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论文范文

2024-01-18

问题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建筑的优化是城市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城市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环节。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人们逐渐意识到房屋结构的重要性以及房屋居住的舒适性。基于此,在现阶段房屋建筑设计中尤其需要注意结构的科学性以及舒适性。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1结构方案的优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求保证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具体的设计方案要合理,同时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要更具可行性。在同一结构设计单元中,尽量避免出现多种类型的结构设计体系,结构体系受力要明确,并深入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针对于结构方案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要加强与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以此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1.2抓大放小原则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由大小不一的不同构建组合,并协同进行工作的一个整体,同时各个构建性能的支持下构建出建筑的整体性能,但是这个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不同构件之间的性能差异。而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等条件下,注定了需要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抓小放大的原则,这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出现的一些问题

2.1结构体系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当设计人员选择结构体系不合理时,结构的稳定性必然会下降。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并根据建筑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等级及风荷载情况来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如果设计人员选择的结构体系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选择钢盘混凝土结构体系时,一旦选择的设计指标欠缺科学性,必然会降低整体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易发生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

2.2消防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装修中使用的可燃性材料相对较多,这为火灾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受到高层建筑自身结构特征的限制,消防结构在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消防系统的运行存在诸多阻碍;高层建筑中随着层高的增加,受到的风力也就越大,空气流通速度较快,一旦发生火灾,上层建筑的火势会快速蔓延,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在火灾发生时,电梯等设施无法正常使用,且建筑内部人员数量众多,这为人员疏散带来了困难,再加上很多消防设施的高度无法满足高层建筑需求,救援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导致伤亡和损失的增大。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中的解决对策

3.1科学进行结构设计

相较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结构设计相对滞后。计算机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结构设计的效率,但在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约束因素,这也使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难度较大。在当前部分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觉得设计与规范要求相符,计算准确即可,但在实际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一般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中,要求其要能够满足各种性能的要求,以此来保证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在结构设计时还要重视结构的延性特征,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使用过程中变形和倒塌风险降低,提高建筑对荷载的承受力。另外,针对于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由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有特点,在具体选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地点的地理环境,同时还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用途,从而选择更为适宜的结构形式。虽然近年来钢结构制造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其在防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在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进一步保证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2消防结构设计优化

首先,加强防火间距设计的合理性。防火间距的长短对于防火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来说,防火间距要避免过长,以免阻碍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降低防火效果。而防火间距过小则会造成费用的浪费及防火器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针对不同形式的高层建筑,国家有相应的国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其次,安全疏散通道设计。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保证其合理性,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保持2条以上的安全疏散通道,从而提高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效率,减少伤亡的产生。在安全疏散通道内还要设置排烟系统,隔绝浓烟侵袭。最后,按照高层建筑结构特征,设置防火层、防火墙等设施。

3.3运用计算简图

从结构方案设计的角度来说,运用计算简图,能够有效保证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减少设计误差的出现。若产生设计误差,比如配筋误差等,将会引发系列问题,影响着建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基于此,开展结构设计时,运用计算简图,综合分析各类因素,做好全面的把控。需要注意:要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结构设计计算软件,辅助结构设计作业的开展,保证设计方案参数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结构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4加强结构抗震设计

抗震措施是对不同程度地震危害进行的经验教训总结,也是广大专家学者针对抗震设计给出的概括,是对结构抗震计算结果进行的补充,特别是严重与特别不规则,因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难以符合软件基本技术条件及假定,所得解析结果实际上并不准确,容易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与工程实际情况远远不相符。基于此,抗震设计极为重要,必须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合理可行的抗震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规范都对抗震构造措施采用强制性条文予以书写,这对设计人员而言,不论是否掌握了这些强制性条文,都必须严格遵照和执行。

3.5提升房屋建筑设计的严密性

结构设计时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根本是建筑结构设计。因此,需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建立专业的设计队伍。在具体的设计之前,需要设计人员对施工区域的气候以及环境进行严密的考察,在环境、地域等因素的分析后针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等进行预防,这是需要在设计图纸中体现的方面,因而建筑企业需要保证设计图纸的合理性与精准性、严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规则结构无法避免,也正是由于不规则的结构,才为人们创造出万千变化的居住环境。基于此,对于不规则结构而言,不可单纯的排斥,而是要做到趋利避害和因势利导。首先,正确领会相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對设计方案予以不断优化,选取适宜的计算方式与参数,深入分析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以此从根本上解决不规则结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贵珍,谭潜,魏俊彪,王丽萍.最小剪力系数及其调整方法对超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学报,2019,41(05):1161-1169.

[2]于重阳.超限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J].居业,2019(09):61-63.

[3]武丽君.基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居业,2019(09):72-73.

[4]张百振,范志昂.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67+70.

[5]张勇.组合结构柱在某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对比研究[D].清华大学,2017.

问题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设疑引趣,快速导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愉悦有趣的导人情境,增强“情”与“趣”的有机结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好新课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l Reading“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own robot?” 一课,我作了如下问题导入:What things can robot do?Do you want t0 have a robot athome?让学生阅读标题,进而要求学生根据标题窥测全篇的主旨大意,可以引导他们作出符合作者意图的预测,让他们提前进入角色。学生对标题中“robot”这个关键词的读和联想,可以了解学生对标题的所思所想,也极大地激发了阅读兴趣,对课文中可能出现的相关词汇作了系统的预习。此时再不失时机地导入下面的问题:What do weneed robots for? What ways do youthink a robot will help you and yourfamily?

二、以疑导学。细读理解

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围绕语篇的中心思想进行语言分析和词汇的解释,而且要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以及传授目的语的有关社会文化和其他各种知识等。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8 Reading“Why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songs?'’一课,我提问:Can singingEnglish songs help you have funlearning English? Can it encouragepeople to speak Enlish? Can itmake people more interested iIllearning English?这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揣测语篇字里行间的意思,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大意做出正确合理的理解。当学生通过细读弄清了上面的几个问题之后,我又提问:How manygood ways 0f improving Engish alementioned in the reading?How canthese ways help your English? Whatother ways can you think 0f to im—prove your Enghsh?对于后两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后再回答。从多角度、多层面启发学生思维,拓宽视野,并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设身处地想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意识。

三、点拨释疑。延伸主题,拓展效果

我们应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对文章字面内容的简单重复。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6 Reading“I onlyeat,food that tostes good”一课,我这样设计读后的问题:Are you avegetarian?Do you care how muchfried food you eat? Do you prefer todrink water when you ale thirty?Why? Do you only eatfoodthat youhke?

Why?

What makes somehealthy ch~dren become overweight?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学生必须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将阅读材料与现实生活、自身经历、知识、观点等联系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还能发展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道德情感。

四、课堂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课堂提问应该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要尽可能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感到学英语有趣,使基础稍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2.提问要循序渐进,把握难易度。如果提问太过浅显,学生就会不以为然,教师也失去了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既无提问价值,且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或不能答,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问得巧,问得恰到好处。

3.恰当评价,重在鼓励。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更应该大加鼓励;对回答困难者要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片面乃至错误者,要给予补充和纠正。课堂提问还要关注学生的成就感,哪怕他们仅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不指责、不批评,要努力使学生获得学习英语成功的体验。

责任编辑 魏文琦

问题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机械制造业的快速进步为我国的经济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使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各种工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一些常见的工业制造类对机器的制造有着更高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也使得制造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才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对于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机械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这样才可以使机械制造能够得到相应的标准。因此,本文对于机械制造过程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机械设计中关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材料;选择;应用

现代化时代给以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机会,机械制造企业不负众望紧跟现代化工业强国目标引领,在日常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能够及时找准定位,进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而机械制造行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源于其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上,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因素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其中表现较为明显是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由于我们过度的开采资源以及大批地开设工厂,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资源的匮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机械制造企业缺乏原材料等问题,进而阻碍机械制造行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在开展一些产业时必须坚持经济、低碳、环保,有效利用起来现有的资源,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致力于机械设计的材料选择与应用领域,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从根本上促使该行业平稳发展。

1 机械设计中材料选择与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机械设备需求量的提升,人们对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大环境的推动下,做好机械设计工作,对于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机械材料是构成机械设计的主要设备和元素,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符合机械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更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满足各个相关行业的需求。

在应用材料前,设计人员要进行相关的检验操作,确定材料是否会对机械设计的质量产生影响,其次,要保证所选的材料具备实用性,符合经济环保的原则,从而促进机械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机械设计的材料选择更是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重视材料选择和机械应用的重要性,对目前的新型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保证机械设计的长远发展来看,切实保障机械产品的性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2机械设计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2.1  无毒无害型材料

在机械设计的领域中,大多材料都有一定的伤害性,例如,常见的 Ni、As 等化学机械材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不仅如此,这些材料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也是相当大的。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应着重选择无毒无害型材料,保证在安全无害的环境中进行机械设计操作。同时,要在机械设计中落实绿色环保的理念,基于此,在机械设计的材料选择和应用中,重点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也是关键所在,也是机械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绿色环保材料的选择,减少机械设计中放射性元素的危害。

2.2载荷类型材料的选择

在机械的设计环节中,对于多种元件和材料进行选择,应该考虑到最终的使用效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很多材料的选择都没有办法得到具体的运用,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浪费。这类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淘汰材料或者是元件并没有起到较为有效的载荷能力,因此,也就不能发挥出其材料本身的优势。所以,在对于机械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材料的载荷进行详细的选择,比如,可以使用低碳钢渗碳等方法。

2.3采用金属材料回收利用处理

在许多机械设计中,所采取的金属材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就钢材料而言,就达到上百种之多。因此,在使用之后,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如果材料过多,相互混合在一起,那么,就无法使得后期进行很好的回收。这样导致了很大的资源利用的困难,同时,还会对于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的性能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可以对金属材料进行回收利用,需要对于金属材料的选择和可循环性进行详细的选甄别。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般采取的合金材料的材料元素越少,那么,金属的回收利用的价值就越大。

2.4 选用经济的材料

在机械设计选择材料过程中,经济成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相关的人员需要根据设计的整个过程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对各个过程的各种特点进行总结。这样才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机械材料,大大地发挥材料的价值,使得机械的设计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而不同的机械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需要对材料的使用性能進行深入的探究,才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经济型材料,而且还需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此外,需要对于机械材料的整体预算进行控制,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方面是需要完成机械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完成的过程中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而另一方面,是选择那些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尤其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应该被优先选择。从能源降耗问题方面,合理地控制机械设计的成本,从而使整个项目的经济收益得到有效的提高。

3 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使我国的机械设计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机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行业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对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尤其需要优先考虑节能环保型的材料。这样可以符合机械设计的规范,而且还顺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行业的进步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志亮.机械设计中新型材料的选择及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261-262.

[2]高伟.过程装备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运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03):79-80.

[3]王恩东.浅析机械设计过程中机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3):123-125.

(青岛普迈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问题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对抽象难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内容, 常以类比生问策略突破疑难

化学概念与理论课, 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 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 如何让概念理论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呢?在教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时, 我是这样深入简出的引出概念, 从宏观过渡到微观角度, 构建“物质的量”。

情景1:一个童话故事引入, 引起学生思考的共鸣。

童话故事里, 最纯真的人物形象是公主和王子。可是, 这里有一位王子, 遇到了一点麻烦, 善良的同学们, 我们来帮帮他吧!古时候, 有一位王子想娶美丽的公主, 可是国王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让他在半个小时内数出十万粒大米做为聘礼, 一粒一粒数吗?怎么办呢?

情景2:生活中的计量

通过这样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 让学生慢慢理解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情景3:请同学们思考学校是怎样构成的呢?

学生个体构成班级, 班级构成年级, 年级构成学校

[评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团的构成]

情景4:化学实验中的计量

展示一瓶矿泉水 (600ml) , 请问:瓶中共有多少个水分子?要一个个的的数出来, 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这样四个情景问题层层推进, 自然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 激发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微观粒子采用集团计量, 势在必行。多少个作为一个集团 (单位) 合适呢?这个集团用什么来表示呢?从熟悉的物理量入手如下表:

然后引入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物理的量这个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学生在接受理论概念学习时, 避免了生硬性和突然性, 这样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降低了心理难度。学生的参与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设计的关键——于实验情境中, 着重问题的层次性

学生之间的理解层次是有所差别的, 学生在掌握同一知识点时, 理解与掌握的能力或许有较大差异。所以, 在备课中, 就要结合这些因素, 将起点放在后进生, 且兼顾后进生和学优生的基础来设计问题, 让问题层层推进。

如选修四《原电池》教学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教学。

实验探究一:体验简单原电池

实验步骤: (1) 在表面皿上放上铜片和锌片, 再覆盖棉花, 在棉花上滴加硫酸铜溶液; (2) 用导线分别将铜片、锌片和电流表的正负极相连。注意正负电极; (3) 组装原电池并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电压、电流数据。

实验现象: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但不稳定。电极两侧都产生了红色的铜。

追问1:该原电池为什么电流电压不稳定, 为什么锌表面产生了红色物质?

追问2:刚才大家找出了原因, 那我们怎样才能设计出电流电压稳定的原电池呢?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得出电流计指针不稳定的原因是: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 发生化学反应, 电子没有经过外电路, 化学能部分转化成热能。

追问3:要想得到稳定的电流, 关键点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二:体验盐桥电池

实验步骤: (1) 在表面皿上放上铜片和锌片, 分别在铜片锌片上放上浸入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锌溶液的棉花; (2) 再用一块浸入氯化钾溶液的棉花连接两端; (3) 组装原电池并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电压、电流数据。

这样改进后产生了稳定的电流, 得出形成原电池的四大条件。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 把原电池的概念进行了透彻的讲解, 并且自然的获得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总之, 问题设计需在“巧”上下功夫, 要有中心, 有重点、有启发性和研究性。长期坚持问题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习惯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 独立的设计实验, 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 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

摘要:长期坚持问题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习惯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 独立的设计实验, 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本文主要采取典型例证的方法探讨了两种问题设计的做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问题设计,探究,求知欲

参考文献

[1] 邓涛, 马立, 宋乃庆.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D].西南师范大学, 2008.

问题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筑设计的过程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选址、可行性研究、决策立项,到设计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一直延伸到项目的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为止。因此,研究工程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程建筑;设计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1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设计的进度管理

(1)合理编制设计进度计划,明确进度控制目标。在编制设计进度计划时,要注意与设计单位沟通,一方面使设计单位了解建设单位对项目进度紧迫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使业主了解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在设计进度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合理的编制设计进度计划,并明确进度计划中的各个控制节点目标。(2)要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并适当留有余地。在编制进度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完成设计的时间,而且要考虑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不断修改调整的时间。此外,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要重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给予两阶段较为充足的时间。(3)不应过度压缩设计进度,避免过紧的进度计划对设计质量的影响。(4)在设计进度管理中,建设单位应勤于与设计单位沟通,不断检查、监督设计单位的完成情况,协助、督促设计单位按计划完成设计任务,必要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修订、调整进度计划。

1.2 设计质量的管理

(1)设计质量管理的五道关卡。建设项目的各涉及相关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对设计质量的管理。(2)五道关卡失效的可能原因。尽管对建筑设计的质量有多道关卡进行审查,但由于管理审查的方向、重点以及角色和主体责任原因,实践中不少项目的设计成果质量仍不尽人意。(3)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设计是由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单位是建筑设计的主体,因此,加强设计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1.3 造价(投资)的管理

(1)设计管理中造价(投资)管理的重要性。项目建设进程中,影响工程造价最大的是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设计费一般只有建设项目全投资的3%不到,但是这少于3%的费用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越是设计前期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影响越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对工程投资影响分别为75%~ 95%、35%~ 75%、25%~ 35%。(2)造价(投资)管理是目前设计管理的難点。建设项目的造价(投资)的构成比较复杂,除了项目的建安造价外,还包括设计、勘察、监理、政府规费等诸多内容。项目的建安造价也包含材料设备标准、施工建设过程管理等一些非建筑设计所能把控因素,因此,对造价(投资)管理是目前设计管理的一个难点。

1.4 设计变更的管理

(1)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设计变更的发生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发的。因设计单位的错误和失误导致施工困难或无法施工而进行的设计变更;因建设单位的使用功能、设计意图、建设标准变化导致的设计变更;因客观原因如现场条件变化造成的设计变更。(2)设计变更的决策。对于是否进行设计变更,可通过以下角度的分析进行决策:设计变更满足建设单位需求和对项目质量的影响,是变更与否的关键;对项目造价的影响,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对进度的影响,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3)设计变更的管理。减少因建设单位的使用功能、设计意图、建设标准变化和客观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但最主要和重要的措施是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因设计单位的错误和失误而产生的设计变更。因此,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是减少设计变更的根本途径。

1.5 设计合同的管理

(1)设计合同是设计管理的手段和保证。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是通过设计合同明确相互的权力和义务,建设单位对设计单位的各项管理内容和措施需通过设计合同予以体现和明确,因此设计合同是设计管理的手段和保证。(2)设计合同中应体现的管理内容。设计合同国家已有制式的示范文本,其通用合同条款已明确了双方的主要权力和义务。作为补充,建设单位可考虑在专用条款中增加以下的内容约定,为设计管理提供支撑。

2 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界面管理问题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交界处专业设计极易产生分歧,给施工工序有效衔接造成了影响;二是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具体施工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影响设计中部分内容的可行性,导致设计方案无法施工,造成施工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2.2 信息管理问题

设计信息管理在设计方案实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从现阶段建筑设计信息管理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等。同时我国建筑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难以充分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致使设计信息难以及时、精确地传递。

2.3 设计质量评价问题

第一,非常规性。以建筑设计评价管理系统为例,存在的显著特征就是非常规性,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建筑设计评价单位并不了解建筑设计,同时缺乏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所以,建筑设计评价单位在设计评价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规律性及常规性缺失的问题。第二,有限性。建筑设计评价环节,评价主体参与者缺乏代表性。评价人员多以建筑设计专业人员为主,此方式虽然为建筑设计规范性提供了保障,但与建筑设计的广泛性背道而驰,不能满足其他行业人员对建筑设计的需求。

3 解决建筑设计管理问题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通过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能使设计界面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建筑设计质量的关键保障就是设计界面,所以应建立无等级协调模式。该模式具体是指无需强制性管理指令,在共同协商和沟通问题的情况下来解决问题,可以减少各部门间矛盾,同时达到营造融洽工作氛围的目的。此外,还应注意专家评审团的组织和构建。在协商解决问题时,由专家评审团参与其中,有效分析问题并进行评价,不仅能为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使双方分歧得到有效地解决。

3.2 构建完整的建筑设计管理组织框架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提升,必然离不开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开展时,如果仅以人的自觉性为主,无法实现设计质量提升的目的。通过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及体系,规范人的行为,确保建筑设计管理人员能够自觉强化管理力度。此外,组织框架能为施工管理者监督管理各施工环节提供辅助作用。

3.3 提升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在监管和审查建筑设计方案、施工图等方面加强力度。开展监管工作时,可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约束、管理作用,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具体来说,监理单位要监管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在设计审查过程中,应规划设计方案及设计图审查方式,该环节需要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收集相关的意见或建议,为建筑设计的优化、完善提供可靠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深化改革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因此,项目建设前期,必须要科学开展规划设计工作,贯彻落实设计管理工作,确保更好地推动工程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汝莉,姬海莲.工程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9,8(14):146-147.

[2] 张欢.工程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14):181-182.

[3] 方小龙.工程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26):178-179.

[4] 张华久.基于工程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5(10):188-189.

上一篇:质量监控论文下一篇:数字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