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论文范文

2024-02-06

幼儿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幼儿教育阶段实施文学教育,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知识,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学校要注重幼儿的文学教育,选择适宜幼儿认知的文学作品,促使其健康成长。本文就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实践措施,以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文学教育;社会化;发展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特性,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个人的发展也起到重要影响。幼儿阶段是幼儿社会化的启蒙时期,此时,幼儿从家庭走进学校,开始接受教育,并即将融入社会,必须要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在此时进行文学教育,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一、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价值

(一)有助于丰富幼儿社会认知

在幼儿教育阶段,儿童文学教育所用的文学作品是根据幼儿阅读的基本特点而设计,它的内容比较简单,图文并茂,幼儿可以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书籍,了解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以及各种鲜活的人物和可爱的动物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缩影,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息息相关,通过故事丰富了儿童在这些方面的社会认知。因此,幼儿在享受文学教育的同时,既能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信息,又能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有利于陶冶幼儿社会情感

通过文学教育,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各种美好的情感,这不仅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可以启迪幼儿思想。幼儿的年纪比较小,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常常大哭或者大笑,情绪变化起伏较大,如果给幼儿选择一些适宜的文学作品阅读,可以对其起到熏陶作用,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在作品的教化下,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为幼儿示范正确的社会行为

在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着许多英雄人物和优秀人物事迹,在他们身上有诸多幼儿崇拜的闪光点,有的幼儿在阅读过此类作品之后,想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想当一个聪明的小精灵。因此,在文学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闪光点,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幼儿文學教育对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

(一)根据教学大纲选择文学作品

在幼儿阶段对学生实施文学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开阔幼儿视野,让其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引导幼儿的言行举止,学会坚 强、正义、勇敢等优良品格,可以明辨是非,使其具有明确的道德标准;让幼儿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一个社会人所必须要具备的品格,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教师在选取文学作品时,一定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一些培养幼儿品格、适宜幼儿成长的书籍,这样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促使幼儿向着社会化发展,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拇指姑娘》中,就是讲述一个只有拇指大小姑娘的故 事,虽然她的身体小巧玲珑,在面对恶势力时无法对抗,但她始终向往着阳光,并且对弱小心存善意,救助可以帮助的人。终于好人有好报,美丽善良的拇指姑娘,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这个故事对于幼儿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教会幼儿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即使是弱小的人,也可以赢得朋友,获得幸福,有助于幼儿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这种故事很适合作为幼儿文学教育的教学资源。

(二)结合社会现状选取适宜的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通常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最适宜实施文学教育的体裁。幼儿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智力和生活阅历有限,注意力也难以长期集中,思维跳跃度比较大。因此,在实施文学教育时,教师要结合当下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感知。 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在选取故事时,一定要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摒弃故事中那些不适宜幼儿的成分,避免误导幼儿,使其走上歧途。

例如在学习成语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教化意义的成语,在循序渐进中让幼儿接受文学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望梅止渴、画龙点睛、亡羊补牢、三顾茅 庐、笨鸟先飞、守株待兔等,成语中不仅包含有趣的故事,而且教会幼儿做人的道理,促使幼儿品格高尚,成为一个造福社会的人。

(三)选择与幼儿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作品

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多处于3—6周岁,与成人比较,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水平还比较低,许多道理对我们而言浅显易懂,对他们而言还是懵懵懂懂。因此,在实施文学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取一些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便于其易于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达到促使其社会化发展的目的。如《龟兔赛跑》《猪八戒吃西瓜》《果酱小房子》《嫦娥奔月》等,都是幼儿喜爱的故事,也含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三、结语

幼儿刚刚接受教育,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关乎幼儿价值观 的形成,更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的文学教育,选择适宜幼儿阅读的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其性格的形成,而且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为其今后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望欢.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参花,2016(13).

[2]陈亚平.加强学前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时代教育,2015(22).

[3]谢小琴,彭翔.理性幼儿文学作品社会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1).

(编辑:陈岑)

幼儿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职院校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存在忽视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课堂教学主体定位不明确、教学训练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案例匮乏、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研究基于OBE理念,实施“案例情境模拟”教学,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形成教师语言风格做好准备,促进了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效果提升。具体实施程序包括:精选典型案例;创设可行情境;设定明确任务;模拟情境训练;教师现场调控;多元总结评价。

[关    键   词]  OBE理念;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案例情境模拟

一、引言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聚焦于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效果,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该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得到广泛认可与推广,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我国当前师范类专业认证也以此为核心理念,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因此,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以提高学生口语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口语观,科学掌握口语表达和交际技能,提高职业口语运用能力,力求做到“语言规范健康”“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但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忽视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课堂教学主体定位不明确、教学训练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案例匮乏、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基于此,近年来,在“三教”改革及师范专业认证双重背景之下,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并主动契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总方向,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基于OBE理念,采用“案例情境模拟”教学方式、多维教学手段和全新的考核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口语素养。

二、“案例情境模拟”教学理论

案例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后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将其视为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到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模拟法最早由美国茨霍恩提出,后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应用。它指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较为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由此可見,案例教学和情境模拟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案例通过情境创设来呈现,情境依据案例而创设。它们又具有共同指向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突出问题与能力导向,注重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情境模拟”教学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案例情境模拟”教学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案例选择、情境创设、任务设定、情境模拟、现场调控和总结点评。

(一)精选典型案例

教师通过走访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口语技能期待及幼儿教师对提高职业口语素养诉求。通过阅读教育期刊、幼儿园活动主题材料、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网络检索、幼儿园指导实习等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文字案例或视频案例。同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思考与甄别中参与收集。教师对案例进行分类整合,建立幼儿文学作品、幼儿文学作品朗读视频、幼儿故事表演视频、幼儿园五大领域优质课教学视频、幼儿教师资格面试题、学前教育技能竞赛题等案例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精心选择紧扣教学内容,能够最大化实现训练目标的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如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可以选择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看图讲述《勇敢的小刺猬》作为案例,模拟幼儿园语言活动情境。

(二)创设可行情境

对选取案例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加工,使之更加有利于创设可行的情境,更便于传授技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细节,使学生能够顺利融入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上述案例看图讲述《勇敢的小刺猬》,展示内容要求10分钟内完成:(1)看图讲故事。(2)模拟向中班幼儿提两个问题。答辩题目:(1)通过本次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哪些能力的发展?(2)请说说幼儿在看图讲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案例可以创设的情境:学生利用头饰等模拟在幼儿园向幼儿讲故事情境;5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刺猬、大灰狼、小猪、河马、小鸟,进行角色表演;1名学生扮演幼儿教师,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幼儿模拟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情境;2名学生扮演考官,其他学生轮流扮演参加面试的幼师生,模拟面试场景,进行答辩。

(三)设定明确任务

创设情境后,教师依据幼儿教师口语项目训练目标,设定明确的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任务的设定要针对训练的核心技能,驱动学生在实战中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幼儿教师教学口语项目技能训练中,以《勇敢的小刺猬》为案例,模拟幼儿园语言活动情境,给学生设定具体任务“扮演教师角色的同学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形象性的语言开展活动,扮演幼儿角色的同学站在幼儿立场,思考回答问题”。

(四)模拟情境训练

根据情境设置需要进行分组训练,确定学生扮演的角色,角色分工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确定。小组共同制订训练计划,分工协作完成训练内容。学生情境模拟展示:一是清晰呈现幼儿园课堂情境,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二是角色模拟仿真,学生扮演案例中的各种角色。教师鼓励学生将真情实感在训练中呈现,激发学生对教师口语训练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模拟幼儿园语言活动情境《勇敢的小刺猬》:全班40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一名学生扮演教师,7名学生以幼儿身份参与模拟教学,同时轮流扮演故事中的5个角色。每个小组依据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将导入语、提问语、结束语等技巧运用于模拟演练中,强化了教学口语技能的训练。

(四)教师现场调控

“案例情境模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和实践,使学生在情境模拟训练中思考、讨论和掌握职业口语表达技巧,提高职业口语素养。因学生实践经验有限,模拟训练不一定会进行得很顺利。教师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考虑解决的办法,必要時进行干预和指导,以保证模拟训练正常进行,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例如模拟幼儿园语言活动情境中,教师角色教学用语如果平淡无趣,教学过程组织如果偏题拖沓,教师可以适当提示指导。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不能顾及全部学生,可以引导未参加角色游戏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六)多元总结评价

在各小组完成案例情景模拟展示后,应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评价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小组内部通过交流、讨论和总结,针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成功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选派一名代表在班级汇报;各小组站在旁观者角度对其他小组提出建议,进一步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全面点评每个小组对模拟训练内容的把握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情况,点评每个成员的参与情况,重点对口语表现的优点、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最后,教师还要对“案例模拟情境”训练所体现的知识点再作总结。

四、结语

基于OBE理念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采用案例情境模拟教学,选取幼儿园保教活动案例,为学生创设案例情境,供学生实战演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模拟情境感知,强化了对幼儿教师口语理论的理解、消化,掌握表达技巧和艺术;在情境模拟中切身体验教师职场情景和职业特点,站在幼儿教师立场体会幼儿学习需要,为将来开展保教工作,形成教师语言风格做好准备;及时、有效、全面评价秉承持续改进原则,促进了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晓专.案例教学法的升华: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的融合[J].研究生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33-36.

[2]董宜祥.小组合作情境模拟训练模式的理论探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11):109-112.

[3]颜芳.“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6):245-248.

◎编辑 司 楠

幼儿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儿歌在我国古代叫童谣,而童谣还有种种别称,指出下列诸项中不是童谣别称的一项( D )。

A.童子歌 B.孺子歌

C.小儿语 D.神童诗 2.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B ) A.开头要尽量长一些 B.篇幅不宜过长 C.人物和发展线索出现要晚 D.故事情节要紧张 3.儿童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是在(

B )

A.4岁左右 B.6岁左右

C.8岁左右 D.10岁左右 4.幼儿想象主要以( D

)

A.再造想象为主 B.创造性想象为主

C.有意想象为主 D.无意想象为主 5.幼儿文学中使用拟人手法是因为幼儿思维具有( B

)

A.直觉行动的特点 B.泛灵观念的特点

C.抽象性特点 D.逻辑性特点

6.“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 D

)

A.没有联系 B.没有区别

C.幼儿文学的范围更宽泛 D.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7.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

)

A.幼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老年期 8.幼儿文学的创作题材主要应当以(

C )

A.动物故事为题材 B.神话故事为题材

C.幼儿熟悉的生活为题材 D.民间传说为题材 9.幼儿文学语言要少用( C

) A.名词 B.形容词

C.虚词 D.动词

11.幼儿文学作品中同样的语言多次反复,有助于幼儿( B

)

A.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B.熟悉、理解和认识作品的内容 C.避免幼儿遗忘 D.激发新奇感和趣味性

12.把事理相悖的事物和现象加以描写并具有幽默感的儿歌类型是(

A ) A.颠倒歌 B.问答歌

C.游戏歌 D.谜语歌 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 C

)

A.李白《静夜思》 B.白居易《草》

C.孟浩然的《春晓》 D.杜牧的《清明》

14.“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这首诗属于( D

)

A.讽喻诗 B.叙事诗

C.题画诗 D.散文诗 15.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于( A

)

A.“五四”运动前后 B.清代末年

C.上世纪三十年代 D.解放初期 16.《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B )

A.叶圣陶 B.冰心

C.严文井 D.茅盾 17.《小熊温尼·菩》的作者是( B

) A.姜尼·罗大里 B.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C.林格伦 D.盖达尔 18.《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 D

)

A.英国斯威夫特 B.意大利 罗大里 C.丹麦安徒生 D.意大利 科罗迪

1 19.安徒生《海的女儿》的主题是( D

)

A.人鱼与王子的爱情 B.海底世界的神秘

C.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D.对精神生命和理想的追求 20.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 A )

A.单纯和生动 B.复杂和曲折

C.复杂和变化 D.简单和离奇 21.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是( A )

A.浅显、形象性 B.深刻、动作性

C.幽默、文学性 D.荒诞、音乐性 22.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 A ) A.游戏歌 B.问答歌

C.饶口令 D.字头歌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C )

A.孟浩然的《春晓》 B.李白的《静夜思》 C.白居易的《草》

D.骆宾王的《咏鹅》 24.童话起源于( B )

A.科学幻想故事 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C.古典文学作品 D.历史事件 25.童话分类如果根据内容分,可以分为( A )

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26.幼儿散文大发展的时期在( D )

A.20世纪50年代 B.“五四”时期

C.解放初期 D.20世纪80年代 27.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写作的( C ) A.《睡美人》 B.《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C.《丑小鸭》 D.《灰姑娘》 28.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是( C )

A.非人形象 B.拟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超人形象 29.给幼儿听赏的童话应当( A

)

A.条理分明、脉络清楚 B.条理复杂、脉络含糊 C.逻辑简单、脉络复杂 D.条理模糊、脉络简单 30.为世界文学童话奠基和标志创作童话诞生的是( C

) A.豪夫童话 B.普希金童话

C.安徒生童话 D.格林童话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1.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32.童话

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的特有的体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3.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文学有怎样的关系?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文学的创作必须照顾到以上特点,作品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 34.儿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内容浅近,单纯活泼 篇幅短小,易记易送 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48.童话的几种人物形象类型。 拟人形象;超人形象;常人形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7分,共7分)

35.概述3—6岁幼儿思维、想象和语言的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2005年10月

五、给材料改写题(本题共1题,共10分)

36.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猪八戒化斋》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要求: 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

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

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

原文: 《猪八戒化斋》

孙行者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波月洞收了黄袍怪,平顶山灭了金角、银角大王,车迟国除了虎力、鹿力、羊力三仙,从此威名远震,西方路上,大小魔头闻得孙悟空本领高强,轻易不敢来犯,故而平安无事。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见平林木落,远山含烟,金风扫落叶,四野少人迹。四众来到一座茅亭之下,已是人困马乏。唐僧道:“在此暂歇也好,只是肚中饿了,谁去化些斋饭来充饥?”八戒听得连忙上前道:“老猪没甚坐性,待我去来!”沙僧道:“师兄今天倒是勤快。”行者笑道:“你有所不知,但凡巡山擒妖、寻洞除怪的勾当,他都推三阻四,要是化缘打斋可曾落在后面?”八戒听了生气道:“你和妖怪打斗,老猪也时常出力,似这般说,我不去也罢!”唐僧道:“休得吵闹。八戒早去早回!”八戒收拾钵盂,拖着钉耙嘟囔着去了……

幼儿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儿歌在我国古代叫童谣,而童谣还有种种别称,指出下列诸项中不是童谣别称的一项( D )。

A.童子歌 B.孺子歌

C.小儿语 D.神童诗 2.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B ) A.开头要尽量长一些 B.篇幅不宜过长 C.人物和发展线索出现要晚 D.故事情节要紧张 3.儿童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是在(

B )

A.4岁左右 B.6岁左右

C.8岁左右 D.10岁左右 4.幼儿想象主要以( D

)

A.再造想象为主 B.创造性想象为主

C.有意想象为主 D.无意想象为主 5.幼儿文学中使用拟人手法是因为幼儿思维具有( B

)

A.直觉行动的特点 B.泛灵观念的特点

C.抽象性特点 D.逻辑性特点

6.“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 D

)

A.没有联系 B.没有区别

C.幼儿文学的范围更宽泛 D.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7.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

)

A.幼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老年期 8.幼儿文学的创作题材主要应当以(

C )

A.动物故事为题材 B.神话故事为题材

C.幼儿熟悉的生活为题材 D.民间传说为题材 9.幼儿文学语言要少用( C

) A.名词 B.形容词

C.虚词 D.动词

11.幼儿文学作品中同样的语言多次反复,有助于幼儿( B

)

A.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B.熟悉、理解和认识作品的内容 C.避免幼儿遗忘 D.激发新奇感和趣味性

12.把事理相悖的事物和现象加以描写并具有幽默感的儿歌类型是(

A ) A.颠倒歌 B.问答歌

C.游戏歌 D.谜语歌 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 C

)

A.李白《静夜思》 B.白居易《草》

C.孟浩然的《春晓》 D.杜牧的《清明》

14.“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这首诗属于( D

)

A.讽喻诗 B.叙事诗

C.题画诗 D.散文诗 15.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于( A

)

A.“五四”运动前后 B.清代末年

C.上世纪三十年代 D.解放初期 16.《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B )

A.叶圣陶 B.冰心

C.严文井 D.茅盾 17.《小熊温尼·菩》的作者是( B

) A.姜尼·罗大里 B.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C.林格伦 D.盖达尔 18.《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 D

)

A.英国斯威夫特 B.意大利 罗大里 C.丹麦安徒生 D.意大利 科罗迪

1 19.安徒生《海的女儿》的主题是( D

)

A.人鱼与王子的爱情 B.海底世界的神秘

C.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D.对精神生命和理想的追求 20.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 A )

A.单纯和生动 B.复杂和曲折

C.复杂和变化 D.简单和离奇 21.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是( A )

A.浅显、形象性 B.深刻、动作性

C.幽默、文学性 D.荒诞、音乐性 22.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 A ) A.游戏歌 B.问答歌

C.饶口令 D.字头歌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C )

A.孟浩然的《春晓》 B.李白的《静夜思》 C.白居易的《草》

D.骆宾王的《咏鹅》 24.童话起源于( B )

A.科学幻想故事 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C.古典文学作品 D.历史事件 25.童话分类如果根据内容分,可以分为( A )

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26.幼儿散文大发展的时期在( D )

A.20世纪50年代 B.“五四”时期

C.解放初期 D.20世纪80年代 27.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写作的( C ) A.《睡美人》 B.《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C.《丑小鸭》 D.《灰姑娘》 28.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是( C )

A.非人形象 B.拟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超人形象 29.给幼儿听赏的童话应当( A

)

A.条理分明、脉络清楚 B.条理复杂、脉络含糊 C.逻辑简单、脉络复杂 D.条理模糊、脉络简单 30.为世界文学童话奠基和标志创作童话诞生的是( C

) A.豪夫童话 B.普希金童话

C.安徒生童话 D.格林童话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1.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32.童话

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的特有的体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3.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文学有怎样的关系?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文学的创作必须照顾到以上特点,作品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 34.儿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内容浅近,单纯活泼 篇幅短小,易记易送 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48.童话的几种人物形象类型。 拟人形象;超人形象;常人形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7分,共7分)

35.概述3—6岁幼儿思维、想象和语言的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2005年10月

五、给材料改写题(本题共1题,共10分)

36.请根据下面文字,将《猪八戒化斋》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要求: 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

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

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

原文: 《猪八戒化斋》

孙行者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波月洞收了黄袍怪,平顶山灭了金角、银角大王,车迟国除了虎力、鹿力、羊力三仙,从此威名远震,西方路上,大小魔头闻得孙悟空本领高强,轻易不敢来犯,故而平安无事。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见平林木落,远山含烟,金风扫落叶,四野少人迹。四众来到一座茅亭之下,已是人困马乏。唐僧道:“在此暂歇也好,只是肚中饿了,谁去化些斋饭来充饥?”八戒听得连忙上前道:“老猪没甚坐性,待我去来!”沙僧道:“师兄今天倒是勤快。”行者笑道:“你有所不知,但凡巡山擒妖、寻洞除怪的勾当,他都推三阻四,要是化缘打斋可曾落在后面?”八戒听了生气道:“你和妖怪打斗,老猪也时常出力,似这般说,我不去也罢!”唐僧道:“休得吵闹。八戒早去早回!”八戒收拾钵盂,拖着钉耙嘟囔着去了……

幼儿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重读的文字。这些文字强调从自我感受出发,与文学经典传达的情感和经验直接对话,运用了诸多现代文本解读手法,将阅读还原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与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心灵沟通。王富仁的这些经典重读的文章,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

关键词:王富仁 古代文学经典 解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解读的文章,最初发表于1991至1995年的《名作欣赏》上,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这组文章给中学师生提供了一种极具个人体验的阅读示例,又能被包容在中高考制度的整体框架中——换言之,这些解读并不以思想层面的标新立异自炫,它展现的是解读者细腻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将现代文本解读手法作用于古典作品所带来的清新感。有意味的是,作者提到自己写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在某种低气压的环境中,试图通过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沟通,寻找自我內心的慰藉和安稳。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者收发自如的学术功力令人称赞。自然,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操作背后,也有王富仁当年实际任教中学所带来的个人经验和理解在内。在技术层面上,作者将现代文学的文本解读技巧应用于古典作品,以读者的身份——而非权威的阐释者或宣教者——与作品进行精神沟通,切入角度新颖,结论别具一格又平和稳妥。

王富仁的经典解读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从自我感受出发,将阅读还原为审美体验的过程,避免一系列既有结论对阅读活动的干扰。他曾谈道:

当我们一提到岳飞的《满江红》便想到它是一首爱国主义诗词,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想到它表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时候,它们的诗意特征便淡漠了。这些“主题思想”像横亘在我们心灵与诗之间的一道堤坝,使我们的心灵再也难以与诗的本身实现直接的拥抱。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而诗意恰恰只有使心灵主要活动在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亦即难以言说的境地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现出来。a

上文中提到的结论性描述,无疑是以往解读活动一步步提纯的结果。但结论性的描述会受制于时代或个人的局限,对一名“新读者”而言,如果对论断的接受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则未必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富仁的诗歌解读强调从自己直接感受到的诗歌意境入手,将自己的心灵直接沉浸到诗歌所展现的丰富的心理流程和繁复的意象中去,用个人感受与诗歌传达的经验直接对话。如孟浩然的《春晓》这首人人熟稔的小诗,在王富仁的分析中,它首先被定位为诗人对自己描写的外部世界保持了一定心理距离状况下的创作,展现了诗人从朦胧的无意识到建立起自我主动意识的过程,即人从沉睡到醒来的一刹那间所感受到的春的意蕴;并进一步提示到,伴随这一过程的独特的精神境界,是有着玄妙意味的,这种玄妙之处可以感同身受,却不可言传——“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和他共享这种如此丰富、如此具有个性、如此新颖的感情,并使我们也能领受他所无法使我们理解的那种经验。”b从文艺学的角度看,这更接近于“直觉”论的分析方法。“所谓‘直觉’,就是对解读对象的‘直接的领悟’,即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觉察。”c

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解读,无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如《江南》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以往的文学史论述中,多强调乐府民歌内容的写实性和音韵之美。王富仁在《江南》诗中却读出了自由的意味以及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该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莲叶茂盛丰美的样子,但后五句却很快将读者的关注点从“莲”转到了“鱼”上,鱼围绕着无穷碧绿的莲叶追逐嬉戏,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图景,而五个方位词,“间、东、西、南、北”的运用,因为涵盖了所有的方向,实则是没有方向、没有限制、无拘无束地游戏和穿行,更突显出鱼的自由和惬意。这种体验自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味,它跨越的是历代对这首诗的分析、讨论和定评,将“现代人读古诗”变为“现代人读诗”,让读者与作品猝然相遇,将中小学古诗文讲解这种知识传递活动,还原为阅读审美活动;但作者紧扣文本,只谈个人体验,不代古人立言,亦不做颠覆性结论,将重读牢牢框定在审美范畴之中。这种稳妥性正如解读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时展现的,王富仁从刘兰芝的陈述——“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意识到自我存在价值却在婆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女子的自我申辩,在这种申辩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刘兰芝对丈夫的埋怨和失望,这无关爱情,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常有的抱怨。在这里,王富仁从正常的人的情感取向出发,认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d。接下来,王富仁又分析了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指出男主人公在兰芝被遣归时表现出的既同情又犹疑的态度,以及在自己的母亲面前缺乏独立人格的言行,都使得他缺乏获得一名正常女子爱情的基本条件。顺着这一思路推演开来,王富仁认为,刘兰芝的死是由于相继在婆家和娘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结果,她对焦仲卿的眷恋,只是由于对方维系了她在人世间的一丝温情。简言之,刘兰芝的死是为了绝弃薄凉无情的人生,而焦仲卿的死则是为了证明自己残存的自我意志,《孔雀东南飞》一诗是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其中亦有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但却不是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已有婚姻关系的歌颂。以往文学史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将《孔雀东南飞》定义为爱情主题,实际已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划归和提纯操作,王富仁质疑该作品的主题,所采用的方式并非概念的拆解和历史场景的还原,他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袁昌英改编同题话剧时相似的策略,为作品灌注了更多的现代心理活动和伦理原则,内涵的丰富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主题归纳,实则扬弃并重构了对《孔雀东南飞》的解读理路。充分呈现“现代”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凸显以往文本阐释的僵化和粗疏,这是王富仁的策略,也是现代文学学者重读古典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如王富仁所言:“作为一个人,总想感觉到自己,感觉到自己心灵中的东西,而感受别人,感受别人的作品,又是感受自己、感受沉埋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的唯一途径。”e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赏析,十分注重分析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系数,行文时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这是古诗的新读,而解读者在古代文人和作品中进行精神追索的热切和虔诚,同样让读者心有戚戚焉。在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的作品中,王富仁读出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意志。陶渊明的《拟挽歌词三首》,包含了从死者观察生者的视角及对生之意义的拷问。在传统的主流文化观中,人們更为重视的是对人生的评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死后哀荣的执着,掩盖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陶渊明却注意到,生者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原本只是为了排解生者的情绪和意愿。这一由死观生的写作视角,让人猛然醒悟——对身后名的追逐,会让自己的一生系于别人的意愿,失却自身的主体性,这是因袭的重负,也是人生的异化。讨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王富仁强调的是,诗人的孤独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结构中体味到的“孑然独存,无所凭依”的感觉,这是一个有着使命意识的个体,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对所从属的精神谱系的信心有所保留时的缄默与痛楚。上述解读充分融入了王富仁的个人体验,这样的文字贯穿着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的精神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知识界低气压氛围中,其中包含的感慨和期许,无疑会令读者动容。

另一个例子是王富仁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他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个老年人的悲哀”。在这篇赏析中,作者将自己的中学老师米中和儿时所见的一个孤寡老人的经历拿来与杜甫作比较。他们都在一连串的生活挫折和人生失意中落入人生的困境,在不断的人生理想破灭之后,他们努力打造一道最后的防线——一个精神上的“窝”。一旦这个“窝”像杜甫草堂上的那些茅草一样被风卷跑、被年轻人公然抱去,他们便陷入彻底的绝望。在王富仁看来,杜甫对茅草得失的担忧,象征着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年人对已经改变了的社会的不信任和无助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现的,正是这些经历了人生节节败退、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极端困窘的老年人脆弱的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对如何安放自己风烛残年的困惑。将普通人的经历与文学经典的情景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探究文字所传达的人类共同的困境,从而拉近读者和经典的心理距离,使得王富仁的经典解读带有强烈的生命体验特征。从教学层面看,王富仁的解读方案是先赢得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性认可和亲近,再去处理诸如文字、音韵和思想等具体问题,以求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王富仁的解读极为契合世态人情,这种世态人情无疑是遵从现代而非古代的逻辑。这批经典解读文字,更像是对鲁迅《故事新编》写作策略的致敬——在古人的躯壳中吹入现代的气息,使其鲜活,和现代人心灵相通。在艺术感悟力和历史知识背景之间,王富仁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自己的解读妥帖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但他的解读重心偏向前者;对于中学师生而言,这种文本解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为作品的先验性主题左右,在紧扣文本的前提下,表达个人在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a王富仁:《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解构主义批评——〈旧诗新解〉(十二)》,《名作欣赏》1993年第5期,第52页。

b柏格森:《创化论》,《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c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d王富仁:《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名作欣赏》1992年第8期,第17页。

e王富仁:《古老的回声·自序》,《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上一篇:产业投资论文下一篇:音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