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及融媒体宣传方案范文

2023-05-09

互联网及融媒体宣传方案范文第1篇

络经济进入新媒体时代,许多企业开始从中寻求渠道,通过众多社会化媒体营销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和传统营销一样,时间和金钱是有价的,新智诚提醒企业必须有完整的新媒体策略作为保证。

一、高转化率

不能指望如同从搜索引擎那样在新媒体中获得流量。

新智诚建议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制定一些吸引用户的策略,找出并瞄准我们的目标群体所在的小圈子。吸引200个手中拿着信用卡的超级目标用户也许比20000个随意用户带来更高的转化。

二、提升价值

提高流量,同时提供广告价值。这有可能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最容易达到的目标。

新智诚给出一些到达这样目标的关键因素:

1、一个对社会化媒体友好的站是必须的;

2、不要老盯着著名的社会媒体平台,要找出更多目标客户所在的小圈子;

3、一个好的标题也是必须的;

4、使用相关的图片;

5、给用户提供其需要的内容;

6、减少烦人的广告(特别是新智诚使用过的阿里博客那种最讨人烦的弹出窗口)

三、优化渠道

新智诚服务的一些企业有的是雇佣市场调查公司为产品改进出谋划策。

事实上,新媒体能让企业从用户哪里直接得到反馈,聆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也许比那些市场调查公司要靠谱的多,像戴尔,星巴克都建立了用户的反馈社区,未来的产品都是靠社区来定义的。

四、曝光品牌

也许用户至少需要看到(或者听到)你的品牌6次,才有可能从你这里买东西。

社会化媒体给企业提供了良好展示舞台,不管怎么样,要多去一些社会化媒体露露脸,比如新媒体平台的一些推荐之类的。

五、创收忠实

一个企业其实也需要有粉丝。新智诚微薄客里就常常拥挤。

企业如果能通过社会化媒体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那么这些粉丝就是你公司最有效的产品推销员了。而要拥有粉丝,则必须让用户能了解你。

六、保持目标

新智诚郑重告知企业,不要让新媒体被那些社会化络或者社会化新闻站搅乱了。新媒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管是技术还是手段,沟通是最终目的,每个企业都能从沟通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尽管好多企业都涉猎社会化媒体营销,但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只是在简单的浪费时间和精力。新智诚的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企业希望从社会化媒体中得到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

新媒体营销方案

(二)

科技推动着现代化的步伐,经济浪潮日益席卷着整个社会,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已离不开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共同圈。信息时代的到来,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的快餐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媒体的影响正在逐渐缩小被日益增强的数字化媒体所取代,这是必然趋势。因此,关于新媒体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新媒体的特点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A、交互性与即时性;B、海量性与共享性;C、多媒体与超文本;D、个性化与社群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特点随营销策略而发生一些新变化。

二新媒体营销模式与策略

1、做品牌卖授权

“品牌策略”会使新媒体企业具有“明星效应”,极大提升议价能力。以迪斯尼为例,由最初的动画片制作企业,到现在经营着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等多种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其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动漫产业,这得益于迪斯尼对动漫的全方位开发。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进行的,被授权商使用授权商的动漫品牌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动漫品牌授权商支付商定数额权利金。品牌授权的方式一般有商品授权,促销授权、主题授权、通路授权等。衍生品开发环节是动漫产业链中获益最高的一环,国际上发展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在动漫播出环节和衍生品开发环节收益比为1:9。因此,打造品牌会使企业在利润增长、吸取资金、赢得关注等方面获得巨大收益。

2、做渠道卖链接

媒体种类的增长趋势用“无孔不入”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可以说,只要存在可以“听”、“看”、“感受”、“触摸”等意念影响或者音像传播的环境,都可以有媒体的存在。络时代的媒体资源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包围着所有人的神经和身体,微小的“人”或“企业”为单位的个体已经无法摆脱媒体而置身方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产生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多种形式产品,通讯方面也与新媒体做融合,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宽带络等等,这样也拓展了媒体产品的传播渠道。

而有了渠道的拓展,新媒体通过依托络强大的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链接服务”,通过“卖”这种链接与关键词,新媒体企业就能获得广告、股票等盈利。以云媒体电视为例,它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不仅是用户终端,也是络终端,它能使模拟电视机从被动接收模拟电视转向交互式数字、电视(如视频点播等),并能接入因特,使用户享受电视、数据、语言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更重要的是,云媒体电视依托电视互联这一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节目的点播。电视互联通过技术手段将互联内容抓取到本地,经过自动格式转换、两级审核审查后,通过电视供用户高速浏览访问,内容可管可控、用户操作行为可追溯,使电视互联区别于传统互联。云媒体的云共享技术能实现传统媒体与络媒体资源的共享,实现“三融合”。

3、做免费卖服务

新媒体的产品的收费方式最初都是“免费”的,但它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免费,它存在着对产品而外优质服务的收费。可以说免费与收费混合模式在新媒体营销中屡见不鲜。比如360杀毒软件提供免费下载、杀毒服务,但是后期专家杀毒等服务却是收费的。

4、赚关注得收益

“圈人即圈钱”,微博就应用了这种原理。通过一人的加入,让其体验微博乐趣,同时通过“加好友”联系到他身边很多人。当受众人数庞大起来时,微博就可以有很多活动推广,可以宣传品牌,可以插入软广告,可以包装明星等等,形成“一呼百应”的模式,不知不觉就赚了钱。

5、做体验卖升级

据了解,江苏有线的云媒体电视不仅用到云计算技术,还用到当前比较新的“体验技术”,主要包含三方面技术:第一是界面技术,希望通过界面创新,让电视更贴近老百姓,使电视的使用更加简单;第二是智能技术,让电视代替人思考,做智能电视,让电视知道用户的喜好,成为“聪明”的电视;第三是贯穿全程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方法。收集2000名体验用户的反馈,正是江苏有线应用体验技术的一个阶段。体验技术强调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正在不断丰富。

就如同络游戏一样,通过用户体验前面游戏,产生兴趣与快感,才可以投入金钱去投资游戏更高更精彩的升级版软件、游戏道具与装备等等,另外,游戏的衍生品市场收入也相当可观。

三、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

1、信息复制问题

有些媒体为了更快收益,不断“复制”他人成功模式与内容,制造了相同的媒体产品。还有的媒体不通过内容审批就看点击率,盲目复制虚假新闻,造成信息雷同之余,还错误地引导了舆论。

2、虚假抄作之风盛行

3、知识产权保护

互联网及融媒体宣传方案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面临的战略转换,并建立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模型。最后,在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模型的框架下,提出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应对新形势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平面媒体;新媒体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平面媒体的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分析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从而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简称MI)作为一种新兴业务,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即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即工具媒体类、休闲娱乐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 32号,将培育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随后,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首次将宽带明确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7月)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网络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途径,提速降费政策稳步实施推动移动互联网接人流量显著增长,网络信息服务朝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速度、降低费用的方向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对平面媒体的影响分析

15世纪末,一份以介绍贸易信息、城市动态、法庭仲裁以及其他地区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手抄小报受到了威尼斯人们的广泛欢迎,这个小报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也就是现代报纸的鼻祖。进入21世纪,互联网对一切来自过去的传统、习惯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包括报纸在内的平面媒体也受到了深刻影响,需要在欲火中重生。平面媒体在传播的维度、方式、速度、受众的广度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河南日报社原社长、知名报人朱夏炎曾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平面媒体如何脱胎换骨,如何借势而为,成为媒体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的革新总是要有全新的经济模式与之相适应。宽带无线接人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移动互联网经济得以出现并迅速发展。现代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 “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一种媒介或某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正如窗户是对墙的功能性补偿,而窗帘又是对窗户的补偿一样,人类媒介的进化史也是对原有媒介之缺陷不断补偿的过程”。互联网整合了之前的声音、文字、画面等所有的传播方式。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出现,可以使人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使平面媒体的缺陷暴露无遗。单一的视觉、单一的维度传递信息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人們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的传播业态。

二、平面媒体运营机构战略转换理论研究内容和实施战略转换的必要性

(一)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的概念特点与内涵

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就是组织为了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或者为了利用潜在的机会而从原有战略转变到新战略,从而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是一个具有生态特征的战略演变过程,是组织在快速变化的竞争条件下采取非固定式战略趋向的一种必然结果,表现为平面媒体运营机构战略具有周期性、实效性特征。

在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战略转换要求组织具有较强的战略转换能力,这种战略转换能力以组织战略环境创造为前提,增强组织战略的学习机制和动力机制,增强组织从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过程中识别战略转换的机会与最佳时机的能力。平面媒体在进行战略转换时,要建立起战略管理的一套程序,并时刻注意战略对组织运营的影响程度,通过组织内部流程再造和资源重组,达到战略转化的动态循环,创造组织战略转换环境,以利于组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发展。

(二)平面媒体运营机构战略转换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使传统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经营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解决经营模式和战略转换问题就成了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当务之急。战略转换是解决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的长远发展问题,关乎组织的未来,从整体上、方向上解答平面媒体运营机构要到哪里去、如何去。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如果战略衔接不当,就有可能失去其原来的有利地位,并可能导致一步步走向灭亡。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面临的战略转换和战略转换模型的建立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进行战略转换的主要判断依据

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创造价值,信息创造财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众每天需要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而传统的、单一的平面媒体提供的信息容量有限。

第二,现在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以至于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需要及时地、迅速地了解各种资讯,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的速度快,谁最先发现了某种信息,就可能最先获得某种价值。

第三,未来社会是一个绿色环保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有木浆制成的纸张的产量也将会一步步的萎缩,取而代之的将是是一种更加环保、高效的载体。可以说,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平面媒体的转型也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媒体面临的战略转换

第一,发行方式的转换。对传统平面媒体来说,发行、编辑、广告是其三条“腿”,缺一不可。现在借助移动互联网,平面媒体纷纷推出电子版,传统的发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第二,媒体内容的转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在现在自媒体时代,平面媒体人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把报道做深,做透,把国家政策讲活,不泛泛而谈。

第三,经营创收模式的转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广告版面创收模式,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和模式。

第四,读者體验模式的转换。传统媒体过去与读者的沟通一般通过来信、邮件、电话等,常常是单向沟通,而现在要通过一切互联网思维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性,进行双向沟通,让读者参与到媒体创作的过程中。

第五,媒体结构的转换。由多样性媒体产品供给向面对特定读者对象的特色性媒体产品供给。

第六,平面媒体运营机构竞争格局的转换,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传媒企业集团。

四、战略转换框架下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应对移动互联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平面媒体运营机构一定要遵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舆论宣传规律,避免运营中的风险,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进行细致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媒体产品研究。平面媒体运营机构应结合自身的现状,通过对读者人群的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进入,推出移动互联网新的媒体形式,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客户端等,提供优质的新闻产品。

(三)招揽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人才,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现在媒体的竞争,其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传统平面媒体只有拥有自己的懂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人才,开发出一些适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播平台,才能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这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在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传统平面媒体要用好、维护好自己原来创造出的“品牌”影响力。平面媒体的这个“品牌”一般都存在了几十年,要借助移动互联网让其发扬光大。

(五)实力较强的平面媒体运营机构要在适合的机会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同时吸纳来自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组建大的传媒集团,增强竞争力,实现集约化发展。对于一些新的移动互联传播业态,要有战略眼光,要加大扶持和发展。由单一传媒行业向以传媒业为之主,多行业发展的转变。多行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传媒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农村版)

互联网及融媒体宣传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闻舆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061-0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手段、方式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被社会认可度、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渐渐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相比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不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矛盾体,二者各有优势,应该走跨界融合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中明确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2016年2月,习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新闻宣传要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常德市武陵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同时结合本区新闻宣传工作实际,整合区属媒体及市级协办媒体资源,在构建“大新闻”宣传格局下,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之道。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平分秋色

武陵区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是常德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心,拥有人口73万。经过大量查阅资料综合分析,2012年前武陵区新闻宣传中传统媒体独占鳌头,重点集聚在纸媒、电视媒体上,仅2013年在中央级媒体上稿17条,《湖南日报》上稿30条,其中头版头条4个,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30条。传统媒体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力、成熟的传媒运作机制和品牌知名度效应,在武陵区新闻宣传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尽管传统媒体为新闻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新闻发言席”一直是制肘武陵区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2012年,武陵区委宣传部在经过深入思考后,试水新媒体新闻宣传方式。10月,由区委宣传部全权主办的手机媒体《武陵手机报》正式创刊,凭借优质内容和快速发布迅速在武陵区“走红”,被确定为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2013年被纳入常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到会媒体,被广大读者誉为常德中心城区“资讯专家”。初次尝试让区委宣传部看到了发展新媒体的潜力与效应,在筹备工作持续了半年后的2013年底,与湖南红网合作打造的武陵新闻网经过多次测试后正式上线,武陵区从此有了具备完全新闻发布资质的新媒体。2015年,区委宣传部努力创新,又推出了“品武陵”微信公众号,一年时间就收获了近3万名微信用户的关注,单条推送内容阅读量超过5万次。自此,武陵区区属新媒体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随着新媒体建设的推进,新媒体新闻宣传开始在武陵区崭露头角。据统计,2013年武陵区在各大新闻网站上发稿3 521条,稿件在门户网站、主流网站上转载1 733条;武陵区在手机报媒体上上稿5 760条。同时,2014年武陵区在中央级党报党刊新闻网上稿15条,省级党报党刊上稿34条,其中《湖南日报》头版头条6条,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192条。数据显示,武陵区在拓宽新闻宣传渠道的路上,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 “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有力构建

地处中心城区的武陵区新闻宣传,与其他县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天生的弱点。独特的优势是城区新闻内容具有趋同性和共享性,市、区两级媒体的报道重点时常重合,从而造成了新闻资源单向流动的共享格局,也就是区级媒体可以借用或直接署名转载市级媒体的内容。天生的弱点则是区级媒体在市级媒体的大品牌效应下,很难做出影响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武陵区委宣传部大胆地提出了“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构想,通过整合资源将区属媒体、市级协办媒体统一起来,共同为新闻宣传出力,而将这些媒体有机统一起来的载体就是武陵新闻网。在统一的思路指引下,包括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品武陵微信公众号、武陵新闻频道(电视)、武陵政府网在内的区属媒体,与《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常德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开始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武陵新闻网作为“大新闻”宣传格局的“航空母舰”,在栏目上就设置了外媒关注、视频武陵等专门为传统媒体开辟的栏目,让纸媒、电视媒体的新闻资源第一时间流动到网络媒体上进行推介。同时,武陵手机报还经常会为登上纸媒的优质稿件进行推介。

除了在形式上融合,武陵区还探索了深化内容合作的模式。武陵新闻网在筹备之初,就邀请了纸媒、电视媒体的负责人参与谋划,广泛汲取意见。2014年初,武陵区委宣传部还建立了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重大典型报道,邀请网络媒体、纸媒、电视媒体负责人及区委办、区政府办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与,采取“一个内容多个创意、一种创意多种联动”的发展模式,各具重点、百花齐放地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例如2014年7月,武陵区加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与水平有了新突破,建设“完美社区”过程中在落路口社区引入了湖南省第一台“易办事”自助服务终端,打造了“永不下班的社区”。在确定了该选题后,武陵新闻电视频道率先以便民、为民的角度对该服务终端进行了重点报道,紧接着武陵手机报以建设“完美社区”,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进行了专栏报道。该新闻在区属媒体上一经发出,《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电视台相继推出相关主题报道。8月,中央媒体《经济日报》在头版以《湖南常德:有了“易办事”办事更便捷》为题关注武陵区创新方式加强社会服务,同时配发记者手记,结合简政放权、提升效率,表示全国各地都应通过武陵区真正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得到深刻启示。《经济日报》文章发表后,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再次撰文进行后续报道,将《经济日报》刊文内容核心与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融合,更深一步阐释了武陵区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通过此次新闻宣传实践得出的区级传统媒体+新媒体打头阵――上级传统媒体深入挖掘――区级新媒体升温的报道模式,给予了武陵区新闻宣传的重大启示,促进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同时结合各自媒体特点释放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在受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3 如何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二者融合之道

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传媒领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武陵区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规划,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的特点,在新闻宣传的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1)解放思想,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2014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区(县)一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不能有畏难情绪和惯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观念,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武陵区委宣传部确定了通过新媒体发展带动全区“大新闻”宣传格局构建的目标,但依旧需要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实现共享融通,同时挖掘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自身,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抢占新闻宣传时机与先机。

2)发展阵地,形成适应深化合作的新模式。如果没有区属新闻宣传的阵地,与上级媒体采取更多的合作都只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因此,武陵区将加大投入,发展区属新闻宣传阵地,继续加快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的发展壮大,为武陵区新闻宣传大踏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继续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的内涵、合作机制,在现有雏形的基础上形成完整、操作性强的制度,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继续保持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加强内容交流,在合作中寻找灵感,形成形式与内容资源双向、自由流动的新模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动力和海量资源,推进武陵区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借助新媒体传播快捷、随时随地阅读和云数据优势,扩大武陵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此外,要充分地借力发展,不关起门来搞宣传,什么都自己来建。

3)夯实基础,形成以内容为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闻宣传来说,“内容为王”的原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武陵区将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突出位置,以内容优势推动新闻宣传工作。一是追求专业权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进行专业化的新闻生产,提升新闻内容品质。二是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即既要提供共性化的新闻产品,也要加强个性化的新闻生产,同时还要注重将大众互动纳入新闻宣传。2014年9月,武陵区全面承接17项城市管理事权,有市民在网络论坛上留言,希望武陵区加大对街面流动摊贩特别是新疆烤羊肉串摊的整治,武陵区创新思维,探索引导新疆兄弟入店经营后的第二天,武陵手机报以新疆兄弟自愿入店经营、在常德安居乐业的角度,侧面对武陵区解决“老大难”城管问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了市、区两级的广泛关注。10月,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武陵手机报转换角度,以普通市民欣喜看到城市管理转变,再次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常德日报》持续关注该稿件,并将该稿件刊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版显著位置。这种探索,达到了市民参与、新兴媒体密切关注、传统媒体借机发力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传媒领域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同时对于区(县)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次观念、管理、发力的重大变革。武陵区适应发展潮流,率先探索“大新闻”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对促进武陵区对外宣传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武陵区也将继续顺应融合发展势头,健全、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大胆创新、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闻宣传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强.新媒体:传统媒体强劲的竞争对手[J].新闻爱好者,2010(8):21-22.

互联网及融媒体宣传方案范文第4篇

摘要结合目前我国种子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种子政策与法规和种子行政执法相关知识的同时,总结了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在该课程教学应用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其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明确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种子政策与法规;传统教学;教学效果

Key words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Seed policy and law;Conventional teaching;Teaching effect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种子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是发展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发展缓慢。为加快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了对种业支持,启动了“种子工程”,颁布并多次修改了《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及加工技术、经营管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以及竞争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生产力创造竞争的直接参与者。为了规范种子产业,使之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熟知种子科学和市场的种业人才队伍,让从业者掌握种子政策与法规和种子行政执法相关知识,做到在从事种业相关活动的过程中知法懂法,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种子政策与法规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的专业课程,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属于农业法律课程范畴,目前相关的教材较少且大部分跟不上法律法规的修订频率,内容滞后,而法律类的课程又相对比较枯燥,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较差,迫切需要更新教学方式和技巧。

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及其终端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承载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教学也深受其影响。例如电脑、手机、投影仪以及音频设备等电子设备扩展了教学的硬件设施,拓展了知识的传递方式,互联网则丰富了知识的收集渠道并提高了效率,并将实时的知识更新引入课堂。互联网与多媒体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有人认为它可能瓦解传统教学方式[1]。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笔者结合种子政策与法规课堂实践,总结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及设备在教学实践中的利弊,以期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过程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促进該课程的教学改革。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课堂展示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效率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课上以板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信息来源局限于板书、教师的口述和现有纸质书本,表现形式刻板单一,而且板书需要花费相当大一部分课堂时间。由于展示方式单一,大多数内容都是以口述和抽象文字的形式传递,枯燥并且难以理解,易造成学生视觉听觉疲劳,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极低,效果差。虽然后来光电式胶片投影仪(教师上课前将要板书的内容写到透明胶片上,课堂上用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的出现节约了课堂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但也仅仅是节约了板书时间。种子政策与法规是法律类课程,法律条文多,专业性强,相比其他课程内容更显得枯燥,怎样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该课程教学的一大难题。

1.2 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相关法律法规修订频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产业起步晚,发展慢,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随着我国种子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很多不适应现实情况的种子政策与法规进行修订,例如2015年11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做了修订,但是大多数与种子政策与法规相关的参考教材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前的版本,更新频率远远跟不上修订频率。又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7年上半年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做了修改,传统的出版模式下,这些内容很难在已有教材中得到体现。

2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种子政策与法规教学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视听设备,借助相应软件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可以方便地将文本和视听资源在课堂上展现,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2-3]。互联网的普及又极大地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在种子政策与法规教学上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节省时间 电子课件(目前以微软Office软件PowerPoint为主)可以提前制作,精心准备,同时结合多种表现方式,丰富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多媒体有利于节省课堂板书花费的時间,在有限的课堂上展现出大量信息,在相同的课时前提下无形中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2.2 利于理解 内容图文并茂,并结合音频和视频资料直观的展示,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增加了内容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一节,可将有关种子违法案件的视频新闻在课堂播放,实例来源于生活,有些甚至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贴近现实,内容鲜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学生提出的建设性问题和建议也明显增多。

2.3 便于更新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方便,有些内容甚至可以做到实时更新。与传统的纸质课件不同,电子版教学课件可以方便地删除、插入和修改课件内容。由于种子政策与法规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多,更新速度快,电子课件在制作方面优势突出,可以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有些内容甚至可以直接复制、粘贴,比传统纸质版课件的效率高数倍。互联网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来源。作为一门农业类法律课程,该课程需要大量的案例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条目,而纸质教材上的案例少且陈旧,其很多法律内容都已经过时,与目前内容相违背。借助互联网在实时更新法律法规内容的同时,可以方便地检索到最新的案例,学生可以在现有知识框架内自由发挥,模拟法官身份进行案件审理,同时可以在线追踪案件审理过程及结果,与学生自己的“审理”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及分析原因,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学生欢迎。

2.4 方便学生预习和记笔记 传统的纸质版课件只有教师手中的一份,所有的笔记都只能由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在此过程中可能错过了一些知识点。电子课件则颠覆了传统的低效率记笔记方式,学生可以方便地复制教师的课件,而且教师可以将下一节课的课件提前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为了提高效率,该课程还利用互联网和时下流行的通讯软件和学生交流。例如,可以为每个班都建立QQ群或微信群,在适当的时间将课件分享到QQ群或微信群,方便学生实时下载。另外,智能手机的出现也为学生记笔记提供了方便,一些板书的内容课上来不及笔记,可以用手机拍照以图片形式保存,省时省力。

2.5 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时下流行的微课、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Inverted Classroom)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课堂学习的知识,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将时间更多地用于对重点难点的讲述、讨论,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而教师主要发挥答疑、引导、解释、协调的作用。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出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它在课外的作用要大于课内[1]。教师把课件、相关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复制或以QQ群、微信群等网络工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学习。很多情况下,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学习过程,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更加人性化。这种课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感到困惑的知识点,在课内提出来由教师答疑或与同学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而教师则避免了面面俱到的讲解,使课堂不再枯燥,教学更具个性化,学生的主动性也更强。

在种子政策与法规课程中采用了这种方式,课前把法律法规和相关文本内容、相关案件实例的视频影像资料上传到QQ群或微信群里分享给学生学习,课上用于答疑和讨论,学生的参与性空前积极。另外,互联网和多媒体可以实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与评估,例如美国很多大学课程甚至连课程考核都实行互联网模式,由教师将考核题目在学校特设的网站上公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线完成并提交,考核结果和点评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获取,方便快捷,反馈及时,遗憾的是国内很少有高校开发相关的教学系统并应用。

3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种子政策与法规教学中的弊端

3.1 现有软件人性化程度低、门槛高,电子课件制作耗时费力,课件质量和信息量参差不齐 从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伊始,青年教师和海外归国人员利用新的教学方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老教师要高[4]。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老教师已经习惯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看不到互联网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对新的教学手段比较排斥;另一方面,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相对较差,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又对其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所以应用起来十分吃力。很多教师制作出来的课件也只是传统纸质课件的原样照搬,形式刻板,缺乏生动性与灵活性,课件制作过程中相关素材的收集和编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工作量大,课程内容没有发挥出互联网大信息量的优势,新的教学方式又限制了他们的板书和肢体语言,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3.2 互联网和多媒体碎片式信息多、来源丰富、良莠不齐,使学生思维过于发散,重构知识体系框架困难 与纸质教学内容相比,互联网信息来源于不同人群,知识背景千差万别,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难免引起碰撞与冲突,甚至还有些观点存在错误。学生在知识理论体系未形成之前,分辨不清对错,对于内容的选择不知道如何取舍,很容易困惑。另外,互联网上很多内容针对性较强,只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讲解与辩论,碎片化严重,不成体系,所有这些使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很难将各方面的观点整理到一起并系统化。

3.3 学生自制力差,在互联网和多媒体运用的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偏离教学内容 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消耗着人们的时间。在教学上,互联网、多媒体和智能设备在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展示方式、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和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消耗学生的有效时间。在对种子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过程的调查发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课程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点击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外部链接,浪费很多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对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和影音资料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其所要表达的相关教学内容。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促进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便了学生记笔记、实时信息搜集和师生间的信息互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问题很多,例如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浏览与教学无关的网页,这也是目前是大部分高校禁止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或屏蔽教室手机信号的主要原因。

4 展望

互联网与多媒体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它们广泛应用于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对教学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尝试将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种子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利弊,使课程改革目标更明确。当前,如何在发挥互联网与多媒体以及智能设备在教学中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其负面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对互联网与多媒体以及智能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与尝试[1-3,5-8],相信不久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将会被解决,而它们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2] 董永彬,吴连成,赵亚丽,等.多媒体技术在《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240-241.

[3] 赵亚丽,董永彬,李潮海.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业科技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南京高校为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422-17424.

[4] 梁林梅,罗智慧,赵建民.大学教师网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为对象[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74-84.

[5] 郑燕林,李卢一.MOOC有效教学的实施路径选择:基于国外MOOC教师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43-52.

[6] 潘炳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83-88.

[7] 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8] 孙雨生,程亚南,朱礼军.基于MOOC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3):65-71.

互联网及融媒体宣传方案范文第5篇

(一) 社交媒体的类型存在多样化的特征

社交媒体有社区类、即时通讯类、移动直播类、视频录播类、娱乐类、婚恋类、职场社交类、旅游类、音频类等等多种类型的社交媒体软件。在对一百个社交媒体进行分类整理时不难发现社区类社交软件所占比重最大, 为百分之28, 即时通讯类社交软件占21%, 娱乐类软件占20%, 匿名类软件占19%, 婚恋类软件占6%, 博客微博类软件占3%。

(二) 网络用户对社交媒体使用较为频繁

有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用户所有媒体每天总用时为6小时08分。腾讯发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全年综合业绩显示, 微信活跃帐号数达到6.97亿, 较半年前增加近1亿。另据根据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 超过九成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 使用微信时间有半数超过了一小时。61.4%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会使用朋友圈。

二、社交媒体的运行规律

(一) 真实的个体构成社交媒体的信息流

1. 在互联网时代下, 自媒体发展愈加激烈, 个体互动也愈加频繁

自媒体就是指以个体用户为单位的信息传播源头, 以互联网为平台, 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以图片或者文字、视频等形式传播给其他社交媒体使用者, 是一种自发的媒体传播形态。

自媒体用户可以通过登录自己的社交账号,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 抑或是自己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通过网络传递给任何一个社交媒体用户。[1]P35-40现在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是通过自媒体报道出来的。

2. 每一个个体在社交媒体当中收获信息的同时也在创造价值

在浏览任何一个网站时, 网民都会看到网站上形形色色的广告, 而在浏览网站的同时也会被广告所吸引, 这个过程就创造了价值。他们的用户点击量或者是浏览量就像是商场中的价格标签, 使其网站都有了自己的身价, 广告商在投放广告时, 用户的点击量也是衡量是否可以在这一网站投放广告的标准。

3. 在社交媒体中用户发布的信息是可以被追踪的

在每一个用户发布信息的同时, 这个用户名和这条信息就是同时存在的了。比如在新浪微博搜索一个关键词, 这个关键词可以按照发布时间、讨论热度等逻辑顺序排列, 然后根据搜索细节, 找到跟自己需求相关性比较强的内容。而与这个内容同时出现的还有发布者, 可以通过点开发布者的主页获取到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并且可以跟发布者直接进行交流沟通。

(二) 社交媒体传递具有及时性特点

社交媒体有一个比较显著的规律特征, 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更多的人能够获知此条信息。比如有很多的新浪用户“大V”有很多的粉丝, 其中演员姚晨的粉丝数量为8060万, 主持人何炅的粉丝数量为8454万, 他们的粉丝数量极其惊人, 在这些微博“大V”在发布信息的同时, 只要是关注他的人都可以接收到, 而且是第一时间, 而这些关注的用户进行二次发布也就是转发, 就可以让更多用户, 甚至是没有关注这些人的用户看到。从而得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多层次的传播。

(三) 社交媒体是对传统媒体信息进行整合

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是对既往习惯的颠覆, 互联网领域的变革尤为如此。微博这一社交媒体通过实践组织信息的排列结构和传统站点通过空间呈现信息的结构, 组合成一个信息交汇的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每一个账号都可以通过一个看不见的手去抓取传统网站的信息然后到他们各自的时间轴, 并且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不看见的操作, 把整个互联网上常用的站点信息进行分享。

三、互联网时代下社交媒体的反思未来发展趋势。

(一) 社交媒体的反思

1. 泛娱乐化[2]P101-105

社交媒体中泛娱乐化现象严重, 受众在选择信息进行接收时总是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 就会出现“失衡螺旋”的现象, 如此反复, 一些通过人工智能的筛选, 社交媒体所认为受众不再感兴趣的新闻、但是很重要的新闻就不再出现再在某些用户的视野范围内。所谓“回音壁”的现象也会愈演愈烈, 也就是说, 社交媒体通常会把用户经常阅览的同一类型的信息推送给用户, 反而对于一些并非同一类型但是很重要的信息就会被忽略掉。

2. 谣言泛滥

在社交媒体这一公众信息平台上, 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一些居心不良的用户利用这一漏洞, 认为传谣造谣的成本比较低而在网上进行谣言的扩散和传播。谣言传播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事件本身的重要程度, 二是公开信息的不充分程度。

(二) 社交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每一个社交媒体用户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时间轴

数以亿计的用户, 通过社交媒体记录自己的生活, 最终每个用户都有一条自己的时间轴, 这条时间轴只是记录某一个用户的使用情况的, 它就像一个公开的日记本流淌在时间的长河里, 并且是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拥有的。

2. 社交媒体更加人性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瞩目, 它会应用于各种新兴科技, 同时也会应用于社交媒体上。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同样迅速, 它同样也会在社交媒体上有个更多的体验。比如淘宝海购就应用了VR技术, 使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要:我国现阶段是处于一个互联网加的时代, 很多媒体都是依托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发展壮大的。本文从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入手, 着重对其社交媒体的发展规律进行逐步探究, 追寻社交媒体的未来发展模式并指出不足, 使其能够加长盛不衰的得以发展。

关键词:社会化,信息追踪,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5-40.

上一篇:垃圾分类媒体宣传方案下一篇:道德模范媒体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