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2024-01-05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只有不断发展旅游业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城市经济的水平。承德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发挥文物作用,诠释文物价值,以科学的文物保护管理促进承德市旅游业的持续进步,避免发生文物损坏的问题。据此,本文分析了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文物保护;承德市;旅游业

0引言

文物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些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趋势,其中承德市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承德市具有很多传统文化资源,引申在文物保护管理方面,基层文物工作者承担着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只有合理开展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对文物进行展示和研究,促进旅游持续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承德市文物保护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从意识上认识到文物保护管理的重要性,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机械式工作,没能注意文物保护管理的细节。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1]。

1文物保护管理在承德市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文物主要就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遗存,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由于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文物资源较为宝贵,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管理。承德市作为文物大市,文物的存在为其旅游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承德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五百余处,同时还有两处世界级文化遗产,八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则达到了三十五处。随着广大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承德市文物保护工作落到了实处,政府部门对这一工作进行了重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恢复景观,累计投资近亿元。以避暑山庄为例,早在1976年承德市政府就实施了避暑山庄整修十年规划,对古建筑等进行了主体抢先维修,同时复建了很多景观,包括旷观、清晖亭、永佑寺等。除此之外,承德市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对资金进行筹措,陆续复建了市区内的魁星楼,宽城的万塔黄崖等,这些古建筑的整修与开放,对承德市的历史文化氛围进行了树立,不仅较好地扩大了文物开放的规模,同時也对承德旅游业的素质进行了提高。2018年,承德市陆续举办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投资300亿元左右,加强了旅游景区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经济带,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文物优势,承德市与上海、长春等地区合作,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宫廷文物精品展,展示了多元化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的扩大了宣传的范围。事实证明,承德市一切旅游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开展都有赖于文物资源,如果没有文物资源,承德市很难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载体,正是因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承德市的经济发展相比较于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2]。

2承德市在文物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队伍

承德市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清代皇帝消夏避暑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承担着接见外国使节的重任。可以说承德市见证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发展的重要历史。中共历史文化在承德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同时也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几年来,承德市政府部门一直将发展经济作为第一产业,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承德市以打造文明旅游新城市为基本目标,希望能够高质量地将承德市建设为国际化现代旅游城市,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就是因为承德市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这也代表着承德市旅游业的特色和基础。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一些单位开展了具体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但是在细节方面,具体的实践人员往往没能够承担好自己的责任。负责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人员队伍构成较为复杂,无论是在专业能力方面还是在业务能力方面都参差不齐,导致这一群体的工作能力无法全都达到应有标准,同时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也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导致专业素质无法适应新时代文物保护管理的要求。为了避免承德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处于不合理的状态,相关部门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3]。

2.2法规政策执行力低

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的职责在于不断的整合文物旅游资源,对宣传力度进行增加,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这也证明文物保护管理同时涉及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由于这一系列工作很少有其他机构进行分担,导致出现了资源紧张的情况。一些单位的人员编制不足,无法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行适应,工作人员不仅仅担负着数据处理、政策执行等具体工作,同时一部分工作还需要在室外进行,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经费,但是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在现实情况中,相关单位往往难以有效开展工作。虽然我国已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文物保护法规和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在经费投入的支持方面无法满足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需求。

2.3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不足

文物管理保护能够更好地对文物价值进行诠释,同时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是近几年来承德市重点关注的工程,通过文物管理保护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必须要在保护文物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文物资源是本地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需要完整的保护文物资源,然而,随着旅游业发展的热潮,在对文物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同时很可能会受到政府部门行政干预的影响。例如,为了发展本地的旅游业,强调文物的开发,而忽视了对文物的保护,没有严格的执行文物保护法规和政策,导致文物管理失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降低游客的体验,因此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重视[4]。

3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措施

3.1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

目前承德市一些文物工作者强化了思想,深化了理论,结合现有文物工作的方针,提升了承德市文物工作的成绩,但不得不说部分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较为欠缺,无法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这个情况,必须要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引进高素质的文物保护管理专业人才,通过为其提供良好的待遇避免人才流动,保证文物保护管理专业队伍的稳定性。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通过多种手段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应该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加强对后备人才的选拔,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方式提升承德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水平。

3.2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必须要在工作过程当中杜绝形式主义,避免空喊口号,需要对多层次的执法队伍进行建立,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保证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对文物进行保护并不是文物部门自身的工作,其需要全社会的协助和支持。事实证明,依法对文物进行保护是最合理、最科学的形式,因此在承德市内必须要加大文物法规的宣传,对执行力度进行加强,尤其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省、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通知》等文件,必须要合理地进行宣传,如此才能对全民文物保护意识进行提升,让每个人都能够自觉保护文物。另外各级政府还需要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到当地社会治安责任体系当中,加大投入,打击文物犯罪行为,取缔非法文物经营活动,依法保护,依法利用,文物相关部门需要与旅游部门、公安部门等进行合作,积极参与保护文物工作,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并将这一工作的思路融入到各个部门的工作計划当中。无论是政协还是人大都需要对文物保护法的具体执行力度进行检查,同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5]。

3.3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在全省范围内,承德市的古建筑数量及文物数量均名列前茅,在丰富文物资源的帮助下,承德市的旅游经济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提升了游客对承德市的认同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当属承德市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离宫别苑,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概况进行了总结,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光者来此观赏、游玩,给承德市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这些文物资源进行保护,是承德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但是,仅仅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与管理没有意义,只有合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承德市旅游业的发展。在文物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承德市相关部门必须要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将开发与保护完全的结合起来,明确满足本地经济需求的方式,结合承德市文物的具体情况,区分主次,不断探索开发保护的经验,推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

4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文物资源,承德市很难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载体,正是因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承德市的经济发展相比较于很多城市才出现了一定优势,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此外,基层文物工作者承担着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必须要合理开展工作,更好的对文物进行展示和研究,促进城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彩花.浅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困境及对策:以古县文物旅游服务中心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8): 160-162.

[2]侠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物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21(3):39-41.

[3]于冰.文物日常管理体制特征与制度成因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运行层级流程再造与实体化改革[J].中国文化遗产,2021(1):55-65.

[4]张俊.基于旅游服务的博物馆文物管理与保护需求探析[J].当代旅游,2020,18(32):47-48.

[5]徐舒.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6):226-227.

(责编:王锦)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在企业管理中有三个第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是第一资源,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是第一工程,化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应投入足够的精力、人力、财力落实这三个第一。”

12月1日,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化工管理》杂志社承办的“2006 中国化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洽谈会暨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是今年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为促进化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旨在加快化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企管协会的功能所做的一次尝试。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企业技术水平和技术人才的竞争,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成本效益、市场份额、环保安全。这使得技术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愈加重要的部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技术竞争力不强,技术力量缺乏,技术装备陈旧,改造资金不足,技术市场信息不灵等困难;一些科研院所的创新还停留在仿制性,趋同性及低附加值的特征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不多,对其保护和专利技术的申报工作重视不够,存在很多问题。成果产业化也面临很多困难,包括选项、市场、资金、人才等等。由此可见,技术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工作是当前化工系统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广泛中小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是科研院所大量科技项目需要转化的迫切要求,作为以“为化工行业、企业多角度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从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和化工科技创新两方面人手,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资源优势,搭建技术、产品、资源供求交流平台,为企业答疑解惑,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共同发展。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为了召开这次会议.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繁琐地项目收集工作,共收集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63项,涉及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节能降耗技术,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等七类内容。收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开发的化工新技术、新产品项目共292个项,涉及精细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化肥、农药及农用化学品、医药及中间体,涂料、粘合剂,合成材料与橡塑加工、农林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机械与仪器仪表、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等十一大类。并将这455个项目按类别体系汇编成册,以会刊的形式赠与与会代表。汇编较为全面地总结列举了2005—2006年化工行业科技新项目、新技术,为广大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详尽的参考和科学借鉴。

本次洽谈会和论坛邀请了清华、北大、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军工系统研究院等著名高等院校,提出和发布了具有相当层次和水平的项目信息。原国家科技部孟繁森司长做的题为《技术创新相关政策与国家资助科技项目申报》报告为正在申报或准备申报项目的企业指明了道路、回答了怎样顺利地从科技部拿到项目批准书的“捷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女士的题为《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报告,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地为一直苦于融资无门的企业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心灵枷锁,赢得了代表的阵阵掌声;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吕德隆高工的《化工行业军转民及民转军技术》和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李金良高工的《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与新技术选择》报告也受到了一致好评。

“2006中国化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洽谈会暨技术创新论坛”是一个多赢的平台,企业找到了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项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与会代表反映强烈,论坛内容颇具科学性、实践性,发布的项目具有丰富性、实用性、高价值性,代表们纷纷表示收益匪浅,并希望以后诸如此类能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的会议多多召开。为此中化企协决定“化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洽谈会以及技术创新论坛”将有计划性地一年召开一次,以便为企业搭建平台,沟通信息、共谋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是第一资源,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是第一工程”所有化工企业和化工科研院所只要抓住这“三个第一”必然会加块化工系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而这也正是中化企协举办此次会议的最终目的。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高校学术期刊长期存在传播理念、社会功能定位观和学术专业定位坐标的错位倾向,为此,我国高校学报应努力找准学科之间的“切入点”和“生水点”,借助自身学科的优势,引领本学科在全世界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报 传播理念 功能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学术期刊呈现出数量庞大(号称世界第二)、学科雷同、内容重复、学术质量低下、发行量很小、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形。究其原因,重复办刊是其主要症结之一,其核心症结则在于人们对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及其功能定位所操持的错误观念。对于这一点,目前乏人问津。在此,笔者拟围绕高校学术期刊的传播理念之误与专业功能再定位等两大基本问题,细致探讨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改革思路。

一、我国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误区

从人类知识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科学,每一门学科都不断地向着深化、细化和纵横跨界交叉的方向发展;反之,一门学科如果一味保持现状、不与时俱进、不分化、不细化,则很难获得深入发展,更谈不到对知识的创新性发展了。一个学科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一份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然而,我国的高校学术期刊长期存在的传播理念、社会功能定位观和学术专业定位坐标却是封闭狭隘、肤浅低级的。正是这些思想误区,才导致高校的学术期刊长期呈现出一系列的严重弊端。迄今为止,编辑出版与传播学界尚未对此进行深入严肃的理性研判,从而致使我国的高校期刊改革工程思路模糊、举步维艰。

为此,我们需要基于知识传播学和学科发展规律,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基本理念进行理性反思与深刻分析,以期为未来的改革工作提供比较合理与可行的建设性思路。

(一)社会功能定位的理念误区:自产自销自用的“(组织)内向传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报秉持本校主办、主要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办刊宗旨。这种对高校学术期刊进行社会功能定位的传播理念,实际上属于自产自销自用的“小作坊式”的(单位)内向传播意识、一种落伍陈旧和阻碍21世纪我国学术传播事业与时俱进的非理性观念。

这种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传统渊源。譬如1919年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的宗旨是成“为北京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1]1935创刊的《复旦学报》的宗旨是“便于教师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经验研究,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和重点发展”。[2]

根据传播学的类型理论,组织性内向传播是指发生在同一个社会组织之内(譬如一所大学、一个科研院所、一个专业性学会等)的信息交流活动;一个社会组织借此进行自由沟通、达到自我平衡和稳定发展的目的。因此,组织性内向传播的核心是社会组织所进行的自我信息管理。外向传播、国际性传播及全球性传播则完全不同于内向传播,它们体现了现当代全新的信息传播理念。高校的学术期刊不仅仅代表一所大学,不应满足于内向传播,而是应当成为一个国家在某个学科与专业领域具有的世界性水平的传媒标记,应当追求并体现外向性、国际性和全球性传播理想。

进而言之,在当今知识全球化和开放获取网络化的新时代,学术期刊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摄取与传播原创性的一流知识,而不能满足于循环刊布重复性的低层次知识。高校唯有依托一流知识,方能孵化与催生一流成果,方能推进本校师生的知识创新、教学创新与人才能力创新工程。大学及其传媒的社会使命并不在于仅仅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仅仅为本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而是应当反映本学科、本专业的全世界一流成果,借此促进本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逐步培养优秀人才。

由此可见,我国盛行至今的旨在反映所在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报传播理念及办刊宗旨其实是错误的,是不符合知识生产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正是因着“自产自销”式的内向传播理念与办刊宗旨,才严重限制了全球性作者与稿源,显著降低了学报的用稿标准和学术水平。据统计,截至2007年,高校文科学报数量已达1300多家;[4]高校主办的理工科学报计约1500多种。[5]事实证明,这样的期刊是根本无法实现其基本的社会功能的,只能造成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浪费,加剧有偿用稿、关系稿等庸俗化倾向,导致更多的垃圾文章泛滥于世、贻害莘莘学子!因而,大多数高校学术期刊亟需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首先亟须扭转错位的传播理念!

(二)专业功能定位的认知误区:笼统、雷同和“小而全”的等势冗余信息传播观

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决定了学报的学术坐标与专业功能区间格局。按笔者的理解,高校的学术期刊首先应当成为标记与引领一个学科与专业之全球发展潮流的学术“风向标”,其次才能谈到造益本校师生摄取先进知识、转化与创造新知识的区域性社会功能。然而,我国的高校学报所严重缺乏的恰恰是后面这项核心功能。

正是由于高校学报旨在服务于本校而非全球学术界、旨在发表本校或本国作者的一般文章而非世界范围内的原创性成果、旨在探讨与传播一级学科层面的笼统问题而非二三级学科层面精细深刻新颖的具体问题,因而它必然会形成笼统、雷同、小而全、无级差和冗余度较高的信息传播文本,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弊病。

第一,背离学科分工及信息分工原则,追求综合性内容与“小而全”功能,导致学科雷同化、主题重复、传播内容等级差(零势能)、传播价值低阶、传播功能孱弱、传播效益低下。其深层原因在于,每所大学的学报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体系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知识“小生产”模式,完全没有发挥学科分工的专业优势,从而造成了高校学术资源的分散、割裂、浪费和重复低效投资等境况,进而使得期刊及大学逐渐丧失了创新个性与全球性的知识竞争力,最终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术期刊的传播效率与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体现出单向单质线性传播模式、期刊信息传播的交互渗透水平低下、競争同质化、期刊母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孱弱。从理论上说,学报应当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某个学科、某个专业的学术共同体评价相关科研成果的基本方式、充任知识传播平台与学术交流阵地。如果一所大学没有独特的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优势专业、拔尖人才队伍和原创性成果,则根本没资格主办学报。然而,国内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学报,忽视了期刊与大学据以安身立命的“专业化”功能,偏离了“创造与传播新知、培育创造性人才”这个根本目标。

第三,功能退化、品质锐降,失去了评价科研成果和引导学科发展的标示性功能,[6]难以成为学科发展与知识创新的领头羊、火车头、助推器。因而,高校期刊亟须改变那种小农式的内向传播理念,树立引领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全新科学理念。这是一个学术刊物最神圣的使命。[7]

第四,无法造益高校、科研院所及专业学会的知识创新事业,甚至成为学科发展与知识创新的严重障碍。高校人文学报之所以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和“乏力无能”的体征,主要是因为其所依托的母体——高校在学科、专业方面缺少独特优势、知识创新实力和个性竞争力,从而无法强力支撑学报传播先进知识的顶级功能。[8]反过来,高校学术期刊的狭窄办刊理念和低劣传播内容又会严重误导高校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而会严重阻碍期刊所在学校的学科发展、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

二、国外学术期刊的传播理念与操作模式

西方与中国的学术出版在体制上有很大的不同,很少有包罗万象、由每个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9]譬如,哈佛大学没有综合性学报,主要是通讯(NEWSLETTER)一类的出版物。它的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学术刊物则分别由不同的学院或系出版,大多在专业领域具有世界声誉,如《哈佛商业评论》《哈佛教育评论》《领导杂志》等专刊。

总体而言,西方的学术期刊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具有为全世界读者、作者服务的开放性观念;二是其功能定位非常鲜明,综合性期刊仅占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专业性杂志;三是注重传播专业性新知识、发挥学术评价功能、引领科学文化潮流;四是它们大多由大型出版集团负责出版发行、由来自大学或学术团体的知名专家负责期刊的编辑加工和外联审稿等技术业务。

第一,期刊的出版管理采取以学会为主的“金字塔”模式。在西方,很多属于同一个大类的几十种期刊都由同一个学术组织主办,如美国哲学学会主办了8种学术期刊、英国的物理学会主办了45种期刊,体现了资源共享和质量管理的显著专业优势。[10]它们大多采用大学出版社与众多学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进行多元化协作的“放射状”期刊管理模式。在这方面,牛津大学出版社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该出版社共出版230多种学术期刊,其中三分之二的期刊属于该社与全世界100多个学术组织合作创办。[11]

第二,对学术期刊注重规范的品质管理和品牌辐射战略。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种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及《实验植物学杂志》被“专业图书馆协会”评为生物学与医学领域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百强杂志。据美国汤姆逊科技信息研究所2008年报告,牛津大学出版社超过四分之一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位于世界前10%之内,四分之三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位于世界前50%之内。以2009年的统计结果为例,牛津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影响因子超过5.00的学术期刊有12种。

第三,以巨无霸出版集团为主的“综合集成性+专业交叉性”期刊定位模式。譬如,英国的自然出版集团隶属于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共出版学术期刊计约103种,主要传播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人文社科研究的前沿内容;其中包括世界头号学术期刊《自然》及其36种子期刊(属于二三级学科)、《科学美国人》等综合交叉性权威期刊。它们充分体现了对全球学术研究与知识发展的强大影响力。[12]又如荷兰的爱思维尔出版集团,每年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及科学普及读物等22000多种,出版2475种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柳叶刀》杂志及其8种系列杂志,《神经元》《神经成像》《神经肽》等系列性专题定位精细的生命科学杂志,集中反映20个二三级学科之世界性最新进展的系列期刊。[13]同时,该出版集团的学术期刊不但包括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有120多种期刊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大多数期刊具有二三级学科的精细定位特点及学科交叉性质。

三、高校学术期刊实现传播创新的改革思路

学术刊物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某种评价标准,代表了某个专业领域的最高知识水平。进而言之,高校学报的根本出路在于依托独特性专业、传播原创性知识、孵化公理性精神。

具体来说,基于优势学科和专业化特色重新定位高校期刊的学术功能与传播价值,不但能够有效杜绝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彻底清除学术垃圾产品的滋生源头,显著提高高校个性化与差异化的知识创新与教育创新水平,深度凸现高校学术期刊的独特性知识竞争力及专业性学术价值,还能对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专业性学会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知识创新与人才培育工程发挥前瞻性的战略引领与资源整合作用,有效改变一级学科扎堆、二三级学科次发展、专业之间冷热不均、冷门学科专业人才青黄不接面临消亡的境况。

(一)基本原则

学科作为知识的分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彼此关联性。它不但是高等学校用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思想平台,而且也是其用以传播知识、培养公民的理性素质和建构社会文明的智慧方式。进而言之,具体学科的发展水平乃是体现一所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的主要标志。

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创新乃是通常发生于交叉地带的一种边际行为;学术媒体的传播创新需要编辑出版工作者对知识传播平台进行二度创新。[14]具体而言,我们需要遵循当代的学科发展规律,选择那些自组织(分化、深化、细化)程度更高、学科交叉性更强、专业知识与理论范式的知识整合水平更高的学科与专业,以此作为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平台。尤其是三级学科能够发挥对一二级学科的分化、细化和深化功能,因而有助于大学及学术期刊实现高阶层面的知识创新与传播创新。

為了有效更新高校学报的传播理念、推动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应当参照下列基本原则:

1.努力找准每个高校的学术期刊在各学科之间的“切入点”,以此创建与发展具有深广前景及深厚潜质的新兴交叉学科,形成相互支撑、互补互动、相互融合的知识生长点。作为知识传媒的高校学术期刊,更应体现学科发展的深层规律、借助自身在三级学科层面的深化细化优势与精细定位的前沿品格来引领本学科的全球性发展。

2.一所大学、一种期刊在加强学科建设方面需要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理念。优势和特色既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构成一所大学、一种期刊的独特竞争力的核心特点;特色学科是衡量一流大学及一流期刊的首要尺度。同时需要指出,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每一个学科也不可能都是世界一流学科。具体而言,就是需要突出重点、首先要突出本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以此定位学术期刊的功能区间,进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发展与学术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育人与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二)操作路径

对于高校的学术期刊系统而言,其专业功能的重新定位与优化集成工作需要清晰界定自己的目标群体、受众资源和客户资源,以便借此培育品牌、提高期刊的附加值、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1.转换思想路径、更新办刊体制。(1)基于全球化专业分工与辐射知识创新价值的传播理念,以期刊所在高校及挂靠学会的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学科专业来命名刊物,旨在凸现不同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人才优势和信息数据实验设备等资源优势,借此实现刊物、学术、高校、人才和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及协同联动发展的系统化目标。(2)专业化管理制度。期刊的行政管理由所在高校及期刊社负责,学术管理则由其所属的专业性学会及期刊编委会负责,期刊的技术性管理由编辑部主事之。(3)期刊全程运作的网络化制度。(4)创置期刊的学科专业国际文献资源库系统。

2.优化高校、学会及科研院所的学科坐标,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专业功能。(1)调研学科目录,确定高校文科期刊的学科名稱框架。(2)基于信效度较高的系列科学指标,调研高校、科研院所及专业性学会的科研综合水平,为实现期刊的学科定位提供科学依据。(3)调研高校学报现状,为期刊的专业属性定位及名称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信效度较高的系列科学指标,对高校期刊的特色优势、学术影响力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客观评价。

3.高校学术期刊系统的专业化改革细目。笔者根据国家学科目录统计,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一级学科共13门,二级学科共180个,三级学科950个;属于文科性质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学科,计约1200个;其中,需要拥有期刊平台的重点学科计约640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全国性一级学会主办的大多数一级学科专业期刊,可予以保留和强化,其数目计约100个。另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学科代码统计,属于一级学科的自然科学共39个,二级学科382个,三级学科1142个。所有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总计52个,二级学科562个,三级学科2092个。

(1)依托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级学会及201 1年确定的11所超级重点大学等,办好我国的5-10种元综合性期刊及次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便克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综合性学报多、专业性学报少的严重弊端。有人说:“学报是个筐,什么学科的论文都可往里装。”学科大而全,论文多而杂,不但吸引不了更多读者,影响了利用率,反而淹没了优势学科的研究。学报不能成为“杂”刊,而应是小而精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5]

(2)依托省市区级研究机构、二级学会及985大学等综合性科研型学术机构,重组与办好定位于52个一级学科的学术期刊。

(3)依托省市区级研究机构、二级学会及211工程大学等综合性科研型学术机构,重组与办好定位于560个二级学科的学术期刊。

(4)依托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及应用型大学与三级学会等专业性学术机构,重组与办好1000种定位于三级学科的学术期刊。

按上述关闭、重组和新创刊的改革力度计,大约可优化形成1600种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同时淘汰1200种重复雷同的低劣期刊,从而实现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彻底改革,真正发挥学术期刊的科研评价功能,使之真正走向知识全球化、专业品牌化、学科差异化、学术原创性、稿源国际化和人才世界化的天地,辐射深广的智慧价值、取得显著的产业效益。同时,唯有实施这样的改革才能真正恢复学术期刊引领学科潮流和专业方向的旗舰功能,进而有力推动大学、科研院所和专业性学会发挥智能优势,提高知识创新、教学创新、传播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独特能力与水平。趁

参考文献:

[1]孟大虎.特色栏目建设与综合性社科期刊的竞争优势[J].大学出版.2008(1).

[2]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尹玉杰.中国大学学报的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

[5]李若溪,颜帅,赵大良,等.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若干研究方向刍议[J].编辑学报,2010(2).

[6]吴赣英.学术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出版,2010(5).

[7]陈建中.引领学术理论研究是专业学术期刊的神圣使命[J].中国出版,2008(12).

[8]宋冬英.试论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2).

[9][13]涂晓华.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J].编辑学报,2010(4).

[10][11][12]郑建涛,卜彦芳.解读英国出版业的“达·芬奇密码”[J].编辑之友,2010(1).

[14]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H].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汪晓村.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机制[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展开研讨。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进行分析,倡导政府主导制定长远培育计划,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采取分类施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不同类型,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只有更好地为职业农民搭建好平台,才能切实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 的重大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Key words: new occupational farmers; cultivation; path

我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当前农村新形势下的农民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鼓励农民创业,尤其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不仅是应对“农民荒”和“谁来种地”问题的有效措施,更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1]。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与类型的划分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自己职业的人,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农业生产技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济理性,持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劳动者[2]。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正在成长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包括: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扎根农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头人或主力成员;农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农民植保员、农机大户、防疫员等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人才[3]。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

2.1 政府主导,制订长远培育计划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新旧体制交织,农业内部变革加快。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开奠定了农业变革时期的基础。目前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传统的小户经营的小农经济已经面临挑战,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已经势不可挡。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处于转型时期的农业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家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制订未来五年、十年或者更时间的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对培育对象、培育目标、培育数量、培育质量有短期和长期规划。努力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过立法,充分重视职业农民培育权益保护,单独出台一部切实可行的农民职业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和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法律保障。

2.2 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

按照国家部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兼顾,根据发展需求,做好国家职业农民的总体培育规划。《“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 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4]。

农业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2017年我国将培育各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100万人。江苏省委办公厅苏办发2017【40】号《关于全面推进科技支农强农富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程。大力开展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全程培育。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在我国,职业农民的培育已经列入国家、省市政府的农业发展长期规划。

2.3 部门联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该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人社、教育、财政等多部门,实行部门联动,多路并进的联合培养机制。在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从事农业经营、享受国家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在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上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国家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法国农民培训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低到高依次有农业职业教育证书、农业专业证书、农业技术员证书、高级技术员证书4种,层次分明,可以逐级晋升,实行职业准入[5]。在职业农民培养、培育过程中可以借鉴,逐步完善。

3 分类施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要符合“当地农村发展实际”又要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应该分类施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1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传统务农型人才的从业水平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对从事农业有经验、爱农有情感的“老农”的从业水平。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但实际农事操作经验丰富。目前经营规模不大,仍以家族经营为主,抗风险能力不够。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计课程,以“课堂讲授+学习观摩+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6]。

3.2 半农半读,提升农民学历层次

充分利用国家涉农中专免学费政策,积极发动县(市区)农业广播学校开展招生,按照“招得进、留得住、学得会、用得上”的办学精神,坚持紧跟产业、贴近农民的原则开设专业。做到因地、因时、因需制宜,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下沉重心,就近办学,送教下乡,送教进企,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送到农村,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改“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养牛羊”为“家门口学理论,种养场里学技术。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学习生产两不误,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边示范,学以致用。

3.3 开展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创业型人才的从业能力

近年来,一批有志于农业的返乡创业的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他们已经成为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的带头人或农业企业的负责人,是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中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或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对这类人员采用综合课程、专题课程、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结对服务”的三段式模式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经验、管理水平以及创业致富能力,并起到引领作用,推动整个农业的健康发展[7]。

3.4 联合定向培养,提供未来职业农民的来源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导力量,他们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8]。

培育职业农民,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农业发达国家的基本制度。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应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致力于培育“学历+技能+创业”型农民大学生。聘请知名院校教授、省内科研院所专家 、农技推广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养经营大户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选取自愿从事农业的优秀初高中毕业生,采取政校合作、定向招生、定制课程 、定岗培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高职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9-15]。

参考文献:

[1]文承辉,魏亚萍,胡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6):35-39.

[2]武贵秀,王秦俊,李倩雯.创业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分析[J].山西科技,2016,31(6):29-32.

[3]雪敏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价值意义及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256-258.

[4]常钦.讓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EB/OL].(2017-09-03)[2018-02-24].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3/content_5222282.htm.

[5]刘益真.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144-145.

[6]刘玉环,张芬琴,闫盆吉,等.弘扬“大农业”教育思想 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90-92.

[7]白和盛,琳玮,张永泰,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的构建[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61-63.

[8]吴良.新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4):76-78.

[9]林玮,张甜,白和盛.基于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4):61-63.

[10]蓝孝新,赵龙利,朱作峰.我国多元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8,24(4):24-27.

[11]韩同庆,李淑芳,王晓辉,等.阿荣旗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3):122-123.

[12]李逸波,孙丽敏,张玲,等.基于专业化程度视角的农民职业分化微观差异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3(8):176-181.

[13]宋志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4(5):87-89.

[14]韩玉,李红云,隋鹏,等.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3(8):877-881.

[15]陈敏丽,汪徐. 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7(1):146-150.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起源和根本,在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鞭策下,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功效,有利于实现企业文化思想统一。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必须要重视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到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有效提高煤炭企业政工人员的政治意识,促进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煤炭企业;政工人员;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消褪,以煤炭企业为例,近年来的工作收益在逐年下降,企业发展遭遇到了严重的瓶颈危机,从而对员工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诸多实践结果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作用,因此煤炭企业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必然需要重视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企业政工的思想道德意识。

一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呈现的新特征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社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然而有部分党员及企业政工人员的思想观念无法跟上新时代形势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日益丰富,逐步向多样化趋势发展,广大党员及企业政工人员的生活空间也在多变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扩展,由于多变的社会环境也就造成了他们多样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到达了一定高度,因此党员们及企业政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在不断提升,对于同样事物的判断及看法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再随波逐流。因此针对广大党员及企业政工人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要重视党员及政工人员思想多元化的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发展个体意识,充分调动党员们及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党员、政工人员的思想需求,并结合时代发展形势,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功效。

二新時代背景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

通过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实地访查发现,大部分煤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忽视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对企业职工进行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还有部分煤炭企业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的配置及待遇上都与其他部门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严重打击了煤炭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持续下降。

(二)煤炭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观念落后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煤炭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目前煤炭企业对其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从最初的粗放式管理变为高投入、强管理方式,从而让煤炭企业的生产发展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然而据调查反馈,新时代背景下的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依旧存在观念老套、落后等问题,工作方式传统、单一,缺乏严谨性。例如,有些煤炭企业就把承担重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变成了部分企业干部养老的空闲岗位,从而导致党支部书记无法发挥思想政治引导作用。另外,煤炭企业也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方式的不足,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还是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缺乏对党新任务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导致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企业政工人员思想政治意识得不到提高。

(三)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工作素质水平低

新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素质水平比较低,无法满足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煤炭企业没有能够正确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对企业政工部门缺乏一定的重视,从而忽略了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素质教育。例如,煤炭企业部分政工人员专业素养不够,政工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不符,进而造成企业政工人员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不能够有效将煤炭企业生产流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结合,从而导致煤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一)政工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道德素质

为了确保煤炭企业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要企业政工人员能够先从自我做起,加强和重视自身工作能力及道德素质的提升。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政工人员要做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企业政工人员要认识到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才能够为其他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政工部门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实施部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企业政工人员起到引导作用,既要向其他员工宣传先进的思想政治意识,传播党的指导方针,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其他员工做好指引,在榜样力量的带领下,让煤炭企业的全部职工都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故而需要政工人员注意自身的言行,需要时刻保持一致。其次,政工人员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从而让政工人员的工作素养得到较大的提升。毕竟,高超的工作能力也是企业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一。

(二)政工人员要注重强化自身的思想意识

在煤炭企业思想政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政工人员还需要重视自身思想意识的强化。通过研究表明和实践结果论证,思想意识在人的行为举止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为了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提高工作实效,企业政工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意识。

首先,要强化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能够从整体出发,以大局观念为主,不能够只追求部分利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政工人员在推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當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规划的相结合,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统筹规划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强化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煤炭职工人员,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会涉及到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了避免部门与部门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和矛盾。企业政工人员需要做好指挥和领导工作,有效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宣传合作意识,从而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快速完成。第三,要强化责任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每个职工都应该有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然而在实际煤炭企业运营中,因员工玩忽职守,没能履行工作职责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针对这一现象,煤炭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可以通过强化政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来培养全体职工的责任意识,让煤炭企业职工能够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最后,要强化安全意识。因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在操作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突发事故,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事故产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引导员工安全操作,切实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质量,企业政工人员需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挑战越来越多,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化,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模式相比,更加繁琐。所以为了能够实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首先需要企业政工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党政共同责任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责任机制需要符合煤炭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在责任机制中还需要明确指出企业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责任,从而确保党务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企业领导也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的结合,既要发展企业思想教育,又要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需要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企业政工人员需要积极与各部门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沟通机制的构建,能够帮助企业政工人员及时发现各部门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从而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炭企业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伟.试论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88.

[2]汤秋华.谈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J].才智,2019(02):188+190.

[3]黄进培.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171.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下一篇:煤化工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