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范文

2023-03-05

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落实,各项建设事业被日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亟须一大批兼具扎实法学知识、精湛法务能力与良好法治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新时期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对此,法学教育者应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教育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努力推动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积极开展“专业知识模块”“实务能力模块”与“法治素养模块”的实践性互动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与考核方法,将“知、能、德”三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内容有机统一,以此克服法学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方面的不足,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离不开法律应用型人才的支持,这需要当代法学教育者担负起培养这类法治人才的教育使命,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与实施。从法学教育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强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弱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与之相比,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实务能力”与“法治素养”三大模块为主线,以实践性互动教学为主要方式,对学生的“知、能、德”进行全方位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法律应用型人才。为此,本文在梳理我国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该模式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力求能对相关教学实践起到科学的指引作用,并对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有所裨益。

一、我国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研究概况

“模块(Module)”原指计算机软件中具有独立执行功能的程序单元。“模块化教学模式(Modular Teaching Model)”基于“模块”概念发展而来,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首创,因其注重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人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故而被国外教育界广泛运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我国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该模式,最初应用于计算机、机电工程等理工类教育领域,2005年后逐步扩展至法学教育领域,形成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与直辖市的高校法学课程中得到应用,其教育价值日益彰显。与此同时,知网可查的相关教学研究论文已近50篇,对该模式教学实践的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内涵解析

研究始于概念,终于践履。科学厘清“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有助于引导解决相关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困惑。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研究者对于“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内涵的研究不多,并且尚未形成共识。例如,有教育研究者认为,该模式是将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并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方式[2]。另有教育研究者认为,该模式是教师将教学活动按照特定主题归纳成为独立的模块,学生经过该模块的学习获取技能的教学方式[3]。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一定程度地揭示了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内在属性与基本特征,各有合理之处,但是不够全面,忽视了素质培养的目标与内容,而且对于教学模块与教学方式的表述不够准确和清晰。对此,笔者在总结该模式的教学实践经验后认为:“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知识、能力与素养为教学模块内容,以实践性互动教学为主要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学知识、法务能力与法治素养综合性培养的法学教学模式。”这种表述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块内容、主要教学方式与根本任务等方面,系统性地阐释了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有利于全面、清晰地揭示出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内在属性与基本特征,从而为相关研究与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指导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发展的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围绕推动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导理念,这为法学教育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的指引。

第一,在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方面,中共中央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4]在此目标指引下,要以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走向现代化为己任,将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相统一,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才需求相契合,制定更具有全面性与前瞻性的教学目标。

第二,在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5]这要求我们要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作为法律模块化教学的根本任务加以落实,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

第三,在教育发展的工作要求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为此,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探索法学教学模式改革,不断优化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与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四,在教育发展的师资保障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7] (P46)。这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法律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科学、全面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推动教师不断提升师德师风与业务水平,从而为充分实现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四、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法律应用型人才的支持。为此,我们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与根本任务,从法治建设的人才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知、德、能”的全方位培养。具体的培养要求包括: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唯有引导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和精通法律实务技能,胜任将来的法治工作职责;二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精湛的法务能力。唯有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正确处理法律实务,切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三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素养。唯有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与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才能让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技能服务人民,积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根据上述培养要求,可将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設事业培养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精湛的法律实务能力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五、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模块设计与运用

(一)教学模块的设计

为实现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中可设定三个基本教学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实务能力模块与法治素养模块,对学生进行法学知识、法务能力与法治素养的全面培养(详见表1)。这三个基本教学模块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专业知识模块为其他两个模块奠定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实务能力模块为其他两个模块奠定不可或缺的思维基础;法治素养模块则为其他两个模块奠定不可或缺的情商基础。

(二)教学模块的运用

在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通过上述三个基本教学模块,对学生的法学知识、法务能力与法治素养进行全方位培养?从有关教学实践效果来看,实践性互动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所谓实践性互动教学,是指教师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出发,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教学活动。实践表明:学生参与实践性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和配合教师输出的教学指令和信息,并与教师实现良好的信息与情感沟通,形成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素养培养的正效应,进而达到对学生“知、能、德”综合培养的目标。在实践性互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探究与实训活动,在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智慧、灵感与热忱,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教师还要注意将三个教学模块进行合理转换、有效衔接与融会贯通,以此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广东某高校的一次“国际法”模块化教学课(《领土的取得与变更》)为例。

第一环节:教师开启“专业知识模块”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关于国家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的基础知识——“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征服、民族自决、全民公决”的概念、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

第二环节:教师转化到“实务能力模块”教学,通过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布置研究任务,以此训练学生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教师提出问题:在上述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中,哪些方式是符合现代国际法原则的?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形成共识:先占、添附、民族自决与全民公决方式符合现代国际法原则。

第三环节:教师转换回“专业知识模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二战后关于中国领土问题的国际法文件知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法文件正式要求日本归还其侵占的一切中国领土。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步隐性开展“法治素养模块”教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国家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知识时,启发学生对这些方式进行国际合法性判断,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国际法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铸牢他们依据国际法捍卫祖国领土的法治信念。

六、模式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法与提升策略

教学考核是促进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教学是由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共同构成的统一活动,因而对于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考核,需要从教师的授课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两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一)教师授课质量的考核方法

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实践性互动教学方式,因而可将该方式作为考核教师授课质量的主要对象。对此可借助美国教育学家弗兰德斯提出的互动教学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系统)[8]予以考核。该系统设计了一套描述师生互动言行的编码系统。测试者每3秒选取一组师生互动言行作为样本并标注一个编码,然后将其与相邻编码两两结成“序对”,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其后将相同“序对”出现频次填写在FIAS统计表中,以此记录互动教学活动实况。以广西某高校一次经济法模块化教学课“产品质量法”的授课质量考核为例:测试者从该课教学录像中选取40分钟样本,编辑成一系列编码序对后填入FIAS统计表中,继而择取关键性数据进行考核(详见表二)。数据显示:“积极整合格”中的序列次数达到了136次,反映出师生互动教学的总体授课质量较好,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消极缺陷格”中的序列次数也出现了12次,这反映出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互动障碍,没有融入实践性互动教学之中,需要教师采取措施对该问题予以解决。

(二)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方法

在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是考查该模式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也最能直观反映出该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法学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往往只注重知识测试,采用的方法常常是单一的试卷测试。在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能、德”全面发展的法律应用型人才,因而教师要从知识、能力与素养方面对学生展开全面考核。以上海某高校的法学模块化教学考核标准为例,其考核项目包括三项:法学专业知识考核、法务能力考核与法治素养考核,每个考核项目又各包含若干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方法确定为:学生考核成绩=法学专业知识考核(30%)+法务能力考核(40%)+法治素养考核(30%),由此涵盖了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全部培养内容,有助于对其学习质量作出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三)提升模式教学质量的措施建议

为了有效提升法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推动实现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建议针对教学质量考核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下述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教师授课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

第一,优质的师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提升法律模块化教学质量的首要举措是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首先,教师要注意提升自我修养,尤其注意要在实践性互动教学中保持耐心与亲和力,多鼓励和认可学生,尽力摒除阻碍教学互动的不良情绪与言行,努力营造宽松、融洽的授课氛围;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进修、培训与法律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最后,学校要为教师设置全面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政治觉悟、师德师风、法学知识水平、法律实践能力与模块化教學组织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对考核优秀人员及时进行奖励,以此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全面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与业务水平。

第二,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互动教学,以此进一步提升法律模块化教学的授课质量。为此建议教师借助韦纳归因理论(Bernard Weiner)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该理论认为,学生如果将失败原因归于可控因素(努力程度),则会保持学习动力,努力学习以争取成功;如果学生将失败原因归于不可控因素(“能力高低”“任务难易”与“运气好坏”),则容易失去学习动力,自暴自弃[9]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归因的习惯,指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合理调整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法,保持乐观的学习预期,积极融入实践性互动教学之中。

第三,教师可根据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差异,在实践性互动教学中探索“分层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此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具体实施方法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然后将水平相近、性格互补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根据每组的不同情况,分配与之水平相适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力所能及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为每个学生创造提升自身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机会,引导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全面发展自己,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Riasat Ali.Modular Teaching[M].Germany: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1:2.

[2]缪文升.模块化教学法在警察法学中的语义及其运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5(4):98-101.

[3]吴晓红,袁宏稳.基于SPOC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模块优化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3):125-12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9-02-23)[2021-05-12].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5]人民日報评论员.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5(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1.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18)[2021-05-12].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7-10/28/nw.D110000gmrb_20171028_3-01.htm.

[8]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23-27.

[9]伯纳德·韦纳.归因动机论[M].周玉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8-14.

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范文第2篇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

第一课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运用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

(见教学重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

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图片内容见课件) 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引思明理】

<设置问题>

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

(一)纪律的定义(板书)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看多媒体课件。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设置问题>

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

<设置问题>

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

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

<设置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

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

1.法律的特征(板书)

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设置问题>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教材案例分析: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教育法》。法律非常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案例,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设置问题>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

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设置问题>

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

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

<设置问题>

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

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

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

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 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

3.法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

(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二。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观察体味、思考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

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板书)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板书)

<设置问题>

(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课堂小结]

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验导行】

[课堂练习]

观看多媒体,思考问题。

<设置问题>

1.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还可以帮你写作业,你去不去?如果你不去,你能否说服你的同学也不要去?请说出理由。

2.图中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定义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法律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是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多采取案例教学,用学生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的检查和调整自己,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的意义。

在教法学法上,以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行为导向法为主,选用典型案例,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由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课认识有偏差、定位不准确,导致实践课的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课进行了全新规划,确立了以理论说服为目标,以课堂为中心,以专题授课内容为主线,日常教学实践、课堂专题实践、校外专门实践3个层面分层开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课;思考

近年来,“两课”的时效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实践课提高“两课”的时效性问题,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以至于“两课”的实践课成了专门的研讨课题,并形成了若干独立的成果。这看似一个教学实践问题,其实也涉及若干理论认识问题。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两课”的实践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两课”的实践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有别于专业课的实践课。思政课的实践课,其目标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而专业课的实践课的目的是解决专业操作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在于理论说服力,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基本价值。偏离了这一点,“两课”的实践课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舍本逐末。《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均简称“道德与法律”课)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总体上属于思政课。因而,“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应当围绕理论说服力展开,增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增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和活力,使教学内容作为正能量进入人心,实现教学目的。但是,“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有着思政课实践课的共同困难:班型大,人数多,监督考核困难,老师工作量大;授课学生往往又不属于同一个专业,内容针对性很难落实,课后时间很难协调。加之对“道德与法律”实践课认识有偏差、定位不准确,导致实践课的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道德与法律”課的实践课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

没有从基本使命的层面思考实践课。“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范畴,其基本使命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解决理论的说服力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完成知、信、行的转化,能够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正确分析现实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最终教学目的。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光靠理论讲述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借助于实践教学,通过身体力行、切身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理论认知、增强情感认同,不知不觉地使所学理论成为其价值体系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成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和行动指南。可见,实践教学对于“道德与法律”课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而是完成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定性不准

思政课的实践课不同于专业课的实验和实习课。专业课的实验课和实习课是为了验证所学理论和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思政课的实践课是为了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目标是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用专业课的实验课和实习课的思路和标准去设计思政课的实践课和安排思政课的课时。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的实践课是为理论课服务的。比如同样是实践课,法律专业课的实践课与“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样。法律专业课的实践课强调的是法律技能的实际操作,“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更多的是强调法律道德、法治意识的领悟与提高。有的“道德与法律”课实践课参考书中包括模拟法庭的设计是不妥的,一来学生通过“道德与法律”课54学时的学习,知识量不能满足模拟法庭的需要,二来与模拟法庭付出的时间和课时相比,学生法律道德、法治意识提升的效果不佳。

(三)形式单一,材料陈旧

以往的实践教学一般停留在课堂举例、安排写调研报告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理论加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到疲惫麻木,缺少新奇感。另外教学过程中,老师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认真地分析思考问题,导致结果就是:学生只知道讲了这么个案例,至于为什么要讲、从中有什么体会和感悟却一概不知,看似丰富热闹的课堂,实则效果不佳。

(四)工作不到位

布置的实践任务,如写调研报告,多由学生独立完成,交上来之后由老师审阅评分,由于缺乏必要的适时的理论性的点拨,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在调研报告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解决,最后就变成了为了实践而实践,偏离了思政课的主旨和使命。

(五)没有形成实践课的整体策划

以往实践教学中,各教研室之间、学院与学校团委、学生处等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合作,往往都是各自为战,实践课分散随意,形不成理论上的冲击力,没有达到教学意图。

(六)对实践课的评价过于短视

其实整个思政课的时效性评价都存在这个问题。思政课是塑造学生“三观”的课程,对其时效性的评价应当以学生一生生活为视野,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对“道德与法律”实践课的设计不应当仅仅考虑考试方面和教学常规要求。

二、“道德与法律”课实践课的规划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道德与法律”课实践课进行了规划,确立了以理论说服为目标,以课堂为中心,以专题授课内容为主线,日常教学实践、课堂专题实践、校外专门实践3个层面分层开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日常教学中的实践

主要指案例教学和课前新闻评述。案例教学是传统实践教学方式,仍将保留和沿用,针对过去存在的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到理论讲授本身力求接近学生实际,选举实例力求接近现实生活,讲解例证必须精心策划,不仅选好,还要讲好,不仅老师讲,还要让学生说,最终达到触动心灵、启发人生、终生受益的目的,实现思政课的主旨。课前时事评述,要精心选择与本课程有关的新闻内容,进行评说和引导,这既具有适时性,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又能与教学内容形成合力,起到增效作用。在前几年,某高校高材生出家为僧,我们及时把这则新闻引入课堂讨论。这则新闻涉及公民的宪法权利、价值观、家庭观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准备,多方面点题引导,启发学生应有的视角与理性,避免泛泛或偏激。有一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成绩提出质疑,教师立即组织“假如我学习很好,但成绩很低,应该如何对待”的讨论。当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如何改进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角度讲的,这种解答显然偏离了思政课的主旨和使命,教师及时引导,从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点评,甚至分析了学生解答中应试教育的印记,进而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践行素质教育的启发。

(二)课堂专题实践

我们在实践教学改革之前已经进行了专题教学改革,将“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内容分设为10个专题。课堂专题实践的特征是根据课程内容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这些安排必须周密策划,围绕讲授内容,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展开。对实践结果必须进行必要及时的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具体措施可以灵活多样,可以采取观察与写体会、观看视频、演讲、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这种实践模式的优势在于:时间充裕,相比于课堂案例教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讨论、辩论、咨询、查找资料,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综合性强,往往一个实践内容能涵盖所在专题的多个知识点,通过这种综合分析说明,能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总体把握,是对课堂教学零散知识点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课堂专题实践紧紧围绕专题教学的内容展开,每个专题设置一个以上的实践教学内容集中进行。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稳定,随教学内容变化而设定。比如《大学之道》这一讲,是配合新生的入学教育进行的,教学目的是正确认识大学,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度过大学生活。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大学、大学精神是什么、高中与大学有什么区别、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等。为了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对实践课作如下安排:在课堂上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观察和体会到的大学与高中的区别(比如最简单的食堂名称、校园标语等,抽象一点的如赤峰学院校训与高中母校的校训等);课后要求学生网上查找赤峰学院领导在上一届学生毕业典礼和本届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自己对大学的认识写一份大学4年的规划,老师评分后发还学生并建议学生收藏这份规划,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份历史资料。恋爱婚姻问题,已经是大学生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恋爱与婚姻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一讲,主要教学内容为恋爱中道德和相关法律问题、婚姻法的主要内容、爱情与婚姻在法律上的区别,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敬畏爱情与婚姻,能够妥善处理恋爱、婚姻当中的一些问题与纠纷,终极目的当然是学生能够有幸福的爱情与婚姻。我们对这一讲的实践课是这样安排的:课上观看今日说法视频案例《爱情保证书》,组织案例讨论,接受学生的提问;课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家庭、婚姻及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最好总结一下自己父母的婚姻家庭生活,自己能够对父母的婚姻家庭生活发挥哪些作用,对所讲内容有比较深层次的思考。其他专题实践课的设计,理念相同,不多举例。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我们的作法是有效的。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处理、协调父母之间的离婚争议,使父母归于和好。还有的学生毕业多年后就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困难向授课老师咨询,还记得老师授课时的内容。

当然,课堂专题实践也存在一些特殊困难,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理解。这主要是影视资料的播放问题。根据我本人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法律基础部分是最难安排的。在整个教材中,篇幅虽小,但内容多。对学生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教材所列法律部分的知识点及其观念远比掌握道德部分的知识点及其观念难得多。所以教师必须删繁就简,抓住重点和核心内容讲授。我们结合实践课安排,做了大胆尝试。首先在课堂播放电影《秋菊打官司》,然后以此为基础和例证讲解三大诉讼及其简要程序和证据规则、我国的法律体系、法治社会基本规则在三大诉讼上的体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传统社会与法治社会的观念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整个教学过程边回忆、边讨论或提问,边进行知识讲解和观念启发,师生互动,效果比较好。但对播放整部电影,有些部门和老师是有不同意见的。那么安排学生课下观看电影呢?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是不可行的。一来条件限制,有些学生不能看;二来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性,不去看。如果缺乏看电影这个环节,整个教学效果就无法达到。实际上,这部电影是精心选择的,是实践教学的参考资料,甚至也是教具。既然我们能够接受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纸质参考资料,就应该接受非纸质资料的阅读。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改进考查内容和方式。将实践课书面材料(至少一次)作为平时考查内容的一部分,与考勤一起构成平时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至少50%。在期末和期中考查试题中,除基本知识点外,也要有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探讨性题目。

基于以上的探讨,我个人不主张将“道德与法律”课明确地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泾渭分明的部分,并安排各自的课时。目前所谓的2+1模式(理论课时占2/3—36课时,实践课占1/3—18课时)不可取。“两课”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是不可分的,必须统一到课堂和理论说服力上来。所谓的2+1模式除了明显的压缩了“两课”的课时以外,尚无明显的取得实践课应有的效果。

(三)校外专门实践

这部分正处在论证和实验阶段。校外专门实践是学生利用小长假或寒暑假到社会上进行走访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的一种实践方式。校外专门实践以课题的形式操作,列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统一安排,与团委、学生处联合进行。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总体规划,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项校外专门实践课题,可在任一学期完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自由确定。课题1学分,计入总学分,属公共必修课性质。课题内容的设置与公共课开设的内容一致。具体选题由各教研室讨论确定后公布给各届学生,学生选题,相关老师为指导教师,对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审查。为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指导课题列入教师的工作量。“道德与法律”课校外专门实践课题每年定期向教研室老师征集,集体讨论后确定。我们征集的部分题目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大学生假期生活调查研究、当今社会养老现状调查研究、××地区社会违法犯罪情况调查研究、××地区离婚情况调查研究、××地区就业与职业道德情况调查研究、“校园文明”主题微电影等。

现实社会是复杂的,远比课堂接触的要丰富得多,在理论和现实碰撞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追問,而不再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甚至是听而不闻,真理越辨越明,经过质疑、反思之后确认的理论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调研报告及调研过程中反映出的知识和认识上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发生负面作用。

3个层次的实践功能各异,形式互补,逐步递进,相辅相成,共同为理论课程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改革,使“道德与法律”课成为学生在校欢迎、离校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杨晓春,钟卫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晓春,王津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3〕张玉,黄永强,孙正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吕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6〕于红梅.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1).

〔7〕纪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长春大学学报,2016,(6).

(责任编辑 姜黎梅)

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和要求;了解慎独和省察克治的含义及其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和要求。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职业道德养成的要求和意义;以注重职业道德养成为荣;认同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

运用:在职业道德养成的实践中,自觉运用慎独的方法;自觉通过省察克治,勇于改过和善于改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慎独和省察克治。

难点: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慎独和省察克治。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4~58; PPT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讨论“小王同学的想法对吗”,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王同学的想法对吗?

通过组织血色很那个讨论小王同学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小王将来职业生活的两种可能性:一是无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接受教训,重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明白,在学校学习就要注重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职业道德需要养成。

1.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是后天养成的。

(2)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

(3)职业道德养成的要求。

(4)注重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刘德故事的启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结合阅读教材第

54、55页的正文以及“链接”,回答:假如你是一名职业工作者,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引导学生懂得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理解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从现在开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对照职业道德规范改变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第二目:入暗室而不欺──慎独。

1.教学内容

(1)慎独的含义及特点。(2)慎独的意义。(3)做到慎独的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推销员小耿事例大讨论。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56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思考并回答:假如你是小耿,你会怎么做?我们如何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坚守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了解慎独的含义、特点。板书:入暗室而不欺──慎独,自己独处无人监督,按照道德准则行事;自主性,主动性。

(2)探究活动四:杨震拒金。

看“杨震拒金”的故事,要求其他同学边看边思考:这个故事在什么地方显示了“独”?杨震为什么能做到慎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杨震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与慎独是什么关系?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①什么是“独”?②为什么要“慎”?③杨震坚持了什么样的信念?④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慎独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做到慎独;做到慎独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慎独的意义,掌握慎独的要求。

(3)探究活动五:在“隐”与“微”上下功夫大讨论。

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的“链接”,思考:造成“隐”与“微”的原因有哪些?说说我们身边的“隐”与“微”现象。如果小夏将电脑其据为己有,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在“隐”与“微”处的不同选择是对自己道德境界高低的试金石:做到慎独,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不能做到慎独,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堕落的起点。最后作归纳,强调说明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的重要性──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3)探究活动五:在“隐”与“微”上下功夫大讨论。

阅读教材第57页的 “链接”,分小组讨论,积极思考,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每组推荐代表发言,回答问题。

第三目: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省察克治。

1.教学内容

(1)省察克治的含义。(2)省察克治的意义。

(3)做到省察克治的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六:富兰克林的习惯。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第57页的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其他学生听并思考并回答问题:富兰克林的做法,对我们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第

2、3节正文,理解省察克治的含义、意义,并用PPT出示:对照规范,反省检查,找出不足;克服与修正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与习惯;提高道德境界。

(2)探究活动七:我们应当怎样省察克治?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58页的“链接”和名言,围绕“我们应当怎样省察克治”这个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掌握省察克治的方法。用PPT出示:学会省察,按照规范反省自身,勇于改过,善于改过。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五课第二框 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职业道德榜样的内涵及意义;知道涵养职业道德要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锤炼。 情感态度观念:懂得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的道理;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见贤思齐;懂得从小处着手,在职业生活中自觉修炼。

运用:自觉以行动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自觉践行,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职业实践中,自觉遵从职业道德的要求,身体力行,纠正自己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不良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见贤思齐,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

难点:自觉践行,从小事做起;自觉遵从,身体力行。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9~62; PPT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案例导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王顺友的马班邮路给我们的启示。

简要介绍王顺友事迹,引导学生探讨:王顺友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是怎么来的?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在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点评、归纳,其中突出五个关键词:养成、职业实践、锤炼、责任感、身体力行,进而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2)引导学生翻阅教材,了解在职业实践中锤炼良好职业道德的三个主要途径:在职业实践中锤炼;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1.教学内容

(1)学习职业道德榜样的重要意义。(2)怎样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秦冬琦的故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活动框中的文字及名言,问题:秦冬琦是如何很快成为一名优秀服务员的?秦冬琦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学生探讨、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职业道德榜样对人的激励作用,理解人人都可以像秦冬琦一样,通过自觉地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2)探究活动三:怎样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的“链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道德榜样的事迹,并推荐代表回答PPT出示的问题:你向道德榜样学习过吗?结果如何?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第

一、二节正文和“点评”,归纳学习职业道德榜样的要求,激发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道德榜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榜样,抓住职业道德榜样的精神实质,将学习职业道德榜样落实到自己的职业活动中。

第二目: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

1.教学内容

(1)从小处着手的重要性。(2)如何做到从小处着手。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从小处着手。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60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从小处着手的名言或故事。思考:为什么要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手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从小处着手与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

(2)探究活动五:“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辩论。

组织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1页“链接”和教材关于两节“从小处着手”的正文,对“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观点进行辩论。在学生辩论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小节”,辩证地看待“大事”与“小节”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从小处着手”的道理以及如何做到从小处着手。指出:克服眼高手低,从每件小事做起;恪守规范,以负责态度做好每件小事。 第三目:身体力行,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1.教学内容

(1)身体力行对于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如何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六:珍妮与露丝的故事。

请两位学生上台讲珍妮与露丝的故事,其他学生边听边阅读教材第61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思考:从职业道德养成的角度看,珍妮与露丝的事例我们什么启示?为了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理解:实现理想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与提高都离不开行动,都体现在自己的道德行为上。

(2)探究活动七:邓建军的故事。

请一位学生介绍邓建军的事迹,结合教材第62页的第

二、第三两节正文和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邓建军的成功与他的职业道德有什么关系?邓建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怎么得来的?

引导学生理解邓建军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养成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又与他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在事上磨炼是息息相关的。进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在事上磨炼”的含义与重要性,理解“身体力行”与“磨炼”贵在坚持。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范文第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施方案

2011年4月

一、课程简介:

学分情况:3学分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45

二、课程性质: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学院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高等教育公共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依托,按照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规律,给予科学的引导和启发,力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课程教材: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5版。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件,包括:课程讲解、例题分析、作业题,请同学们予以参考。

四、教学过程:观看课件的课程讲解、自学平时作业网上课程辅导答疑(网上讨论)考试

五、教学特点:

(1) 本课程是一门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

道德水平为主要目的,以增强大学生进行修养的自觉性为着力点,从大学生入学后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入手。本课程辅以必要的相关案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

(2) 这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内容,包

括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内容;

(3) 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涉及很多基础的法律问

上一篇: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下一篇: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