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20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深化,患病、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的特殊护理需求不断增加,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空间巨大。然而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市场存在从业人员数量短缺、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并且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护生不愿从事老年护理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重视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加强老年护理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在掌握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同时,转变对老年护理的态度,正确认识老年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该行业的兴趣,主动投入到老年护理从业队伍的建设中去,为老年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老年护理;从业人员;意愿;队伍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截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64亿,患病、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特殊护理和医疗需求不断增加,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空间巨大。然而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市场存在总体从业人员数量短缺、从业意愿低下、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老龄化及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并且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愿从事老年护理工作。院校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重视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

一、通过思政课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在选择行业、职业时,希望自己被需要,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小道”与国家发展的“大道”结合、并轨,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熠熠生辉。

二、介绍行业前景——老年护理大有可为,时时激励动机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截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64亿,患病、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特殊护理和医疗需求不断增加,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空间巨大。2021年11月24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加强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强调“用人单位要切实保障养老服务人员工资待遇”,提升养老服务岗位吸引力。对在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中工作的医务人员,可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激励政策。“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在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培养选拔优秀护理员,提供居住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社会敬老,营造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号召有为青年加入老年护理队伍,党和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从业人员利益和社会地位。国家顶层设计蓝图已然绘成,老年护理事业大有可为。

三、通过课程思政,加强职业素养培育

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中,使得学生热爱老年护理专业,并以此为荣,培养强烈的职业及社会责任感,以老年人为主体,尊重、关爱老年人,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

1.榜样的力量。邀请老年护理优秀人才或学校优秀实习生、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座谈交流,介绍他们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和工作技巧,提高学生对老年护理专业和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

2.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优秀职工进行“大师进课堂”活动,向学生介绍老年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大师”成长历程,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企业,了解“大师”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懂得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

3.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进行公益活动,参观养老机构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熟悉工作模式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特点。

4.同理心教育

在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注重同理心教育。老年人因身体的衰老,在行动上多有不便,并且伴随着各项机能的衰退,易出现多种老年慢性疾病。考虑到在学校学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大都较为年轻,处于20岁左右,加上其思想能够与现代相融合。因此,在护理专业学生与老年人的比较中,不仅是年龄上存在差距,在思想上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双方会存在代沟。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世界,利用同理心教育,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体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从而更能理解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取一些老年人常使用的生活辅助工具,让学生自行体验,切身感受到老年人身体原因在生活中存在的多种不便,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主动想要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对老年护理工作充满向往[1],以便给予给予老年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极大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5.人文关怀教育

在我国中职院校护理教育工作开展中,针对护理专业内容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护理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当中,针对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常常不被重视。对于老年人来说,目前许多地区存在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这些老年人在生活中缺少家人的陪伴,时间一长,对老年的心理会造成创伤,从而会引发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一些老人身体存在各种老年疾病,心理问题的出现,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发挥也会存在影响,继而会导致患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此,在老年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老年护理的技能和知识,还应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为了让学生真切的了解到老人的内心世界,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见习活动,去附近养老机构与老年人面对面交谈,倾听老年的诉说,真切体会到老年的内心感受,激起学生爱护老年人的情怀。

四、老年护理技能培养

针对目前各大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对于《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授课课时少、教学内容不充分、实训教学的缺乏等问题的存在,学校领导层应充分认知到现阶段老年护理行业发展中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从意识上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并具体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事业当中。关于老年护理课程,学校需在课时与实训项目的开展方面做出整改,增加老年护理知识的传授,注重老年护理技能的训练,在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强化下,来提高学生在老年护理课程方面的学习水平,使其在老年护理方面更具专业化。除此之外,根据我国当前养老形式的发展,在老年护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具合理化和规划化,以便学生在以后从业阶段能够拥有更强的竞争力[2]。

结语: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国家号召加强护理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加大养老护理员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为解决老年护理行业供需不平衡、人才紧缺等问题,各大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应注重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当下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现状,积极引入老年护理的相关政策及职业发展内容,增加學生对老年护理行业的认知,融入更多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同理心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提升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愿意干、干得好”的养老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家翔,苗秀欣,王丹丹,何晓丽,赵晶晶,梁凤.基于核心能力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02):63-68.

[2]魏平峰,魏茜.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严重不足职业教育需增老年非医疗护理专业[J]. 科技视界,2015(26):36+71.

作者简介:高志萍(1984.1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济南市技师学院,医药康养方向。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多次修订,反映了现代护理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历史地考察日本每一次课程变革的原因及课程设置状况,有助于针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细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最低标准,建构合理的课程框架,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是指课程类型、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学年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地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科学、合理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日本文部省和厚生省分别于1967年、1989年、1996年和2008年对高等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四次修订,这些改革措施为保证日本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变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护理课程设置1951年的课程设置科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医科学概论》、《解剖生理》、《细菌学》、《化学》等,护理专业课程,如《护理史与护理伦理》、《一般基础护理法》等,以及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传染等临床各科护理法,临床实习分为门诊实习(20周)和病房实习(82周)。理论学习时数为1150学时,总实习时数为3927学时。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护理相关的医学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量的时间是在临床实习中边工作、边学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强,毕业后能立即独立投入实际护理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医疗技术的革新、医疗器械和新药的开发,对护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1951年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相对偏少,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扎实的弊端,厚生省于1967年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框架划分,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类,大幅压缩了总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总学时从5077学时减为3375学时,压缩了33%;实践课时从3927学时下降到1770学时,降幅达到55%,如表1所示。由于实习时间大幅下降,接受此课程教育的毕业生常被反映实践能力不如从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课程设置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内容日趋高科技、复杂化,国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医疗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慢性病患者及将要在医院中走向死亡的患者日益增多,医疗、护理从以救命为主转变为以支持、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这对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个体化健康照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89年,厚生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将课程框架从原有的基础科目、专业科目两部分变为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三部分,并进一步削减了学时数。总学时从3375学时缩减到3000学时,减少了11%;实习教学时数从1770学时减到1035学时,减幅达40%。此次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教学,增加了选修课,且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基础科目不再规定具体科目,而只限定门类,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和当地的情况自主设定,如表2所示。

1997年及2000年后的课程设置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患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以及医疗水平和护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护理工作领域不再限于医疗机构,逐步扩大到家庭、社区,要求护理从业人员比以往有更严密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执行力。为此,1996年,厚生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课程框架将原来的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分别更名为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及专业领域,在“三大领域”下均不再规定具体科目,而只列出教学内容的大类及简单说明,课程设置更加弹性化。在1996年改革之后的十余年中,根据急速发展的少子嗣、高龄化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厚生劳动省再次重新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框架由原来的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领域三大部分改为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领域I(基础护理)、专业领域II(临床护理)及专业综合领域五大部分。总学分从原来的93学分增加到97学分,学时数从2895学时以上增加到3000学时以上。此次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对专业领域进行了细化,强化了实践能力,制定了护理技术标准,列出了学生毕业时护理技术的种类和应达到的程度。如表3、表4所示。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状况

从日本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计划的多次变革中可以看到,其教学内容从有关疾病护理的课程扩展到人的心理、行为、人际沟通等人文科学课程,并密切关注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评价问题,及时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反映了现代护理理念的演变历程。同时,随着日本社会少子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增设了《老年护理学》、《居家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国主要担负高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其课程设置却未能反映现代护理理念的演变及对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的适应。绝大多数三年制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几乎一直沿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这可以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编辑的《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一书中87所高等医学院校(包括专科及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护理专业的教学进程表反映出来(如表5所示)。这种课程体系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由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课程设置平均为32.46门,有半数以上的学校设置了3~11门不等的选修课,平均总学时数为1989学时。其中理论课1398.5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1.59%;实验实训操作课564.06学时,占总学时的28.41%;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专业课比例的3%~9%;毕业实习平均为1180学时。

该种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一是缺乏对培养对象的市场定位,以单一的临床护理通科培养模式为主;二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大,忽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三是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沿用临床医学称谓,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突出的是临床医学的学科性质;四是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理论教学时数远远多于实践教学时数,且先基础、后临床,最后集中毕业实习,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五是课程内容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康复治疗、口腔保健服务等新兴卫生服务护理岗位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缺乏,适应岗位时间延长。

几点启示

我国与日本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在家庭少子嗣、社会高龄化、生活习惯性疾病上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有很多相似点。因此,在借鉴日本高等护理教育课程变革的历程,进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细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规格的具体描述。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还包括护理专业特殊的、具体的素质要求和培养规格。长期以来,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高度关爱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借鉴日本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我国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笔者认为,可将原来的指导性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不同的能力或素质目标,如: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规范而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反应的观察监护能力;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等等。此外,应参照行业技术标准,明确学生毕业时必须掌握的操作项目及各项护理技术应达到的标准,为护理技术教育质量的评估提供简便可行的标准。

制定课程设置最低标准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恢复二十余年来,虽然很多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相当多的院校仍然停留在原来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各校往往根据现有教学条件或已有的课程经验,参照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方式选择和组织课程,缺乏一个最低的、统一的标准以检验课程设置方式是否有效以及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尤其是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开办的护理专业,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指导,教育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截至2007年,我国开办护理专科教育的院校已达到307所,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达到201所,大专层次的护理教育已占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部分。因此,迫切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类型、课程门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技能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一个既能体现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又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切实可行的三年制高职教育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低标准,用以指导、规范和评估各院校的护理教育。

构建课程设置框架尽管我国目前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适合我国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各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旧处于探索之中。事实上,采取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取决于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就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其课程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即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与前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后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工作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不同的知识,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将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通过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进而设置与此能力培养相对应的课程,并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强化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尽管在现有各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课程占必修课程的20.87%,但人文学科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英语、体育、心理学、伦理学等为主,这些课程约占人文课程的80%。大部分护理本科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以护理心理、护理伦理、法律基础为主,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艺术欣赏、美学、礼仪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护理学科、护理对象、护理能力、护士角色等方面的知识认知不够完善、不够明确,使得他们往往注重医嘱的执行,忽视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注重观察具体的生命体征,忽视病人的感受及与病人的沟通。通过开设护理心理、护理伦理、护理人文修养等人文素质必修课程,开设名医名家谈、大学语文、书法、美术、影视和音乐欣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等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加强整体素质、综合能力、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理解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形成最终应有的职业态度,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满足对健康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同时使他们具备较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不断进取和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2.

[2]林晓红.战后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及启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13-1179.

[4]尤黎明.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0,(4):147-151.

作者简介:

陈列(1966—),女,博士,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张文娟(1967—),女,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提升学校和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带教水平,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形成学校、学生、医院“三方共赢”的局面。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从事临床、社区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占总教学时数(或学分)的20%,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因而,对医务人员的从业条件将越来越严格,对护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校毕业实习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何适应护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切实解决毕业实习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在实习管理中引入高绩效实习管理模式,即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具有严谨性、连续性和标准化的特点①。利用PDCA循环可以将实习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化、过程化、标准化、原则化,为高绩效的实习管理创造条件②。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具体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包括实习前的计划、实习的具体实施、实习过程检查评定、实习结果处理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并持续提高。

1 计划阶段

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计划阶段是实习前的准备阶段,包括构建实习管理体系,进行实习前系列教育,开展上岗前技能培训,通过计划阶段让学生明确实习目标,正确理解毕业实习的重要意义。

1.1 构建实习管理体系

实习管理体系由学校与医院共同组成。学校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系主任、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医院由分管护理工作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兼职班主任、兼职带教老师组成。实习管理体系中每个成员做到各负其职,严格管理。学校与医院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实习目标的实现。

1.2 进行实习前系列教育

实习前系列教育由学校负责实习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课教师、实习医院临床一线的护理管理人员和优秀实习生共同承担,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目的和要求教育。负责实习的职能部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毕业实习手册》,明确实习目的,熟悉每个实习科室的实习内容,正确理解学生和实习生的双重身份,知道自己在实习期间应该怎样学,学什么。(2)实习纪律教育。严申实习请假制度,让每个实习生明了在实习期间必须自觉遵守学校与实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坚决服从医院安排,尊重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能正确处理实习和就业的关系,具备虚心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吃苦的精神。(3)卫生法规宣传教育。实习前请医院护理部领导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实际案例有目的地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操作规范和医疗风险防范等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4)实习方法教育。请上一届优秀实习生结合自身的实习体会现身说法,介绍实习时的注意事项,如何进行有效的实习,使学生少走弯路,及早适应临床实习工作。

1.3 开展上岗前技能培训

毕业实习前根据实习要求制订翔实的技能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目的、内容、实施办法、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等),根据培训计划安排1-2周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反复练习,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再安排学生到医院急诊室、注射室、输液室等科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通过上岗前技能培训,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执行制度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信、稳重的心理素质,使之能较快熟悉临床工作流程,缩短毕业实习的适应期。同时,通过开展上岗前技能培训能将临床各科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将孤立的各学科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增强整体观。

1.4 精心挑选实习医院

实习医院的管理质量对护生掌握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计划阶段学校应狠抓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必须精心选择操作规范、带教能力强的三级以上医院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能圆满完成毕业实习要求的各项内容。

2 执行阶段

学校护理系主任全面负责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定实习计划,人员落实,与实习医院保持经常的联系,随时了解護生的实习情况;学校为每个实习点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联络员,定期检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并给学生以专业上的指导;每个实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实习情况进行监控和协调,让学生自己形成PDCA小循环,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学生间的团队效应,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聘请医院内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作为兼职班主任,全面负责护生在实习期间的业务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管理等工作;聘请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师作为兼职带教老师,加强对护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与管理。

3 检查阶段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小组长随时对本组成员的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实习点联络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抽查;护理系通过电话、网络与实习医院与学生保持联系,定期巡视检查,每年在“五·一二”国际护士节前后定期召开实习医院带教老师会议,交流临床带教经验,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每三个月组织一次学生实习期间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评定实习成效;实习医院护理部主要负责学生劳动纪律考核,并为学生定期举办专题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识水平;兼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检查;兼职指导老师主要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技能掌握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进行检查,并根据实习手册要求对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和综合评价。通过层层检查,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有效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记录备案,为最后处理阶段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

4 处理阶段

学校针对检查阶段发现的情况对实习工作进行梳理,去粗存精,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如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是否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不当有关;学生的操作流程与临床实际操作有所出入,是否与学校开设的操作课程时效性滞后,未能及时调整到与江苏省卫生厅统一制定的操作规范相一致有关;学生进入医院后沟通能力相对较差,不善于与病人、老师沟通,是否与学校在人际沟通方面的训练不到位有关。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请学校有关职能科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加强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的研讨,使之成为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和依据。同时,在学生实习返校后,通过毕业考试、专项技能考核评估学生实习情况,根据考核成绩、学生反馈意见逐一进行分析处理,为下一轮学生实习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PDCA循环为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管理模式。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使护理专业的实习管理更科学、合理,在管理中做到有理有据,责任到人。通过PDCA循环管理亦可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联系,形成学校教学与临床工作的零距离。通过PDCA循环管理并能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适应实习环境,提高实习质量,将学生培养成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注释

①苏志平,顾平.基于PDCA的高绩效实习管理模式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23):76-78.

②韩敏.对高校运用PDCA原理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探讨[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5.26(3):74-76.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研究对438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放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1份,以探究其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除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情感性和行为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39(p<0.01),认知性和职业生涯定向相关系数最小,为0.217(p<0.01)。研究结果将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其稳定的专业认同感提供依据,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如何培养能够从事出纳、会计核算、会计主管等会计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重任。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及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成长及今后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对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成为了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课题。专业认同是学生个体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及情感,表现在学生承认自己所学专业,肯定其专业价值,愿意从事专业学习,并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目标,制定相关的计划,选择并实现该目标的职业,按照时间安排来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着联系,当会计专业学生从内心认同所学专业,才能积极地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规划和探索。本研究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为加强会计专业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其稳定的专业认同感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 研究现状及意义

以“专业认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共检索出771篇相关文献,其中449篇期刊论文,159篇硕博士论文。通过分类整理,其研究的专业分类较广,主要涉及社工、学前教育、护理、体育等专业,主要围绕专业认同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维度与测量等相关研究。如秦攀博(2009)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通过编制的专业认同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王李艳(2018)从专业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了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刘笑(2018)从个人、教师、教育环境三个层面对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性或关联性的研究,研究成果甚少,以会计专业学生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关联性论文则无。目前笔者只搜索到3篇关于相关研究的论文,也是通过设计相关问卷调查,挖掘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专业认同,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总体来讲,专业认同研究在方法及量化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及探讨,但笔者觉得在认同的理论建构、研究体系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一份效度信度较好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中的测量工具等。

会计学生专业認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具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认同设计领域较多,专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专业发展又对学生至关重要,进一步丰富了专业认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根据会计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为学生专业学习、成长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辅导,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其稳定的专业认同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笔者所在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向会计专业438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且有效问卷351份,回收率为80.14%。其中男生61份,女生290份,与会计专业女生远多于男生的总体分布情况相符;所在年级大一116份、大二111份、大三124份。在志愿选择问题上,部分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父母他人建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只有3.1%的学生是被调剂到会计专业。选择专业前景冷门、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极少,表示受访者对于专业就业前景、学习条件等方面持乐观态度。对有效样本变量类别数量的描述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基础上,针对本校会计专业学生特点,编制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涉及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主要调查主题,采用五点计分法,其中专业认同调查部分包括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共23项问题,问卷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部分包括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和自我规划五个维度,共24项问题。本研究使用Likert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对题项的认同度越高。

经检验,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973、0.933,表示两份量表各题项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三)结果与分析

1.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情况。表2为专业认同、职业规划各维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专业认同的每个维度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可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高,排序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学生总体上对专业比较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自我规划三个维度均值大于3,但就业信心和职业生涯定向两个维度均值小于3,表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对自我认识、职业认识都比较清晰,对自我规划也持积极态度,但就业信心不足,这可能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较大关系。职业生涯定向的均值虽然小于3,但由于题项为反向题,因此学生对职业生涯定向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2.个人特征对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本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的差异,发现性别变量在九个因变量(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和自我规划)检验的t统计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不同性别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效果无显著差异(见表3)。

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仅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比较Tukey 法和Scheffe 法,可知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要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见表4)。

3.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从表5可知,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情感性和行为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39(p<0.01);认知性和职业生涯定向相关系数最小,为0.217(p<0.01)。说明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认同越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规划也越强,但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职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

三、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从表3不同性别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差异比较可以看出,数据显示不同性别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无显著差异。表2专业认同各维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数据显示专业认同的每个维度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会计专业学生总体上对专业比较了解,专业认同度较高。按照专业认知四个维度平均值排序,分别是其认知性(3.69)、情感性(3.56)、行为性(3.54)、适切性(3.36)。认知性维度最高说明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专业对学习者素质的要求,对所学的会计专业容易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会计职业兴趣;适切性维度平均值最低说明会计专业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思维、性格、特长有关。

2.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表2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显示,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自我规划三个维度均值大于3,说明了会计专业学生对自我及职业有正确的认知,对自我规划持有积极态度;但就业信心维度为2.96,平均值小于3,说明会计专业学生对自身的就业信心不足,不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信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要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职业生涯规划五个维度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规划、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针对就业信心大一年级最高、大三年级最低现象,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大一年级学生,对自我和职业认知上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对今后就业及规划有美好的憧憬,而大三学生经历了大学的适应期和自我探索期,面对就业及毕业形势,产生矛盾心理。第二,大三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发现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和实践有所冲突,遇到困难可能有退却的心理。第三,就业压力较大,求职面临困境,加上缺乏实际的技能与经验,考虑到今后就业的经济收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的稳定性等,就业期望过高和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要求相脱节,而使得大三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职业生涯定向的均值虽然小于3,但由于题项为反向题,总体来说因学生对职业生涯定向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3.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表5数据显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专业认同4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5个维度建立的相关矩阵,说明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认同越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规划也越强,但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职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也就是说专业认同水平高的会计专业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较为浓厚,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计划,以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能力强的学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对未来发展的远景,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及就业前景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那么对会计专业认同度也会较高。但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職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提示我们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会计专业职业发展目标,做好就业规划与指导。

(二)建议

1.强化会计专业建设,提升学生专业认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今会计信息环境巨大变革,会计专业建设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调查数据说明学生的认知维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强化会计专业建设来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尤其重要。首先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确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健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着力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能够适应会计岗位群及相关岗位的能力;再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可以采取“入学+专业+就业”三个层次的教育和指导,融合和衔接整个会计三年专业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

2.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在个人特征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的分析上,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就业信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大三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平均值最低。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要展望会计专业发展前景,提前做好就业分析。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专家及优秀毕业生以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从会计职业常识、就业准备、择业技巧、创业指导和市场体验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组织参加各种招聘会,鼓励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对学生进行就业准备、简历制作、求职面试、就业协议签订及各项毕业流程操作的培训与指导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3.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财会一线岗位,从事出纳、会计核算、会计主管等工作。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该对会计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群有所了解,将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指导中(见表6)。

从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数据分析,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就业信心维度外,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4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即说明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认同越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反而越弱,职业生涯定向越不明确。为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课程上应该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合理定位,课程上应该对会计岗位工作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和标准。帮助指导学生实际可行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顺利实施其人生职业生涯规划。Z

【主要参考文献】

[1]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 王李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

[3] 刘笑.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4] 孙余.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型;设计学;毕业设计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设计作为服务社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创新能力的手段逐步被社会认知。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更要注重市场需求分析、教学机制改良等多因素的改革创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任务,真正为社会培育出具有应用型与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实践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如何针对设计学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他们潜在的设计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创造能力,完成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设计,成为每一位专业课程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 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生选题盲目性比较突出,有的同学甚至在设计中途频繁更改题目,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

(2)毕业设计的作品过于注重形式化表现,强调视觉冲击力与个性表达,虽然有利于答辩的效果展示,但是与市场、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3)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虚拟题目,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缺少提高应用能力的针对性。

(4)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对毕业设计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

(5)毕业设计被认为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学生缺乏整体设计和团队合作思想。

(6)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模式和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索

2.1 优化选题模式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手段,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的挑战,深入探讨与研究现状,为培育新时代的设计工作者提供更好地教育平台。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发现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关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指导工作,通过开展关于毕业设计如何选题的讲座、座谈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有效地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2)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可以来自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产学研的课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为指导老师的课题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3)以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竞赛为毕业设计题目,加强了学生对于市场的了解,有效地防止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完成一些虚拟的设计;同时也为教师积累一些指导设计竞赛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为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带动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术环境。(4)题目由学生自定,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就业的单位或已有意向的单位为背景,尽快熟悉将要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单位项目相结合,或者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单位的创新提供一些设计。这样既满足了对学生能力的鉴定,又使学生尽快的融入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开题报告形式来陈述自己对选题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选题所做相关的前期准备,特别是对自拟题目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指导教师要在内容、形式、可行性等多方面严格审核,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专业设计范围内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展示学生专业创新性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2.2 开展“导师负责、联合指导”的模式

由于选题注重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因此采用学校导师负责和企业联合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和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就业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毕业设计虚拟化的缺点,有利于锻炼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能力,便于学生进行调研实习,了解相关行业最新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也有效地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为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指导老师而言,应具有教师和设计师的双师角色,既有利于最新设计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沟通,又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设计课程指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实时掌握设计类专业国内外前沿理论和业内动态,同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多多交流,从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相关交流、总结指导方式方法,为培育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做充足的准备。学院也可利用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了解市场的人才动态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培养出更切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3 培养团队合作的设计模式

设计学专业涉及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跨越艺术、机械、建筑环境等多学科,同时也包含材料、结构、工艺、市场、销售等相关知识,因此从整体的教学程度而言,应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应用型、创新性的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比如一个完整的市场产品设计过程需要有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草图概念设计阶段、设计材料学期、结构力学分析、工艺选取、优化设计、包装、销售等多方面的人才相互协作完成,因此学生可根据四年的知识积累及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可跨院系由3~5人组成跨学院间的创新团队模式,各个学院的指导教师共同协作来共同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既有利于把设计做的更深入和全面,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2.4 毕业设计的新模式与评定

为了全方位地锻炼学生,并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研究、写作、创意和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确定新型毕业论文/设计的项目模式为:A+Dx[其中A:毕业论文(广告学)D:毕业设计(依据专业进行详细分类)]和Bx+C[其中B:毕业设计(依据专业进行详细分类)C:策划书或设计说明书(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由于专业特性而选定的A+Dx和Bx+C模式应分别设定成绩评定方式A+Dx模式以A*80%+Dx*20%评定;Bx+C模式以Bx*70%+c*30%评定。

其中:A=A11+A12+A13+A14。A11: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15分;A12:毕业论文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25分;A13:毕业论文质量由评阅教师评定≤20分;A14:毕业论文答辩成绩≤40分,Bx=B11+B12+B13+B14+B15;B11:毕业设计过程考核≤10分;B12:毕业设计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15分;B13:毕业设计质量由评阅教师评定≤20分;B14:毕业设计展示成绩≤15分;B15:毕业设计答辩成绩≤40分;C:策划书或设计说明书成绩≤100分,Dx=D11+D12;D11:毕业设计过程考核≤40分;D12:毕业设计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60分。特别是针对在国内外参加竞赛获奖的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的同学,在评分标准钟加入创新能力评价因子,视工作量的情况予以奖励。

3 结论

面对社会市场日益需求的变化,毕业设计设置环节也要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基础知识为基本出发点,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以此形成一个由精选题、多指导、重实践、新模式、新评价、立体式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若鸿.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改革[J].设计教育.

[2] 傅黎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研讨[J].装饰,2002(10).

[3] 周静.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探索与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4] 付晓莉.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性研究[J].大学教育,2013(06).

上一篇:自动化大专毕业论文下一篇:护理学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