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7

问题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如何规范管理其财务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金的安全,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引言

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按照资金来源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近几年,随着事业单位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发展,对单位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经济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事业单位在制度的设计和制度的创新方面与时俱进。随着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比例上升,事业单位自身对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事业单位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全面,带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尤其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这类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既不同于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又不同于纯企业,既要承担事业单位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又要兼具企业的管理特征,以盈利为目的,创造财富价值。因此,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具有双重性质,一是要反映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二是要反映企业化管理的经济效益,如何规范管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财务,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金安全。本文就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予以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为主,并未引进企业管理的先进模式,仅仅注重财务收支管理,忽视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成本管理、存货管理、预算管理等等,缺乏竞争意识,难以适应企业化发展的需要,其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制定了大的框架型的财务制度,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及分工,却缺乏明细的操作制度,比如关于报账程序的规定,借支现金的规定,零星采购办公用品的规定等等,有些制度虽然制定了,却又缺乏监管措施,执行中流于形式,没有坚持原则,使制度形同虚设。

2.缺乏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

一是单位领导不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不能确定单位的风险点,没有建立全员参与的内控制度;二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没有涵盖所有领域。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其规定粗枝大叶,只有空乏的制度,缺乏有力的执行力;三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缺乏沟通与配合,对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纠正和反馈,使内控制度失去约束力;四是年末没有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监督。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单位具体情况,是否适应单位发展,没有进行有效性评价,更谈不上改正和修订,也没有成立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是少数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内控制度,根本无法规避单位经营风险。

3.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大多只熟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对企业会计核算不了解不擅长,这就使得事业单位非常缺乏企业类的会计核算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事业单位进人必须进行公开招考,而很多事业单位十多年未进新人或新进人员中没有财会专业人士,财务人员严重缺乏,导致财务人员无证上岗,业务知识和技能不过硬,工作中漏洞百出,无法適应企业化管理核算的需要。

4.重大资金的支付缺乏监管

事业单位大额资金的支付通常没有进行审批,没有实行集体决策,也没建立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事业单位重大合同的签订、重要物资的采购没有规范的程序,尤其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自有,在采购重要的设备等大宗物资时,不需经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审批程序和手续,缺乏监管,“一把手”说了算,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

5.会计核算过于简单

事业单位对成本支出的核算科目单一,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所有支出均通过“事业支出”科目核算,没有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核算,不利于成本核算和费用控制;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虽然新制度下规定计提折旧和进行摊销,但在购入时仍然是一次性进入成本,造成当期成本过高,不能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效。

6.缺乏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预算数据的编制,没有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没有实施全面绩效管理。

7.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发展受限。随着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与到市场竞争,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会加大。然而,目前银行规定,事业单位资产属国有资产,不能进行抵押贷款,事业单位如果现有资金不足,便无法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这就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最终被市场淘汰。

三、完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全面反映企业化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成果,针对企业化事业单位现阶段暴露的财务管理问题,应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制定完善的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明确划分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监督又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制定财务管理实施细则,比如严格规定财务报销流程,坚持“一支笔”审核制度,具体规定现金的借支范围、额度、申请办法,业务费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应当符合的有关规定,差旅费的报销办法,零星办公用品的采购制度,大额资金支付应具备的条件和手续等等,使财务制度更明细,更具可操作性,便于财务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安排。

2.建立完善可行的内控制度

以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为依据,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对缺失的制度重新制定和补充,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领导小组组长,设置以财务部门牵头的常设内控办公室,找准关键控制点,分解内控指标,层层落实责任,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推行全员参与管理,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控体系,建立相互牵制、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内控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不让制度流于形式。每年进行一次确定内部监督检查的方法、范围和频率,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内部控制更趋完善。

3.加强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公开招考或直接根据需要向社会聘用、引进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充实会计队伍,提高整个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以适应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在企业化过程中,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增加,会越来越多的涉及大量会计业务的变更,涉及许多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转变观念,转换思维,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学习,顺应单位的发展,顺利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向企业会计核算转变,以完全适应企业化管理的需要。如果财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会计核算跟不上单位的需求,必然会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阻碍,不但不能为单位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意见,还会造成财务混乱,账目不清,数据失真,无法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严重影响和制约单位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应重视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或不定期培训现有财务人员,组织他们外出学习优秀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适应企业化管理核算的需要。

4.加强资金的监管

事业单位应对大笔资金的使用实行监管,相关部门应当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严禁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对大额资金的支付实现集体决策;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同级领导班子成员讨论决定,杜绝暗箱操作,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对供应商实行比选,选择质量过硬,价格公道,售后完善的供应商供货。加强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的管理,及时回笼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

5.采用适合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核算

企业化事业单位应当引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正确核算当期损益,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真实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的成效,按照企业税收政策,正确核算事业单位的各项应缴税费,最终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的转变。

6.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要继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式,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预算资金,推动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决算及结果反馈的全过程绩效管理。要加强绩效目标的编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目标的实现。加大绩效评价工作力度,督促部门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7.扩宽融资渠道

事业单位融资渠道狭窄,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扩大生产,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化事业单位对资金的需求, 资金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化事业单位的发展。由于事业单位资产不能用于抵押,事业单位便不能从银行贷款,也不能集资,融资非常困难,使企业化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常常失去抢占市场的先机,失去发展机会,举步维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给予国有企业同等条件的银行贷款政策,降低事业单位的融资成本,以解决其自有资金不足时发展的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最终改制为企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小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務管理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 2017,(4):93-94.

[2]张广萍.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7,(1):219.

问题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新闻媒体在其中将起到交流场、导向标、减震阀、稳压器、粘合剂、推进器、聚合器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媒体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战略作用、价值体现与视角选择的分析与解读.结合新闻媒体探索的实践,阐述了媒体应选择的方向与路径。

【关键词】新闻媒体 社会管理 重要 积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5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加强和创瓶社会管理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社会管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社会管理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积极创新。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新闻媒体间的辩证关系

1.新闻媒体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将发挥正确导向、聚合智慧、动员教育、沟通协调、上传下达、化解矛盾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中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提振精神的“吹鼓手”和“生力军”,是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必须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各类问题,恰恰是创新与突破的所在。如果新闻媒体在实践与探索中摸索出成功的经验,就能为政府管理部门所用,从而使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新闻工作者,惟有扎根于更深的土壤,细致并准确地感知老百姓的冷暖寒热,在广袤的群众生活中吸取新闻养分,既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充分沟通的桥梁,也反过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一方面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空间与视角.另一方面也让媒体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思维、完善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增强媒体与社会的“互动性”与“粘合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同时要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可以获得更广的新闻素材,同时增强媒体与公众打交道的能力与经验。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求记者沉到基层找线索,下到一线摸情况,才能摸清脉络、掌握全局、抓住要点。现今社会管理领域遇到的挑战和难题,正是新闻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一线寻找答案的用武之地。这也促使新闻界全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二、新闻媒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社会管理既要加强,更要创新。要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新闻媒体在这过程中应发挥好五个角色的作用。

1交流场。

社会管理创新,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和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利:会问题: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在这过程中,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媒体参与社会管理、推动和谐发展,体现在对城市人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的重视。《武汉晚报》于2003年推出的“社区行”活动.南政府相关部门参加活动,通过咨询、介绍、服务等形式加强了交流。自2008年至今,楚天都市报已先后组织了5次“记者进社区”挂牌仪式,派出多名社区记者,深入到各个社区,与居民近距离接触,在市民与各级党政部门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2011年5月,武汉晨报也推出“记者进社区”活动。记者在挂牌社区挂职当群干,近距离倾听百姓声音,传达民意。在这些过程中.媒体主动打造一个交流平台,从而使得社会管理创新的智慧与点子得以碰撞、交集和提炼。

2导向标。

社会管理创新,对政府部门是个新课题,更是考验。重要的是要为广大群众和社会所认可接受。在这方面.媒体可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正确引导,树立认知。刘云山指出。媒体要“突出宣传保障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落脚点。引导干部群众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目前,社会管理面J临的问题复杂。头绪多,表现更是多样化,媒体的宣传教育、解释说服作用和正确导向尤为重要。

社会管理工作中.媒体必须以各种报道、活动的方式,在社会上树立勤劳肯干、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与财富的劳动者“群像”,从而树立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崇尚劳动的良好风气。

3减震阀、稳压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司法公正、依法办事为公众所关注。在促进司法公开、透明、公正的进程中,媒体发挥着相当积极且具建设性的作用,能很好地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矛盾。

例如,2008年2月,武汉晚报独家报道了汉阳区法院执行局法官李冲三年来为马兰英艰苦讨债的事迹,随后与武汉中院联合开办了“周二之约”法律服务电话热线栏目.每周从全市抽调法官帮助市民解决法律疑难问题.目的正在于架起和谐司法关系的桥梁、为和谐社会构建做贡献,受到最高法院的关注和肯定。

4粘合剂。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社会管理要针对可能发现的“漏洞”、“创面”进行及时修补.同时为社会添注润滑剂.增强整个社会的“粘合度”与“融合性”。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和有序。

对于民工、务工人群、大学毕业生中的自由就业群体等这些流动性较强的群落,是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媒体也应参与其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2010年8月16日,武汉晚报推出《10万打工者“捧红”长丰街数十家黑网吧》报道,反映\"10万文化休闲极度贫乏的打工者蜂拥在城市的数十黑网吧中”的状况.引起各界巨大反响。报道所涉及的桥口区迅速行动起来:推出诸多有力举措,丰富外来打工者文化休闲生活。长丰街现象并非个案。武汉是一个有着近200万打工者的城市,还有很多打工者有类似困惑。为此,武汉晚报携手市文明办、市文化局、团市委、市青教办等部门共同发起“新市民学校”公益行动,发动专家学者及普通市民献策献力,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共同关爱打工者,助打工者融人城市,成为新的大武汉一份子。

又如,江城“蚁族”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低收入聚居群体.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2010年3月,《长

江日报》联手团省委、省学联、团市委,共同发起“江蚁”安家行动,号召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向江城“蚁族”提供特价房,为江城的“蚁族”改善居住条件提供帮助。

5椎进器、聚合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减少和化解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让发展带来的增量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媒体参与社会管理进程,就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例如,在婚姻问题日益成為一个社会化问题的今天。婚恋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家庭和睦。2006年5月武汉晚报创办首场姻缘会。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武汉这个日益国际化大都市地方特色的单身男女交往平台,被誉为“开创了现代都市婚恋新时尚,新纪元”。此后,姻缘会一直以每年数十场的规模持续举办。6年来,武汉晚报举办的各类姻缘会达百余场次,共服务了90多万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和谐。

在武汉,《长江日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等媒体纷纷加入“婚恋相亲”的行列,乐当红娘。在新闻媒体看来。促进都市人婚恋、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择偶观、推动家庭和谐,是一件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为加强社会管理注入的一支“稳定剂”。

三、新闻媒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战略作用与价值体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媒体要在正确认识其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有效的、积极的战略作用,体现自身价值。从新闻报道看,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科学引导、从善如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好舆论引导的闸门。真正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1强化宣传导向.着重塑造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人的正面形象.形成社会正面认知,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

近年来,一个个感动湖北、感动中国的人物.一批批克难奋进的优秀企业.经媒体报道和宣传.汇聚成一条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大河。这正是所有媒体人“隙望社会、传递信息、凝集精神、助创财富”的价值所在。

例如,由楚天都市报主办的首届暨2009年度楚天传媒大奖2010年1月19日颁奖.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等16个团体、个人和企业获奖。2011年1月11日,第二届暨2010年度楚天传媒大奖颁奖,“信义兄弟”等18个团体、个人和企业获奖。“楚天传媒大奖”的创设,就是为了更好地通过舆论引导来担当社会责任,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放大典型效应,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2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沟通.及时传递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搭建公众信息反馈平台,起好“上传下达”“沟通协调”作用,推动政府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将社会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扩大社会管理主体.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将社会管理纳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轨道。

——发挥媒体做群众工作的优势,起好“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桥梁作用。

例如,2011年4月武汉市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启动“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武汉晚报、汉网联合武汉市治庸办共同开展“治庸问责大家谈”。邀请市民、网友与15个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热线交流,共同参与监督“治庸问责”。

——充分运用资源.发挥观察、思考、建言献策的能力,周密策划,主动担当,体现责任,推动政府工作。‘

例如.针对近年来武汉市公共自行车受损严重的现象,武汉晚报于2011年3月推出策划报道《3000辆公共自行车成“流浪车”让人痛心!》,联手有关部门,发起“护车”三大倡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大加赞赏:“市民和媒体_起发起的这个‘护车’行动好!”

3.运用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积极参与、分担、助力社会管理事务:做好群众工作,排忧解难,化解矛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例如,2010年4月,楚天金报公开征集各行各业有专业特长的义工.组建了“金报周末义工队”。此后,“金报周末义工队”迅速壮大,义工达到2万余人,每周到一个社区举办一次活动,已服务武汉市民30多万人。几年来。以金报周末义工队为代表的武汉市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给广大居民带来了切实便利。

4.立足解决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民生问题.践行“群众至上”理念.实实在在做好民生服务.为民众谋福利。

就业是当今社会人人关注的热点,媒体在就业领域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可谓开动了脑筋,主动出击,多方想点,谋划“多赢”之举,力求做足新闻、做好服务。

例如,2010年春节后,各地特别是沿海各地出现罕见的“用工荒”.一时引发全国关注。为此。武汉晚报联手国内数十个城市的30家主流媒体。共同为招工企业和求职者开通全国“跨省大招工”交流平台,为农民工、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开辟一条就业“绿色通道”。2011年2月。武汉晚报再次发起搭建“用工情报站”.联手全国15省市20家主流媒体,倾力帮求职者找工作。

又如,为帮助农民工更好求职,2009年到201i年,楚天金报记者三度与农民工一道赴珠三角、长三角多个城市。推出大型系列报道“赴沿海看求职”.实地探访鄂籍务工人员的求职之路,采集最前沿的用工信息,探寻用工背后的经济脉动,并与浙江等地媒体建立了“求职媒体同盟”,在企业与农民工之间架设了一座直接沟通的桥梁。

四、新闻媒体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报道的视角选择

1.以全局的视角。

新闻媒体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报道,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和全局来评析分寸、把握报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通盘衡量.掌握报道的基调与方向。

2.以发展的视角。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进程.不可能有固定规律与表现形式.更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随时都要以发展的眼光与视角来看待礼会管理工作中的现象与问题,理性剖析,研究并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理清发展的主脉络。

3以辩证的视角。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运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探索与尝试可能都会带来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和“两面性”。因此,媒体在参与报道中一定不可采取“一边倒”的态度,而是要不偏不倚,立场客观,辩证统一。

4.以民本的视角。

相对于“管理”而言,人民群众更需要的是“服务”。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昭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民生”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新闻媒体惟有脚踏实地,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作出贡献。

问题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国民的创造力谈到语文教学的创造力培养,点出后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举例展现近年来教育界制度创新的成果,以体现“创造力”教育的可期待性。最后,从学校、教师两方面展开关于语文教学领域创造力培养可以努力的方向的讨论。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语文教学领域;现状;努力方向

提到写作,大家似乎能轻易将其定义为“创造性活动”。而语文教学却未必是创造性活动,学的是经过千年沉淀而适用于今日的传统知识,老师讲而学生记;写的作业,考的试卷,皆有套路可循;即使作文,也从小学的天马行空故事写到了高中的假大空论文。需要创造力的地方,实在不多——这是语文教学的现状。

然而,这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一、从国民的创造力到语文教学的创造力

1988年,邓小平便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响亮的口号。科技的核心,不就是创造力吗?

然而,将近30年过去,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充斥着各种“山寨”产品,模仿国外先进产品的技术;我们的工厂,大多属于科技产品生产的下游环节,用人力换取微薄利润;我们的娱乐传媒,许多运营模式也不过是正正当当地向外国购买核心版权而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实在任重道远。

于是,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创造力的民族”这一广为流传的诟病,我们不完全接受,却无法理直气壮地反驳。

事实上,1999发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早已指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从政策层面明确把培养创新精神放到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

依我看来,培养创造力,更应被放在语文教育的重要位置。

我国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这也决定了它具有言语教养和精神陶冶的功能。学好语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如一篇文章的总开头为全文奠定了基调,语文的作用,也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我们大多数人刚一出生接触的便是汉语和汉字,随后在语文氛围中成长至今,日常交流自是离不开汉语。而我们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更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

不知是否每个人小时都写过这么一篇命题作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么一句看似简单却蕴含丰富的话语,正是上述理论的最好印证。

既然“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最基础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本应是最便捷而效果最理想的办法。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试性强,更像“快餐式”教育,讲求高速快捷地让学生记住教育大纲范围内的知识点,考试考出好成绩,以此作为学校间、老师间绩效比拼的资本,把这个当做“教育事业”中的“成就”。

然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投资时间长而回报无定期的投资,总的来说投资风险颇大。创造力无规律可循,并非认真努力便总能得到一份不错的成绩,而是需要天赋、运气、个人兴趣、多方支持等多种因素融合而产生的不定向产物。创造力需要耐心去培养,需要费心去引导,并非十年如一日用着同一份课件即可获得不差的效果。

这样一种耗费时间和精力且回报不定的教育,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既没有成功而具普适性的经验可参考,没有有规律可循、有法可依的系统予以保障,国外的成功案例又太具颠覆性,仍处于应试教育体系中的我们也没有以学生们的前途为代价的破釜沉舟的勇气。于是,明知创造力的重要性,我们仍依循“懒惰的本性”选择了应试教育这一“捷径”。

二、近年来教育界的创造性举动

可喜的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似乎在一点点撼动着“应试教育”这座冰山。例如,我的母校于前几年已开始实行小组学习的制度,将班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小组成员的桌椅围摆在一起,便于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课下也可以相互探讨和帮助。教师也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主权和思考时间。一开始,大家颇为忐忑,大家围坐一团,会否影响课堂秩序?每一堂课老师都需花费更多时间去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会否影响到课程进度?最重要的是,对第一批“吃螃蟹”的高二生而言,这个改革会否打乱他们的学习节奏,影响成绩,影响升学?硬着头皮试验了一届,结果出来,成绩反而表现出较为积极的变化。学生们也更喜欢这个制度,感觉自主空间更大了。

另一例子是广州的一所学校,办校特色是近来较热门的吟诵教育。园区里建了“小型孔子庙”,提倡尊师重教;走廊上、课室里贴着各式名人古训,从三字经到论语;古文学习采用吟诵的方式进行……传统教育的氛围浓厚。更令人惊讶的是,该校正在践行“混龄大班”制度,即如过去私塾一般,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进行教育,大孩子带小孩子,相互学习。而周末和假期,也会举办不定期的课程,推广吟诵教育这一概念。这看似颇具颠覆性和风险,但几年下来,学校办的有声有色,慕名而来学习的老师和家长也不少。

以上两个例子似乎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无甚关系。的确,例子讲的是制度创新的问题。然而,整个社会创造力的培养,不能光靠少数学生和老师的努力。以学校为基层代表的教育系统敢于创新教育体制,包容创造性制度的存在,给学校办学更多的自由度,而学校也带头进行创新性尝试,方能带动教育领域关于创造力的改革,带动整个社会来重视和培养下一代的创造力。

重要的是,“敢于尝试”,同时重视科学性地尝试。

三、语文教学领域的“创造力”培养

语文教学领域亦然。

如何在语文教学领域提倡“创造力”?

如前文所述,光靠部分人的努力是很难带动整个社会来进行教育变革的。其中必须含有政府牵头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和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中师生自下而上的创新性实践。

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可以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校方:从制度的创新性尝试到创新性校园环境的营造

校方作为管理者,可以努力的方向有教学制度变革和校园软性、硬性环境的管理。

教学制度的创新性渗透,关键是,敢于尝试,科学尝试。有上述两个例子为依据,在此不再赘述。

校园创新氛围的营造,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大标语到“科技之光”等科普知识宣传栏,从科技展的举办到诺贝尔奖项公布的电视节目的组织观看,在语文教学领域,从创新作文大赛作品的展览到科普知识黑板报大赛的评比……如那所以吟诵为办学特色的学校般,将“创造”的观念渗透在校园的每个看似随意的角落,营造一种重视创造力的校园氛围。

校方的重视,自会带动师生们一起为新生代创造力的形成而努力。

(二) 教师:从思维到实践的转变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教师无法手把手教学生开发自身创造力,能做的唯有保护其天生爱探索的好奇心,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1.转变教学观念

(1)允许学生犯错。创造与发明,本不是一项“循规蹈矩”的事业。历史证明,大多发明都是“阴差阳错”的结果。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便要允许“阴差阳错”的存在。

具体到语文教学领域,基础知识的学习自是不允许随意犯错。但关于文本的解读、文字的组织等方面,尤其是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不应压制学生“出格”想法的存在,而应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为的同时,循循善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继续展开想象。为此,我颇为欣赏语文试卷中的“言之有理即可”的题目,学生自成独立的逻辑系统,无需被标准答案所束缚。当人们忠于自己的感觉,而非千方百计去琢磨出题人的心思时,独立的思维便可四向奔驰了。

(2)强化“教学相长”的意识。语文学科主观色彩浓重,题目的标准答案自有其道理所在,然而往往并非唯一的答案。教师要做的,除了让学生们认识到标准答案的由来,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得出不同看法。所谓“头脑风暴\",即多方思想的碰撞,往往带来妙不可言的结果。教师因知识面广,思考问题较全面,但易墨守成规,而学生虽思考片面,但敢于创新,且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这样的大事。”教师能跟学生如同龄人般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大胆想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且有助于教师教学的适时补充和更新。

2.适时更新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

祖先们千百年前的训诫自是不敢忘,然而,对新生代而言,最近的网络热搜似乎是他们更熟悉的内容。教师适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国际先进知识,紧密结合时代,在语文教学中不时穿插时事热点进行举例和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同时,相对于从古至今保留在书籍上的平面文字,有画面感的三维新闻更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有兴趣听课,能听明白,自然有助于知识点的传授。

可能有人会说,正因不熟悉传统知识,才要让学生多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专门引用网络热点来引起学生兴趣,似乎有“讨好”之嫌,也颇失师尊。

然而,将心比心,老师批改学生作文看到满眼“牛顿被苹果砸”、“孔融让梨”等被用滥了的“著名例子”时心情之无奈,正如老师十年如一日用同一个年代久远的教学事例时学生满心的无力感。

创新语文教学,在教师的角度,其中一项便是创新内容,让学生更愿意去学。而创新内容的基础,便是教师自身知识点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拓展。

3.创新教学模式和技巧

创新教学模式和技巧,是同创新教学内容同样重要的部分。讲授同一点知识,引导学生按思路自己逐步得出结论,会比老师一开始先抛出一个抽象的理论或概念学得更印象深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生间、同学间放开讨论,会比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学生们一味记笔记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创造性;更科学地结合发展心理学,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引导,逐渐改变灌输概念和理论的做法,换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创新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不仅真正学到知识,且学会如何自行探索知识,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创造性思维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如上述所举的分小组学习模式的例子,其实与大学的“放羊式”教学模式较为接近。而事实证明,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的开放是值得尝试的。

4.拓展教学空间

语文教学是一门主观性强的课程,一门感性多于理性的课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文字的感受,从自然和社会中得到的印证自然比光从书上读到的要更生动而令人动容。

教学环境不一定要局限于严肃的长方体空间内,尤其中小学教育,正是孩子多动而好奇之时,校园一隅,也可以满是“语文”的气息。即使无法常带学生外出进行自然教学,也可借助多媒体工具,从思维上扩大学生的知识边界。知识的视野有多广阔,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世界的认知度相应地能在多么广阔和全面的层面上培养起来。

当然,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受者、父母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努力,同样必不可少。但因不是语文教育的主要施行者,可以做的努力相对有限和被动,更多的是配合校方和教师。因此,关于这点笔者不再赘述。

四、小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有言:“重要的问题不是‘什么培养了创造力’,而是究竟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人类的潜力在哪儿丢失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学生心中“创造力”的种子,并营造良好氛围促其成长,而非在它尚未开花结果前视其为杂草而“斩草除根”。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奠基性学科,正是渗透创造力的“最佳培养皿”。如何大胆创新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大胆创新,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马达《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看法》,《大观周刊》第1期

[3] 魏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12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问题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从我国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历史进程、土地沙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林业防沙治沙的主要举措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并对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进行了有效性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沙化;林业防沙治沙;有效性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如今,我国的土地沙化面积正以每年4 000 km2的速度发展,已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36%左右。如果按此趋势继续发展,会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等有所不同,因此,土地沙化的情况也有所差异。推行林业防沙治沙政策势在必行。如何基于各地区的差异化来实行最佳的林业防沙治沙工作已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1 我国土地沙化的现状以及历史进程分析

我国国土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一直以来中国都将防沙治沙作为环保的重要工作方向。北方的土地沙化最严重,而南方则通过一些零碎的形式出现。土地沙漠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土地的植被破坏,土壤变得贫瘠,甚至出现寸草不生的情况,人们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生存,因此,纷纷选择迁徙,使得当地变得地广人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植被覆盖,土地沙漠化会变得极为严重,再加上春季冷空气向南方迁移,形成大量的沙尘暴,使得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侵染。

中国的土地沙漠化进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它的分布范围会在地表特征上存在不同差异。这种现象主要是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农牧民族的相互影响和交错位置下形成的。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从秦朝时期开始,就有很多移民开垦河套与鄂尔多斯地区的草原。一开始,百废待兴,但随着王朝的不断兴衰,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的农耕人民交替主宰着耕地,如此便形成了土地不断废耕的情况。由于中原人民和游牧民族的文化差异性,使得地区内的土地沙漠化变化不断,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实行的移民政策使得两个种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这一时期以游牧为主的人们在内蒙古地区进行耕作,他们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可达70%左右。而在烂垦政策的推行下,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2 土地沙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2.1 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沙化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处于亚欧大陆东侧,季风性气候,年温差较大,而且水分的蒸发较高,相比于降雨来看,十分不均匀,导致局部地区时常出现干旱。尤其是在西部地区高、东部地区低的结构基础上,中部和西部经常有干旱出现。在厄尔诺频发的背景下,全国干旱问题出现的频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降水无法得到保障,有些地区常年无水分涵养,当地的土地逐渐开始龟裂,再加上受大风和温度的影响,使得土地沙化的情况更加严重。另外,在环境因素上,受外来物种、沙尘暴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土面积范围内的一些环境逐渐恶化,地表植物和动物逐渐死亡,资源进一步枯竭。这样一来,导致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很容易使生态链崩溃,从而形成土地沙化[1]。

2.2 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沙化

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地沙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一这时期,国家大力支持各地区的商业、工业、重工业以及农业等发展,却忽略了这些发展对国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建厂,排放大量污染物,不斷影响我国环境。虽然经济上得到了良性发展,但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各地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都出现了不合理现象,破坏了生态平衡。其中,植被是保护土壤的重要条件,一味地开荒使得很多树林被滥伐,久而久之导致当地的土壤变得贫瘠。以往土壤肥沃的林地,经过长时间的开荒以后又被搁置,最终形成沙化土地。再者是过度放牧,草原之前在我国国土面积占据很大比例,但是,如今放牧的数量比重已经超过了我国的草原总量,而过度的放牧让这些草场变得越来越少,从而破坏了草原的土壤结构,使裸露出来的地表面积不断加大,形成了沙化土地。除此之外,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量较少,需要大面积的灌溉才能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各种资源矛盾出现,使河流下游的水资源逐渐缺乏,水位急剧下降,进而使附近的动植物衰亡,这也是导致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的原因[2]。

3 林业工作中对于防沙治沙的主要举措

3.1 建立林业防沙治沙的基本工作原则

要想提高林业工作对防沙治沙的有效性,就要以标准的工作原则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涉及各方面细节,保证防沙治沙的效率。第一个原则是竞技性原则。防沙治沙并不是一件轻松且短时间内就可完成的工作,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相关设备与制度等。而且一般出现大面积土地沙化的地区经济并不发达,再加上当地的林业资源相对薄弱,因此,在工作上必须要考虑竞技性原则,用有限的资金使防沙治沙的效率最大化。同时,需要让林业工作的防治土地沙化有科研效益,让当地呈现出良性的经济体制。第二个原则是科学性。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林业防治土地沙化的重要性,也明白防沙治沙工作的困难,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秉承着循环、科学以及系统等特性,以正确的思维见解来完成防沙治沙工作,防止出现大跃进思想,避免环境再度进入不良循环中。遵循正确的工作原则完成防沙治沙工作,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3.2 加强对土地沙漠化区域的植被保护

林业防治土地沙化主要通过加强植被覆盖来实现保护效果。其中,沙化土地上的植被相当于载体,采取保护措施和林业种植是防治土地沙化工作的重心。这样一来,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动土地沙化工作的有效性,并防止其持续恶化。在一些土地沙化区域,应建立相应的保护区,对其中的水源、湿地等部分加强防护,并且从政策上提高监管力度,防止乱砍滥伐的出现,建设红外线监控系统,最大化地保证当地植被不被破坏。对于沙化土地的边缘地区也要进行综合性治理,对附近的居民加大宣传,让他们知道土地沙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宣传林业防沙治沙的有效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责任意识。同时,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建筑和供暖等实际问题,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所保障。

3.3 完善对防风固沙林地的各方面建设

林业防治土地沙化需要将防风固沙与植树造林都融入其中,并将其规划为重要工程范畴。需要从综合系统性的防治土地沙化角度去分析,结合我国各地区防护工程的优化措施,健全各方面的建设质量,保证我国林业防沙治沙的有效性。例如,将植树造林、保护措施以及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建立一体化的工程系统,能更有效地发挥出生态环境效益[3]。

3.4 强化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等工作

退耕还草与退耕还林目前是我国林业防沙治沙的基本政策。随着国家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愈加短缺,只有人们都参与防沙治沙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化作用,从而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各地区需要呼吁人们实施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使他们在发展牧业和果业的基础上优化当地的环境,形成新的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4 结语

现今,我国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尤其是局部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不仅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也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林业治理土地沙化已成为国家乃至每一个公民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林业的防治土地沙化工作已经有了进展。因此,要在重视土地沙化治理的基础上明确这一问题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严重制约性,应掌握治理各方面的关键步骤,发挥林业在技术和专业上的优势,遵循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抑制土地沙化的进一步扩大,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环境治理措施,从而确保我国的绿色发展,并为人们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翔.新疆地区基于防沙治沙的林业生态建设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20(4): 123-124.

[2] 崔書丹.长春市土地沙化问题与林业防沙治沙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9(19): 114-115.

[3] 李海超,王玉国,杨娟.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9(5):192.

责任编辑:黄艳飞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Forestry Sand Control

TAO Ji-hong (State Owned Sanjiaocheng Machinery Forest Farm in Minqin County, Minqin, Gansu 733399)

Key words Land Desertification; Forestr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Effectiveness

问题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1996年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的第一次修改虽然在保障人权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对于证据制度的规定仍然显得较为粗疏、笼统和原则,使得公安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获取证据的程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依据。使许多刑事案件在证据的合法性、有效性和证明标准上遭受质疑。2012年刑诉法的再修改,针对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明确了“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证人制度。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的变化,对于提高公安司法机关办案质量,落实人权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刑诉法;刑事证据;证据规则;完善

新刑诉法完善证据制度的指导思想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针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明确了完善证据制度的指导思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有三个方面:

一是贯彻中央19号文件落实文件中相关制度改革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对政法工作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毋庸置疑,刑事诉讼法在整个司法体制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改和完善对于推动刑事诉讼法的良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司法改革不是立法,改革的举措更不是司法的依据。所以,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改革措施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切实解决公安司法机关在办案中的实际问题。这些年各级、各部门的司法部门不断反映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规定不利于诉讼的公正与效力,强烈呼吁要进行立法的调整。例如,原刑诉法第98条虽然有关于证人如实作证的规定,但是,却缺乏证人不如实作证的相应责任制度的规定,使得证人证言在许多案件中的真实性得到质疑。切实解决司法实践类似这样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修改的第二个指导思想。

三是着力推进司法的进步。要借助这个修改过程来提升法律的文明与进步,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国外先进的制度,尤其是把司法实践中证明切实可行的制度引进过来,此次修改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例如,在第43条增加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体现了无罪推定的理念。这些内容无不闪烁了人性化的人权保障光芒,更是提升了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进步性。这次修改的力度之大,毫无疑问会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内容更加充实,体系更加完备,各个条文之间更加衔接,条文设计亦会更加合理。

新刑诉法对证据制度完善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1.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2012年新刑诉法第50条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规定与第 53 条规定的不能仅依据口供定罪、第 54 条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结合,确立了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使1996年刑诉法中“轻口供”这一原则性规定趋于明确,能够有效地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明文规定:“在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时,人人完全平等地有资格享受以下的最低限度的保证: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本次刑诉法修正确定了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面对办案人员的讯问时,有权保持缄默,侦查机关、公诉机关要对其指控的犯罪事实承担全部的举证责任,并不得强制犯罪嫌疑人协助追诉机关证明本人的罪行。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将会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走向更加民主和文明。

2.确定了“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1996年的刑诉法确定了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证据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但是,对于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属于“证据确实、充分”,并无详细的规定,甚至相关司法解释中也未提及。2012年新刑诉法第53条第2款明确规定了“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就是对案件进行定罪和量刑的每一件事实均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这是对证据“量”方面的要求;二是“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即强调定案证据的“程序”合法性,这既包括证据取得程序的合法性,也包括证据审查、质证程序的合法性,与新刑诉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呼应,是对证据“质”方面的要求;三是,“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规定是这三项细化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是英美法系法官在审判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意指“只要公诉方的证明没有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或者说裁判者对被告人有罪的证明还存在合理的怀疑,就应该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做出有利于被告的推定或解释,就应该作出有利于被告的判决”。同时,“排除合理怀疑”也是无罪推定原则在证据制度中的体现。2012年新刑诉法对定罪量刑证据标准的细化和完善将进一步规范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行为,从根本上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促进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立法与司法中的发展。

3.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996年的刑诉法对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作了规定。但由于非法取得的证据并没有在刑诉法中明文规定应当予以排除,这就使得有些侦查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仍然抱有侥幸心理,造成了非法取证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为从制度上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这次修改刑诉法直接规定非法证据排除的条款共有5条,力度相当大,包括:第54条有关“言词证据和物证书证的排除”条款:“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第55条“检察院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作用”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56条“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庭调查”的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54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第57条“非法证据排除证明责任”的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第58条“非法证据排除判定标准”的规定“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54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整套制度。

2012年刑诉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适应了我国刑事司法现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必然产物。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完善的证据制度对于保证案件质量,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关键作用,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体现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完善了证人制度

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刑事案件均有证人证言这一证据类型,1996年的刑诉法有关证人制度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比如证人保护制度不健全,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缺失等等,使刑事诉讼活动中鲜见证人出庭影响了证人证言这类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2012年新刑诉法完善了包括证人出庭制度在内的证人证言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明确规定了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情况。根据新刑诉法第187条的规定,在任何一方诉讼参与人对证人证言提出异议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证人就应当出庭作证,修订前刑诉法47 条虽然规定了证人证言必须经过质证及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没有明确必须证人出庭的情形。因此,实践中,几乎绝大部分案件的审理都没有证人出庭这个环节。

(2)确立了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和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惩罚措施。在新刑诉法第188条中我国首次确立的证人强制出庭作证制度。第188条第一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第二款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10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在强制出庭作证制度中,立法免除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的强制到庭作证的义务,这一规定是对传统的“亲亲相隐”制度的体现,同时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于人权保护以及人性尊重的光辉写照。

(3)明确了证人保护制度。1996年的刑诉法缺少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制度,许多证人由于担心自身以及家人的安危,害怕遭到打击报复而不愿出庭作证,使得公安司法机关在调查取证时总是面临着诸多困难。而此次刑诉法修改增设证人保护制度,新刑诉法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刑诉法中完善证人保护的制度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无疑是一大进步。

(4)建立了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2012年刑诉法第63条第一款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第二款规定:“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的建立,既是对出庭证人经济利益的保障,也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有关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进步。

刑诉法此次对于证据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反映了立法机关旨在从人权保障和程序公正的角度重塑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以与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和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立法机关在总结我国刑事司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先进经验,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国司法资源,以制定既能适应实践需要,又能引导法治进步的法律条文。此次刑诉法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向前发展,在人权保障领域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司法实践开拓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宇冠.刑事诉讼法修改凸显人权保障[J].法学杂志,2012(5).

[2]王冬妮,春平.浅谈新刑诉法对证据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5).

[3]陈卫东,柴煜峰.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亮点与难点[J].证据科学,2012(2).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问题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配电网当中,能够有效反应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供电质量的是供电管理中的线损率。在电力系统当中最困难的工作便是线损工作的处理,降低配电网当中的线损率对电力企业的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电力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起着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对线损的概述,分析我国电力供电中的线损问题,以及针对线损问题提供的相关解决对策,文章可供同行参考,希望能为我国的供电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供电管理;线损问题;电力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的电力企业运行当中,供电管理当中的线损问题一直都是较为严重并且常见的问题,怎么样降低线损率也是目前各大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此情况各大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寻找线损有效解决的办法,加强对自身企业的管理约束,因此本文通过对线损问题的分析来探究线损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供电管理当中的线损概述

电力企业在进行供电管理的过程当中,对电能进行运输与分配时,电力设备与线路之间会产生电能损耗,这样情况被称为线损。在进行电能运输的过程当中,产生线损的原因十分多,例如电压的不稳定等,若电力企业在进行供电管理的过程当中,不重视线损问题,便会导致线损率不断升高,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在配电网当中产生较高的电能损耗,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减少电能损耗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推动电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2.电力供电管理中常见的线损问题

1.供电管理当中的模式组织问题

在目前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当中较为常用的是职能式的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弊端便是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只重视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管理,而对于线损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一来在进行线损管理的工作时很容易产生管理混乱以及管理工作难以协调的情况,而且在目前的电网建设布局当中,电网的整体结构都较为薄弱,在配电网进行改造之后仍存在有输变电容量不足等问题,还有很多的地区的改造不够及时,电压器仍旧有高耗能老化的情况。这些因素的产生都提升了线损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供电电路自我调节能力弱,阻碍供电企业的运行发展。

2.低压电网组织架构薄弱

由于我国在前期规划低压电网时缺乏前瞻性,导致现有很多地方的供电线路的供电半径过大以及过小,变压器的容量不足等问题,并且在很多低压区地区没有安装补偿装置或者不能及时更换失效的装置,导致的后果便是在线路的末端位置电压不足,随之而来产生的后果便是线路的耗损也变大[1]。在我国配电网长期运行当中,很多变压器是长期的超负荷运行,这种情况不仅使电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更是增加了电路的自身损耗,长期以往,使电路运输过程当中线损率不断提升。

3.线损管理意识不足方法落后

电力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当中,仍存在落后的管理方法,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线损管理工作。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第一点,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没有对线损管理进行监督,线损工作人员也没能提高对线损工作的重视度,从而降低了线损工作管理的质量。第二点,电力工作人员责任心有待提高,在进行电路的日常维护当中,应该针对电路情况及时预防线损情况的发生。第三点,电力企业没有加强对线损管理的重视,企业的不重视导致工作人员不重视,导致在线损管理方法方面单一,不能高效进行。

3.提升电力企业线损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1.对线损管理组织进行整顿

电力企业想要降低线损率,首先要对线损管理的工作组织进行整顿,加强线损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严格按照线损为纲原则,同时也要适当结合企业项目管理意识。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线损管理涉及范围较广,因此供电企业在进行整顿的过程当中应该针对内容分别进行,不仅要对工作人员的线损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要求,而且要为线损管理工作建立明确的目标,实现线损实际工作与线损管理目标想结合,从而使线损管理工作逐步提升,有效降低线损率,保障电力企业经济效益[2]。

2.对低压线路进行合理的改造

在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时,一定要重点标注老化的低压线路,对其进行维修或重建,防止在电路运行过程当中因线路老化而发生损耗过多的情况,避免因为线损而发生断电状况,在进行建设低压线路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线路不合理等问题,这是就要根据当地环境等情况进行建设,避免因为自然因素造成线路损坏。在配电网建设过程当中,很难避免实际运行数据与设计数据不相符的情况,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管理,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降低线损率[3]。

3.提高线损管理意识及改进管理方法

电力企业想要提高工作人员对线损管理的重视,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线损管理意识,企业自身应不断改进自身管理方法,从多角度全方面使线损率降低。第一点,在对线损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意识的提高时,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对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针对线损管理進行针对性的监督,以督促线损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自身职能。第二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与线损管理工作相结合,对于在线损管理工作方面较为突出的,意识较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责任心较差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从而以此提高线损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除此以外,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与优化,结合当地情况寻找出合适的线损管理方法,确保线损工作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线损管理身为供电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企业与电力工作人员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在配电网建设当中,线损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当中应结合当地电网情况,及时对线路进行排查与维护,针对电网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在电路当中的线损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琳,刘新忠.浅谈电力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35-00135.

[2]黄小珊.基于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67-68.

[3]豆丹,王世龙.供电管理中的线损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工业c,2016(5):00242-00242.

上一篇:数据通信论文范文下一篇:税务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