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论文范文

2023-12-31

自然生态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生态环保垫料养殖能够改变传统养鸭过程中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且具有提离鸭群疾病抵抗力、降低成本、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众多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乐埠山生态开发区肉鸭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模式为例,探讨了该养殖模式的制作过程及其优点,针对肉鸭的生态养殖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肉鸭;效益;生态环保垫料;养殖

养鸭在国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除了鸭绒市场稳定的供应国内外市场之外,鸭脖、鸭掌等小吃也逐渐在年轻人的群体中产生更大的消费需求,直接刺激了国内的养鸭市场。但在鸭的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场依然采用传统养殖方式,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污染,且易导致病菌的传播。在此情况下,有人提出了生态养鸭模式,即通过在养殖场中铺设生态环保垫料的方式解决鸭场传统养殖模式产生的问题,得到了很多地方的认可,下面本文就对这一养殖模式进行总结。

1 潍城区乐埠山生态开发区养殖概况

畜牧行业内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中国畜牧看山东,山东畜牧看潍坊”,这句话正反映了山东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市——潍坊市畜牧业的良好发展。为了迎合建设生态经济的思路,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也把畜禽业养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但是由于本地区过去基本都是以农村为主,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养殖场保留了传统的养殖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废弃物,使该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为了加快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落实中央政策,搞好新农村建设,建立美好的生态家园,全区对养殖场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基本缓解了这一问题。鸭的养殖区域划分为距离村居、河流、公路200 m以内的区域为禁养区,200~500 m的区域为限养区,500 m以外为适养区。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共有肉鸭养殖户397户,其中禁养区170户、限养区183户、适养区44户。随后按照要求分别执行肉鸭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模式。执行后上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鸭场对本场的改善也较为满意。

2 生态环保垫料养肉鸭的优点

2.1增强肉鸭抗病力 在肉鸭养殖过程中,除了鸭易感的流行性传染病之外,常见病多为消化道类疾病,发病原因主要由有害微生物的过量繁殖而引起。而通过使用生态环保垫料,鸭群在采食过程中会不断把有益菌吞人体内,既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降低了发病几率,又在有益菌的作用下调整肠道消化机能,增强对普通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鸭的抗应激的能力。

2.2改善养殖环境环境问题是肉鸭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困境之一,现在多数鸭场依然采用以水冲粪的形式,用此种方法冲掉的粪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边农田或者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在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模式下,鸭粪全部自动沉积到垫料中,减少了以水冲粪的过程,做到了无污染,零排放,是一项重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垫料中的微生物能够较为陕速的降解排泄物,减少了臭气、甲烷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有效改善了养殖场及其周边的环境。

2.3节省劳动力 采用生态垫料后,粪尿等排泄物不必再定期清除打扫,只需靠生态垫料中的微生物菌群自行分解即可,也不用再定期冲洗圈舍,节省了很多人工和电力。

2.4节约成本劳动力的减少是节约成本之一;鸭群用水量减少是降低成本之二;鸭群发病率降低,不必再使用药物治疗,此为降低成本之三;另外,本方法还可提高鸭群的消化吸收率,更是变相的节约了饲料成本,此为节约成本之四,可谓一举多得。

2.5提高综合效益除了以上成本的降低之外,在肉鸭出场后,生态垫料需要全部更换,而更换下来的垫料里面含有大量经过微生物分解后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良好肥料,在花卉生产和蔬菜种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本生态养殖模式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3 生态环保垫料的制作

3.1选择菌种菌种的选择范围首先确定为有益菌;其次要求该菌种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能够在露天环境和较为恶劣的条件下继续繁殖;第三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粪污分解能力,能够较为快速地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有鉴于此,目前采用的菌种基本上以乳酸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粪链球菌为主,有效活菌含量大于1010个/g。

3.2生物床垫料准备 生物垫料的选择要求无毒环保,吸湿能力强,柔软易干燥,且价格低廉。在北方地区,常见的垫料以锯末、刨花、小麦秸秆、麦糠、沙子等的混合物为主,本次乐埠山生态开发区大多数养鸭场都是采用的此类垫料。南方地区可以就地取材采用稻壳、水稻秸秆等,满足以上要求即可,如粉碎的花生壳,粉碎的玉米秸秆等皆可用于生态垫料。

3.3接种菌种将所选取的菌种直接添加到垫料中即可,浓度为每立方米垫料中添加0.1~0.2 kg的菌种。菌种添加之前可先用5kg左右的清洁水混合搅匀,然后喷洒到垫料中。如果想要获取更好的效果,可以在水中适量添加适量红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菌群的活力。

3.4制备生物床首先在圈舍内进行地面处理,向下挖40cm左右,将垫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混合均匀,调节物料水分为35%~40%(以用手握物料成团不滴水,置于地面能散开为宜),再将物料堆积,铺上草苫。2~3d后,在物料快速升温时翻堆,以使物料发酵完全。4~5d后,即可将物料在鸭舍内铺开使用,要求铺垫的厚度不低于20cm。一般在7~10d时翻动一次。一批主料制备后,中途需视垫料质地,根据相应配比添加部分配料和菌种,可连续使用2~3年。

4 结论

总的来说,生态环保垫料养鸭是一种经济可行、环保可靠、效益明显的养殖模式,该模式实现了人工、药物等成本的节约,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粪污的产生,保护了周边环境,因此很值得推广。另外,本养殖模式所需要的养殖技术并不难掌握,仅仅是在原有生产技术上进行一次改进,但产生的效果却极为明显,尤其符合当前社会人们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日益增长的情况,实现了科学可持续发展,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自然生态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改革开放后单向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让人们面临着生态资源趋紧的严峻挑战,需要对此种“发展”非正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进行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是极为重要的生态正义路径。

關键词:生态正义;城乡绿色发展;地方政府竞争;体制改革

一、问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战略促动下的工业化进程中,因部分群体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延与外涵的理解过于片面,未立足于整体角度深层考虑资源的综合发展潜力,将综合性、渐进性和内生性的“发展”简化为其中某一方面的人为性膨胀,偏执性地等同于单向度的经济主义[1],在自然资本化的经济逻辑下,预收了眼前待培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此种非中立的超价值发展审视观,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氛围,更漠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传统文明成果的传承。

二、生态非正义的解构及其批判

第一,个体对生态伦理感知的钝化。在生存社会中,农民在通过务农或畜牧的方式将自然资源经辛劳加工、获得个人或经济单位需要的同时,又维护着生态的环境伦理;而现代大多数人在经历科学革命的冲击后,生态伦理层面的价值判断逐渐趋弱或为沦丧,肆意开发高风险工商业项目,严重危害着生态系统的安全。部分群体的目标与生产手段比例再也不像原始农民般那样的协调,而是将环境因素引入经济维度之中:趋利资本的肆虐横行让他们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来对公共自然资源大范围动手。此种抛弃道德文明、唯经济至上的生产观念,让人们对自然资源非正义资本化的程度,远远超过对大自然馈赠的守护程度。

第二,社会组织对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公共自然资源的排他性与竞争性,让投标者对基层乡村稀缺资源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他们通过抢占乡村自然资源而获取其独特性、有限性、优越性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后期加工培育,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自身名列前茅的优势地位。此种资本逻辑让大量社会组织逐渐“公司化”,盲目设项目搞权钱交易,发挥着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成本、就地取材的地域邻近优势,进行无边界的经济扩张,与牟利性经济组织大有趋同之势。在其创造资本成功灵活运作的经济活动空间之时,更扩大了城乡间不平衡发展的差距,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宜居发展模式,在这场无序且过度的竞争中,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成为生态灾难的被转嫁者。

第三,地方政府对政绩考核的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特点为:党的领导与地方政府体系的行为特征。GDP的竞争,让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地投身于地方经济活动中,某些地区将“发展优先”的经济维度作为政策取向、制度偏好,欲采用不恰当手段对GDP进行疯狂的纵向直线“拉动”,漠视自身区域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先天特殊性或局限性,逾越发展边界,长期处于经济所谓高速增长的发展幻象中。殊不知,由此引发的诸多漏洞已成为燃眉之急——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成为中国生态经济的“癌细胞”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中不易被量化的隐性代价。

部分干部针对生态资本化的现象未有充分认识、对中央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及时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路线方针,不但未减少对公共自然资源的市场化侵占,甚至更愿于自己任期之内创造出良好政绩,用直观的年终数据讲话,忽略了基层群众赖以生存的维持隐性的美好生态自然环境,对一些僵尸组织的破产进行阻挠,对咄咄逼人企业过度纵容,其中牺牲最大的仍是不可逆的生态毁灭性结果。

三、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形塑路径探索

(一)促进个体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

1.健全生态正义的生态文化体系。非正义的生态掠夺趋势,严重导致了社会不同层次群体的实际生活质量、经济收益等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均匀与不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在经济主义的发展驱动下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远走高飞继续“恶性”开发,却将其视为“良性”经济循环;失去制度屏障的弱势长期栖居者虽未参加开发破坏性活动,却成为了“经济扩张”的牺牲者,需承担他人带来的不可逆自然毁灭性后果与社会治理责任。对于灾难分配的不均衡现状,资源开发者应立即认识到自己有关生态非正义的种种不妥行为,去除经济恶性发展的邪念,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正义理念,做到精神文明、道德伦理上的真正“脱贫”。

2.树立“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的社会理念。“发展主义”的根本性问题是“经济之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失去了“社会之善”(社会理性)、“生态之善”(生态理性)的前提性规约,并在相当程度上简化为狭隘性经济生产活动的“效率”或“竞争力”,因而难以避免地产生“生态之恶”“社会之恶”的后果[2]。反之,若以发展生态作为主要向心力,而将经济作为附加发展产物的“过善”,也会导致如“经济与环境置换”模式般的发展失衡现象,唯有将“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结合,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制度背景下,为无边界发展确立经济、生态、文化边界,方能真正达到现代化意义下的“社会之善”。

(二)加快组织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1.构建城乡绿色环境治理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城乡间于各方面的发展藩篱渐成痼疾,统筹城乡共同绿色发展、改变和摒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观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在推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筹工作时,各组织需把握好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而因地制宜,不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的升级;在其努力带动新型“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也应以“绿色政绩”的环保指标反向地制约考核各级政府,倡导二者形成相互依存促进的良性协同治理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生态工程项目,创建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形成生态正义的良性循环。

2.加大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少数组织忽视社会规范,漠视中央社会环境法规政策,甚至通过诡辩而顽强抵抗,违背伦理道德而又挣脱制度约束,无序地在无边界发展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让乡村经历着物理意义上的剧变及社会意义上的衰败。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的加大迫在眉睫,应尽快健全乡村环保专项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处罚标准高于治污的成本;建立乡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污染企业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落实治污方案来帮助相关企业减排降污。其中,针对乡村中部分处于实施阶段的新建项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提高此类项目的环保准入标准,也要对该组织的可持续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综合严格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针对已处于严重反排污标准、处于治污无望阶段的组织一律坚决取缔,杜绝为了贡献经济指标而滥竽充数的僵尸企业,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再度泛滥。

(三)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1.完善政绩考核评价的相关内容。传统追求GDP政绩的考核方法着实需要改革,需将过去一味强调经济速度与规模转变的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基于地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倡“绿色GDP”绩效评价机制中的生产法或核算法的两种计算方式,适当增加生态功能建设和生态保护成效方面的考核,因地制宜,让政绩越来越“绿”。相关部门在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工作期间,可适当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起来,作为干部奖惩和职位提升的重要依据。定期安排干部的文明素质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的政治站位,增强环保法律法规的绿色发展意识,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责任链条,进而在不同方面协助区域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真正落实环保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正义铁军”,也可避免生态保护工作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传导中,形成越基层的部门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整改任务越是不断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的差序状态,让高素质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干部对顶层绿色设计愈加深入贯彻落实、层层推进,名副其实地成为所在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2.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损害人民群众与守法组织的合法环境权益、扰乱社会组织公平竞争秩序的“黑色组织”,严惩其将处于工业链尾部的废弃物清运未果而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行为。某些组织因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便在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处撑起了“保护伞”,即使面对连续曝光、环保督察亦岿然不动,甚至肆无忌惮地继续进行污染恶循环。各级党委、干部应及时认清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杜绝对此类组织进行明里暗里的纵容与庇护行为,应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主动将綠色政绩作为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佳回应。当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是事后追究责任,相关的前期预防工作也是相当必要的,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巡视、舆论监督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将经济非正义的苗头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纠偏除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生态损失。

四、结语

面对已然显现的生态毁灭性后果,我国人民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民族的政治共识与执政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元素,共同承担起这项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责任。需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维护经济及生态伦理良性互动关系、加快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全面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等路径逐步向生态正义的目标大步迈进,和谐共生、绿色共赢必是全国乃至全球追求的生态友好型美丽局面。

参考文献:

[1]  郇庆治.“发展主义”的伦理维度及其批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2-57.

[2]  郇庆治.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5.

自然生态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德育生态课堂应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师生交流—辨认选择—思考领受—体验领悟—品质提升”的教学流程,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建构。

关键词:学校德育;生态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实践建构

课堂是学校教学最主要的场所,也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思想理论的传播,理想价值的灌输,道德律条的教化,等等,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德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完成的。因此,应用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传统德育课堂进行生态重建,积极探索德育生态课堂教学,是研究构建高校德育生态模式的根本要义和核心内容。什么是德育生态课堂?德育生态课堂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征是什么?德育生态课堂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如何建构德育生态课堂?本文初步探讨如下。

一、什么是德育生态课堂

1932 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t.W)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课堂生态指的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属于微观生态的范畴,存在于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1]课堂生态实际上就是微观的教育生态,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或状态。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教师与学生间可以亦师亦友,平等对话,自由讨论,形成多维互动,教师能够充分展现其思想智慧,学生能够自由发展其个性特长,人际和谐,气氛活跃,生气勃勃。课堂生态突出强调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启迪和引导,力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那么,什么是德育生态课堂呢?政治课堂生态化教学是指在政治课堂中用一种生态的和谐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适应、教学环境的创建等。它把政治课堂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继而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用生态的理念,力求营造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教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2]据此,我们认为,德育生态课堂或者德育课堂生态,就是把德育课堂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和谐平衡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学生道德心理特点与需要,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构造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促进学生道德生态发展与提升的理想德育课堂。它是人际和谐、自由开放、个性张扬、活力四射的德育课堂,是学生道德成长与生命质量提升的精神乐园。德育生态课堂要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环境等,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获取道德知识,自愿领受道德使命,自由体验道德情感,自觉内化道德信念,自动提升道德境界。

二、德育生态课堂的基本理念

俗话说:观念一变天地宽。德育生态课堂作为一种理想的德育课堂,其先进理念主要表现在:

1.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既包括以教师为本,更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3]即让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4]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5]

因此,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说,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建构德育生态课堂,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发展,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要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服务。

2. 完全平等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关系,对教育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谓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主要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和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6]在传统观念里,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领导者、灌输者、控制者,学生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是被领导者和接受知识的“容器”。[7]他们被视为“真理的化身”“知识的权威”,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不能对教师的观点有任何怀疑或者批判。然而,以课堂生态观来看,师生关系不仅是和谐、信任的,而且应该是民主、平等、对话型的。师生在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把学生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和教育的主体来看待。同时,师生之间在学术交流上是平等的,因为只有在开放、平等的学术交流环境中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师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达成教学目标。[8]在生态化的课堂里,教师充当的角色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意义建构的组织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保健者。[9]就是说,课堂生态观下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

因此,构建德育生态课堂,我们必须破除对教师的“知识权威”“真理化身”的错误认识,破除师道尊严,树立师生完全平等的观念。古人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视学生为活动中的亲密伙伴,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的目标。

3. 和谐互动的教学观

生态学认为,生物与生物之间不但是平等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德育生态课堂作为学生道德发展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人格互相吸引、心理互相包容、情感互相沟通的课堂,应是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人与环境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师通过讨论、对话、问答、辩论等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敞开心扉,坦陈己见,将教学过程变为师生积极主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在交流、交往中认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把握是非标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形成师生互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另外,在交往中老师的兴趣、爱好、情感、观念等人格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10]

4. 让我作主的学习观

生态化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亲手营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自主性,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盼切,都有去认知、去追问、去探索、去体验的冲动。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主张善待学生的生命自主性,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从中得到求知欲、创造欲的满足,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11]由此可见,德育生态课堂是高度重视学生道德学习的独立自主性的。特别是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身心趋向成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较强,“让我作主”的呼声较高,对教师的观点、结论一般不会盲目地无原则地苟同,喜欢用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去理解领会。因此更应强调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学习中的主人,积极倡导“让我作主”的道德学习观,要求学生做道德修养的主人,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不断感知环境、顺应环境、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现自身道德的欠缺与不足,寻求道德进步动力,加强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升华道德境界。

5. 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

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建构德育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让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焕发出生命活力,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科书,错误地认为教科书是知识的全部,实践中“以本为本”,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教学过程实际上沦为嫁接和移植知识的单向认知活动。对教材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了师生成为教材(教科书)的附庸,教师唯唯诺诺教教材,学生战战兢兢学教材。这种“教材中心”的课堂关系使教学内容封闭、教学行为僵化,课堂环境也相应沉闷、程式化。[12]

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关于教材最普遍、广义的定义是‘教材’是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13]乌申斯基说:“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14]可见,课堂教学的内容除了教科书(即传统的教材)外,还应包括学生、教师、环境,甚至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可以纳入到教学中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因为使用教科书而限制了自己的视域,影响了师生思维空间的拓展。

生态化政治课教学的理念就是引领学生走进火热的生活,把知识的教学纳入人的动态生成中,让平面式的、沉寂的课堂教学转化为立体式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15]因此,建构德育生态课堂,我们应当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网络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学习经历和人生体验,从狭隘的知识领域走向宽阔的生活领域,使课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呈现出一幅生态图景。

三、德育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

1. 整体性

课堂生态是由彼此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与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这种整体性,首先表现在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是一个交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其次,表现在课堂生态主体之间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形成相互适应的有机整体。[16]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主体,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情感体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在整个课堂生态中的功能、地位也不尽相同,不可互相替代。课堂上,他们之间相互适应、彼此协调,影响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例如,探究性教学如果没有为每个学生准备好足够的实验用具,或者是教师事先没有准备好对突发性事件的解决策略,那么也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缺口无法形成完整的形态而发挥作用。所以,实施德育生态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整体性观点,把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注意协调好系统内各因素特别是一些关键因素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协同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生态效果。

2. 共生性

共生性是德育生态课堂的重要特征。共生是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一种负反馈机制。共生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等。我们认为,在同一课堂生态中的教师和学生表现为一种共生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所谓互利共生,是指双方的共生关系对彼此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利。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动,也是价值活动。对教师而言,这种活动价值的实现,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生命活动的价值就难以实现;没有学生的发展,这种活动的价值就失去了重要的依托。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发展的程度体现了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师生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形象写照,其实质是由师生自我认同在人际间的相互拓展而形成的自我部分融合一生态自我,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价值在彼此间的凝结。这正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生态意蕴。[17]

3. 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开放是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和客观要求。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师生心态的开放、学生个性的开放等。德育生态课堂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只要是师生共同感兴趣、有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东西,都应成为课堂讲授的对象;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握和教室场景的布置要具有一定的生态灵活性,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随时随地皆可为讲堂,使道德教育在时间向度上延伸,在空间维度上拓展;课堂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张扬个性,发展个性,而不是扼杀个性或压抑个性;师生心态要自由、平和、轻松、舒适,互相开放、互相交融。特别是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师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可以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机制得以形成,从而显示出生态平衡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开放的心态体现于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兴趣和自我选择性,在交流中善于倾听、长于合作,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教师自由开放的心态则体现为毫无功利色彩地奉献于课堂,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发展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并从中得到自我价值体认的愉悦。[18]

4. 竞争性

从生态位的角度看,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与生态位相关联的是竞争排斥原理。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学生由于所处层次(年龄层次或教阶层次)相同,面临的任务相同,在许多方面常常表现出激烈的竞争现象。但在非生态性的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却是最不活跃、最不主动的,他们懒于独立思考,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附和。[19]适度竞争是激发努力和抱负的强烈动机,是产生自信和自尊的根源,能发展学生自力更生、不屈不挠和勤奋刻苦的个性特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竞争是生态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就没有生态。德育生态课堂应当积极营造师生间、生生间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在竞争中修养道德,提升品质,实现道德的生态发展。

5. 自由性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由是生态和谐的重要特征。自由意味着承认差别,意味着尊重个性,意味着允许百家争鸣,百花竞放。在课堂教学生态中,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特长和自我效能感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和社区环境、他人的引导和评价不同,造成了每个学生在教学系统中的生态位不同。教学生态位不同,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这种差异,相反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和完善学生的良好个性。[20]学生道德的差异性,表现为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对有错,道德意志有强有弱,道德觉悟有快有慢,道德品质有优有劣,道德水平有高有低。德育生态课堂的自由性要求我们正视学生的道德差异,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修养方法、选择修养方向的自由,有选择君子与小人的自由。但是,道德自由并不意味着社会无序,也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不要学习,不要道德修养,更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胡作非为。否则,文明社会将不文明,人们也将无法立足社会、处世做人。

四、德育生态课堂的基本流程

朱开炎认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可以分“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21]这为我们探索德育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认为,德育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师生交流—辨认选择—思考领受—体验领悟—品质提升”,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1. 师生交流

交流是生态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不同主体,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而构成课堂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在双向互动中的信息交流活动。交流是选择的前提,即只有通过师生交流,教师的教才能对学生的学发生作用,并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有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获得足够的信息——可供选择的现实材料,从而完成选择的过程。同时,只有通过师生交流,学生的学才能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才能从中分析判断自己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行为。由此可见,实施德育生态课堂教学,首先要重视师生交流,精心准备,充分交流,确保交流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 辨认选择

交流的结束意味着选择。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分流的过程。即学生需要对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大量丰富的信息,独立自主地进行辨认和选择。根据个人的道德理想和自我道德评判,并参照周围人群的道德水平和社会的道德要求,确认各类信息的价值,保留有用或可能有用的信息,滤掉无关或无用的信息。

3. 思考领受

领受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课堂上的讲授因受到教师知识、阅历、经验、观点、情感、情绪等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传达的信息,可能正确可能错误,可能公正可能偏激。要求学生在辨认选择后,进一步思考和领受。要求教师留给学生思考和领受的时间,并通过观察、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领受的程度。

4. 体验领悟

领悟即领会、理解,是生态课堂教学的关键阶段。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22]阅读、讨论和练习是帮助学生领悟知识的主要教学策略。但对于道德学习来说,仅有阅读、讨论和课堂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生活实践的体验。即生活是道德的源泉,体验是道德领悟的基础。因为任何道德说教只有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才能真正理解、领悟。所以,德育生态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要重视道德体验和领悟,教师要想方设法为每个学生的道德体验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以便他们透彻领悟课堂上的道德说教。

5. 品质提升

品质提升是德育生态课堂教学的最高最后阶段。它是学生在完成道德体验领悟后内化社会道德要求的结果,是学生精神生命的质变和飞跃。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言行发生了正向改变,符合较高道德标准,受到社会的赞扬和推崇。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意味着德育教育的成果,显示出德育活动的巨大价值。因此,在学生完成道德体验领悟后,我们要及时巩固领悟的成果,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促进学生道德的生态发展,为社会文明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师生交流—辨认选择—思考领受—体验领悟—品质提升”的流程,符合道德生态发展要求和道德形成发展规律,应当成为德育生态课堂教学的逻辑顺序。

五、德育生态课堂的实践建构

德育生态课堂是道德生态养成、发展、繁荣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德育课堂教学的辩证否定和根本质变。实践中,建构德育生态课堂的要求是:

1. 教学目标应追求统一性与层次性并存

教学目标是课堂上师生活动共同指向的对象。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影响课堂的活动策略,影响师生的努力程度,影响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一个班级生态中,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生活阅历各不相同,学习能力有高有低,道德素质有优有劣,学习态度有勤有懒,呈现出较大的生态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有统一一致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要求,充分考虑学生道德状况的生态差异,允许贤能颖悟者先知先觉一步,顽劣愚钝者落后慢行半步。

2. 教学内容应坚持自由开放性

课堂生态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生长性和结构性”。[23]所谓生长性,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是自由、开放的,具有一定的生态扩张性。从广义上说,教材就是“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24]建构德育生态课堂,我们应坚持教学内容的自由开放性,以教材为核心为基本依据,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为重点,以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状况为背景,以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为要求,把一切有利于学生道德生态养成、发展的内容都纳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3. 教学方法应坚持生态多样性

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教学内容自由开放,而且要求教学方法具有生态多样性。它坚决反对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反对“满堂灌”“一言堂”。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积极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创新。为此,我们在德育生态化课堂教学中,应综合采用对话、讨论、辩论、案例剖析、时事聚焦、道德评说、英模报告、道德实践体验等教学方法,努力体现方法的生态多样性,并以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道德缺陷、差距,产生道德进步动力,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4. 教学手段应具有综合性与实效性

传统课堂教学因为教学手段单一,方法生硬,许多学生开始厌学、逃学、弃学,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德育课教学要使课堂富有生态,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改革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生态化、现代化。我们要坚持传统与现代、言教与身教、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保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一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很多的优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仍有其生命力,我们不能完全丢了它。例如多媒体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应用最广的手段,但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仍然少不了黑板、粉笔、模具。学生可以复制保存教师的教案、课件,但仍有必要做些重要笔记。二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说理诚然重要,但行动是无声的力量,特别是对于道德教育而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更是法宝。我们只有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对学生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导之以行,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三是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一方面,灌输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能把社会的道德要求、教师的道德意志准确传达到学生中去。另一方面,只有从道理、心理、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疏通、引导,才能使我们的道德说教入耳入脑入心,在学生身上发生真正的影响。

5. 教学方式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才是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 [25]它突出强调学生的独立个性和探索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它反对教师把现成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特别反对教师违背学生的意愿为学生作出价值选择。所以,德育生态课堂教学的方式,应是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发现、自我解决、创新求异的方式。它要求我们“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变“圈养”为“放养”,通过思想启迪、情景暗示、环境陶冶、问题引导等方式,放手让学生在有利的道德生态环境条件下独立解决自身的道德问题,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18]王延明.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态平衡论.中小学健康教育网www.njxljy.com/Article_20/200312232127073 …52K 2006-6-28- 百度快照.

[2]王晓阳.生态课堂——政治课教学的极致境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9):26-27.

[3][5][21][22][25] 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5).

[4][8]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的研究进展.基础教育,2007,(3):3-5.

[6]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6).

[7][9][14] 窦福良.生态化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4):71-72.

[10] 欧艳梅.生态化教学: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5):98-101.

[11][15] 项先银.生态课堂: 政治课教学的一种追求.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3):37-39.

[12] 胡艳芝,李秀伟.生态化课堂教学观的重构.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2):7-8.

[13][24] 钟启泉,崔允都,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2.

[16][17] 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2005,(10).

[19] 汪霞.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20] 吴举宏.教育生态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生物学教学,2004,(7).

[23] 于世华.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2).

自然生态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我们的生活中是种种的物品组成,这些物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世道变换和技术的提高产品被淘汰率的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既浪费资源有污染环境,由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回收问题造成大部分的淘汰产品没办法被大自然吸收,至今仍然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产品的产生过程中设计师起到重大的作用,这就需要设计师提高自己的技能,创造更绿色的材料替代原有材料,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设计;材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

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设计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扮演者双刃剑角色,在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走向边缘。作为设计师,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设计师是产品生命的赋予者,涉及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涉及产品材质的选用为例,产品的既定年限,和产品后期的循环利用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一切活动都会留下痕迹,生活垃圾包括生活工具,生活垃圾,生活废气,活动范围等,这些都需要大自然来吸收消化。这些都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产品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的产品设计师就有着直接的责任。

二、中国产品设计面临的问题

设计师社会责任的缺失,随着社会发展的大众化,多元化格局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得越来越明显。“设计的公共性”受到了设计师们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裕以及钱权利益的诱惑不断增加,设计师们应有的责任感趋于淡薄,随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主要表现在,在文化方面,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摒弃中国与元素,从艺术主体标准到审美视角,对西方设计理念完全照搬。在生态方面,设计目的过于功利化,缺乏可持续发展性考虑,没有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利益的冲击和影响,一些设计师不顾职业道德,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生态环境长远未来。忽视了产品本身设计、绿色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材料回收各个环节的可持续设计考虑。

三、产品设计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如果我们视可持续发展为一个过程,那么可持续设计业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策划、选材、制作、运输、使用和回收各个环节的考虑都是必要的。确定产品最佳使用寿命。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表现的过程,是设计意念的展现过程,是为人类贡献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时,设计师要把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并作出全面的评估,最终确定产品的最佳使用寿命。

(一)一方面,对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越少,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环境收到的影响也就越小。另一方面,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要求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了众多产品被淘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把握好各方面的关系,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使用寿命。

(二)选择健康环保材料。再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审美要求以及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目前市场常见的材料有很多种,也同时有多种材料可以代替,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功能特点等。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首先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材料的多样性。其次,减少材料的耗用,尽量避免过量使用。再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可回收利用材料。

(三)降低产品耗能。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耗能,还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耗能。一家用电器为例,在设计时就要减少水电消耗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是要通过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把产品的耗能降到最低。

(四)实现产品的回收利用。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要从五个方面对产品进行考虑:分别是减少消耗、可替代、可循环利用、可再使用、易于维修。一个好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产品使用期间对环境带来的部分伤害,还要考虑到当他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回归大自然,甚至反馈大自然。

(五)做到为大众设计,而不是为少数人设计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以民生需求为设计点,政府和社会人士鼓励设计师们走进民众生活,把自己及的社会责任与大众的生活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四、结论

我们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都在受到环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不仅是改善目前环境状况的要求,更是为了子孙后代創造更宽发展道路的要求。作为设计师,其社会责任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将这一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从业道德,并以此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设计师要对社会负责对人类未来负责。

作者简介:李雪艳,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生,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与品牌视觉设计。

自然生态论文范文第5篇

2、“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立德树人”功能

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4、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解读

5、复杂性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6、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野下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7、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

8、论提高领导干部科技素养的必要性及途径

9、自然辩证法的重塑与实践

10、新形势下增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实效性的探索

11、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视角看生态审美思想

12、社会性的自然:戴维·佩珀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本体论

13、向“第二小提琴手”致敬

14、自然辩证法“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15、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16、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机理、精神实质及价值意蕴

17、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轨迹四个节点

1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19、《寂静的春天》: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20、孔子《论语》生态智慧及其教育价值

21、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内在相关性

22、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

2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旨趣——培养“生态人”

24、打造自然辩证法翻转课堂实现三重育人功能

25、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学习活动

26、工业设计中的自然辩证法

27、“人化自然”视野下“山水城市”构想的再研究

28、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暨2020年学术年会综述

29、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30、?关于高产农业与“藏粮于地”自然辩证法问题的思考

31、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

32、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蕴涵

33、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

34、生成逻辑、本质审定、价值意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的三维解读

3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辩证法》的续写

36、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恩著作中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3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初探

38、浅析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9、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与创新

40、中国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41、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启示

42、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生态休闲探讨

4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44、生态自然观的双重意蕴:生态文明理论的本体之维

45、从“A然的报复”问题看恩格斯自然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46、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十年述要

47、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解释范式

48、论自然观的演变及其当代反思

49、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上一篇:社会生态论文下一篇:生态文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