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范文

2023-03-05

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法律素质 调查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上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从教学规律上讲,这门课在思政课“05方案”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基于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的基本素养进行调查分析,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调查分析的基本情况

作者从2007级开始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抽取2007、2008级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三所学校中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科(除农林和医学外的所有学科)的180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747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1616份,占全部回收问卷的92.5%。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二、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情况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它是一种特殊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的品质。道德素质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

1.社会公德

(1)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

有41.3%的学生认为是社会环境,认为是家庭陶冶和学校教育的分别只占到29.2%和27.7%,说明高职学生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另有1.7%的学生认为是舆论导向。

(2)文明礼貌

84.9%的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会主动让座,6.7%的学生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8.4%的学生会假装没看见;目睹公共场合下一对恋人的亲热行为,8.9%赞同的学生表示自己也曾经有过,41.3%反感的学生认为有伤大雅,49.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对于上网聊天时,是否使用文明用语,20.3%的学生上网时从不聊天,50.5%的学生非常注意文明用语,29.2%的学生不太注意,认为大家都不文明。

(3)爱护公物

对校园中的“课桌文化”,55.7%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做过,这样的比例让我们较欣慰,但也有28.2%的学生认为蛮不错,表示赞赏和支持;另有16.1%的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我们认为“课桌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中比较普遍,但这一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应为大学生留下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从图书馆借到一本被污损的图书时,68.1%的学生认为应设法把书弄干净或告诉管理员,23.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书就是这样的,8.4%的学生认为没什么,自己也曾这样做过。对宿舍中长流水、长明灯你会怎么办的问卷中,77.5%的学生会主动去关掉,12.6%的学生认为自己也做过没什么大不了的,9.9%的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持谁爱管谁管的态度。我从后两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能做到爱护公物,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漠不关心或者自己也干过,公德意识较为欠缺。

(4)保护环境

当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27%的学生会上前制止劝其捡起来扔进垃圾箱,47.8%的学生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25.2%的学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遵纪守法

42.3%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是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28.7%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28.9%的学生表示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这反映出当代高职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有较正确的认识,但仍然因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

对于公路上骑车带人或闯红灯的行为,25.5%的学生的态度是应严格禁止,25.7%的学生认为应加以处罚,43.8%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宣传教育,5%的学生认为不好说。某人拾到一个钱包,内有2000元,但失主很富有,57.9%的学生认为应当把钱包还给失主,18.1%的学生认为可还可不还,2.7%的学生认为说不清。21.3%的学生认为应当还,而不还就是违法,是不当侵占;在过马路时遇上红灯,但前后左右都没有车辆、行人通过,63.6%的学生认为应当等待绿灯亮时再通过,19.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等待,16.8%的学生认为怎么做都无所谓。

对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接受。例如高职学生在相互交往和公共场所更加注重文明礼貌和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高职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一些学生对社会丑恶现象漠不关心或听之任之,一些学生则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

(1)恪守职业道德的关键因素

25.5%的学生认为恪守职业道德最关键的是做好本职工作,40%的学生认为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34.2%的学生认为是发扬团队精神。

(2)择业观

31.2%的学生去单位求职时更注重个人兴趣爱好,24.3%的学生更注重薪水待遇,44.5%的学生更注重该单位发展前景。

(3)诚实守信

对诚信的看法,11%的学生选择了诚信吃亏,73.5%的学生选择了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9.8%的学生选择了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5.7%的学生选择了诚信没有什么用。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81.6%的学生会主动退还, 5.4%的学生不会,11%的学生看情况,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但是还有待提高。高职学生的择业观也需要正确引导,从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高职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

3.家庭美德

(1)尊敬父母

对于父母的苦口婆心,70.8%的学生选择用他们的话勉励自己。当代大学生仍处于求学阶段,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方面的问题还没有积累足够多的经验,需要凭借父母的经验作为依据,帮助自己进行判断分析。但也有15.3%的学生认为有代沟不理睬,13.1%的学生表示完全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两个极端的选项,我们认为叛逆和依赖都是不对的,父母的话具有见地性的,应当适时予以参考。

(2)勤俭持家

当面临家庭困难,弟弟(妹妹)都在念大学时,21.3%的学生选择主动退出,26.7%的学生选择听从父母安排,52%的学生选择克服困难,继续完成学业。

(3)家庭和睦

在外读书,10.1%的学生会每天打一次电话回家,52.5%的学生会每周打一次,27.2%的学生会每月打一次,10.1%的学生一般不打,等家里人打过来。

三、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情况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认识上、行为上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高职学生要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意识、拥有必要的用法能力,便构成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三项基本要素。

1.法律知识

31.4%的学生认为“被告”是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22.8%的学生认为是打官司时理亏的一方,42.8%的学生认为不好说,2.7%学生认为以上都不正确。

2.法律意识

如果与他人发生纠纷,24.8%的学生选择请双方单位领导或中间人协调解决,49.8%的学生选择双方和平协商解决,20%的学生选择向法院起诉,5.4%的学生选择其他途径。

3.用法能力

如果购物时受到商场保安人员无理搜查您随身携带的物品,29.7%的学生选择忍让,以后再也不来这里购物;27%的学生选择拒绝,强烈抗议;39.1%的学生选择找商场领导或消费者协会解决;4.2%的学生选择其他途径。

甲、乙两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买房需要,甲向乙借款两万元,约定五年内归还,18.3%的学生选择甲不用写借条给乙,56.7%的学生选择应当写,25%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某甲见到一个小偷偷钱包,小偷被警察抓住,警察请某甲当证人到法庭作证,41.3%的学生认为某甲应该去,29.2%的学生不应该去,29.4%的学生说不清。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法律知识和法律方法掌握不足,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也较薄弱,法律修养亟待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四、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

从统计数字来看,16.8%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公民的道德与法律意识现状很好,47%的学生认为一般,36.1%的学生认为较差;40.3%的学生认为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很大,41.6%的学生认为作用在逐渐弱化,15.1%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作用;而54.7%的学生认为法律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密切,20%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大,25.3%的学生说不清。

目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现状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 、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 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也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些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既要向高职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现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代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强调切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帆.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6).

[2] 林伟能.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引进与咨询.2005(7).

[3] 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 探讨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高校道德教育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6(30).

[4] 张加明. 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新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

[5] 许汝罗. 青年不同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规律初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6] 韩勇鸿. 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实效性的对策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4).

[7] 周艳,吴冰,马菊华.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探微[J]. 理论月刊.2008(6).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曾维平

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意识开始萌芽。通过对2000年以来发表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和著作进行分析,从职业教育教学论内涵、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等方面归纳整理了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展望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论;综述

作者简介:李向东(1964-),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论;吴江(1969-),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1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反思与前瞻”,课题编号:GJA094012。

职业教育教学具有自身特点,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职业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教学主体的复杂性、实践教学的中心性、教学组织的困难性等许多方面。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出现是学科分化的结果,其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教学现象,任务是揭示其中的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为教学实践服务。有关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始终是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主题检索,公开发表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逐年增加(见表1)。2000~2010年,十年间,相关论文数量增加了12倍以上,仅2010年,就有5843篇,反映出人们非常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出现新动向,学者们不再就事论事,部分学者跳出职业教育教学具体事物,开始思考更深层次问题,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思想开始萌芽,人们在为构建新学科探讨和争辩。

表1职业教育教学相关主题论文篇数统计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内涵

自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开始,关于教学论研究有几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较系统的研究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虽然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学现象早已关注,探讨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和问题,形成许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常常停留在工作层面,研究目的多是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建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出版了一批论文和著作。构建一个学科,首先需要解决概念称谓问题,近年出版的著作和相关论文中,出现了多种含义类似的名称。如:职业教育教学论、专业教学论、职业教学论、职业领域教学论、技术教学论、工程教学论、职业教育的通用教学论、高职教学论等,争论焦点在于“教学论”一词前面增加何种限定词。严格说这些称谓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有学者比较过其中几个概念的区别。

陈永芳认为,专业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的注意力指向专业教学的情境、目标和条件,它涉及那些既不能由教育学也不能由专业科学单独解决的新问题。”职业教学论“建立在与专业方向对应的工程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人的职业科学之上”[1]。

姜大源比较职业教学论、专业教学论、职业领域教学论概念区别时,认为职业教学论是在专业教学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替代科学,这是“由于职业工作的复合性,很难为每一职业都确定一个唯一与之对应的基准科学——专业科学”。职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论的逻辑起点不同,“对职业教学论来说,不再以‘专业’为起点而是以‘职业’为起点,也意味着不再以‘专业科学’为逻辑起点,因而不再强调分科的专业课程形式的或由专业科学导出的基础性内容,不再强调学科特定需求的专业性内容,也不再强调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专业学科系统和专业学科结构的学习。”职业领域教学论“是在职业领域科学这一亚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教学论”[2]。

王建初等人提出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关于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是教学论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职业教育教学论是以普通教学论和职业教育学为基础的,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则是以职业教育教学论和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或方向为基础的。”[3]

徐朔提出普通学校教师在一个“学科领域”中进行教学,其学习内容是“学科教学论”,职业教育的教师是在一个“包括若干学科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应该学习“专业教学论”[4]。

对职业教育教学论不仅存在称谓的分歧,其内涵也有两类不同观点,一是从职业学角度的解释,认为职业教育教学论是职业科学的组成部分。这类思想来源于德国,反映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建立在翻译德国专有名词基础上,角度独特,观念新颖,但与我国现有教育学科体系割裂,常常晦涩难懂。二是教育学角度的解释,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急切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论来规范和创新,迫切需要构建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职业教育教学论不仅要探究、揭示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规律,还要探究、揭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规律。”[5]

内涵研究是一个学科建立的基石,即使较成熟的学科也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职业教育教学论产生于职业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是职业教育实践的呼唤,研究角度和内涵界定的差异,必然导致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的变化。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

“体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所谓“学科体系”是指根据对某一学科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者形成的由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构成并反映该学科发展的文字理论系统[6]。内容和结构是构成体系的两大要素。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圈定是学科体系建构的关键步骤,是学科划分的最明显标志,是学科特性的最直接体现。

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可以分为德国派和本土派两种观点。德国派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属性,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二者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必要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新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职业教育教学论要在“目标”、“过程”“行为”三个层面上展开。本土派借鉴普通教学论的逻辑体系,研究涉及的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以价值论和认识论等为脉络,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轨迹,主要研究“为什么教”(教学目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方法)等问题。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构建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去做?——做成什么——做了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六个问题为线索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

通过近年出版的9种①职业教育教学论相关著作,发现这些著作逻辑起点不一,研究内容分散,没有形成具有统领作用的内容体系,反映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中比较集中论述的问题有:职业教育教学论内涵、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专业特点、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有些著作还论述了课堂管理、学生学习、专业能力要求、教学媒体等。职业教育界亟需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来统一研究起点,整合研究方向。上述著作比较集中论述的问题均和教学实践工作相联系,毕竟学科存在的前提是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论从何角度出发,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传统的教育学概念和逻辑体系,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活动中具有统领作用的主张,或称教学理念、教学流派,代表了独特的教育主张、系统的原理和广泛的影响,是构成学科的重要内容。以往教育研究中,思想、理念、流派、主义等词语经常用来表示国外学者的教育思想,代表了高深的学问,似乎国内的研究水平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中也有人开始使用这些称谓。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一书中,提到行动取向、整体取向、设计取向、结构取向、职业取向、建构取向六种职业教育思想。李向东《职业教育学新编》专章讨论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介绍了教学本质、“一体化”、行为导向、能力本位、互动共振等教学理念。孟庆国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中,提出就业导向的教学指向观、职业基础的教学目标观、“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观以及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观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上述思想既有来源国外,也有国内学者的主张,归纳起来,以下三种思想,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影响较大。

(一)行动导向教学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思想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职业教育界,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强调合作和交流;多形式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强调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社会性和情境化的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与我国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与运用产生的体验和反省,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强调谁来执行这项行为、达到目标的实行行为是什么、完成行为的相关条件、评定行为表现成功的标准[7]。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工作过程导向、实践导向等教学思想,与行动导向思想有许多共同点。进入新世纪,行动导向教学思想被职业教育工作者广泛接受,其研究集中在如何运用这一思想开展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活动。

(二)“一体化”教学思想

“一体化”一词广泛使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凡是多个事务或要素整合在一起均可称为“一体化”。 “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整合、整体的思想,即从整体和系统出发,综合考虑各要素的联系,把各种相关要素整合在一起,有机配合,取得整体目标最大化。分析众多研究文献,发现教学实践中“一体化”教学思想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整合要素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学说。1.两要素整合说。该学说把教学活动的两种不同内容相互融合,综合考虑。2000年以来研究文献中分别有人提出过“理论实践一体化”;“产学一体化”;“学做一体化”;“生产实训一体化”等多种整合思想。2.三要素整合说。该学说整合了教学活动的三种不同内容,如“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3.四要素整合说。综合考虑教学活动的四种不同内容,如“教、兴、赛、考一体化”、“目标、内容、时空、师资一体化”等。

“一体化”教学思想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需要打破学术体系培养人才的模式,从解决职业活动实际问题出发,才能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一体化”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不在于整合要素的数量多少,关键是其融合程度,能否真正做到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因素融合的有效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能力本位思想

能力本位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对师范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当时人们认为采用学科课程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培养出来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低下,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有人提出,应根据教师每一项工作内容,分析教师职业的能力要求,确定为教师的能力标准,并以此来培养教师,这一改革思想被称为“能力本位”。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产业界强烈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认为当时的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缺乏联系,学校只重视学生知识和理论的获得,而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能力本位思想应用到职业教育改革中,以后逐渐传播到其它国家。90年代初,通过中国和加拿大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传入我国,在铁路运输、石化等行业推广,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进入新世纪,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研究者一般认为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心理承受能力。能力本位教学思想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等特征。DACUM课程开发思想被广泛宣传和介绍,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学习和借鉴。

四、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发展展望

(一)进一步明晰学科建设基本问题

一门学科的出现有赖于反映该学科本质特征的基本理论的形成,要对本学科研究的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学科体系以及学科研究范式等做出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分辨与界定。王策三教授说,“对于一门科学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8],职业教育教学论尚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许多学科基本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解决学科基本问题,关系学科未来走向,也是这一学科能够得到认同的前提。

(二)提高学术氛围,扩大成果影响

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研究者具有反思、批判意识与能力。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赞同支持多,批评商榷少;理论分析多,实证统计少;翻译介绍多,独创观点少。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研究者增强自身的学术素养,重塑知识分子精神。

(三)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相结合

职业教育教学论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目前我国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互不来往”。理论工作者总喜欢用独创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和晦涩的语言去显示自己高深的学问。实践工作者逐渐失去理论话语权,科研意识与能力逐渐消退,成为理论工作者推行教学理论的工具,研究成果常常是原理应用举例和工作经验总结。通过真诚的对话与合作,实践工作者的反思意识和研究意识将有所提高,理论工作者从“书斋”走向“田野”,增强实践意识,成为教师教学生活的解释者、关怀者,与实践工作者形成“教研共同体”,才能使教学智慧得以“理论化”,教学理论得以“实践化”。

(四)呼唤本土职业教育教学论

借鉴、移植和本土化是学科建设的两条基本途径。任何国外理论均必须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本土化才能发挥其指导价值。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以职业科学理论为基础,强调职业教育教学论与职业生活密切结合。其实,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并非本质。职业教育教学论毕竟应该研究教学问题,我们应把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分开,不能把学生简单看成“干活机器”,职业教育教学中不能忽视人的存在。中国职业教育教学论应以人的职业发展为逻辑起点,为人的职业成长提供理论指导。

注释:

①统计的著作包括: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德全.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俞建文.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爽.现代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骥祥.现代职业教育电类专业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关志伟.现代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2]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

[3]王建初,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内涵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566).

[4]徐朔.专业教学论:职教师资的“职业科学”[J].职教论坛,2008(4下).

[5]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6]覃兵.教学论研究若干问题的元分析——兼论教学论的科学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7]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0-71.

[8]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1.

责任编辑 殷新红

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探索思想道德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对思想道德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低位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而且需要以思想道德为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一、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及其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和谐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

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要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形成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这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使社会成员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助于人们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选择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从而支持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社会充满活力。思想道德教育从规范社会成员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我国道德传统中人的整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诚信品德、知耻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更好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形成爱国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友好相处、融洽和谐的社会精神风貌。

二、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许多内容,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質。江泽民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就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提高“素质”。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容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生产力是社会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一种力量,而其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在现实的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先进素质的人创造出来的。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收益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成员素质的高低。人的素质越高,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越能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思想道德教育。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就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提出精辟的见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道德在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中起着重要的定向、激励作用。衡量人才应将对人的人格、道德、精神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根本。当前,人们的社会道德价值和伦理观念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在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互相冲突的道德价值多元的情况下,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形势的变化,更谈不上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有民族文化根基的、具有良好道德和精神的公民。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的强大塑造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修养、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等精华内容,深刻地影响公民的品德、性格、心理和行为取向,形成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民增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

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社会成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以德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二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个社会和谐运转,必须有秩序与法制作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的和谐直观地表现为良好的秩序,包括良好的公共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等。这种种秩序就像社会机器上各司其职的螺丝钉一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如果某一方面的秩序被打乱,就会影响其他秩序的正常运转,破坏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需要以法制作为重要保證,“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与法律一样,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道德是软约束,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是靠人的内在的自律作用,它能把客观社会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自己的需要,能使人做到在无人监督、无人要求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仰、抑恶扬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当前,腐败、犯罪等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现象仍不少,法律往往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才能治本,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此外,法律再详细缜密,也必有疏漏之处,这就需要道德来规范和约束。道德的作用范围极其广阔,几乎涉及到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正如英国学者约翰·W·伯克所说,我们都是无可逃避的道德存在物。道德渗透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人格之中,可解决许多其他规范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有的人职业行为消极,职业态度冷淡,不讲诚信,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和帮助,缺少宽容和理解等,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能靠法律去制约,只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这些现象才会逐渐减少和消失,从而增进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人的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效果。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有较完善的、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由人制定,最终又落实到人身上。这就要有一大批能够审时度势、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法律制度的人,有尽可能多的能自觉遵守法律制度的人。培养造就这样的人,除了其他必要条件以外,思想道德教育责无旁贷。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能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加深对法律的领会和理解,增强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思想道德教育越深入,人们道德水准越高,违反法律的人则必然越少。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法律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法律的制定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执法上更加公正合理。可见,法治与德治往往相辅相成,德治以法治作保障,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确保社会有序,“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途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以德治国”得到落实和贯彻,社会才能实现和谐。

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范文第4篇

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示了我国面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它必将对我国胜利跨入21世纪,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五大会议精神是当前教育战线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并把学习和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开创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教育工作,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青少年。

邓小平理论是十五大的灵魂。新党章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明确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重大的历史性决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唯一正确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的根本保证。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努力同教育工作的实践相结合,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开创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事业一贯高度重视,把发展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对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与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任务和作用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近2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各类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改革也正在全面展开,为进一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新挑战和更为重大、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入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使教育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更好地肩负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培养数以千万计各类专门人才的崇高历史使命。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青少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用邓小平理论教育青少年,使邓小平理论在青少年头脑中扎根,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是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必要前提。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帮助青少年认真学习和掌握好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任务。
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这一科学论断,深刻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时刻,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确定我国教育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对于正确面对我国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的上述特点出发。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等,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结构选择等必须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调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辦学效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水平,不断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为丰富的智力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我国现在和相当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道路,它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改革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21世纪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不仅需要进一步改革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更要着力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创新。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教育对外开放的水平。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现在在校的学生,将是跨世纪的劳动者大军和专门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我们要教育年轻一代长期艰苦奋斗,亲手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教育发展任务。

十五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报告提出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進一步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报告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五大报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努力改变当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大力增加各级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真正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

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道路。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确立这样一种教育发展方针,是完全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它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与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把“两基”和“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使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逐步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广大受教育者的要求,通过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逐步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不同层次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促进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当前,仍要把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重点放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要进一步解决好条块分割和力量分散的问题,面向社会办学,鼓励创新、竞争和各种形式的合作。在办学体制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筹资参与办学的新体制,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办学和助学的积极性,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强和完善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琿。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学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国民接受基本教育的保障机制,促进基础教育地方化、职业教育行业化。成人教育社会化、高等学校在政府宏观管理和指导下,扩大面向社会办学的自主权等,为迎接21世纪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和实现社会化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十五大报告提出,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质量既是对教育工作的全面要求,也是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要求,包含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

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在教育质量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把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大国,才能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根据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逐步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和重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努力提高师资水平,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在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上努力下功夫。

要大力提高办学效益。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要通过布局和结构的合理调整,深化改革,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杜绝浪费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投资的效益。

在跨世纪的征途上,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教育带入21世纪,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道德和法律论文范文第5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方方面面都要和谐起来,自然,作为社会的调节机制的法律法制,也应与和谐社会相和谐,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本文试就和谐社会的法律与法制做一浅论。

(一)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利益关系的重整,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会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格局,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又导致了阶级阶层的分化,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如企业家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所有者阶层,等等。他们都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次是社会组织结构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高度集中和一致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渐被打破,一元化的利益格局也已发生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乃至不同的社区、地区、企事业单位以至家庭个人都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差别的出现导致大量利益摩擦和利益矛盾的产生。这些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都需要新的社会整合,需要相应的利益诉求渠道,而最有效的就是建立一种让民众能自主表达、自主维护、自主实现的利益诉求和维护机制,尤其是司法保障机制。只有健全而独立的法制,才能维护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这就对立法和法律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通过立法建立一套以公平和正义为核心价值的体系,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向法律法制提出的新课题。

(二)

当今世界,一个社会既需要国家,也需要法制。国家的生存需要建立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又成为合法政治行为的范围。所以,有人把经济、道德、法律看作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支柱。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也应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治社会不仅需要有法制,而且需要良法来治。而所谓良法它应该是民主、自由、公平和正义的浓缩,如果法律法制本身不具备这些内在的价值,则它必然要遭到社会的抵制和排斥。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必须具备以下原则或和谐社会的法律必须具备以下前提:

其一,必须是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反之,则不依。人们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司法部门在审判某些纳粹分子所犯罪行时,一些纳粹分子以其行为是执行当时的法律为自己的罪行作无罪辩护。可见,建立和谐社会不能见法就依。对于那些本身就“违反了一切正直的人的良心和正义感的法”,或以法律的名义,行戕害、暴政、寡头政治的法不能依。如依这样的法,不仅与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背道而驰,还将使国将不国,生灵遭受涂炭,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因此,制定一部真正代表人类进步的、充分体现公众利益的法律,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构建和谐社会所依之法必须是包含所有人的利益,体现全体民众的意志,在人人面前平等的法律。在以往的法律发展的历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法律体现着不同的利益和意志。在专制制度之下,法律法制体现着专制者的利益和意志,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今天,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1世纪,法律不再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体现民主原则,表达民众要求,保护弱者,保障人权的工具。特别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法律应成为一种调解各方面利益的准则和制度化手段,法律也不应只是保护个别党派、集团、部分(或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是法制走向文明,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

其三,构建和谐社会之法律本身要公正无私。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合理合法,必须做到法制、法律本身的公正无私。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做到法律、法制本身的公正无私,首先要实现社会全体成员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一律平等。社会全体成员以平等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平等的参与权利,不受财产、政治态度、个人信仰、意识形态、党派的限制,参与法律的制定。要做到平等的人制定人人平等的法律,使法律达到人人面前平等。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立法的前提之一,应是制定保护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政治团体、不同利益,协调各种关系的法律。同时,法律要限制某一党派、团体、阶层(阶级)、个人,将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强加于第二者。惟此,才能称得上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也才能得以建立。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

上一篇:职业道德与法律论文下一篇: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