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

2023-04-14

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工程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实践活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同时引发了各种伦理问题,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伦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工程伦理教育尚未深入开展。基于工程伦理师资培训及课题组相关实践及研究成果,从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目标、面临问题及应对策略、案例教学方法等开展研究,以期为我国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实践教学表明:该研究成果对完善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授课质量、丰富案例教学素材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案例教学

[基金项目]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多种不利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桥梁加固耐久性分析及对策研究”(2018GGJS005);2019年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工程伦理》案例建设”(2019-11-6);2019年郑州大学思政教育教改项目“《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2019JG116)

[作者简介]郑元勋(1978—),男,河南驻马店人,工学博士,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交通基础工程结构检测、监测、加固技术,结构耐久性,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等研究;蔡迎春(1971—),男,湖南岳阳人,工学博士,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路面力学分析等研究。

一、引言

随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工程实践规模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日趋增大,并引发了大量工程伦理问题,为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使工程实践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需要大量具备工程伦理素养的人才及时识别工程中潜在的伦理问题,并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因此,工程师的伦理素质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4]。早在1912年和1914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前身)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分别制定了与工程领域相关的伦理准则。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程所发挥的强大建设力和破坏力引起工程师对环境问题和自身伦理责任的反思和重视,《美国科学家通信》、美国科学家联盟等专门刊物和机构相继出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到20世纪70年代末,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它“由那些从事工程的人们赞同的责任和权利以及在工程中值得期望的理想和个人承诺组成”。西方各工程社团的职业伦理章程构成了工程伦理的主要内容。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实践者的社会责任,成为工程教育的重要方面。自1994年起,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分别发表了关于工程教育改革的相关报告,呼吁針对工程师面临的伦理问题,加强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自1996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考试将工程伦理纳入“工程基础”考试范围,从而使工程伦理教育被纳入教育认证、工程认证的制度体系之中。20世纪早期,正式的职业伦理规则得以制定,内容主要涉及工程师面对客户利益的忠诚度,较少涉及与一般公众、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到20世纪中后期则越来越强调“公共善”,工程伦理规范发生变化,教育内容从内部伦理拓展到社会责任教育。比如,美国的工程伦理教育以案例教育为主要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一般工程精神;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以技术规范和评估为重点。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工程伦理教育才开始引起国内相关学者的注意[4-6]。董小燕等人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工程伦理教育情况,进而曹南燕等人相继发表文章探讨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并呼吁在国内开展工程伦理教育[4]。李恒达[7]等人以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了解工科大学生对工程伦理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理工科院校开始开设工程法规和案例分析等相关课程[4,7-12]。进入21世纪之后,工程伦理教育受到工程界、教育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工程教育中全面推进工程伦理教育也成为人们的共识。鉴于此,在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目前工程伦理课程设置目标、课程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并结合教学团队多年教学经验及教学反馈情况,对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案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方法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工程伦理教育目标

近年来,由于工程伦理问题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核电应用的利与弊、各地民众声势浩大的反PX化工项目活动、基因编译技术的功与罪、科学研究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对立、水电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的矛盾等,足以引发人们对工程伦理的重视与思考。由此可见,工程领域不断涌现的工程伦理问题已经逐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不断提高相关工程人员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素养,以及利用相关理论知识识别工程伦理风险及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避免及减轻工程伦理问题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而构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环境与局面。但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针对专业工程硕士的工程伦理教学不系统甚至缺失,亟须开设相关课程及开展相关教学改革。专业工程硕士作为工程实践活动的主力军,亟须对该群体开展工程伦理教学及工程伦理素质的培养活动,以提高其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置,最终实现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工程伦理人才主要培养目标如下:

(一)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在伦理问题上陷入困境的工程师多数不是由于他们人品不好,而是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是一个具有伦理性质的问题,即缺乏辨别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工程伦理意识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逐步培养起来,缺乏工程伦理意识的工程师往往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有悖伦理的决定和行为。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辨识能力,以及在工程实践中处理各种伦理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二)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

工程伦理规范是工程师共同体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具体体现,是工程师面对伦理问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能够为工程师如何解决伦理问题提供依据。

工程伦理规范并非一成不变,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中存在差异性,纵观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伦理立场: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和德性论等。总体上看,工程伦理规范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往往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伦理思想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工程师要与时俱进,在掌握工程伦理基本规范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工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并結合具体工程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避免工程伦理造成的社会问题及困惑。

(三)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

工程基本理论是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也是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基础,但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获得。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是指在面对伦理困境时,仅依靠工程伦理规范很难做出判断,工程师需要具备更为复杂的理性决策能力。在当代工程实践中,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利益关系都空前复杂化,伦理决策能力成为处理伦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工程师必须在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工程特点,通过充分调研,与时俱进,确定解决面临工程伦理的决策,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伦理决策能力。

三、工程伦理课程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

(一)工程伦理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工程伦理课程设置是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目标的前提,但研究表明,目前工程伦理课程设置面临以下问题:

1.师资方面。①师资短缺。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约10所高校在专业工程硕士培养计划中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造成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业界对工程伦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学校层次未给予充分重视,导致《工程伦理》课程未能出现在培养方案中;另一个原因是任课教师短缺,导致无法开设工程伦理课程。随着国家、教育系统及工程界对工程伦理认识程度的提高,在全国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下,相关师资培训相继在清华大学开展,师资短缺问题逐步得到了缓解,在未来几年相信会有更多高校相继开展《工程伦理》课程。②不同学科教师对职业伦理认识不统一。工程伦理涉及面广,包括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基因工程、化学工程等,不同工程领域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也千差万别,导致不同学科教师对工程伦理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无法形成统一的认知程度及教学方法,进而影响到该课程的开设与讲授。

2.课程设置方面。调查表明,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工程伦理教育的培养要求,虽然部分高校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但现有的伦理课程并没有与学生将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或者职业结合起来,且以往专业课程缺少对行业伦理问题的梳理与归纳,也未形成系统的教材。我国工程伦理教材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早期较多引介国外教材[4],如美国的《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相对而言国内专业教材较少,目前可采用的教材有《工程伦理学概论》(李世新,2008)、《工程伦理学导论》(肖平,2009)、《工程伦理学》(张永强,2011)、《工程伦理读本》(张恒力,2013)等。到2015年春季,全国工程教指委组织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十几位专家合作编写了“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程伦理》,同年,刘莉主编的教材—《工程伦理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上教材的出版为今后工程伦理公共课的开设提供了教材支持[7]。

3.教育模式方面。目前,我国在工程伦理教育模式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受众小、伦理思考不足、模式探索不充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模式改革:①将职业伦理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之中,逐步提高该课程的受众面;②加强伦理意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研究表明,前期虽然有部分高校开展了工程伦理课程,但课程内容和专业教育脱节,未能灵活结合具体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伦理相关知识的讲授,导致授课效果较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③注重发挥职业伦理规范对实践行为的指导作用。职业伦理规范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如何学以致用、灵活应用是对每一个工程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应对措施

1.课程建设思路。目前开设工程伦理教育的高校数量较少,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缺乏规范的教学大纲。为了加强对专业工程硕士工程伦理素质的培养,在结合我国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现状,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应遵照以下思路:①夯实基础—以教材建设为基础;②以人为本—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并重;③全面推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④多面展开—通论教学与分论教学相结合;⑤实践智慧—开展案例教学;⑥价值塑造—以职业伦理教育为重心。

2.具体应对措施。①多方遴选师资,完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建设需求,组建课程建设组进行联合授课,进而完善教学模式。相关专业教师应在掌握职业伦理共性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本专业具体工程伦理问题,并通过教学经验积累及典型案例讲解,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行业资深专家应结合来自实践的特色案例和职业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建设、开发专业教学案例,提高授课效果。②修订培养方案,列入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未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专业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部分院校虽然将该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但课程性质多为选修课形式,未能引起院校及学生的重视,授课效果一般。针对该现状,相关高校应及时修改培养方案,将工程伦理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对课时(至少16学时)和学分(至少1学分)进行明确规定。③深入研讨、达成共识—认知、规范、思辨、立场(价值判断)。首先应该明确工程伦理课程不是伦理学理论课,而应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研究或某类职业中伦理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提高学术或职业伦理的敏感性,增强对学术或职业行为规范的了解,改进伦理判断能力,增强伦理意志力等。因此,工程伦理课程不是要解决学生的人生或职业问题,也不是将答案给予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通过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使学生学会思辨并能在面对学术或职业伦理困境时做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④结合专业要求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工程伦理课程内容丰富,涉及伦理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分析框架、不同专业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标准等,教师教学时应结合专业性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和情境实践。⑤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具体、复杂的情境中,营造具有参与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氛围,以案例分析和深度探讨增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另外,可以邀请资深专家对职业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四、案例教学

工程伦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基于具体工程案例抽丝剥茧,利用所学工程伦理知识发现案例中包含的具体工程伦理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利用工程伦理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鉴于此,传统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对工程伦理这门课程并不能起到预期效果。有研究表明[8-12],案例教学法因有利于学生伦理意见的表达、伦理问题识别及解决等优点,在美国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授课模式归纳如下:①必修课模式,即单独开设学生必修的工程伦理课;②跨课程模式,即将伦理教育内容融入各门工程课程之中;③将工程伦理同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整合在一起。

案例教学法是适应工程伦理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但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教学案例,因此,2017年8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程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征集〈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案例的通知》(工程教指委秘〔2017〕49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工程伦理》精品案例,通过形成案例库以供全国师生选用,进而提高《工程伦理》的授课特点。

郑州大学作为开设工程伦理课程较早的高校,积极落实工程教指委秘〔2017〕49号文件精神,整理并上报了《“秦岭隧道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思考—如何从工程伦理角度看待道路的包容性设计》及《“死亡之路”厦蓉高速和溪路现象思考与反思》案例,并初步入选国家工程伦理课程案例教学库。这些案例2017年第一次应用于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效果。2018年,借助省级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契机,对案例进行了完善,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以上案例来源于近期交通领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隧道入口设计及其附近道路线型选取、道路标志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排除人和车的因素,道路的设计是否存包容性不足等问题?把“秦岭隧道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及“死亡之路”厦蓉高速和溪路段作为工程伦理课程案例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能在案例中发现众多工程伦理问题。从案例中提炼相关伦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工程伦理理论剖析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其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及提高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目的。

案例教学的特色及创新之处还在于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辩论,模拟真实的工程环境,以达到加深角色定位、提高授课效果的目的。随着我国工程伦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课程的授课效果与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进而提升我国工程师培养的素养与质量。

五、结论

随着工程伦理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工程伦理问题逐步得到了政府及业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还存在课程开设单位不足、受众面少、教材缺乏、师资缺口大、案例教学素材不丰富等现状,一定程度上限值了我国工程伦理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推动下,工程伦理课程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并逐渐在相关高校开设,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指导方针,针对我国工程伦理课程设置的困难与不足,未来我国教育系统应从师资遴选与补充、教学模式完善、精品教材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我国工程伦理课程授课水平与层次,为高水平工程伦理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同时针对工程伦理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之中。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具体、复杂的情境中,营造具有参与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氛围,以案例分析和深度探讨增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另外,我国正加紧建设与完善工程伦理课程案例库,以期丰富工程伦理教学手段,提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7(5):37-39.

[2]朱葆伟.工程活动的伦理责任[J].伦理学研究,2006,26(6): 36-41.

[3]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路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26-30.

[4]邹晓东,李恒,姚威,等.国内工程伦理实践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66-72.

[5]李世新.工程伦理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93-97.

[6]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39-41.

[7]李恒达,童昕,张国坤,等.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与传统文化教育认知状况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13-118.

[8]杨少龙,徐生雄,樊勇.工近15年来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46-50.

[9]刘莉,李宁.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实践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107-111.

[10]邬晓燕.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历史概况、教学实践和发展趋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3):122-127.

[11]陈万球,丁予聆.一种新视角:西方工程伦理的形态演变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3):27-32.

[12]王前,陈爱华,等.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0):110-112.

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全球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可以解决我国高速城镇化导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几条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城市建设;应用;问题;策略

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对资源、能源产生了巨大的消耗,对生态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消耗和破坏威胁到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建筑技术。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已成为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战路。

一、绿色建筑技术概述

(一)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破坏的建筑方法,是针对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更新这一建筑的整体过程而言的。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和方法,绿色建筑技术属于建筑技术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赋予建筑技术中,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优化室内外环境为特征,实现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减少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

首先,绿色建筑技术具有地域性差异。绿色建筑技术应遵循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并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其次,绿色建筑技术讲究因地制宜。绿色建筑技术不过分注重建筑技术的新旧和高低之分,而是在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建造方式,选取适宜的、有效的、适度的技术;再次,綠色建筑技术是跟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新的生产要素的应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绿色建筑技术将不断向着更加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二、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一)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自2008年我国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以来,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建筑面积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约为141万m2,2012年底我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已达7581万m2,到2013年底此数据已达到14亿m2。绿色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国各地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都起到了有利的支持作用。

(二)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

先进的技术在实现产业化之前都是比较昂贵的,因此,绿色建筑技术要想被市场接受,实现产业化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来促进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发展,太阳能光伏、可再生建材等绿色建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已经开始,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三)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处于深化过程

我国正在研究绿色建筑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适宜技术体系。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模拟软件研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型建筑墙体等绿色建材方面的研发正在加快进行中。

三、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绿色建筑技术在实际运行中没有投入使用

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是为了能在建筑物运行阶段节约资源,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室内外环境。一些绿色建筑技术,特别是那些尚未成熟的、新型的技术,在建筑物实际运行中并没有投入使用。比如,某些地区的地源热泵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其运行成本高且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到最后只能成为摆设。

(二)对绿色建筑技术存在不合理应用

绿色建筑技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有些绿色建筑技术在某些地区的应用是不合理的。比如,太阳能技术在成都、重庆等地的应用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成都、重庆位于日照缺乏地区,全年日照平均为30%~50%,川南黔北地区日照甚至不足30%,在这些地区应用太阳能技术是不经济的,而且效率极低。

(三)绿色建筑设计时没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可供选择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种类十分有限,不同地区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基本大同小异。比如,外墙保温技术非常适用于寒冷地區和严寒地区,但不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然而在目前的绿色建筑实践中,外墙保温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个区域的绿色建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没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可供选择,无法得知外墙保温技术的数据资料及其真正的技术效果。

四、促进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策略

(一)制定绿色建筑技术相关政策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无法准确把握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因此,政府应制定绿色建筑技术相关政策,引导和规范绿色建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与绿色建筑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制度。在政策制定时需要引入多方主体参与,如研究机构和设计机构的专家、参与实践的工程师、建筑师、市场运营商、开发商等多方面人士;另一方面,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执行、监督和激励机制,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应构建绿色建筑标识制度、绿色建筑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等配套制度。目前,我国与绿色建筑技术有关的认证有国标强制标准、建筑门窗节能标识、中国“十环标志认证”等。然而由于产品认证工作机构繁多且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认证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需建立统一的绿色建筑材料和产品认证制度。此外,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解决人才问题。我国应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技术教育,实施从业资格认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培养一批熟悉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程序的专家,致力于绿色建筑认证工作。同时,由政府出面,组织一批绿色建筑专家针对广大的建筑从业者定期开设绿色建筑培训。

(三)发展绿色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会产生各种废料和有害气体,对大气和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时,应该以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为主,从原材料的采集、应用和循环利用等整体流程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的改进。绿色建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发展以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材料。

(四)合理的室内设计

在城市建设中,室内设计的合理程度是评价绿色建筑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进行合理的室内设计主要有以下途径:首先,结合建筑的遮阳反光板对室内照明设计进行区分控制;其次,通过环境模拟方式进行室内通风设计的模拟运行,为后期的具体运行提供参考;再次,分析绿色建筑周围环境的噪声源,优化噪声功能区,为居住者提供安静的居住条件;最后,在绿色建筑内部设计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监测室内空气流通情况,为居住者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五、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今天,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技术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问和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研究,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思.试析城镇建设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6,14:98-99.

[2]解秀丽.城镇建设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国家、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中华民族长远的未来之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探讨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要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要素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林业又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产业,它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林业系统,尤其是其中的森林系统,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地区、区域的森林植被逐渐灭绝,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气温升高、大气和土壤污染等导致了病虫害增加、水质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对林业用水资源的保护,不断改善和促进相关林业资源的建设,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林业经济,逐渐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可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党的十九大继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其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一个民族长远的未来之计,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一个林业大国,林业不仅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作为基础产业的前提下,林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项社会性事业,这就需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融合度,让林业能够在支持第一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其优势和重要作用。因此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应被视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1   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6.6%,这与美国的33%、日本的68%、芬兰的69%等相差较大,林业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环境恢复问题迫在眉睫,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林业发展需关照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1]。目前,林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森林的木材加工制造业及其他林业开采,导致了林业环境的破坏和相关生态污染等问题,如严重的土地荒漠和水土流失,在人口基数大、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等背景下,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生态林业,成为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首先,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森林资源十分短缺、自然森林的整體质量不高、处于城镇区域的森林资源常常迫于各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在空间分布上,森林资源,尤其是森林水资源的分布,存在跨度大、不均衡等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这就使得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地域依赖性。森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蓄水,森林资源不足就会导致土壤蓄水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涵养土壤成分、土壤风化严重等环境问题,从而导致地方农林产业面临诸多困难,而且产量低下,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存,进一步增加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其次,环保部门与林业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间协调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林业的良性发展。林业发展要求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协作。而我国林业管理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是不同的林业建设工作与环保工作大多为独立的某一部门负责,资源和信息共享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方面相当缺乏[2];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上效率不高、执行力不足,过于看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均需改变和提高,将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其低下的现实尽快扭转,否则就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林业建设的长远效益。

最后,缺少专业性的技术支持,林业生态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不明确。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规模大、耗时长的工程,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但较长时段内对从事林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忽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态保护和相关生态建设工程缺乏专业导向性,林业经济的发展始终滞后,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无从谈起,反而一步步恶化了当地的林业生态环境。同时,在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有时林业发展规划反倒不被纳入市镇主要建设项目,而在一些经济落后、生态环境处于劣势的地区,想要规模化发展林业,却又面临很多困境,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导致整体的林业生态发展缺少长远的战略性目标,林业及其生态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短期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得到了提高,但从长远来看,无法保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3]。

2   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素

作为一种自然生态,林业的发展应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与自然需和谐共处,在自然资源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同时,人类也应遵循自然规律,不向自然过度索取,让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可持续性能力。

首先,应调和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自然养护林的建设与发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相关措施,让自然养护林能够不断生长、发展和壮大,在此基础上,将之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并关注其继续发展的可持续性。譬如大范围内种植经济林,并将这样的经济林长时间、稳定地维持下去,让营林活动得到保护和强化。这也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合理的规划,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合适的政策,让营林活动的质量得到提高,充分发挥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林业生态环境。

其次,林业发展需具有一系列的保护方案,这就对建立健全相关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林业资源具有可再生性,这种再生性的基础是相关从业部门的支持与制度及政策的保护,同时也需要相关林业资源开发的一系列补偿工作。譬如封山育林,有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区域,或已开发完全的区域,通过封山育林,可有计划地让林业回归自然,这也算是促进林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4]。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发展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林业产业,调整、规划并制定不同的林业建设与发展方案。相关林业部门也应根据不同地域的林业生态条件,结合当地的特色,创造性地发展特色林业,促进林业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如打造地方特色的森林文化旅游项目,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在促进不合理林业产业进行相关转型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策略作为长远的林业发展方针,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林业产业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才能有效延续下去。

最后,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合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要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势必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林业产业进程中,改变传统的林作方式、培育优良的林业树种、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高效环保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等,都需要科学技术手段的介入,也需要符合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技术支持。林业部门应充分重视林业生产技术,从业人员也需掌握并正确使用现代化的林业生产技术,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实现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不能以人类为中心。林业要发展,就需要了解相关的林业生态状况,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这个过程中专业技术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当他们充分将自身的一技之长融入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林业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其可持续性[5]。

3   结语

众所周知,作为林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森林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大面积覆盖的森林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林业发展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意识到,从事林业工作的相关部门也开始逐步完善林业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原有的管理基础,逐渐引入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技术,大规模运用机械化操作,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基础性物资。在科学、合理开发林业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林业生态系统的重复利用率,也逐步提高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强调要尊重和爱护生态环境,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从而带动整个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整个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系统的生态建设,既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又实现国家层面上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吴林红.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6(17):180-181.

[ 2 ] 張玉清.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业信息,2016(16):74.

[ 3 ] 张润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8,9(24):98-99.

[ 4 ] 韦春花,吴小雷.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2018(24):102.

[ 5 ] 李爱华,谢黎,李华锋.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初探[J].农家参谋,2018(23):84.

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环境适应性属于生态环境的主要属性,它也一直在保护人们的生活条件。但是,若是环境受到了不良影响导致环境系统本身不能修复,则环境保护和治理项目就必须帮助重建健康,绿色的环境系统。

1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1.1环境适应性

环境的适应性属于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存储,运输和使用中所经历的不同极端,以及在压力下执行产品功能的能力。简而言之,它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并且可以正常运行。通过环境测试,它体现了产品设计,开发和材料选择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并进行了技术改进以提升产品的环境适应性。

1.2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为研究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其基本内容仍侧重于环境污染的处理。环境工程不光研究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与公共危害的手段,同时还研究保护与科学运用自然资源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技术,生产过程以及对区域环境的经营和管理适应性,以实现更大的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这更是环境工程日后发展趋势。

2 预防和治理工程

从某种意义来看,许多的人类活动都会污染环境。若人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污染环境,即使生态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也不能仅仅依靠环境来使环境恢复到以前的功能,也不能维持良性和可持续的循环。所以,相关的学者就引入了环境容量一词,而上述污染水平就是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比较有限,因此人类就应尽一切努力来控制释放的污染物的质量,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并利用一些项目手段来净化生态环境,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人们不能在根本预防和修复环境污染与影响。例如,工业污染源是很少使用的物质,对环境就非常有害。因此,控制排放污染环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其成为环境保护项目的重点手段。环保项目有这些方面。

2.1预防与治理大气污染

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阶段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冰箱和空调就已成为方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在夏天用它来制冷和储存食物,但这类设备就会不断的释放对大气有害的有害物质。而最重要的物质就是氟氯昂。氟氯昂就会对平流层的臭氧层带来重大破坏,使强烈紫外线在生活中存在。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汽车运输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重金属等。尽管汽油是高度精炼的,但仍不能防止气体污染空气,并且这些气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为了预防和处理空气污染,有多种方法,例如,使用新型的非污染物代替污染物,并安装有效的净化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改进炼油技术,以确保排放物在环境净化的范围内污染,从而使其能够正常流通。

2.2预防与治理水污染

水污染包括家庭和工业水污染,家庭用水污染是指人们排放的家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污染是指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用水。这种水含有很多有毒物质,环境很难消耗这些有毒物质。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更为稀少,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降低污水排放,并且必须在排放工业废水之前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地下排水,明矾水净化和当前的水处理厂能够预防和控制水资源。另外,为了有效减少水污染的污染物并减轻水资源自动回收的负担,国外已经采用了漂白粉和活性污泥法的发明。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经过法律明确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并严格执行,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中的污染物,以达到治理效果。

2.3预防与治理固体废物污染

伴随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诸如家庭垃圾和生产垃圾之类的固体废物也在增加,其中,有大量的建筑废料,垃圾填埋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也可以采用回收利用,也就是说,可以节省资源并处理固体污染物,尽管垃圾填埋场方法处理了固体污染物,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包括无法在垃圾上种植食物以及建造其他建筑物。

3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改进措施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特别是重工业的经济结构,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原则,全都以破坏或污染环境为代价,以获得经济利益,当前的全部情况均与环境工程背道而驰。为破坏环境而节省的资源远远少于在环境治理上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环境工程是基于“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3.1加大财力的投入

由于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多数公司都不想在缓慢发展的长期环境项目上花费大量资金,并且未对环境项目的重要性产生重视。因此,环境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首先,让地方领导和企业家需要深刻认识到环境工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实际好处,并使政府和企业能够自愿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在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要有建设性的计划来提高资金利用率,深刻理解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环境适应性。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需要拿出真正的效果,国家和地方企业需要对其产生重视,在环境项目的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

3.2建立完善的制度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工程管理制度、实验室研究制度。制度制定要遵守强制性和灵活性。一方面要确保制度的制定必然要贯彻实施,这需要系统、全面的监管制度的维护。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区的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由于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工程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相关的制度必然也有所区分,保证其制度的制定更加具有实操性和结合当地的特性更加利于其制度贯彻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制定战略计划,确保相关职员按部就班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将整体的计划分化成一个个小计划,落实到每一个职员身上,并且根据相关的监管制度,使得职员平级或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促进,制定明确的考核任务和指标和相对应的奖惩制度,以此同时建立相关网站,随时更新最新的信息和计划进度,使全体上下深刻了解计划实施的意义和进度,随时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向上反映,网站管理员要及时回应。

3.3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从教育界入手,在中级教育阶段穿插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的理论常识,在高级教育加强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并且对其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相互融合,扩大该专业的应用范围,培养专业性高技能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两类人才相互配合,促进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的共同发展。社会和政府也举办相关公益活动、培训机构和技能大赛,在增加其领域专业性的同时,也增大人们对于环境工程的认知。

总结

总之,环境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充分考虑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环境工程是人类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保障,培养专业人才,开发高科技以及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措施预防与治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文娟.一心一意谋发展情系水利做奉献——记陵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润平[J].陕西水利,2013(2).

[2]耿雅妮.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索——以宝鸡文理学院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3]陈芳艳,翟林智.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

[4]徐骏宇.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关联[J]. 科技经济导刊,2020,v.28;No.706(08):24-25.

[5]徐玲,陈益平.浅析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关联[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165.

青山绿水(大连)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分析了“化工原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工作体会和教学经验,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化工原理 教学方法 探讨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及制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其内容抽象,涉及面广,物理量多,综合性强,公式繁杂,计算量大。尤其是一些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及准数、准数关联式不好理解。不少学生反映该课程难学,主要表现为原理难理解,公式太多难记,题目不会做。如何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是对任课老师的极大考验。笔者曾在企业工作10多年,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工作多年,讲授化“工原理”已有8年,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如何提高“化工原理”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化工原理”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做准备。从2005级首次开设至今,已讲授了8轮,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础差,学习困难

“化工原理课程是以“流体力学”为基础的,还涉及“热力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大量的公式推导需要用到“高等数学”的内容,还有物理量和原理的理解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果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学好,或者学的不够扎实,思维能力差,那么这门课学起来就会很困难。我校是一个地方性院校,属二类学校,学生生源主要在广东,与全国招生的一类学校相比,我校所招收学生的基础就差一些。再加上广东学生的特点是喜欢实践而不喜欢理论,所以一般动手能力比较强,而理论基础差。

2.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动力

“化工原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及在此基础上的单元操作设备。其核心内容是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而这正是环境工程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比如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向水体排放废水等,这些都属于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过程;用于除尘、脱硫、脱销的吸收塔都是根据“化工原理”课程中“吸收”的原理设计的。很多学生误认为这门课与环境工程专业没有关系,用处不大,认为只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才是所应该学的专业课。

3.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化工原理”这门课内容多,涉及面广,物理概念多而抽象,原理和公式推导繁杂,计算量大,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具体的教学模型和实例。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经常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从头讲到尾,虽然也会穿插提出几个小问题由学生作答,但师生互动非常少,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多是上课不用心听讲,课后盲目的看书做作业,有的学生还抄作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措施

1.选用合适教材,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做到因材施教[2]

现在的高等院校普遍都是采用“十一五”规划教材,或者“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这些教材代表教材编写的最高水平,学校也要求老师在选用教材时优先选用这些教材。但地方高等院校不一定合适使用这些教材,或者在使用这些教材时应该有所取舍。首先,这些教材偏理论,内容较深,而地方院校的生源基础较差,学习这些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应偏重对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工程观的培养而不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再者,这些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没有针对性。以“化工原理”教材为例,化工专业侧重于各类单元操作的原理、工艺计算、影响单元操作的各类因素及如何进行调整等方面;化机专业侧重各类单元操作设备的特点、种类、运行、故障的讲解;环境工程专业则侧重于流动、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及模型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要潜心研究各种教材,根据所学专业教学大纲及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2.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化工原理”课程涉及到很多流体、化工机械的结构、操作原理及流程,仅靠画图和语言描叙,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身,以其多维化的表现形式,为化工原理教学提高了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可以形象逼真地展现各种单元设备的内部结构、过程原理及设备的工作情况,使复杂结构直观化,抽象概念简单化。比如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流动及温度变化,吸收塔内两相流体的流动过程及浓度的变化等等,都可以通过动漫、实物图片、录像演示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种很强的实物感,课堂内容既生动又丰富,加深了学生对设备及其原理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4]

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功利心比较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学位;或者认为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的课程就认真学。很多学生轻视课堂的学习,而对所学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重视。如果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一种“工作”状态中,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明白课堂所学的内容在实际中是如何应用的,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获得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比如在学习换热器一章时,在对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的方法、原理及公式进行简单的讲解后,老师让学生来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某某企业的空气预热器的设计”。此时学生作为生产单位的一名技术人员,老师是部门主管,这样的情景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完成工作的愿望,学生会思考要完成这样一个项目,应该怎么去做。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老师只是答疑和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到项目完成后,学生对换热器的内容也就掌握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是主动学习的,因此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4.课堂教学要抓住重点,主次分明,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

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系统和完整。从最基本的原理的到最前沿的动态,从最常用的到各种情况,教材都会作介绍,学生会感觉到内容繁杂,不容易掌握。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就不能照本宣科,不分主次全部都讲,而应该抓住最基础的、在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来讲。比如,对于对流换热,既有直管内,也有弯管内,还有椭圆管等其它异形管内的对流换热;有层流换热,还有过渡流和湍流换热,对于每一种换热情况,都有不同的对流换热经验公式和不同的条件,都要记住的话比较困难。其实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直管内湍流换热,所以只须要求学生记住和掌握这一个经验公式就可以了,其它的内容只做简单的介绍,或者让学生自学来完成。把最基础的,最常用的内容学扎实后,就可以触类旁通,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它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5.简化公式推导,注重公式的应用

化工原理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学生拿到教材就感觉头痛难学,老师讲起来费时费力,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不想听,基础差的也根本听不懂。因此,笔者对教材中大量的公式只推导最基础和最简单的,复杂的公式只讲一下推导原理和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个别讲解。大部分时间通过讲例题的方式来讲解这些公式是如何应用的。例如,在吸收塔计算中,通过大量例题,重点讲解操作线方程和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而对于其复杂的推导过程则淡化,这样学生有兴趣听,学起来也容易。

三、结语

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宵,何潮洪. 化工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李素君.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2):70-71.

[3]张红芬. 浅谈多媒体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0(2):86.

[4]黄德斌.项目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1(5):102.

上一篇:城市水务工程论文下一篇:管理科学与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