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2023-04-06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一、 课题名称: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1、作业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潜在功能。有效作业的布置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

3、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方面:目前对于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二期课改的语文新教材中相当重视语文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还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此外,近几年的好多语文教学类刊物上也刊登了大量关于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方面的文章。这些都为本课题组进行课题实验提供了借鉴的条件。

2、国外方面: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国外的教学家们早已摈弃了课本的约束,课文的限制,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综合性的作业,通过教师自己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事相互合作来完成某一专题研究,这也为本课题进行课题实验开了先河。

二、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一)、研究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视眼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能使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成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能初步总结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策略、操作方法,以达到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培养情趣、提高能力的目的,并创造一种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氛围。

3、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

三、 研究内容

1、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功能。语文新课程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有侧重地体现在作业系统之中。优化语文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重在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更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为设计出源自于师生双方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

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语文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作业量应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则,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整合。在作业设计中,把语文学习与学习其他学科整合起来,使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作业的过程性和激励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评判。使作业的评判做到过程性和激励性相结合,师生都是作业评判的主题,发点是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四、 研究步骤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1月 )

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拟定测查学生有关作业情况调查表;教师问卷表,以及学生进行各项作业掌握情况观察表和评分标准。

2、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010年5月)

(1)、第一阶段:通过进行理论学习以及对学生作业进行心理分析,找到作业设计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作业兴趣;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活动中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2)、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丰富作业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6月——2010年7月)

(1)、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2)、编辑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研究案例

五、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有效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作业方式和内容,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作业设计,研究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有效作业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六、 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

小学生有关作业情况调查表和教师问卷表

2、实施阶段:

各阶段学生进行各项作业掌握情况跟踪表

3、总结阶段:

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编撰研究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4、最终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研究案例汇编、研究论文。

七、 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起名称要求准确、规范,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

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一、课题的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

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实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重点)

(1)研究范围的限定

A、对研究对象的界定。总体范围和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B、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要下比较明确的定义,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和评价研究的合理性。 (2)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3)研究的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②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③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④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重点)

研究方法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重点)

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开题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010700015 徐小鸿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二、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3、有计划地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之家”工程,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境。

四、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

五、研究的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抽样调查桂林市农村的一些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教育实验法

对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 、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5 、案例研究法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六、正文提纲:

1、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3、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4、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5、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七、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15――2011年4月30)

计划开题,收集资料调查桂林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确定研究子课题,搜集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理论,写出研究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5月)

坚持学习、实践、研究。边实施,边改进,边研究,积累收集资料,总结归纳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撰写阶段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或论文。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6月――2013年6月) 收集、整理实验原始资料,撰写实验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进行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交流。

八、目前的困惑

1、怎么样做到尽可能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做到数据的均衡性。

2、怎样能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做一个交流,探讨下有关留守儿童中的一些问题在那些父母心里的真实想法,或者让他们重视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性。

九、参考文献 [1]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开

题报告

铁新里小学 刘玉萍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地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均已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原属于铁路子弟小学,2004年被剥离,由地方管理。多年来教师与其他地方学校没有交流机会,存在严重的封闭性,教师之间熟悉程度极高,生源复杂,学生、家长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压力过大。因此,计划采取调查、叙事、行动等多种有效研究形式,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创设良好工作氛围,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可见,一个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它的影响则是总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因此,教师的心理必须是健康或超健康的。

三、文献综述:

对河北省上千名中小学教师,有关专家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因素的问卷进行测查并辅以个别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均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教师心理问题属于中度以上严重水平的检出率为

9.31%。

专家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区184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与国内SCL-90常模比较,两地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比国内普通人要差一些。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躯体化症状等方面。对上海市97所3055名小学教师进行量表(SCL-90)调查发现,小学教师有相当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北京市15所554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58.46%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28.57%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有苦恼,33.64%的教师在校内很少同别人交往,40.15%的教师很少同校外人交往。调查对象中有55.98%的教师经常患病或有慢性病。造成教师身体欠佳的原因有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生活单调和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四、理论依据:

1、心理健康理论:马斯洛的心理健康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自我理解。心理健康人的特点是:能以现实的态度认识世界。心理健康源于基本需要的满足。任何一个需要满足后,一种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又出现了。人类就是在需要的满足和新的需要产生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健康。

2、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主导的心理动力理论提出,良好的适应在于有效管理内在外在的原始性冲突力量。

3、认知论:艾里斯、贝克的认知论认为,良好适应的个体不会因不理性的想法而造成生活上的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用“举证谬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五、研究内容:

(一)课题界定:压力是个体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安,或对威胁有所知觉,因而对有机体产生刺激、警告或使其活动。压力的反应有心理上的、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心理压力问题可以表现在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教师出现了心理压力问题,即心理障碍,则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能积极地悦纳自我;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实验假说: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具体研究内容:(1)探索小学教师承受心理压力反映及预防、缓解的有效方法。(2)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心理反应机制,面对压力,教师的心理是如何反应?反应的规律?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心理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3)编制教师心理压力问题调查表,拟定教师座谈会讨论提纲。(4)导致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心理反映也不一样,尤其是现阶段的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如何?通过调查、座谈等形式掌握现阶段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特点。采取调查、叙事、行动等多种有效研究形式,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创设良好工作氛围,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六、研究任务、目标:

1、探索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心理反映机制,增进对教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认识。

2、认识和掌握教师产生心理压力问题的原因、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3、探索预防和缓解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以解决教师心理压力问题为突破口,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全校教师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与拟定的子课题要点:

课题主持人:刘玉萍。负责课题全面工作,组织管理,组织实施,指导制定方案。 课题组组长:李红。负责课题的研究,制定研究计划,组织理论学习,做好课题阶段性总结,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确保课题科学有序开展。

邬洪立:具体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档案管理。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

1、学校领导班子:改善学校管理方式,进行人性化管理;党支部:通过与教师谈心,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工会: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文娱活动,丰富教师文体生活;心语小屋:心理咨询,帮助教师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德育处:通过师德教育和继续教育,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务处: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使教师从工作中寻找乐趣。

2、其他成员:以方案自定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研究实施于日常工作,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做好各阶段的分析总结,并根据情况做好措施手段的调整。

八、研究对象:本校教师。

九、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方法:现阶段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迫切需要等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为教师所承受心理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教师的心理压力,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改进教师管理的策略,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预防和缓解承受的心理压力,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从而确保教育行为的有效和高效。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法,同时还采用文献法等。

调查研究内容:(1)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2)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3)探索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方法:课题组设计问卷、组织调查。

叙事研究内容:(1)教师自我心理问题描述;(2)自我分析心理问题原因;(3)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描述;(4)分析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原因。要求:(1)客观、真实;(2)匿名记录;(3)记录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等自然状况;(4)撰写观察记录。实验周期为两年,每学期写四份,共十六份。

行动研究内容:(1)探索自我心理问题的改进措施;(2)对改进措施实施状况进行反思。要求:(1)措施针对性强、及时、有效;(2)随时反思、随时记录,反思深刻;(3)记录措施的使用环境及实施效果;(4)撰写反思记录。

2、步骤:

第一阶段:(200

7、2—200

7、7)准备阶段,制定方案,组织培训,实验前测。

第二阶段:(200

7、9—200

8、7)实施阶段,研究、试验、反思、研讨、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0

8、9—200

9、2)总结阶段,终结性总结,形成论文、案例。

十、研究保障:

研究能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家长的好评、上级的表扬,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十五”期间,学校被评为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1、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小学教研及科研工作,取得过一定成果,具有相当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水平。

2、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领导、教师组成,学历达到大专以上水平。

3、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课题组负责人及研究成员都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着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研究充满热情,满怀信心。

时间保证、经费、资料设备等条件:2007年2月—2009年2月,根据具体的实验计划,每周组织理论学习,分组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汇总分析,每月一次研讨活动。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学校提供各项实验设备的配置。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自筹资金,如:使用校长培训基金、专项科研经费,课题研究的硬件、软件、培训、实验研究、资料等经费保证按时到位,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1、研究时间保证:坚持教、学、研相结合,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能保证研究时间。

2、研究资料、设备:学校各项设施完备,已完成了“三网合一”的建设,拥有相当数量的电教媒体与多种教学资源,便于查阅课题研究方面的资料,能确保信息的流通与课题的实施。

3、研究经费: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近几年先后成功开展了国家、省、市级的课题研究。本课题校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经费能保证落实。

上一篇:理工科开题报告下一篇:大学生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