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医学论文范文

2023-03-21

妇产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学模拟教育;妇产科教学;临床操作;实践能力

妇产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在临床教学中既要尊重患者自身的意愿及权利,还要在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的同时,确保妇产科专业的学生拥有一定的实践机会,掌握最基本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但是传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对象是患者,单纯将患者作为临床见习的对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1-3]。同时,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已经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妇产科教学的需求,所以关于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7]。

1 传统妇产科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妇产科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妇产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大力提升,社会对于那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卫计委要求增加医学院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院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多是统一化、标准化的理论教学为主,临床实践教学主要是处于从属地位,常导致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无法得到系统的培养与提高,加上有些医学院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妇产科实践教学的现实需要,严重滞后于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1.2 教学资源的供需失衡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行,高校在校生数量急剧上升,而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人均占有教育资源数量开始日益紧张。目前,在妇产科教学中,学生多、患者少、学生可享受教学资源数量供需失衡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这就使得学生的妇产科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1.3 患者对妇产科教学的配合程度下降

基于妇产科的学科特殊性,患者和服务对象都是女性,所以无论是在妇产科疾病的检查环节,还是妇产科疾病的治疗环节,都会涉及到患者的个人隐私问题,常需要同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接触。但是随着妇产科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要么不信任实习生,要么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经常出现不配合学生实习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如不配合实习生的病史询问、不让实习生进行观摩和操作等,这使得妇产科学生能够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越来越越少,给妇产科临床教学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1.4 临床实践教学难度大

近年来,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难度加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妇产科患者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相关法律对这方面的界定和规范也越来越严格,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非常注重医院患者个人权益的保护,对于还没有获得执业资格的学生,是不能进行临床医疗行为的。因此,对于医学院妇产科的学生,一部分还没有取得医师职业资格,所以没有权利为患者提供临床诊治服务,这对妇产科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是非常不利的。

2 医学模拟教育的应用优势

首先,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可以脱离对患者的严重依赖,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会更具灵活性和方便性,教师可以提前制定更加详尽的教学计划,以增强妇产科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其次,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和地域性,而且在诊疗实践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罕见病,连医学教师都不一定会碰到,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理论性的知识灌输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临床实践教学机会的获取更是非常难,所以通过医学模拟教育手段,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知识获取难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处理妇产科特殊病例的能力和素质,以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再次,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直观性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全方位的感知妇产科的专业知识。例如,对于孕妇分娩的过程,绝大部分在盆腔内完成,如果教师单纯通过文字讲解这个过程,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借助医学模拟教育,教师可以对人流负压吸宫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等非直视下的手术进行模拟,通过模拟、演示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窥视手术的全过程,而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复性的模拟和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是传统妇产科教学所不具有的优势。

3 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角色模拟扮演教学法

该方法能够将情境教学、角色扮演、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实现妇产科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结合,是医学模拟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例如,在某节妇产科教学课堂上,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模拟医生,让另一部分学生模拟患者和患者家属,分别进行病例的问诊、辅助检查和诊断,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再由模拟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最后学生互换角色进行模拟教学。该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形成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3.2 建立模拟培训系统

随着妇科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已经成为每个妇产科医师应当掌握和具备的技能,对此学校可以通过虚拟培训系统来解决学生对于内镜技术的掌握问题。例如,虚拟现实模拟器和视频模拟训练箱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宫、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3.3 标准化患者与电子标准化患者

标准化患者是医学模拟教育为满足时代教育需要而逐渐产生的,能发挥扮演患者、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角色,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压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妇产科问诊和查体技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标准化患者的教学方法最早在西方国家得以应用,在上世纪末才逐渐引入我国并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其在我国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电子标准化患者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教学系统通常包括电子标准化患者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两部分内容,能确保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而且便于学生的反复练习。但是由于电子标准化患者在子宫收缩乏力、阴道大出血、子痫等专科体征方面的表现力比较缺乏,所以其在妇产科教学上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

3.4 虚拟现实的远程医疗系统

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帮助操作者在本地的一个虚拟患者模型上进行操作,其动作通过高速通信网络或卫星传递给机器人,对远距离患者进行手术,或由计算机产生虚拟的操作者来为手术提供指导。基于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系统的主要优势,将其应用到妇产科教学当中,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如以机器人作为教学的载体,模拟妇产科专家的操作来指导学生实践,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机器人可以进行及时纠正,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大有裨益。

3.5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

该技术可对难以通过直观或 B超、MRI、CTA检查了解的盆腔脏器、血管、软组织等进行三维立体的呈现,体现现代医学个体化、精确化和数字化的主要特点。目前妇产科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已应用于子宫肌瘤、胎盘植入介入治疗和宫颈癌的术前动脉化疗之中。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产科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为学生的模拟手术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对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12,13]。

4 医学模拟教育应用于妇产科教学的改进建议

4.1 重视同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

医学模拟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而传统教学法仍旧具有自身的优势,所以教师在制定妇产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时,要重视医学模拟教育同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如病案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形成对模拟教育的有效补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14,15]。

4.2 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

基于医学模拟教育的不足以及临床患者缺失等实际情况,实习带教教师可以适时充当模拟患者的角色,有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和交流,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优化教育方案。例如,教师在模拟标准化患者时可以指导和训练学生的病史采集技能,熟悉疾病诊断与治疗步骤,纠正学生在问诊、诊治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3 建立起规范化的妇产科模拟实验室

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所以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建立妇产科模拟实验室,构建临床模拟教学平台。基于妇产科教学和医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学校要先对当前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模仿当前医院妇产科的资源配置,建设高仿真的模拟产科诊室、模拟产房、模拟妇科诊室、计划生育手术室等,为医学模拟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4.4 加强模拟教学模型的改进及开发

医学模拟教育的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展,需要有大量先进、标准的教学模型作保障,而且还能降低教育成本和节约教育资源。同时,对于一些模拟教育还无法涉及的教学领域,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教学模型的开发工作。

总之,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的传统教育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医学模拟教育不仅在帮助学生训练专业操作规范上独具优势,也很好地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弥补教学病例缺乏、诊疗操作次数少等传统教学的弊端,减少了妇产科临床教学风险,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诊断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充分保证了妇产科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桂萍,梁桂玲,洪红. 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21):382-383.

[2] 陶玲,周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15, 44(11):1316-1318.

[3] 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50-51.

[4] 韩新鹏,李朗. 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新人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720-722.

[5] 蒲丹,唐怀蓉,陈相军,等. 医学模拟联合病案教学在急诊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2015,30(6):1039-1041.

[6] 庄宝祥. 人文关怀理念下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8(6):88-89.

[7] Anwar NA. Combining simulation and demonstration videos of the cardiorespiratory examinations in medical student teaching[J]. BMJ Simulation and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2014,1(S1):A9.

[8] Cheng A,Lin YQ. 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teaching pediatric resuscitation:current perspectives[J]. 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5,`12(32): 239.

[9] Welch SA,Gawthorne JL,Berry MJ. Simul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2,197(6):331-332.

[10] 冯敏,李艳霞,孙博,等. 优化组合医学模拟教学及传统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5, 31(8):1263-1265.

[11] AbdulmohsenH Al-Elq.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Medicine,2010,17(1):35.

[12] 金丹,张元智. 数字化虚拟可视重建在显微外科皮瓣、肌皮瓣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 22(3):227-229.

[13]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2005,28(3):337-339.

[14] 张熙芳. 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翻转课堂模式和医学模拟技术[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1):4-6.

[15] 朱慧芳. 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医学模拟教学的应用[J].大家,2012,(10):140.

(收稿日期:2016-04-26)

妇产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产科;护理质量

妇产科护理内容包含产前护理、产后护理以及母婴同室护理等,临床对护理质量的需求根据患者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完善;护理干预在妇产科的广泛使用取得较满意效果[1]。护理干预通过对护理服务的标准进行制定,护理人员在接受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后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从而对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提高护士的职业操作技能还有效保证母婴生命健康安全[2]。笔者对我院妇产科40例产妇采用护理干预并与40例常规妇产科护理的产妇进行对比,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岁~38岁,平均(29.3±3.2)岁;孕周在35周~45周,平均(39.3±2.6)周;经产妇8例,初产妇3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岁~40岁,平均(29.6±3.8)岁;孕周在36周~44周,平均(39.8±2.9)周;经产妇7例,初产妇33例。经B超检查和盆骨测量后排除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等产妇。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产次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内容如下: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内容:①统一配置产后饮食方案;②常规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③检测分娩后相关指标,如心电图,胸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以便观察产妇产后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

1.2.2观察组产妇护理方式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进行产前宣教,对产妇进行医院服务、设施、环境、临床征兆、产床模拟分娩等各方面的宣教,有利于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②采用“一对一”陪产模式,由1位高年资的助产士全程陪同分娩,根据分娩情况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态度诚恳,语言温柔。③每周定时进行1次母婴专题讲座,知道产妇及家属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其掌握抚触、新生儿沐浴、游泳等技巧。④母婴同室,产妇24h均与新生儿一起,增进情感交流,培养良好亲子关系,提倡并鼓励母亲采用母乳喂养。⑤对每一位产妇进行详细的从待产到分娩后记录,全程进行监护,电话随访,保证母子平安。

1.3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形式表示,并进行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妊娠及分娩是每个母体均会经历的特殊生理时期,其发生发展的结局即是新个体的诞生;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常会对产妇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呈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特性,是否帮助护理对象生命质量提高以及工作完成的效果[3]。临床妇产科护理中为产妇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环节中的重点,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用力技巧指导、相关分娩知识的宣教、鼓励产妇配合生产有效缓解患者分娩时的痛苦,保证母婴安全。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母婴健康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在90.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在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关系评分以及总评分上均较对照组优异,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护理干预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取得显著效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产前教育、“一对一”陪产、母婴同室、母婴相关知识宣教以及电话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4]。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贾红霞.助产士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457-3458.

[2] 李晓丽.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16-217.

[3] 李素娟,冯秀红.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7):154-155.

[4] 贾高丽.基于人性化护理的妇产科术后优质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3,10(14):301-302.

妇产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学工作的可操作性、创新性、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育,对2016级、2017级本科临床医学学生进行妇产科学线上教育研究,达到课前预习、线上授课、课后练习及辅助线下复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    键   词]  “互联网+”;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

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的工作中,应该积极采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综合平台,通过相关的平台指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参与到练习活动中,辅助线下的复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开展线上授课的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指导工作目的。

一、“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在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工作中,教师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相关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自主学习和掌握妇产科学有关的知识。教师在平台中可以为学生传输各种学习资料与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平台中自主选择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形成正确的自学观念意识,可以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彰显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的重要作用[1]。

(二)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操作性

教师在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工作中,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能够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操作性。主要因为相关平台的应用,并非单纯阐述理论内容,而是将混合式教学当作核心部分,利用线上平台简化教育内容,构建出完善的操作程序,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全面渗透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使混合式教学更加具有操作性,满足妇产科学的教学根本需求[2]。

(三)有助于提升教学的创新性

妇产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用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以创新教育工作思想与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使教学工作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模式,增强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在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为保证在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中有效应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该遵循相关的教育要点,确保教学工作质量。具体的应用要点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遵循体验性的要点

教师在使用线上教育综合平台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体验性的要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按照妇产科学的理论内容、实践操作内容等,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块,设置基础知识模块、高难度知识模块、创新拓展性模块,使得学生按照自身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不仅可以满足学习需求,还能得到良好体验,促使学生全面学习妇产科学知识。

(二)遵循个性化的要点

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工作中,教师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该遵循个性化的要点,学生在平台中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等,个性化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了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工作,教师在使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期间,还需利用游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问题驱动教学法等,设置相关的线上授课模式,使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各种知识,全面掌握妇产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

三、“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在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互联网+”的背景下,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在線教育综合平台,确保教育工作质量。

(一)科学开展课前预习的教学指导工作

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该重点开展课前预习的教学指导工作,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学生设计学习支持系统,使学生可以全面预习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师在采用学生课前预习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先设置课前预习的主题、内容,形成课前预习的导向,在学生预习期间一旦遇到难题,就可以在学习支持系统中提出问题,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教师互动,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课前预习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按照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工作要求,为学生设置课前预习的系统,使学生端正心态,归纳总结课前预习的经验,有效完成各方面的预习任务。

如,教师在2016、2017级本科临床医学学生进行妇产科学线上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特点,在课前预习阶段,为学生在平台中设置自主预习的视频资源、常见问题内容、案例内容、素材资源与文献资料等,满足学生的课前预习需求。在此期间还需要设置课前预习的在线互动模式、解答疑问系统,在学生预习期间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做出相应的指导,解答学生在课前预习期间所提出的疑问,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3]。

(二)做好线上授课工作

妇产科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法,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效果,应该积极利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有效开展线上授课工作,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线上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完善教学指导程序,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妇产科学知识,然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有效进行反馈评价,这样在完善线上授课工作模式与体系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的教育指导效果。线上授课的教学工作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视频、操作系统的设计,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按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合理设计线上授课教学模式,不保证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效果[4]。

如,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工作中,教师采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开展线上授课工作,应该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借助微课视频、慕课形式与公开课形式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在教学指导环节,全面分析学生在妇产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明确有无缺陷,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开展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尤其在妇产科学临床方面实践教学工作中,应该利用线上模拟、线上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实践技能形成全面的理解,使学生积极学习各种技能。在线上反馈的环节中,应该为学生设置基础性、操作性、创新性的问题,根据学生问题的解答情况,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水平,按照学生的学习缺点针对性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5]。

(三)课后练习与辅助线下复习

妇产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该重点开展课后练习活动、辅助线下复习工作,借助先进的平台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辅助线下的妇产科学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知识的复习,便于学生巩固学习相关的节能与理论知识,减轻学生课后复习的负担,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6]。

如,教师在妇产科学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该为学生提供课后练习、下线复习的辅助,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之后,全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保证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指导工作效果。教师可以按照妇产科学的课程知识、实践操作内容,在学生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梳理重点和难点知识,表扬学生学习优点的同时,指出学习不足,然后为每位学生提供线上复习的视频与资料,使学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在学生课后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操作技能的练习项目,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课程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7]。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有助于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操作性、创新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妇产科学的混合式教学期间,教师应该积极采用“互联网+”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指导系统、课堂中学习系统、课后复习系统,全方位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保证教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苏莎,曾彬,王素梅.“互联网+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9,22(13):94-95.

[2]张立芳,张宇迪.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在临床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启示[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6):755-756.

[3]毛思思,雷磊.互聯网+课堂新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0-32.

[4]易水晶,肖松舒,龙买连,等.浅谈SPOC联合PBL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妇产科住陪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35(10):86-87.

[5]魏璇,张元珍,陈雨柔,等.“互联网+”时代下的妇产科临床教学模式新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71-73.

[6]盛少琴,赵蕾,刘佳俐,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1):69-70.

[7]张丽,张向华,刘璇,等.《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5):137-138.

◎编辑 张 俐

妇产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自我院入院治疗的55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将这5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并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半年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55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3153,P<001)。结论 妇产科实行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人性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13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生育健康的要求以及护理质量也开始大幅度提高,因此妇产科相关安全管理以及人性化护理也开始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也做出相应的改变[1]。本文主要通过对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以及人性化护理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55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将这5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3岁-60岁,平均年龄355岁。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0岁-57岁,平均年龄375岁。两组病程均为半年至一年,两组中所有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差异性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并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半年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有效率。

13 疗效判定显效 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生活和工作完全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和工作基本不受影响。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加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具体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水平也逐渐提升,因此对健康的需求以及维权意识开始大幅度增强。而妇产科病房暴露问题的增加也开始为病房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增强临床人性化护理以及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则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55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3153,P<001)。下面进行探讨与总结:

31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首先应做好首诊责任制的工作,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合理规范工作程序,将护理工作细化,合理分工,责任护士对护理每一步骤进行把关,实行危重、死亡以及疑难病例共同讨论制度,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改善。

311 严格进行质量把关 加强产房改造,要求隔离待产房布局达到标准化要求[3]。强化急症抢救流程以及操作规范性要求,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和疫苗管理工作。此外护理人員还要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实践技能操作水平,较高的操作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服务质量。

32 人性化护理要求

321 改善服务态度 要求患者做到举止文雅、态度和蔼、用语规范,力争用最佳的状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与质量。

322 转变服务观念 要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量满足病人一切的合理要求,坚持人性化护理原则,不仅要关注病人所患疾病,更要求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心情、尊重患者所想,排除患者因疾病所出现的心理障碍,使其能主动并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还应积极融入到患者中,主动了解病人,并为其讲解最基本的临床妇产科知识,让患者对妇产科有一定的了解,并鼓励患者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分娩的过程可以顺利完成[4]。

323 注意心理护理 沟通是优质护理的最重要方式,合理的沟通方式可以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树立护理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给予其耐心、清晰的讲解,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感。

综上所述,妇产科实行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燕琴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89

[2] 侯纪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89,136

[3] 李倩,李瑜秀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1):58

[4] 白芳纯,陈绍云浅谈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39-139

妇产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目的:对妇产医院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接受腹部切口手术的病例共7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给予饮食上的指导、心理上的护理、手术中和手术后接受系统的整体护理,对手术后的护理效果和体会进行观察,并作出总结。结果:在进行了科学护理之后,所有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5±0.2)h,住院时间为5~11d,平均住院时间为(6.3±1.8)d,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可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在95.2%以上。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来看,在手术后发现伤口脂肪液化症状的患者一共有16例(占2.2%)。手术后发现伤口感染症状的患者共有9例(占1.2%),患者在接受积极护理之后都能够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患者腹部切口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并发症,防止手术风险的产生,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为提高。

妇产医院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现阶段,在临床方面,妇产科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相应的,治疗的方案也不是单一的,可以进行选择,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术就是腹部切口。不过,这种手术会形成一定的创口,同时患者想要恢复手术前的状态,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在这个时期内,可能会出现后遗症以及并发症,如胀气等,这对于患者以及家属来说,都是一种心理压力。本文主要对腹部切口手术如何护理以及成效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系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接受腹部切口手术的病例的730例,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对腹部切口患者护理中的方法与研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现在反馈如下。

1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进行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730例案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4~50岁,平均年龄为(36.3±2.4)岁。当中异位妊娠病例有63例,剖宫产术病例有620例,子宫次全切手术病例有31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病例有10例,畸胎瘤切除术病例共6例。

2结果

对患者实施科学护理之后,所有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5±0.2)h,住院时间为5~11d,平均住院时间为(6.3±1.8)d,结合调查问卷的反馈可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达95.2%以上。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来看,有16例(占2.2%)患者在手术后发现伤口脂肪液化症状,有9例(占1.2%)患者手术后发现伤口感染症状,患者在接受积极护理后,均治愈出院。

2.1如何护理

2.1.1手术前如何护理

2.1.1.1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需要采纳营养师的合理建议,制定有利于患者恢复的饮食方案,纤维以及脂肪的含量不能过高,各种能量的补充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每日多餐,并且控制食量,某些患者并发了糖尿病,就更应该注意,要通过药物进行控制,以保证患者具有正常的血糖值。有些患者年龄偏大,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者是缺乏营养,为了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应该多补充能量以及蛋白质。

2.1.1.2如何在心理方面进行疏导

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会比较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多加劝慰和安抚,使患者心态平和,防止在手术当中情绪过于紧张。要使患者了解自己患病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方案,这样才可以减轻因为不了解所产生的恐慌。在手术之前,要和患者一起做好各种准备,护理人员应该在病房内进行适当的宣传,告诉患者在接受麻醉时以及手术之后应该注意什么,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应该具有职业道德,掌握相关的技能,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加信服。

2.2健康指导

护理员要明确告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检查的各种事项,比如在检查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指标时,必须要空腹进行,同时在手术之前的四个小时,是不可以喝水的,八个小时之内不可以进食,这样肠道才能符合手术的要求。某些患者出现并发症,应该告知他们正确的诊疗方案。手术之前,护理员要告诉患者如何咳嗽,并且进行解释,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咳嗽造成的创口开裂。让患者知晓,手术前是不可以吸烟的,同时还要将肚脐里面的污垢清除,让皮肤处于一种干净的状态。

2.2.1如何在手术中进行护理

在进行手术时,如果患者身体符合条件,可以采取横切口,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缝合张力。为了确保麻醉可以起到最佳的效果,医生和护士应该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在手术过程当中以及术后引发其他病症,对创口进行缝合时,护理人员应该很好的配合医师,选用合适的材料,动作要尽量的轻柔,这样可以防止腹壁组织的损伤,让护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2.2.2手术之后如何护理

2.2.2.1如何护理切口

对于康复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术后如何护理切口。一般情况下,当手术结束,护理人员要随时的观察患者的创口有没有非正常情况的出现,比如渗血、渗液以及切口的张力等。要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可以让患者平躺在床上,双手在患者的腰腹两边轻度的按压,这样可以缓解咳嗽带来的张力。每一个患者接受药物的程度是不同的,护理人员要按照测试结果,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防止创口出现感染,尤其是在服用抗生素时,更应该慎重对待。某些患者身体较为肥胖,术后要用红外线对创口进行照射,同时不能让创口附近出现潮湿的情况,主要是为了避免脂肪液化。而且,为了使患者的肠胃正常运作,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不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动作,除此之外,手术后还要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要多吃一些易消化而且纤维和蛋白较高的食物。

2.2.2.2如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经历过手术之后,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感觉到疼痛,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就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物理疗法以及药物疗法,引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如可以听歌等。此外,还应该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因为长时间的卧床,出现褥疮。

3讨论

近些年来,在对妇科疾病进行诊疗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腹部切口手术,这种方式的效果也是很理想的。但是腹部切口手术会带来一定的创伤,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感染以及胀气等情况,还会有很多的并发症,比如脂肪液化以及创口疼痛等,这对于患者以及家属来讲,都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因此,对于护理工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采取合理的手段,避免出现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通过实验可知,进行了腹部切口手术的所有患者当中,手术之前,引导他们正确饮食,安抚他们的情绪,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对他们进行各种护理,结果出现脂肪液化的只有十八例,出现创口感染的只有八例,对于这种护理效果,患者还是比较满足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对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之后,如果在护理方面得当,是可以减少手术带来的风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并发生的出现,这样有利于患者在手术后尽快的恢复。从手术准备阶段,到手术结束整个过程,如果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并且及时的和患者进行沟通,是可以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负担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应该大力地提倡。

参考文献:

[1]汤俊.妇产医院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养生,2015,(10).

[2]周宏.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

上一篇:妇产论文下一篇:生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