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

2023-05-14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伴随着社会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理念的推广落实,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新宠,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不仅要求理念新颖、技术超前,还要求有相关的人才能够在专业性方面予以适配,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相互之间的发展是契合的。不过在新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加之很多配套设施没有完善,所以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在企业技术、管理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经验,也使得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现象,这极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于其规模的扩充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实际的从业者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给予相关的建议解决问题。笔者试图在本文中结合企业管理理念,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情况的前提下,辅助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新理念融入其中,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效率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给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连锁企业;经营管理

一、引言

連锁经营管理业务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业环境和市场经济下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也是与先进技术结合所构建起的重要经营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项资源管理,都要有与之适配的人才,特别是在经营模式、营销模式、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更是如此。所以,必须要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适配处理,保证连锁经营管理模式能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帮助。

在此过程中,人才培养体系既要重视培养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着力提高人才的个人素质和全能属性,使得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帮助。不过,在传统模式下,由于理念不够新颖,加之各方面的制约,都导致了培养人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具体落实和看法上,也存在着偏激,导致了效率相对低下,需要结合着新时期的发展来做出相应改革。

二、理念融合的必要性研究

1.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计民生的进步,各类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逐渐在企业管理中盛行开来,这使得其业务变得越来越多样,既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使得人才需求门槛提升到了新层次,对于经营管理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适配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在推动市场发展方面,只有符合了社会的新要求,才可以起到推进作用。所以,连锁经营本身必须满足多元的管理模式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兼顾多方面的内容,和市场直接联系,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所以,理念融合可以看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培养理念还是培养措施,大部分都和企业战略方向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理念融合中,需要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只有真正帮助企业推动各项业务、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源压力,才可以促进企业的进步。忽略市场发展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错误的,也是与时代脱节的。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在体系的构建以及科目的开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做好相互之间的满足,才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以,理念融合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在。

三、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探究

1.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调

连锁经营企业在实际的业务推进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的项目,分散在各个环节,特别是资源的使用,都是需要和各行各业各类人士打交道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上,多元性可以看作是首要要求。不过,在各地区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过于单调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体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缺乏多元角度的培养模式,是多栖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初衷是相对比较好的,不过由于在整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过于单调的问题,以至于人才的理论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没有多元性的思维,所以对市场上的需求,特别是经营需求没有办法满足。因此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用,导致校方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企业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活动。

再次,结合我国统计部门的相关数字显示,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有80%的员工都是来自于退伍军人、下岗人员和农业务工人员,而真正由高职院校走入到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竟不到20%。由此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之低下,以及需要改革的紧迫性。

2.培养方向和需求结合不紧

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存在着明显的观念和技术落后倾向,以致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实际的需求不太一致,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目前在笔者走访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很多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也设计了培养的计划,开设了讲解课程和实训,不过由于受到因素影响,比如师资力量不足、生源相对比较平庸、授课模式存在和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落实的效率十分不理想。很多都仅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和专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此外,在专业的定位方面缺乏清晰的规划,大部分都是为了办学而办学、在摸索中办学,因此,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的定位模糊、不完善,都会导致结培养效率的低下,也会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办法满足社会企业需求,在合作中没有帮助业务,所以久而久之企业也不愿意投入更多,不乐意参与到合作项目。

部分地区的校方管理者急于求成、广泛涉猎,在人才培养中将整体的面设计得过于广泛、贪多求快,这就导致预期设计的效果和实际的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无论是在理念落实,还是在具体的技术应用,都存在着不成熟的现象,急于求成也会导致问题发生。

3.观念方法需要随时代革新

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而言,理念的先进性将会直接决定着业务的效率,特别是与连锁经营管理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只有充分掌握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来革新相关的模式,才可以使得受教育者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是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不过,在很多地区的高职院校课程设计过程中,和时代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无论是在课本的选用、还是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有的还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这不仅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违背了时代需求。

四、引入新理念探索实践研究

1.工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工學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是新时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推广模式下所产生的新理念,也是在国务院大力推广职业教育发展规定下所构建起的新理念。在这项理念的引领下,所构建起的新模式,对于传统问题的解决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融合关系,在专业与领域、课程与岗位、连锁经营与发展导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不断地对整体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规划、教学目标做出适度的调整。

此外,在企业和地区高职专业的互动中,还可以由政府牵头,帮助他们选择满足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定制,辅助理念融合上升到新高度。管理理念的融合也会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地完善,在不断地积累下,可打造出地方专属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更具方向性的地方特色。此外,将这类模式与连锁企业的实践相融合,也可以给关键问题定性,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超市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就可以派学生来到地方企业实习。在大数据的帮助之下去研究学生情况,就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实际表现,随时地调整理论知识的讲解,有专业老师带队负责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满足需求,在人才后备库中做好储备。这对于整体人才培养的效果改善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2.产教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产教融合理念的引入和工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相似,产教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同样也是新时期在新技术和新时代理念引领下所出现的,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措施。产教融合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模式,也是完善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培养方向与产业链发展的方向相融合,在多元设计理念的辅助下,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体系设计中与地方产业战略结合,和业务方需要做出充分紧密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设计方面和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出融合。

在落实中要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设计相关的教学大纲,在企业和产业链发展的充分研判下,设计出和地区实体产业、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相关的模式,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实践,进而保证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也需要根据要求来做出改革,提升理论知识讲解能力的同时,要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实践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够得到相互辅助作用。以理论来引导实践,以实践来反馈理论。此外,在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光打口号,应当由地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参与和学校配合,打造出符合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的实训基地,使得产业链的发展能够真正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契合。此外,还需在专业配套评价体系的辅助之下,做出定期评价,不断地改善模式,解决相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校企合作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两类模式之外,还应当做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推进是工学融合理念的落实,也是产教融合理念的落地。在实际业务推进中,首先,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应当予以大力的支持。校企合作需要得到学校、社会、学生个人方的大力支持,所以在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方面,应当予以大力的推广,无论是地区政府还是社会相关企业以及学校本身,在实际的招生、培养、工作等各个环节,都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各个主体方都能够认识到这项业务推广的重要性,进而乐意自主参与其中。

其次,应当不断探索改善传统合作方式。学校和企业应当达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长久合作机制,对于校企合作的真正落实很有帮助。对于学生只有在充分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才乐意于参加到活动中来,所以打造长久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给企业带来实在的效益,不仅使企业受益,学校也可以获得正向收益,进而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

再次,企业充分尊重学校的运转规律,建立起富有弹性的合作机制。学校也应当多去尝试新的模式,和外在的表现方式,建立起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体系。在传统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企业的不当要求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毕业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时代应当结合校企合作新理念的落实,来构建弹性机制,使得各方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结合探索来找到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企业,开展相关的合作,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只有把自己的学生的个人需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合作中予以满足落实,才可以使得价值得到发挥。

4.实际案例研究——以G地区发展为例

结合上文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在G地区连锁经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整体上的发展获得了极速的提升。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相似,在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量上十分旺盛,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在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连锁零售、连锁餐饮、连锁住宿业等方面,有大量的人才缺口,所以地方政府结合着管理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设计了专门的方向和计划,进而辅助引导高职院校向改革方向转换,做出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在此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打造了一整套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专业人才缺口的同时,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贡献的力量。

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该地区首先探索了现代学徒制,改善了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该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了试点和全面的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作为双主体,签订三方合同,共同担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这就使得企业的需求得到真正地落实,学校方面也可以降低一定的压力。此外在教师安排上,也采取双带头人制度,由学校派专业老师讲解理论知识,由企业派实践人员来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辅助之下,学生的个人素质成长极快,也能够在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轨道上进步。其次,在工学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创新了教学体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结合着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业务的推进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这就是该地区获得实际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其他地区需要向其学习所在。

五、结语

新时代随着社会进步和各地区连锁企业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人才培养理念同样需要革新,进而使其契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引入新理念和新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实际的情况,在政策的引领之下做好改革,使得整体的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易飚,胡清.企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刍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16):29-30+32.

[2]刘赢.“产教融合”视域下为适应晋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177-179.

[3]祝红.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20-22.

[4]郑秀田.企业导师制模式在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商务,2020(08):77-78.

[5]乔立志.浅谈技工院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现代焊接企业的需要[J].科技视界,2020(23):105-106.

作者简介:官圆媛(1990.06- ),女,汉族,重庆北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与管理;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2007年11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与华润万家(苏州)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于2008年正式开设了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从该专业开设之前的论证到专业开设,再到该专业实施教学已经两年了,实施效果到底如何,我们有必要进行总结。

对前一阶段(一年级)“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总结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按照职业能力结构建立了课程体系,设置了明确的教学模块(见表1)。另外,在教学计划中,我们摒弃了片面强调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做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2)。

两年中,我们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对工学交替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实践环节,除了正常的校内实训,我们在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前往华润万家无锡滨湖店参加以认知和体验为主的实习;在第二学期暑假,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门店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前台、后台、理货以及生鲜。一年多来的改革实践表明,工学交替模式的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通过实习对零售行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普通员工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很平凡的,但是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却不简单。一开始,部分学生认为擦货架和整理商品是很无聊的事情。通过几天的体验,他们知道正是这些普通员工每天平凡的劳动才换来一个大卖场的正常运转。这印证了华润万家企业文化中的口号:“每一个员工都不平凡,每一份销售都不简单”。零售行业,特别是采用了连锁经营的管理模式后,各个门店在管理制度上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在商品标价还是促销活动的开展,都由总部统一制定,这就决定了门店层面上注重的是员工的执行力。正是这样的行业特点,使得大卖场、超市的服务人员往往是“4050”人员。对于普通员工强调的是把工作认认真真做好,比如货架要保持干净、整齐,收银不出错,看街人员不能随意走动等等。所以,对于普通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心。作为门店的管理人员,其素质要求要比普通员工高得多。

实习对学生本身也是一次极大的触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在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能主动地思考“我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之类的问题,而且对于每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学生一般也很少思考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如何衔接等问题。通过实践,学生在实战中能体会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欠缺。尽管在开学伊始华润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也给学生作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报告,但由于学生对零售行业本身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概念仍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实习,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理解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既产生了动力,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不少学生回到学校后纷纷表示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己该在哪些方面补课。

实习对校企双方的合作管理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知实习环节的目的很明确,对于实习学生,华润公司配备了相应的师傅,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但是各个门店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师傅比较热心,而有的则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才行。所以,认知实习结束后,学生的收获差别很大。

工学交替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工学交替”的出发点是好的,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思,在工作与学习的切换中提升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既获得理论知识,又提高动手能力,这也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但是,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上文所述,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好的师傅带领,不但没有激发起学习热情,反而觉得进错了行业,从此消沉下去。通过对实践过程各项环节一一筛查,我们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教学规律的角度设计2008级教学计划的时候,在技能实训安排方面,我们遵循了这样一个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具体表现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门店运营技能训练——毕业实习,通过让学生到超市去体验,了解超市员工的基本工作,将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逐个学习,再合成操作,最后在毕业实习阶段综合演练。但在实践中,往往“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门店运营技能训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学生在第一学期被安排至无锡华润万家新开张大卖场开业帮忙,算是一次认知实习,但是这次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还没有对超市工作有正确认识之前就被投入到第一线,遇到好的师傅带,会激发起对超市经营的兴趣,反之,则会对超市工作迅速失去兴趣。所以,在这次实习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超市要掌握的技能并不很多,也不复杂,只要认真踏实就能做好。但每天的拉架、搬货、打扫卫生、收银等单调而重复性的工作将一部分学生的新鲜感和锐气打磨了一半,如果说前几周还有点兴趣的话,后面几周基本就是在周而复始做体力劳动了。这段时间,对于不是真正喜欢零售行业的学生而言,真是一段痛苦的煎熬。根据对华润万家(苏州)超市有限公司各个门店新员工入职后流失情况的调查,华润公司招聘一个储备干部(应届大学生,大专以上学历),培训六个月可以晋升为主管,而在这六个月中的流失率最高,零售行业普通员工(主管以下)收入低,加上职业技能呈现多重性且不易描述的特点,如果缺乏引导,一旦刚开始的新鲜感消失,剩下的日子就是在熬。据调查,一般情况下三个月时间,储备干部完全可以晋升为主管。所以,实践证明,并不是让学生接触这个行业越早越好,如何安排工学交替需要重新设计。

从合作企业的角度 从校企合作的合作单位来看,华润公司每接纳一批实习学生,必然要考虑门店的运营成本,这就导致尽管在实习计划中明确了学生在实习阶段要掌握哪些技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本上是被当作员工来使用,哪里缺人就填补到哪里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手把手的指导。另外,对于以合作单位冠名的“华润班”而言,华润公司最关心的是能否招到好的员工。所以,在二年级结束之后,我们让学生和华润进行双向选择,对入选华润的学生可以进行统一管理,组成真正意义上的“华润班”。对于“华润班”学生,如果正常进入华润公司成为储备干部,在第五学期末应该能晋升成为主管,等到第六学期毕业,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成为店经理(根据华润公司最新的人员晋升制度,由储备干部升为主管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主管干满一年可以报名考核,考核通过可以晋升为店经理,对于优秀的主管,可以适当放宽时间限制。另外,华润在招储备干部的时候并没有获取毕业证书的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缩短学生在华润的培养周期;另一方面,只有当学生进入了企业,被华润公司吸收为储备干部,企业才会真正重视这些学生(华润公司重视培养储备干部),才会将这些学生放到“带训门店”,交给好一点的师傅。与此同时,那些没有选华润公司的学生则可以自己选择顶岗实习单位以及毕业实习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华润公司始终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

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重新进行筛选,让那些真正喜欢零售行业的学生留下来;从华润公司的角度,需要让学生早日进入企业,让企业考查。鉴于此,我们对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如下调整:

对理论课程加大整合力度,做到宽口径、厚基础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部分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如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连锁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以及连锁经营法规与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存在重合,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中的内容涉及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分析、门店信息系统管理、连锁企业法律法规、加盟许可的条件、合同签订等方面内容,所以,将以上四门课程重新整合为新的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这一门课程,如表3所示。除了在内容上调整,在授课时间上也作了相应调整,即将原定第五学期的理论授课全部调整到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操作如表4所示。

调整工学交替的实践安排时间,使其更加合理 在分析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合作单位华润公司的实际情况之后,我们认为,连锁专业改革的方向为“在一二年级实施通才教育,厚基础;三年级分方向,参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即2+1”。具体调整如表5所示。

另外,顶岗实习的具体组织实施步骤为:(1)宣传动员。第四学期期末,华润公司来学校进行宣讲,宣传华润公司的相关政策和福利待遇;(2)组织学生自愿报名。(3)华润公司进行储备干部的招聘。由华润公司进行笔试和面试,最终决定入选名单。(4)对未报名以及未入选的学生,由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单位,如果对学校的安排不满意,学生可自己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同时报系教务部门备案。

通过对以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从原先的49%提高到现在的52%,实践教学的学分百分比从原先的34%提高到现在的37%,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与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张倩.“校企双向介入”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探析[J].经济师,2008,(5):131-132.

[2]张琼.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2008,(10):15.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江明光,陈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引进与咨询,2005,(5):32-34.

[5]石鹏义.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51-52.

[6]田志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08,(1):47-50.

[7]雷祺,何庆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6):102-105.

[8]李玉霞,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青年科学,2009,(6):100-101.

作者简介:

殷志扬(1980—),男,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连锁经营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凭借其众多网点所产生的规模化效益,大大提高了企业本身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从而得到广大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认同,这一经营模式在商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正因为连锁经营模式需要靠分散经营、快速扩张的经营手段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效益,所以在资金方面存在前期投入量大、经营期间铺开面广的问题,这对连锁经营企业在资金筹措和资金管控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连鎖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引言

连锁经营就是在零售流通领域中应用现代化大生产的原理,通过规模化效益,充分发挥协调运作能力,使得传统零售服务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中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探讨了连锁业内外部的资金筹措方式及高负债率和多网点分散经营所带来的资金财务风险和管控风险,并就如何在日常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降低前述风险进行了分析。

二、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即企业工作人员针对企业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监督和考核。资金管理,虽然属于财务管理范围的其中一点,却并不仅仅是指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在货币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限的货币资金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才是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在明确资金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关注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方向,进行合理的调控和资金整合。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利用,避免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人员对企业资金进行任意的滥用,造成企业资金流动困难。市场发展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特点,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优化企业资金的统筹和管理,做到事前预防,避免没有必要的资金浪费,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三、连锁经营的筹资渠道

1.内部筹资渠道。内部筹资的主要来源为企业的内部留存利润,即企业分配给股东红利后的剩余利润。企业甚至可采用零股利战略,将所有的剩余盈余都投资回本企业,但是对处于快速扩张期的企业而言,单单依靠内部筹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途径的资金来源。

2.外部筹资渠道。外部筹资可分为权益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两类。权益性筹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或者接受投资者直接投资等获得资本的一种方法。在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采用权益性筹资无需按期还本付息,只需在企业盈利时支付股东股利即可,因此筹资的财务风险小,但容易引起企业控制权的变更,且筹资成本较高。

债务性筹资构成负债,企业需按期还本付息,如银行借款、发行的债权,此外还包括各类营运负债的资金来源,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债务筹资与权益性筹资相比有筹资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受需按期还本付息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高于权益性筹资,且过高的资产债务率会影响企业日后的筹资能力。

四、连锁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风险。从经营风险来看,由于连锁经营企业负债率较高,且大多来自于尚未支付的供应商货款和消费者的预存卡券收入,其盈余资金通常都用做再投资,进行新网店的开拓,以满足高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这样的资金运作方式就使得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资金链起着重大的影响。连锁经营企业多以服务业为主,一旦经济环境不景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随机就会减少,这就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营运现金流入和盈利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

2.企业内部管理产生的资金风险。从资金管理风险来看,首先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众多,又大多分散在各地,所属门店会在各地银行开户,造成资金散乱、沉淀等现象,降低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零售企业的收入以现金交易居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来监控各地的资金情况,就会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损失。最后,分散经营主要是看重单个网点的营运能力,一旦网点与总部的资金管理信息不对称、不及时,就会误导企业决策层的判断,导致决策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和资金方案。

五、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1.防范因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风险。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对市场环境有敏锐的嗅觉,及时察觉经济周期的变化,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营决策和资金运作方案。根据企业的营收状况和盈利能力,结合企业的筹资能力和负债能力,合理安排新增网点的外拓进度,并依此编制资金计划。且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时时跟踪和定期反馈,以便企业决策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及时获悉企业资金运作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计划和网点外拓计划,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障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2.防范因企业内部管理产生的资金风险。在内部对资金管理上,企业首先应要求分散在各地连锁网点的银行账户由总部统一开户,总部采用银行账户“自动划款零余额”方法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避免乱开户带来的资金散乱、沉淀等现象,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和安排。其次,健全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各网点的资金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岗位设置相互制约和牵制,不相容岗位必须有效分离;关键岗位采取轮岗制度,重视授权、审批、复核等制度。最后,重视营收系统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化系统将各营业网点的实时营收情况上传至总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决策层提供更为准备、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六、结语

企业在其资金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足以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所以,任何企业都应对资金的管理问题予以重视,在优化内部结构的同时,更应对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梁莹.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

[2]张浩.企业资金管理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0).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连锁经营是当今流通领域先进的经营形式之一,连锁经营的优越性日渐为世人所认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过:“21世纪的金矿在农村,21世纪的黄金产业是农业。”但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时如入雷池、战战兢兢,要么半途抽身草草收场,要么举步艰难勉强度日,让后来者面对极具潜力的农村市场而举棋不定。难道我国农村市场真是一个鲜花遮盖的陷阱,农业企业就不能进行连锁经营吗?文章经过调查研究及企业咨询认为:农业企业可以进行连锁经营,并以W集团公司连锁经营运作为例来阐述这一问题。即:农业连锁企业在处理好技术、管理与文化的关系前提之下,将大有可为,并为中国广大农民造福。

关键词:连锁经营 网络化运作 技术力 管理力 文化力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实现农民富裕可以有两个具体措施,其一是加大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其二是在农村开展企业化运作,用市场机制吸引企业投资农业,实现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使农民致富。而在农村开展企业化运作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在农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高效的商品营销和服务方式,对我国的商业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各业种、业态连锁零售企业9300多家,业种、业态超过40个,连锁店铺14万余家,全年销售额过17754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左右,这充分显示了连锁经营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样,在我国农业企业,引入连锁经营不仅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壮大市场主体,提高竞争能力;还有利于规范流通秩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那么,农业企业进行连锁经营的控制点是什么?

据《连锁经营》杂志报道:2003年至2008年一些连锁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陕西秦丰、北京金色谷、四川邦立达、江苏苏农、陕西华圣集团、中农集团等,均在自己家门前奏响了进军农村市场的号角,一时群情激昂、烽烟四起,几经搏杀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形:大多数连锁企业如入雷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么半途抽身草草收场,要么举步艰难勉强度日,让后来者站在农村市场的边缘举棋不定。难道我国农村市场真是一个鲜花遮盖的陷阱,农业企业就不能进行连锁经营吗?

下面笔者就以曾深入调查研究的W集团公司为例,论证农业企业能否开展连锁经营及如何进行连锁经营。

一、W集团公司概况

W集团公司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是一家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民营公司,企业自1996成立,发展很快。当年企业注册资本仅50万元,通过11年的发展,公司已由当年的小厂发展成为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职工680人,集科研、开发、生产新型肥料和农药的高新企业,其生产的W牌肥药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将有机肥、无机肥与农药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于农作物抗病抗虫、健康成长的系列产品,该产品被黑龙江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已经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取得星火计划项目的肥药产品。该产品2007年的产量已达15000吨,并且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07年底,W牌肥药产品已在全国已累计推广达500万亩,为农民增收近4亿元,使2万户农民脱贫。

目前,W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政府认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单位,并获得了东北三省先进科技民营企业等称号,同时率先在全省同行业中通过了ISO9001、14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二、W集团公司在进行连锁经营时所面临的问题

2007年是W集团公司发展的关键,通过11年的努力,公司的产品已占领的东北三省,要向全国农资市场推进,面临着五大问题:

1.我国农村市场分布松散、难以管理、经营成本高。中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密度小,发展极不平衡,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连锁经营成本提升,特别是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形成“广种薄收”的经营局面。连锁经营虽是先进的流通业态,但其技术含量低,只能在管理方面做文章,对农村市场而言,管理是最大的“拦路虎”。曾有不少医药、日化企业试图在农村市场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却由于管理上的原因,或昙花一现、或半途夭折,每个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时不能不三思而后行。

2.消费力薄弱,消费需求局限性大。虽然我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具有七亿多的消费人群,但其消费潜力还很薄弱,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留守人群购买力低下;另一方面,农村人群长期以来收入结构得不到改善,消费心理仍然保持谨慎、节俭态度,非必备生产、生活品不足以唤醒其购买意识。在消费需求方面,农村市场局限性很强,除了地域性造成产品需求差异外,农村市场对使用价值较小的产品(如冰箱、空调等奢侈品)和生活奢侈品均拒之门外。其消费的局限性削弱了商品利润,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一大瓶颈。

3.农村流通渠道混乱,市场竞争无序化现象严重。我国农村市场商品进购渠道繁杂,许多假冒伪劣产品乘虚而入,利用冲货、砸价等倾销方式,获取市场利润,同时又因质量问题破坏了市场信誉。各零售商散兵游勇的混战行为,使市场竞争无序化膨胀,长期以来恶性循环,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连锁经营重在规范,在采购方面力求质量,在农村这块以价格作为重要消费尺度的市场上,很难突现高质量产品的竞争优势,这是令许多商家对农村望而生畏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4.农村市场销售季节性强,促销工作和商品组合难以掌握。农村的购买行为不仅在地域上差异较大,而且季节性强,春耕秋收,每季都有不同的商品需求,旺销期短。连锁经营是一个庞大的流通体系,以规模取胜市场,但其从采购到配送再到销售的周期长,跟不上市场节奏。此外,促销工作和商品组合要因地、因时制宜,不能统一实施开展,使连锁经营“统一”原则难以落实。

5.对广告认知较差,宣传投入风险系数相应增大。农村消费人群由于自身的素质和生活习惯,对广告接受能力差,消费上盲从性大,且趋同心理强。针对其要培养品牌忠诚度,需要以有效的方式进行长期渗透影响,宣传投入的“度”较难把握,很可能使企业耗损巨资但无功而返。

三、W集团公司连锁经营方案设计

笔者认为,根据W集团公司要向全国农资市场推进所面临五大问题,W集团公司在进行连锁经营时,一定要处理好核心产品(技术)、连锁的管理模式、规模经营三大要素。详见图1。

1.技术力。“W牌肥药系列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它构建了W集团公司的技术力,陕西秦丰、江苏苏农等企业未能在农资产品经营连锁上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主打的核心产品。W集团公司推广连锁经营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有自己“质量过硬,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目前“W牌肥药系列产品”已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根据公司技术部门的田间实验数据:以W牌DSK水稻壮秧剂育苗效果为例,通过三年时间对30多块试验田的试验汇总表明,秧苗茁壮,分蘖率高,根系发达,对苗期立枯病防治效果达99%以上。秧苗定植后扎根快、返青快、分蘖快、成活率高,比常规育苗平均每垧增产稻谷2700斤,增产幅度达16.2%,按时价每市斤稻谷0.6元计算,纯增收1600元,效益非常可观。产品的优良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W集团公司在全国推广连锁经营的关键是产品的研发与更新。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有季节性强、地域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信息反馈滞后等特点,这就要求W牌肥药系列产品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随产品推广区域气候不同,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产品,这需要W集团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与质量保证上。为什么呢,原因是由于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所致。

从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中可以看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初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其成熟期会有替代品的出现,如果一家企业要保持其核心的产品竞争力,这家企业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更新产品,则企业的生命周期就会长久。因此,W集团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与质量保证上,尤其是产品研发,是W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

2.管理力。W集团公司的管理力主要是连锁经营的能力。其战略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是:“集团化管理,连锁式经营,网络化运作,低成本扩张。”

具体的运作方式是:组建连锁加盟,W集团公司内部实行纵向一体化链式管理,即要求以产品为核心,“以利而连,以管而锁”,企业前向与农资生产企业之间,中间与连锁分店(农业技术推广站)之间,后向与广大农户之间,要相互结成一个供应链条。在供应一体化的链条上的各个交易主体即为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不再是独自存于市场的交易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以信任和互利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实质上也就是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这就要求连锁经营企业要紧密的联接上下两端,把需要在市场中进行的多层交易,转移到供应链一体化的内部来进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流通费用,降低交易成本。详细运作如图3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W集团公司搭建了一个平台,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生产厂家,W集团公司,与W集团公司合作的农技站(连锁店铺)与农民;原材料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W集团公司有关原材料的质量标准;与W集团公司合作的农技站是公司的连锁店铺,承担着配送产品、技术支持、信息反馈、回收现金的作用;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花钱买W集团公司提供的肥药及种子,收获后,全部产品由W集团公司全部收购。那W集团公司全部收购的农产品做什么用呢?见图3。

从以下两个流程图可以看出:W集团公司在进行连锁经营时,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了纵向整合,一方面,公司把上游的资源控制住,如种子、肥药等农业生产材料供应企业、终端的技术服务(指导农户的使用,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以及对农民生活资料供应的企业整合起来。农民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角色也在变化,不仅是公司的顾客,而且成为了公司的产业工人,充分得到了公司的延伸服务,包括优良的种子、肥药等农资资料,还有免费的农业技术支持,农业产品的最终收购等,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公司把下游的资源控制住,为需要以公司种子、肥药以及技术支持而生产的高档农产品的粮油批发市场、中高档宾馆提供服务。其连锁分店是遍布在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技站),与公司总部利益共享,承担着3S的功能,即:农业技术支持、信息反馈、农资产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功能。这样W集团公司实现了:以产品为核心,采用“以利而连,以管而锁”的连锁经营原则,以及“集团化管理、连锁式经营、网络化运作、低成本扩张”的连锁经营战略思想。

3.文化力。“海纳百川,诚信为本”是W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的核心。

“诚信为本”指在“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和服务三农”政策的指引下,恪守“靠质量求生存、重科技促发展”的经营宗旨,以“开发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己任,以“土地增产、农民增收、人民增寿”为使命,本着“靠诚信与服务赢得农民用户满意”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黑土的地域优势,全力打造中国东北地区业内知名企业,造福农民,回报社会。

“海纳百川”指在公司运作上不能过于贪图所有利润的独自取得,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组建连锁加盟,将企业做大做强。

从W集团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农业连锁企业只要处理好技术力、管理力与文化力的关系,农业企业的连锁经营还是大有可为的,可以为中国广大农民造福。

参考文献:

1.赵涛主编.特许经营管理实务.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郝聚民主编.第三方物流.四川人民出版社

3.吴建宏主编.最新店铺经营管理法.企业管理出版社

4.刘辉.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物流科技,2006(12)

5.KroPMJ,JonesJW,GonvanLaai.Advanees in systems a Pproaehes for agr1eultur aldeveloPment.AgrieulturalSystems,2004

(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 101101)(责编:若佳)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超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分析了当前存货管理的现状与弊端,提出针对现代化超市的特点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存货管理模式。

[关键词]存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

[文献标识码]A

[

上一篇: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