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范文

2023-03-16

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1 激发兴趣,在情境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识字的主渠道,在课上,我们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如教学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识字4》一课。一开始,我就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着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个个睁大眼睛,有的说:“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有的说:“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接下来,我随机把蝴蝶、蝌蚪等词贴在相应的昆虫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孩子们个个读得有滋有味,浑然忘我。认读词语后,我请学生上来捉昆虫,并把自己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兴致勃勃走上台,有的捉到了蝴蝶,有的捉到蚂蚁……拿着这些战利品,仔细观察外形后,学生的发言令人惊讶,有的说:“我捉到了一只蝴蝶,它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真好看。”有的说:“我好容易捉到蚂蚁,它很小,穿着一件黑衣服。”学生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事物,又巩固了词语,还发展了语言。

2 轻松愉快,在游戏中识字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更是喜欢游戏,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使用了许多游戏方法,如: “猜字谜”游戏: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一头牛走在独木桥上(生)。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后面跟(从)。有的编出了有个人,他姓王,袋里装着两颗糖(金)。井里一只大青蛙(因)。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 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个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另外还有“摘苹果”、 “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3 主动探究,在创造中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独立地去掌握他们。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人民智慧的结晶,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识记生字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记吗?”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学生有许多识记方法。

4 开发资源,在生活中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出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整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识字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是识字时”的观念。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走进班级、班级名、课程表、伙伴名字等都成了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材料。如开学后,我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漂亮的名片上,贴在桌子上,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久而久之,学生记住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接下来,我让学生先分小组、大组为单位发本子,继而发全班小朋友的本子,比比哪个小朋友认得的同学名字多,发本子的速度快。

5 注重评价,在激励中识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 开辟“识字园地”。在墙报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把学生课外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是自己认识父母写下来的,也可以以画画形式记录下来的。 建立“识字档案袋”。学生认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会渐渐遗忘,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制作了“识字档案袋”。将每天认识的字,课外收集到的商标等装入袋内,每周将字卡拿出,采用全班交流或同桌互相交流的方法,认识上面的字,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汉字。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应牢牢把握好识字教学的要求,“会认”的字就坚决不写,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写正确端正。不随意提高要求,也不随意降低目标,决不要求学生“会写”新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以免影响学生识字的兴趣,打击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在识字的要求上,我们也不能 “一刀切”,对识字能力差的学生不歧视,允许他们发展得慢一些,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认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多识一些字。

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性;综合性

一、教学实例

教《合欢树》这篇课文时,我特别用了点心思,提前安排了预习,告诉学生上课时我们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文章脉络梳理,我设计了课内课文比较阅读,给学生指明方向。学生经过我的指点很快就答出了“围绕‘合欢树’多角度选取典型事例”。学生开始了文本阅读,我走下讲台,逐一观察每位学生的阅读状态。文本阅读时间结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我走下讲台,巡视各组情况,观察着他们的讨论状态:有些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小组气氛却不佳,一些成员只是旁听,并没有发言。我立即重组小组,让积极讨论的组成a组,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将旁听的组成b组,只讨论前一个问题,给他们下降难度。我也加入b组,引导、带动他们。

我感到差不多了,就说:“好,讨论结束。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说说?”此时,学生的上课热情已被我温和的态度和幽默的话语逐步调动起来,学生们开始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

在几个学生共同努力下,问题完美地解决了。然后进行学生互评。我又说:“我们能将这些事例打乱吗?学生们一致说:“不能。”我追问:“为什么不能呢?”

看着学生略显茫然的脸,我知道刚刚的回答都是学生无意识地按套路回答的。于是我给学生了一点小提示:“不能打乱,就证明它是有顺序的,那么我们看看,是什么顺序呢?”学生有了方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时间顺序。”我毫不吝啬地夸奖道:“看来咱们班的学生都非常聪明啊,一点就透!”我又问:“那么从这些事件里,我们能看出作者只在后半部分才写合欢树的,前面那么多内容都在写母亲,那么感人,为什么题目不叫《我的母亲》呢?”学生诧异。我说:“那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合欢树的来历,感知一下它的成长过程。”我又请了几位同学大声朗读找到的句子并展示自我感知。然后,我启发性提问:“经过文本内容梳理,我们发现合欢树和我和母亲有什么关系?”经过我的启发,学生明白了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我让学生比较用“我的母亲”做标题还是用“合欢树”做标题更好?我从写作贵在含蓄告诉学生道理。我问:“那么同学们对本篇文章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都摇头,没有人提出问题。我就此带领学生总结了本堂课。最后,我让学生做书后习题演练,及时反馈并强化巩固。

二、教学反思

课前,我反复斟酌,觉得用“任务激励”教学法效果较好,它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探究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此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前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导入课文《合欢树》,通过和上学期学过的其他文章相比较,进行比较阅读,呈现文本内容,然后梳理思路,分阶段提出主问题;二是任务中,学生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可选择合作讨论,并选取一名代表作答;三是任务后,教师评价,及时表扬优秀学生,激发积极性;对答错的学生,不加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做适当调整。

一是对教学模式的反思。本堂课学生还是跟着我的思路学习,我提出主问题,由学生自主解答;而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就得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思路,自己设计主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回答,而我只是在一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启发,产生错误性问题时加以提点。而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素质。目前,中职学生阅读量极少,阅读能力不佳,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极差。我了解到有很多学生爱看鬼故事,我正在搜集学生爱看的有正能量的故事,改变中职学生的阅读现状。

二是对合作精神的反思。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合作解答成为惯式,学生有团队意识,但是缺陷在于部分成员不主动参与,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同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削弱,依赖他人。现代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需要一个比较民主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课堂上,我每次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我总会用一个邀请的手势并且语言中带“请”字,我希望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逐渐培养良好的师生礼仪,让学生感受到和教师是平等的,回答不出来问题也是可以的,答案不是教师的预设也没关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培养起来,拥有发散性思维,学会质疑,拥有自主意识和见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需要适度把握团队精神,在学生不能明确判断之前,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能独立思考完成问题就让学生坚持独立思考。在合作讨论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参与学生讨论,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的教学。

一、情感教学的基本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在情感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还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不仅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状况,且要努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学内容,这便是情感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如讲授《狼和小羊》一文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扮演小羊的同学要注意“温和”“吃惊”的语气、表情、神态和动作,扮演狼的同学要做出“气冲冲”“龇牙咧嘴”“逼近”等恶狠狠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小羊和狼当时的心情,狼的贪婪,使学生感悟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相信坏人,同时要增强自己的实力。

2.以情施教原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注意中心集中在教学内容的认知信息的传递上,贯彻的是诸如科学性原则、理论主导性原则等,而情感往往被忽略。事实上,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角色,其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点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除遵守有关认知信息传递原则外,还要清晰地意识到情感因素,要努力以自己的积极情感,自觉地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情感效能。如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当烈火烧在邱少云身上,他凭着顽强的意志,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这是多么崇高的的精神啊,教师眼含泪花,表情凝重,声韵铿锵,情绪情感由内向外流露,使学生的情绪情感被深深地感染,个个神情肃穆,被教师带入四周满是熊熊烈火的场景中。

3.师生情感交融原则。虽然传统教学也十分注重师生关系,但更多地侧重于师生间的工作关系、组织关系等,而较容易忽视渗透于这些关系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教学不仅重视师生间的各种关系,且格外强调渗透在各种关系中的情感因素,竭力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近代文学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情感共鸣是语文情感教学的最高境界,要使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相互交融,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情感共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首先起始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进而发展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教学是情感的交流,是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的融合,心灵的沟通,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解读、感悟文章,使语文教学达到“随语潜入境,润心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二、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感染性和陶冶性,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教师要用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情弦,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巧妙开课,引发情感。一堂课,起始开得精彩,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在开课时,抓住时机,引发学生的情感。或用抒情的导语、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或故事复述、猜谜设疑、范读课文等将学生引入情境,激发情趣,启迪思维,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如在教学《一件运动衫》一文时,可采用“猜谜设疑”法:“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头像马,角像鹿,身子像毛驴,蹄子像大牛。猜猜是什么动物?”待学生猜出是麋鹿后,教师接着设疑:“这种珍贵动物的图案印在一件红色运动衫上,深得一个小男孩的喜爱,于是他就把它买了下来了,可是由于某种原因,他又失去了这件运动衫,而最后,这件运动衫又奇迹般地回到了他的身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因好奇而产生追根溯源的渴求,如此,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后,教师则可趁机引入课题。

2.品读课文,体验情感。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注意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和节奏等,要帮助学生根据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定好朗读的基调,或激昂悲壮。或凄凉深沉,或清新明快。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通过低缓、顿挫的诵读,将文章的那种深沉、无奈、彷徨之情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我们要探课文的意必须先入境,只有入了境,才能探出作品中的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咀嚼,受到感染和熏陶。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如利用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4.态势语言,传递情感。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如能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向学生传递情感,会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做老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够做教师。”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这是表情的基本要求。它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使学生能随教学情境而发生情感共鸣,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境界。有些教师上课时表情呆板,语言生硬,这就难以使学生走进课文,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这就对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造成了障碍,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全 玲)

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思路,掌握表达见解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情景教学法的理念

作文可谓是占据了高考语文分数的“半壁江山”,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学会的是应试技巧。同样一个素材,可以应用在不同的作文中。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写作,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互动情景教学法,包含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两方面。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动画、图片文字、声音等,创设出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

比如,以“母爱”为题开展作文教学,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歌颂母亲的歌曲,让学生产生共鸣,联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真实情感的创作。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些画面,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互动”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中,实施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点拨、鉴赏、批评的相互促进的教学行为。师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方在课堂上加强交流,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必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角色,让学生自己体会人物的情感。

二、主动创设作文模拟情景

写作是学生的困扰,却是长大后的需要。很多人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比如记叙文写作,可以套用平时积累的素材,外加事无巨细的描写和大量形容词的使用;议论文写作,可以套用固定格式。这就会导致大多数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写作。

作文课,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唱主角。其实,作文学习并非如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写作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是自己对生活细节的记录,是对事物发展的评价,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矫正认识,明确写作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教师通过互动情景教学中连续动态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热情,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方可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情景教学可以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构建一个情景,学生会被它吸引,然后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从多个方面去理解题目。

情景创设是多变的,站在生活的角度创设情境,用一些示例引路,便会让学生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的不平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不同的学生,其领悟力和观察能力是不一样的,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境中的创作,一定是其个性的彰显。

三、扩展高中作文素材来源

高中课业繁重,其常态是“教师在赶进度,学生在比成绩”。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难点。

作文教学要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下功夫,很多学生误认为写作能力就是写作技巧,其实不然,写作技巧是写作运用的方法。要想巧妙地运用写作技巧,就得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技巧可以借鉴,但写作能力的提升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展作文情景教学,需要教师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质,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教师挑出一些文章,师生共同分析其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教师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在进行景物描写时,给学生播放音乐,音乐能够渲染情境,给人最直接的听觉刺激,让听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进入一种美的意境,生发写作情感。

高中阶段注重的是对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的锻炼。写作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并通过“情境再现”的形式指导学生叙写或表达看法。另外,涉及“田园生活”的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带学生体验,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体验任务。生活就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水不枯竭,溪水自然也不会断流。学生经历得多了,素材相应也就多了。

综上所述,要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只注重数量,忽略质量的教学现状,互动情景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學模式,这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教育工作者应当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在借鉴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教育教学的水平。

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1. 教学内容:播种法为有性繁殖,是常用的花卉繁殖方法之一。本次教学学习花卉的播种技术。 具体包括:

(1) 播种种子的选择。

(2) 播种场地的选择及土壤条件。 (3) 播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播种后的管理。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播种繁殖的原理及播种出苗的条件。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播种繁殖的技术;掌握播种后管理的要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实践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合作能力。 3.教学对象:园林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4、教学环境:准备阶段学生利用教室、图书馆、网络等环境或资源查阅资料,实践过程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草本花卉种子和播种育苗所需的场地和设备,如盆器,穴盘,塑料薄膜,温室大棚,露天场地等。

5.2.1模仿阶段:找2-3名学生进行整个播种育苗过程的操作。在穴盘播种育苗时覆土厚度与种子大小的关系。教师针对学生的操作指出操作不规范或错误之处并加以纠正。 5.2.1示范操作

①播种繁殖的设施设备介绍:在现场,教师介绍容器播种及露地播种的特点,所用的基质材料特点。演示播种基质消毒的方法(为节约时间教学实施之前已完成,因常用的药剂消毒方法需要放置1-2d). ②花卉种子的处理:教师边讲授边进行种子的处理:示范浸种法,种皮刻伤法等等处理方法,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种子的处理的兴趣。

上一篇:界面设计下一篇: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