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论文范文

2023-04-11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中有些学生会觉得数学的课堂比较抽象、枯燥,作业难、无从下手,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信心,花了很多的时间在补数学上,却总不见成效。我想除了学生要努力之外,我们数学教师也应该丰富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重新展现她活泼动人的一面,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笑对数学。具体到教学的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1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地接受知识的熏陶。例如,用游戏“终极密码”(在1~100之间随便猜数字直到猜对为止)引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在讲《两个计数原理》时以动画展示狐假虎威后续:自从《狐假虎威》那个故事发生后,老虎咬牙切齿地说:“哼!狐狸呀狐狸,咱们走着瞧。”过了几天,老虎出去捕捉猎物,真是冤家路窄,迎面碰到了狐狸,老虎心中不禁暗暗想到:“哈!我报仇的机会来了!”狐狸一看那老虎的气势,吓得魂都飞了一半,想着这得赶紧跑呀!于是,狐狸想从草地逃到小岛,它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陆路,走水路有2艘船,走陆路有3辆车子,问: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狐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从草地逃回到小岛?在学习空间几何体侧面展开图时,以“小虫觅食”为名呈现:已知圆锥底面直径AB=20cm,母线SA=30cm,C为母线SB的中点。今有一小虫沿圆锥侧面从A点爬到C点觅食,问它爬过的最短距离应是多少?)

通过这些从身边搜集到的大量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归纳出重要的数学模型,让枯燥的数学概念、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也便以加深理解。

二、丰富语言,巧记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 “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因而,除了用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之外,教师还应富有严谨、精炼、准确、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例如,在记忆几个基本初等函

数的定积分式子时,我讲了这个一个笑话:常函数和指数函数e走在街上,远远看到微分算子,常函数吓得慌忙躲藏,说:“被它微分一下,我就什么都没有啦!”指数函数不慌不忙道:“它可不能把我怎么样,我是e!”再如抽样方法的讲解:做一锅汤,要知道汤的味道如何,怎么办?(搅匀后,取一勺,尝一下)。概率中n封信投入m个邮桶有多少种投法的问题,学生总是混乱,不知道是n还是m,其实,第一封信有m种,第二封信有m种,之后每封信都有m种投法,所以,总投法为m种,在给学生分析了解法之后,我提出了一个记忆口诀“桶的信次方”,如此一来,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只需要找出谁是桶谁是信就可以了。

三、探究活动,加深理解

学者史宁中曾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教师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性的教学,因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经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话说灰太狼想在森林里开一个公司,但苦于资金有限,于是去找喜羊羊投资,喜羊羊一口答应:“行,从今天开始我连续60天往你的公司注入资金,第一天投资10000元,以后每天都比上一天多投资10000元。但作为回报,在投资的第一天起你必须返还我1元钱,第二天返还我2元钱„„以后每一天返还的钱数为前一天的两倍,60天后我们两清。”灰太狼一听,两眼一转,心里越想越美„„请问:灰太狼占大便宜了吗?

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在引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计算出喜羊羊、灰太狼各自付出的钱数,再比较大小。对于喜羊羊的钱数,根据之前所学的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学生都会化简求和,但对灰太狼的钱数,学生知道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但却不知怎样化简计算!

学生:喜羊羊:10000+20000+„+600000 灰太狼:1+2+22+23++259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我们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所用的方法是倒序相加法,它的本质是得到了n个相同的和,把一般等差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常数列求和,利用方程的思想化繁为简,把不易求和的问题转化为易于求和的问题,从而求和的实质是减少了项。那现在用这种办法还行吗?若不行,又该怎样简化运算?能否类比倒序相加的本质,根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特点,也构造一个式子,通过两式运算来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2]

xxmnn

(法一)连锁反应: 根据2+2=2nnn1得:

1+2+22+23++258+259=1+1+2+22++258+259-=1260-1

(法二):

S60=1+2+22+23++2592S60=2+22+23++259+260两式相减得:S60=260-1(法三):

S60=1+2+22+23++25911S60=+1+2+22++25822两式相减得:S60=260-

1259232222 (法四):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5822221(259258211)15958160 整理得222121 再由分式的性质得59582,159(2221)2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分析: (1)法一利用了2+2=2nnn1,但如果把式子中的数字2换为其它的数则不行了,所以不具有一般性,无法推广到一般的等比数列求和。

(2)法二和法三的共同点就是充分利用了等比数列项之间的特点anqan1,an11an构造式子,通q过两式运算来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本堂课很重要的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接着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将问题一般化,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3)法四是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

anasaa32q,再由分式的性质,得n1q,最an1a2a1snan

后整理得sna1anq(q1),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1q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发现上述解法,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回归生活,活用数学

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印象是:多、难、枯燥。其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开放化、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的全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学习了指数函数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一道作业:一群青蛙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大池塘的一角,池塘的另一边是一片睡莲。它们的生活是如此平静恬适,相安无事。青蛙们偶尔还游到睡莲那边,跳到睡莲那舒展的叶片上嬉戏。一天,池塘里面流进了一些刺激睡莲生长的化学污染物,它们可以让睡莲每24小时增长一倍。这对青蛙而言是个问题,因为如果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它们就将无处容身了。如果睡莲可以在50天内覆盖整个池塘,而青蛙有一种阻止睡莲生长的方法,但是需要花10天时间来将这个方法付诸实施。那么,什么时候池塘会被覆盖一半?在池塘被睡莲覆盖的面积达到多少时,青蛙才有可能采取行动去挽救它们自己?故事化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而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也非常好。

在学完等比数列前n项和,我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再比如针对反证法思想的应用,让学生去思考如何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学生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战胜困难的激情,让原本平淡的问题,枯燥的数学思想变得妙趣横生。

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学有效则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促进成绩提高,体验成就感,从而保持了内在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以有趣课堂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以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解题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之美,笑对数学。

[3]参考文献: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第2篇

1、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如教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我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分数的认识很少,同时对“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感到有些困难。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西游记》“四人分饼”的情景,由最初的一个饼,到一盘饼(4个),一筐饼(8个),再到一袋饼(个数未知),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对单位“1”的认识也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些物体,很好的达成了即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每一位同学都被吸引到故事情境中来,学生的潜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正如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在这节数学课上,我们帮聪明的悟空分了一盘饼,还帮憨厚的沙僧分了一筐饼,最后帮馋嘴的八戒分好了一袋饼„„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要用分数表示的情况。下课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阶梯教室。我真希望每天的数学课都这么精彩,令人回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请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能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生长提供土壤。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第3篇

需要正视的是, 当前在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文化发展与权益享有上不平衡。从区域看,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 在文化资源享有、文化消费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从城乡看, 与城市丰富的文化生活相比, 农村仍存在文化内容形式单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主体看,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也存在差距。贫困落后地区、困难群体接触的文化资源少, 文化消费能力低, 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二是文化硬件与软件建设不匹配。舞台、场地、场馆等硬件建设大力铺开, 但人才培养、创意构思、激励机制、群众文化队伍等软件“乏力”。一方面, 供给内容形式单一, 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富矿挖掘、展示不足, 对普通群众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过于看重经济效益, 盲目地跟风建设文化创意园等项目, 但忽视差异性和分众化的特点和趋势, 导致一批文化项目同质化, 群众不“埋单”。三是文化产品质量与数量不相称。一些文化产品缺乏思想内涵, 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 一味迎合低级趣味, 猎奇猎艳, 过分注重眼球效应和商业价值, 而忽视其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另外, 原创力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时代带来了获取信息的便捷和复制黏贴的快意, 但相伴而生的是一些“双胞胎”面孔的文化产品, 这种“似曾相识”让人反感, 使不少用户受众发出了“看到开头, 就猜中结尾”的吐槽声。

解决好以上问题, 关系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也是关系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用文化的美好“点睛”人民的生活,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埋下文化种子。就像精准扶贫提倡变“输血”为“造血”一样, 文化惠民除了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演出, 把文化资源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 并“留下来”。一是, 要改变原来“一招鲜, 吃遍天”的思想, 根据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农村老人等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提供“私人定制”, 让文化产品真正产生效益。第二, 要积极培养文化人才, 发挥其组织、协调、带动作用, 浓厚当地文化氛围, 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让更多群众在文化戏台上唱“主角”。第三, 要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对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设施使用等情况开展突击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 要限期整改, 严肃问责, 用制度保障文化惠民的措施日趋完善、效果日益明显。

强壮文化枝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具有广袤而深厚的文化土壤, 各地区应充分挖掘、整合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 尤其是地方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 既要坚持“老祖宗”, 又要讲好“新故事”上, 培育文化精品、文化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多策划包装, 让文化紧跟时代发展, 紧贴百姓需求, 文化的枝干才会日渐粗壮。

要借力“文化+”的理念, 为文化产业增添“新元素”。一是“文化+宣教”, 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中, 为文化产品注入更多内涵, 像央视推出的猜谜语、“梦娃”等一系列公益短片, 都取得了较好地宣传效果, 不仅形式喜闻乐见, 内容也令人过目难忘。二是“文化+产业”, 就是让地方历史文化与当地产业碰撞出火花, 比如南昌的青云谱、文港等地都在大力推动文化建设, 如果能加强业态创新, 多提供“沉浸式”的文化服务, 拉动文化需求, 必将在当地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传播文化芬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说, 讲故事, 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 讲好中国梦的故事, 讲好中国人的故事, 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 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眼下, “一带一路”建设为传播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宣传文化部门要善于借力“一带一路”这股“东风”, 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是搭建文化平台, 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 借助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访问演出活动等, 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学、民族戏剧、民间工艺等中华传统文化, 解决好文化输出“水土不服”的问题, 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特点, 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 让作品更血肉丰满、更具感召力。比如, 今年9月, 英文歌剧《红楼梦》开始巡演, 唱着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 向全世界观众讲述中国故事, 它搭建了东西方情感交流的桥梁。二是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大力宣传“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使其成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 进而更好地在世界舞台上阐释中国实践、展示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

参考文献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自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巨大的财富。在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保留。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通过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建筑如何传承并融合了历史建筑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历史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2009年5月底,66岁的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成为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祖索尔认为中国的建筑应该历史结合现代。可见历史见证我们今天的成就,保护历史建筑是我们建设新型城市的前提。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土地供应紧张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在旧建筑群中建造新建筑物,因此新、旧建筑共处不可避免。正是这种快速发展和新旧交织的局面,促使我们必须正视旧城改建中的矛盾,把握其中的规律。

1 新旧建筑共存的必然性

虽然,对建筑形式起作用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已经世界化,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也已改变,当代建筑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功能、新的工业化技术、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审美趣味。但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所具有的民族化内涵和对于文化空间独特的表述方式决定了建筑不同于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其他现代物质产品。当传统社会发生转型并逐步进入到現代形态的最初一段时期里,建筑形式在整体上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突变,在生活方式更新、建筑形式寻求创新、引入现代风格的过程中,延续历史传统、保留历史建筑是很自然的。

2 历史建筑传承的误区

当前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大体趋势是好的。但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在修缮、新建过程中也存在功利化、商业化的倾向。某些地方忽视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随意拆毁,新建建筑只是用新材料、新技术去模仿旧形式,企图延续旧结构、旧理念的风格。不过这种单纯的冒仿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建筑设计中有所谓“古要古到底,新要新到家”之说。古到底,强调在方法上应当更为深入、科学地理解和借鉴历史和传统,提倡设计中现代功能、建筑材料和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哲学、美学层面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反对表面化地因袭和模仿传统形式,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综上,新旧建筑的融合成为现代化城市建筑设计中的一大难点,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种建筑设计手法,巧妙的解决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的融合。

3 新旧建筑融合协调的手法

3.1 建筑高度的控制

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整体协调是历史文化街区新旧建筑整合的重点之一。从近几年的建筑发展来看,建筑高度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新的、高大的建筑破坏并取代了历史街区的空间中占统治地位的纪念性或者宗教性建筑统领作用;另一方面,高大的新建筑破坏了原有街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因此高度的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

新建建筑存在于一定的建筑环境中,应当首先尊重周边环境,尊重原有形象,尽量低调处理,不能喧宾夺主,因此高度控制常是新旧建筑协调统一的重要条件。

3.2 体量与旧建筑相称

在许多小体量的旧建筑中不适当地建造一幢大体量的新建筑,常常是不协调的原因所在。在有的群体中间,体量的相称产生均衡的效果,而在有的群体空间中,体量的控制保证了有价值的旧建筑的支配地位。因此,克制体量,化整为零,适当将新建建筑引入地下,从而使新与旧、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3.3 形式与旧建筑呼应

在历史性很强的环境中,新形象与历史文化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脉络关系。该方式是从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角度出发,从形式、尺度、肌理上与之呼应,不采用突出的对比手法,从而达到新旧的协调。这种手法主要沿用经典传统的建筑语汇使新建筑融入历史环境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协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原有建筑物的风格、比例、细部进行分析、比较、简化,从而提取历史片断,再将这种历史片断作为新的元素运用在新建筑的设计中。这样就不会出现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情况下去有一大批假古董应运而生的情况。

3.4 材料的色彩、质感与旧建筑相似

新建筑可以在某些局部或者较大面积的墙体等部位,采用与旧建筑某一部位同一的建筑材料,让人感受到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以相似的色彩、质感来联系新旧建筑,可能是我们最通常采用的手法。有些地区长期以来地方材料的使用使得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具大致相同的材料、色彩和质感,使这一地区的新旧建筑很和谐地融为一体。

3.5 立面构图与旧建筑统一

在新旧建筑的体量、体型都比较协调的同时,立面构图能起到协调两者的作用。另一种十分特殊的作法是将整个旧建筑包容在新建筑立面之中或作为新建筑立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能通过处理上的种种联系或者对比方法的运用,产生戏剧效果,取得新旧建筑的协调统一。

3.6 新建筑作为旧建筑的背景

突出原有建筑,将新建建筑的各种因素都保持低调,摆脱原有建筑的主体形态,可以衬托出历史建筑细部的精美。这时,新建建筑完全成为了原有建筑的陪衬,建筑主从关系十分鲜明。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原有的历史建筑在沿街面没有扩建余地而选择在纵深方向扩建的情况下。这时由于原有街区街道比较狭窄,街道上行人的视线受视角的控制,几乎看不到后方加建的建筑,这样就很好的保持了原有空间的尺度和视觉的连续性。

3.7 历史文化传承的实现

中国历史悠久,各地的文化遗存丰富精彩。建筑物里发生过很多故事,承载的不仅是自身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历史记忆。它们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既包含中国文化共同性的要素,又有地域性、差异性的表达。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就是在建设新建筑物时,在建造形式与外观上套用历史建筑物的外在景观与装饰,让人们在外观上看起来它是具有历史文化的老建筑。其实这是不对的,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应该具有它本身的文化特色,要避免“千城一面”。同时重要的是从自身文化传统里面挖掘特色,梳理清楚城市自身发展的脉络,尊重过往的人、事、物。

现在很多人只考虑建筑的设计,不考虑整体环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也会出问题。有的建筑很漂亮,设计也不错,但接不上这个城市的地气。“和谐之美”是很重要的,不要弄得驴唇不对马嘴。其实历史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些僵硬冰冷的水泥和木材因为有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历史故事的发生而拥有生命。对于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更新和改造时,我们就充分维护城市故有的空间结构和形态,恢复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的原貌。新建筑的插入更新,应是一种顺应城市肌理,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有机整合过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设计手法来协调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差异,使现代建筑可以更好的传承历史建筑中的沉酝,同时也让历史建筑可以更好的呈现在现代建筑中的新颖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林强,梅媚.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2] 阮仪三.现代建筑与传统城市和谐对话——我看苏州博物馆新馆[J].architect,2012,(04).

[3] 柯林·傅里涅著,诸晨炜,孙田译.“解剖怪兽”——格拉茨新艺术馆之挑战[J].时代建筑,2011,(01).

[4] 董艺.历史街区中新建筑实践策略初探[J].同济大学,2010.

[5] 李凯,方婷婷,郑蔷薇.历史街区改造中新旧建筑融合问题初探[J].山西建筑,2013,(08).

数学之美论文范文第5篇

在工业革命来临之前, “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构成的主要部分。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打破了传统的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面对新的生产力, 人们更加关注机械的功能效率, 而逐渐忽视了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精神所在, 手工技艺随着工业时代的浪潮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随着机器生产的到来, 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 人类文明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此时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了大工业生产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内涵的缺失, 人们再次注意到了手工艺的价值。为了保护“工艺美术”技艺能长久的传承下去, 越来越多的“工艺美术”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的陶瓷工艺、染织工艺等等所制作出来的每一个作品, 都是来自于手工艺人内心深处最真诚的表达。

台湾细木作大师阎瑞麟曾经说过:“心要和手一起思考和劳动, 而手掌起的茧正是上帝所赐予的勋章”。人类的手具有着超越动物性的“手性”, 与此同时手作为劳动器官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其精神性, 这种发展, 使人类拥有了一双属于人类的“文化的手”。人们常说“十指连心”, 正是因为心手相应, 所以手能呈现出敏锐的触觉, 并且具有准确性、精确性以及丰富的创造性, 因此阎瑞麟先生将手掌起的茧喻为上帝所赐予的勋章一点也不为过。之所以说心手相应产生出来的工艺之美, 是用“心”之美, 是因为手工艺的匠人们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 反复地劳作, 才有可能诞生出美的器物。并且在每次制作作品的时候, 他们必须要把心态放稳, 全神贯注地进行创作, 正如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先生所说的:“身受现世之约, 心受净土之惑”[1]。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一般人可能都会觉得重复着这种单调的生活, 人会因此变得麻木、机械, 想到这里, 大部分人会放弃学习这种技艺, 但是柳宗悦先生却认为:“长久的劳动之后, 无论怎样的工匠都将会成为各个品类的名师, 通过无趣的重复, 人能进入超越技术的更高境界, 因为彼时彼刻, 劳动的人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然后就能产生‘神来一笔’的创作。”虽然不知是否每一个手工艺匠人都看过这段话, 或者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是总有那么些真正用“心”去制作的匠人们在一开始地单调、机械中坚持了下来, 他们作品的美除了作品本身美之外, 更是附加上了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以及他们的那颗朴实无华的心。除了手工艺人的赤子之心之外, 作为手工艺的工艺美术还能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在经济高速发展, 许多人群处在社会的高压之下, 人们需要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慰藉, 而手工艺的复兴, 可以为人们提供这种寄托与慰藉, 因为这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回归, 也是人类情感的回归。以陶瓷制品为例, 机械化的瓷制品现在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虽然它们具有快速、精美、批量化的特性, 但是这种产品的美却总是给人一种淡漠、缺乏生气的感受。诚然, 机械化的瓷制品十分精美且华丽, 但是真正能慰藉人心的, 却往往是简单、朴素的。卢梭也曾在《爱弥儿》中说过:“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 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工艺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 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 身心合一, 使人得到健康成长。”[2]

缂丝、景泰蓝、螺钿、玉雕等等, 作为工艺美术范畴的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虽然其技艺形态各不相同, 但是都是手工艺者的用“心”之作, 作品的美也是用“心”之美。工艺美术的作品从起源开始就是与人类生活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如今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 但是生活在不断进步, 科技在迅速发展, 新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让绝大多数手工艺都处于低迷状态。目前传统手工艺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在当代体现出它的价值, 以及如何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思考, 思考怎样才能将这种真正用“心”去创造的“工艺美术”技艺与作品重新发扬。

摘要: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面对新的生产力, 人们更加关注机械的功能效率, 而逐渐忽视了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精神。本文试着通过对工艺美术用“心”之美的阐述, 来探讨工艺美术品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社, 2010.

[2] 吕品田.动手有功[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3] 柳宗悦.工艺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数学初中论文下一篇:教育论文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