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

2023-09-14

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因素的制约。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村镇银行信用认可度较低、新型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我们应当从政策上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抓紧完善农村新型社会信用制度,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 制约因素 改善 对策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新型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进的发展历程。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有214家,正在筹建的村镇银行有52家,但这与银监会的规划目标仍相差甚远,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其中,外部因素制约是阻碍村镇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与内部因素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制约。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相关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尽管银监会已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支持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完全出台,很多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表现在:一是大多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执行的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农村信用社的标准要高;二是村镇银行没有享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待遇。根据我国银行业营业税率的征收情况,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率基本都是3.3%,而村镇银行和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5%征收;三是再贷款利率没有享受优惠待遇。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利率一直以来都低于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表现了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兴的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机构,却没有享受到和农村信用社同等的政策待遇,把村镇银行同商业银行同等对待,这对村镇银行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

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过度和不足。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模式采取的是“低门槛、严监管”,其中“低门槛”指的是国家对村镇银行的设立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求较低,这对于快速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覆盖面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严监管”指的是监管机构实行比较刚性的监管措施,这有利于村镇银行设立初期的规范化操作,避免出现失控现象,造成金融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很难实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如村镇银行设立时的持股比例要求就不尽合理。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同时监管的力量还略显不足,监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社会公信度比较欠缺,村镇银行的信用认可度较低。村镇银行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在社会认可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它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短期之内很难建立起来,直接结果就是刚刚成立的村镇银行很难吸纳到农民的个人存款,而想要贷款的农民却很多。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原因:一是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建立的网点较少,农民不敢将钱存入;二是村镇银行没有国家背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都具有国有和集体背景,这些金融机构经营多年,深受农民信赖,让农民感到放心,而村镇银行却没有这样的背景。

地方政府定位不清,经常存在不当干预。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应该体现在: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积极促成和协调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农民存贷款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内农民的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这样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村镇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但是,实际操作中,一些设有村镇银行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对村镇银行的组建、管理和监管干预过多的问题,尤其是对村镇银行的放贷业务干预过深。

新型社会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建设滞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制度、信用体系还是传统占据主要地位,很多农村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观念,很多农民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都是国家开办的银行,小额贷款就相当于国家发放的扶贫款、赈灾款和救济款,这些贷款不贷白不贷、贷了也不用还了,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傻子才还。这样的信用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民借贷不还,没有信用约束,因此,尽快建设新型农村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改善村镇银行发展外部环境的对策

为了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改善村镇银行外部发展环境。

加大政策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不断拓展其生产空间,给予其足够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一是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确立贷款利率;二是在一定年限内对村镇银行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初期不断壮大;三是央行要像支持农村信用社一样,支持村镇银行,给予其同等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以帮助村镇银行解决资金难题,扩充其资金实力;四是监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村镇银行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竞争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帮助村镇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此外,还要建立一定的政策协商机制,针对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难题和实际困难,协商统一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帮助村镇银行尽快发展起来。

加强监管,完善政策,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村镇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政府应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商业银行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考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镇银行的支农指标的考核。监管部门要对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严格控制,保证村镇银行对农民的适当的贷款比例。要适度控制村镇银行的担保额度和担保行为,尤其要控制村镇银行与控股银行、重要关联人的相互关联授信。要适度控制流动性风险,要求村镇银行建立与控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互支持机制,保证控股银行在流动性方面对村镇银行的支持。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加强宣传,提高自身公信度。创建初期,村镇银行应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地利用各种广告和公关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将村镇银行的性质、服务宗旨和自身特点,以及开展的主要业务介绍给广大农民。村镇银行还要充分利用接近农村腹地的地域优势,坚持深入农村经常拜访客户,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农村的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文体活动比如庙会提供赞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度,随着自身公信度的提高,广大农民逐步熟悉其性质和业务后,就会打消顾虑。这势必会有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储蓄能力,不断地增加存款。

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第2篇

一、服务滞后和短期经营等危机。随着监管制度的修改以及银行和客户对银行保险认识的加深,银行将会主动地把银行保险纳入自身的 发展 战略规划,加强对银行保险的系统化管理;寿险公司也将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改善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使银行保险业务继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2002年银行保险在我国寿险市场异军突起

(一)2002年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概况

2002年是我国保险业加速发展、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的第二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0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2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占总保费收入的74.5%。

如果说在这一年人寿保险市场有什么绚丽风景的话,那么最出彩的莫过于“分红保险”这一险种和“银行保险”这一新兴销售渠道的异军突起。尽管团险、个险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比起银行保险拉起的一根近600%增长的阳线而言显然不再抢眼。全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达388.42亿元,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17.08%,尤其是从第三季度开始,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全面超过团险保费收入,从而使寿险公司形成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三大销售渠道的架构。

2002年银行保险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1.银行保险业务全面展开,但收获不一。国内各家寿险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把银行保险作为2002年新的业务增长点,银保合作此起彼伏。如表1所示,各家寿险公司都分得了一杯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成立的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其依仗工商银行的背景收进了近12亿元的银行保险保费,该收入占其全年全公司保费收入的70.57%,占比超过了 目前 银行保险发达的欧洲诸国。

2.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加大。目前全国大约有银行网点13万个左右,加上邮政储蓄网点也不过18万个上下,但是已经和寿险公司签定协议代理其业务的至少已经有近8万个,银行保险在网点上的覆盖面可见一斑。银保合作除表现在银行代理寿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之外,还在帐户与结算、协议存款、保单质押贷款、信用卡发行等诸多方位展开;更进一步者,银行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资本介入拥有寿险公司的股权,为银行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和更激烈的竞争打下了基础。

2002年各公司银行保险业务比较

3.产品同质化明显。目前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银行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平安公司率先推出的“千禧红”的基础上模仿和改良的品种,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和突破,保险责任也都是生死两全外带分红。

4.寿险公司表现出更注重短期竞争利益的行为。虽然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有不同缴费年期的保单,但是实际在市场上五年期趸交方式已成为各家公司大力发展银保业务的主旋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而且对保险公司而言,也只适用于短期突击,不利于长期持续经营。

(二)银行保险异军突起的市场成因

国内已经有学者对于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 理论 成因作了充分的阐述,而2002年 中国 银行保险的异军突起还有其直接的市场成因。

首先,必须明确在目前国内保险市场的银行保险的合作关系中保险公司是主动积极的需求方,银行是相对被动的供给方,目前银行保险合作关系内部是供方市场。

其次,在2002年及其之前使寿险公司困惑的主要 问题 有:

1.个险营销陷入迷茫。前些年风光无限的个险营销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营销员队伍的建设扩大越来越难、产能越来越低,但是由于寿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花在他们身上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同时, 社会 舆论因营销员的品质对寿险公司施与越来越大的压力;投资类产品的超常抄作以及投资回报的低迷更使寿险营销如履薄冰。

2.团体保险困围难破。曾为寿险公司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团体保险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营销的少:公司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手段越来越有杀伤性;中介机构或个人索要的手续费越来越高;公关手段“创新”带来了费用的不断加码;保险费率能低就低,管理费能少就少、能免就免,还传闻产险公司在已经以责任险的方式介入 旅游 险市场的基础上将要全面参与意外险市场的竞争,等等。

3.业务成本不断提高。如前所述,竞争的焦点和手段造成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业务投入不断加大,而效果却不甚乐观。 4.诚信危机。由于在产品销售上出现的误导以及客户服务方面的欠缺,特别是理赔客户的不满意,客户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保险公司的诚信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怀疑。

面对以上一系列问题,寿险公司在积极找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 方法 的同时也在迫不及待地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规避上述问题的方法。不可否认,银行保险在国外、尤其在欧洲的成功经验让国内的寿险公司找到了方向,也不可否认,正是上述的问题背景以及为问题找寻出路的动机,酿就了2002年中国寿险市场银行保险的大发展。

此外,银行保险的示范效应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以平安公司为代表的公司率先开辟银行保险领域并从中获得了利益,成功的经验无疑加大了银行保险对寿险公司的吸引力以及寿险公司对银行保险的信心。

(三)银行保险对保险市场的促进以及对市场格局的 影响 尽管2002年全国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为388.42亿元,仅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17.08%,但是它对于全国人寿保险市场格局依然有着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第3篇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被学术界公认为我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它的设立和颁发不仅是对中国经济学人在经济学研究中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及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13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回顾和总结,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轨迹。

一、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设立的经济学特别奖项。该奖项由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等发起,并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4年开始首次评选。评选的宗旨是奖励有理论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学风严谨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培养和挖掘新一代经济学家,促进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评奖对象是: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的论著。评选范围包括: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综合问题研究,产业经济学综合性、理论性问题研究等。获奖作品应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研究上有创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者。

1、十三届(1984-2008)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统计分析

根据“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选章程”的规定,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出著作奖和论文奖若干个。1984年到2008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已经评选出13届。

(1)十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共评选出著作奖47部。其中18部是独著,其余29部为2人以上的合著作品;论文奖154篇,其中82篇论文为独著,72篇为2人以上的合著成果;在获奖的作品中,直接以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奖的有24项,以“论文集”形式出版的获奖论文有24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2)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总人数达390人。其中获著作奖的175人(包括所有参著人员,如果只统计第一作者和主编,则获奖人数为49人),获论文奖的215人(包括所有作者,如果只统计论文第一作者和课题第一执笔人,则获奖人数为142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获奖者中,有17人获得2次以上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3)获奖的著作和论文集涉及国内27家出版社。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10部,上海三联书店9部,上海人民出版社8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部,人民出版社4部。其他出版社也都是以北京和东部地区为主,而西部地区的十几个省份没有一家出版社的出版物获奖,这也反映了我国出版社的东西差距(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4)获奖论文所发表的杂志涉及83家。其中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获奖论文有44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有17篇,《改革》杂志有13篇,这也充分反映了这3家杂志在国内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学术影响。其他著名的杂志,如《管理世界》5篇,《财贸经济》4篇,《中国工业经济》3篇,《学术月刊》和《人民日报》各有2篇获奖。发表1篇获奖论文的杂志有75家,这些杂志也都是国内重要的核心刊物。从获奖论文所发表的杂志可以看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不仅充分体现其学术的广泛代表性,也反映该奖项的获奖理论在国内所具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孙治方经济科学奖基金办公室,2008a、2008b)。

2、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内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每届评选的著作奖和论文奖都有若干个,而且评选的对象是1978年以来的所有公开发表的经济学论著,因此,获奖所涉及的理论范围就相当广泛,而且获奖的很多理论都与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背景有关。由此,要对所有获奖的理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会有相当的难度,但通过对获奖的47部著作和154篇论文的整理和综合,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所反映的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涵。

(1)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学科问题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建设一直比较薄弱,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对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给与了极大的重视,在45部“著作奖”中,有11部是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的,占著作奖的24.4%。具体获奖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消费经济学》(第1届,尹世杰主编)、《社会必要产品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2届,雍文远主编)、《生产力经济学原理》(第3届,熊映梧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第4届,严中平主编)、《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第10届,王俊豪著),《价值学说史》(第13届,何炼成著)等。

(2)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研究。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学基本上是以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为学习经济学的指定版本,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都是谈学习体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中国经济建设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方面的成果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第1届,罗季荣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概述》(第6届,张问敏著)、《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第8届,杨承训著)。

(3)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界定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探讨的主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的方向。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学界一直把计划经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本质特征,并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私有制和按资分配相对立。但是,孙冶方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探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如何利用价值规律和将利润、奖金、最小成本核算等经济杠杆纳入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之中。在孙冶方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探讨的启示下,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力的理论支持。正因如此,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对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问题的研究给与了特别的关注。这方面获奖的直接相关理论有:《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第1届,苏绍智、冯兰瑞著)、《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基本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届,吴敬琏著)、《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旗帜》(第7届,李光远著)等。

(4)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改革是中国发生的最伟大的制度变迁,也是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的第一推动力。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改革性质、方式、进程及效果的研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主要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得到了充分重视,获奖的作品达21项之多:《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第1届,吴象著)、《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第1届,肖灼基著)、《中国改革大思路》(第3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著)、《中国传统积累模式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第4届,程秀生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路》(第4届,陈吉元、邓英淘、姚钢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第10届,陈宗胜著)等。

(5)关于中国微观经济运行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微观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自主经营能力逐步提升,微观经济组织的功能逐步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逐步稳定和充满活力。微观经济运行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鼓励和肯定,获奖的主要成果有:《企业本位论》(第1届,蒋一苇著)、《企业活力与企业行为约束机制》(第2届,卫兴华、洪银兴、魏杰著)、《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第3届,胡汝银著)、《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第3届,潘振民、罗首初著)、《灰市场理论》(第4届。樊纲著)、《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第6届,王慧炯主编)、《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第12届,林汉川、夏敏仁、何杰、管鸿禧著)、《一个中国私营部门发展模型》(第12届,赵志君、金森俊树著)、《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第13届,刘遵义著)、《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第13届,姚洋、张晔著)等。

(6)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大量引进和广泛应用,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便成为我国经济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日趋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可以说这是3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经济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从第1届到第13届,宏观经济方面的获奖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这些成果无论是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还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大:《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第1届,袁文祺、戴伦彰、王林生著)、《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第3届,李成瑞著)、《通货膨胀的诊断和治理》(第4届,吴敬琏著)、《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0届,夏斌、廖强著)、《通过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第11届,余永定著)、《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第12届,李扬、殷剑锋著)、《中国的资本回报率》(第13届,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第13届,沈坤荣、付文林著)、《论财富》(第13届,裴小革著)等。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主流核心理论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还对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问题、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难点热点问题、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经济转型问题等重要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并对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边缘性的”或“交叉性的”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一定的肯定性支持。

二、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看中国经济学研究变迁的轨迹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学科体系逐步完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而且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加具体和富有针对性。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中可以归纳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与变迁的轨迹特征。

(1)从单纯的规范性研究到现代经济学方法的广泛使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学论著基本上是规范性的“感想”和“学习体会”,以课题形式的调研报告很少。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学界比较注重对生产关系及其变革研究,而且大多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数据支撑的实证分析。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经济学界对现代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大多是批判的态度。研究的方法基本上还是规范性研究和抽象的哲学式思考,实证研究和数学模型的论证方法几乎很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国家经济政策进行简单的解释,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几乎是“党代会”的理论复制。到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大量引进到国内,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普及和提升,中国的经济学刊物开始大量发表以数学建模、计量证明、统计检验为工具的实证性论文。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著作可以看出,在前七届获奖作品多以规范性的研究为主,从第8届(1998年)开始,获奖作品基本上以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家借用数学工具,极大地扩展了对经济现实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由此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理论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出现了定量化、精确化、演绎化的趋势。

(2)以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背景,逐步形成了对中国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中国的经济学界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广泛吸收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行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创建了对中国经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国经济学”。从13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理论看,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是关于我国国情和改革的必要性的探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经济学认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学界集中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分配结构理论和宏观调控体系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学的从注重要素解放到注重人的解放,形成了对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区域协调等民生民权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理论。

(3)以课题形式带动中国经济学对现实重大经济问题的对策研究。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一伟大的实践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研究的支持和提供各种选择方案。为此,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地方各类社科基金中,对当前经济问题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主要形式,通过对大量的经济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升经济学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丰富了

中国经济科学研究的实践价值。在13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有24项各类课题成果获得论文奖,这些以课题形式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解决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的作用。

三、中国经济学评奖机制的完善与研究水平提升的学术机制

1、孙冶方经济学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比较与完善

众所周知,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经济学最高奖项,这是因为:(1)诺贝尔经济学奖只奖励给“为人类做出最杰出贡献的人”;(2)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科学研究成就的大小,使诺贝尔奖成为人类科学发展中“最公正”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3)诺贝尔经济学奖每次只对某个重大创新性基础理论或创新性研究方法进行奖励,它可以有几个人同时获得,但不会使某一个人在其他领域的成果重复获奖,这使得诺贝尔奖成为一个人科学研究的终身奖项,是获奖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最高荣誉;(4)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奖励那些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实践的检验被证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或对推动经济学研究具有巨大进步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获奖的候选人是由各国的经济学会和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推荐,但不允许自我推荐和申报,当年评奖委员成员(一般是5人)不得获奖。正因如此,很多获奖者都是在七八十岁高龄时才获此殊荣(朱启才,2009)。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相比,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虽然被我国的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的诺贝尔奖”,但它在评奖机制和获奖理论方面与诺贝尔奖有着较大的差别。一是评奖的程序不规范,不仅评委可以获奖,而且一人还可获得多次获奖并且获奖者均是个人申报;二是获奖的理论发表的时间很短,甚至当年发表的论文当年就获奖,没有实践检验的效果评估;三是在已获奖的理论中,绝大部分是简单的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对策和对经济政策的解释性成果,而对经济学研究和中国经济实践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很少,使获奖的很多“成果”在中国经济的巨大变迁中很快就过时了。因此,必须完善中国经济学的评奖机制,使经济学的评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一是成立真正代表中国经济学研究各个派别的“中国经济学会”,将现行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由中国经济学会来评比和颁发,使之更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二是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比程序,所有评奖者由全国的经济学专家推荐,并且以某个已被实践检验的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为唯一标准,而且每人只能获奖一次,当年的评委不能获奖;三是把孙冶方经济学奖改为只奖励给某个人的学术成就奖,相同或相关的理论可由2人~3人当年同时获得,取消现行的“著作奖”和“论文奖”,避免现行的当年获奖的著作和论文由很多相互无关联的理论一起获奖的局面。

2、提升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方向

我国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很多研究还只是在学习、引进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自身特色的学术研究还不多,研究成果还缺乏独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基础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形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缺乏科学的学术研究机制,我们习惯于思考“大的或宏观的问题”,习惯于使用官方公开数据来解释国家经济政策,习惯于在书斋中闭门做学问。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在经济学研究中缺乏科学的方式和足够的科学的精神。因此,要提升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最重要的是改进我们的学术研究机制。

1、建立科学的学术研究方式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的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的实用性更强,因而也被称为致用之学。这一特点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分析的方法论的创新、经济基础理论及其体系的构建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学通过发现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来提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人认为经济学的研究水平是与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只有欧美发达的市场经济才能产生出高水平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这一观点虽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当今现实,但并非是经济学研究的全部。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确有一部分理论和方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商低有关,如期权定价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微观计量理论等就与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但大部分理论和方法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如经济计量模型、福利经济理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般均衡理论等,有的研究成果甚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无关,如交易费用理论、线性规划、博弈论、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不对称信息理论等。可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在于提供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和基础理论体系,并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学的研究既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研究,更要有与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有关的所谓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是源头话水,没有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创新,解决具体经济问题的对策研究就会失去科学的依据。中国经济学界要提升经济研究水平,必须改变我们的学术研究方式和学术思维方式:(1)由注重宏观问题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及其差异的研究;(2)由注重利用官方数据套解经济问题的研究转变到注重经济数据背后的形成关系研究;(3)由在书斋中感想性地研究转变到在实践中“蹲点观察”和“建立经济样本”来发现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机制研究;(4)由经济研究主要来解释国家政策为主转变到科学研究本身的真理探究。

2、真正确立科学研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制度,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确保科学研究无禁区

提倡在经济学研究中树立“科学、民主、创新”的学术研究精神,以崇尚科学和真理为学术探索的唯一标准,把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水平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标。

3、彻底改变科研评价体系和学术评审制度

把基础理论研究作为衡量学术研究水平的基本指标,以在基础理论和方法上的“代表作”作为衡量个人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以发表的基础理论论文的学术水平作为衡量各类学术刊物水平的核心指标;建立各类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及其学术价值必须在学术团体中交流并由相关学术专家推荐和评审;同时,必须在全社会真正建立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评价机制,根据学术和实践影响力确立中国经济学研究水平指数,每年在全社会公布前100名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指数排名。使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真正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工具。

(编校:育 川)

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第4篇

一、网络会计定义

网络会计, 指的是在互联网环境下, 对各项事项及交易进行披露及确认的会计活动。会计处理的数据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的方式在网络计算机上实现的, 是建立在网络信息基础上的, 其本质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变化而建立的自我学习、设计、自我进化的一种新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是会计与互联网结合的必然产物, 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 也是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新趋势。现在会计可以借助网络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高效的处理, 大大提升会计处理繁杂数据的效率, 时代在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这样的背景也为会计信息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二、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更重视组织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与网路会计相关的制度, 财务相关部门也建立了一套专属于网络模式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设置口令, 验证身份后才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取, 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与网络会计档案制度相关的制度, 比如数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管理制度等, 要使网络会计可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能够有章可循。此外, 操作人员要修改会计数据的时候, 要随时保持留存操作日志的习惯, 以方便日后可以随时进行查看;或者是数据一旦发生丢失或遭到破坏, 相关人员还可以及时地进行修复, 每次在操作以后都要及时地进行备份, 减少这样的人为原因带来的损失。

(二) 加强网络会计信息监督力度

新形势下, 内部会计信息监督应该更加需要深度及广度, 网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企业面临的经济活动也日渐复杂, 一方面, 网络背景下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得到了增加, 这就更加有利于社会及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监督, 可以避免传统会计中“黑箱”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 网络会计应该需要增加相应的监控岗位, 传统的会计需要人员进行亲自盖章, 而网络会计下, 会计人员处理账务的时候可以变得十分的快捷方便, 这样也能更加有利于后期的跟踪及调查, 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网络会计的出现使得人员的操作及数据都可以在同步的记录在数据库中, 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 网路会计管理智能也更明显

网络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使得网络会计的智能呈现了管理及反映两个职能, 网络会计管理职能的提升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而提升的, 管理职能指的是企业经营者及国家为了满足宏观的需要而衍生的, 是企业经营管理与会计参与的功能;而反映职能则是指的把全面的、详细的会计结果充分的揭示出来而使用的一种职能。新型管理会计模式下, 会计系统是进行整个管理及全面核算的过程。网络的快捷方便使得会计也能更加全面的做出正确的决策, 能进行综合分析及横向比较, 使得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地通过在线访问的形式得到企业的及时会计信息, 其中也包括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的会计信息内容。

(四) 网络会计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加

安全控制主要主要指的是防止一切威胁会计信息及系统安全的问题, 网上黑客及网上泄密的事件时常发生, 严重地影响着系统安全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 相关部门就要建立相关的责任制, 专人负责资料备份的任务。为了防止出现非法篡改的情况。还可以定制一些特殊的文件, 一旦发现任何破坏数据文件、软盘及账册的行为, 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严禁变更、涂改、伪造等行为。最后, 会计负责人要选用安全登记高的产品, 并及时进行升级, 加强网络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升网络会计的安全接口技术。

三、结语

网络信息在快速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网络会计是企业财务会计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会计, 将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数据报告, 提供更加精确化、标准化的数据信息, 也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最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企业应该要利用网络会计的优势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促进企业会计健康、长远的发展。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 随着网络的出现, 单机工作的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网络会计便应运而生, 在弥补了电算化不足的同时也成了未来会计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就针对网络会计的定义及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网络会计,现状,网络趋势

参考文献

[1] 徐旻, XUMin.企业网络会计发展与财务管理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2) .

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第5篇

“都市圈”的概念是由“大都市”与“区域”组合而成的。这一概念之所以会组合起来, 是因为现如今都市圈核心城市及其区域范围的边界通过政治性、行政性划分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大都市”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腊, 并且一直以来被描述成“首都”或者是“特大型城市”。然而, 有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两百年“大都市”概念的应用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罗马教会的等级制度使得人们在18到19世纪认为“大都市”是文化中心的象征, 直到19世纪末才推崇其政治性与经济性功能。然而, 这一术语在德语区直到19世纪中期还很少被使用, 并且更多地被称为“大城市”。最初是柏林与维也纳这些首都被称为是百万人口城市, 其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形成了文化中心、企业总部以及金融中心等新的功能。因其在数量与质量上与“小型大城市”有着明显区别, 所以需要被重新定义。对于这一级别的城市首先会被成为“百万人口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但其在内涵上与通常所称的“大都市”也有一定差别。

对此概念的理解在20世纪才形成与现在差不多的意义。可能是依赖于英美语言以及法语的应用使得“大都市”作为大城市并具有国际意义。其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的控制功能, 具有高密度、企业倾向性的服务功能以及具有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国际性的文化意义。大都市从那时起被视作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结点。与此同时日益明显的是, 对于一个都市圈性能相关的因素和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核心城市政治行政方面功能的发挥, 而是在更大的区位空间方面的延伸, 还包括其临近的县市地区。这不仅涉及到大面积的都市化基础设施建设 (机场、物流中心、批发贸易) , 而且还包括高级别的服务业。这些都是针对核心城市区位周边区域相互之间传输和连接网络的质量 (比如南部慕尼黑周边地区以及法兰克福周边区域的陶努斯山区) [1]。

在德国, 各个都市圈的空间集中度以及都市化功能的分配有着显著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都市圈的理想类型是由具有明显大都市特征的区域作为核心, 与之相对的是具有都市化功能的周边区域处于略低一些的地位 (单一中心化都市圈, 如汉堡与慕尼黑) 。而标准化的类型是由多个同在一个区位的、实力相当的以及相互分工且紧密联系的中心城市组成 (多中心都市圈, 如莱茵-鲁尔) 。

斯图加特与莱茵-美茵都市圈的类型则处于两者之间[2]。

二、德国都市圈发展历史

德国区域规划早在20世纪初就产生了。在19世纪末, 随着德国产业革命的兴起,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带来巨大的压力,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也逐渐超越了传统城市聚居的有限范围。

1920年代中期开始, 区域及城市规划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 不过因为之后的战争使得这方面的工作出现了停滞状态。战后初期德国联邦对州域城市与区域规划进行了调整, 并在联邦州层面对州域规划实施立法管理。1950年国家公布了相关草案, 其涵盖了空间秩序规划、州域规划、地方性规划等内容。随着《联邦空间秩序规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 联邦德国终于完成了整个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制度的构建。

1960年代战后重建结束后, 德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先后又经历了四个时期:城市扩张 (1960-1975) , 主要是因为德国空间政策逐渐向内向型发展, 并注重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停滞和城市复兴 (1975-1990) , 主要是1980年代末全球形势的变化带来的空间政策规范性调整, 即在空间与区域发展中主张可持续发展模式、区域间均衡的相对化以及增长极政策;两德统一及其发展 (1990-2005) ;大都市区的集中与再城市化发展 (2005年以来) [3]。

欧洲都市圈在欧洲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德国都市圈的发展。德国都市圈由区域-空间规划部长级会议于1995年第一次被提到并被定义。与聚集区相反, 都市圈是由一个核心城市和其周边欠发达地区及郊区组成。都市圈的概念进一步扩展, 也包括大面积的农村地区, 由其连接经济密集发展的中心区域。大城市对于其周边地区承担着与都市圈中心城市相似的功能, 但对于居民比较少的城市则只能被称为区域中心[2]。

区域-空间规划部长级会议在德国确定了11个都市圈。这些都市圈不是按照空间结构情况划分, 而是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进行确定与划分, 这其中规模的划分成为界限划分中显著且实用的方法。因此, 人口数量就成为非常具有可比性的条件。一些都市圈, 比如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沃尔夫斯堡都市圈就覆盖了大片农村地区, 核心城市之间的距离比较远, 相反, 有一些城市就非常相近。

三、德国各大都市圈概况

在德国, 大都市圈之间的比较中需要注意的是, 各大都市圈的划分界定往往是对应着不同的观点和标准, 其中相对有说服力的比较标准是居民数量、区域面积以及经济实力。都市圈的界限划分可以独立于县市的行政划分之上。

摘要:早在18至19世纪欧洲就已经产生了“大都市”的概念, 之后逐渐发展演变为都市圈。而德国都市圈受到欧洲都市圈发展的影响, 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萌芽并初步产生,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逐渐具有了自身的特色。德国现已形成的11个都市圈, 覆盖了其所有发达地区, 并支撑与推动着德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德国,都市圈发展

参考文献

[1] BBR (Bundesamt für Bauwesen und Raumordnung) (Hrsg.) (2005) :Raumordnungs-bericht 2005.Berichte, Bd.21, Bonn.

[2] Stefan Bege, Das Konzept der Metropolregion in Theorie und Praxis[M]Wiesbaden, Gabler Verlag, 2010.79-100.

[3] 易鑫, 克里斯蒂安·施耐德.德国的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 2015 (02) :105-112.

[4] BMBau1995, S.27 Bundesministerium für Raumordnung, Bauwesen und Städtebau联邦区域规划、建筑与城市发展, 1995:27.

上一篇:科技发展工作报告下一篇:计算机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