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文

2023-03-26

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别作以下介绍。

第一代EDA技术是电子图板时期。

早在60、70年代,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时期的来临, 计算技术发展很快, 同时电子设计进入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开发应用时期, 电子系统产品设计从原来的分离元器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所代潜, 并且每片集成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从原来的几十、几百也逐渐增至几千以至上万。传统的手工绘制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版图的方法已无法满足设计精度和工效的要求。需要和可能迫使电子设计工程师对二维平面图形开始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代替繁杂, 机械的手工设计。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通常可称谓辅助制图, 有人形象地将它叫做电子图板。电子图板虽说只有几何图形的编辑和分析能力, 所支持的设计能力与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系统相比是很有限的, 是一种很低级的辅助设计工具, 但确是从手工到自动的一次飞跃, 是从无到有的变革。

第二代EDA技术是以电路辅助设计和仿真分析技术为核心, 分支软件迅速发展时期。可以叫辅助设计和仿真分析时期。

到了80年代初期, 随着计算和微电子技术发展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像数字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分析、混合电路分析、热分析、时序分析、失效分析、印刷电路板自动布线等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软件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但这些软件之间基本上都是互相独立的, 相互之间无什么联系。不妨我们称它们为分支软件。往往一个分支软件只解决一个专门问题, 把一个软件分析的结果送到另一个软件去做另一方面的分析研究时, 就需要重新人工输人数据, 非常费事。尽管如此, 这些工具的应用, 使设计工程师在产品完成之前就可预知某些功能、特性和从传统实验方法中无法获得的各种信息, 因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再有自动布线工具的应用, 不仅使多层印刷电路板,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自动设计成为现实, 同时由于集成电路设计周期的缩短, 设计费用的降低, 使其按用户需要设计制造变成可能, 因而又引出以半定制、全定制为特征的专用集成电路 (ASIC) 的概念, 使集成电路制造在80年代中期又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化。

第三代EDA技术是集成综合概念设计时期。

进入90年代后, 人们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分支软件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逐渐把各自独立的, 各种不同应用的分支软件用一个统一的集成软件来管理, 形成所谓的框架式结构。总的框架规定了各个分支软件进入这个框架的共同标准, 在这个总框架中具有共同的人机界面, 共同的低层语言, 共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共同的输入输出数据格式和调用规则等, 使得几十个甚至更多个由不同公司, 不同专家为解决电子设计中的不同问题开发出来的软件, 能够自如地组合装配起来, 全面解决电子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2 对EDA技术的进一步理解

EDA首先是为电子装置的正向设计服务的。所谓正向设计是按照传统设计方法, 也就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正常思路, 先有一个构思或者叫概念, 形成一个框图, 再自上而下, 由大块到小块, 逐步设计的方法。正向设计也是发明家的思路, 而与之相反的反向设计则是剖析系统产品的细节, 例如从解剖版图到做出同样性能和功能的部件或系统。是出于仿制方法的思路。

第三代EDA作为新一代EDA技术要解决系统层的描述, 系统层的仿真和综合。新一代EDA技术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数据库, 每一层次的设计工作直接为相邻的层次和工作提供了它的数据, 并且可以随时更新和检验, 这就使得本来要串行的工作, 变成了同时的工作。比如设计电路的同时, 在元件上标注出型号参数。设计印制板时, 图纸上直接就打出了元件的清单, 使得文档与设计同时产生, 这样把系统、电路、芯片、测试方法和测试码、文档同时进行的方法, 可以使设计周期成十倍的缩短, 有人给了它一个专用的名词:同时工程, 同时工程实际上还包含了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和快速制造 (CAD/CAM/CAE/CAT) , 使设计加工、制造, 测试都能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 因而产品上市周期大大缩短, 为了说明EDA的威力。系统层:它接受的输入是对系统的要求, 有关系统组成的设想和概念, 它的输出则是对其各组成电路框图的指标和全系统所能达到的性能, 因此可以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电路层:系统层的输出, 通常是用VHDL语言或C语言描述的子系统要求, 加上一定的约束条件。版图层:这一层将随各种电路的不同实现方式而异, 如果是做成专用芯片ASIC, 则可以用电路层的输出实现芯片的自动布线, 并在人工干予下进行调整、测试和检验。如果是做成现场可编程阵列 (FPGA) , 则由另一个工具进行编程。如果是采用通用IC芯片搭成印刷电路板结构, 则可由通用IC芯片中库的器件, 在屏幕上接线并仿真, 成功后, 可以对印刷电路板自动布线。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设计, 不必搭电路, 不必先采购各种元器件, 也不必担心安装调试中的意外。在计算机屏幕上一步就可以进入印刷电路板设计加工或芯片制造,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

3 结语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属于高新技术, 涉及面很广, 是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计算机学、半导体技术等结合的产物, 加之发展速度又如此之快, 虽然参加了一些技术交流和研讨会, 从中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但觉得适合我们阅读的文章不多, 特别是对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员来说更是如此。这里根据学习体会, 谈一点EDA的发展历史, 不仅对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有益, 而且对判断本单位本部门处在哪一个时期, 找到与先进技术存在的差距, 根据拥有的实力, 争取条件迎头赶上也是有好处的。

摘要: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概括起来讲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本工作平台, 应用了计算机图形学、拓朴逻辑学、计算数学, 以至人工智能等多种计算机应用科学的最新成果开发出来的一整套软件工具, 辅助电子设计工程师从事电子电路, 电子产品和系统设计的综合技术。电子设计CAD (EDA) 与机械CAD有互相结合, 相互渗透的趋势。机械产品中往往用到许多电子部件和装置, 电子产品中也需要进行机壳和结构等机械设计, 二者结合集中体现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电子设计自动化成了最热门的课题, 这种设计方法是在产品投产前就进行产品的系统仿真和实验工作。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产品,电路辅助设计

参考文献

[1] 潘松.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技术及其应用 (一) [J].电子与自动化, 2000 (1) .

[2] 陈波, 尹成群, 范寒柏.ED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J].电力情报, 2002 (1) .

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2篇

伴随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出行方面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汽车成为人们出行所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已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传感器种类以及数量的增加, 在满足汽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方面要求有着积极意义。

2 汽车智能化传感器的要求体现

目前汽车电子已经不再是以往的电子元器件或者组件加微处理器的操控系统时代, 而是已经发展为通过高速总线统一交换汽车电子装备以及系统数据综合、智能的新阶段。现代汽车, 主要通过多个电子控制单元组成相应的电子系统, 从而使得各个单元能够独立操作, 并且能够保持相互协调状态, 使得汽车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下。但是, 我国在微传感器以及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于发展起步较晚, 很多技术名称还处于含混状态, 为此被统称为传感器。而汽车智能化磁传感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即:

首先, 必须快速、正确、可靠的操控动作。由于传统的传感、处理以及执行系统无法跟随现代汽车发展步伐, 很难满足现代汽车发展要求。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们在使用方面的要求, 便需要通过硬件的集成以及直接交换数据等不断提升传感器的智能化, 最终达到快速有效提升传感器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目标, 并且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好的、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其次, 要实现汽车器件、电路的微型化以及集成化目标。当前电子装置已经成为所有汽车的必备部分, 通过电子装置有效操控汽车机械结构部件, 使得汽车机械构件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那些狭小的汽车内部空间而言, 构件系统的空间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要确保实现电子控制单元和受控制部件能够更好地结合使用目标, 便需要确保汽车器件和电路的微型化以及集成化, 只有这样, 才能够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

最后, 需保证电子控制单元的智能化。实际上, 汽车的某些部件在设置过程中, 多数都保持在备用状态之下, 如汽车内所安装的安全气囊, 只有在特殊紧急的情况之下才能够被启动, 而这便要求汽车自身拥有较强的自检与自身维护能力, 以此来保证汽车各部件可以保持在正常运行的状态, 并且其可靠性也更高。

3 汽车传感器智能化相关内容分析

如今, 汽车传感器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也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感器在整个汽车信息系统中处于最前端, 为此, 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给汽车系统作用的发挥带来极大程度的影响, 为此, 该部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1 智能传感器功能和特点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较多, 如自动补偿功能、自校正以及自标定等。智能化传感器在应用期间, 能够不受汽车运行环境的影响, 可自动的采集相关信息数据, 并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 还能够自动的监测和量程汽车的各个零部件, 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以及信息判断等操作。与传统汽车传感器相比, 智能传感器拥有更高的精确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正是由于这些性能的存在, 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汽车使用者对汽车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 还能够有效减少汽车的噪音, 特殊材料以及工艺的融入, 使得传感器的成本被最大限度的缩减, 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推广以及使用。

3.2 传统汽车传感器的缺陷

传统的汽车传感器受到技术以及生产等方面的限制, 导致传感器的性价比偏低, 同时性价比提升的幅度也受到了限制。这与靳远在《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智能分析和应用》一文中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并且传统的汽车传感器噪声比较大, 其参数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 敏感度比较低。可新型的智能传感器, 不仅能够满足低成本的要求, 同时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汽车传感器在使用方面的各种要求, 这也成为传感器被广泛使用的必然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已经逐渐广泛, 同时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与传统传感器相比, 新的传感器具有多功能、集成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也正, 因此, 传统传感器被取代是一种必然。智能化传感器的应用, 不仅可以为汽车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 同时在推动汽车行业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摘要: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 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已经成为汽车使用者的首选设备, 其原因在于, 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的应用, 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汽车驾驶安全系数, 同时也能够保证汽车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为此, 相关单位必须给予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智能应用高度重视, 通过对其的有效研究, 使得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被更加有效的应用, 同时为人们的出行创造更加有力的环境。

关键词:电子传感器,汽车自动化,智能分析

参考文献

[1] 常春霞.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智能分析和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6 (9) .

[2] 于洋.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智能及应用探究[J].新材料新装饰, 2014 (12) .

[3] 靳员.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智能分析和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5) .

[4] 靳远.汽车自动化电子传感器智能分析和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2) .

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3篇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模式较为封闭、单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仍占据主体地位。在EDA技术这类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目前,课程教学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教学方式上,除了大量采取了多媒体教学形式外,教学方式仍是单向灌输,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为被动接受,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的传播,但对知识运用涉及较少,且大多数由教师直接介绍给学生,侧重于讲解概念和机械式的演练,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问题解决的不多,同时,由于课时有限而内容较多,以至于在课堂上没有学生发挥的时间;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考核方式,仍采取传统考试的方式,重点考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缺乏对学生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改革措施

在EDA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逐步完善教学大纲,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也做了一定改革。

“学中做,做中学”开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程主要讲授:EDA技术的基本知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原理;VHDL语言;EDA开发系统的使用。如果在课程讲授初期按部就班从单纯介绍基本知识入手,学生对可编程器件和EDA技术设计流程没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听课会感到比较枯燥,没有学习兴趣,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EDA技术实践性很强,侧重于应用,不需深入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就可完成一些数字电路的设计。为了更好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学时,从EDA技术开发工具和实验系统介绍入手,帮助学生在感性上对EDA技术产生一定的认识,第一次课可以在实验室以绘制原理图的方式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教师演示整个设计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学着再做一遍,这样学生很快对EDA技术设计流程有了很清晰的认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以后再接受其他知识时会有整体性的概念,也不再有盲目性。

“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探索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在VHDL语言的学习中,教师无需逐字逐句介绍语法规范语法要素及语句,在每次课结束后布置下次课学生应具备的电子电路知识,学生在课下可以利用一些时间进行相关知识资料的查询和学习,增强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对语句和相关语法简单介绍后,学生就可以用这些语句自行设计预习的逻辑电路,遇到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不同的项目为载体学习VHDL语言,让学生快速掌握EDA技术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综合性实验是课程的重点实验,学生是实验的首要开发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多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内容供学生选择。设计性实验不做具体要求,以自主学习为主,为对此知识领域感兴趣的同学作为课外的学习补充。另外,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种实训活动,做好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工作。学生的设计成果如图一、图二所示:

完善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实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分值划分比例是:平时考勤10%、实验40%、期末考试50%,避免考试前突击背诵授课内容,更多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实验考核中包括预习情况、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严格考核每一环节。

结论

EDA技术课程在高校电子类专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分析EDA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如何从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开发数字系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通信工程、测控技术等领域的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4篇

因此, 在国防科工委和教育部实验室建设资金的资助下, 创建了“E D A/S O P C创新实验基地”的支持下, 开展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工程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六个相结合”的理念。培养了一批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 收到很好的建设效果。

1 软件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创新基地建设的内涵既有硬件建设, 又有软件建设, 软件泛指教学改革、教学理念、运行机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课程建设应以“软”带“硬”、“软”“硬”结合、相互促进, 使二者取长补短, 不可急功见利。

我校创新基地在硬件建设的同时, 加大了软件建设力度,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1 建设一支以年轻博导为首, 以国家级名师为指导的优秀的教师队伍

博士生导师1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1人。近三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与创新基地相关的教学立项4项。教学团队人员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

1.2 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进修交流

近几年来, 每年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东北地区高校电子技术暨电子线路研究会, 与各校进行交流, 参加ALTERA和XILINX公司大学计划活动, 了解EDA技术的发展状况。开阔了视野, 学习了经验, 确保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教学和实验水平的质量。

1.3 适应基地建设, 我们编写了适应E D A技术的发展开展了系列教材的建设

2005年哈工大出版社出版了《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2005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可编程逻辑器件及SOPC应用设计》, 书中全面系统地给出了与EDA/SOPC的相关内容, 该教材重新修订更名为《EDA技术与实验》被列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与高教出版社签订了《数字电子技术》出版计划, 该书也被列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介绍Verilog语言, 并给出书中所出现的数字电路的Verilog描述及一些综合实例。

2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是指在体制和内容的真正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 推动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由于EDA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验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教研室原有专职实验队伍已不能胜任该课程的实验指导工作, 为此, 在近两年, 我们探索出全部采用在读博士青年教师指导实验的模式。这些实验指导教师都有科研课题, 参与新实验开发工作。

在创新基地建设的基础上, 对EDA技术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了改革,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对本科生、本科生中的特优生、硕士研究生等进行一体化设置, 教学内容避免重复, 这种体系考虑到了学生基础不同, 个体兴趣不同,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条件, 利于我国少数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

建立了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 将EDA/SOPC课程的实验内容的分为三个模块, 除验证型和设计型外, 又对本科生的特优生和研究生提出了自选研究型实验, 要求所选题目尽量与学生从事的课题衔接, 贴近实际应用背景或科研方向。

3 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创新基地借助国外公司大学计划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ALTERA EDA/SOPC联合实验室/培训中心”, 所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均是从科研、电子竞赛及工程实际中凝炼出的题目,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实用性。

如在2005年引入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例;2007年引入了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实例。体现了这门课的工程实用性,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新基地开放与学生社团相结合

运行管理模式科学化:在运行管理模式上实行最大限度地开放。由实验室人员管理的100多平米的EDA/SOPC实验室采用半开放模式运行, 学生需事先预约实验时间, 主要完成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验;由学生管理的EDA/SOPC创新实验室, 全天开放, 作为学生参加各种与EDA相关的电子竞赛和科研创新的培训基地。

支持学生题目自拟、方案自选的实验项目, 为全校各专业培养了数百名“电子精英”。

为使实验室开放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更好地推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创新基地倡导成立学生社团EDA协会, 协会成员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们提出了“相聚于此, 专注于芯”的建会宗旨。寓意对集成电路设计的追求。创新基地作为EDA协会成员的后盾, 为EDA协会协会提供场地、经费和技术指导, 使EDA协会成为大学生电子设计自动化爱好者的俱乐部。

在创新基地的培育下, EDA协会已组织多次活动, 如专家讲坛、有企业赞助的EDA比赛、学生交流会等,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创新基地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EDA/SOPC技术创新基地如果长期单纯从事基础实验教学会失去活力, 限制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发展, 因此, 创新基地提出必须在学科方向谋求发展, 正确处理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使二者有机结合是创新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基地和学科之间不能划定界线, 而应该是有机的结合, 这是创新基地建设十分明确的基本点。

创新基地在“电力电子”专业方向和“电机与电器”、“电路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学科方向谋求发展。创新基地的教师除讲授基础课程、指导实验外, 还要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6 结语

选修EDA技术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覆盖了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通信、机电一体化等学科。这些专业的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如智能机器人控制、航天测控系统及航天伺服电机控制芯片设计等都使用EDA/FPGA技术。EDA/SOPC系列课程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促进了我校科研的发展, 拓宽了人才就业渠道。

摘要:电子设计自动化即 (EDA) 技术是电子技术前沿的设计方法, 是现代电子设计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 是培养我国IC设计人才的关键技术。我国急需这样的人才, 在2005年, 我们获得了教育部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的资助, 建立了“SOPC/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 创新基地”, 为使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几年来, 我们开展了全方位的建设:包括教学内容、教师队伍、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 培养了一批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 收到很好的建设效果。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EDA/SOPC技术,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春玲, 张辉.现代可编程逻辑器件及SOPC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3) .

电子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我国工业化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中,自动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也十分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既要确保工程设计的质量也要优化效率,减少生产的风险,信息技术的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而自动化技术又是信息技术的关键,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可以有效的实现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所以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充分有效的利用自动化技术,本文将进行这一方面的探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

前言:自古以来,人类对自动化工业技术就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1788年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使用机器的时代,而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技术逐渐的渗透到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角落,人类从初期的人工劳作变成熟练的使用机器,自动化开始逐渐成型。20世纪60年代,随着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自动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到了21世纪,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了计算机自动设计的年代,但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仍处于成长阶段,其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也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和人才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使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应用中更加成熟。

一、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功的技术案例也是未来发展的高端目标,其目的就是将信息技术完全自动化处理,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以及网络传感器等各方面技术相互结合,实现自动化技术替代人力化劳动的目标,并充分應用到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使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更加专业化、科技化、智能化,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进步,也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体现,更是我们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目标。

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

1.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效率

首先,自动化顾名思义就是自动化的进行工作,在传统的工业生产或者制造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劳动力手工进行生产工作和操作的,这样不仅需要投入和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且会导致效率相对较低,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很多生产流程自动设计和处理,还可以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设计效率,降低整体工作的强度,提升工作的质量。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人员和工作者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动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进而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提升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拓宽创新思维,更好的为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

2.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应用中,其核心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科技技术等各方面先进的技术,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结合和处理来实现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提高工程设计自动化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设计的智能化。由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涉及到很多的数据、信息等,在数据信息储存、编辑和处理中,尤其其涉及到的内容多,数据复杂,加上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主要是由人为来记录和控制,其准确性和效率都不高。而电子信息工程中多项设计和流程通过进行自动化操作和控制,可以严格遵循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指令来进行工作,由计算机进行智能分析和提取数据,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和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失误几率,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进而提高电系信息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3.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精准化

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数据和内容,所以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将二者结合到一起,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数据和内容的提取、处理、应用等各个方面都更加精准,也就是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精准化水平。因为在人力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避免不了会出现失误、错误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将对电子工程设计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如果及时发现也要花费时间去解决和重新处理,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设计的效率。自动化技术运用先进的科技和计算机技术,解决人力无法时时刻刻保持精神集中而出现失误的问题,在工程设计的流程中可以大大提升其精准度,并且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漏洞和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快速有效的找出失误所在并且迅速处理,其实这也是提高了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三、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要大力推进和发展自动化技术,让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更高效高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系统优势。

1.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和电子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所以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应用中主要是体现自动化这一目标和作用,为了能够更高效高质的完成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应该对于设计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归纳,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工作和制定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和编辑需要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在分析数据之后通过对数据的整合进行存储,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快速准确的查到相关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为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由于其数据较多并且特别复杂,单纯的通过人工来获取和记录是很困难的,所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借助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完整的保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相关数据和材料,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也会更加准确,对比人力来说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降低了人为设计的错误率。

2.计算机辅助制造领域

首先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自动化技术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支持,而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的发挥电子计算机的技能,对市场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在对产品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制造功能,对于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的修正和完善,使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更加符合市场标准和要求。其次在电子信息工程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是需要对其结果进行一个验证,对于设计之后的结论在计算机技术进行验证之后,对于有问题或者有错误的产品设计进行整理和解决,在这之后才可以进行生产工作,所以对于设计结果的验证以及问题的解决也是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但是对于验证工作来说,其工作量比较大,数据比较复杂,人力进行很容易导致验证结果的失误,所以必须要通过自动化技术来进行验证,提高验证的准确度和效率,进而完善工程设计的内容和进程。

3.计算机集成制造领域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这样一项繁琐的工作来说,不管是设计流程还是所需要的数据都是特别复杂的,所以工程设计更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在计算机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加强设计的整体性和流畅性,并且可以使设计流程更加简洁,但环节中的每一节进行优化并不足以保证整体设计最终的质量,所以需要计算机集成制造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这不仅可以将工程设计中的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在生产的过程中将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各个环节,从而缩短产品生产和设计的时间,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建立起一种全局系统,不仅可以在各个环节上进行优化设计,还可以优化整体的系统设计。

4.辅助办公管理过程和办公领域

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量十分庞大,办公管理如果单凭人力来进行整理和处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浪费了办公资源,还降低了工程设计的效率,而人的精神和集中力有限,在工程设计的中后期很可能会因为大量的工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比较消极,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的准确率进而影响工程设计质量,所以对于办公领域和办公过程就需要合理的规划,需要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进行辅助。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办公过程,可以使很多复雜的工作和人力无法集中完成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使整个工程设计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办公管理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办公过程中的数据、文档等重要信息和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方便这些重要信息及时准确的记录以便于后期的查询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作为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应用中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实现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加快工程设计的一体化进程。自动化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制造领域和辅助集成领域以及办公管理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有效地成果,所以自动化技术还是要在信息工程设计中进行更多方向的使用和推广,让自动化技术深入到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优化工程设计各个环节的联系,提升各个环节工作的效率,降低工程设计中人力设计的失误率,提高工程设计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还在发展阶段,并未成熟,也没有更全面有效地应用在信息工程设计中,因此需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更深的研究和探索,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自动化技术,使其更好的应用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尹坤任.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2]盛奇.浅谈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6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下一篇:电气工程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