书画创作系列活动等。

三、少年儿童参与以本土资源为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成效与启示

1.生态道德的培养需要同时树立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理念。参与文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不同,文化生态的保护时刻离不开人的实践与传承。例如,莞香代表东莞的传统,可东莞人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回想自己的历史时,才骄傲地发现具有深厚人文历史的莞香,若不是精心发掘和培育,它也不过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而已。听说大岭山鸡翅岭的农人恢复了种植莞香的传统,中心带孩子们到大岭山实地考察,开展寻访莞香活动。在东莞寮步镇,名扬遐迩的寮步古代的香市虽然见不到了,却找到了香市文化公园与这里的车市,它们一并成为寮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新风景。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态需要主动维系,需要一代代人的精心守护,否则,它极有可能陷入瘫痪或衰减状态。保护自然和文化生态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的介入。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就应该教育孩子从小自觉担负起维护文化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2.构建全面、全过程的学生参

与机制。我们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内容,激发少年儿童参与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情,启发儿童了解自然生态环境,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每次活动和学校进行充分联动,尽量辐射全市中小学。如“幸福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东莞市少年儿童书画摄影比赛,共有250多间中小学幼儿园数万人自主参与了对8563幅作品的网上投票评判,以儿童独特的视角评选出3000多幅优秀获奖作品。为了扩展活动的影响力与吸附力,“关注食品安全,共创美好生活”四格漫画大赛活动联合了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北京、深圳、东莞等地教育专家共同助推,为100多間学校美术教师开设少儿漫画技能研习班,既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宣传生态文明的要求,又达到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在素材采集创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的目的。为了激励孩子们继续关注食品安全,我们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让孩子们在欣赏漫画作品的同时,增长和传播相关知识、提高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的社会责任意识。

3.确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关爱自然,关注儿童成长”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各界关注、上下联动、广泛合作,是建立生态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在市妇联、教育局等东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坚持开展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支持系统。各项活动与东莞市45间小公民道德实践基地、与生态园、植物园、农科所、林科所、种子研究所、香蕉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构建起主题教育的共同体,协力完成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任务。在活动后续教育宣传过程中,市科技馆、图书馆、学校成为活动展示展览的主要阵地,使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联盟更加广泛。

4.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儿童整体道德水平。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注重创意和时效性,注重多层次、多方面道德目标的达成,因此孩子参加每次活动都有新鲜感,都能够获得综合体验、深刻反思等实际效果。例如,走进东江源头横河镇开展牵手山区小伙伴交流活动,首先,由活动中心联络城乡两地学校围绕教育活动目标互相签署生态道德共建协议。其次,组织不同家庭结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城乡两地的孩子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深刻体会简约生活之美好,劳动收获之快乐。参与活动的孩子在活动后共享活动专题网站,传送图片,记录感受,抒发情感。一次次活动目标的实现不断强化了儿童道德水平的提高。

5.儿童和相关群体参与活动的积极影响与社会效益显著

丰富多彩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好评,也得到媒体的关注。一年里,我们利用本土自然文化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活动设计30多个,卓有成效地开展相关活动近百个,直接参与活动的学校、幼儿园600多个、参与儿童达14000多人(次)。电视台报道10次、报纸报道6次、东莞阳光网、东莞时间网、东莞青少年网各报道7次。250多名学员在全国、省、市各种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实践研究活动贯彻了儿童参与原则,搜集了大量老师、家长、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反馈意见,广大师生和家长成为更加踊跃的参与者、实践者,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大。课题《利用本土自然文化资源培养少年儿童生态道德的实践研究》在全国“双有”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计划项目中荣获优秀研究成果奖,并被评为全国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实践基地。

总之,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还很粗浅,仍需努力探索校外人才培养的各种途径,担负起儿童校外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浅议刘冬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关小学)

语文教学创新理念开放性一、语文教师在开放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四性”

1.兴趣性。语文教学强调大语文观的教学主张,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向课外阅读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我们现实生活开放,语文学习这种时空的扩张外延,必须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保障,只有保持浓厚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才能得以实施。

2.实践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语文学习渠道,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主体实践中锻炼提高语文素养。

3.综合性。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要强调语文学习这种语言科目的综合性的学习,既有学习内容的综合,又有学习方式的综合,还有学习评价的综合。因此,新的语文学习要求教师处理好教学资源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最大功效地发挥作用。

4.可行性。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性探索。教师要统筹考虑教学资源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健康状况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具体进行实施。否则难以取得实效。

二、语文教师在具体的开放性教学中应注重灵活的方式

1.阅读分享式。语文课,要遵循“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要适时激发读书兴趣,组织读书活动,指导读书方式,检测读书效果,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品尝读书喜悦。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作业,查找三国时期历史知识,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课后,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章节,向课外延伸。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2.讨论分享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情境,指导学习方法,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组织指导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眼、动口、用耳、用脑,感悟、交流、运用。

3.辩论分享式。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提出学习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或者由老师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辩论。

4.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对有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可让学生续写故事、改写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留白处画插图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

三、注重课外实践,突出学生自主发展

1.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

2.健全課外兴趣组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书法、绘画、小主持人、文学欣赏、故事大王等各种兴趣小组,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和表现需要。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游览活动、访问名人、社会调查、当语言文字小医生、设计广告词、写春联等。

4.利用现代媒体,拓展学习渠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渠道,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开放式的新天地。

实施趣味教学法,激发小学生求知欲徐慧娟(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徐庄完小)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情境一、教师要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刚接触数学,有一种陌生和抽象的距离感,感觉到“难或不习惯”,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讲故事、游戏、表演等教学手段,创设出趣味盎然的情境,点燃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数学。例如,我在讲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上课就先让孩子们听故事:师:小朋友,你们爱听故事吗?生:爱听!师:好,老师讲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不过听完这个故事,要请小朋友们回答问题,你们注意听呦:话说唐僧带领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天气非常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久,八戒浑身汗淋淋地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些,每人吃1/4吧。”八戒瞪大了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1/6,最少也要1/5”。悟空听了直笑,连说:“好、好”,马上切了1/6给八戒,大家高高兴兴在吃西瓜,可贪吃的八戒这时在一旁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连说:“傻瓜,真傻!”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下面议论,气氛活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看看八戒傻在什么地方。

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解疑兴趣。

二、教师巧妙设计课堂游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人见人爱的活动形式,孩子们更是喜爱游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把游戏引入课堂,不但能达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的目的,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课尾我准备了一个将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练习,我用学生们喜爱的机器猫来做游戏,我说:“机器猫为大熊、壮壮、花花、亮亮都准备了礼物,谁愿意帮机器猫送礼物?”(礼物上写着乘法算式,人物身上写有加法算式)学生争先恐后地做题,这时我又配上动画片中的音乐,欢快的音乐一响,学生们学习的兴致也就又来了。

三、教师要积极创设兴趣空间,释放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给每个学生留出充分发挥自己的空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对学生通向正确答案的不同路径和解答都要给予认可和充分的肯定,多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他们随时地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思考的问题、听到的讲解提出疑问,要关注新颖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也要关注学生中哪些看来比较“笨”的方法。让学生喜欢“百家争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兴趣,课堂也会因此焕发出开拓创新的活力。

四、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兴趣

知识的掌握,就需要反复练习,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师生间经常组织讨论、争论、开展学习质量自我评估,加强直观演示及学具的使用,一式多变,一题多变、多问、多解,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认识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社会问题此起彼伏,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自然、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有其独特的资源,能以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社会的可继续发展为目标,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生态文明的社会基础,是人类社会所有人的共同愿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和谐社会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人和人(社会)的和谐(人际和谐)、人和自身的和谐(个体和谐)所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态和谐构成了其它和谐的自然物质条件。从客观方面来看,人际和谐的核心是物质的合理配置。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保证社会公正。自然界是生产力的最初的构成要素。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体和谐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充分发展为基本前提的。自然界提供了直接的生活资料。因而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1]。“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2]。生态文明是生态和谐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发展”[3]。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要求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规范,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持。此外,高校还要教育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技能、应用科学技术,寻求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成为实现生产和生产方式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地提出:“应该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支持环境发展的态度、价值观、树立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目的。”人类对自然观认识经历了“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认识过程,特别是现在人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作用。大学生掌握着人类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能使他们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对自然美的追求,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使者。促进了大学生整体观念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目前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应是系统的、全方位的社会工程,必须与公德意识教育、生命教育、消费教育、自然科学与环保知识教育、环保法律意识教育等有机结合,才能卓有成效。

1.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生态道德与社会公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生态道德维护生态环境具有社会公德性质,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动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而生态道德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圈形成生态关系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反映,生态道德对象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是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的基础上,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生态道德不仅强调人类的福利,更关注构成地球生态平衡的所有物种的福利,超越国界、民族,超越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生态道德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世界道德。生态道德强调每一个生活在地球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呵护人类的共同母亲——大自然。

2.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

生态道德教育还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首先要对大学生讲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使对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油然而生;其次要真正认识到生态恶化主要是人类造成的。据中科院的考察证实:用水量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黄河经常断流首要因素;长江洪涝泛滥,是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衰减,中下游运河、塘堰淤积,防洪能力削弱的后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把生态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公德良知,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自身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生成。

3.珍惜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学会珍惜和尊重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所有生命;二是要帮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唤起对自身生命质量的觉醒与追求;三是用理性的思维对待生与死,培养健康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四是生命教育要遵循个体生命发展规律,并与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4.生态道德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态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自身功利和眼前利益,履行人类义务、实践较高道德意旨的能力素养。包括人的生态道德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实践能力等。生态道德能力和习惯不仅是大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更是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重要社会力量。

5.绿色消费观教育

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关系。绿色消费观是指消费要合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是绿色环保的消费。从根本上说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原因是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行为的畸形发展。一些大学生由于受西方“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向往和沉溺于那些既无益于自身身心健康,也无益于社会自然生态平衡的、非理性的、“享受性”生活方式,暴殄天物,糟蹋资源。这类奢侈无度的生活方式如果不及时制止,必然会对更多的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示范效应,败坏社会风气,使得生态危机更加严重。所以,21世纪要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必须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把自己的消费行为同国家、自然环境、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应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是生态道德指导下的、以获得基本需要满足为标准的合理消费。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以享乐、炫耀、挥霍为特征和目的,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扩大内需”为主的背景下,更要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做到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消费”,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如不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筷等,主动购买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环保消费行为,引导和迫使生产经营者向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产品的方向转变,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生态道德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和风尚。

6.环保法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仅靠理论学习和舆论宣传,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约大学生的言行。目前,全国人大通过了《环保法》、《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刑法》中增加了惩处破坏环境的内容。大学生要增强法制观念,对随便排污、污染环境、破坏森林草原、乱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不仅自己不做而且要进行监督和制止,主动自觉地配合政法机关及时查处,追究破坏环境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以爱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生态文明风尚,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法律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1.构建社会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环境

(1)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与强制性的法律制约相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矛盾,存在着人类自身的欲望和理智的矛盾,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调节这些矛盾。社会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必须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制约才能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既是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提高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气的熏陶。

其次,教育大学生不仅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要从遵纪守法的高度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在贯彻落实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政府应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有操作性和强制性的有关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奖罚条例,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上升到遵纪守法的理性高度,使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为和当事人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2)营造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经费、时间投入,加强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推广等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力度。各种媒体应进一步拓展生态道德的传播渠道,为生态道德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生态可耻”的舆论导向。

一是应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精神财富。儒家提倡的大仁爱观,不仅爱人而且爱物。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在最抽象的哲学层面上,自然界具有最高的本体意义,‘天地之大德曰生’自然界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所以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生命整体性的关联……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以自然为师。”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是宇宙的根本……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生爱念,使万物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到生存与发展,即“各适其天”。这些思想精华是当前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是以积极的心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和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因为任何国家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必然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并在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积累许多可以借鉴的智慧与经验。如环境伦理学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因为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界的野蛮掠夺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西方发达国家最先尝到了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所酿的苦果,反过来也促成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和生态道德的思考,为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目前,西方“环境伦理学所强调的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发动民众广泛参与、重视环境立法和环境伦理规范的结合等做法”都应该成为我国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宝贵思想理论资源。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要进行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当代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极为关注,环保意识比老一代人强,因为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环境恶化的受害者。

道德养成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的互动过程,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一要教育,二要实践,才能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能力和意识。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提倡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如拒绝使用塑料包装袋,不用一次性的快餐盒和方便筷,垃圾分类收集;反对在高校中存在着的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人们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时,也从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大学生应当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体系

(1)构建包括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加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构建包括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高校将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

(2)开设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专门课程,从理论上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学校教育阶段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还应开设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专门课程,从理论上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其次积极编写富含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内容教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说,编写的生态教育读本要涵盖生态形式、生态基础知识、林业重点工程、生态法制教育如《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其中包括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是生态道德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学校应结合素质教育积极组织环境保护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覆盖面广这些优点,是学校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与实践的平台。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应积极开展环保内容丰富新颖的活动,寓生态道德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科学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1-11-10(1).

[2] 胡锦涛.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廖福森.生态生命力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 俞白桦.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1).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在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文献标志码:A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道德主体都具有道德权利,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但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求权利的道德义务和不要回报的道德奉献才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尽量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

一、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含义

1.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最一般最基本的人类权利,它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权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道德权利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赋予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干涉的享有和要求某种利益的资格或名分,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具有的人格、尊严和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他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自由度、按照道德所享有的利益、道德主体的主体地位,是主体追求和维护合理利益而享有的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义支持的权利[1]。

2.道德回报。道德回报是一定道德关系中的人们,把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在自觉或自发地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的奖励和褒贬[2]。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它分为赏善和罚恶两个方面,赏善是给那些实行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褒扬,罚恶是给那些实行不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正如亚当·斯密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

二、道德回报:道德权利的应有之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基本权利,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它具体包括:(1)道德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2)道德主体人格平等权;(3)道德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权。自由、平等、利益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这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回报。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履行了一定道德行为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它包括:(1)道德主体作为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2)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道德回报[4],从根本上看,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之后应获得的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后的基本要求,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通过道德活动而获得的尊重和报答,二者是内在一致的。一方面,维护道德权利是获得道德回报的前提条件,道德主体只有能够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关系中得到起码的尊重,作为一个平权主体能够承担道德责任,才能要求被社会和他人公正评价,才能要求获得道德回报,才能享受道德回报。另一方面,倡导道德回报是对道德权利的尊重与维护,道德回报是对主体道德行为价值的评价和报答,在本质上是对“道德人”的尊重,肯定道德回报的积极意义,完善道德回报机制,又是对道德权利的保障和维护。

2.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只承认和强调道德义务,忽略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取得合理的地位。道德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不强调履行义务后的道德回报,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造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不公。

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一对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对于道德权利的先在目的性,也就是说,道德义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以获得某种权利为目的前提[5]。道德义务是道德主体发自内心信念的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道德行为崇高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义务区别与其他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道德义务不是作为获得道德权利的手段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获得道德权利为目的工具,同时,道德义务的承担,也不能以他人是否对等的承担此种义务为前提条件。但是,道德义务先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将它理解为道德义务是脱离道德权利而孤立存在的,更不能由此得出道德义务是与道德权利分离的结论。道德权利在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不能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相应的道德权利,应该要求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是道德关系维护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6],履行义务就应当得到公正客观的回报,这应当成为一条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道德回报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一致性。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现实意义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在道德生活中长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德行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偿,无德者不履行义务反而占有享受他人的奉献;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有德之人,却给了不正当竞争者以投机取巧的机会;善行得不到善报,恶行得不到惩罚,甚至善行恶报,恶行善报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极大的伤害了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严重影响了道德建设的进程。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强调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倡导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强调道德义务、道德责任,道德权利缺乏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要求道德回报。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中毫无个性、自由和权利,失去行动的主动性,在道德行为中是被动的、消极的,没有权利要求社会和他人对道德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更不能要求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哪怕受到损失和伤害也只能自己承受。这种状况使道德主体在行为之前顾虑重重,空有满腔正义却无法付诸行动,极大的打击了道德主体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肯定了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有用性,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有权要求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公正评价并得到相应回报。这一行为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对道德主体的生活和活动有积极意义。

2.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体现了对道德主体道德人格的尊重。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道德主体是生活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利益是人选择行为的出发点,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选择时,人们出于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得失做出超功利的选择。这一超功利选择虽不以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为动机和前提,但道德行为后果的施受者,也就是他人和社会,应该给行为者高度评价和一定补偿.德行不期望报酬不应该成为不应得到回报的原因,许多的行为事前无法约定报酬也不应该约定报酬,事后的补给报酬是对奉献者的人格尊重。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地位和利益。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使道德主体因为高尚的行为、公正的评价以及适当的回报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被重视的愉悦感和道德人格实现的满足感。

3.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但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行善的人总是或多或少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了社会或他人,行恶的人却总是牺牲了社会或他人而成全了自己,行善者经济拮据、生活穷困,行恶者却日益富足、洋洋得意,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不公正使人们对道德建设失去信心,道德建设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下流于形式。道德权利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趋善避恶、扬善抑恶,道德回报则能够激励和强化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形成示范作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参与的普遍性,在全社会形成惩恶扬善的道德氛围,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一种自然规律,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所以,道德回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保障道德行为的道德回报,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扩大道德权利而不履行道德义务,另一种是将道德回报狭隘地理解为物质回报。只有正确理解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深刻内涵和交互关系,才能在道德生活中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的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心雨.浅析道德权利的本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板,2001,(4).

[2]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

[4]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5]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责任编辑 王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生态环保垫料养殖能够改变传统养鸭过程中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且具有提离鸭群疾病抵抗力、降低成本、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众多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乐埠山生态开发区肉鸭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模式为例,探讨了该养殖模式的制作过程及其优点,针对肉鸭的生态养殖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肉鸭;效益;生态环保垫料;养殖

养鸭在国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除了鸭绒市场稳定的供应国内外市场之外,鸭脖、鸭掌等小吃也逐渐在年轻人的群体中产生更大的消费需求,直接刺激了国内的养鸭市场。但在鸭的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场依然采用传统养殖方式,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污染,且易导致病菌的传播。在此情况下,有人提出了生态养鸭模式,即通过在养殖场中铺设生态环保垫料的方式解决鸭场传统养殖模式产生的问题,得到了很多地方的认可,下面本文就对这一养殖模式进行总结。

1 潍城区乐埠山生态开发区养殖概况

畜牧行业内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中国畜牧看山东,山东畜牧看潍坊”,这句话正反映了山东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市——潍坊市畜牧业的良好发展。为了迎合建设生态经济的思路,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也把畜禽业养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但是由于本地区过去基本都是以农村为主,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养殖场保留了传统的养殖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废弃物,使该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为了加快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落实中央政策,搞好新农村建设,建立美好的生态家园,全区对养殖场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基本缓解了这一问题。鸭的养殖区域划分为距离村居、河流、公路200 m以内的区域为禁养区,200~500 m的区域为限养区,500 m以外为适养区。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共有肉鸭养殖户397户,其中禁养区170户、限养区183户、适养区44户。随后按照要求分别执行肉鸭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模式。执行后上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鸭场对本场的改善也较为满意。

2 生态环保垫料养肉鸭的优点

2.1增强肉鸭抗病力 在肉鸭养殖过程中,除了鸭易感的流行性传染病之外,常见病多为消化道类疾病,发病原因主要由有害微生物的过量繁殖而引起。而通过使用生态环保垫料,鸭群在采食过程中会不断把有益菌吞人体内,既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降低了发病几率,又在有益菌的作用下调整肠道消化机能,增强对普通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鸭的抗应激的能力。

2.2改善养殖环境环境问题是肉鸭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困境之一,现在多数鸭场依然采用以水冲粪的形式,用此种方法冲掉的粪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边农田或者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在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模式下,鸭粪全部自动沉积到垫料中,减少了以水冲粪的过程,做到了无污染,零排放,是一项重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垫料中的微生物能够较为陕速的降解排泄物,减少了臭气、甲烷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有效改善了养殖场及其周边的环境。

2.3节省劳动力 采用生态垫料后,粪尿等排泄物不必再定期清除打扫,只需靠生态垫料中的微生物菌群自行分解即可,也不用再定期冲洗圈舍,节省了很多人工和电力。

2.4节约成本劳动力的减少是节约成本之一;鸭群用水量减少是降低成本之二;鸭群发病率降低,不必再使用药物治疗,此为降低成本之三;另外,本方法还可提高鸭群的消化吸收率,更是变相的节约了饲料成本,此为节约成本之四,可谓一举多得。

2.5提高综合效益除了以上成本的降低之外,在肉鸭出场后,生态垫料需要全部更换,而更换下来的垫料里面含有大量经过微生物分解后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良好肥料,在花卉生产和蔬菜种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本生态养殖模式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3 生态环保垫料的制作

3.1选择菌种菌种的选择范围首先确定为有益菌;其次要求该菌种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能够在露天环境和较为恶劣的条件下继续繁殖;第三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粪污分解能力,能够较为快速地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有鉴于此,目前采用的菌种基本上以乳酸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粪链球菌为主,有效活菌含量大于1010个/g。

3.2生物床垫料准备 生物垫料的选择要求无毒环保,吸湿能力强,柔软易干燥,且价格低廉。在北方地区,常见的垫料以锯末、刨花、小麦秸秆、麦糠、沙子等的混合物为主,本次乐埠山生态开发区大多数养鸭场都是采用的此类垫料。南方地区可以就地取材采用稻壳、水稻秸秆等,满足以上要求即可,如粉碎的花生壳,粉碎的玉米秸秆等皆可用于生态垫料。

3.3接种菌种将所选取的菌种直接添加到垫料中即可,浓度为每立方米垫料中添加0.1~0.2 kg的菌种。菌种添加之前可先用5kg左右的清洁水混合搅匀,然后喷洒到垫料中。如果想要获取更好的效果,可以在水中适量添加适量红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菌群的活力。

3.4制备生物床首先在圈舍内进行地面处理,向下挖40cm左右,将垫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混合均匀,调节物料水分为35%~40%(以用手握物料成团不滴水,置于地面能散开为宜),再将物料堆积,铺上草苫。2~3d后,在物料快速升温时翻堆,以使物料发酵完全。4~5d后,即可将物料在鸭舍内铺开使用,要求铺垫的厚度不低于20cm。一般在7~10d时翻动一次。一批主料制备后,中途需视垫料质地,根据相应配比添加部分配料和菌种,可连续使用2~3年。

4 结论

总的来说,生态环保垫料养鸭是一种经济可行、环保可靠、效益明显的养殖模式,该模式实现了人工、药物等成本的节约,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粪污的产生,保护了周边环境,因此很值得推广。另外,本养殖模式所需要的养殖技术并不难掌握,仅仅是在原有生产技术上进行一次改进,但产生的效果却极为明显,尤其符合当前社会人们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日益增长的情况,实现了科学可持续发展,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改革开放后单向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让人们面临着生态资源趋紧的严峻挑战,需要对此种“发展”非正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进行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是极为重要的生态正义路径。

關键词:生态正义;城乡绿色发展;地方政府竞争;体制改革

一、问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战略促动下的工业化进程中,因部分群体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延与外涵的理解过于片面,未立足于整体角度深层考虑资源的综合发展潜力,将综合性、渐进性和内生性的“发展”简化为其中某一方面的人为性膨胀,偏执性地等同于单向度的经济主义[1],在自然资本化的经济逻辑下,预收了眼前待培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此种非中立的超价值发展审视观,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氛围,更漠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传统文明成果的传承。

二、生态非正义的解构及其批判

第一,个体对生态伦理感知的钝化。在生存社会中,农民在通过务农或畜牧的方式将自然资源经辛劳加工、获得个人或经济单位需要的同时,又维护着生态的环境伦理;而现代大多数人在经历科学革命的冲击后,生态伦理层面的价值判断逐渐趋弱或为沦丧,肆意开发高风险工商业项目,严重危害着生态系统的安全。部分群体的目标与生产手段比例再也不像原始农民般那样的协调,而是将环境因素引入经济维度之中:趋利资本的肆虐横行让他们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来对公共自然资源大范围动手。此种抛弃道德文明、唯经济至上的生产观念,让人们对自然资源非正义资本化的程度,远远超过对大自然馈赠的守护程度。

第二,社会组织对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公共自然资源的排他性与竞争性,让投标者对基层乡村稀缺资源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他们通过抢占乡村自然资源而获取其独特性、有限性、优越性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后期加工培育,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自身名列前茅的优势地位。此种资本逻辑让大量社会组织逐渐“公司化”,盲目设项目搞权钱交易,发挥着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成本、就地取材的地域邻近优势,进行无边界的经济扩张,与牟利性经济组织大有趋同之势。在其创造资本成功灵活运作的经济活动空间之时,更扩大了城乡间不平衡发展的差距,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宜居发展模式,在这场无序且过度的竞争中,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成为生态灾难的被转嫁者。

第三,地方政府对政绩考核的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特点为:党的领导与地方政府体系的行为特征。GDP的竞争,让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地投身于地方经济活动中,某些地区将“发展优先”的经济维度作为政策取向、制度偏好,欲采用不恰当手段对GDP进行疯狂的纵向直线“拉动”,漠视自身区域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先天特殊性或局限性,逾越发展边界,长期处于经济所谓高速增长的发展幻象中。殊不知,由此引发的诸多漏洞已成为燃眉之急——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成为中国生态经济的“癌细胞”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中不易被量化的隐性代价。

部分干部针对生态资本化的现象未有充分认识、对中央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及时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路线方针,不但未减少对公共自然资源的市场化侵占,甚至更愿于自己任期之内创造出良好政绩,用直观的年终数据讲话,忽略了基层群众赖以生存的维持隐性的美好生态自然环境,对一些僵尸组织的破产进行阻挠,对咄咄逼人企业过度纵容,其中牺牲最大的仍是不可逆的生态毁灭性结果。

三、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形塑路径探索

(一)促进个体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

1.健全生态正义的生态文化体系。非正义的生态掠夺趋势,严重导致了社会不同层次群体的实际生活质量、经济收益等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均匀与不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在经济主义的发展驱动下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远走高飞继续“恶性”开发,却将其视为“良性”经济循环;失去制度屏障的弱势长期栖居者虽未参加开发破坏性活动,却成为了“经济扩张”的牺牲者,需承担他人带来的不可逆自然毁灭性后果与社会治理责任。对于灾难分配的不均衡现状,资源开发者应立即认识到自己有关生态非正义的种种不妥行为,去除经济恶性发展的邪念,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正义理念,做到精神文明、道德伦理上的真正“脱贫”。

2.树立“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的社会理念。“发展主义”的根本性问题是“经济之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失去了“社会之善”(社会理性)、“生态之善”(生态理性)的前提性规约,并在相当程度上简化为狭隘性经济生产活动的“效率”或“竞争力”,因而难以避免地产生“生态之恶”“社会之恶”的后果[2]。反之,若以发展生态作为主要向心力,而将经济作为附加发展产物的“过善”,也会导致如“经济与环境置换”模式般的发展失衡现象,唯有将“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结合,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制度背景下,为无边界发展确立经济、生态、文化边界,方能真正达到现代化意义下的“社会之善”。

(二)加快组织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1.构建城乡绿色环境治理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城乡间于各方面的发展藩篱渐成痼疾,统筹城乡共同绿色发展、改变和摒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观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在推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筹工作时,各组织需把握好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而因地制宜,不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的升级;在其努力带动新型“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也应以“绿色政绩”的环保指标反向地制约考核各级政府,倡导二者形成相互依存促进的良性协同治理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生态工程项目,创建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形成生态正义的良性循环。

2.加大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少数组织忽视社会规范,漠视中央社会环境法规政策,甚至通过诡辩而顽强抵抗,违背伦理道德而又挣脱制度约束,无序地在无边界发展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让乡村经历着物理意义上的剧变及社会意义上的衰败。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的加大迫在眉睫,应尽快健全乡村环保专项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处罚标准高于治污的成本;建立乡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污染企业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落实治污方案来帮助相关企业减排降污。其中,针对乡村中部分处于实施阶段的新建项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提高此类项目的环保准入标准,也要对该组织的可持续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综合严格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针对已处于严重反排污标准、处于治污无望阶段的组织一律坚决取缔,杜绝为了贡献经济指标而滥竽充数的僵尸企业,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再度泛滥。

(三)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1.完善政绩考核评价的相关内容。传统追求GDP政绩的考核方法着实需要改革,需将过去一味强调经济速度与规模转变的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基于地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倡“绿色GDP”绩效评价机制中的生产法或核算法的两种计算方式,适当增加生态功能建设和生态保护成效方面的考核,因地制宜,让政绩越来越“绿”。相关部门在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工作期间,可适当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起来,作为干部奖惩和职位提升的重要依据。定期安排干部的文明素质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的政治站位,增强环保法律法规的绿色发展意识,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责任链条,进而在不同方面协助区域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真正落实环保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正义铁军”,也可避免生态保护工作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传导中,形成越基层的部门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整改任务越是不断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的差序状态,让高素质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干部对顶层绿色设计愈加深入贯彻落实、层层推进,名副其实地成为所在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2.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损害人民群众与守法组织的合法环境权益、扰乱社会组织公平竞争秩序的“黑色组织”,严惩其将处于工业链尾部的废弃物清运未果而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行为。某些组织因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便在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处撑起了“保护伞”,即使面对连续曝光、环保督察亦岿然不动,甚至肆无忌惮地继续进行污染恶循环。各级党委、干部应及时认清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杜绝对此类组织进行明里暗里的纵容与庇护行为,应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主动将綠色政绩作为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佳回应。当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是事后追究责任,相关的前期预防工作也是相当必要的,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巡视、舆论监督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将经济非正义的苗头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纠偏除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生态损失。

四、结语

面对已然显现的生态毁灭性后果,我国人民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民族的政治共识与执政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元素,共同承担起这项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责任。需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维护经济及生态伦理良性互动关系、加快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全面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等路径逐步向生态正义的目标大步迈进,和谐共生、绿色共赢必是全国乃至全球追求的生态友好型美丽局面。

参考文献:

[1]  郇庆治.“发展主义”的伦理维度及其批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2-57.

[2]  郇庆治.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5.

上一篇:建筑生态化论文下一篇:生态翻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