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08

土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房建土木工程;质量

1 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及行为约束规范,使一些建设企业或监管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管理松散、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同时,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的管理意识淡薄,即使有相应的制度或规范,也很少将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之管理人员对工程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施工人员或施工单位进行工作交流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障碍。

1.2 建筑行业运行机制不完善

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较快,其运行机制的高效发展与实际行业中相关配套制度及管理体系不相匹配,即虽然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运行体系,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且相关配套设施尚不健全。以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为例,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期短。部分企业为了尽快得到经济回报,确定工期时,会尽量缩短时间,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2)工程造价较低。企业为了缩减费用,尽量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但成本不足,显然难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3)部分工程建设中存在检测报告造假行为。由于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违反市场的发展规律,违背相应的政策法规,制造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检测报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管理。

1.3 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房建土木工程的建设规模通常比较大,需要很多施工人员的参与,加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比较辛苦,一些较高学历或专业能力较强的人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因此,施工单位不得不向劳动市场广泛招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育的劳动人员涌入建筑行业,影响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并且由于缺少专业人员,导致施工技术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使从业人员掌握施工技术,不得不再花时间进行培训,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与施工质量管理。

2 房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提高房建人员素质

房建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房屋建设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要想提高房屋质量,做好房屋质量管理,首先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房屋建筑中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建筑单位的施工工人,监管单位的监管人员,管理人员等。其中,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应该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保证。

2.2 完善管理体系

房屋建筑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且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管理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管,并且这项管理工作应该贯穿施工管理的全過程,不能落下任何一个环节,否则就很有可能造成质量安全隐患。为了把房屋质量监管工作做得更好,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房屋建筑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分工和管理区域,确保每个区域的工作都能正常进行。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检查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或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全面的提高房屋工程的质量。目前,大多大型施工企业已近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质量监管体系和制度,而当下的重点是如何将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工序中。

2.3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房屋建筑市场的管理,同时还应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加强对房屋建筑的审核监管工作,从合理价投标着手,确保建筑也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对质量不过关的建筑产品严格问责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政府的导向性监管,提高房屋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明确建设项目参建各方责任和义务,减少质量安全事故,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2.4 在全过程的基础上展开施工质量的管控工作

以房建土木工程的全过程为基础,展开施工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工作,其具体能够划成三阶段,就是指的施工前与施工中以及施工后。在施工前工程的质量控制方面应当利用岩土工程的勘测质量、图纸和方案设计质量方面的控制当做要点,应用先进的测量测绘工艺,再和计算机的辅助系统相结合来展开岩土工程的勘测工作,就像是数字化的测绘工艺、RS与GIS技术、航空摄影的技术以及卫星导航技术等,能够使得数据测量的精确度得到有效提升,确保测量数据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对工程施工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依照所测得数据以及对施工场地方面观察,通过需求剖析以及技术条件剖析等,来对于施工措施实施有效科学的设计,而且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检查;借用计算机的辅助系统就像是AutoCAD等多种软件来对于工程图纸实施绘制,不但使得绘制效率得到提升,还使图纸的尺寸比例精确度得到保证。在施工进程当中质量控制方面,涵盖机械设备、材料、施工人员、工艺技术以及已经完成部分质量的验收等多个内容。其采购工作人员应当对有质量保障、产品的合格证书等相应资料完全的材料进行购买,确保材料自身有着较高性价比,使房建施工的质量需要得到保证,而且将材料仓储、运输、制备以及质量的复验等对个环节工作做好,预防材料由于操作的不当而有变质的状况发生。机械装置在入场之前与使用之前以及使用后一定得实施仔细认真的查验,在机械装置能够正常工作进行确认后才可以应用。该机械装置应用完毕之后一定得实施必要清洁清洗的处理工作,而且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工作,预防装置的锈蚀等多种原因从而有各种故障问题发生,从而使得工程施工正常的进行得到保证。选取先進的、适合的施工工艺对于房建土木工程实施建造,对工序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对施工工艺的流程进行优化,严格依据相关工艺标准实施操作,将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以及管理难点要把握好,促使技术的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强化施工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得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对施工工作人员的设备运用进行相关的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增加房建土木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而保障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思宏.探讨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土木工程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1).

[2]陈龙.试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门窗,2018(3):226-226.

[3]邹美颜.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5(5):173.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建设分公司

土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2、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

3、浅析土木工程中的基础工程

4、论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5、浅析土木工程房建土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土木工程的特点与土木工程的发展

7、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8、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

9、钢结构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10、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要点研究

11、程若明: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控制举措探析

12、新时期土木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及优化

13、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探讨

14、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研究

15、对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的研究

16、土木工程的特点与土木工程的发展

17、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

18、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研究

19、土木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分析

20、高层建筑土木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技术

22、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研究分析

23、浅谈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

24、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5、关于对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的思考

26、浅析土木工程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27、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8、土木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

29、分析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30、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试分析土木工程中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

32、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在土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33、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4、王铭:土木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分析

35、浅析土木工程房建土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6、土木工程房建土木工程质量保证策略分析

37、浅析土木工程的特点及土木工程施工问题探讨

38、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39、新疆少数民族土木工程专业的《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40、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探讨

4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究

4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研究

43、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加固结构技术的应用

44、试论土木工程房建土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5、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46、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7、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

48、试述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

49、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思考

土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工程实践教育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较大地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文总结了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体制、观念、生源、行业等多方面分析了原因,也为改进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实践教学; 工程实习; 教学方法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社会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综合性要求高,实践性教学是土木工程教育中重要一节,改革和加强这一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规土木实践环节主要是:测量实习、认识实习、施工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延续了多年,总体有效可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用人单位对当前土木毕业生有了一些不良的反馈,评价他们高分低能、理论脱离实际、基本技能缺乏、适应性差、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弱等等,在认真反思了目前的工程实践教学现状后,深切感到问题的存在,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去分析和研究。

二、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个人体会如下:

1.教学观念问题。我国传统高校教学,受前苏联教学模式影响很深,教学体系以学科专业为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课为核心,工程教育模式长期偏离工程师培养目标;工科人才按理科模式培养,造成培养目标错位,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教法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主导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观上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性和探索性。这种模式延续到实践教学,导致很多教学过程以验证理论为主,方法机械、灌注,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批评性思维,也削弱了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获得的实践能力。

2.教学计划问题。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项目全过程一般需要1-2年,教学计划实习环节的时间一般为1周,最长的施工实习也只有3周,存在着工程长工期与实习短周期之间的矛盾。此外,高校多年来教学改革的结果,屡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师们首先保护理论课时,压缩的大多是实践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总学时严重不足。

3.教学内容问题。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一般都是高校骨干教师主编或参编。教师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实践应用却很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近20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飞速,大量新建材不断涌现,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设计手段不断升级。 高校内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跟不上工程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企业的需求。造成了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脱节,课程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书更是缺乏,不少课程设计资料内容里出现已经淘汰多年的建筑构造做法,对学生的学习存在负面影响。

4.教学方法问题。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慕课”流行、数字“三维”。传统的平面书本教学方法,显然不如三维模型的展示方式直观。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讲课方式和内容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指导如果借助BIM技术,是否会变得形象化、简单化、趣味化。

5.教学经费问题。工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成本一般比较高,一般建筑工地离学校会比较远,如果有校车等交通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实习效率。但是很多学校基于节约教学经费的考虑,对一些相对费钱的实践环节进行裁剪压缩。虽然事出无奈,但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6.教学师资问题。高校是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地方,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工作。但是,工程教学是离不开实践的。很多工科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历,自己不懂工程,自然也无法很好地指导工程。长期脱离生产实践的校内教师去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必将趋于弱化。

7.教学基地问题。建设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是工科院校的惯用做法,也比较行之有效。但是,改革多年后,激烈的竞争使得很多施工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兴趣不大;不少工地要实习生只是为了使用免费劳力,并没有人在负责地传授技能知识。同时,一个工地去太多的学生,基地确实也接纳不了。校外基地的稀少和不规范,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8.实习安全问题。土木工程实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建工地存在较多的危险源。由于怕出安全事故,很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老师也怕学生出事,对实习过程做了更多的限制,也影响了实践能力的训练。

9.行业状况问题。改革发展多年,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变化。以前的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施工人员,技术质量比较稳定,骨干人员能成为很好的现场指导老师。但是今天的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组成复杂,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学习效果。

10.学生特点问题。时代在变迁,60、70、80、90不同时代的人群,社会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因此,对新一代学生的教学模式也需要相应调整。增强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问题根源的分析

进一步思考以上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这几方面:

1.建筑行业的过速发展导致企业平均素质下降。多年来建筑业的快速扩张,使得人员队伍庞大,工程标准松懈,整体质量呈下滑趋势,也同步影响了工程实践教学的效果,80年代的施工企业施工员指导实习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

2.高校扩招后的平均生源素质也有下降。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1999-2002年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平均年递增率为42.4%。扩招以放低标准为代价,使得一般高校的学生平均素质有所下降。“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仍然沿用精英式教育模式是不合理的。

3.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没有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已经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需求,很多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水平,把眼光投向了欧美学校。在这个用脚投票的年代,改革教育体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已是迫在眉捷的事了。

4.高校的教育观念问题尚未适应时代的变化。随着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呼声日高,转变高校教育观念显得十分迫切。应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营造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有利他们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环境。

四、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前述问题,我们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以生为本”。教学过程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加大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服务学生的思想去设计和细化实践教学过程。从单纯的训练式、灌注式教学转向引导式、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的能力。

2.优化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过程。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严格的教学计划是正常教学的保障。但是针对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也是高教改革的历史使命。针对土木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下降这一现实,重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适当缩减基础理论课时,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细化实践教学的过程设计,加大参与实践活动的灵活性,提高与工程建设的契合度,这些都可以使得我们的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更大改善。

3.教材适应时代,教学同步行业。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可以改变编写模式。对课程传统的理论体系部分,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对课程涉及工程应用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建议编制教材前,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和毕业生座谈,尽可能多地吸收成熟的新技术,反映社会的新需求,充实到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去,使我们的教材建设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也利于毕业生能掌握与现实更近的技术。

4.借力信息科技,改革传统教法。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传授知识的新途径,视频教学、三维演示、仿真模拟等等教学新方法的出现,在带来实践教学便捷性的同时,也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去用很多课时才能表述清楚的施工过程,在演示软件的帮助下,只需很短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对应的课时数比例改变了,如何把富裕课时的教学内容更充实?如何让新手段更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都需要我们针对性地去研究。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课程答疑、教学辅导有了新手段。

5.加大实践投入,科学控制支出。提高工程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是这些年来一线教学单位的共同呼声。在国家提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今天,积极争取学校对工程实践教学的投入变得相对可行。当然,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大大节约实践教学经费。自行车、公交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的校企共享,临近学校实习地点的选择,免费公共博物馆设施的借用等等,计划的科学性也可以在保证实习效果的同时控制经费。

6.培养双师型师资,借力高素质企业。优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缺乏,也是工科高校长期的痛楚。博士生缺乏工程经历,实习指导教师不懂工程,这很制约实践教学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两手抓。一方面,让年青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去企业挂锻炼职,高校倡导教学、工程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实力比较强的大型企业联合,借用他们的培训基地和技术力量,聘请一批兼职的指导教师,来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力量。

7.依托龙头企业,构建多层基地。土木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量比较大,由于工程施工变化大,现场实践基地稳定性也不太理想。大批学生集中在少数工地,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可以将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成多个层次。一方面与大企业集团联合,作为规范化实践教学训练的主基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设一些小规模基地,以企业所善长的部分工艺作为实践教学补充,通过组合若干实践环节来完成全部的实习计划,以缓解工地在实习高峰期人满为患的情况,这需要教学单位更加合理的实习组织。

8.加强安全教育,增加安全保险。建设工地的安全事故问题,一致是企业和教师担忧的问题。很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原因之一是怕承担学出现意外时的责任。这一方面需要学校对学生加强实习安全的教育,细化安全教育的内容,落实管理保障机制。同时,也可以借鉴施工企业给工人购买安全意外保险的做法,为参加实习的同学购买商业险,以保障工程实习中的后顾之忧。

9.保障现场指导,加强校内指导。实习企业现场指导的老师素质不高,确实也会给我们的实践教学效果带来影响。弥补的办法是,购买或制作一些规范化施工的视频,示范教学和现场体验同步进行,好的做法从正面引导,差的做法做为反面案例,这样同样也可以起到教学目的。当然,最合理的做法是充分与实习单位沟通,尽量确保现场配备上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实在做不到的工地,应加强校内教师的指导力量。

10.鼓励引导,因材施教。有人说:90后的学生怕吃苦,耐心也不够。但是,大家也认为他们聪敏、活泼、有个性。针对新一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这一特点,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应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改用引导式教学模式;细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人性化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

五、结语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工科教师的共同心愿,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学校制度改革是促进工程实践教学发展的源动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成果,要培养创新型的工科学生,首先需要拥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只有出自土木工程实践的创新才会真正受到企业的欢迎。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项目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周末微实习”——土木工程校外实习分解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号:jg2013124)

参考文献:

[1]陶学明,李颖.土木工程专业生成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00.12.

[2]伊廷华,王昆,李宏男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育,2012.21.

[3]汪志昊.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体会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3.24 :112.

[4]杜国锋,赵彦.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5 ( 4).

[5]戴素娟等.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

土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意见》指出,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对于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以及实现与人才培养等制度有效衔接等措施,形成设置合理、覆盖全面、评价科学且管理规范的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

《意见》强调,要健全制度体系。增设正高级工程师,扩展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实现与工程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实行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不再开展相应层级的职称评审;实行评审专业动态调整,促进评审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同步。要完善评价标准。分专业领域完善评价标准,淡化学历、论文和奖项要求,突出对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的评价,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可“一票决定”。要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议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程技术人才,采取“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方式;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入国际同行评价。要促进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推动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发挥企业等用人主体作用,实现评价标准与培养标准深度融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职称评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精简证明材料,减少证明事项,减轻人才评价负担。

《意见》指出,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工程技术人才的切身利益,改革工作复杂,社会高度关注,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門要精心组织,稳滇实施,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预案。要加强宣传引导,搞好政策解读,引导工程技术人才积极支持和参与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联想与NetApp合资公司“联想凌拓”宣布正式成立

2019年2月25日,智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联想凌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凌拓”),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联想凌拓由联想和NetApp在中国共同注册成立,将利用包括闪存、存储与数据管理基础架构等在内的已有先进技术优势,赋能在华企业实现IT架构的现代化,并充分释放自身数据潜能。同时,联想凌拓还将把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和数据管理技术注入本土定制化和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驱动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联想凌拓的成立将进一步改写中国当前的IT产业格局,为中国存储与数据管理市场树立新的里程碑。

联想凌拓首席执行宫(CEO)一职由前埃森哲董事总经理陆大昕(Erie Lu)出任,下设销售部、技术部、产品与市场部和服务部等重要职能部门,并即将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

联想凌拓首席执行官陆大昕表示:“当今,数字化转型浪潮已席卷中国,海量的数据正拍打着各行各业。数据可谓是企业撬起数字化转型杠杆的支点。数据的爆发让企业级用户更加需要从本地到多云环境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来对数据进行端到端管理。与此同时,企业级用户也越发青睐简化的基础架构来陕速构建新服务。联想凌拓的成立不仅将联想和NetApp的高性能数据管理技术与产品优势形成合力,还将产生更多更新的智能数据管理技术突破,赋能在华企业、释放其自身数据的潜能,从而拓展业务广度、加速转型创新并优化运营效率。”

土木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针对“钢结构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课程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引进了实际工程案例教学、多媒体和传统手段相结合、专业钢结构设计软件介绍以及现场观摩教学等,使学生从实际工程设计层面进一步熟悉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在实施教学改革几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检查和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分析,都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能力;钢结构设计;观摩教学

作者简介:李昆(1973-),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钢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2009026)的研究成果。

钢结构用于多高层建筑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才积极采用钢结构作为多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近十多年来,钢结构建筑以其建造速度快、施工效率高、节能环保以及丰富多变的空间造型越来越受到我国建筑界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相继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大型钢结构公共建筑,如鸟巢、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国家大剧院等。“钢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钢结构原理”的后续课程。[1,2]该课程旨在讲解典型钢结构建筑的构造及设计,使学生掌握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把“钢结构原理”中学到的各部分知识结合起来,并熟悉当前钢结构建筑领域的最新结构形式及其发展。

经调查,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传统钢结构建筑为主,教学方法也多是书本知识讲授配以课后习题的方式。在学生学完“钢结构原理”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升上获得有效的帮助。而目前实际工程中需要毕业生能够在校门和工作岗位间进行无缝对接,这就需要学生在设计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全面地接触实际工程案例,掌握目前新型空间钢结构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将实践能力培养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目前还未见到有效的实施方法。

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达到将实践能力有效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的目的。

一、“钢结构设计”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特点

目前,“钢结构设计”是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类型建筑钢结构体系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布置、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以及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同时还了解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防火及防腐蚀等;初步掌握建筑钢结构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条文;了解目前新型空间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常用钢结构设计软件并能初步使用;培养学生做到能够应用钢结构原理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本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内容较多,涉及轻钢门式刚架结构、重型钢结构厂房结构、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大跨度屋盖结构、网架和网壳结构大跨度。设计方法中既包括了力学理论推导,又包括大量的构造要求,同时又与相关规范及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公式、图表、规范条文多,具有综合性、技术性以及应用性等特点。[3]

由于目前学生所见到的建筑物大部分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导致学生对钢结构建筑很陌生,从而觉得“钢结构设计”这门课程很难,产生了畏惧心理。加之学生们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在本门课程学习中对工程设计也很陌生,因此,“钢结构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和其他课程相比,需要有所突破。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之外,更需要通过丰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工程实际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

实际工程是工科类课程教学最具有活力的资源,把实际工程引入课堂实施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书本中枯燥的理论活起来。大量工程实例的融入使课堂生动丰富,第一堂课的绪论中即通过海量的钢结构实际工程图片介绍目前最新的各类钢结构建筑,让学生在感叹中步入钢结构领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4]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工程实例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虽然建筑物的外形变化万千,但都是由一个个基本体系组成的,因此,设计原理的讲解决不能脱离工程实际。在讲解每一种受力体系前,先找来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抽象、简化成力学模型,分析相关构件的受力性质、破坏机理,从而引出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相关知识点。案例教学中注重时效性并跟踪前沿发展,如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在课堂上着重引入奥运场馆作为案例教学,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著名钢结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课堂上着重引入世博会中的典型钢结构场馆作为案例教学,如中国馆、澳大利亚馆、西班牙馆等,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钢结构进展和发展方向,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养成实时跟踪专业领域最新发展的良好习惯。

除了介绍成功的工程实例外,典型工程事故分析也必不可少。事故分析是理论研究的有力佐证材料,事故的发生是对设计理论的验证。把典型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力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把所得到的结果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2.多媒体授课方法和传统授课方法的综合采用

现代教学手段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它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信息传递的标准化,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但是要注意合理地利用。这是因为“钢结构设计”以力学结构计算为主,力学分析以传统的板书形式教学效果更好,对于构件的设计过程等用多媒体演示较好。

课程中,钢结构的发展简介等用多媒体手段就较好,这部分教学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由于在简介部分需要向学生传送大量的信息,因此,直观的图片和工程录像是最好的方法。对于桁架的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对于构件分析和施工焊接流程采用大量的工程图片、动画演示以及录像资料,演示如临其境,清晰明了,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现代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加深感知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课程中,对构件的力学分析采用传统法进行板书讲解,一笔一画地板书带领学生逐步了解、熟悉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看到基础构件的受力情况,由外力到内力,然后决定结构的稳定性。这一环环相扣的结构设计基本方法的板书演示,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师逐步深入的讲解,了解得更加透彻,这种讲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3.钢结构专业设计软件引入教学

目前的钢结构行业已经广泛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全程的设计和绘图,学生在校园里如果不能提前接触和了解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技巧,则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一下子手足无措,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钢结构设计软件,对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钢结构设计计算机化程度比较高,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上手快,但大多数高校本科阶段并不教授最常用的钢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一般技巧,学生一旦进入钢结构设计领域难免会觉得无所适从。将国内目前最常用的钢结构设计软件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必要的设计技能,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这种做法也会受到企业欢迎。

目前常用的专业钢结构设计软件有MSTCAD(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研发)、3D3S空间钢结构设计软件(同济大学研发)等,这些专业计算软件主要功能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实际构件的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模型材性、给定边界条件、加载,通过计算,得出构件模型实际内力、变形等,并按照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完成自动选材和最终的施工图。笔者在课堂上主要演示3D3S软件中几个基本结构体系的建模和设计全过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加以讲解,使学生对钢结构设计软件有了初步和直观的认识,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利用校园及其周边的建筑物进行观摩教学

在课堂教学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增加了钢结构建筑观摩这一教学环节。我校的建筑物中包含了多种钢结构建筑形式,如大学生体育馆的屋顶平面网架、综合训练馆的屋面网壳结构、水工结构试验大厅的钢桁架结构、桔颂音乐厅大门的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中心体育场主席台上方的索膜结构以及校园邻近的轻钢厂房和重钢厂房。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课本中内容的有力补充,带给学生对钢结构建筑形式最直观的认识。在“钢结构设计”附带的课程设计——钢桁架设计中,通过在设计前后和设计过程中与实际的钢桁架进行实地观察、对比思考,找到自己设计的不足,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这部分常常作为授课后的课程设计内容,学生学习热情空前,效果极佳。

三、教学效果的检验

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授课的核心方法。为了把握住整个教学过程,检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我们也在教学中设置了讨论会和撰写专题报告等方式。

1.开讨论会

以每一实践案例为主题,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议题主持人,分组选派代表就此议题进行主旨发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分组选派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培养了学生动手查阅整理科研资料的能力,强化了实践教学感性认识的总结,提高了学生科学研究探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科学研究基本思想的养成,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

2.课后撰写专题报告

为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指定了一些钢结构类的专业期刊作为学生课后的阅读材料,以使学生随时掌握施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及时了解当前专业动态的习惯。教学期间,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文献,撰写专题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结语

“钢结构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的关键是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增加教学效果,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钢结构设计”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引入工程实际案例,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并采取现场观摩教学,辅之以讨论会和撰写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学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构建了全方位的立体化平台,旨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手段的实施使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突出土木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具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养成,注重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教育理念要求。反映在学生就业上有很大的专业优势,而且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看,本专业毕业生在建筑领域能力较强,得到了社会认可,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

参考文献:

[1]王小平,万红霞.《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7,(1).

[2]黄玲,谢洪阳.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4).

[3]陈新,李德建,冯吉利.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0,(4).

[4]何延宏.内容、过程、方法与技术——以《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6S).

[5]何健.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教学设计[J].三峡高教研究,2008,(4).

(责任编辑:麻剑飞)

上一篇:高级建筑师职称论文下一篇:土建工程师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