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16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运用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大理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该模型考虑了自然资本流量和资本存量,从而能更好地衡量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市三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传统方法与改进三维模型计算出的生态足迹结果一致,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较大,大理市处于区域环境发展不可持续状态。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三维模型;大理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40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要将可持续发展转变为可行的一种发展模式就需要实现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生态足迹研究是测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自提出就被应用在各种尺度、多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本文选择了大理市2009年、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进行分析,为大理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

大理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滇西中部,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大理市为高原盆地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特征。大理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多样,干湿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大理市降水丰富,地表水和地热水资源较丰富,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属于天然湖泊。大理市辖10个镇1个乡,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下关镇,市内包含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2处,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

12研究方法

121数据来源

研究区的生物资源及消费能源数据来源于大理市2009年、2011年以及2012年的统计年鉴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与大理市国土资源局所收集到的数据。

122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理论最初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ss于1992年提出[1][2],后由Wackernagel完善[1][2],该方法1996年由杨开忠引入我国[2],张志强等人介绍了对生态足迹概念及计算模型[2][3]。生态足迹是区域内衡量人类消费资源与吸纳消费这些资源所产生废物的生物生产性用地。通过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以此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生态足迹的计算

在生态足迹计算中,将生物生产性用地主要分为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化石燃料土地6类。

2实证分析

21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大理市生态足迹计算中,人类消费项目主要包括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计算生物资源账户考虑了粮食、油料、蔬菜、猪肉、水产品等14个项目,其中全球平均产量采用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能源账户包括原煤、洗精煤、汽油、煤油、柴油及电力六个项目,其中全球平均能源足迹以世界自然基金会计算的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均衡因子,采用WWF的Living Plane Report报告2010年的研究成果,产量因子则参考Wackernagel研究中计算中国生态足迹时的取值。同时,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建议,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扣除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从消费结构上看,大理市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人均生态需求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地和牧草地,这主要说明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在生活方面的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化石燃料用地和牧草地的需求。在统计的生物账户中,三年里消费最多的是猪肉、水产品和奶类,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以2012年为例,其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3840 hm2,07412 hm2,06224 hm2;统计的能源账户中,三年里消费最多的是原煤,三年分别为05420 hm2,05408 hm2,051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明显低于人均生态足迹,表明大理市生态系统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需求。

由于化石能源地不适用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因此,其三维生态足迹以经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从足迹广度构成看,2009年、2011年及2012年占比最高的是耕地和牧草地,这表明农业生产仍然是大理市自然资本的利用方式;建筑用地足迹广度所占比重较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林地、牧草地及水域足迹广度变化程度小。说明了大理市人均占用土地面积中主要是以耕地和牧草地为主,建筑用地呈上升状态,这与大理市低丘缓坡开发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相关。从足迹深度来看,2012年大理市足迹深度构成大小为:牧草地>水域>林地>耕地>建筑用地。足迹深度除建筑用地外,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足迹深度变化最大的是牧草地,变化较大的是林地。建筑用地的足迹深度为1,表明目前人类占用自然资本流量即可满足自身需求,并不需要消耗存量资本,而牧草地和水域的足迹深度数值大,代表着其自然资本流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并且对于存量资本的消耗量很大。根据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传统方法计算结果与三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相同,大理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并且人均生态赤字呈上升趋势,本文未考虑2010年的数据,但根据生态赤字程度差异及趋势认为2010年大理市同样处于生态赤字状态。

3结论

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大理市2009年、2011年和2012年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人均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得出了大理市目前生态赤字较为显著并逐年递增,生态压力大,其城市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特别是牧草地和水域的发展最不可持续,人均占有的资源主要为能源用地和牧草地。本文在计算大理市生态足迹时,由于所收集到数据资料的局限性,对于时间序列的分析年份较少,动态变化研究不足,另外统计项目中生物资源并未完全考虑到,所计算出来的生态足迹偏小。但本文采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补充了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两个指标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研究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张芳怡,濮励杰,张健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53-659

[2]刘金花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低碳土地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3]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10):8-10

[4]方恺生态足迹深度和广度:构建三维模型的新指标[J].生态学报,2013,33(1):267-274

[5]秦超,李君秩,陈宏飞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锡林郭勒盟自然资本动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9):51-55

[6]方恺基于改进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自然资本利用特征分析——选取11个国家为数据源[J].生态学报,2015,35(11):3766-3777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通过对以往城市景观建设的分析,发现其存在诸多不足,不仅降低了景观建设的质量,而且损害了景观工程的综合效益。对园林施工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要点;管理对策

1园林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园林工程施工前,设计师需要科学地选择园林工程施工场地。选址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这项工作完成后,专业人员需要对景观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并对景观工程的施工量进行估算,这也是景观施工技术控制的重点。景观建设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区的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因此,如何营造园林景观,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植物的层次划分是园林建设阶段技术控制的重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除园林植物种植外,还涉及假山等园林装饰物的建设。技术人员需要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以保证所用材料不会过早风化,并能很好地保持其稳定性。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特点,种植适宜的植物,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应用控制的技术要点。

2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前期准备问题

景观工程施工前的有效准备是景观工程有序发展和合理推进的关键,对整个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如果做好景观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景观建设工程已经成功了一半,这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非常重要,对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广州市许多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而言,景观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性不足,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且项目施工前施工意见未达成一致,严重影响景观建设前期高效准备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景观建设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目的不能完全落实到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中,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需求和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反馈,管理人员的计划整改令不能有效下达和执行。

2.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景观施工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配备一支由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施工队伍,一支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景观施工方案并及时优化调整方案的设计队伍,以及有效管理各参建单位对工程建设全面监督管理的管理队伍。然而,在广州市一些地区的园林建设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施工工艺不当、园林技术不配套、技术和工艺使用不当等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园林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2.3工程验收问题

园林工程建设项目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园林工程完工后,不仅要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因此,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工程的质量等方面都是验收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但是在一些园林建设的验收阶段,验收人员通常会因为园林建设工程相关信息与数据的不全、对园林施工技术与设备的了解不深、在开始验收之前没有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等问题造成验收结果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园林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后期的灾害的预测与防止,工程内容的维修与养护等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园林工程的验收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员,选择更加科学、更加合适的验收方式,采取科学合理的园林工程评价标准。

3园林施工管理对策

3.1控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园林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做内容上实施具体的管理。第一,园林的具体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园林建设的主旨,并安排园林建设设计人员勘察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施工环境,从而设计出与实地施工环境相符的图纸,具体的勘察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及周围的环境、现场施工条件、施工中电源情况、交通情况以及施工周围的生活环境等。其次,从项目部的角度考虑景观建设技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是项目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制度的建立需要建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随着园林建设的实施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同时,实行项目责任制,把园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交给具体的工作人员,由他们专门负责园林施工质量管理。另外,园林施工指挥部全面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加强园林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景观建设目标需要按照岗位职责层层落实,确保景观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施工过程都有专人管理。三是加强景观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际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使他们相互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要点,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前的技术控制能力,从而准确运用园林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园林施工,提高园林施工质量,保证城市园林绿化效果。由此可见,控制施工前准备是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措施。

3.2核对施工图

专业人员核对施工图是进行园林施工的基础和前提。能够理解和掌握设计理念和意图,对后续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如果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有冲突,应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设计变更工作,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在施工图审查中,除了设计单位的资质外,还要保证图纸的合理性,满足园林工程的施工要求。

3.3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基础和指导,可以提高园林建设的规范性,保证每个施工环节有章可循,提高园林工程质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持证上岗。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确保其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在企业内部,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制度细则在具体施工中的落实,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

3.4提升人员素质

在园林建设当中,绿化施工是一项重点内容,施工人员除了要对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行把控外,还要及时纠正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严格监督技术的执行过程,确保清理与检验工作符合施工标准与规范。对于相关施工资料进行汇总和保存,为质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定期培训施工人员,使其掌握园林施工的先进技术与工艺,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明确施工中的难点与重点。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工种的不同实施分层培訓,差异化的培训方式与内容,可以针对性提升其专业水平。结合会议、材料指导和实操培训等多种方式,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考核,防止培训工作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

3.5确保物资质量

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应该提前做好市场调查,保障其合理的性价比,防止价格过高对施工成本造成的影響。选择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防止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运输建筑材料时,应选择专业运输车辆,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防止材料在运输中损坏。对施工材料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确保其规格、质量、数量满足园林施工需要,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在材料的存放上,要做好防潮工作,检查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防止施工中突然出现故障,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花草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要全面调查当地气温、土壤、水质等情况,对花卉移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防止大面积死亡。

结束语

为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加强景观建设的质量控制,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需求。施工中要做好准备,严格控制表土回填、定点放线、苗木移植等技术要点。审查施工图时,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设计与施工的有效衔接,完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提高施工规范化水平。同时,注重人才的专业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化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景观建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绿化效果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敏.看世博:园林人的骄傲[J].园林.2019(11).

[2]章锦涛.浅析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园林建设的影响[J].现代园艺. 2020(15).

[3]黄健清.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路径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 2021(05).

[4]熊鹏.提高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41).

[5]臧华,刘密谦,刘硕,马福强.小城镇建设中的园林绿化[J].小城镇建设.2002(01).

[6]范玮,郑莉.园林材料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22).

[7]陈朝辉.走出本省园林误区,建设高效园林绿地[J].广东园林.2002(01).

[8]黄玟.浅谈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21).

[9]樊艳菊.成都园林的特点与发展探索[J].草业与畜牧.2010(04).

[10]郭英措.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 2019(11).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2018年国内新闻学学科领域相关研究的梳理,指出该年度我国新闻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八个领域:习近平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生产、新闻话语、新闻业变迁、新闻传播效果、新闻学学科建设、新闻法治和新闻史。2018年新闻学研究的议题较为丰富,技术影响开始渗透至新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贯穿始终,新视角、新方向的出现推动新闻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丰富新闻学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闻生产;新闻话语;新闻业变迁

2018年的新闻学研究,整体上来看,研究主题较为丰富,其中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对新闻学研究的影响显著增强,新技术愈发渗透到新闻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与此同时,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些新视角、新观点、新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全局角度出发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时代特色鲜明的新闻重要论述,在新闻学界业界引发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产生重大反响。

张垒和李成认为,习近平新闻重要论述以党性原则为鲜明主线,以正确导向为基本要求,以服务人民为工作中心,包含了遵循规律的内在逻辑,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统筹内外的格局视野,其以深刻的时代性、系统的创新性、鲜明的实践性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我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新高度。

季为民和叶俊在阐释习近平新闻重要论述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要在习近平新闻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加强正面宣传,建设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构建理论话语,增强领导水平,全面提升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从而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①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闻重要论述,唐绪军认为应切实把握两个要点,即其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从理论渊源来看,习近平新闻重要论述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党报党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时代背景来看,习近平新闻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互联网时代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新闻思想的创新。同时要深刻领会两个重点,即管理与建设:管理和建设是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关于新闻舆论的一对辩证关系,通过管理强化建设,通过建设促进管理。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依旧是2018年新闻学研究的热点,郑保卫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贡献作了详细分析。③陈力丹在阐述马克思新闻传播思想的世界交往体系、现代传播的时空观、报刊的内在规律、邮寄的报刊活动、党报立场和人民性等思想渊源时,论证了习近平在这五个方面对马克思新闻思想的继承,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加以发展。④针对新时代背景下舆论传播格局与生态不断发生重大变化,黄楚新和郭海威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征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分析,阐释了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并从舆论传播理念、传播方式、话语表达以及舆论引导格局建设等方面剖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路径。⑤鉴于不同新闻观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杨保军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坚持“事实真实”这个根本观点、“过程真实”这个实现方式观念外,其明确而典型的个性特征是强调新闻真实的“统一性”或“全面性”,可以称之为“统一真实观”,其主要是指在针对个别事实的新闻报道中,要求“部分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在针对目标报道领域的报道中,要求“具体报道真实”(具体真实)与“领域报道真实”(领域真实)的统一;在针对一定社会范围的报道中,要求“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统一。但是具体到统一真实观的实现或落实,还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⑥

二、新闻生产

王敏对新闻生产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发现“常规”既是新闻生产社会学“第一波浪潮”中的核心概念,但也因过度强调官僚建制的需求和媒介组织约束,忽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新闻人视为只能主动支持或被动忍受组织的命令,而非能够活跃思考和有创造力的能动者,而使其成为新闻生产社会学饱受诟病的理论缺陷。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则为反思新闻生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式和理论起点,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所带来的新闻生产去空间化、移动化、互动性、参与性等转变,则为新闻生产社会学提供了新的动力,新闻生产社会学在修正已有理论缺陷和创新吸收场域理论的同时,开始了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具有批判精神和实践导向的理论建构。

陈阳从研究方法入手,探究了新闻生产社会学经典难以重现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进入限制增加、传统媒体面临危机、学术生产压力以及研究伦理考验,民族志数量减少,以文本为基础的文化取向的媒介生产研究逐渐取而代之。数字媒体时代,媒介生产社会学从过程转向意义,从组织取向转向文化取向,在此背景下,重返媒介生产现场,找出媒介生产同其他生产活动的差异性和趋同性,突破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同内容研究和效果研究相结合,从而发展更富解释力的理论概念,是新闻生产社会学转型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⑦媒介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传受关系的变化,受众借助新媒体手段能够提供反馈、参与新闻生产、乃至创制自媒体和公民新闻,使得新闻生产逐渐体现出参与式、开放性、协商性特征。王斌和李岸東以“前后台”场景理论为基础,运用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中国青年》杂志对卓伟的报道及相关微博评论为例,从新闻报道内容、发布两方面梳理了互联网环境下传、受关系被重构后的新特征。研究发现,开放性新闻生产条件下,媒体“后台”在一定程度开放后还存在“深后台”,其作为传播者维系新闻职业权威的“场景”,但也可能强化受众被动性。作为对“技术乌托邦”的一种回应,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跳出“技术决定论”,从而在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下理智地认识新闻业生产变革的全貌。

龚彦方和王琼慧借助新闻室观察法考察了互联网媒介域的新闻创新,研究发现,参与式新闻生产仍是基础性的生产机制,但是通过创新而产生的“平等互惠”生产机制替代了约定俗成的新闻专业原则,新闻生产的所有参与者在更大的工作网络中获得利益共享、资源交换、互惠互利。互惠性参与式新闻生产并非是对专业意识形态的简单分裂或瓦解,而是趋于建构一种创新型的“新闻专业主义”,这或将为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重构提供积极的可能性。

三、新闻话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业自身的边界、权威及合法性都面临不断被解构与重构的挑战,白红义从新闻职业话语出发,建构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研究力图从反思话语、协商话语、批判话语、纪念话语、转型话语等话语实践中揭示中国新闻业存在的矛盾、问题及关系,其将新闻从业者视作具有主动建构能力的行为主体,同时注重与其他权力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

为探究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冲击和影响,尹连根和王海燕从边界工作的理论视角出发,针对不同年代新闻人在平台、职业、产品三个方面的典型性诠释话语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闻平台的典型性诠释话语先后经历了政治话语、市场话语、大众话语的变迁,新闻职业的典型性诠释话语先后由政治取向、精英取向而转变为普通职业取向,新闻产品的典型性诠释话语在经历政治宣传至上、新闻专业主义崇拜后,在当前流量至上导向的支配下,开启了坏新闻才是新闻、娱乐性才是新闻的话语转向,新媒体勃兴打破了机构新闻工作者此前所拥有的平台垄断、职业垄断、产品垄断的局面,代之以平台边界、职业边界、产品边界的失守,从而形成我国新闻业目前的去专业化之势。

面对新闻业的激烈变化,“危机”一词日益成为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形容当下新闻业发展状况的热门词汇,王辰瑶从“批判性媒介话语视角”和“元新闻话语理论”视角出发,归纳出了盈利危机话语、结构危机话语、观念危机话语等三种当代“新闻业危机”话语类型,厘清了多元复杂的危机叙述,新闻业危机激发了不同路径下对元新闻问题的追问、三种危机话语虽彼此矛盾却都肯定和维护着新闻性价值、三种危机话语凸显了新闻学理论研究的薄弱之处,这些内容是建构不同话语类型在“危机”核心问题上对话的基础,为探究未来新闻业图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起点。⑧

邓绍根和李兴博研究分析了新时期《人民日报》对“新闻规律”一词的话语呈现,透视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日报》的“新闻规律”观念演变过程,并体现出阶段性、创新性和继承性等特点。分析发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断重新认识并强调遵循新闻规律的同时,积极践行新闻规律,顺应新闻改革要求和新闻传播学研究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总结新闻规律,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从“新闻规律”的话语呈现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业一直沿着回归新闻本位、尊重新闻规律的路径前进。⑨

四、新闻业变迁

随着智能化技术进入内容行业,内容生产、分发与消费全面升级,表现为以智能化驱动的内容生产2.0,以算法为核心的内容分发2.0,消费与生产一体的内容消费2.0。智能化时代重新定义了生产、分发、消费的关系,三者相互驱动、相互渗透,平台作为内容生产和消费的协调者,成为决定内容生态的关键所在,平台兴起既是新内容革命的必然结果,也是整个内容业变革的关键因素。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發展升级,使得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沈浩和袁璐探究了人工智能对媒体融合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媒体行业已然迎来并进入“AI+媒体”的媒体融合时代,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对媒体融合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媒体融合亦不能陷入“技术决定论”和技术崇拜,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坚持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和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胡翼青和朱晓颖从新闻从业者角度出发,探究了新闻从业者对人工智能渗透进入新闻业的态度。研究发现,面对人工智能,新闻从业者尚未形成自己的明确态度,其认知与情感并未协调一致,其认知相对浅显且较为局限,主动进行系统学习或与人工智能应用有所交互体验的很少,研究还发现,对人工智能了解越多的个体越容易接受人工智能对新闻流程的改造,对人工智能有着更明确和理性的认知;年轻记者比资深记者更容易接受人工智能对新闻流程的改造,对人工智能有着更积极的态度。因此一个关键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重视,即传统媒体要想摆脱生存困境不能只靠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要革新,这样才能真正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在新闻业逐渐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搜索引擎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体系建构者,不断解构着传统新闻业赖以为生的“基于事实基础上的现实建构”。方师师探究了谷歌搜索引擎中的新闻呈现,研究指出,谷歌通过多种指标和算法衡量新闻质量并评估等级,建构出新闻等级体系,利用算法规则进行“搜索引擎优化”,媒体借此引流增粉并重新整合新闻生产,谷歌搜索引擎基于用户使用和社交关系实现了“千人千搜”,使得新闻搜索结果个性化,搜索引擎在海量信息中重新定义了“真相”并建构其文化权威。搜索引擎持续迭代的算法优化对新闻的生产、分发等环节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推动着新闻业的演化变迁。

近年来,学界对数据新闻的关注不断增加,数据可视化作为数据新闻的直观体现,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呈现类型、可视化工具、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等。许向东通过采用眼动仪对数据可视化传播效果进行了测试研究,结合测后问卷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数据可视化作品的视觉规律,无论对于完善数据新闻理论研究框架,还是用于指导数据可视化作品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新闻传播效果

随着数据新闻逐渐成为国内外新闻业界关注和实践的焦点,蒋忠波对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受众等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采取控制实验法,研究以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利用真实数据新闻网页和“自制新闻”网页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将数据新闻与文字新闻相比较的方式测量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受试者对数据新闻这一形式的喜欢程度要显著高于传统新闻,但是在新闻的易理解程度感知、客观性感知、识记效果、态度改变等指标上,数据新闻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

苏振华从民众的社会公平感知着手,探究媒体建构对民众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社会存在较大收入差距,但是主流媒体信任度、使用频率以及媒体传播效果等对民众社会公平感知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媒体建构弱化了实际收入水平对公平感知的影响,内在归因和物质主义价值观立场也能增强民众的公平感,整体来看,媒体建构和社会建构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民众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感,但是要维持较高的社会公平感,关键在于主流媒体要为低收入群体发声并致力于提高其收入水平。

社交媒体时代,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在推动政务公开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便捷的政治参与和互动平台。顾洁等人以新闻价值为理论框架,以地方政务微博时政新闻为分析对象,探究了12个新闻价值要素对政务微博受众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2个新闻价值元素在整体上对受众的评论、转发和点赞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时新性、周期性、趣味性、显著性、个体性和争议性六大要素对受众参与具有显著预测力。研究结果显示媒体人应注重政务新媒体话语的创新表达,重视新闻属性和传播规律,从而有效促进社交媒体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和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开始成為国际媒体争相报道的国家,有研究显示美国媒介报道最多的外国是中国。苏林森通过开展一项针对18岁以上美国人的在线调查发现,美国人对中国政治话题(如人权)和中美冲突新闻更感兴趣,对中国文化和旅游新闻兴趣较小,美国人对涉华新闻关注度虽然显著增强了其对中国的了解,但是并未显著影响其态度,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较负面。分析发现,直接经验与对中国的兴趣不但显著正向影响了其对中国的态度,也显著提升了其对中国的了解。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海外媒体关注的国际议题。目前针对“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研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涉及,但对影响其在海外媒体传播的客观因素的分析较少,张莉和陆洪磊对此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全球化因素在国际议题的“发现”和“选择”上更有影响力,本土化因素在国际议题的“报道”方式上更有影响力,与此同时,媒体市场的区域定位较阶层定位对“一带一路”作为国际议题在海外媒体的呈现影响更显著。这一发现为更好地进行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定参考。

为推动新时期我国国际传播向纵深发展,刘燕南和刘双在对相关概念及既有效果评估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构了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以“能力-效力”框架为主,包含基础建设、内容产制、传播影响、市场经营四个一级指标,作为处于初级阶段的探索性尝试,评估缺乏有效“对标”、评估机制亟待完善、强化新媒体评估、落实操作性等仍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但至少该研究为新时期我国国际传播效果评估研究开启了良好的开端,有助于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新闻学学科建设

针对新闻学学科发展,雷跃捷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认为,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国新闻思想史所提供的理论学术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资源、西方新闻学的理论与学术资源、传播学的理论与学术资源以及舆论学的理论与学术资源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重要资源来源,同时应坚持立足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实际,面向世界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以中国的视角来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建设路径,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传播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基本方法。作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当前已初成体系,加之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对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对于总结中国新闻实践、同时运用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指导新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曹林关注了近年来新闻业界精英辞职但很少流向新闻学界的现象,新闻学界、业界的日常隔绝、缺乏交流渠道以及考核标准障碍等因素造成了新闻业界、学界的流动障碍,导致新闻教育缺乏畅通健康的“人才供给-资源反哺”机制,启动对媒体精英的吸纳计划,打通媒体精英从业界到学界的流通渠道,对于丰富新闻教育资源、传承新闻专业主义、强化新闻实践特征,从而夯实新闻教育人才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静和朱清华从一线业界视角出发考察了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研究发现,智能交互化、内容个性化、渠道形态多元化等特性被认为将对传媒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产业格局等带来深远影响。适应智媒时代的业务实践能力和理论及方法素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育人目标,洞察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新媒体业务动手能力以及数据方法技能被认为是亟需培育的核心专业技能,业务实践模块、交叉前沿理论和方法数据等模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校企师资共建、智媒平台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被认为值得推广。该项研究跳出了既往的学界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七、新闻法治

罗斌提出,我国侵权法未引进一般注意义务,相关司法解释中参照英美法成立条件模式的条款也未能系统明确地规定传播注意义务与过失判断的关系,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媒体“事中注意义务”的矛盾性判决,对此,学者建议应通过立法、释法、修法等程序来明确、澄清和完善注意义务。

鉴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网络中介法律责任的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对其具体法律责任分析或具体权利的制度保障,而对其如何影响互联网治理和用户权利的宏观思考较少,张小强从网络中介私权力视角切入,对其影响用户权利的实现及相关主体行为的过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网络中介私权力与公权力及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三方博弈机制,网络中介或不承认或有意掩盖其在互联网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并希望占据三方博弈中的有利位置而获取最大利益,如何更好地规制网络媒介私权力是今后新闻传播法治研究需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近年来,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的著作权纠纷时有发生,新技术背景下如何在促进技术革新应用、信息便捷传播和保护传统新闻出版者合法权利之间寻求平衡受到新闻学界的关注。刘友华和魏远山从新近德国、西班牙相关立法及我国现有纠纷解决状况发现,问题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聚合分发平台取得授权成本太高,二是严格限制聚合分发平台使用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传统新闻出版者的利益。从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间的利益偏好和博弈来看,引入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协商合理的许可费率,授权中国出版协会集体管理新闻报道并代收使用费,从而协调两者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路。

在新媒体大潮冲击下,全球各国媒体制度都面临着传统媒体整体性衰落的危机和规制变革的迫切性,王敏和王毅探究了澳大利亚的媒体法律改革,这次改革被视为是应对新媒体挑战而实施的规制变革,媒体规制框架得以重新设计以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也面临着政策瓶颈、行业壁垒等难题,同时又承担着维护公共利益的重任,因此可以参考澳大利亚的媒体法律改革,探索既适应网络时代特性、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媒介规制框架。

八、新闻史

(一)历时性考察

王生智梳理总结了东印度公司在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过程中的报刊政策,研究发现,在殖民期间,东印度公司与英国公民或印度人所创办报刊之间发生的控制与反控制冲突贯穿始终,虽然政策不时受到政治局势、个人理念等影响而发生或紧或松的变化,但是不危及英国殖民地位的前提从未变化。在此过程中,为英国殖民服务所创办的报刊又不知不觉中把现代国家和民族观念、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思想介绍到印度并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了印度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的吹鼓手。

官方媒体对突发性特大事故的报道传播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所处时代的权力秩序和文化结构,为了考察官方话语体系中特大事故报道模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迁,闫岩和王冠宇以新华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官方记录的一次性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的全部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时代的事故报道模型都包含事故、救灾者(政府)、受难者三方,但是三方关系则依次经历了共同体的凝聚、单向化、分化和退场,这一共同体是指民族国家前提下,政治权力借事故传播契机所构建的想象的共同体,而在此过程中,构建想象的共同体的任务逐渐向意识形态争夺、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身份冲突出现等问题的报道中转移。

向芬对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做了历时性梳理,研究发现,延安时期的党性内在蕴含着人民性,这一阶段党性与人民性是一体的,且伴随着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改版,党性与人民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为统一整体得到普遍认同,这种意识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却出现了“党性与人民性之争”,在批判与反批判过程中,双方对议题的论证却与“党性与人民性一致”的思路渐行渐远。要论证习近平所讲的党性人民性一致论、统一论,应注意到其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和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党的新闻工作总方针的一致性,发掘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从而重获源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自信与领导权。

(二)共时性考察

蒋建国对清末革命思潮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进行了详细考察,研究发现,革命报刊激发了各类读者的阅读想象,其理念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偏好,官绅、新式知识分子、青年学者、普通民众等对革命报刊的选择性阅读,又表明报刊具有明显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读者读报的私人记录观察其阅读心态、社交网络、价值观念,明晰了清末时期“革命思潮”借由报刊阅读进入读者世界的历史进程。

近代中国,职业团体作为突破血缘、地域而形成的业缘组织,逐渐成长为整合行业、社会甚至是国家秩序的重要力量。张继汝对1923年北京新闻记者公会的组建进行了考察,研究指出,伴随新闻职业新的发展及群体自觉,同时又受政治环境、执业环境恶化等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期,组建新闻记者职业团体成为北京新闻界共识,但是因传出当局因“金佛郎案”收买报馆的消息,并逐渐演变为业界内讧,新闻记者公会最终未能成立,反映出中国新闻记者构建职业共同体的努力与尝试与形成稳固、自觉的职业共同体相距甚远。虽然新闻记者最终实现了以职业为依托的集聚,但是受制于政治和执业环境,并未形成通往职业共同体的有效路径。

鉴于当前对于延安新闻业群众性实践的学术考察相对薄弱,尤其是群众性、群众路线与党性、政党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探析有待深化,李海波以延安时期政党政治的革新为线索,梳理分析了新闻业群众路线的内在理路和运作机制。研究发现,上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正是中共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进化成熟的关键时刻,报纸成为推动政党整风的有力武器,且“武器”本身在运动中也经历了深刻改造。出于社会动员需要和革命意识形态的终极需求,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阶段得到完善,列宁主义建党模式完成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报纸成为政党和知识分子为群众代言、让群众自我表达的重要平台,至此,新闻大众化蔚成风气。

注释:

①季为民、叶俊:《论习近平新闻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4期。

②唐绪军:《把握两个要点领会两个重点——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的体会》,《新闻记者》2018年第7期。

③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贡献》,《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2期。

④陈力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新闻传播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6期。

⑤黄楚新、郭海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与发展》,《新闻论坛》2018年第4期。

⑥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新闻大学》2018年第1期。

⑦陈阳:《为什么经典不再继续?——兼论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的转型》,《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6期。

⑧王辰瑶:《反观诸己:美国“新闻业危机”的三种话语》,《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8期。

⑨邓绍根、李兴博:《论新时期〈人民日报〉中“新闻规律”的话语呈现及其知识特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⑩彭兰:《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6期。

沈浩、袁璐:《人工智能:重塑媒体融合新生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7期。

胡翼青、朱晓颖:《人工智能的“幻影公众”——基于新闻从业者实证研究的考察》,《中国出版》2018年第19期。

蒋忠波:《受众的感知、识记和态度改变: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研究——基于一项针对大学生的控制实验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9期。

刘燕南、刘双:《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构:框架、方法与问题》,《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8期。

雷跃捷:《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命题、资源、路径与方法》,《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0期。

罗斌:《传播注意义务功能研究——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8期。

张小强:《互联网的网络化治理:用户权利的契约化与网络中介私权力依赖》,《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7期。

向芬:《理论回响:从“党性与独立性问题”到“党性与人民性之争”》,《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0期。

蒋建国:《清末革命思潮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2期。

(作者黄楚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郭海威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

【特约编辑:吴婧;責任编辑:陈小希】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共享汽车发展前景

数据统计,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 全国机动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了3.27亿辆, 已经考取驾照的人员超过了3.69亿。在这么多拥有驾照的人群中, 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自己的私家车。在与康迪电动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胡晓明的过程中提到过汽车的保有量现在处于快速增长期, 不久的将来就会饱和, 也就是说, 有驾照却无车可开的人数只会不断增长, 这对于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光明可期。

在2018年的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中显示, 我们国家的汽车共享市场容量现在已经达到了660亿元, 未来的市场容量会是现在的五倍, 潜在的市场容量可能达到现在的30倍。清华大学和交通运输部也联合调查了市场行情, 其中一组数据就显示有19%的人会考虑放弃购买私家车, 有60%左右的人会考虑放弃购买第二轮私家车。通过这些数据能反映出共享汽车市场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共享汽车的出现也在慢慢的改变着人们心中的购车理念。

二、杭州共享汽车发展现状

根据数据显示, 2018年一年杭州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18403万人次, 游客量巨大的同时, 作为中国主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有无数的年轻人奔赴杭州逐梦, 这也使得杭州这座美丽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存在大量通勤、出游、商务接待等多场景用车需求。这些都给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共享汽车租赁通过这几年的发展, 其服务品牌总数已经达到了300家以上。通过对杭州市共享汽车的初步调查, 行驶在马路上的共享汽车主要有六家有一定规模的共享汽车企业, 分别是滴滴共享汽车、盼达共享汽车、GoFun、彩虹共享汽车、左中右共享、汽车Car2Share等等。

最近两年, 包括首汽、吉利、奔驰等在内的汽车厂家开始进入杭州的共享汽车市场。在杭州道路上经常看到的共享汽车品牌超过了6个, 所涉及的车型超过了20个。大多数的汽车厂家都会选择在商业综合体、大型产业园、写字楼集中的地方租用部分停车位, 以方便市民的租用。

各个汽车厂家在使用共享汽车中模式都类似, 首选的车型都是纯电动的小型轿车。居民在使用前都需要下载对应品牌厂家的APP软件, 在APP软件上上传个人的身份证和驾驶证信息, 以便通过个人信息认证。使用中打开APP软件, 进入汽车共享界面, 就会实施显示周边地区有多少汽车可以租用, 所租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可以在APP上直接查看。

通过对杭州各个地方的实地查看。目前共享汽车基本覆盖了杭州城的核心区域, 1-3公里范围内都能找到共享汽车的身影。

三、共享汽车给杭州市民带来的影响

(一) 便利性

因共享汽车只有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借车与还车, 在借用中如果和共享单车配合使用, 可以很好地做为一种机动化出行方案。解决一些公共交通存在的换乘时间久、换乘距离长、换乘期间不行时间久等问题, 在交通限行时间段内也不受任何限制。

(二) 减轻市民生活压力

很多市民因上班路途较远, 很多家庭都会考虑购买第二辆汽车, 这会给家庭额外增加很大一笔开支, 而且还要考虑晚上小区停车难问题。共享汽车正好可以解决这一方面问题, 租客可以随借随还。共享汽车的使用者对其并没有所有权, 只有使用权, 在使用中只需要支付车辆的使用费用就可以。

(三) 使用快速方便

针对上下班期间公交地铁拥挤的情况, 恶劣天气打车困难等情况, 通过借用共享汽车出行可以方便很多。

四、共享汽车在杭州的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往租车模式都是按天进行, 现在改成按分钟进行租赁汽车是对传统租赁行业服务模式的一种突破, 对于居民减少购车的想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机动车整体的保有量减少之后也能一定程度的缓解市场道路的拥堵问题。但在实际的共享汽车发展中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 只有一个一个的解决才能让这个产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通过调查走访部分居民, 认为不会租用共享汽车的占到了11%, 认为会考虑尝试租用的占到了70%左右, 通过这个数据说明了居民对共享汽车这个新鲜的事物的认可程度还有待提高。

(一) 城区外的痛苦

共享汽车的租用点与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心的商业区周边, 对一些较为偏远, 人流量不大的区域还没有运营网店, 这会给郊区的居民带来不佳的用户体验。

(二) 充电桩数量少、故障多

根据《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十三五”发展规划》, 到十三五期末 (2020年底) , 杭州要建成公用充电桩建设数量不少于3000个。截至18年11月底, 杭州已建成公用充电桩4014个, 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绝大多数企业在共享汽车中首选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时间很久, 充电桩的数量普遍偏少, 这就大大降低了车辆的运营效率。想要很好地解决该类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一同解决。

(三) 使用者信用存在风险

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市民在还租用车辆时没有及时清理车内垃圾, 破坏车内环境, 对下一位租客的乘坐舒适度产生很大影响。还有极个别不法分子会偷取汽车的部件。为了改善该类问题, 上海市政府就发不了与共享汽车有关的管理规定, 在管理规定中就明确指出车内要安装符合规定标准的应急报警、卫星定位、人脸识别等装置。

(四) 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车辆在出现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处理是一件有待解决的问题。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所涉及到的车辆维修费用会有保险公司承担, 但是所产生的折旧费、每日车辆暂停运营的所产生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仍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政策。

(五) 使用率不高

因大部分共享汽车的租用点都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这就导致了共享汽车的服务点很少。大多数的市民都无法享受到共享汽车租用的便利性, 只能为极少数市民服务。

五、杭州共享汽车未来发展分析

康迪电动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胡晓明在访谈中表示, 共享汽车真正的大发展阶段还未到来, 共享汽车前期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 为了打开租车行业的市场企业都会采取补贴烧钱的方式进行, 这就让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只有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慢慢的摸索和不断地完善, 才能让改行业顺利的发展下去。

六、政府层面对共享汽车的支持与管控

因共享单车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 各地政府部门在发展共享汽车的时候都有意控制了其总体的规模。如果一下子投放很多, 那会直接造成交通严重拥堵问题, 这就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效率。

交通部门在小型客车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指导性文件中提出了要鼓励汽车租赁行业的按分钟租赁的发展模式, 在城市交通定位中形成与传统汽车租赁方式互补的方式, 对传统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形成一种有效地补充, 最终让共享汽车成为消费者在出现方式中形成一种有效地选择方案。共享汽车在起初发展阶段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企业及政府部门共同解决、完善所碰到问题, 以便共享汽车能更好地发展。在政府积极扶持与促进之下, 最终让共享汽车这个新事物服务好居民的日常出行, 让市民出行更加快捷与方便。

摘要:在共享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 共享汽车已开始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杭州的共享汽车已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 通过一些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共享汽车对杭州市民的影响, 并预测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共享汽车,杭州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晓华, 王冕, 陈岩等.电动汽车共享商业模式的发展[J].科技导报, 2016, 34 (6) :105-110.

[2] 陈国鹏.“互联网+交通”视角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私家车共享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 (2) :105-109.

[3] 蒋步健.共享租赁模式下的汽车供需匹配问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7.

[4] 赵鹏军, 李铠.大数据方法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的理论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14 (10) :25-30.

[5] 徐慧亮, 康丽.共享汽车在中国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 2018 (2) :23-25.

[6] 杨树红.共享汽车北京实施初探[J].中国规划建设, 2018 (3) :74-78.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建筑的差异,并从节水、节材、节能和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绿色建筑设计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运营周期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与高效生活空间和建筑。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绿色建筑将会以智能化与多元化而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因此,探讨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构建节能减耗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1、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建筑活动占人类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总量的40%,其所造成垃圾也占人類活动所产生垃圾总量40%。因此,建筑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年建筑量高居世界第一,资源的消耗总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很多资源人均拥有量却居世界的平均水平以下。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只有6种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其余的支持性资源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其在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展城市绿色建筑已经势在必行。

2、城市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目的是在建筑施工与使用的过程中,将其对材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降至最低,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实现建筑质量、经济性能和建设费用的平衡,在拆除时可以保证与自然界相互融合,并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传统建筑忽视能耗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统筹规划,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核心通过规模化和外迁等实现发展目的,生命周期较短,浪费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废料的回收利用率。绿色建筑注重强调经济、生态结构和环境的平衡,以及建筑与气候和地域资源的差异,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为原则,做到节能减耗与功能舒适的统一,其生命周期长,材料循环利用率比较高。

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体现,推行绿色建筑是让建筑行业从高能耗和高污染逐渐向低能耗和低污染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依据国情,以“绿色建筑”为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城市绿色建筑的措施

绿色设计是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使建筑设计满足适宜居住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并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减少建筑队环境的不利影响,其实现绿色建筑的措施主要为以下方面。

3.1 节水措施。绿色建筑的节水措施主要体现在:①施工现场的设备与车辆的冲洗用水采用循环装置,冲洗水在经过沉淀后,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等方面;②施工现场的用水点均采用节水龙头,并依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合理配置,避免施工用水的浪费;③生活区的用水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将责任细化到个人,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节水意识;④采取用水计量管理措施,安装用水监测设备,并将节水的定额在合同条款中注明,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考核评估;⑤在雨水充沛的施工地区,可以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进行车辆冲洗和洒水降尘等。

3.2 节材措施。绿色建筑的节材措施主要体现在:①使用高强度的钢筋与高性能的混凝土,按照施工的预算才限额领料的措施,控制施工材料消耗;②制定施工废料的回收和管理措施,提高废料的利用率;③明确施工材料的采购数量,防止出现因采购过多而导致浪费或者积压的问题;④选择制作、安装和拆除一体化的施工队伍进行模板施工作业。

3.3 节能措施。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①建筑选择向阳布局,使用中空玻璃和智能门窗等保温材料与耐水材料;②合理配置制冷和采暖设备,采取分时段的方式,明确其使用时间;③安装节能灯具,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降低建筑照明能耗;④严禁出现长明灯,夜间施工时的照明灯具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人走灯灭;⑤优先选用国家和行业推荐的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设备与机具,保证设备与机具质量满足建筑施工要求。

3.4 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①保持自然保护的资源和文物原貌;②尽可能在白天施工作业,施工车辆在出入时需要清洗车轮,并做好防尘措施;③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洒水,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垃圾;④做好噪音污染、废水污染和光污染的防控措施,以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息。

结束语

总之,城市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推动节能减耗社会建设和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做好节水、节材、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可以节约资源,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波. 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6:53-55.

[2]林捷. 节能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 福建建筑,2008,08:26-29.

[3]万蓉,刘加平,孔德泉.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2:150-152.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1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林业可持续简单来说指的是在确保森林中生态物种体系以及多样性不受到破坏的基础上开展的林业活动。在开发中重视利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通过科学开发、使用可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 让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得到保障。但目前我们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还存在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1.1 森林覆盖率、人均占有率低

我们国家面积宽广, 大部分地区均有成片的森林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 看似宽广的森林面积人均平摊后占有率极低。我国的森林面积在世界排在第五, 蓄积量排在第七, 覆盖率占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左右, 但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左右。

1.2 对林业资源保护力度不足

我党及国家根据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加大了林业资源保护。但是, 这种保护却是以先开发利用为主再开展保护, 在保护过程中并未真正认识林业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 在执行度方面不足, 对一些林地肆意占有、破坏的情况“睁只眼, 闭只眼”, 在监管方面漏洞严重。

1.3 林业科技、专业水平不足

最近这些年, 我们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 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但和其他行业相比, 林业发展水平明显不足。分析原因在于林业科技、有关专业水平不足, 直接表现在于投入林业科技资金不足, 林业的很多研究项目未能顺利开展。并且林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弱, 缺少专业型林业人才, 林业的发展无法得到人才支持。

2 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2.1 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调节中, 作用非常重要。但在生产中由于过度追求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极少重视生态效益, 这也造成了森林资源未能发挥出其所具备的能力, 生态效果也未能实现。如果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要构建起完善的森林生态补偿体制, 确保森林在发挥经济作用时又可对生态调整功能具备足够保障。

2.2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强化

从2015年起, 国家对于使用林地项目从严把关。组织河北等10个省开展了林地的变更调查, 印发了有关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通知, 对于全面停伐提出了严格的政策规定、需求。同时中央预算内控制计划下达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投资二亿元, 构建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共65个。建设起县级林赠种营机构能力项目十个。同时, 还设立“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和高值化应用技术研究”、“重大森林害虫持续防控关键技术与体系研究”等重大项目15个, 完成了87项到期项目的验收工作, 加强基层林业管理工作。

2.3 科技兴林

首先, 加大林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 我国林业研究生教育毕业人数有所提升, 本科教育及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也在不断上升。国家将涉林一级学科的59个学科点明确为国家林业局的重点学科。

其次, 编制了有关互联网+生态线保护、互联网+林业资源监管、互联网+生态旅游等重点工作。开展中国林业大数据建设, 开展“果子熟了”等林业大数据试验。同时还大力利用微信的微商平台, 开展林业产品的营销工作, 让智慧林业得以全方位推进。

3 林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林业的可持续发呢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技术经济学等等许多科目。伴随着着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动, 再加上当前所应对的全球气候的变化而兴起的低碳经济发展, 人们不断对制度进行优化, 以此促进传统林业转向社会林业制度。

结束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足国家林业的实际情况, 对林业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 实施科技兴林的伟大战略来提升生态观、发展观,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越走越远, 并且让林业发展更好的在我国土地上大放异彩。

摘要: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组成就是林业。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保护我们生存环境而言极为重要, 并且能让社会更稳定、生活更美好。因此要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有关研究, 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才能确保林业的更好、更稳定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1] 朱海娟, 姚顺波.基于混合评价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15, (09) :64-67.

上一篇:本科音乐论文范文下一篇: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