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论文范文

2024-01-16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班主任的爱是班级凝聚力的“太阳”

班主任的爱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处事的公平上。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具有几十个家庭成员的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要想“家庭”团结和谐、充满爱意,作为“一家之长”的班主任就必须“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谁都希望被尊重被公平对待。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班主任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当学生违纪犯错时,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严肃批评、用心指正;当学生心中迷茫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帮其扫除迷雾、助其走出“心魔”。总之,不以学生成绩的优劣、出身的好坏等条件的不同而对学生区别对待。

作为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心里要充满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多变和善变,“多变”是指身份的多重性,“善变”是指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能快速地切换身份。在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时,班主任不可能只是授业解惑的导师,还可能是严肃认真的“父亲”,可能是和蔼可亲的“母亲”,可能是勇敢无畏的“兄长”,可能是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总之,班主任要身怀一颗爱心、心藏一座天平。随时随地变换出最适合的身份,最贴心的角色,成为学生最需要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家中人人敬爱的“家长”。班主任才会成为班上发光发热的“太阳”,学生才能成为那蓬勃生长的“向日葵”。当葵花朵朵向太阳的时候,不就是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的时候了嗎?当然,这样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班主任的爱就灌注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里。例如,笔者在平时称呼学生就只称名不道姓,如张晓明(化名),笔者只叫晓明,这样就如亲人称呼孩子般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从而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班级中有了家的感觉。平时班主任要用发现的关爱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如一个学生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教师就会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他(她)。这样不仅被表扬者受到了鼓舞,学生们也会向他看齐,以他为榜样规范自己。

总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要充满关爱。如,平时经过走廊时,笔者会自觉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看到学生头发遮住眼睛时会下意识地帮他们把发丝挽起;看到写字驼背的学生就轻轻地拍拍后背;看到趴着睡觉的就会伸手摸摸他的额头,再询问一下是否不舒服……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形成向心力,使班级凝聚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集体。

二、班委会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火车头”

一群肯干、能干、会干的班干部就是班级这列小火车的“火车头”。“火车头”正能量足、劲儿大,火车就会跑得快。如何才能选举出这样的一群班干部,组成一个工作能力强、对班态度好、为“官” 威信高的班委会呢?这就要看班主任的“慧眼识珠”能力了。为了这“火车头”,笔者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开学伊始,笔者就开始调查、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和小学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擅长哪一科;哪些学生小学做过班干部;哪些学生有文艺才能等。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后,再通过近距离的观察、电访其家长和原来的班主任,并鼓励他们参加竞选活动。通过他们在竞选中的自我介绍和演讲,再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从中选出品行端正、学习较好、能力较强而且又愿意干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成员。班委会成立之初,班主任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让他们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全局的观念;既能各司其职处理好分管事务,又能抱成一团,形成一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超强凝聚力。只有凝结成团结奋进、勇往直前、充满正能量的“火车头”,才能引领着班级这列小火车快速向前奋进。为此,笔者从不忘为他们加油鼓劲,润滑保养。每周至少与班委碰头两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规划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级凝聚力的“北斗星”

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就像是指明奋斗方向的“北斗星”,因此,设立好班级的共同目标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影响到班级的追求精神,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正因如此,所以入学不久,笔者就确立班级奋斗目标为:建立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班集体。并通过举办班名、班徽、班歌设计活动,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班徽并确定班名为“820晞?班”,班歌由《我们都是追梦人》改编。班名、班徽、班歌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标志可以帮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通过目标的确立和班名设计活动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磁力芯”

活动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的情感,最能形成班级凝聚力。活动分为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班级内部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有军训、校运会,英语花样背诵比赛、建党100周年系列比赛等。学校组织的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精神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军训既能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又能增强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其中的队列比赛、拉歌比赛、拔河比赛等都能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内部活动有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元宵节猜灯谜……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增进了友谊又增强了合作意识。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同样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表现个性的舞台。这些活动就像磁场中心,形成超强的凝聚力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让他们团结在班集体中,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拼搏。

五、典型、榜样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风向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常常抓典型、树榜样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例如,每次期中、期末考后会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小组长和副组长,前八名为组长,八到十六名为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就是这小组的学习榜样。笔者还会选出“朗读之星”,他们就是早读的榜样。还通过主题班会选举出“晞?班贤能之星”三名,分别让学生们给他们写了事迹介绍词,做成宣传栏让他们成为大家的榜样。通过一系列的推选榜样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何为榜样,班级需要什么榜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主动聚集在榜样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慢慢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长期不懈的一点一滴的努力。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论语》中的君子品质在中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01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重视,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国学热,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样的局面下,李程先生的著作《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面世可谓恰逢其时。它通过详细且全面的论述,缜密细致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精神文明的一致性,既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指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该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集体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诚信与求真的文化精神”五个基本精神。在每一章中又分为若干小節,虽然每一章内各个小节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每一章的写作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沿着文献资料搜集 文本内涵诠释 思想延伸和发挥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或意义)这样的理路前进,让全书显得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便于读者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思想认识。例如:在第四章“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中,各小节依次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人身修养与人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世界大同的理想”、“和谐的功用、意义及对大学生进行和谐观教育”,就充分彰显了作者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写作思路。

纵观全书,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文献资料的丰富翔实,第二是阐述的全面细致。从导论开始,作者就始终一丝不苟地坚持“言必有据,论必有理”的行文原则,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每一处思想内涵的诠释发挥,都有着强有力的古典文献资料支撑,使得全书立论严谨,结论令人信服。比如在导论的开篇,作者从“文化”一词的含义入手,先整理了“文”字在古文献中的意义,分别从《说文解字》《易》《礼记》三部经典文献的论述中总结归纳“文”字的内涵以及引申义;而在讲解“化”字时,又分别以《庄子》《易传》《黄帝内经》《礼记》中的用法梳理了“化”字的不同含义以及引申义;最后才提炼概况了“文化”一词的主要意义。可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确实下了磨杵成针之功,令人感佩。另外,该书阐述的全面细致也尤为值得称道。比如在第一章“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中,作者先总论了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对伦理道德的高度推崇,然后从众多儒家经典中整理了儒家的主要德目,再着重论述了儒家德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几大德行——仁道、孝悌、忠恕的内涵,最后系统阐述了伦理道德与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如此,其他各章亦然。作者在各章的写作中没有丝毫的投机与敷衍,而是力求全面、细致、深入地厘清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为本书的“含金量”增值不少。作为一部论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专著,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态,阐述了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某一方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探讨了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统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为推进我国广大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本书以通俗平实的语言、缜密严谨的构思、丰富翔实的文献、全面细致的论述为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进现代精神文明的画卷。虽然全书在行文过程中因为频繁穿插古典文献与现代白话解读,为阅读带来一定障碍,一板一眼、连篇累牍的大段阐述也让阅读体验略感枯燥,但毕竟瑕不掩瑜。不论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读者,还是对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教师,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学习的好书。笔者通读全书以后的感受是受益匪浅,相信读者阅读以后也一定有不少收获。

(作者系长安大学讲师)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一所学院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便可以振奋学生的情绪,调节学生的心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充分了解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精神文化 内涵 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是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并于其后十年迅速崛起。各类高职院校的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但其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却面临先天“发育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的尴尬境地。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学生成长进步的一种潜在的“动力系统”。因此,充分了解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实现校园人的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传统和校园人际关系等。

1.校园精神是指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尤其在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正被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它通过校风反映出来。校风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精神力量,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它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是有形的、摸得着的,常常以心理氛围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背景作用,是任何规章制度和任何管理机构所不能替代的。

2.校园文化传统是指一所高职院校区别于另一所高职院校的文化物质,是学校在办学方针、文化底蕴、学校风气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任何东西,也不像传统那样巩固集体。培养传统、保持传统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大学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具体表现,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积淀而逐渐形成。它所形成的学校气氛能使大学生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并使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大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与学校文化传统保持一致,同時得到师生的肯定,实现文化整合。同时,校园文化的新发展又是在继承和发扬原有校园文化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予以延续和创新。

3.校园人际关系是指高职院校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心理关系和交往关系。在校园精神文化中,师生是主体,其中,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都将深刻地折射校园精神文化状况,成为校园文化的聚焦点。同时,在营造和参与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境界、行为作风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成为校园文化的晶核。因此,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学生和教师,他们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所拥有的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便可以振奋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大学生的心理、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因此,职院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是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综合反映。高职院校校风建设应逐步推进,一是孕育校风。它的培育和确立原则上要不空泛、不抄袭、有内涵、有特色,要用科学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二是宣传校风。校风一旦确定就要多方宣传,提高学生对校风的感性认识,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理论导向和政策导向。三是强化管理。对于所倡导的校风,切不可变成空洞的口号,应重在引导人们去践行。最后,内化校风,即通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感化教育工作,促使外在要求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自觉行为。

2.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原则。我们不仅要有弘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要结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素养,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才会建立起先进、健康的校园文化。

3.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以其自身特点,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一个优秀的社团,更能给社员以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社团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一是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二是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指导方针的基础上,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三是完善社团管理机制。制定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使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避免因个人感情、经验、兴趣给社团发展带来盲目性和随意性。四是教育、培养和关心社团骨干。我们应加大对社团骨干队伍的选拔和考核力度,同时,应关心爱护社团干部,注重干部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4.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的率先垂范是真实而鲜活的,学生易于接受和效仿,这种教育示范作用常常是主动的、自觉的内化过程,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应以真诚、热情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使学生从内心感到关心、获得满足,从而愿意接近老师,最终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第二,教师应以尊重、理解赢得学生的支持认可。要形成尊重学生的良好教风,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质。第三,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本身就能成为学生学习和仿效的榜样。

5.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校企联合使校企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是促进职业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其途径主要有:一是强化专业知识,促进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理解企精神文化的具体内涵。三是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企业文化内容的展示,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融入并发展校园精神文化。

总之,发展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要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新的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启文.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优化[J].云梦学刊,2005.

[4]吕春雷.优化成才环境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文化[J].教书育人,2001.

(作者单位:湖南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空间的探索。因此,在过去被认为是静止、固定的物质空间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会关系、文化演变的平台或容器。空间研究方法在中国电影文本分析中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新路径。

[关键词]空间研究方法电影文本分析 电影批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2

一、空间研究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在新时期中国电影文本批评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两种途径。然而在上个世纪,人们对于空间的重视和研究,始终滞后于对时间问题的关注。人们对于线性时间过分的信任和依赖,他们相信世界是随着时间发展的伟大生活,一切现存的问题和矛盾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涤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矛盾的加剧,人们似乎明白,时间只是自己虚构出来的一颗包治百病的“大力丸”。在对线性时间的怀疑中,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空间的探索。因此,在过去被认为是静止、固定的物质空间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会关系、文化演变的平台或容器,甚至动态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的电影,其空间并不单指故事发生的场景(物质空间),以及如何利用场景来讲述故事(叙事空间),它更像是影响和制约着故事发展走向的背后推手(社会文化空间)。因此,对于电影空间的研究,也就由研究“说什么”“如何说”上升到了“为什么这么说”的层面。如影片中的物质空间可分为私人住宅空间(如商品楼、棚户区等)、公共休闲空间(酒吧、百货商店、影院等)、交通空间(立交桥、站台、火车等交通工具)、自然空间(田野、河流等)、非写实性空间等多种空间类型。研究每一类空间在不同影片中呈现方式的特点和其原因,以及它在影片叙事上的作用,就会发现影片是如何隐喻人物心理空间或当代社会文化空间来突出影片的主题表达的。

空间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分析研究。这是因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的社会文化空间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不断的相互抵抗、交织和渗透,加之电影创作环境的更加宽松,制作设备的更加精良,以及高科技带给电影的新鲜元素,这些都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呈现出更为纷繁多元的形态。分析这些影片中不同的空间体验、认同以及焦虑,或许会发现电影文本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一个“耦合”的过程。

二、空间研究方法的理论旅行

关于空间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对于空间理论方法的探索;中国的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 ;空间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影响。

1.西方对于空间理论方法的探索

西方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如福柯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意识到“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可能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由时间长期演化而成的物质存在,而更可能是一个不同的空间互相缠绕而组成的网络”。列斐伏尔在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更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空间性的纬度将会在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传统联姻中注入新的思考和解释模式,这将有助于我们思考社会、历史和空间的共时性及其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然而索亚在他的《第三空间》中所提出的,有别于传统非此即彼二元空间的一个亦此亦彼的多元化第三空间,更是对于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中国的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

目前中国的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也早已开始了空间转向,文化地理学、空间社会学成为新的方法论。如包亚明、陆杨等人将福柯、列斐伏尔、索亚的空间理论引进,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性,如其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论丛”、《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等著作,以及汪民安的《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他们的理论和阐释无疑改变了中国人平面化和静态化的传统空间观念,将其拓展到历史的、文化的层面。

3. 空间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影响

关于中国电影的空间研究方法,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电影本体形式和美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如周登富的《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包括了对电影场面调度等方面的研究。此类研究多从视听语言角度来分析电影的物质空间,属于电影空间的基础研究。另一类是叙事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如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中关于空间叙事的章节,这类研究多用叙事学的理论来分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对于叙事的影响及作用。这两类属于旧有的传统研究方法。第三类是对于中国电影空间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如戴锦华的《<二嫫>:现代寓言空间》、徐敏《电影中的交通影像》,这些文章大多将影片中的空间呈现与中国的社会文化进程相结合论述。此外,对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也涉及到了电影的空间分析,如张一玮的《异质空间与都市意象》,陈晓云的《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旅美学者张英进的《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等著作。这一类新方法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新路径。

三、空间研究方法在电影分析中的几种实践应用途径

1. 空间研究方法与作者研究相结合

将导演所生活的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与其影片空间呈现特点结合分析,来发现某种暗合的关联。如香港导演王家卫,这位敏感的香港文艺青年,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历史状况使得他的影片带有浓厚的无根感。他所有影片的空间几乎都是一种碎片化的呈现,画面总是支离破碎,缺乏统一感和整体感。比如在他的《春光乍泻》里,“空间、场景就被杜可风(影片的摄影师)碎片似的光、阴影、颜色以及影像的颗粒分切开来。于是它们自此失去了应有的完整性,电影中所表现的城市再也无法复原现实中的那些城市。”①

2.空间研究方法与叙事分析相结合

电影中的空间有时并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在很多影片中还被当作重要的叙事元素推动故事的发展。如影片《疯狂的石头》中主要的叙事线索——那块让众多人疯狂的“石头”是在即将拆迁改造的工艺品厂的厕所内发现的。而影片叙事的主导推动力即是现代空间的改造者房地产公司与传统空间的代表者老式的工艺品厂对于土地的“守征之战”。

3. 空间研究方法与原型批评的结合

借用原型批评的研究方法,会发现影片中的一些典型空间呈现已上升为一种意象,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河流,因为流动性,可以作为通向外界空间的一种途径。正因为于此,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母亲通过河流以一种奇特方式的“公

开出走”才具有意义。

4.空间研究方法与符号学电影理论结合

通过一系列的编码解码的过程会发现空间在影片中的隐喻意义。如《图雅的婚事》中,骆驼、轮椅、卡车、宝马等众多的交通工具,亦可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隐喻。

5. 空间研究方法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分析影片中物质空间的强烈的文化内涵。如在影片《鸡犬不宁》开头的平行蒙太奇,将乡间小路上的驴车与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的大巴交叉剪辑,并最终让驴车导致了车祸的发生,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并为之后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豫剧团倒闭做了铺垫。

6.空间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结合

发掘电影中的空间呈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联。如《卡拉是条狗》中的派出所,关押起来的不仅有男主人公老二当下的精神寄托(卡拉),还有他将来的希望(儿子亮亮),这正如福柯所描绘的那样,整个社会就是一座“敞视的监狱”。《三峡好人》中曲折坎坷的道路、淹没故乡的大水阻挡住了韩三明寻找妻子的脚步,但那些生活在灯红酒绿下的富人却可以一个按钮天堑变通途,对空间的占有和改造预示着对于话语权占有。

正如马尔丹所言,“空间永远不是一种单纯的框框,也不是一种真实的描述性环境,而是一种特殊的戏剧容积”②。空间研究方法在中国电影文本分析中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批评的新路径。

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以山东理工大学校训为例,从模因论视角着重探析如何打造强势校训模因,以期对其他大学的校训制定和修改有所启发。

关键词:模因论 大学校训 强势模因

一.引言

《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988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而校训对应的英文译名是“school motto”。其中“motto”翻译为汉语是“座右铭”,是指个人、组织等引以为自我警诫的短句,代表着精神、意志、信念等,一般以排比形式出现。学校、国家、城市、公司、家族等都可能有座右铭,当中学校的训词称为校训。(转引自维基百科)

从中英文对于校训的定义来看,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生,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对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总之,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鉴于校训对于学校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已经从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李承先、徐辉[1]1-6从大学校训和大学理念的关系角度入手,着重论述了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在大学校训中的体现;胡刚[2]68-70总结了大学校训的句式特点和功能;王庆华、张庆彬[3]7-12从功能语法的“评价系统”视角对中外大学校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从模因论角度分析大学校训。所以,我们接下来将从模因论角度来探析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以期对高校打造强势校训模因,营造积极向上、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有所启发。

二.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传承规律的一种理论假设,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来解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进化和传承的规律。模因论的核心概念就是“模因”。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4]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模因(meme)。该词在拼写上模仿了基因(gene),词源上它来自希腊词语“模仿”(mimeme)。现在几本主要英语词典都收录了该词。其中,牛津英语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imitation.(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得到传播)。美国韦氏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an idea, behavior, style or usage that spreads from person to person within a culture.(在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散播开来的思想、行为、格调和习惯)。而道金斯的学生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kemore)进一步发展了模因理论,指出,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任何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更多的接受和使用,它就可以成为模因[5]66。可见,模因既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也是一种信息单位。“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6]32。根据布莱克摩尔的观点,人脑中有许多潜在的模因,每种模因都为抢夺在人脑中的复制机会而斗争,只有成功的模因才能获得被不断复制的机会传播开来成为强势模因,而那些失败的模因则被淘汰。事实上,判断成功模因的标准有三条: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复制的忠实性(copying-fidelity)。長寿性是指模因在模因库内存留很久,也就是模因能在纸上或者人们的头脑中流传的时间很长。多产性是指模因的传播速度快和传播的范围广。模因的多产性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和它的存活价值。而复制的忠实性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会保留原有模因的精要,而不是丝毫不发生变化[7]131-133。语言模因在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而具有模因的选择性、复制的周期性和传播的变异性特点[8]83-85。

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Francis Heylighen,1998):

(1)同化(assimilation)。成功的模因应该能“传染”它的宿主并进入宿主的记忆。被呈现的模因要得到同化,就必须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指的是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足以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指宿主能将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接受”则是某个新的思想或现象能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2)记忆(retention)。模因在宿主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通过感染宿主使自己得到传播并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就越大。记忆具有选择性,所以只有极少数模因才能被保存下来。(3)表达(expression)。模因若想传递给其他个体,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话语是最突出的表达手段,其它常见手段有文本、图片以及行为等。(4)传播(transmission)。模因传播需要看得见的载体和媒介,它们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免表达内容在传递过程中失真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工艺品或光碟等[7]133-134。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两种方式。布莱克摩尔指出,模因基因型传播包括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

三.从模因论角度探析校训模因“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根据判断成功模因的三条标准: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复制的忠实性(copying-fidelity)[4],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属于成功语言模因。首先,它具有长寿性的特点,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 ---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行---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至善--- 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9]可见,该八字校训皆来自传统儒家经典,在中国文化模因库内已经留存很久,在纸上或者人们的头脑中流传的时间已足够长,可谓是长生不老。至于多产性是指模因的传播速度快和传播的范围广。模因的多产性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和它的存活价值。我们姑且不提现在国内掀起的国学热,单看中国各个高校校训训词,这八字四词的校训出现频率极高,足见其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因此,该校训符合多产性的标准。而复制的忠实性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会保留原有模因的精要,而不是丝毫不发生变化。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用“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取“笃行”二字是引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员工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校训四个词语中,“厚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博学”是求学、治学的目标;“笃行”强调的是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至善”则是人格与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也是教育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9]。该校训既保留了传统儒家经典的精髓,同时又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赋予了它独特的历史使命,即对学校师生提出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纲领性要求。在这则校训中,儒家经典与大学教育有机结合,组成了新的校训模因复合体,成为一个强势模因。但是,要保持校训这种强势地位,更好地发挥校训的功能和作用,学校领导和师生还需要遵循模因生命周期规律,做许多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Francis Heylighen,1998):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而且,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复制环路,选择在每个阶段存在,一些模因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10]40。

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属于二言四句校训,简洁凝练,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同化模因宿主(学校师生),进而被其记住。对于校训模因的表达和传播,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把校训放置在醒目的标志性地方,当作隐形课程和文化名片。如山东理工大学正门迎面立了一块校友捐赠的校训石,沉稳大气醒目,时刻提醒师生要以八字校训鞭策自己。(2)将校训印刷在各种出版物和校徽校标上,当作宣传广告。(3)利用各种讲坛和场馆等舆论阵地诠释并宣扬校训的精神内核。如将校训当作接待来访宾朋的宣讲内容、新生入校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网页、校标、入学通知书、毕业纪念册和毕业证书等。[11]34总之,学校师生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校训,践行校训,使其入眼入耳入心,进而转化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人。

四.结语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山东理工大学校训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提炼精华,注重弘扬儒家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将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打造了立意高远深刻、措辞简洁明了的八字强势校训模因“厚德、博学、笃行、至善”。该模因的确立和传播对于其他高校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承先、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6):1-6.

[2]胡刚.大学校训刍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8-70.

[3]王庆华、张庆彬.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校训意义研究---“评价系统”视角[J].外语教学,2013,(6):7-12.

[4]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谢朝群、何自然. 语言模因说略[J]. 现代外语, 2007,(1):30-39.

[7]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 安徽工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85.

[9]山东理工大学校训释义.http://www.sdut.edu.cn/782/list.htm[EB/OL]. 2016-12-02.

[10]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9-42.

[11]王春喜、程斯辉.中外大学校训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7,(3):31-34.

(作者介绍:晏刚,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张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上一篇:农村文化论文下一篇:乡村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