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论文范文

2024-02-12

电子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当前人们对电子体重秤的依赖性,我们以电子体重秤为对象展开课题研究,通过市场分析结合实际调查,目前的电子体重秤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存在着精准度低、充电方式单一、智能化不足等一些缺点。在这种情况我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做出了设想,设计出一款综合性能更高的“隐形”智能电子体重秤,拓宽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应运环境,开设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多样性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其功能优化,使它的超导电性、抗磁性、耐用性来填补市场上的电子体重秤的功能能方面短板。电子体重秤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致力于促进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发展。

【关键词】实际调查;优化设计;互联网;智能电子体重秤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愈加关注,人们对于电子体重秤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最初仅能测量体重的电子体重秤也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全面功能的智能电子体重秤应运而生。智能电子体重秤融入了更齐全功能以及更加精准的测量方式,一次测量即可获得全身数据,使人们实时了解到身体各方面数据及其变动情况,从而获得详尽专业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智能电子体重秤数不胜数,但雷同性极高,无论从材质还是测量方式来看,皆是大同小异,而个别智能电子体重秤领跑者已经拒绝依赖经验公式来估算数据,而是采用交流双频率+分段式+多维度综合分析的方法,以此获得与专业医用设备测量结果高度吻合的数据。智能电子体重秤的愈加完善便利人们生活的,我们通过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的人对于如今市场上电子体重秤的问题及需求,以更好的去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

一、电子体重秤的发展

(一)电子体重秤的特点

电子体重秤显示结果安全可靠,它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被测物质的质量值,显示结果公正、公开、直观。电子体重秤采用高科技精度重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受力后产生的变化,可以锁定、测试更加精准。电子体重秤的接口、组网方便,现在市场中有USB接口、PC串行接口、插头直接连接插座等接口方式,它们有不同的性能和优势,但是使用都较为便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组网上电子体重秤设置了智能称重配料控制数据采集系统,为大型称重提供物的网络化打下基础,这也是一个小小的电子体重秤可以承载重物的重要原因。电子体重秤功耗低、适用普通电池供,现在的大多电子体重秤以充电的形式存在,所以平时只需及时充电,定时的更换电池,十分便捷,又节能环保。电子体重秤还有自动关机的省电模式,如果一分钟内不做任何的操作,仪器将自动关机,这些特点都最大程度的让电子体重秤的性能得到了保障。

(二)电子体重秤的种类

1.电子体重秤

电子体重秤,是一种智能型体重测量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锁定显示等优势,其主要应用于体质测试健康测试中人体数据的测量,面向体育、卫生、劳动、学校等单位。在我们确认安装正确后将秤放在平整的地上,这样不会影响称重的精确度,并且初始使用时需归置为“0.0”,后才可以称重。使用电子体重秤要注意:保持干燥、不使用时不要再上方堆压物品、轻拿轻放以防破损。

2.机械电子体重秤(指针电子体重秤)

机械电子体重秤是传统的体重秤,可以分为带身高尺的电子体重秤和不带身高尺的电子体重秤,较为笨重,不易于携带。机械电子秤的性能取决于产品内部弹簧部件的好坏,如果质量较差的弹簧体三个月内就会出现损坏,使用寿命短,这是机械电子体重秤无法避免的损耗。相较电子体重秤来说,机械电子秤无法提供很多的智能服务,所以进入体检场所后它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仍然使用广泛。

3.脂肪秤

脂肪秤又叫人体脂肪测量仪,是电子体重秤的一种,通常通过输入一些个人基本信息来评测,如年龄、性别编号等。它利用秤体表面的电极片与用户的双腿接触,通过一定的安全电流来测量体重,除此之外,脂肪秤还可以比较精确的测量脂肪、卡路里、骨骼、水分等含量,人体脂肪百分比、人体水分百分比、人体肌肉百分比、骨骼重量等人体成分,更好的促进人体成分测量科学发展。

(三)电子体重秤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1.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大健康市场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全球健身市场随之愈加热烈,从而人们对于运动大数据产品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作为基本健康测量工具,截止2019年,电子体重秤的用户偏好达到38.5%,全球智能电子体重秤市场规模达到了3915亿元,预计2026年将高达180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4%。“香山”“凯丰”“METTLER”等电子体重秤行业领跑者在产品的技术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规模、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皆具有完备且成熟的产业链,产品遍及全球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从地区需求来看,发达国家对于电子体重秤的需求远高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从而发达国家内电子体重秤市场发展完整度优于发展中国家,但在中国市场,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电子体重秤需求和电子体重秤市场发展度均排在世界前列。

2.市场需求分析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圈逐步形成,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生产总值保持增长不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国民GDP的增长,GDP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与电子体重秤行业总产值呈现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均达到1以上。电子体重秤行业总产值对GDP的产业弹性系数为0.6,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拉动宏观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而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电子体重秤行业总产值也就随之增长1.2个百分点。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的打击,但在中国市场,经济依旧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这一趋势对于以盈利为目标的电子体重秤行业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国家对于疫情后市場经济的调控,使得人民对于国家市场的信任度倍增,市场活力逐渐恢复,经济环境良好,人民更加注重对于健康的管理,这些因素都更加得推动了电子体重秤行业热度的增加。

二、电子体重秤的问卷与调查情况

(一)电子体重秤问卷设计

结合目前市场上存在电子体重秤的特点以及发展状况,我们发现目前电子体重秤仍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以及不同消费者对于电子体重秤需求存在差异性,我们决定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的形式进行归纳统计,从而整理出了本次问卷调查的基本结--构:从性别、年龄、电子体重秤存在的缺点、电子体重秤的制作材料、消费者选择倾向、功能性、互联网的结合、健康数据显示需求及其功能、加个和拓展其他互联网功能等开展调查。

(二)电子体重秤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了问卷星网上问卷调查以及现实中访问的调查方式,选取了各年龄段的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此次问卷于2021年5月5日发起网上问卷调查(https://www.wjx.cn/mobile/statnew.aspx?activity=116267640&reportid=,)结束于5月10日,共收集问卷540份。

(三)问卷调查的整理

本次网上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540份,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的研究对象均为大学以及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所有问卷调查均为有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总体情况满足本次研究的研究需要,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反应研究内容。

1.调查对象特征

如表1,本次问卷调查共收集男生240名,女生300名所占本次研究对象比例分比为44.44%、55.56%。从数据上可以得出本次研究调查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数量足以客观反映本次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对象20岁以下人员共有195人,占总体的36.1%;20-30岁人员共有303名,占总体的56.11%;30岁以上有42人,占总体7.78%,本次研究对象20岁以下人员共有195人,占总体的36.1%;20-30岁人员共有303名,占总体的56.11%;30岁以上有42人,占总体7.78%,由表格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大多数人为当前年轻消费群体,这也符合目前的电子体重秤消费情况。

2.电子体重秤缺点

如图1,我们主要归纳了目前市场上存在相应比较明显的特点,其中觉得精确度不高、材质易损、充电方式落后、不能及时获得身体健康信息、进水漏电、空间占比大灯缺点分别占比71.11%、67.04%、63.89%、58.33%、42.59%、41.11%,从总体上来看,各个缺点代表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电子体重秤存在的缺点。

3.电子体重秤制作材料

如表2,现在市面上的电子体重秤是否不够轻巧,易损坏,希望研发更耐用的电子体重秤材料的调查中得知有超过93.15%认为当前市场上电子体重秤的制作材料不够轻巧,易损坏,希望研发更耐用的电子体重秤材料,仅仅只有百分之6.85%的人认为电子体重秤材料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总体上看,当前电子体重秤的制作材料成为了阻碍电子体重秤发展路上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

4.考虑选择电子体重秤的因素

如图2,从选择电子体重秤首先考虑的因素调查得知,有超过81.11%的人觉得精确度是选择电子体重秤最根本的原因,价格和质量也是人们选择电子体重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73.15%、69.07%,而高科技以及外观则分别占有49.07%、45.93%。

5.电子体重秤功能需求调查

如图3,您最希望目前市场上电子体重秤具有什么功能调查中看出,人们对于健康分析功能尤为看重,所占比例为85%,同时运动建议占比73.52%,人工智能、信息共享以及称重分别占比51.67%、42.96%、30.74%,总体可以看出,未来人们更渴望与互联网呼应的,具有科技感的智能电子体重秤。

6.与普通电子体重秤相比是否愿意选择新推出的智能电子体重秤,可以联通手机APP记录人体变化数据类型购买调查

如表3,超过93.7%的人愿意选择新推出的可以联通手机APP记录人体变化数据类型的新型智能电子体重秤。不愿意购买的人仅仅只有34人,占比6.3%。

7.如果智能电子体重秤能根据您的测量数据为您量身定做一份健身计划是否愿意接受

如表4,超过91.48%的人们希望新型电子体重秤可以根据自身的测量数据给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健身计划,只有极少数人不愿意接受,占比仅仅只有8.52%。

8.最希望电子体重秤本身能给您显示什么信息调查

如图4,从电子体重秤显示信息调查可以知道,人们倾向于电子体重秤显示个人体质健康、体重增减值、体重、体重变化趋势、目标体重距离和对减肥人群的鼓励分别占比79.48%、68.39%、64.14%、58.60%、56.75%、51.94%。

9.如果智能电子体重秤增加按摩、脚纹识别、语音提示等功能,购买意愿调查

如表5,从整体上看,有422人会选择购买具有按摩、脚纹识别、语音提示等功能的智能电子体重秤,占比达到78.15%,而不愿意接受的有118人,占比为21.85%。

10.可以帮助您关注体质健康情况,规划您体重目标的电子体重秤价位调查

如图5,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人群对于200元以下的智能电子体重秤具有很高的接受程度,占比达到了66.85%,其次对于200元-400元价位的电子体重秤愿意接受的人占比达到27.22%,对于更高价位的400-600元以及600元以上的占比仅仅只有4.44%、1.48%。

11.智能电子体重秤拓展其他互联网功能调查研究

如图6,在调查人们对于拓展智能电子体重秤的互联网功能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超过百分之67.04%的人们希望智能电子体重秤可以拓展互联网功能,有23.15%的人对于智能电子体重秤拓展互聯网感到无所谓,有9.81%的人不希望拓展智能电子体重秤互联网功能,不难看出人们殷切希望拓展电子体重秤的互联网功能,这也将是未来电子体重秤行业的主流方向。

三、市场上电子体重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做出了总结,并结合市场上电子体重秤的现状提出了目前市场上电子体重秤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强度低,精确度低,使用寿命短

现在便携式电子体重秤大多为玻璃或者塑料材质,不耐用易损毁,承重力差。现在市场上相当多的电子体重秤为节约成本,绝大多数只考虑电路部廉价问题,没有将电路和传感器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并且有的商家自定标准,与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不符,造成电子体重秤使用寿命短。用户反映计量精度严重超差,面示值不同步等问题。如测体脂的功能,有些电子体重秤上也带有这个功能,但是缺点是非常不准确。影响电子体重秤测量精度因素较多,如寄生效应使传感器电容相对大大降低,导致灵敏度显著下降;质量值与电容变化量不成比例,导致传感器输出的非线性;被测电容变化量小,而又要求灵敏度高时,噪音影响将很严重等。这些都是影响灵敏度不够的原因。而当电子体重秤称重功能、精确度未在正常使用时期内出现偏差,用户便会选择换新了,并且对原有品牌失去一定的信心。

(二)功能不全

根据用户问卷调查显示,用户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称重这一需求,大家还需要如:与互联网接轨、健康分析、运动建议、显示骨骼重量、体脂百分比、历史体重变化趋势等功能。现存的多功能电子体重秤大多只集成一两个单独的功能,一台机器拥有多种功能的非常少,一些电子体重秤带有可以检测体脂的功能但结果显示极其不准确。现在市场上这些功能多样化的电子体重秤少,并且购买渠道多样,质量不过关,损害消费者权益。

因为材料与技术限制这些功能多样的电子体重秤大都是体积大,不利于个人搬运,使用场地限制,降低了用户购买欲望。

(三)充电方式单一

现在市场中有USB接口、PC串行接口、插头直接连接插座、太阳能充电、无线充电等接口方式,充电方式以有线充电为主,较为单一。有个别秤可以进行太阳能充电但是效率十分低下,远不如有线充电快,所以現以有线充电为主。无线充电方式虽较为新奇,由于技术限制,无专业技术的无线充电效率也很低,比有线充电缓慢,所以普及率低。

(四)智能化不足

超过一半的用户期望添加人工智能。问卷中78%的用户表示如果增加按摩、脚纹识别、语音提示等功能会更加有意愿购买,这样可以增加使用便利性。如:显示历史体重变化,显示个人体质健康、对减肥人群的减重鼓励,并且为用户可以定做一份健身计划等更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根据调查显示人们更愿意选择新推出的电子体重秤,可以联通手机app记录人体变化的数据类型,可以在app上给出运动建议、健康分析、信息共享等信息功能。现在的联网类型电子体重秤大多在食品零售、生鲜仓储配送、智慧农贸等方面,在平常用户使用的电子体重秤中可以联网的类型较少。

(五)价格较贵

市面上一般家用功能单一的电子体重秤为一百元以内,而测体脂单一功能的电子体重秤价格大多为百元以上,身高与体重结合的电子体重秤则要上六百元以上。想要选购一款功能齐全且精准度高的电子体重秤价格昂贵,大多消费者希望价格位置为两百元以下,或者两百到四百,少数人能接受四百及以上,如果价格昂贵则会减少用户购买欲,我们迫切的需要发现新材料,减少成本,刺激销售量。

四、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

(一)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

智能电子体重秤称体重的原理和普通电子体重秤称体重的原理其实差不多,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是压力传感器。智能电子秤应用于体质健康测试中人体体重数据的测量,面向体育、医卫、劳动、学校等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用,同时智能电子体重秤在普通电子体重秤的基础上,采用了超导体材料,把电子体重秤做到“隐形”。把智能电子体重秤用超导材料做成一个薄膜的形态,提高薄膜的韧性,使其可以吸附在家里地砖的任意位置也可随意折叠,室内室外都可使用。

“隐形”电子体重秤的外形和地面有一个接触面,接触面是一种压力传感器,接触面相比普通电子体重秤的接触点数据更精确。接触面感应到人体的重量后,会自动通过处理器把体重纳入数据库,在配套的APP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和身高等信息,便可推算出人体的各种数据。APP会根据这些数据,给出运动建议、健康分析、信息共享等信息。智能电子体重秤采用高科技精度重力传感器,通过液晶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测量物质的数值,数据可以任意锁定,使其测试更加精准。

智能电子称采用太阳能充电和充电器充电的双重性能,做到了即用即充,只要把智能电子体重秤放在有阳光的地砖上即可充电,解决用户不时之需的同时也更加拓宽了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应用环境。

(二)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功能设计

1.网络智能连接功能

专用健康APP,一键连接。使用智能电子体重秤时,首次打开配套的APP注册输入电子体重秤的编号和自己的姓名,在APP有网络的情况下实现无线实时连接,智能电子体重秤随时保持唤醒状态,感受到重量自动被唤醒,可以对智能电子体重秤的数据进行读取。非首次登陆的用户,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任意本款智能电子称上称体重,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通过云端上传至你的个人数据库,不用担心数据丢失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在任意本款电子称上称的数据。

2.体脂数据的记录与监测功能

通过液晶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被测物质的质量值,显示结果准确、直观,同时可以锁定屏幕,防止一上一下称重时数据产生的误差。每次称完体重后,系统会将数据自动存入数据库并生成体重变化曲线图,会自动生成日报、月报、季报、年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可以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APP会显示体重、水分、BMI等身体数据,对身体进行检测。该智能电子秤内置高精度传感器,保持称重稳定准确。液晶显示,大屏背光。由于该智能电子秤还拥有多种计量单位,其中包括克、千克、毫升、升等。计量单位精确到了0.01克,不仅能测量人体重量,小到一个蒜的重量也可以测量。让顾客用一件物品去满足多种需求,无需再购买单独的电子秤称食物,无论测量物品多少,仅需一个电子秤即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就能让顾客感受到分毫不差的精致生活。

3.健康分析与计划制定功能

智能体重秤需配合健康APP使用,占上称,就可以测量出79项身体数据。多方位的覆盖你所需要的身体成分指标。用户每天称完体重后,APP还将自动储存的数据生成一份健康报告,并能对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分析身体各种指标的情况。对于偏胖或偏瘦的用户制定一套健康计划,让用户能在以身体健康为前提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用户合理健康的减脂计划或增脂计划。对于身体缺少元素的用户,给出合理的身体改善计划。每天会推荐健康食谱,用户可以参考这些食谱来打造健康计划。

4.制定运动与健康饮食计划

科学的分析家人身体健康,身体状况一目了然。称完体重后,更快更准确的掌握身体健康状以及体重、体脂率等趋势变化。APP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身体各种指标的情况,对于身体缺少某些元素的用戶,给出合理的建议并提供定制级运动计划与健康饮食计划,每天会推荐健康食谱,用户可以参考这些食谱来打造健康计划,让减脂塑形、身体健康事半功倍不再盲目。

5.测量食物热量和营养成分

在称重时,打开配套APP,把所称重的食物拍照上传到APP上,即可推算出所称重食物的热量和该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等各种信息。然后根据对应信息和你的身高体重,能够帮助顾客有效计量每日摄入的热量和营养,建议你每天每餐的卡路里上限。保证在进行健康饮食计划时,健康自己的食物摄入量精准,无需再通过其他途径大概估算自己的摄入量,担心自己摄入量不足或多余。

(三)智能电子体重秤的优势

1.采用超导体材料,提高空间利用率

传统电子体重秤大多采用钢化玻璃等材质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电子体重秤的体积大小问题,而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采用超导体材料,可依附性的薄膜形态智能电子体重秤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使用时平放即可。

2.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

可依附于墙面的薄膜形态减少了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受到外界冲击力几率,利用智能电子体重秤的超导电性,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使用感,且外加磁场不超过一定值,超导材料内的磁场恒为零,为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的电路部阻力问题提供巨大保障,保证了电池性能不变,增加电子体重秤的使用寿命,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设计了太阳能充电功能,为用户提供一款真正超性价的智能电子体重秤。

3.功能齐全,精确度更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用户对电子体重秤功能的拓展需求也急剧增加,用户不仅希望电子体重秤能够体现体重,还希望能够显示健康指数等信息。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增加了对人体肌肉百分比、人体脂肪百分比、人体水分百分比及骨骼重量等数据的精准测量,能够通过精准测量的数据对顾客身体状况给出最适合用户的运动和饮食建议。后台数据会根据用户需求可选择是否长期保留,对于不断变化的身体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为身体的健康提供预警功能。

4.市场前景广阔

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抗磁性和耐用性的优点弥补了市场上传统电子体重秤使用寿命短和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充电方式的改善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监测,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家对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功能拓宽也非常的渴望,由此可以看出智能电子体重秤的市场前景广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新一代智能电子体重秤行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会很大,但竞争潜力巨大。

五、结语

我们通过了大量的文献阅读、期刊学习来了解电子体重秤的相关知识,致力于提出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我们的线上调查问卷以及人们目前对于电子体重秤性能方面的需求来看,现在市场上的电子体重秤虽然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太过单一化,缺少功能一些增值功能。而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电子体重秤产品的品种和结构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相比较我国的电子体重秤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略显不足。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清楚的定位,从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出发,去解决如今市场上的电子体重秤的不足之处。比如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材料,增添一些更加智能、健康、全面的系统,从而起到一个督促和引领的作用,发掘电子体重秤的市场潜力,增强电子体重秤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丽霞,吴璞.家用智能电子秤设计[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0(10):46-48.

[2]童菲.电子秤检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J].科技风,2019(12):239+244.

[3]周书伟,陈小梅.智能电子秤的设计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164-165+262.

[4]李光汉.电子秤的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2,4(20):51+53.

[5]杨成慧,王书志,杨伟新.一种数字式电子秤的研究与设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03):22-28.

[6]阮晓玲.浅谈电子秤的几个问题[J].福建质量信息,2008(07):39.

[7]唐令弟. 称重仪表的现状与发展[C]. 中国衡器协会.第二届全国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衡器协会:中国衡器协会,2000:40-42.

电子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推行电子招投标对提高采购透明度、节约资源和交易成本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弄虚作假、串通投标、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对电子招投标系统构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公开、交易安全和监督管理等做了全面规范,为电子招投标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电子招投标

当今时代,万物互联,无处不信息。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角落,零售业、银行业、旅游业、交通业等等行业的传统运作模式,不是被互联网改变就是正在被互联网改变的路上。我们招投标行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在互联网浪潮中快速实现了的招投标活动全过程电子化。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去二十年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飞速发展,为这次变革奠定了硬件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在2004年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为这次变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电子签名法》与《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先后颁布解决了电子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两个最核心问题:电子签名的有效性与电子招投标技术线路问题。使电子招标投标具有了法律基础,真正步入可操作性阶段。但目前任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有待解决。

1.1 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相对缓慢,2000年发布了第一部招标投标法,国家各部委也相应出台了很多规定,后来各省市根据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规范,而且出台了很多或重复或矛盾的条文,但直到2012年才实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期间间隔12年之久,有此可见我国的招投标法律法规未能从高屋建瓴,缺乏统一的口径和标准。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出台弥补了电子招投标法律体系的空白,构建了电子招投标系统的构架和流程,规范了电子招投标系统,有利于克服现行体制的障碍,促进了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但是电子招投标法律体系的完整建立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建立更加科学的招投标制度,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填补电子招投标法律体系的空白。

1.2 电子招投标各地标准不统一

在实际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中,由于各地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之间的差异,市场发展状况的不同,建设软件厂商的不同,导致不同系统的数据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在跨区域跨系统作业时候经常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完成,不能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同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于计价软件的数据接口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沒有相关的接口规定,造成不同地区开发的系统互相之间不兼容。

各地标准的不统一,不近造成不好的市场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讲也违背了招投标的“三公”原则和不受地区限制的基本要求。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信息无缝对接交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也是单一系统向集成系统发展必定要面临的问题。

目前各地区在新开发系统时对接口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不仅是对系统本身的需求,也是体现了招投标市场竞争和公平的原则。

1.3 电子签名在招投标系统挑战

随着电子招投标全项目、全流程的快速推进。我们也注意到现有电子招投标中的电子签名、签章方案的挑战。

1、目前的电子签章必须依附于类似PDF等文档之上,对于声音、视频等文档的处理,显然无能为力。另外如果要实现在Word、Excel、Dwg、Jpg等等文档上加盖电子签章,必须开发上述文档编辑软件的插件,现在几乎没有公司可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目前系统对于视频、音频、以及多种文档格式的电子签名的迫切需求与现有电子签章系统的可扩展性不足成为电子招投标系统的重要矛盾。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系统使用者对于电子签名与电子签章概念混淆,一份电子投标文件多个地方加盖电子签章,电子投标文件签署过程复杂,降低了用户体验满意度。

2、由于电子签章是依附于电子签名的表现层的内容,电子签章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对软件运行环境要求很高。随着操作系统、浏览器的多元化,深处一线的IT人员都感觉到,目前电子招投标的很多问题都是由电子签章的问题引起,解决用户的签章问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已经使用电子签名的银行业、税务、海关等等行业,使用可视电子签章的系统非常罕见。其原因就是使用电子签章后,导致系统复杂性增加,可靠性降低,同时系统可扩展性降低。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普及,可以预测的是这一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电子签章的负面问题。

3、由于目前系统使用电子签章,数据存储为PDF文档加电子签章,数据存储粒度偏大,如果没有很好地数据结构规划,会面临系统内字段数据验证困难的问题。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信息化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今后的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会越来越多,没有前瞻性的电子签名规划,数据多次交换后,可能没有人知道,交换后的数据到底还对不对。那无异于身份证制作完成后,我们拿着身份证却发现没有人能证明证件是真的,简直是一场灾难。

1.4 电子招投标的行政监督不适应

电子招投标的网络化、无纸化的特点要求传统的行政监督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改变,然而目前大部分行政监督部门尚未具备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过程规范监督电子招投标活动的网络系统平台和与此相适应的监督方式。

电子招投标是一种崭新的业务模式,在新模式下,经CA证书签名的抽象电子数据招投标文件代替了传统的纸质媒介文件。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检索、即时发布共享、深度数据挖掘分析、智能预测等功能。电子招投标平台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系统,依托了最安全的CA身份认证,实现招投标全业务流程网上进行,它符合信息化、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是一场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革命。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对电子招投标系统构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公开、交易安全和监督管理等做了全面规范,为电子招投标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推行电子招投标对提高采购透明度、节约资源和交易成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弄虚作假、串通投标、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孙咏梅,电子招投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 17—19.

[2] 陈再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现状分析.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06):p. 98-99.

[3]王潇洲,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8.

[4]胡代全,李尚志,崔新桓,邓秀兵,刘兆兵.省级电子招投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决策咨询, 2011(01): 1—7.

电子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在开放的市场下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以及利用外资对研发相关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进行投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正在不断向前的发展。总的来说,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空间较大并且发展前景较好。现在长三角地区中的上海是该地区的中心, 也是我国半导体研究产业的龙头。因此长三角地区可以作为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这样对于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或者是培养专业化人才都是很重要的。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大体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 或者在公司、事业单位从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研制、测控仪器软件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这些岗位都是为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所设置的, 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市场对于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可观的, 这对于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来说, 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是非常有利的。

二、高校要制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思考。具体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这些方面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如今,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现在一门发展空间比较大的专业, 培养高素质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 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这要求各高校要能够以培道德素养高, 在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高道德素质基础上, 拥有天线和微波或者光通信与光电信息等基础技术光电子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子科学专业知识, 能够较好掌握学习重点以及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学习能力, 还要具备最重要的创新意识的学科知识素质。只有这两种素质都具备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才能够实现我国在电子信息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够有重大突破。高等院校应该从课程体系具体地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基础性学科学习、工程技术基础、工程实践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实践、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及外语水平的学习。基础性学科要学习数学知识、物理知识以及学习计算机知识, 学习这些知识后要求能够将这些具体的知识运用到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的问题解决中。工程基础知识要学习工程技术基础以及工程实践基础这两大模块主要学习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电路分析基础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以及专业认知实验等相关学科知识与实验。学习相关知识与进行实验后, 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采用科学的态度和知识对电子工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 以及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且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有用信息得到有效结论。专业知识主要学习光电器以及应用、新型电源技术、微电路以及CAD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论等理论知识, 并且通过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网络编程技术等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则主要侧重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学生学习这些人文社会科学性知识能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和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准则, 并且可以在多学科的背景下的团队中更加有效的合作。

三、制定的方案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

在制定电子科技与技术的专业培养学生的方案过程中, 要明确培养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具体来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研究探索能力、汲取工程知识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第一、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可以运用数学、自然学科或者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后, 高校学生能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第二、开发解决方案能力的培养, 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要设计一些关于该专业的工程问题, 然后要求学生能够设计正确的解决方案, 并且该方案要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者工艺流程, 在设计的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第三、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为重点, 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具体来说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即在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电子领域的难题。第四、工程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这个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具体电子工程设计或研发时的问题。第五、项目管理能力。这要求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熟练地运用, 要求学生了解并且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工程原理知识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决策办法。第六、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便捷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工程中的相关难题。预测与模拟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工程问题, 可以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这项技术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当下是一个发展空间以及上升空间较大的专业, 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能会减少很多就业的竞争压力。关于高校制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方案, 可以从学科体系的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以及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些两个具体的方面制定适合高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目标。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热门并且综合性强的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是学习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光电子信息领域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电子工程施工创新与管理技能的提高。本文将以微电子为例具体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以及浅谈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借鉴。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探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袁涛, 郑时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30) :139-142.

电子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虚实结合

我们本着以“实”为目标、“虚”为手段,扬长避短,研究以 “ 虚 ” 为辅 、 以 “ 实 ” 为主 、 “ 虚实结合 、 优势互补 ” 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正是以“虚”来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以“实”来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配合以多层次的实验开放和网站的互动交流,使学员在实验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1示教演示台, 是2014年5月电工课题组制作的虚实结合的“电工课程演示示教系统”,它将虚拟仪器与实物电路的搭接测试有效融合,有效的提升了电工课的教学质量。

1.2精讲多练与探究实验相结合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严格贯彻“精讲多练”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学时及学员实践的机会。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学员动手做实验前,教员应把本实验的关键、实验仪器的使用要领和注意事项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简明扼要讲给学员。 贯彻“精讲多练”原则,要严格要求学员按操作规程去使用仪器,正确的读取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决不能马虎从事。 若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或出现了错误的实验结果,教员要启发、引导学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不可动手代做。 要通过实验,培养学员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员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为专业实验的训练打基础。

另外,在实践中比较好的做法是变 “验证性 ”实验教学 为 “探究性 ”实验教学 。 让学员去接触探究 、发明 、发现的过程和方法,从而领略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增强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学习科学是学员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所以,要使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服务,就必须加大实验的力度,尽可能地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比如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叠加原理的验证、戴维南定理的验证等等都可以,通过教员的教学设计,将之变为探究性实验。 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学员积极性,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有时也可让学员自己设计,改验证性、模仿型实验为探究性、设计型的实验,充分依托实验室资源,真正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

2加强实验室整体建设

实验室建设包括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任课教员及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直接关系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就我院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现状,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予以改进提高。

2.1合理规划、突出特色

实验室建设不仅要注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应注意突出特色。 合理规划,就是要求每个实验室的建设都应明确自身所服务的专业和开展的实验项目,注意设备和人员的配置;突出特色,就是要求在学员技能培养方面,实验室能发挥关键的作用。 实验室建设现状:

2014年10月建成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现拥有4个实验室 , 占地320平方米。 实验室共配备了新研制的一体化实验台80台,新实验台如图2所示。 实验台装有LDS21010数字存储示波器、YB32020任意波形发生器、YB1732A直流稳压电源、UT803数字万用表以及晶体管特性测试仪等设备。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适用, 广大教员反映实验教学设备功能强大,数据精确,能够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便于开发 教学做一 体化实践 模式。

2.2配备精干 、优质的师资队伍

实验室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 重点在于教员的技能和教学能力。 一方面,要克服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把实验教员和理论教员放在同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教员的学历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尤其要提倡理论教员能上实验课,使实验室成为 “教 、学 、做 ”的课堂 ,实现学员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机结合。 同时,也可以从部队基层聘请一定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担任学院的兼职实验教员,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2.3科学的开放式管理

2.3.1实验设备故障情况自动登记。

当仪器出现故障后, 可配备在实验台上的单片机系统小键盘送入故障仪器的编号, 传送到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器端存档,并及时通知实验教员进行维修。 仪器修复后,由教员在服务器端注销故障信息, 此信息存入数据库该实验台的维修记录中。

2.3.2开放实验室设置

(1)时间上开放 。 实验课期间课全天候向学员开放 (采取预约开放),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从事创新探索和设计。

(2)实验场所的开放 。 在开放的时间内 ,所有的实验室均无条件地让学员使用, 学员根据自身实验内容的预习情况和准备情况,自主选择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

(3)实验内容上开放 。 为了打牢实践能力基础 ,可以规定一些必做的实验内容,但这仅占实验内容的一部分,学员完成必做实验后,还有充足的实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一定的选做实验,激发学员的学习创造性和主动性,拓宽知识面。

电子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智能制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了几十年, 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当中, 甚至深刻影响了一些行业的生产方式, 其中受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制造业。近年来, 智能制造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电子信息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不仅提升了生产制造效率, 而且打破了传统制造水平的限制, 让更多先进的产品被设计出来。

(二) 物联网

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 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互联网的认识。它所带来的物物互联、智能识别以及普适计算等新技术,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未来, 随着物联网技术地不断发展, 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1]。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困境

(一) 发展较晚, 核心技术落后

由于历史上的某些原因, 我国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方面起步较晚, 该学科的大规模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尽管从起步时, 国家就将其视为发展的重点, 但是在这个新技术研发周期逐渐缩短的时代, 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我国也一直在扮演追赶着的角色。因此, 在电子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领域, 我国依然处在落后的地位。

(二) 行业内专业人才缺失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我国的众多高等院校先后成立了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专业, 努力进行专业人才队伍的组建。但是, 由于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 人才培养计划只能从零开始, 并且, 电子信息是一门高端科学技术, 要求的门槛较高, 所以人才培养的速度十分缓慢。放眼到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行业, 专业人才缺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直接导致了行业发展的停滞。

(三) 产业结构不完善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不仅仅体现在某个科研机构当中, 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出现, 这门技术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也逐步体现出来。尽管国内的创业者们认识到了这一点, 经过努力, 在电子商务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在智能装备制造、高性能芯片生产等相关行业, 我们则相对落后。因此, 产业结构不完善, 也是目前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 加大资金投入, 打造核心技术

电子信息作为一项高端科学技术, 与之相关的多数是一些新兴技术行业,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物质成果, 为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在资金的运用方面, 不能只顾眼前, 盲目投资, 虽然带来了一时的收益, 但是不能带来实质性的进步。因此, 在资金投入的过程中, 应该重点投资发展前景长远的新技术, 努力打造属于本民族的核心技术[2]。

(二) 较快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度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要想持续发展, 就需要持续的专业人才支持, 因此, 应该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从高等院校的角度出发, 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创新,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并且要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创立大师工作室, 通过个别的优秀人才辐射周边, 带动企业员工的共同进步。

(三) 引入市场竞争, 完善产业结构

现阶段, 我国优秀人才的创业意愿高长, 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其中绝大多数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帮扶政策,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 在市场中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 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主流, 在提升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深刻影响了众多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 我们在正确认识到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以及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后, 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引入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逐步完善相关行业的产业结构, 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摘要:技革命以来,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 以智能制造和物联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电子信息技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和定义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起步较晚、技术落后, 行业内专业人才短缺以及产业结构不完善等现实问题较为严重。基于此, 本文首先分析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后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课题, 最后在应对策略上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胡仁辉.探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6 (12) :106-107

上一篇:英语本科专业论文下一篇:电子技术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