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26

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式教学法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而问题的创设则成为这种教学法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自己在《企业及其作用》一课中对“问题”的成功创设,提出了在“问题”创设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问题的创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式教学法已成为思想政治课的常用的方法。所谓问题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预设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将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学,使学生不但处于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处于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实效。问题式教学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问题”的创设,因为“问题”的创设是否恰当往往关系到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与否。2008年12月我参加了桂林市思想政治优质课竞赛,参赛课题是《企业及其作用》,我感觉在这节课中最大的亮点是比较成功地运用了问题式教学法,特别是在问题的设置上,取得了“问之巧,效之妙”的结果。下面联系这节课谈谈如何进行问题的有效创设。

一、问题的创设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同学们参与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使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应遵循趣味性的原则。

我在《企业及其作用》一课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经济学理论性较强,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设计的这样一个活动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企业并不陌生,它离我们很近,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全体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师生间、生生间互相启发、交流、探讨,每一位成员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既获得知识,又增长智慧。

二、问题的情境创设要具有实践性、生活性,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式教学法重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因此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近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或者说是学生相对比较了解的社会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企业及其作用》的情境设计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情景:“面包店是怎样创建与发展的”,由于学生刚从初中上来,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理论性较强的观点难以接受,如果单纯地讲企业,会让大部分的学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很陌生。但高一的学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求知欲强,对社会的经济现象很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并实践,所以从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特意设计了这个情景,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经常接触和联系的小企业(如小卖部、面包店等)的创建和发展中去,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从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从而以小见大,掌握有关企业的知识。

三、问题的创设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一点。根据教材的知识,寻找问题良好的切入点,此外还要注意问题的综合性,根据前后知识的关系设问,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如在《企业及其作用》一课中,就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解决全课的知识点。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怎样办企业”。它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四个设问,(1)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打算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小企业?(2)怎样建立这个企业?(3)如何经营发展这个企业?(4)这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归纳出企业建立的条件与程序及企业的作用。解决重点。再由企业的作用推出企业的地位。再以学生设想这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可能产生的某一个经济纠纷为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得出法人的概念,然后结合法人的要求与企业的要求,引导学生得出企业法人的含义,从而突破难点。整节课,学生们始终围绕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办企业。但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为一定的知识点服务,都为达到一定的情感价值目标、提高学生的一定的能力服务。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了知识的建构,培养了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四、问题的创设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完全是太容易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类型的问题,对高中学生而言,没有多大的思维训练价值,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要层层深入,才能激励全体学生发挥各自的潜力,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

如在《企业及其作用》一课中的四个设问,(1)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打算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企业?(2)怎样建立这个企业?(3)如何经营发展这个企业?(4)这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可能遇到什么问题?这四个问题的设计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层次分明。能使学生在解决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而解决下一问,前一问为后一问的解决作铺垫。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使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解题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五、问题的创设要有利于扩大主体参与面,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式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作为主体参与活动。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其中一点就是要求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扩大学生参与面就是给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一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就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窄,这就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在《企业及其作用》这一课中,通过问题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展示课堂实录片断)

师: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打算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小企业?

生:小超市、米粉店、书店、饼干店、服装店、面包店……

师:如果按照同学门的意愿,每一个人办一个企业,那我们全班同学就可以办几十个企业,看来今天我们这节课办不完那么多的企业,怎么办?

生:那我们一起办一个企业吧!就选办面包店。

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设问(看来今天我们这节课办不完那么多的企业,怎么办?)巧妙地引导同学们在提到的多种企业中,选了一个同学们熟悉的,联系比较密切的商店,作为本班统一建立和经营的企业。这就使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地进入所扮演的角色,想方设法去经营好本企业,从而扩大了同学们的参与面,鼓励和引导了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而言之,“问题”的创设,既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又要紧扣课本的知识,还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地思维、大胆地尝试,不断地构建新知。

参考文献:

项爱佳.《浅谈高中政治课堂问题式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

作者简介:李江健,女,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政治组

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雷斌

等啊等,终于接到了到上海学习培训的通知,2012年5月18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早就出发了,经过三天的旅途奔波,5月20日,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上海,在这里,经历了8天的培训,在这8天中,体验了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唐晓杰教授的讲座《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指出了当前课堂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课堂改革发展的方向,陈家昌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化伦理和专业生活方式》以自身的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教师专业伦理和专业生活方式,上了一堂精彩的师德教育课,使我受益匪浅,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了很大作用。特别在孙桥中学的课堂观摩活动,使我的感受更深,他们的问题式教学法,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下面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感受。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成教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读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创设提问非常关键,一般要体现两个原则:

(1)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围绕教学重点提问,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掌握了。

(2)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览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显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学生不能独立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地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学。问题式教学法创设疑问在先使学生能够在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打问号",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总结收尾

一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运用总结归纳法梳理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本文提出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创新思维、提高教师素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培养交叉学科思维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 问题导向式    教学方法    改进建议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1](41-45)如何顺应国家改革要求?如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其主动学习?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是我国教育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91-94)。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以设计学习情境和问题为导向,强调基于实际工作情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特点,为不少人推崇[3]。该模式旨在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剖析现实情况及问题实质,通过解决问题,总结并深化已有的知识架构,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具象化的知识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4]。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该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学生认可度低、参与积极性不高、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归纳总结法梳理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为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更有效的应用推广提供有用参考。

2.概念及模式解析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创的,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该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医学、教育学、工程学、建筑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并广为推崇[5]。问题导向式教学又叫问题驱动式教学,主要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指教师以学生朴素的原始观念为出发点,通过设置一系列与课程有关的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分析与解决,让学生在思维撞击和讨论参与中切身体验有关概念和理论,锻炼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问题导向下理解知识的本质,进而构建新的知识架构[6]-[7]。另有研究者指出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情境学习,因为知识体系(包括原理、观念、机制等)都不是以抽象的形式学习的,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将它们置于具体情境中。

在教学实践中,该方法的主要思维导式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主要模式包括以“线型问题单元链”为主线的问题驱动模式和以“树型问题单元链”为主线的问题驱动模式两种。前者主要是指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出发,采用顺向叠加的方式层层设置问题,通過化整为零、以小博大,逐渐向知识目标靠近。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在该模式中极为关键。后者主要指采用从目标到手段的分析范式,即根据教学目标先审视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目标问题分解为子问题或子问题群,驱动学生思考,引导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帮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深入感受探究的过程,运用旧知识并发展新知识。

在应用该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基本事项:首先,以现实情境问题为起点。换言之,即所设问题必须与学生将来工作方向为导向,所设情境必须是将来工作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的真实情境;其次,强调团队精神和学习自主性。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进行评价,包括小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再次,学习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充当辅导员和督导员的角色。换言之,要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适时精心设计,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自身难以解决时以辅导员身份适时点拨。

总体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通过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通过设置和提出问题,并以任务形式下达给学生,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或者实际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该过程本身就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方式。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放下心中芥蒂,克服胆怯,增强自信。这样新的知识在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一被发现、吸收和应用。由此可见,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3.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所设问题与相关课程内容没有有效衔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教育内容不足。一些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缺少对新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和新理论的介绍,缺乏与现实社会情境融合的基本锻炼,学生难以了解所学领域最新的动态,缺乏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能力。

二是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偏向于应试型教育现象。即有的教师注重给学生讲授知识,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教师绘声绘色地讲,学生却了无兴趣。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但难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相反,只能被动接受和记忆,教与学的互动难以展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难免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情况[8]。

三是学生认可度较低,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研究表明尽管问题导向式教学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但是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低于对其他模式(如师生互动课堂讨论式和案例教学式)的认可度,对该模式持赞同态度的学生的比例仅约70%[9]。

四是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知识储备不足。首先,任何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然而,由于多数教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培训出来的,要完全吸收和消化创新教学模式,有待时间沉淀[10]。其次,由于问题导向式教学过程多以问题讨论为主,在现实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相关背景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此外,教师可能面临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甚至超出本身的知识储备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学员应该学习查找文献等资源的方法。

五是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课堂学科知识过于单一,缺乏多学科融合。不少课堂依旧沿用传统教学理念,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知识为导向,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反复传授,传播知识[11]。换言之,传统教学方式形式过于固化,强调对知识的传承,忽略对科学理论和创新方法的培养,因而学生会产生反感甚至厌恶心理。

4.结论与建议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在被教育。面对形式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关注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問题导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以学生为主导,从学生出发,用探究式的思维思考“学生学什么”和“我该怎么教”的问题。问题导向式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增加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设计出适合学生动手的、能激发他们思维和兴趣的问题,驱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性和创造性的目标。

然而,通过对现实应用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该模式的应用实践仍然存在诸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形式单一、跨学科交叉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不足。事实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发挥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需要首先考虑现实事件发生的情境。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角度,高度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将事件的经过进行加工和包装,以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第二,以学生为主导。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指对知识本身进行理解和意义建构,而且要帮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从具体问题中抽离出抽象的知识,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联式学习,最后进行系统的知识整合。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仅在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教师务必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原则,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之间能够尽可能自由地进行思维碰撞和头脑风暴,进而实现对现有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具象化应用。即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仍然主要以辅导者身份给予指导。

第三,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最后问题的探讨和总结阶段,优先考虑让学生发言,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富有建设性的观点进一步展开讨论。通过尊重和鼓励,使学生建立自信,积极参与探讨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拓展思维模式。

第四,提高教师素养。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将自身长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人兴趣的发展,提高修养。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基础知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

第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如微信),使教学形式多元化。随着智能机的广泛推广,微信越来越大众化。近期,有学者提出将微信微格运用到问题导向式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结合微格教学法,开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12]。由此可见,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多元化的现代教学形式,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前景。

第六,培养交叉学科思维模式。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式致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仅靠单一学科知识难以解决复杂问题。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一的学科思维已不能顺应时态需求。因此,应整合多个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以整体思维模式,以全局式的思维思考,运用跨学科方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宋玉良,苗成彦.“立德树人”何以取得实效——以临沂“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发与实施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8(14).

[2]贾艳辉,寇尊权,罗彦茹,等.PBL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

[3]丁晓蔚,顾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01).

[4]陈芳.PBL教学法在《模拟公司创办与运营》实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423.

[5]黄金丹.基于PBL的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钟刘洁,陈燕.美国大学化学PBL教学课例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16).

[7]刘儒德.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改革本科生教学的一项行动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2,14(3):49-54.

[8]马贤磊,诸培新,刘金莹.学生对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的认可及影响因素——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1):97-101.

[9]陈宁,张庆林.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及对教师的挑战[J].基础教育研究,2006(01):29-31.

[10]杨耿.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69).

[11]战文建.PBL联合微信教学法在颅脑外伤带教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2,32(11):52-54.

[12]战文建.PBL联合微信教学法在颅脑外伤带教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9,32(11)52-54.

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问题式教学教案设计的内容框架

(1) 课题 (说明本节课名称) 。 (2) 教学目标 (说明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 (3) 教学重点 (说明本节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4) 教学难点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 (5) 教学过程 (又称课堂结构, 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措施) 。 (6) 板书设计 (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 (7) 作业处理 (说明如何布置书面作业) 。 (8) 教后反思 (说明上完课后的自我总结) 。

问题式教学教案与传统式教学教案的区别就在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现在我们就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来谈一下“问题式教学教案”的特征。

2 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 (让学生独立思考)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所以我们一般就从问题情景导入新课。这个环节的问题铺垫性和趣味性。铺垫性就是要找好本节课学习的起点, 趣味性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通过寻找相关资料, 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要求来设计情景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引出新课。其问题设计要符合适应性 (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使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 、趣味性 (尽可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开放性 (问题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唯一) 、层次性 (遵循先易后难,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 、变异性 (不直接提出用现成定理公式的问题, 而提出让学生通过变形、转化思维去探索发现的问题) 。

例如:异面直线的概念教案设计, 可设置情景问题:首先展示图片公路的车道 (平行直线) 与十字交叉路口 (相交直线) , 并且在十字交叉路口设置一个行人与一辆高速行使的汽车 (方向成垂直) , 教师指出:相交直线与平行直线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但是, 十字交叉路口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 如何既要使交通通畅又能避免事故发生呢?这个情景问题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就很直接的引出异面直线的概念。

3 围绕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串 (让学生根据此问题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教材, 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这一组问题的设计上要紧扣本节内容的要求, 并能有效的突破本节内容的重点, 在问题的安排上要由浅入深 (具有梯度)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又留下一部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一种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的公式推导中, 我们就是如下设计的。

接下来又设计了一组问题, 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去看课本。

问题一:已知角α和角β, 做出角α, 角α+β及角-β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2, p3, p4, 并分别求出交点p2, p3, p4的坐标?

问题二:线段│p1p3│和│p2p4│是否相等?为什么?

问题三:线段│p1p3│和│p2p4│线段的长度如何用坐标来表示?

问题四:如何表示同一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问题五:如何表示不同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问题六:如何表示坐标轴以外两点间的距离?

4 合作探究问题的规划

在书写教案时以学生的认知角度去考虑上一步中哪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所不能独立思考完成的问题, 将其设置为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 并规划好小组交流讨论的时间,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解决。

例如:上面问题串中问题一、二、四、五均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由学生自己思考完成, 而问题三、六因知识的迁移与提升, 学生是不能自主思考完成;此时就在教案中将这两个问题作为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二。然后从学生合作交流的角度去规划探究一、探究二各需要小组合作交流多少时间。从而提升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5 展示、评价、引导解决问题, 并进行适当的归纳小结

在教案中要设计好需要展示的问题 (不易过多, 要有典型性和一定的深度) , 并规划好展示时间。然后通过教师引导, 与学生互动, 最终形成共识, 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知识要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他们已解决的问题所用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 并给予学习小组一定的评价。

6 精心设计探究性、讨论性、拓展提升的课堂练习

在教案中根据学情适时安排拓展性新问题, 例题、习题的变式训练, 培养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例如: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问题上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如一题多解的训练题型 (培养学生优选思想) 、将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的题型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问题中的结论具有发散性的题型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有关的题型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7 用精炼的文字书设计这节课的收获 (归纳总结知识、思想方法)

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第一课时中最后总结中提出了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公式和一个特征。

特征:“同名之积相加减, 运算符号左右反”。

在《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第一课时中最后总结中提出了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原理和一个步骤:

(1) 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 有n类办法, 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2) 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 需要分成n个步骤, 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3) 用两个原理解题的步骤。第一步:指明要完成一件什么事, 并依事件特点确定是“分n类”还是“分n步”;第二步:求每“类”或每“步”中不同方法的种数;第三步:利用“相加”或“相乘”得到完成事件的方法总数;第四步:作答。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问题式教学将越来越走近我们的课堂。作为一名高中教师, 为了更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以问题式教学的结构要求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从而让我们在课堂上更得心应手的处理好每一个环节。

摘要:在高中新课程的要求下, 我校提出的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式教学法已初见成效。问题式教学主要是把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或学习任务,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引领的方式,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把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主线, 围绕着问题展开, 围绕着问题来思考, 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过程, 贯穿学习的始终。

问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职招生模式的改革,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都呈下降趋势,大部分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薄弱。笔者就2013年本本校新生的中考数学成绩作了统计:共招生721人,数学成绩优优秀者(120分以上)为7人,占总人数的0.97%,成绩合格者(90分分至120分)为31人,占总人数的4.3%,不合格(0分至90分)和无无成绩者683人,占总人数的94.73%。因此将近95%的学生数学学基础是不理想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 一是中职学校数学教材的基本结构、形形式、内容没有变化,只是稍微降低了一些难度,分成了基础、专专业、拓展三大模块,但对中职生来说,仍然很难。二是在中职学学校数学没有了升学的功能,就把课程内容一再消减,把教学难难度一再降低,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另外,数学每周周仅有2课时,课堂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学生往往学了新知识就就忘了旧知识,更谈不上对新知识的巩固。三是大部分中职生在在学习数学时,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兴趣不浓,学习方法和习惯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厌倦学习数学,存在心理障碍。在学生眼眼中,只要学与专业有关的课程,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作就可以了。

2问题式教学的实施模式

2.1 问题情境的创设

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且寓于现实中。”以这一思想为基础,问题情境的构建要能通过过问题的解决学习抽象的数学内容,浓缩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算法则、数学思想和理论。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富有趣味性、探探索性、生活性和适应性,要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要能激发学生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提出能激发学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中来,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巧妙地将学习目目标任务明确,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适合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要能得到,使学生能尝到成功功的喜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增强自信心。方法上,可选择一一些学生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的内容作为问题的开端,吸引学生广广泛地参与进来,再由浅入深地逐步加大问题的深度,使教学由由开始时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发展为学生自发的参与,主动地学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 问 题的提出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针对中职数学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从两个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若某学生去购买一个100元的足球,商店老板给出两种付款方式:一种是一次性付清;二种是按天付款,第一天交付1元,以后每天交付款是前天的两倍,连续交付一周。请大家想一想,哪种付款方式更划算? 二是要注意联系相关专业,体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如几何的教学,可以把几何知识与机械零件尺寸和车床产品规格的计算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从而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解决数学问题在问题式教学中是主要的教学环节, 不但要追求正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可以按这样步骤进行: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明白问题涉及到的知识, 尽可能具体些, 以便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其次整体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初步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整体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在问题提出后,不是教师先讲解,而是让学生先尝试来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主要有:1自学课本,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如课本中例题、实验等。2合作讨论。若自学课本后,学生还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同学请教,大家共同研讨,合作解决。3向教师请教。有些比较困难的问题,一时还弄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要提倡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补充并评价。

2.4 问题的反馈评定

反馈评定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些都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反馈既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 也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与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表明,只有同时具备准确性、针对性、激励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教学反馈才能对教与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整有序地复杂信息传递系统,其中教师既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当然,学生也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 在其内部存在对信息的加工与处理过程, 并且他们还要将加工与处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输出,这个输出信息对教师来讲就是反馈信息,教师依据这种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作出分析,再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要从教师哪里获得自己有关学习行为和效果的反馈,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方法,使自己处于一种正能量的状态。反馈评定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小结、课堂练习、单元测验或课外作业来进行。

通过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即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做和思考问题,学生成绩也提高了。尽管如此,由于教学环境和学生的不同,对于中职数学问题式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问题式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中职学校通过问题式教学的实施模式,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做和思考问题,成绩也提高了。

上一篇:3d数字技术论文下一篇:报纸版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