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

2023-09-16

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现状;成因探讨;探讨对策

1 军工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德育现状

(1)从总体上看,研究生队伍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研究生德育是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德育阶段的累积结果,他们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他们政治素质较好,党员比例明显比本科生、专科生要高。研究生大都学习刻苦认真,努力钻研,积极进取。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的研究生一年能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有的很有研究潜力。每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他们善于思考,爱钻研,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和领域,偏爱某些学科,有时还非常执着。这些都是研究生有别于本科生的地方。

(2)研究生德育的整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个人本位主义抬头。功利主义滋长

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主观,危机和竞争意识强烈,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在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在工作中不交往、不沟通,合作意识薄弱,我行我素,缺乏交叉,很难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对集体利益漠不关心,功利性却很大。在涉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时,总是过分强调个人利益,遇事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漠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这与他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是极不相称的。

1.2 学习风气浮躁。

少数学生满足于一般学习,不刻苦、不努力,只求一知半解,混张文凭,缺乏研究能力,特别是缺乏创新的研究能力,按部就班,不愿吃苦、不肯动脑,只做重复别人的研究,在学术研究上出不了成果。

1.3 价值观模糊。

该赞美的不去赞美,该批评的不去批评,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虽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能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把马列主义装进手电筒——照人不照己。

1.4 极少数心理不健康

研究生们的心理状态从主流上讲是健康正常、积极向上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少数研究生在心理上的确存在某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意志上的消沉,精神上的抑郁,性格上的孤僻,言行上的偏激等,容易陷入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社会行为、学习研究等各种类型障碍之中而不能自拔,影响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有序进行。研究生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疏导、解决,就可能发展演变成各种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这不仅会给研究生本人带来悲剧、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失,而且会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影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声誉:

(1)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正常学习,心理健康疾病成为研究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2)研究生心理疾病,如果不加疏导而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给导师、同学增加很大麻烦。同时研究所公费医疗费有限,住一次精神病院的费用就需万元以上,给社会造成经济负担。

(3)研究生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给研究生本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2科研院所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探讨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已迅速蔓延至科研院所,这一切对尚在成形期的研究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研究生的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

(2)缺乏德育教育的个人修养。目前研究所招收的基本上是定向研究生,毕业后基本留所工作,因此有的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思想,认为反正工作是找到了,于是得过且过,混个文凭就可以,缺乏刻苦努力精神,怕吃苦。

(3)轻视德育教育。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究其根本是为研究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然而少数领导、导师认为只要是学生学识水平高,就是人才,意识不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4)研究生的来源构成却复杂行多,年龄、身份、培养类别、党派差别等。他们由于个人经历,经济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的悬殊,必然带来个性修养,思想认识,道德水平,政治觉悟,精神状况等等的巨大差异。然而现有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单一、守旧,缺乏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和模式。

(5)少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環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与心理失衡。

(6)学业上的压力在心理上产生的诸多焦虑。

(7)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的恐惧忧虑。部分研究生渴望与人交往、但又特别害怕与人交往。

(8)异性交往和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3 提高德育探讨性的对策

3.1 重视德育工作

今年来我们开始不断加强研究生德育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认识到一个强有力的研究生工作队伍的重要性,我所加入了省里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研究会,派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参加了各类研究生德育管理知识培训,在十五期间,扩充了研究生导师队伍,一批学术过硬,具备严谨治学态度的导师开始带学生,这些都为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创造了人员上的条件。

3.2 坚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把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作为突破口,让研究生在活动中获得主观体验,用活动影响学生心灵,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育人质量。一是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所精神,开展“忠、孝、雅、诚”教育,让学生在庄严的气氛中接受洗礼,净化心灵,做到忠贞爱国,孝敬父母,行为高雅,诚实守信。二是在德育中渗透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国防科研事业的意识。研究所把国防知识教育讲座、优秀人物事迹演讲、观看保密安全教育录像等作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的强化和巩固,树立为国防科研事业奉献的信心,使他们认清我国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和面临的威胁,增强国防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组织研究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生必须有很强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才能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学位课、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选修心理健康课程。要求研究生工作人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他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动态,保持和他们的沟通联系,重视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长久的和平。目前我国的国防军工事业又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希望更多有志于国防军工事业的优秀学子到科研院所来建功立业。

研究生德育教育,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探索并正确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明晰思路,科学决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把研究生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党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党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部分,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教育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如何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党性教育、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研究生的党建教育工作中,已越来越引起高校的深度思考。研究生党校建设正是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新的依托平台,因此,针对新时期研究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加强研究生党校建设研究,开拓研究生党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就格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研究生党校建设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研究生党校教育是高校研究生党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同学的优秀力量,研究生党校工作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高校研究生党校建设工作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1.研究生党校学员入党动机功利化,政治理想不够坚定

研究生党校的学院一般由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组成,每期研究生党校学员的主体通常情况是由入党积极分子组成。有一部分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功利性太强,只是把入党作为自己就业的一个敲门砖。部分学员对党的理论学习并不充分,政治理想信念模糊,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样的学员一旦入党后,不但没有起到战斗堡垒作用甚至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影响并作用到其他的同学身上。研究生党校的教育的作用就会由于学员的自身功利性而大大减弱。

2.研究生党校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常被忽视

高校重视本科生的党员教育及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但是很少将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和党员教育纳入到高校党建的重要位置,有的高校即使开展高校党校教育,也未将研究生单独培训,和本科生党员一起集中性学习,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没有创新,效果不理想。在研究生规模较大的高校,研究生党校通常隶属于研究生院,研究生党校建设相对发展较好,但是在研究生占全校总人数比例较小的高校,研究生党校建设较滞后,甚至为零。研究生党校建设重视力度普遍不够,这与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形成强烈的反差。

3.研究生党校制度建设滞后,专业化指导教师配备薄弱

部分高校研究生党校工作只是简单仿照本科生党校的组织活动形式开展工作,没有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工作特点形成创新性的教育工作制度,针对研究生党校教育的投入经费的缺少也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党校建设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在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党校工作中,没有配备专职的教师指导党校工作,指导教师流动性大,这就使得从事研究生党校工作的教师很难对工作进行系统地分析设计,更难提升自身的业务指导水平,使研究生党校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二、加强研究生党校建设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生党校做平台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使党员教育与研究生的实践需求相结合、与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相结合、提升研究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但是随着研究生多年的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党员数量和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使研究生的入党动机功利性、从众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这都会给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研究生党校又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研究生党校,不但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将促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2.研究生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需要研究生党校教育的全方位渗透

研究生学生群体组成结构复杂、学科专业分散、学科之间的学习特点相去甚远,研究生往往更重视学术研究,忽视思想政治培养。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大,学习经历及学科背景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往往很难利用一种教育方式来影响学生。对于研究生的党员教育不能通过普通的大班课堂进行,研究生群体自身的特点给研究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更多的困难,而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注重党校教学的学术性、创新性、研讨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生党校教学,此时成为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党员的党性和觉悟的有效方式。

三、研究生党校建设工作的困境突破

1.优化研究生党校设置模式

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文科生通常没有专门的学习组,专业分散,专业的人数较少;而理工生有专门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时间安排不尽相同,管理分散。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党校可以在每期的学习中,按照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的不同特点,设立学习小组,文科生按年级设立学习组,理工科生按实验室、课题组设立学习组。针对不同的学员构成,安排具有专业特点的党员教育活动,将党性教育融入专业学习中。合理的党校设置模式有利于研究生党校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2.开创研究生党校网络教育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生越来越习惯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获取。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党员教育空间,也许是开辟研究生党校建设工作的新阵地。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建立适合研究生党员特点的论坛,建立规范化管理的BBS、QQ群,提供时事政治的正确解读,将党的方针政策、学术交流、道德模范人物典型事迹等上传学习空间,组织党员参与网络知识学习与竞赛,鼓励优秀党员担任网络管理员,展示研究生党校学习的丰富活动,设立网络党校,将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党校主题活动、党校理论学习搬到网络党校上去。建设网络党校不仅能全面便捷地掌握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思想动态,有效提高研究生党建成本,更能够培养出一批掌握网络党校建设的专业化研究生党校指导教师。

3.创新研究生党校课程设置

激发研究生党校学习的积极性,就要以研究性党校课程设置为基础,创新研究生党校教育的实践性。很多高校党校没有将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区分,对研究生党校未单独开设课程。党校课程以集中性培训居多,灌输式讲课为主,没有互动性及研讨性学习支撑。只有将研究生党校教育与本科生进行区分,建立研究性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增强研究生党校教育的实践教育,才能提高研究生党校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将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成长中遇到的危机事件纳入党校研究分析的内容中。研究生党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精心讲授党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本知识,更要积极互动探讨,帮助研究生正确对待价值观成长遇到的各种困惑。将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促进研究生党校学员知行统一。

4.建设优秀的研究生党校指导教师队伍

高校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将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扎实、有工作热情、学识渊博、思维活跃的研究生导师或研究生辅导员选聘为专业的研究生党校指导教师。研究生党校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谈心的方式,来了解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状况、研究生党校在学生群体的地位,探索研究生党校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生党校指导教师参与到研究生党校的日常管理、课程设置、监督考核,评奖评优的工作中去。对研究生党校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将研究生党课做成精品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评比,扩大研究生党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鹏.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三大现实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1).

[2]郭峰,李正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求实,2008(S2).

[3]王浩淼.新时期加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创新[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3).

[4]李立峰.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4-26.

(责任编辑:宋 佳)

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对体育学概念当下的研究现状予以观照,对体育学概念的发展思路予以梳理。研究认为体育学是一个研究身体活动专门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对体育学概念的理解应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意蕴”进行分层解读,回避本质主义造成的概念漩涡。

关 键 词:体育学;体育科学;体育学科;体育知识

Key words: kinesiology;sports science;sports discipline;sports knowledge

诚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所说:“真正的科学运动是从修正其最基本的概念开始的。”但对于中国体育学界来说,“体育学”概念的修正过程过于漫长且没有明确的修正方向,特别是随着体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体育实践的快速发展,各种冠以“体育学”之名的论文、著作、教材陆续出现。虽然,理论探索有助于学术的进步和繁荣,并推动体育学自身从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但另一方面却对“什么是体育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人云亦云,对“体育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见仁见智,通常出现“此体育学非彼体育学”的尴尬。由于在“体育学”概念对话中的失衡,继而引发学界对体育学与体育学科、体育科学、体育知识体系,甚至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概念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辩与反复商榷。就中国30余年体育概念发展史来看,无休止的纷争从未得出过某种较为统一的概念认识,而这种乱象反映在体育实践中,使得体育学科专业的划分与命名,以及体育学术组织的名称均出现极大随意性。

1 体育学概念研究的现状

对于“体育学”概念的阐述,可以从体育类的著作中找到各种的答案。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认为:“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研究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的学科;学科之间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2];熊斗寅[3]认为:“体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充分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以推动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且,广义的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总称,狭义的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下的一门学科。”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指出:“体育学是形成中的新学科,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问,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4]王续琨[5]则认为:“体育学只是体育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用来分析体育运动中出现的种种理论问题”;张岩[6]却指出:“体育学是体育运动本质和规律研究成果的系统化。”鲁长芬[7]在辨析“体育学”、“体育科学”、“体育学科”概念之后得出:“体育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又指导着各分支体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凡此种种,对“体育学”概念的认识虽有分歧,但亦有共识——体育学是以研究体育现象、发现体育规律、探寻体育本质为己任,但这种仅有的共识也无法遮蔽不断分化的概念分歧,而其中最大的分歧则在于对“体育学”与“体育科学”关系的理解上,也就是聚焦于“体育学”是否科学?从某一方面讲,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对于“科学”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一种组织化的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建制、教育主题、文化源泉等”[8],体育学当然也是科学的一种。目前大多数研究者把体育学认为是一种综合科学,既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也有体育文化发展、运动竞赛组织等社会科学。但这是否就可以把“体育学”与“体育科学”等同,学界还是存在极大的争议。如果按照鲁长芬[7]在《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辨析》一文中的结论“体育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来看,“体育学”与“体育科学”完全是两码事,且出现了层次分明的等级差距,也就是体育科学是体育学的上位概念,而体育学仅是体育科学的组成之一,即呈现出“科学—体育科学—体育学”的逻辑关系。诚然,这种理解并非没有根据,可能受到《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阐述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9]的影响,将这种认识移植到体育学科中来。但“不可能存在一个教育学之外的教育科学,或者教育科学之外的教育学”[10]的分歧,这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物理学即是物理科学或经济学即是经济科学一样。研究认为体育界有必要将“体育学”与“体育科学”关系问题搁置,因为百家之言莫衷一是,谁也无法拿出令所有体育学界都能信服的理由。无论是为体育学冠以“科学”之名,还是继续力挺体育学是正宗,由于研究者的认识和立场不同,即哲学解释学中常提到的“前见”,对学科划分、知识结构、项目设置等问题上都失之偏颇,并不能使真理越辩越明,只能让学界徒增烦恼。

过往的种种概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对体育学概念外延的一种限定,也是对体育学范畴的一种规约。回答这个问题切忌用各种体育运动现象进行无限列举,籍此以说明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但这种“是什么”只是表明这种运动形式或规律当下的存在状态,并没有回答它是体育学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在逻辑上没有与体育学建立严格的联系。这也是多数学者通常想当然地为体育学下定义所出现的纰漏根源。此外,体育学研究对象范围的大小直接決定体育学概念外延的大小:如果把与人相关的所有运动现象和体育问题都称之为体育学,那么这里的体育学就成为非常宏大的绝对上位概念,它将成为所有体育学科体系总和的代名词;如果只是将体育学看做是体育科学的一个下位基础学科,那么此时的体育学将仅仅是一门体育理论学科,通常被称之为“体育理论”,这种狭义的体育学概念是无法表述当前应有的体育现象和问题的。另一方面,体育学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这是关乎体育学内涵本质的追问,也是体育学如何“定性”的问题。学界有“自然科学论”、“教育科学论”、“人体科学论”、“人的科学论”、“综合科学论”、“技术科学论”、“人文与社会科学论”等不同见解[11]:有的将教育学上升到“人学”[12]的高度论说体育学的知识架构,有的就把体育学只当做单一的基础学科,甚至有将体育学仅仅作为高等体育院校的一门课程,呈现出三级分化的样态。

从当前体育学概念的研究方法上来看,多拘泥于抽象的逻辑分析,不断讨论谁是上位概念,谁是下位概念。这种对体育学概念的逻辑探究通常会使理论沦为一个没有现实内容的概念群,不仅非常空洞且不易理解,更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因此,正确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研究体育学概念是当前应当采取的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必须以逻辑发展为基础,而历史的描述必须以逻辑为依据,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面,从体育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起点开始,审视体育学及相关概念产生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强调对概念语境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描述体育学概念历史过程中需要用逻辑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对体育学概念演变脉络的梳理并不是简单历史自然进程的白描,而是为揭示概念的发展规律。只有将体育学的概念放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野中,辩证审视体育学概念发展的语境及其规律,才能够真正还原“体育学”的本来面目。

也有学者对体育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过梳理,如鲁长芬[7]、孙晋海[13]等。但是,就当前对体育学概念的历史分析来看,呈现出两个方面的局限性:其一,将“体育学”概念史研究等同于“体育学”的研究,通过“体育学”对古今文献进行检索。比如,将中国“体育学”最早的研究著作聚焦在由中华书局于1924年10月出版的罗一东先生的《体育学》一书;将西方的“体育学”等同于对“kinesiology”的研究。这种中规中矩的研究确实没有什么错误,只是过于狭隘,就如同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仅将视野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历史一样。其二,对“体育学”的历史分析中带有明显的“学科前见”,在论述过程中常出现“在‘体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之类的述说,所反映的则是作者对“体育学”概念的压缩,仅把“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梳理,使所谓的体育学发展历程简化为一门学科发展史,而没有真正去考证什么是真正的“体育学”,因而失去体育学的“学”之本义。

体育学之所以称之为“学”,并非仅指一种结构化的“学科”,而指的是体育学问或知识。因此,基于知识视角下的体育学,就是一种体育知识按照某种内在联系整合在一起的知识体系。理性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和表述;后现代主义者从知识的价值意义出发,知识被看做是在进行某种解释活动,要把握的是对象意义。但是,并不是任何知识都是科学知识。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中给科学做出一个较为宽泛的解释:“每一种学问,只要其是按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话,皆可被称作科学。”[14]基于康德这一标准,那些经验性的、默会的、零散的知识则不属于科学知识,那些仅对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主观描述的知识也不称为科学知识。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在特定的知识领域中,经过长期的观察、实验、实践、反思而生成的可经实践检验的客观存在;是专门知识的总汇,是专门知识条理化、规范化的表现形态。这种反映客观实在的知识不以人、时、地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体系性、专业性等特征。所以,对体育学概念演变脉络的考究应当以“体育科学知识”的发展为主线,而非拘泥于“体育学”的史料整理。

2 体育学概念的演变

传统哲学似乎已经将这一问题解答:“一个概念反映的就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它是通过人们对个性中的共性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等思维过程而形成的。”[15]但是,微观物理学的研究有了这样的新发现:同属一个类别的任何两个粒子中都找不到共同的东西[15]。也就是说,在传统哲学的概念对象所说的共相或共性根本没有其本体论的存在,只是表现出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中,家族成员的某些相似性的性质。也正因这种家族相似的模糊性,使得概念的起源研究变得扑朔迷离,反映在体育领域则是体育的“劳动起源说”、“游戏起源说”、“战争起源说”等诸多观点,继而干扰了追问“体育是什么”的体育本体论的研究方向。同样,对于体育学的概念而言,应当规避体育本质研究的漩涡,把体育学视为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的知识体系,是人们所积累的有关体育现象的知识达到了体系化、专业化程度的产物。

2.1 体育学萌芽期

在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各种“类体育”的活动就已经以劳动、战争、宗教、乐舞、保健等形式出现。但是,人们对这种体育样态活动的认识大多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身体活动形式进行描述,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古希腊时期关于体育的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并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学。比如,荷马史诗中描述的葬礼竞技项目有:战车赛、拳击、摔跤、赛跑、格斗铁饼、射箭、标枪。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音乐和体操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主义理念,强调用跑、跳、标枪、铁饼、拳击、摔跤与角力、驾车和骑马比赛、五项运动等活动,使青年人练就健美的身体、坚韧的意志、高超的技艺和优秀的品德以适应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活。此外,作为古希腊青年和哲人们训练与辩论的Gymnasium是一大块方形的场地,四周陈列着许多神像和优胜运动员的雕像,青年们在这里从事各种竞技运动和修辞学的训练[16]。这时人们对各种身体活动的认识还尚未有总的概念表示体育,也并没有形成对体育的科学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到古希腊、古罗马后期,伴随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帕西安运动会、依斯米安运动会、内米安运动会等四大祭神运动会的日趋兴盛[17],运动训练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已经发明了水中跑步的训练方法,借助水的阻力提高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对身体活动认识水平最高的学者当属盖伦(Galen,A D 130-200),他不仅对当时身体活动的动力学进行经验总结,还著有《论小球锻炼》(On exercise with small ball)[18]。这一时期的体育研究者对身体活动的认知多停留在经验的总结,还上升不到专门、系统的科学知识水平,更没有对体育现象及运动规律进行抽象概括的形而上学。

2.2 体育学成长期

15—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全面的突破,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才开始形成。体育科学知识首先在教育领域得到有限的表达。1733年杜博斯所著的法文原版《诗画论》成为较早探究体育教育知识的文字载体,并开创性地使用“education physique”表示一类可与智力教育、艺术教育相提并论的体育教育[19]。从表面上看,体育知识已有专属的类概念,体育学的种子在教育的沃土中不断发展壮大,近代体育从此开始。之后,1762年卢梭在《爱弥儿》中用虚构的人物情节表达自然体育思想;1859年斯宾塞[20]曾在《智育·德育·体育》一书中阐明快乐体育思想,“体育”逐渐成为教育家们或哲学家们的常用语之一。另外,竞技体育在西方近代教育系统中的发展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的户外运动”被称之为现代体育的三块基石。1890年,瑞典学者波西(Baron Nils Posse)出版《瑞典的教育性体操》(The Swedish system of educational gymnastics)是一本非常有代表性的体育学著作,并在1901年第3次出版的时候更名为《教育性体操的专门动力学》(The special kinesiology of educational gymnastics)[18]。书中用力学和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体操动作,并提出按照解剖学原则、力学原则、生理学原则和心理学原则科学指导练习。将这本书与古希腊学者盖伦所著的《论小球锻炼》相比,体育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及操作性都有极大的提高。由于当时人们对身体活动的科学认识大多通过肌肉骨骼的力学原理,这也是之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kinesiology理解为“动力学”或“运动技能学”的缘故。从科学知识发展的角度看,这也反映当时人们对体育科学知识的认识水平。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很快从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体育活动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体育科学知识分类研究也更加精细。体育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性科学知识的出现,使体育科学知识综合性和整体性趋势更加突出。学校范围内以培养体育教师为职业定向的传统体育概念physical education已经无法涵盖现代体育学的全部,体育表演、健身指导、休闲体育等多种非教育类型的身体活动表现形式日趋成为现代体育的主流。

2.3 体育学独立期

1964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富兰克林·亨利[21]在全美大学体育协会年度学术会议上发表“体育教育:一个学术性学科”中指出:“以前的体育教育主要考虑可以为人们做什么,而现在应考虑拓宽该领域的知识体系;以前完全从职业考虑的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开始向学术性、理论性知识体系建构转向。”亨利的观点在美国体育界引发巨大的反响,进而掀起一場美国体育的“学科革命”。从此,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动作学习与控制等一大批与身体活动有关的专门知识迅速聚集起来,形成较为完备的有关体育活动和体育现象的科学知识群,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学”概念应时而生。

美国学者现在通常使用kinesiology一词来表达“体育学”的含义,认为它已经超越最初“人体运动学”[22]局限,而可以更有效表示当下比教育更多内涵:它是一种包括锻炼科学、竞技管理、运动训练、运动医学、竞技运动的社会文化研究、竞技和锻炼心理、体能训练组织、体育教育-教师教育和有关身体理疗、职业治疗、用药和其他与健康有关领域的职前培养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学术性学科[23]。kinesiology一词是随着人们对身体活动和体育现象认识不断深入发展到科学化程度而产生的,是对各门体育科学知识的综合表达,是体育学知识积累到具备内容的专门性、对象具有成熟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反映,尤其是在大学教育和研究语境中,表示知识分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时使用。

3 体育学概念的反思

美国体育学术界在“学科革命”之后逐渐认同kinesiology这一概念指代体育学,这也代表体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但是对于当下的中国体育而言,鉴于中国特殊的体育学术环境,暂时还不具备进行中国体育学科革命的条件,如若此时贸然套用美国式的“体育学”概念,其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所以,我们的体育学研究应当站在世界体育学历史发展的高度,兼顾中国体育学的研究现状,对当前中国的体育学概念进行反思,也为体育学概念赋予更适宜的名称和定义。

首先,在宏观上谈体育学,就是指整个体育学体系的总称,也只有在这一维度上才是真正的“体育学”。因为体育学本就应当是研究人类活动中所有体育现象、规律及本质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从而共同形成“体育学”家族。这种“学科群(簇)”是社会发展和学科演进的必然结果,赋予体育学应有的时代意义。至于当前研究者提出的“体育学”、“体育科学”、“体育学科体系”等概念,表达的实质都是宏观意义上的体育学,是同一回事。诚如张岩[6]所说:“拘泥与纠缠于‘体育学’与‘体育科学’的字面差别,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不能把问题弄明白,反而会适得其反。”存在但是具体来看,则极大分歧:熊斗寅[3]认为体育学(体育科学)应当包括“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含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体育管理科学类”;周西宽将体育学划分为3个等级层次,高层次学科指导低层次学科,而具有统筹指导的一级学科包括“体育哲学、体育学、比较体育学、体育未来学、体育史”5大类[24];1997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后,体育学成为教育学科门类下1级学科,并在研究生专业中设“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2级学科:邵伟德等[25]按照实用、可行、方便的原则提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管理科学和运动技术科学”4大类;鲁长芬[26]则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的两个重要的基础支撑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两大学科则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并建议将“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作为体育学的主体部分;刘一民等[27]基于体育行为的视角,将体育学分成“竞技运动学、身体教育学和健身休闲学”3个2级学科。中国的体育学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关于体育学科分类的分歧始终存在,但是无论怎样划分,学者们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类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理论或实践问题,都在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思索“体育是什么”、“体育应当是什么”以及“体育应当做什么”等问题。尽管不同的学者观点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视角,看似彼此独立、自成体系,却又殊途同归,共同组成一个大“体育学”。

其次,中观维度上的体育学概念,是指作为单一学科的“体育学”,通常被称之为“体育原理”、“体育哲理”或“体育基础理论”,其中“体育原理”的使用更为普遍。体育原理作为单一学科的体育学,其价值在于从整个体育学体系的宏观视野中,探寻不同理论视域下的体育现象和体育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寻找体育学体系中最具普遍性、共性的问题及存在的意义,还肩负着维系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内在联系的作用。如同教育体系中的“普通教育学”一样,“体育原理”探究的就是体育领域中最一般原理、方法和规律,还需要明确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厘定最基本的体育术语和体育概念,是体育学体系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体育原理”与“体育学体系”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其它分支学科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体育原理”在体育学体系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由于体育学是研究人类体育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人的问题的复杂性又势必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解决,使得体育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发展越来越快。体育分支学科愈发膨胀,使得人们更希望探究所有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共性,以及最基础意义上的“体育原理、规律和一般方法”,它不仅要回答“体育是什么?”问题,还要回答某些体育新学科“是不是体育”的问题。体育原理一般不会直接指导具体的体育实践,只是告诉最普遍对待体育的态度和方法。另外,根据学者们对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的考证看,“体育原理”是中国体育学发展的雏形,宋君复、方万邦、吴蕴瑞、江良规均出版书名为《体育原理》的基础著作,有机建立起体育与哲学、教育学、医学、生理学、解剖学、卫生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为体育学科的分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后,微观维度上的体育学概念,主要是指在体育类院系所开设的入门级课程的“体育学”,通常称之为“体育概论”、“体育学导论”或其它名称,其中“体育概论”课程通常面向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而“体育学导论”课程大多面向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如果说中观维度的“体育原理”尚且在学科层面提炼体育学体系的共性问题,而微观维度的体育学概念则将目光聚焦到课程层面,直接应用在体育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形成对体育学的基本认识:了解体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般规律,掌握体育学体系中各学科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的研究动向,以及体育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学生可操作的职前准备。“体育概论”或“体育学导论”是“体育原理”学科的课程化展现形式,一方面是体育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侧重体育规范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体育职业能力的实践指导,侧重体育实践技能的提高。這门课程主要是为告诉学生“体育学应当做什么”以及“体育学在实践中具体怎么做”等问题,并藉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发展方向。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不同的体育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名称和所选教材的差异性,使得“体育学”、“体育概念”、“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体育学导论”等课程名称同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界对体育学在中观维度与微观维度意义上的混乱。这种意义的混乱使得体育学课程的内容成了“体育原理”的压缩版,很可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中观而没有微观”、“重视理论传授却忽视实践引领”,缺少体育学自身最不可缺少的操作性和能动性。这种观念性的错误反映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不仅可能会让体育专业的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理论的基本兴趣,还由于缺乏体育实践能力的锻炼而丧失其赖以生存的专业竞争力,以至于最终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

从科学史角度看,任何概念都有意义不断演变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表现可能是概念内涵深度的增加,积累概念理论的厚度;也可能表现出概念外延广度的拓宽,吸收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赋予概念的意义,更新人们对概念的认识。但无论是概念的深化还是更新,都能够找到概念发展的历史轨迹,而对概念所有曾经的历史意义的尊重是进行学术研究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就体育学而言,以一个学科名词形式出现的时间尚且短暂,但以体育科学知识体系的形式出现已然久远,并且一些旧的概念意义现在依然适用。在当下的认识中,根据不同的语境,体育学概念还可以呈现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维度的意义。总而言之,体育学作为以体育现象和体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历史上任何体育科学知识的纵向传承,还涵盖了当下不同地域间的横向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们在探究体育学及相关概念的时候,一定要真正厘清这个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和意义维度,并尽量在同一体育学概念维度内展开有效对话,尽可能地搁置自己的“前见”,采用解释学的方法来寻求不同理解方式之间的共同点,才有可能使体育学概念越辩越明。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12.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体育》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361.

[3] 熊斗寅. 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 中国体育科技,1983,19(2):18-26.

[4] 周西宽. 体育学[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

[5] 王续琨,刘永振.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初探[J]. 体育学刊,2002,9(1):4-8.

[6] 张岩. 什么是体育学——兼与《体育学》和《体育方法论的思考》等作者的商榷[J]. 体育与科学,2004,25(5):25-28.

[7] 鲁长芬,罗勤鹏. 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辨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85-288.

[8] 约翰·齐曼. 元科学导论[M]. 刘珺珺,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5-7.

[9]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81.

[10] 胡德海. 关于什么是教育学的问题[J]. 中国教育科学,2013(2):31-55.

[11] 张岩. 元体育学是对体育学的超越[J]. 体育与科学,2004,25(6):36-39.

[12] 邓廷良. 体育学即“人学”[J]. 体育与科学,1987,8(2):1-3+16.

[13] 孙晋海.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4.

[14] 汉斯·波塞尔. 科学:什么是科学[M]. 李文潮,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1.

[15] 赵小娜,高新民. 概念起源问题的新问题及其解答[J]. 江海学刊,2014(3):42-50,238.

[16] DEBRA H. Bodily art:rhetoric and athletics in ancient Greece[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4:12.

[17] ALLEN G. From ritual to record—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M].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21.

[18] SYNTHIA S S,KARL M N. The philology of kinesiology[J]. Quest,1990,42(1):283.

[19] 郭紅卫. Physical Education和Education Physique出现时间考[J]. 体育学刊,2013,20(1):20-23.

[20] HERBERT S. Education:intellectual,moral and physical[M]. A L Burt Company,Publishers,1989:235.

[21] HENRY F M. Physical education—an academic discipline[J]. Journal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 Recreation,1964,35(1):32-33.

[22] 朱为模. 人体运动学(Kinesiology)——北美体育专业及院系的新名称[J]. 体育科学,2003,23(1):138.

[23] KARL M N. Physical activity,knowledge types,and degree programs[J]. Quest,1990,42(3):251.

[24] 富学新,杨文轩,邓星华,等. 美、英、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07,14(6):7-11.

[25] 邵伟德,马楚红. 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62-64.

[26] 鲁长芬,杨文轩,罗小兵. 对体育学科分类的分析与调整建议[J]. 体育学刊,2009,16(4):6-10.

[27] 刘一民,房蕊. 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学科体系重建:体育行为观视角[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5):404-407.

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必要性,然后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此群体自主学习能力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自主学习

我国现阶段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典型的问题是课堂学生人数过多,专业背景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有着不同的中学和本科英语学习经历,因此,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水平用“参差不齐”概括最为准确,对此群体的英语教学亦对英语教师构成了极大的挑战。而培养和发展这个群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思考如何为此创造条件。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属于一个特殊的语言学习群体,他们经历了中学和本科的学习阶段,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经验,包括英语学习的经验,因此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学生主体的研究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提高语言水平起着关键作用。但教师应意识到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自学”,它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可能和限度。自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和训练的。

我们研究的目标是使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四个特征的要求:一是要有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二是要有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三是要有建立在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四是要有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在这样目标的指引下,我们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对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摆脱传统的精读、泛读和听说教材,教学重点转移为指导学生“用英语”,而不是带领学生“学英语”,加强口语和书面实践,侧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授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分量,激发学生使用现代的网络来实践英语,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真正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教学模式。鉴于研究所的教学管理灵活度大,在征得有关负责人的同意下,我们课题小组选取了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生班进行了试点研究。

就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动机,制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目标;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监控和评估英语学习,学会检查学习计划是否科学、学习方式是否得当。英语学习的动机可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在中学和本科阶段,受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工具型动机,主要是应付考试。大多数人学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经过很多年的英语学习后,仍普遍存在说不出、写不出的困境,产出性技能很差,根本无法和讲英语的人士进行交流。实际上,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和一种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在欧洲大陆,几乎每个国家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都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必须具备很强的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才能应付与日俱增的英语信件、技术交流、国际会议等。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详细讲解英语学习的不同动机,尝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融合型动机,帮他们逐个制定适合自己和未来需要的英语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阶段性地举行测试,组织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英语学习,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2)帮助学生选择研究生英语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学习计划。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可以学会的,具有可教性,学习策略是鉴别会不会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课上概括地向学生介绍学习策略的有关知识,并推荐相应的网上文章让他们课下阅读。一般认为学习策略由三方面构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路和调节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和意志管理)。其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另外,一些对英语学习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运用方法也可较为具体地向学习者进行了推荐。比如谐音法、表象法、缩句法等如何能帮助记忆;图示法、符号转换法等如何能帮助理解。在对学习策略有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帮助英语学习者针对自己的基础、需求、客观条件与环境,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学习计划。

就教学内容上,我们从改善学生产出性技能与接受性技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出发,摆脱传统教材的束缚,强化输出练习,主要从中西文化的输入、学术研讨会的模拟以及应用文写作的教授等方面加大产出性训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语言形式。但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大了语言的输入,不过主要靠学生课下自觉完成。

(1)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输入。我们认为中西方文化的输入应该并重,交际法的教学模式重视介绍西方文化,但忽略本族文化。而中国学生必须加强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能力,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在信息对等的基础上和外国人交往。我们在示范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后,将学生分成三人或四人一组,让每组自行选择中国或西方某一文化专题,并针对该专题收集图片和信息,作成PPT,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口语练习改变了机械似的操练,学生们制作的PPT声文并茂,对文化风俗的介绍栩栩如生,激发了学生们英语表达的愿望,使他们变得“想学”。

(2)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模拟适合研究生的智力水准和心理特点。多数研究生英语话语能力薄弱,语言交际不得体。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以及毕业后应用英语的主要形式。所以,我们先组织学生观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实况,了解学术会议的程序,介绍发言稿的格式和语言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特点自主选题,四人一组写好发言稿,做好PPT并在课上模拟学术会议。使用英语在研讨会上进行学术性专题发言,学生们相互间进行专业介绍和交流。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扩展了学习空间,训练和培养了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这样既锻炼了他们口语和写作能力,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自主语言学习方式。

(3)应用文写作的训练。许多研究生只熟悉课本英语和课堂英语,不会查找英文专业文献和写英文摘要,甚至不会填写英语表格和写英文信函。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先给出英文贺卡、请柬、履历、申请信、邀请信的范文,再让学生仿写。学生们通过互评,完全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这些文体的英文写法。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强调了论文英语摘要的写作。目前,学位论文或主要学术期刊的论文基本都要求提供英汉两种文字撰写的论文摘要。因此,我们向学生介绍了英文摘要的分类,不同类型摘要的语言特点等相关的知识,并引导他们做适当的摘要写作练习。

(4)英文报刊、杂志选读和听力材料的自学。根据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只有在接受足够的输入的情况下,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所以研究生阶段还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听力量,但基于课时有限,加之理工科研究生已掌握了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布置给学生一些报刊、杂志上的阅读材料以及网络上的听力材料。最后,通过答疑、组织讨论、听力测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和督促学生增加语言的输入。这样既养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为语言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教学手段上,我们既注重合作学习,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宽学习渠道,做到课堂渗透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学生们在模拟学术会议和介绍中西方文化时,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的。这样就营造出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氛围,他们可以群体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验,成为语言学习的中心。另外,语言是变化的,所以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收听、收看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阅读英文报刊,适当接触一些适宜学生水平的原文报刊、书籍及原声带的影视节目,利用网络收看远程英语教育节目。我们还把电子邮件当作英语写作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这种写作形式中,学生之间可以对自己喜爱的话题和交谈对象加以选择,并且会得到即时的反馈。

我们课题组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着眼于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虚心地听取学生们对教学的反馈,不断地调整授课的方式和内容,使这门公共课深受研究生们的喜欢。当然,我们的试点研究涉及学生人数不多,研究的时间和广度都有所欠缺,教师自主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材料也不够充足。这些问题都有待将来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但鉴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状况,英语自主学习应该成为此群体的必然趋势。

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增加,给高校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的医学模式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疾病谱的转变,使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共卫生工作的范畴明显扩大。因此,只有保证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寻求合理的预防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预防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适应医学模式与疾病谱的新变化与要求。

随着研究生每年录取率的增加,跨专业报考的学生也逐渐增多。本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跨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本校预防医学研究生跨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困难及需求等,以期为本校深化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培养更多优秀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寻求新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其中本科专业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6名,本科为非预防医学专业,现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2名。

二、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男性18人,女性44人,男女性别比为9:22,平均年龄25.1岁;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男性为22人,女性为44人,男女性别比为1:2,平均年龄25.4岁。跨专业研究生中,本科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所占比重最大为62.9%。在就读研究生前有过从业经历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占6.5%,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占6.1%。

(二)专业报考情况

基于李慧敏等人对专业认同的定义[1],“包括报考专业、专业学习及就业态度三个方面”。本文从考研前对所读专业了解,以及学习的情况、学习态度和择业意向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75.8%的跨专业研究生就读现专业的方式为直接报考,另外24.2%的则为被动调剂;而非跨专业研究生中,保送本专业的占10.6%,直接报考现学专业的占78.8%,被动调剂至本专业的占10.6%。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考研前了解所读专业的占45.5%,而跨专业研究生了解所读专业的则为38.7%。

(三)学习情况

56.1%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59.7%的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27.4%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有学习压力,在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所占比例为16.7%。“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的跨专业与非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均在50%-60%之间。64.5%的跨专业研究生认为可以靠自己而不是他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可以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占54.5%。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的29.0%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所跨专业相关的书籍,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所学专业相关书籍的占19.7%。38.7%的跨专业研究生总是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非跨专业研究生总是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的占34.8%。96.8%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愿意选修课程,非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愿意选修课程的占89.4%。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在研究生阶段最想提升的能力有:研究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四)与导师的交流

此次调查中显示在研究生录取时,导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态度积极鼓励并优先录取的占19.4%。在所做或将做的课题题目的设立时,62.9%的导师会考虑跨专业学生特点,而37.1%的则不会。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30.3%的学生与导师一周的交流时间超过3小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一周的交流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27.4%。

(五)就业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30.6%有明确的就业计划,而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有明确就业计划的占25.8%。对于“现阶段的跨专业学习,在以后的从业生涯中是否会发挥重要作用”,41.9%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十分重要,学科的交叉学习有助于视野的开拓与知识的灵活运用;38.7%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重要,毕竟多学点比不学有作用;19.4%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一般,学习的东西在工作中也不一定用得上,以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加重要。

三、结论

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而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对其学业状况、职业规划及未来的社会成就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硕士研究生学习内容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些硕士研究生可能会感觉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专业的学习投入度不够,专业学习的目标、计划不明确等不良状况。同时,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重博士轻硕士”和 “重本科教学轻研究生教育”现象的出现,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就业不理想的专业学生可能会忽视平时专业学习,就业时放弃了自己所学专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了解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为其专业认同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2]。

本调查显示,跨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有压力”比非跨专业研究生比例高。30.6%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学习有难度,感觉无从下手,非跨专业的研究生认为学习有难度,感觉无从下手的占18.2%。跨专业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基本知识结构构建十分不完善,当他们进入研究生学习后,面对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专业,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都不明确,基础赶不上非跨专业的研究生[3]。跨专业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面临着三大压力:一是专业水准要求的导师;二是基本功扎实的本专业同学;三是寻找新求学生涯的坐标点。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不仅要看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而且非常重视专业的连续性,把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拒之门外[4],跨专业研究生还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本调查显示,22.6%跨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较非跨专业研究生学习更加刻苦,而非跨专业研究生为13.7%。跨专业研究生需要比非跨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投入更多。跨专业研究生中经常去图书馆翻阅专业相关书籍的较非跨专业研究生多。

本调查显示,非跨专业研究生中57.6%的认为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而跨专业研究生仅51.6%认为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从跨专业研究生自身考虑,应该学习更加刻苦,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主动弥补专业上的不足,;更加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发挥积极能动性,与导师定期进行交流与沟通。本调查示,96.8%的跨专业研究生表示愿意选修课程,非跨专业的研究生愿意选修课程的占89.4%。目前,多数院校研究生可选修的课程数量很有限,必修、选修课结构不尽合理,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因材施教,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学校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多方面需要加强:激发交叉学科优势的教学方法,跨学科学术交流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期望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日渐增多,已成一定的规模。跨专业的研究生与非跨专业的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很大的不足。这就需要学校和导师能因材施教,使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合理。1.实行“双导师制”,改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优质教师资源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实现现场导师与学校导师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科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2.选送部分有意愿的教师到相关部门锻炼学习,获取实际工作经验[5]。同时,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增加实践机会,提高他们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促其更好地指导学生。3.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点,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师参加跨学科课题的研究,使研究生学习到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另外,学校可开设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跨专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例如,市场营销、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以期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慧敏,胡成功,刘浩.法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

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5).

[2]彭胜华,康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社会

心理科学,2012,(8).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

学家,2013,(2).

[4]田志超,董志云.关注跨专业调剂研究生的心理压力

[J].中国研究生,2007,(1).

[5]刘艳青,沈洪兵,周建伟等.加强公共卫生硕士实践能力

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8).

[6]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

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研究生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到互联网的未来将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天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在职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数据的建立,使目前在职会计人员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将会被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提取所取代。从事基础性工作的在职会计人员将面临转型、失业的危机。本文从在职会计人员自身的发展出发,结合会计人员的层次结构,指出相对应的转型提升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在职会计人员;管理会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04

1 前 言

会计行业从以算盘作为核算工具的手工记账时代开始,经历了以会计电算化软件为核算工具的电脑记账时代,现已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使大数据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加剧,在职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将会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发生重大的变革。

大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日常生活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汇总的,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大数据有量大的特点,其数据容量超越目前我们接触的MB、GB、TB,升级到PB、EB、ZB等。大数据涵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具有多样性,从处理速度看有高速运行的特点。大数据来自于真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管理服务过程,具有真实性。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数据采集把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经过数据聚合、数据清洗变成对我们有价值的结构化数据,再利用存储设备将其存储起来,以备我们日后使用。未来大数据将会成为企业的信息化资产,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

目前,在职会计人员的工作经济附加值低,主要是对事后的单据进行基础性会计处理。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会计的工作内容将改革,人员需求数量将剧减。对于在职会计人员而言,寻求自身的转型发展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由于大数据的使用,会计人员转型问题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目前国内学者对传统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型的研究情况来看,普遍是从外部环境方面提出的。包括从企业培养人才的角度,提出企业要尊重人才,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从会计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传统会计人员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管理会计人员的崛起;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对传统会计人员转型的要求和途径。鲜见从在职会计人员自身的情况出发,结合在职会计人员本身知识结构、业务技能水平等因素的转型发展研究。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根据在职会计人员自身发展需求、发展定位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对该转型发展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层次,使在职会计人员从自身定位出发,向对应的管理会计层级靠拢,实现最小跨度的过渡。旨在适合大多数的会计人员,体现个性化要求。

2 大数据时代下在职会计人员的新知识结构体系

大数据时代下,在职会计人员仅凭原有的知识结构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不想被行业进步而抛弃的在职会计人员必须要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在职会计人员应在日常的工作之余,学习更新以下知识体系:

2.1 大数据方面的知识

学习了解大数据相关的知识,比如: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数据库、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2.2 与大数据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学会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学会使用可供数据分析的函数及简单的命令语句、学习了解数据库中SQL语句的编写和识别。

学习进一步处理会计大数据相关的工具。例如:SQL、MATLAB 、Splunk等软件。

2.3 管理会计及决策支持方面的知识

在职会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与管理会计有关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比如: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评价、财务决策、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结合管理会计工具书,着重培养管理会计以下的能力:(1)治理和风险管理;(2)战略规划与执行;(3)绩效管理与计量;(4)规划与预测;(5)产品和服务支持;(6)价值创造。学会使用管理会计类工具: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培养管理会计应具有的写作、分析、战略、绩效评价、成本控制、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朝着成本分析师、管理会计师(CIMA)方向发展,终极目标朝着会计领军人才、CFO进发。

3 在职会计人员的转换提升路径

在职会计人员转换提升路径应结合自身学历、经验、背景和对未来的定位来综合考虑转型问题。以下从三个层次来介绍在职会计人员的转换提升路径:

3.1 业务型管理会计人员

业务型管理会计人员是指在管理会计领域中从事一般业务的管理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人员中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3.1.1 分析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下,在职会计人员将精力投入到报告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中去。结合大数据的数据提取、数据挖掘提供领导所需的经营绩效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与新业务定价分析等资料,使企业对未来的经营情况及盈利能力的预测数据更加准确。

3.1.2 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的能力

管理会计应将触手深入到产品和服务中去,将工作内容拓展到生产、销售、研发中去。为生产部门提供成本分析、为销售部门提供销售分析等数据,有利于公司各环节成本费用的控制,发挥监控成本费用的功能,有效实现服务管理的目标。

3.1.3 价值创造能力

价值创造能力要求管理會计人员学会使用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例如平衡积分卡,作业成本法等。将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运用到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以及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去,发挥价值创造的功能,有效实现创造价值的目标。

3.2 主管型管理会计人员

主管型管理会计人员在业务型管理会计人员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随着国家政策一路带一路的实施,我国的企业会更多的涉及到收购兼并、对外投资、引进投资人等国际性业务,这就要求主管型管理会计人员提供财务可行性分析,兼并收益分析等资料供领导型管理会计人才决策。

主管型管理会计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预测、控制、评价、税收筹划等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中去。

主管型管理会计人员应着眼于未来,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使财务数据更具有指导意义。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进行风险点的挖掘,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财务制度设计方面规避和降低风险。

根据财务总监制定的财务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实现财务战略目标。

3.3 领导型管理会计人才

领导型管理会计人才在主管型管理会计人员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全局意识能力,达到CFO的能力要求。

领导型管理会计人才要有宽广的视野,要学会跳出财务思维看待财务工作。建立全局视野,从财务结合业务、销售、人力等多方面进行全局性通盘考虑,利用CIMA 战略计分卡等管理工具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在全局视野的基础上制定与公司经营发展相一致的财务战略目标,制定财务战略规划,监督财务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财务战略的目标。

结合《成为胜任的CFO》对培养领导型管理会计人才的指引。胜任企业最高财务负责人,需具备以下核心能力:财务战略管理及制定,公司治理,财务报告,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并购与重组可行性决策,税收筹划决策,价值创造与全面预算管理,审计监督与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信息系统,经营责任与资产管理。这些能力是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结构及远景规划决定的。

在职人员在转型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定位,寻求最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提升路径。

4 与时俱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在职会计人员,要认清行业未来的发展和趋势,转变我们固化的思维,从传统的会计行业中走出来,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大数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职会计人员转型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适应转型,在职会计人员应结合自身知识结构、经验积累、对未来的职位定位来综合考虑转型提升问题并规划适合自己的转型提升路径,实现在职会计人员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VR或AR等技术都将融入会计工作中,在职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科技发展的大潮下,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彩霞.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32.

[2]李守武.会计改革与发展之管理会计实践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6(19):2-6.

[3]唐勇.财务共享服务下传统财务人员的转型[J].财会月刊,2015(19):18-21.

[4]袁绪民,陈琦,张黎群.财务共享服务下财务人员的转型出路[J].财会月刊,2014(3):22-23.

[5]屈涛.财务共享:传统会计的时尚演进[N].中国会计报,2013-09-27.

[6]许金叶,许琳.关于企业会计转型的一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3(12):47.

[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为胜任的CFO[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造价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营销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