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

2023-09-29

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第1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二○○九年十月

目 录

引 言............................................................... 1 1.总则.............................................................. 3 2.规划定位、作用和依据.............................................. 4 3.规划组织与程序.................................................... 6 4.规划内容和要求.................................................... 6 5.规划方法......................................................... 10 6.规划成果......................................................... 11 术语............................................................... 13 案例............................................................... 14

引 言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只有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立和培育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才能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九号、十号文件精神,国家林业局积极探索不同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法规、政策、规程、技术和模式。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关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通知》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框架,就是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宏观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四个体系,即: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为基础的宏观指导体系;以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基础的区域决策体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多种森林经营方法、方式为基础的技术模式体系。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作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

1 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培育、资源利用、森林保护及生态修复等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在区域水平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因此,编制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作为各类经营主体进行森林经营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推动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制度体系,特制定《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指南》,明确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等要求,规范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程序、方法和主要成果,为全面推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保障。

2

1.总则

1.1为规范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可持续经营思想的贯彻落实,为县域所有森林经营主体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特制定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县级或相当于县级的单位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其它森林经营规划可参照执行。

1.3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经营方案与实施纲要》、《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1.4规划编制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以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森林经营方针,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建立区域内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1.5规划编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原则,协调好森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的原则,协调好国家、地方与经营者等各方面的利益;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协调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协调好不同功能区、不同森林

3 类型的功能与潜力。

2.规划定位、作用和依据

2.1规划是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规划既是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县域所有森林经营主体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的基本依据。

2.2规划是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省级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环节。

2.3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落实国家、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政的策措施;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需求;指导各类森林经营主体在规划期内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2.4规划应根据当地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资源结构和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地方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或森林经营的要求确定规划内容。规划应紧密围绕森林经营活动,重点关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要素,如森林培育、森林保护、资源利用和经营管理等。

2.5规划应重点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2.5.1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生态景观等生态功能如何保持、提高和持续发挥。

2.5.2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

森林的生态休闲、人文、宗教和教育功能,以及促进就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如何保证。

2.5.3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

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如何维持。 2.5.4生物多样性保护

4 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2.5.5林地生产力维持

如何防止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地退化,如何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2.5.6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界定

区划和界定出高保护价值森林,如何保护和经营管理。 2.5.7森林健康和活力维持

如何通过森林经营提高森林抵御林火、有害生物入侵和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

2.5.8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完善

调整和完善森林经营管理的相关政策,如何调动社会或农民参与森林经营的积极性、解放林业生产力。

2.6规划应依据国家和省级林业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经营规划和区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明确区域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范围、对象和要求;按照《全国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等相关要求,落实分解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的政策措施,参照《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森林抚育规程》等技术规程,科学设计森林经营模式。

2.7规划必须以满足要求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土地详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等为编制基础数据。

2.8规划应统筹考虑区域内正在实施的森林经营方案的相关情况,充分反映森林经营主体的意愿及相关利益者的意见。

5

3.规划组织与程序

3.1规划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相关部门、企业、团体和个人,以及其他利益群体要选派代表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3.2规划包括准备、编制、征求意见和修改送审几个主要阶段: 3.2.1规划准备:成立编制小组;收集有关资料;总结森林经营管理成效和经验;分析森林经营环境、森林资源现状和经营需求;明确经营目标以及重点内容等。

3.2.2规划编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备选方案,通过对备选方案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确定最佳方案。按照最佳方案进行森林经营区划、布局和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3.2.3征求意见:要重视与不同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它相关利益者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吸收相关意见。

3.2.4论证和送审: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后,提请县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论证。

3.3县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审批规划,规划期内因社会经济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征得审批部门同意后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

4.规划内容和要求

4.1规划的主要任务:分析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经营管理的需求;明确森林经营中长期的指导思想与经营目标;统筹进行森林经营多目标、多功能布局;确定规划期内实现森林经营目标的活动、规

6 模、安排等经营措施;预测和评估森林经营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需求与保障措施等。

4.2规划期一般为10年。

4.3规划目标应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应与省级森林经营规划目标相衔接,纳入县域林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目标体系。规划目标包括资源目标、生态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

4.3.1资源目标: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发展的具体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生长量、森林结构等。

4.3.2生态目标:提出生态保护的区域、对象、规模和成效等具体指标,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维持等。

4.3.3经济目标:提出木材与林产品产出、经济发展和收益等具体指标,如合理年伐量、主要林产品产量等。

4.3.4社会目标:提出劳动就业、旅游休闲、生态文化发展等具体指标,如就业贡献率、森林旅游规模、森林休憩地面积等。

4.4规划应进行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区划和森林管理分类区划等。

4.4.1森林功能区划:从林地和森林的主导功能考虑,功能区可分为生态功能区、社会功能区、经济功能区三类,应优先区划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功能区确定后,应以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为指导,明确规定不同功能区的经营约束条件和主要经营措施。

——生态功能区。将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生态比较脆弱及生态保护价值高的区域区划出来,主导功能是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包括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保

7 护、基础设施保护等。

——社会功能区。将社会服务价值高的林地或森林区域区划出来,主导功能是发挥社会公益效益,包括人文遗产保护、宗教保护、生态休憩、大气或噪声等环境保护等。

——经济功能区。除生态、社会功能区外,主要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区域,包括用材林区、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能源林基地等。

4.4.2森林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元,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森林用途分类,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

——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为主要经营目的。

——商品林。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

4.4.3森林经营管理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元,依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在林地立地分类、功能区划和分类经营区划的基础上,再区划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4个类型。

——严格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特有自然景观等为主要目的,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工干扰活动。

——重点保护。以维护生态安全,防止自然灾害,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的,允许进行森林抚育,限制更新采伐,禁止主伐。

——保护经营。兼顾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允许合理采伐利用,适度开发林下资源。

——集约经营。以实现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采取综合性措施,可持续生产木材和林产品。

8 4.5规划应综合考虑森林培育、森林采伐、森林健康、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景观管理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5.1森林培育

——分别公益林、商品林进行规划,对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区域(如森林公园),可按照功能区进行规划。

——培育措施主要分为更新造林、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效)林改造等。

——培育任务按森林类别(或功能区、林种)—森林经营类型(或经营管理类型)—经营措施类型(组)进行组织,落实到不同规划分期(如5年期)。

4.5.2森林采伐

——采伐类型。依据森林分类和功能区划,合理设计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它采伐类型。

——技术指标。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标准,分别森林经营类型设计采伐对象、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间隔期限和采伐年龄等。

——合理年伐量。以经营类型设计为依据,在保障森林长期、稳定提供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确定年合理采伐量。

——测算周期。森林合理年伐量以5年为一个测算周期。 4.5.3森林健康

——林火预防。合理配置耐火树种,科学安排控制火烧,系统建设防火隔离带。

——有害生物防治。针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树种选择、有害木清理、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

9 ——地力维护。从培育技术、采伐要求、培肥技术、化学制剂应用及防污染措施等方面,提出维护和提高地力的技术措施。提倡培育混交林,速生丰产林应考虑轮作、休歇、间作种植等措施。

4.5.4非木质资源经营

深入分析非木质资源现状和开发潜力,合理确定培育措施、利用方式、产品种类和经营规模等。

4.5.5森林休憩

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因地制宜地确定森林景观修复、景观维护和经营开发等内容。

4.5.6生物多样性保护

明确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类型与保护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措施。

5.规划方法

5.1规划方法:采用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优化决策方法模拟、优化森林经营过程,确定最优经营途径。经营决策的核心是多效益综合、多方案比选、长周期预测。

5.2多效益综合:在综合考虑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碳储存、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景观提供等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森林的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生产功能。

5.3多方案比选:根据经营方向和经营条件形成多个预选方案,通过对预选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优森林经营规划方案。

5.4长周期预测:对各预选方案进行一个半森林经营周期的优化模拟和决策分析,重点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

10 ——生态影响评价。分析评价规划对当地的水、土壤、空气、物种和种群、重要物种生境、碳汇平衡等的影响。

——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评价规划对人居环境改善、地方居民就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经济影响评价。分析评价规划对林产品产量、经营成本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

6.规划成果

6.1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附图、附表,专题报告和相关文件等。

6.2规划文本

包括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和目标、经营区划、经营类型组织与设计、森林培育、资源利用、森林健康、效益分析、政策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6.3附件

6.3.1附图:包括森林资源现状分布图、规划期森林资源预测分布图、森林功能区划图、森林类型分布图、森林经营措施规划图等。

6.3.2附表:包括各类森林资源现状表、分析表和规划预测表等。 6.3.3专题报告:包括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分析评价报告、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森林经营决策分析报告等。

6.3.4相关文件:包括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规划论证意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纪要等。

11

12

术语

1. 森林可持续经营

是指森林经营过程中,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森林经营体系。

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是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指人类在与森林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全性为目的,追求生态系统内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3. 森林经营规划

是按照可持续经营的原理与要求,规定一定时期内森林经营要开展的活动、地点、时间、原因、完成者等要素的一个工作文件。是指导区域、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中长期战略规划。

4. 森林合理年伐量

经营单位内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每年允许采伐利用的森林蓄积量。

5. 功能区划

是指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如小流域、林班)进行的一种区划。森林的功能或经营目标可分为

13 生态、社会、经济等不同类型,同一类型功能区在空间上不必地块相连,可能是单一的一块林地或由分布于整个林区的几块林地组成。

6. 经营类型

是在一个经营区内,地域上不一定相连接,但林况、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基本相同,需要采取相同或相似经营措施的经营小班组成的联合体。

7.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

是指从森林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森林的生态重要性和区域生态敏感性,并根据社会经济要求和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对森林进行的保护管理严格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四个类型(组)。

8. 生物多样性

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案例

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第2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二○○九年十月

目 录

引 言............................................................... 1 1.总则.............................................................. 3 2.规划定位、作用和依据.............................................. 4 3.规划组织与程序.................................................... 6 4.规划内容和要求.................................................... 6 5.规划方法......................................................... 10 6.规划成果......................................................... 11 术语............................................................... 13 案例............................................................... 14

引 言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只有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立和培育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才能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九号、十号文件精神,国家林业局积极探索不同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法规、政策、规程、技术和模式。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关于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通知》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框架,就是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宏观战略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四个体系,即: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为基础的宏观指导体系;以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基础的区域决策体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多种森林经营方法、方式为基础的技术模式体系。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作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

1 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培育、资源利用、森林保护及生态修复等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在区域水平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因此,编制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作为各类经营主体进行森林经营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推动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制度体系,特制定《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指南》,明确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等要求,规范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程序、方法和主要成果,为全面推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保障。

2

1.总则

1.1为规范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可持续经营思想的贯彻落实,为县域所有森林经营主体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特制定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县级或相当于县级的单位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其它森林经营规划可参照执行。

1.3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经营方案与实施纲要》、《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1.4规划编制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以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森林经营方针,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建立区域内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1.5规划编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原则,协调好森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的原则,协调好国家、地方与经营者等各方面的利益;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协调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协调好不同功能区、不同森林

3 类型的功能与潜力。

2.规划定位、作用和依据

2.1规划是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规划既是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县域所有森林经营主体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的基本依据。

2.2规划是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省级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环节。

2.3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落实国家、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政的策措施;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需求;指导各类森林经营主体在规划期内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2.4规划应根据当地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资源结构和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地方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或森林经营的要求确定规划内容。规划应紧密围绕森林经营活动,重点关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要素,如森林培育、森林保护、资源利用和经营管理等。

2.5规划应重点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2.5.1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生态景观等生态功能如何保持、提高和持续发挥。

2.5.2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

森林的生态休闲、人文、宗教和教育功能,以及促进就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如何保证。

2.5.3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

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如何维持。 2.5.4生物多样性保护

4 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2.5.5林地生产力维持

如何防止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地退化,如何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

2.5.6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界定

区划和界定出高保护价值森林,如何保护和经营管理。 2.5.7森林健康和活力维持

如何通过森林经营提高森林抵御林火、有害生物入侵和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

2.5.8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完善

调整和完善森林经营管理的相关政策,如何调动社会或农民参与森林经营的积极性、解放林业生产力。

2.6规划应依据国家和省级林业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经营规划和区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明确区域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范围、对象和要求;按照《全国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等相关要求,落实分解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的政策措施,参照《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森林抚育规程》等技术规程,科学设计森林经营模式。

2.7规划必须以满足要求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土地详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等为编制基础数据。

2.8规划应统筹考虑区域内正在实施的森林经营方案的相关情况,充分反映森林经营主体的意愿及相关利益者的意见。

5

3.规划组织与程序

3.1规划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相关部门、企业、团体和个人,以及其他利益群体要选派代表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3.2规划包括准备、编制、征求意见和修改送审几个主要阶段: 3.2.1规划准备:成立编制小组;收集有关资料;总结森林经营管理成效和经验;分析森林经营环境、森林资源现状和经营需求;明确经营目标以及重点内容等。

3.2.2规划编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备选方案,通过对备选方案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确定最佳方案。按照最佳方案进行森林经营区划、布局和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3.2.3征求意见:要重视与不同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它相关利益者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吸收相关意见。

3.2.4论证和送审: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后,提请县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论证。

3.3县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审批规划,规划期内因社会经济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征得审批部门同意后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

4.规划内容和要求

4.1规划的主要任务:分析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经营管理的需求;明确森林经营中长期的指导思想与经营目标;统筹进行森林经营多目标、多功能布局;确定规划期内实现森林经营目标的活动、规

6 模、安排等经营措施;预测和评估森林经营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需求与保障措施等。

4.2规划期一般为10年。

4.3规划目标应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应与省级森林经营规划目标相衔接,纳入县域林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目标体系。规划目标包括资源目标、生态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

4.3.1资源目标: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发展的具体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生长量、森林结构等。

4.3.2生态目标:提出生态保护的区域、对象、规模和成效等具体指标,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维持等。

4.3.3经济目标:提出木材与林产品产出、经济发展和收益等具体指标,如合理年伐量、主要林产品产量等。

4.3.4社会目标:提出劳动就业、旅游休闲、生态文化发展等具体指标,如就业贡献率、森林旅游规模、森林休憩地面积等。

4.4规划应进行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区划和森林管理分类区划等。

4.4.1森林功能区划:从林地和森林的主导功能考虑,功能区可分为生态功能区、社会功能区、经济功能区三类,应优先区划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功能区确定后,应以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为指导,明确规定不同功能区的经营约束条件和主要经营措施。

——生态功能区。将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生态比较脆弱及生态保护价值高的区域区划出来,主导功能是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包括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保

7 护、基础设施保护等。

——社会功能区。将社会服务价值高的林地或森林区域区划出来,主导功能是发挥社会公益效益,包括人文遗产保护、宗教保护、生态休憩、大气或噪声等环境保护等。

——经济功能区。除生态、社会功能区外,主要生产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区域,包括用材林区、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能源林基地等。

4.4.2森林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元,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森林用途分类,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

——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为主要经营目的。

——商品林。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

4.4.3森林经营管理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元,依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在林地立地分类、功能区划和分类经营区划的基础上,再区划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4个类型。

——严格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特有自然景观等为主要目的,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工干扰活动。

——重点保护。以维护生态安全,防止自然灾害,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的,允许进行森林抚育,限制更新采伐,禁止主伐。

——保护经营。兼顾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允许合理采伐利用,适度开发林下资源。

——集约经营。以实现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采取综合性措施,可持续生产木材和林产品。

8 4.5规划应综合考虑森林培育、森林采伐、森林健康、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景观管理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5.1森林培育

——分别公益林、商品林进行规划,对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区域(如森林公园),可按照功能区进行规划。

——培育措施主要分为更新造林、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效)林改造等。

——培育任务按森林类别(或功能区、林种)—森林经营类型(或经营管理类型)—经营措施类型(组)进行组织,落实到不同规划分期(如5年期)。

4.5.2森林采伐

——采伐类型。依据森林分类和功能区划,合理设计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它采伐类型。

——技术指标。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标准,分别森林经营类型设计采伐对象、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间隔期限和采伐年龄等。

——合理年伐量。以经营类型设计为依据,在保障森林长期、稳定提供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确定年合理采伐量。

——测算周期。森林合理年伐量以5年为一个测算周期。 4.5.3森林健康

——林火预防。合理配置耐火树种,科学安排控制火烧,系统建设防火隔离带。

——有害生物防治。针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树种选择、有害木清理、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

9 ——地力维护。从培育技术、采伐要求、培肥技术、化学制剂应用及防污染措施等方面,提出维护和提高地力的技术措施。提倡培育混交林,速生丰产林应考虑轮作、休歇、间作种植等措施。

4.5.4非木质资源经营

深入分析非木质资源现状和开发潜力,合理确定培育措施、利用方式、产品种类和经营规模等。

4.5.5森林休憩

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因地制宜地确定森林景观修复、景观维护和经营开发等内容。

4.5.6生物多样性保护

明确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类型与保护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措施。

5.规划方法

5.1规划方法:采用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优化决策方法模拟、优化森林经营过程,确定最优经营途径。经营决策的核心是多效益综合、多方案比选、长周期预测。

5.2多效益综合:在综合考虑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碳储存、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景观提供等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森林的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生产功能。

5.3多方案比选:根据经营方向和经营条件形成多个预选方案,通过对预选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优森林经营规划方案。

5.4长周期预测:对各预选方案进行一个半森林经营周期的优化模拟和决策分析,重点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

10 ——生态影响评价。分析评价规划对当地的水、土壤、空气、物种和种群、重要物种生境、碳汇平衡等的影响。

——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评价规划对人居环境改善、地方居民就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经济影响评价。分析评价规划对林产品产量、经营成本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

6.规划成果

6.1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附图、附表,专题报告和相关文件等。

6.2规划文本

包括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和目标、经营区划、经营类型组织与设计、森林培育、资源利用、森林健康、效益分析、政策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6.3附件

6.3.1附图:包括森林资源现状分布图、规划期森林资源预测分布图、森林功能区划图、森林类型分布图、森林经营措施规划图等。

6.3.2附表:包括各类森林资源现状表、分析表和规划预测表等。 6.3.3专题报告:包括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分析评价报告、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森林经营决策分析报告等。

6.3.4相关文件:包括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规划论证意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纪要等。

11

12

术语

1. 森林可持续经营

是指森林经营过程中,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森林经营体系。

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是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指人类在与森林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全性为目的,追求生态系统内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3. 森林经营规划

是按照可持续经营的原理与要求,规定一定时期内森林经营要开展的活动、地点、时间、原因、完成者等要素的一个工作文件。是指导区域、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中长期战略规划。

4. 森林合理年伐量

经营单位内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每年允许采伐利用的森林蓄积量。

5. 功能区划

是指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如小流域、林班)进行的一种区划。森林的功能或经营目标可分为

13 生态、社会、经济等不同类型,同一类型功能区在空间上不必地块相连,可能是单一的一块林地或由分布于整个林区的几块林地组成。

6. 经营类型

是在一个经营区内,地域上不一定相连接,但林况、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基本相同,需要采取相同或相似经营措施的经营小班组成的联合体。

7.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

是指从森林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森林的生态重要性和区域生态敏感性,并根据社会经济要求和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对森林进行的保护管理严格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四个类型(组)。

8. 生物多样性

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案例

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第3篇

目前我国共拥有国有林场4855个, 这些林场拥有森林面积4466.67万hm2, 在我国森林总面积中占有23%的比例[1], 这些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些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近年来森林资源经营的不合理, 林分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认真分析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 总结以往经营的经验教训, 探索适宜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目标

1.1 经济目标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 可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1) 森林资源可以为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林业产品, 带动工业的快速发展; (2) 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可以为林场带来持续性的经济效益, 对于林场环境的改善、树种的更新都非常有利, 还能为林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为林业资源经营奠定经济基础; (3) 森林资源持续经营可以促进农业、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各产业之间的产业链, 促进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1.2 社会目标

森林资源可以为社会提供与人们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种产品, 以满足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同时, 通过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 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职工就业渠道,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使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

2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市开县岩水林场为例, 该林场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林业用地面积3960.75 hm2, 占林场总面积的100%, 其中, 森林面积2758.37 hm2, 占林业用地的69.64%;疏林地29.92 hm2, 占林业用地的0.76%;灌木林地967.39 hm2, 占林业用地的24.42%;未成林造林地8.4 hm2, 占林业用地的0.21%;宜林地196.67 hm2, 占林业用地的4.97%[2]。然而, 当前开县岩水林场森林资源发展中却存在着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阻碍了林场的正常发展。

2.1 林地林权纠纷

开县岩水林场存在纠纷的林地面积在全场总经营面积中占有25%的比例, 大部分的林地面积纠纷目前尚未解决, 因此, 很多荒山造林、低产林改造等工程不能得到顺利实施, 还存在道路修建受阻、新造林苗木被毁等恶性事件, 对林场的正常经营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2 基础设施差, 管理经营成本高

开县岩水林场道路设施基础较差, 林区道路密度也比较小, 多数是等级比较低的便道, 这种情况下直接造成了林场经营管理成本高的问题, 对林场经营管理带来了严重影响, 阻碍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2.3 营林投资不足

因为林场林区目前属于国有资产, 在营林生产各方面, 国家对林场的投入严重不足, 经营上以粗放经营为主, 这种情况下林木生长水平比较低, 林分的整体质量非常低, 其发展过程中后劲不强。

2.4 树种结构不合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开县岩水林场中人工造林更新都是以针叶树种为主, 落叶树种非常少, 因此整个林场树种呈现出针叶化、纯林化的发展趋势。林场中主要种植用材林, 速生丰产林比较少。在林场中小径材的比例比较大, 大径材的比例相对少一些。虽然近年来林场按照发展规划针对树种、林分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 但从整体上来看其资源形式始终非常严峻。

3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

面对上文中提到的国有林场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经营林场森林资源。

3.1 解决纠纷, 落实山林权属

彻底解决山林纠纷是该林场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具体来说应该按照林业分类经营原则和森林承担的不同功能等, 对林场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分类经营, 改变原来林场资源的情况, 使有限的林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 密切配合, 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政策。国家林业局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根据不同区域国有林场实际, 切实做好分类指导和服务, 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 适时评估方案实施情况。

3.2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林场中天然林的总面积非常少, 提高人们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非常关键, 天然林是该地区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重要保证, 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护都非常重要。要想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 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大力度, 对周边群众毁林开荒、林地侵占等活动进行制止, 整体规划整片的天然林地, 并设置防火林带, 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促进林分的正常生长。

3.3 商品林经营的有效方法

(1) 应该争取到国家政策的扶持, 例如争取到森林保险金、森林贷款等, 尤其是针对商品林的专项扶持资金, 这样就可以在经济上为林业经营活动提供保障, 在面对市场多变性风险时可以有所准备。 (2) 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投融资, 以相关制度不断推出为前提, 展开森林资源评估等工作, 增强对森林资源的保险, 促进林木资产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进商品林上市, 通过这些途径获得资金, 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3]。 (3) 加强对森林资产流转的管理, 其工作重点在于资产评估, 以避免因为流转而产生的纠纷, 对暗箱操作、利用职权等干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以增强对流转资金的管理。 (4) 国有林场可以充分借鉴以前的经验, 通过市场调查对未来的经营趋势进行预测, 然后合理安排林木采伐量。

3.4 生态林建设及经营策略

为了更好的应对以后的发展要求, 国有林场应该积极转变经营方式, 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体系, 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优化, 这样林场未来的发展才能与社会及经济发展方向相契合[4]。 (1) 对生态林建设进行重点管理。为了迎合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林场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公益林建设上, 将生态防护林和生物防火林建设工作抓好, 保质保量的将抚育造林工作任务完成, 对生态公益林项目款项管理好。 (2) 增加生态公益林的数量。众所周知, 生态公益林不仅可以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 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优质生态服务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的数量非常少, 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与要求, 因此应该合理规划生态公益林建设, 适当增加公益林的数量[5]。 (3) 大力开展生态旅游服务。适当的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对当前的森林景观进行充分利用, 结合景观特点展开森林旅游, 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还能加深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为创建低碳生活创造良好的平台。

4 结语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指在森林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多重利用。所以, 国有林场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就要走出一条市场经济的道路, 结合市场需求采伐与培育森林资源, 积极投身资源引进及生态建设等领域, 这样才能促进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实现。

摘要:结合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现状和特点, 分析了当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4个方面的可持续经营对策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炼胜, 吴文香, 范海元, 等.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以峡江县云盘山林场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 2011 (1) :27-29, 33.

[2] 李宝柱, 张向布, 钱栋, 等.国有林场管理层级与国有林场发展关系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 2015 (3) :13-15, 34.

[3] 朱帮林.富源县国有十八连山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 2015 (5) :13-15.

[4] 刘燕, 支玲, 刘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为例[J].林业科学, 2015 (5) :117-126.

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第4篇

综上所述,从管理者视角来看,企业持续经营的含义包含了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两个因素,其中企业的财务质地、经营质量以及治理效能决定了其自生能力,而产业环境、 战略资源和持续创新性构成了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自生能力是前提,持续竞争优势是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从会计视角下来看持续经营的概念,持续经营假设认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对会计主体前途的这种稳定性的设想,反 映了同主体有利益关系的所有集团的愿望。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工作的正常活动 作出了时间上的规定,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会计主体才能采用历史成本而 不是清算价值来确认、计量其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 生产经营过程中被消耗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企业提供的财务 报表也就被理所应当的看成是一系列连续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见,持续经营假设 在会计理论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很多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设基 础之上的。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须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须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从其本意来讲,持续经营假设并不是假设特定的会计主体可以无限期地生存下去,而只是假设其将持续经营足够长的时间以使之可以履行其现存的应予承担的义务。同时,这种默认是有条件基础的,即在没有“反证”表明其无法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方有此假设。而所谓的“反证”,就是那些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将会中止的证据,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期限即将到期、企业资不抵债已被宣告破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停业清算等。

三、持续经营假设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在传统财务会计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为一些会计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持续经营假设使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方法得以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上来保证他们的稳定性。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企业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和依照正常的情况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债务。

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理论分析法,对体育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及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认为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是由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体育市场的营销环境由微观环境的体育企业供给者、营销中介、体育消费者、竞争者和宏观环境的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体育等环境因素组成。体育市场营销的宏、微观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是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李朝晖,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体育系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企业营销。(四川 乐山614004)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历来是企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体育企业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市场营销环境,是体育企业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育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表现为在变化莫测的市场营销环境中获取相应对策而谋求其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是从为体育企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新视角来看,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体育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与特性

1.体育市场营销环境涵义

体育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体育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和目标的、而体育营销部门又难以控制的各项因素和力量的总称。体育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调研的重要内容。体育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复杂多样性——现代企业的营销环境包罗万象,复杂多样;动态性——企业的各个营销环境经常处于一种易变的、不稳定的状态中;不易把握性——企业的外部营销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可影响性——企业可以通过对内部环境要素的调整与控制,来对外部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最终促使某些环境向预期的方向转变。

体育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过程中有着强烈的社会性,其市场营销行为受到内外部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综合影响,即:体育市场营销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开展的,这一时空条件就构成了体育市场营销环境。体育市场营销环境是体育企业的生存空间。

体育产业中有功能各异的不同行业,体育竞赛、体育用品、体育健身娱乐、体育信息行业,等等,构成各体育行业的是更微观的体育企业。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构成各体育企业营销环境的很重要方面。体育产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是整个体育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总体方向,为其制定自身的营销战略提供指导。因此,体育市场营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必须考虑到各体育企业的时空条件。体育企业在环境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体育市场营销中,可根据营销环境所受影响的方式,分为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前者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体育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环境因子(体育消费者、中间商、生产者、竞争者等);后者是体育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间接发生影响与作用的因素。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主从关系。

2.体育市场营销环境的特性

(1)差异性与相同性。从整体上看,同一国家、同一地区的市场营销环境是大体相同的,体育企业比较容易与之相适应。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所区别,社会使体育市场营销环境显示出差异性,这一特性有助于体育企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方案。

(2)整体性与地域性。体育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对象有自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原系统,这就需要将其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区域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研究其地域差异性,将有助于在体育市场营销中突出区域特色,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与产品。

(3)相对性与绝对性。体育市场营销环境各种因素的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断变化却是绝对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国际影响的加深,人们认识宏观世界角度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制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各国的体育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认真的研究,并站在变化的立场上去适应市场环境。

二、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体育市场的需求受到体育爱好者的兴趣、爱好、收入等微观因素的直接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了体育市场的微观营销环境。一般来说,体育市场微观营销环境包括体育企业的供给者、营销中介、体育消费者、竞争者。微观环境影响着体育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

体育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进行并不是孤立的过程,它要求与体育企业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紧密相联系。体育企业供应者是指向体育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体育产品生产所需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包括提供物资、劳务、资金等。若没有所需的良好供应,体育企业就不可能提供市场所需的体育产品。因此,体育企业的供应者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制约着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营销中介是指为体育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总称,包括中间商、营销服务机构、金融中间人等。营销中介是市场营销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大多数体育企业的营销活动都需要有营销中介的协助才能顺利进行。例如:体育竞赛需要通过广告公司等协助销售;体育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行基本建设等往往需要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支持。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企业规模越大,营销中介机构的作用就越强。

体育市场往往有众多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并且,体育产品的需求替代性较强,体育市场的潜在竞争对手较多。竞争者的营销战略及营销活动的变化对体育企业的营销工作较为明显,体育企业就必须密切关注竞争者的任何细微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体育消费者(包括个人与集团)是体育企业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体育企业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意味着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得到体育消费者的认可;反之,则表明企业市场营销工作遭致失败。对体育消费者的把握,要从体育市场的规模和体育者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

体育企业不仅有竞争对手与之争夺目标市场,还有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发生兴趣的各类公众,就是一个组织对完成其目标的能力有着实际或潜在兴趣或影响的群体。尽管体育企业致力于体育市场营销活动,但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受到社会中各种公众对它们的营销活动如何看待的影响。因此,企业关注公众的态度,预测他们动态,发展同他们之间的建设性关系是很明智的。体育企业在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各种营销活动时,必须将以上微观营销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运用和调整,才能做到体育市场微观营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体育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体育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体育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并借助于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而作用于体育企业的营销行为。宏观环境因素对体育市场营销有两方面的强烈影响:一方面为体育企业提供了市场营销机会;另一方面又给体育企业的发展造成一些限制。

(1)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表现为种种具体的市场需求,而体育营销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因此,体育营销必须适应文化因素,必须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体育企业在开展国际体育市场营销活动时,不能以本国文化为参照系,而要自觉地考虑异国文化的特点,使体育营销与社会文化因素两者之间相互适应。

(2)人口环境。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人口因素与体育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体育市场营销的人口环境因素包括了人口的数量、密度、居住地点、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和职业等情况。例如: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东南沿海一带为我国最重要的体育消费市场。人口的地理分布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逐次推进,人口的地理分布就会出现流动状况,为开展体育市场营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客观上提出了更多的体育和娱乐活动的需求,为体育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人口因素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种属性。从种种因素的地位看,人不但是体育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中的主体,而且是组成要素,这些人口因素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和体育企业的经营管理。研究人口因素,对于探讨体育市场营销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制定与人口环境相适应的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经济环境。国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构成了经济因素的主体,这两个因素直接与体育市场消费有关。此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消费者支出模式等也与体育市场及其市场营销紧密相关。经济发达程度制约了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状况的改善会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有时经济的变化却会从相反方面影响体育市场营销,对与体育营销密切相关的体育需求、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和体育规模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因素在体育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中起核心作用。没有经济的促进和推动,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4)体育环境。影响体育市场营销的体育环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体育社会化程度与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社会化程度是决定其体育消费者数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把大型体育赛事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是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该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不具备的因素。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5)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必然引起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体育的营销活动。科技发展一方面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装备;另一方面也对体育企业的领导结构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市场营销管理水平的要求。体育市场营销中要注意科学技术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及科学技术的特征。同时,科学技术增加了体育市场营销的创新机会。科学技术在体育市场营销的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到营销技巧,并在体育者购买力允许的范围内,将新技术产品导入目标市场;否则,科学技术的应用就难以取得其应有的价值,因而难以做到科学技术在体育市场营销中的可持续发展。

(6)政策与法律环境。国家的产业政策与体育政策对体育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家是鼓励发展体育产业还是限制发展体育产业?体育政策的变化对体育营销有利还是不利?体育政策是由某一国家的政府决定的。在分析政治环境时,绝不能忽视这个基本点,无论哪个国家都会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出具体的鼓励或限制体育消费的政策,从而对体育营销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把握体育市场营销行为,一方面必须了解和研究本国与其他国家的体育法规的许多共性规定;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对特性规定缺乏了解而引起失误。

三、结论

1.体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体育企业是一个营销系统整体,是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的部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同时又存在于一个由人口、资源、社会文化与体育、政策法律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它既受大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又反作用于大系统。体育企业在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时,应把与企业有关的环境和营销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统筹兼顾各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个构成部分。

2.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体育市场营销的效果

宏观环境因素对体育市场营销有两方面的强烈影响:一方面为体育企业提供了市场营销机会;另一方面又给体育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微观环境影响着体育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体育市场营销与环境是一种适应关系,体育市场营销只有深入研究体育市场营销环境,适应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体育市场营销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体育企业为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将微观可控制因素与宏观不可控制因素协调起来,这种协调必须通过充分发挥体育企业的营销能动性,恰当地运用那些体育市场营销的可控制因素,自觉地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来实现。可见,市场营销宏观、微观环境的关系是两者相协调和相适应的关系,这种协调与适应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体育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渊. 21世纪的营销环境变化新趋势[J].商业经济研究,2001,(6).

[2][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洪瑞云,译.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易剑东.中国当代体育企业研究的三种思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4]马瑞婧.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营销对策[J].商业研究,2001,(7).

[5]蔡理.加入WTO后中国体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4,(3).

[责任编辑:陈 瑾]

可持续经营能力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

一、世界有机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生物动力农业,最初的实施是由民间生产者自发组合的协会,在各自区域内制定各自的规则或标准来指导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后来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认证管理机构。其后的20年间,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分别在国家范围内创建了相对规范的有机农业体系。随着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的广泛联结,1972年11月,5个国家组建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其总部设在德国,IFOAM也成为倡导和监督世界有机农业的国际性组织。它将“有机农业”解释为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一系统将土壤本身的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面质量都最为完善的目标。

有机农业发展的前期进程极为缓慢。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到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极度危险的地步。由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感到有必要采取共同行动,以加强环境保护,在各级产业生产过程中开始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的质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段时期,有机农业的概念得以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替代传统农业的新思潮。

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首先得以确立。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实践模式,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深度均有了质的飞跃。有机农业的生产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支持,其由简单、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由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的良性循环的生产运动;有机农业也由关心环保发展到关注环保和食品安全,在日本甚至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努力发展成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发展;有机农业产品从以“有机食品”为核心扩大到“有机产品”这一更宽泛的概念,近年来已经有发达国家根据生产原料是否有机,而将有机产品扩大到有机肥料、有机纺织品、有机皮革、有机化妆品、有机林产品、有机家具等。

目前,IFOAM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拥有由近120个国家、600多个会员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其已成为世界有机农业的保护伞。根据它制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根本目标是促进土壤、植物、动物、人在内的且相互依赖的综合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据国际贸易中心(ITC)的调查显示,2003年初全世界的有机管理农业用地为1700万公顷,到2005年急增至2400万公顷,增长快、幅度大的有机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的新亮点。

与此相应的是有机产品认证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机产品认证是为保护人体健康,保护资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产品的加工方法、产品的贸易行为以及其他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所开展的认证。其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优劣程度和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好坏程度的尺度,是国家发展有机产品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强化有机产品管理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取得有机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通过技术壁垒,成为发挥各国经济优势和扩大出口的关键之一。

虽然有机产品的产量较之常规产品的产量要低,但是市场价格比常规产品价格要高出30%,有些甚至高出2~3倍,市场销售占比和额度不断呈上升态势。有机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不断增加和变化,主要有4种方式:(1)生产者直销。通常是由生产农户设立直销店铺、承租专柜、订单的宅配送或网购的邮送;(2)有机产品专卖店销售。这种方式因其专业化程度高,因此销售较好、较快,销售占比较大;(3)与常规产品销售店联营或设销售专区;(4)与产品再加工销售商联盟,实现产销一条龙。

二、我国有机农业的定义及目标

在我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通常是指,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一定基本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化学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不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生产的主要有机产品是有机食品。

在我国,有机农业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我国有机农业的生产主要是依靠系统内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和种植绿肥来解决土壤肥力,依靠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

三、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后,便进入了“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的传统农业阶段,这段时期的农业以自给自足为特征,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但被动顺应自然,生产力低下。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逐渐进入了以石油为代表的现代社会进程中,中国农业融入了广泛应用化肥、农药、生长素、转基因等现代农业中。但是,因现代技术带来了诸如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和农业产品品质下降、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现代农业体系内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的加速发展。中国在高增长率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认识到亟需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新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替代农业研究运动的推动下,旨在探求农业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态农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90年代,中国的有机农业开始起步,1994年成立了专门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后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随后,陆续在多省、市、自治区设立了OFDC分中心。1999年,我国制定了OFDC《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并于2005年公布了国家标准。多年来,我国有机农业政策不断出台,相关补贴也有所增加,有机生产认证面积年均以30%的速度递增,有机农业在一定程度得以发展。

20多年来,我国在常规农业之外大力推行有机生态农业建设,建设区内基本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3个方面的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践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实施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田污染和常规农副产品中一些高残毒药品含量超标的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最主要技术障碍。毫无疑问,有机农业在继承与摈弃传统农业和环保型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顺应了当前有机农业盛行的全球趋势。

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业占比不到3%,但根据中国在世界农业中的份量来分析,随着中国政府和谐、务实、可持续工作思想和作风的形成,中国生产的有机食品不仅会在国内食品市场中占比大幅增加,而且其出口额在10年内有望在世界有机食品国际贸易中占比达到5%以上。

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少相关专业及关联技术和知识。有机种植农户缺少对有机肥料的制作、防治病虫害、轮作等相关知识的培训;生产和试验基地缺少技术人员辅导;缺少提高产品商品化率的培育和加工技术;有机农业生产配套技术稀缺;适宜不同区域的有机种植的品种不足。同时,与相关联产业联结不畅,相关联产业的科研技改水平亟待提高。

第二,生产成本相对较大。因科技力量不足,我国现期有机农业投入大,投资加回报期较长,导致资金短缺;有机劳动力成本增幅较大;真正的有机肥料供应不足,部分投放市场的有机肥料的使用效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有机生产方式所要求的耕作方法不便操作;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复杂,监督认证困难,导致监督认证的管理成本上升。

第三,产品销售利润不足。大部分国人因收入限制或生产习惯和销售方式守旧等,造成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不能优质高价,收益率不理想。

第四,政府扶持手段欠科学。政府在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时,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难以落实,特别是扶持资金申请条框过多,受益面窄。

五、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策略建议

第一,加强和完善有机农业政策体系建设。政府应明确有机农业的涵义和定位,从财政、金融、产业化发展、政策法规等综合角度分析、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政策,对有机农业的生产进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其范围包括:有机生产补贴政策、有机咨询体系建设、有机产品认证管理与市场规范、有机农业的环保文化与理念宣传等。

第二,加速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国际化步伐。IFOAM与许多国家有影响力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或咨询机构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其中有些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已在中国建立办事处或分会。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法规互认,在当今经济极大融通的全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有机农业机构建设,强化中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能力和国际地位,完善我国有机产品认证体系。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工作的评价尺度,这是强化有机产品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有机产品的国际认证也是发挥经济优势和扩大出口的一个关键。

第三,加快建设有机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大部分在科学院所和实验室里,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实现有机农业生产由初级的资源消耗型向先进的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因此,有机农业应在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尽快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建立科技支撑平台,完善我国有机农业科技系统;同时,建立起集植保、土肥、气象、耕作、育种、灌溉、管理、经营、财会、信息电子化等一体的有机农业现代生产综合管理技术,广泛树立技术联结与支持,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四,中洋结合,充分挖掘、利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中的技术精华。国外有机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其有机农业在理论指导下,以严格的质量监控为保证,全方位权衡市场需求与社会效益。我们在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也要肯定中国古老农业文明史中的许多技术精华,潜心总结,充分利用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取得的成熟理论和丰富经验,将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传统方法与太阳能利用、生物能转化等现代高新科技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并应用到现代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使之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做好有机农业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新思维。我国的有机农业生产源于市场推动。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一方面是引导有机农业的生产进程,另一方面存在干预过多问题;而生产者多是注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缺少理论指导,重复性强,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不明确。因此,我国应根据国情,结合有机农业具有深远意义的环保文化内涵这一最显著的特点,深化理论研究,从产业内涵、产品结构、区域布局、政策建设、市场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和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理论,以此指导我国有机农业建设快速前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使经济与环境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因共同的利益而得以重视;同时,绿色壁垒的存在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本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机会。我国制定了促进循环经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宏观农业政策。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正是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障。总之,积极发展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实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国际化进程,有效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加速我国农业战略结构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云馨)

上一篇:讲习所活动简报范文下一篇:理财规划师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