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类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7

卫生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1 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 如何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将所授的知识表达出来, 这是艺术之所在, 也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精美流畅的课堂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老和尚念经”般平淡无味的讲述, 必然会使学生毫无兴趣, 昏昏欲睡。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首先, 丰富课堂语言。讲课时的语言不应太过呆板和教条, 这样显得气氛过于严肃。调整授课语言同时适当加入时下流行的流行用语, 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 缩短师生之间的无形距离。其次, 注意肢体语言的适当运用。纯粹的语言教学使得教师太过呆板, 授课过程应注意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的运用。另外, 教师的着装也应多加注意。太成熟显得与学生之间差距过大, 搭配的太花哨则显得过于轻浮。而这两种情况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代沟, 不利于教师魅力的培养。

2 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化学与医学之间的重要联系

在课程开始之前, 先给学生介绍化学是医学基础课, 它与其他基础课和临床课都有密切联系, 尤其强调化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因此, 可用化学与临床相关联的例子来加以提升化学的重要性。比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从化学的角度来讲, 是人体需要食物作为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能量的原料, 而食物是借着它们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而起作用的。粮食主要成分是淀粉, 淀粉在体内和酶作用水解成葡萄搪, 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释放出供人体活动的能量 (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2815.83k J) 只有当这些物质所起的化学变化保持正常时, 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才能保持正常, 也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认识化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 不能靠教师单纯的说教。作为职业卫生学校的化学教师, 一定要注意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最好多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且配以图文并茂的课件。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 设计生动有趣且具启发性的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直观、生动, 视觉冲击力强, 能极大的唤起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欲望, 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可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开启学生的思维, 使其展开丰富的联想, 寻找正确答案,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讲解溶解过程时, 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白色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呈现蓝色;酒精溶于水总体积减少苯溶于水体积增大等, 让学生亲自接触、观察, 使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油然而生, 从而学生很容易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不是单纯的物理变化过程, 也不是化学变化过程, 而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存在的过程。又如“缓冲溶液”一节可以设为:

(1) 实验:让学生自己用p H试纸分别测出水, HCl, Na OH, Hac-Na Ac的p H值。

(2) 质疑:这些溶液是否具有缓冲作用?

(3) 实验:让学生自己分别在上述溶液中滴加1滴盐酸或氢氧化钠, 然后用p H试纸分别测其p H值。

(4) 探索:为什么几种溶液两次测得的p H值差别不同?

(5) 发现:让学生阅读教材, 分析研究, 寻找答案。

(6) 拓展:配制缓冲溶液时应注意什么?缓冲溶液在医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效果甚佳。

4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化学本来就有些枯燥乏味, 难于理解所以很多知识对于初中毕业的中专生来讲, 很难形成具体的影像去理解记忆, 而多媒体是可以把抽象变为形象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比如讲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时, 很难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清楚有机物的内部反应原理, 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来模拟显示有机物的内部结构变化, 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直观的看到有机物的反应过程, 还能更深刻理解了官能团等重要的有机概念;也可用多媒体做一些演示实验, 使每个同学都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这种适时适度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耳目一新, 开阔了学生眼界, 激发了学习兴趣。

当然, 多媒体教学采用幻灯片方式教学, 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偏大, 不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消化。因此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结合手工板书教学方法, 促进化学课堂的条理性, 规范性, 增加其趣味性。

5 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逐渐高涨, 很多学生对学习都不感兴趣, 但是玩是孩子的天性, 不能简单的压制, 只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 最好能够依据其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因材施教。教师在课堂中间可以穿插一些小游戏, 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活跃课堂气氛。讲课时最好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讲解书本上的内容, 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 积极进行讨论。具体方法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或针对具体问题采用课堂辩论的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显得整个课堂非常轻松,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兴趣。

6 结语

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进行着认识性的学习, 同时也进行着情感的学习和交流, 两者是密切联系的, 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很容易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而, 我们决不能忽视师生间的感情因素。总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喜欢学, 爱学, 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 从而自发的去学习各种知识。作为教师, 怎样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持久的保持下去, 才是教学效果的保证,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摘要:本文根据职业卫生学校实际教学情况, 分别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化学和医学之间的重要性、设计生动有趣且具启发性的化学实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作者对每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以期提高职业卫生学校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职业卫生学校,化学,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武标.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15) :77.

[2] 黄丽英.如何提高职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172.

[3] 王宁.激发诱导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J].技术物理教学, 2004 (3) :15.

[4] 陈雅琴, 秦建哗.中专生化学学习兴趣与态度的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1) :112.

卫生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7]63号) 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湘发[2010]22号) 等文件精神, 以医教协同构建目标链、完善标准链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医卫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 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 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 营造以“崇德尚能, 创新求真, 服务健康, 力争一流”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的质量文化氛围, 引导我院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 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二、思路与目标

(1) 思路。借鉴系统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TQM) 、有效管理、目标管理 (MBO) 等理论, 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 以医教协同构建目标、标准和制度体系为基础, 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 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 确立“以学生为本、人人成才”的质量理念, 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2] (2) 目标。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 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运行流程, 引导全院师生员工提升质量意识, 促进“三全”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育人, 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 以资源保障和育人过程自我诊改为主线, 以“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 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实现学院各项工作常态化的监控、反馈与改进, 不断深化工作质量的标准内涵, 实现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并为医卫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供示范。

三、基本原则

(1) 系统性原则。诊改工作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 各系统工作融为一体, 充分体现“三全”育人。[2]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其构成成分上是完备的, 包括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各因素、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各质量管理要素, 体系中的制度、职责、规范等, 应该明确、全面。 (2) 目标性原则。根据SMART原则, 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一要建立灵敏、高效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机制, 健全准确、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的目标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预警、纠偏措施;二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强化质量意识, 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要坚持全员育人, 全院每个部门、每个人整体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确保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准确、有效达成。 (3) 医教协同原则。学院在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中, 采取医教协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双师素质教师标准等, 院校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资源,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 突出医卫专业人才培养, 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4) 规范性原则。学院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进行质量保证活动, 必须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参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标准体系, 依法实施管理, 使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一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计划性, 使内部质量保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要做到质量标准化, 医教协同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 使人才质量、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保障工作都有衡量的尺度, 以便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三要建立健全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职责, 规范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 从而实现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监控。 (5) 持续性原则。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要从质量持续提高的发展观出发, 把握医卫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和发展变化规律, 进行持续的诊断与改进。一要坚持持续质量提高的发展观,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二要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连贯性, 实现内部质量监控常态化,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三要加强教学建设质量管理, 重点抓好专业 (群) 、课程、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校企 (医院) 合作机制建设质量。 (6) 客观性原则。诊改工作要根据学院具体情况, 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实事求是地进行诊改。

四、医卫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机制

(一) 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医教协同机制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3]我院是一所纯医卫类的高职院校, 主要培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健康湖南、健康长沙建设,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医教协同机制, 加强与医卫行业、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对接, 医教协同构建我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专业 (群) 建设、课程改革和科技创新等, 实现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互利双赢”目标。

(二) 推崇协商共建, 建立各方联动机制

采取学院与系部、领导与师生、学院与医卫行业、专业与医院 (企业) 、教师与医务工作者协商共建的方式, 构建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目标链、标准链、制度体系等, 建立长效性的联动机制, 经常开展研究讨论, 突出医卫人才培养特色, 不断修正目标、完善标准、健全制度、优化流程, 持续提高治理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院领导、部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辅导员要指导、协调、督促管理范围内规划 (方案) 、目标、标准、制度等的制定与完善。建立学院领导、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定期与省教育厅、职成处沟通协调机制, 汇报学院诊改工作进度、成效, 听取省厅的指导和建议, 确保按省厅要求完成自主诊改工作。

(三) 注重建设运行, 形成“三结合”工作机制

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过程中, 努力形成“三结合”工作机制。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推进诊改工作要在先进教育观念、组织管理等理论指导下进行, 同时, 由于诊改是一项持续性, 常态化的工作, 所以在诊改方案制定与推进过程中, 要强调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 规则与创新相结合

在制定诊改方案时, 要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要求、目标和标准, 在推进诊改时, 要在全体师生中强调规则意识, 要求师生以目标、标准为引领, 按既定规则工作, 但诊改是在各学校现有基础上的持续改进, 因此要针对本校实际, 突出问题导向, 在符合教育规则的前提下, 融入医卫行业标准和医务人员工作规范, 进行创新性设计与推进。

3. 点与面相结合

诊改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各要素、各环节进行, 必须系统设计, 但具体实施时, 可以选择关键节点进行诊断, 找出面上的问题, 然后整体推进。例如先进行一个专业诊断试点, 找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上的主要问题, 全面进行整改。

五、医卫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推进策略

(一)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培训制度

1. 明确部门专项研究人员

每个处室、系部视部门情况确定若干名部门诊改工作专项研究人员, 协调专项研究创新工作。

2. 建立培训制度

制定学院专兼职质控人员培训制度, 质量管理办公室要经常或定期组织专兼职质控人员、专项研究人员学习研讨, 聘请专家指导培训, 不断提高研究人员业务能力、研究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 制定诊改计划, 明确诊改要求

1. 制定诊改计划

要求各部门根据《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及部门工作实际, 以问题导向制定部门诊改工作计划 (包括任务、负责人、进度等) , 落实任务责任人, 明确任务完成时间和验收要点。

2. 明确诊改要求

各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部门负责人要将诊改工作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 把诊改作为常规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 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方针, 强调自己建立目标、标准, 完善制度, 自我保证, 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主体责任, 实施以自我诊断为主的多元诊断, 坚持问题导向, 旨在持续改进, 注重研讨创新、协商共建、解决问题、提升质量, 加强过程记录、宣传报道和资料保存等, 切忌将诊改工作与评估工作混为一谈, 坚决杜绝搞突击、做材料, 敷衍了事。

(三) 强化绩效考核, 制定奖惩办法

1. 加大绩效考核比例

质量管理办公室将根据各部门诊改工作内容多寡、任务轻重情况, 拟定部门诊改工作绩效考核细则提交学院绩效考核办。

2. 细化绩效考核方案

按照各个部门工作目标、标准、流程和平台等建设与运行工作细化考核方案, 对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给予一定的分值, 并从部门诊改工作计划、实施、完成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3. 制定诊改奖惩办法

制定诊改工作奖惩细则, 对具体工作完成情况、取得的实际成果以及其辐射、影响、推广等情况进行奖惩。

(四) 注重监督评价, 加大经验推介

1. 过程监管与经验推介

由学院绩效考核办、质量管理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处联合对各部门日常工作与诊改工作开展全面督查, 视情况每两周或一个月组织召开一次诊改工作推进会或研讨会, 加强过程监管与经验推介, 对各部门诊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每月编撰一期学院《质量简报》, 并对优秀部门予以表彰奖励, 对不合格部门给予批评处罚。

2. 结果评价与宣传报道

评价结果纳入部门、个人年终绩效考核, 与评先评优挂钩, 并依据学院实际情况实施奖励与处罚。鼓励全院师生撰写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 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长卫院报、质量简报、学院外网、全国高职教育诊改网以及其他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摘要:根据《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试行) >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和《关于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湘教通[2016]290号) 要求, 为推动我院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 (以下简称诊改) 工作机制,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制定了《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2017年, 我院被列为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省级复核试点学校。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机制,指导思想,思路与目标,原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试行) 》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2015-12-30.

[2] 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卫生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称;双师型;专业化发展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可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而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对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明确的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要求是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目标的依据,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综观十年来高职教师政策研究的成果,面向全国高屋建瓴地从职称政策角度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因此,笔者拟着重分析职称制度在我国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制定任职资格条件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一)导向功能

科学合理的职称制度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例如,在制定任职资格条件时,假设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必备条件,那么,教师必然会严守职业道德,加强思想修养,提升政治素质;将学历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学位);将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申请承担课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改论文,努力培养更多优质的学生;将校企合作水平、企业锻炼时间和职业岗位能力等专业实践活动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教师会积极联系企业和基层,进企业锻炼,下基层实践,围绕生产搞科研、写论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分级功能

目前,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包括4个层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高校岗位设置实际管理中又细分为12个等级。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每一个职级的职责、地位、角色、权利与待遇等各方面呈级差分布;另一方面,各个岗位对教师的学历资历、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等都做出了质和量的规定和要求。客观上对教师的业绩才干、科研水平、学术地位、服务能力给予了鉴定分级,并明确了教师在各岗位的职责,这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差异,认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进程,为实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职称制度的分级功能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教师的努力能得到公平的认可和合理的回报,为教师积极工作和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评价功能

教师职称评审实际上是对教师任现职期间完成岗位职责情况、履职能力、学术技术水平等的综合评价,对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教师职称制度是对教师履职绩效的一种评估管理。教师任职条件是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预期绩效目标和要求,同行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依照这一条件判断教师在任现职期间的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从而可以从综合能力、专业技术、科研学术等多方面对教师做出客观、专业的综合评价,确定教师能否顺利晋升职称,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评价,对教师职务做出续聘、缓聘、解聘的决定,这是对教师履职能力的行政评价。由于是以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师职称资格条件作为标尺,因此,这种评价具有发展性、层级性、权威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

(四)激励功能

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用能为其带来直接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利益,进而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生理、安全需要,为教师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这是所有教师的基本需要,对年轻教师更为重要。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比较容易实现自我的需要,如更容易得到专业同行的认可,更有机会获得学术地位及社会荣誉,在行业的影响也会更大等等。另外,无论是在国家、省级政府或高职院校,职称晋升制度都有严格的、制度化的、完整清晰的规定,对辖域内的所有同类教师都是统一适用的,因而具有公平公正性,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晋升职称也成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五)约束功能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实际上表明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研、产行为的绩效预期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等必须在此框架内进行,否则难以达到相应的预期结果。因此,职称制度对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另外,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对高职院校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及岗位结构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教师职务评聘具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只有表现突出的教师才能获得晋级和聘任,也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自身能动性,围绕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分析

笔者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制定的情况,对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现行省级高校职称文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9月底,有3个省单独制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放在一起独立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有5省1市;与本科高校在一起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共有22个省(市、区),其中针对高职院校另发文作补充规定的有3个省,将高职院校作为其中一条单独说明的有2个省,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的共适条款作为一条单独列出的有1个省,仅个别条款出现“高职院校”或“专科院校”字样的有3个省,其他省份均未对本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作相应规定。这表明,许多省份对教育部关于制定符合地方实际且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职务评聘办法的相关意见尚未引起重视,这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整体趋势

对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基本上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学历或学位、任职年限;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量;学生管理经历及实绩;专业实践经历;业绩成果要求。具体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各省市区除对学历、资历和继续教育有大致相同的一般要求外,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主要呈“四重视、一完善”趋势,即“重视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重视外语及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专业及企业实践经历;重视‘副教授、教授上讲台’及教学质量考核;完善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把遵守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放在首位,高职教师职称评聘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同时,为满足教师自身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的最大亮点则是对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充分表明,高职专业教师仅靠专业学术论文就能评上职称的时代已经结束,科研成果不再是高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而是更加重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等业绩。

(三)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整体而言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利好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对专业课、公共课及基础课教师的要求差别不大,缺乏对学科差异的体现。对同级职称申报者而言,统一的任职资格要求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实际上忽视了学科的差异。可见的差别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以赴企业锻炼为主要形式,而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以社会调查或指导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业绩成果方面则几无差别。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而言,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于专业课教师,同时,专业课教师报项目、发论文(特别是核心论文)、出成果相对于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的要求无差异化体现。在现有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一般仅对“双肩挑”人员的课时要求规定为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优秀的专任教师中选任的,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还须承担一定的课务,更要与专任教师一样为自己的职称晋升不懈努力。这样的要求对于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许多兼任教师往往因为管理工作的原因而无法真正满足规定的条件。

三、基于职称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由于职称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声誉等诸方面息息相关,所以职称制度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而为所有教师关注。通过高职教师能不能达到晋升职称的条件也可以判断其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因此,各级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着力加强职称制度顶层设计,通过科学、明确的制度指导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手段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从而引导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高职理念、学习态度、技术能力等方面自觉地长期稳定发展,逐步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等的一般性指导意见。同时,省级政府及高职院校都应该按照教育部或本省的要求和规定,制定兼具科学性、发展性和针对性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结合职称政策设计教师培养方案,规范化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长期以来,对高职教师晋升职称规定的申报、评审条件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考核指标是一致的,因此,无论省级教育、人事人才部门还是高职院校管理层,都应围绕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学位)、教育教学、专业实践、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将教师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针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设计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师培养及培训方案,科学规范、系统持续地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称的顺利晋升。

(三)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合理设定岗位职责,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其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不同,应充分考虑行业与区域特点、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因素,岗位向教师倾斜。考虑到高职教育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多项职能,可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教师分成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严格秉持人岗匹配原则的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化差异,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既要保证高职教师能够在满意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又要锻炼教师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发展其专业特长、实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层级递进、阶梯式发展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涉及奖惩、职称、职务等教师的利益点,所以教师很看重评价结果。高职管理层应树立“评价是帮助教师发展的手段”的理念,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教师间利益的调控手段。因此,高职院校要认可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和不断提升的,要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坚持尊重及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充分认识不同职称、教龄、学历、经历、能力、专业教师的发展差距和差异,科学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指导及帮助每一位高职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永葆专业活力,递进式、阶梯式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以评价体系为导向促进高职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五)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各个方面的设想和总体规划,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可以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应充分了解自身的个体特征,清醒分析自身优缺点,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全面清晰、客观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实现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省及本校教师职称政策要求,帮助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管理,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结合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实施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26-32.

[2]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17-121.

[3]赵建梅.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1):62-65.

[4]毛亚庆,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6):27-28.

[5]邵建东.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机遇及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24(11):46-49.

(责任编辑:王恒)

卫生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 中央编办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制定了《高校教師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

卫生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军事院校;理工类专业;材料学科;课程设置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技术的发展也与国民经济、国防科技等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材料学科发展异常迅猛,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断得到新的认识。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技术的发展也与国民经济、国防科技等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材料学科发展异常迅猛,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断得到新的认识。

以我校为代表的国内多所军事院校,如装甲兵工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等均开设了材料专业,我校材料学科则源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期的金工金相和化学专业,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发展历史,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尽管已发展多年,目前各军事院校对于材料学科的认识仍主要是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看待,未充分认识材料基础类知识对于其他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推动意义。

一、材料基础类知识对于推动其他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各学科方向的发展。传统的材料类别较少,功能也较为单一。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各类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其功能也日趋多样化,如新型光电材料、纳米材料等,并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以我校航天工程学科相关的技术发展为例:航天工程技术的发展是以高温材料以及高性能结构材料为依托的,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面临严重的气动加热,因此对耐高温的防热材料具有迫切需求,而新型的陶瓷基防烧蚀材料可以满足相关热防护需求;航天器的减重对于其发射具有重要意义,航天器每减重1kg,运载火箭可减重几百千克,因而以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耐高温合金等为代表的先进轻质结构材料的发展对于航天技术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统计数据也表明,非材料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与材料应用有关的部分可达六分之一。因此,对不同学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材料基础类知识的储备,对于其今后的学习、科研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2]。

其次,材料基础类知识的普及对于培养适应当前形势下符合“贴近实战”要求的学员具有重要意义[3-5]。我军目前正逐渐向机械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各式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部队,而军校培养的学员大多将成为这些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对于这些武器装备的使用者而言,其开发、研制等过程并不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而装备的操作使用、维護保养、维修等才是其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新材料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例如在战机、装甲车等装备上,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逐渐提高,在火炮、枪支等武器上,新型合金材料也得以大量应用。装备中的材料问题早已不局限于钢铁等传统材料,如果装备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还仅停留在高中教育所掌握的材料知识上,如何很好地维护保养以及维修装备将成为一大难题,而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会降低武器装备效能,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从以上推动其他学科发展和培养“贴近实战”人才两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基础类知识的普及对于推动军事院校的各学科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高校材料基础类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在2002、2009和2012教学计划中开设了“新材料技术”(2009和2012教学计划中本科生课程改为“材料导论”,研究生课程仍为“新材料技术”)作为全校各专业的选修课,每年合计选课人数约300人,对材料基础类相关知识的普及做出了探索。开课以来,很多非材料学科学员选修该课程,对材料基础类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但“新材料技术”课程为选修课,且在材料基础知识讲授方面未重点突出,与武器装备技术发展以及装备实际使用、维护等过程结合较弱,难以达到真正结合实战需要普及材料基础类知识的目的。因而,如何设置材料基础类知识相关课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笔者所在单位开展了材料基础类课程设置情况的相关调研,主要调研了国内外几所著名院校不同专业材料基础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

(一)我校技术类非材料专业材料基础类课程设置分析

我校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培养阶段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3个层次。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分五大系列,包括政治理论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等。其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类”、“物理类”以及其他课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基础、工程制图基础实验、生物学基础、军事信息技术基础等。学科基础课程分大类基础系列和相关学科基础系列,主要包括:电工与电路基础(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材料力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A等,以及其他各专业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各专业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国内多数院校对各专业均应具备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传统上按非电、弱电及强电进行分类。对军校技术类学员知识架构进行分析可知,其中非电类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工程基础等;弱电类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强电类基础课程包括:电工与电路基础等[6,7]。

学习非电类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学习、掌握或了解各类武器装备的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零部件设计、制造原理及方法、零部件材料的选用及处理原理和方法等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工程基础等课程之间互为知识支撑,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从逻辑上简单分析,武器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路径亦为:按武器装备的功能要求设计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各零部件的性能要求,用合适的制造工艺将材料加工成设计形状尺寸的构件并装配成整体结构。因此,上述课程体系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8,9]。

我校各学院中,除材料相关专业外,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航天工程相关的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空间工程专业和导弹工程专业开设了材料力学(实验)课程,理学院的化学专业开设了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了工程力学、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了理论力学基础、材料力学课程,仿真工程专业开设了理论力学基础课程,导航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开设了理论力学基础和机械基础(选修)课程,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实验)和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上述课程除土木工程开设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外,材料力学、机械基础和理论力学等课程均属于非电类基础课程,是非电类工科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然而,从我校相关各学科实际课程设置来看,一是未充分考虑到材料学科的基础性,由于课时限制,我校相当多专业已在培养方案中逐渐删减了与各专业不直接相关的材料类课程,偏重各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二是未考虑到材料学科的发展性,近年来,材料学科发展迅猛,材料学科的基础性凸显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发展的牵引性也愈发重要,但各专业课程设置中均未加以认真考虑材料学科对于各理工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材料学科对于“贴近实战”的重要意义。上述原因造成我校各工科专业、甚至传统的非电类工程学科逐渐取消了材料工程相关课程的设置。

(二)国内几所著名地方高校非材料专业材料类课程设置分析

国内高校中,笔者主要调研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这三所各具特色的著名高校的理工类专业中与材料基础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调研不包含材料学院以及与材料直接相关的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调研主要涉及清华大学7个工科学院和3个工科独立系的27个专业、南京大学13个理工科学院和1个工科独立系的32个专业、中南大学16个理工科学院的42个专业。

调研结果显示,清华大学27个专业中共开设材料相关课程16门,开设材料相关课程的专业共12个,占调研专业总数的44.4%,其中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类课程共5门,涉及专业共6个,占调研专业总数的22.2%;南京大学所调研32个专业中共开设材料相关课程13门,开设材料相关课程的专业共6个,占调研专业总数的18.75%,其中专业核心必修类课程共3门,涉及专业共2个,占调研专业总数的6.25%;中南大学所调研42个专业中共开设材料相关课程23门,开设材料相关课程的专业共15个,占调研专业总数的35.71%,其中专业核心必修类课程共3门,涉及专业共3个,占调研专业总数的7.14%。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以工科专业为主的清华大学及中南大学开设材料相关课程的专业比例较高,分别达到44.44%和35.71%,而以理科专业为主的南京大学开设材料相关课程的专业比例较低,仅为18.75%。

并且,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到,对应于各主要军事院校的相关专业,如航天工程、机电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各国内著名高校的相近专业中(清华大学的工程物理、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南京大学的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专业,中南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均开设有材料类相关课程。

(三)国外著名高校非材料专业材料类课程设置分析

笔者主要调研了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和伦敦大学学院(英国)这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的理工类专业中与材料基础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调研不包含材料学院以及与材料直接相关的专业,主要涉及曼彻斯特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部下属8个学院的7个专业、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学院下属的与本校专业相近的7个系。

调研结果显示,曼彻斯特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部下属8个学院的7个专业中除计算科学专业外,均开设材料相关课程,共9门;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学院下属的与本校专业相近的7个系中的力学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物理和宇航系開设材料相关课程4门。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曼彻斯特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学部7个工科专业中85.71%开设了材料相关课程,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学院7个工科系中开设材料课程的比例占42.86%。

并且,进一步分析调研结果还可以看到,对应于各主要军事院校的相关专业,国外著名高校的相近院系或专业中(曼彻斯特大学的宇航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化学工程专业,伦敦大学学院的力学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物理和宇航系等专业或院系)均开设有材料类相关课程。

从调研结果中还可以看出,与国内高校相比,国外高校更加注重工科专业中材料基础类课程的设置,曼彻斯特大学的宇航工程、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专业均开设材料基础课程(Materials 1、Materials 2、Materials Science),伦敦大学学院的力学工程系、物理和宇航系也开设材料基础课程(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Materials and Nanomaterials)等。

三、小结

综合我校及几所国内外地方高校的理工科专业材料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大多设置有材料类相关课程,但国内高校以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材料类课程为主,国外高校更加注重材料基础类知识的传授。同时,对应于各主要军事院校的相关专业,国内外各地方高校相对应专业也大多设置有材料类相关课程,对于军事院校材料基础类课程的设置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同时,结合军事院校教育特点,人才培养中不管是以继续学习深造,或跨专业深造,或分配工作为目的,均需始终围绕“贴近实战”的目标,而对学员而言与实战最接近的则是武器装备的研制、使用、维护和维修等[10]。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使用、维护和维修等过程中,必然直接而广泛地牵涉到材料类基础知识;另外,对于“实战”中需要解决的各类武器装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障等等均涉及到材料工程相关的如材料焊接、胶粘、防锈、防腐蚀等知识。因此,综合分析,对于军校理工类专业的学员而言,材料基础类知识有必要成为其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之一,开设相关课程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參考文献:

[1]贾红辉,张智宇,李修建,等.优化和完善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积极创造条件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1.

[2]朱亚宗,侯俊霞,杨柳群.大跨度交叉创新: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路标[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39(1):5.

[3]罗翔,黄荣富.浅谈新形势下的军校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2014,(18):79.

[4]周荣华.推进院校教育实战化的三个维度[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15(2):117-119.

[5]杨振,王原,陈磊.按照“晓于实战”要求打造教员队伍方阵[J].政工导刊,2015,(1):40.

[6]李辉,韩东,许葆华等.军队高校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8):157-158.

[7]甄志国,刘军.对军事基础课程构建实战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J].军事体育学报,2014,33(3):123-125.

[8]王静,王素梅,宋春梅,等.《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0,2:49-54.

[9]方峰,吴锵.“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哲学概念的提炼及其教学意义[J].文教资料,2010,(10):204-205.

[10]李是良,苑洪亮,易俊理.面向实战化军事基础教学训练的科研工作思考[J].教育观察,2015,4(27):97-99.

Key words:Military Academy;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material science;curriculum

上一篇:理工类职称论文下一篇:新闻类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