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论文范文

2024-02-12

科研能力论文范文第1篇

1 提出科研问题的能力培养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都是教师指定题目, 而学生选题。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学生提出科研问题。提出科研问题, 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因此我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 对这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一般我会给一个包含面较大的题目, 给学生提出科研问题留有足够的空间。学生选题后, 根据题目, 我会指定3~5篇近期代表性文献 (其中包括一篇要求翻译的英文文献) , 给学生2周左右的时间仔细阅读, 使其对所选题目有一个了解。然后每一位学生我都找时间进行单独讨论, 适当的引导, 让他们对所读文献进行分析, 评述。如果学生觉得他掌握的文献不足以详细了解有关题目方面的国内外研究, 我会教他们两个查文献的方法。一个是关键词搜索法, 在文献数据库根据关键词进行搜索;另一个是参考文献跟踪法, 根据我给的近期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去查找前期研究工作。随着文献的积累和学生对问题认识程度的加深, 隔一周时间, 我会再找他们讨论一次。然后, 要求他们写开题报告。在写之前明确写开题报告主要是给指导委员会阐明论文将要写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写和打算如何写的问题。跟学生讲清楚:第一, 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 而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 很可能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文献综述首先要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 先客观介绍情况, 然后进行评述。评估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 说明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第二, 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可以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上加以展开谈。比如, 发现了前期研究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 所以要去做。要说清楚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理论地位。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说明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第三, 打算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还应当说清楚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所提问题。要说一下大致的思路, 同时, 重点阐述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 文献综述是重点, 没有综述, 就无法提出科研问题, 也不知道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当然, 综述的另一个目的还是引出自己的话题, 所以不能忘记评述。本科生没写过开题报告, 我会给他们一个范例, 跟他们一起分析怎么写开题报告。经过三到四次这样的讨论和引导, 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我给的题目范围, 通过文献综述, 自己提出科研问题, 并写出开题报告。

2 分析科研问题的能力培养

提出科研问题以后, 对其进行分析,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笔者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全局掌握、对问题的分解能力以及通过对文献的学习获得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我曾经给学生一个关于“智能相变服装最优热源布置方案研究”的题目。学生觉得无法着手。我首先建议他将问题模块化。看看总体上这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模块, 有哪些模块我们已经有了, 哪些模块需要完善和补充。他经过考虑, 把问题分成如下三个主要模块: (1) 人体热调节模块, 这是一个已知模块, 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完成; (2) 智能相变服装热湿传递模块, 这一模块, 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 需要做的是如何考虑内热源对服装温度的影响; (3) 人体动态热舒适性模块, 这一模块, 我们目前还没有完成, 主要根据文献的模型来做。分好模块后, 根据边界条件建立模块之间的连接。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被解剖成几个模块, 学生分阶段做好每一个模块, 编写子程序, 然后实现模块之间的连接。这样问题被化繁为简各个击破。深入到具体模块, 比如如何考虑内热源对服装温度的影响, 我建议学生首先学习和分析最原始的智能相变服装模型是如何建立平衡方程的。如果考虑热源应该怎么修改原始的方程?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列方程的规律, 把源项考虑进了方程。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觉得学到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遇到更加复杂的问题也不会再无所适从了。

3 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培养

对于全面解决问题这个阶段, 笔者主要侧重学生快速补充新知识, 查缺补漏, 弥补自己知识结构不足的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除了向老师、同学学习, 重要的是要向网络、图书馆找答案。我给学生的题目大部分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的建模和仿真问题, 其中数值模拟部分, 对本科生来说比较难。我采取了集中讲解偏微分方程的离散方法的策略。把学生集中起来, 用一到二个小时时间, 讲一些常用的空间和时域离散方法。我讲过以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便于相互学习。讲完这些我要求学生迅速到图书馆找关于我所讲的离散方法最薄的书, 消化理解。因为, 我们的目的只是在研究中用这些方法, 采取“拿来主义”, 而不再深究理论, 要求会用就行。学生大约在一个星期左右, 学会了离散方法。然后采用课堂上学过的计算方法进行编程解代数方程组, 使学生对所学课程里面的数学类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 我指导他们用Matlab或绘图软件绘图。给他们讲了一下Matlab的一些基本知识后, 告诉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Matlab一些命令的应用范例, 并亲自示范给他们看。当学生绘出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图时, 我告诉他们能绘出图形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我们感兴趣的是在不同的条件下, 我们关心的目标会有怎样的不同。也就是要用我们建立的模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之前需要考核程序的正确性, 需要计算已知的有解析解的问题并与之对比, 或与具体实验做对比。学生都能够按我的指导完成任务。通过研究过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 深化和补充学生的专业知识, 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科研的一些最基本技能、方法及获取知识的手段。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觉得获益良多,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论文撰写中的能力培养

接下来就应该是归纳总结阶段—写毕业论文。因为本科毕业生是第一次写毕业论文, 所以必须在开始写之前把科研论文的一般格式以及各部分要点跟他们说清楚。讲清楚科研论文通常可分为摘要、引言、正文主题部分、结论和讨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几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什么介绍清楚以后, 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严加审查, 多次修改, 培养学生扎实的作风和认真态度, 特别是数值结果分析部分, 严加把关。强调论文的表达要有条理、有逻辑、有层次, 文字表达要准确清晰。实验和计算过程要描述清楚, 对实验数据分析要恰当正确, 结论要明确。对尚未明确的问题不能乱下结论。

5 结语及成效

以上针对本科毕业论文阶段科研能力培养,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文撰写等方面, 谈了一些笔者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做法。学生通过整个毕业论文的环节, 可以实实在在地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体会书本知识在科研中的应用, 在科研活动中得到科研能力的训练,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学生认为这种培养模式, 对他们了解和掌握科研方法, 将来从事与科研相关的工作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指导的一个07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被评为校优秀论文, 并与我一起合作发表了2篇研究论文, 后来进入西安交大做了研究生。有了在我这里训练的基础, 很快就上手了科研工作。08届有几个学生留在我们本校读研究生, 据其导师反应, 工作能力都很强。09届刚刚毕业, 他们认为这种培养模式使他们了解了科学研究, 学会了科研的基本方法、手段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科研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并且对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有足够的信心。

摘要: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是大学生培养的最后环节, 也是一个从总结大学四年所学到科研应用的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提出科研问题、分析科研问题、解决科研问题、论文撰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科毕业论文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反馈情况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科研应用,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科研能力论文范文第2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 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立足本县的教育现状,XXXX承办的“教研人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于xxx如期举行。此次培训的主讲教师均从一线教师做起,在教学中善于探索和研究,使自己在专业领域中获得多项殊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踏踏实实搞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既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又有结合本县、本校实际情况给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参训教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新知,深度思考了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方法。

一、课题研究对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课题研究就像披着神秘面纱的楼兰少女,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是望而却步的。我们苦于工作的繁忙、找不到合适的课题、不知该如何下手……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仅仅是为了评职称而不得不做课题研究。杨万欣老师从解读教师的心理入手,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教师如何做课题。我们从他带来的资料中也看到了做课题研究给学校带来的生机,教师因做课题研究收益颇丰。

生动的案例和有条不紊的讲述,让我们的思考:要打破传统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比上一秒更优秀。

二、爱和尊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师爱是师德之魂,没有师爱就没有师德,没有师德的就没有教育。它是教育的一切前提。教师在课堂内外外的一句关爱,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无疑也会给学生的心头带来一丝温暖。是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更是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尊重。

我们老师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在教室放飞的是梦想,守护的是老师不变的信念,在黑板上写下坚贞,擦去名利,用粉笔画出彩虹,留下艰辛的泪滴和勤劳的汗水,奉献自己的青春。正印证了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根草去”的教育誓言。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不求回报、无私奉献。让我们每一个当老师的发挥师爱的重要性,做一个完善的教师,做一个富有师爱的老师。

三、团队的力量助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或许会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在各个领域,合作分享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但怎样可以使自己更快地成长,向名师的领域迅速迈进?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认真学习、踏实研修、积极的工作态度缺一不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做与时俱进的老师。

四、做一个爱写作、爱研究的教师 最优秀的教师打造最优质的教育,对教师培养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对专业发展的关注、对专业精神的培育、对专业精神的提升上。白俊庭老师是我们身边的教育专家。他的文章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内容涉猎广泛,深受读者喜爱。

他爱学习、爱研究、爱写作、爱运动……白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诠释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潜下心来读书,并将记录读书所得和教育学生过程中的点滴形成习惯,做一个爱写作的教师。

一个学校要想发展得更快,必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学科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带动教师人人参与,把全体教师引领到科研的轨道上来,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让学习成为学校的一道文化风景。

五、以“有效”为目标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此,教师要有时间意识和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策略性、智慧型指导,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全面评价,达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经验,历练智慧,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使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

科研能力论文范文第3篇

1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至2009年我站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发表及获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资助数量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 对其结果进行记录。将其结果与2004年至2006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

2结果

经调查得知, 2004年至2006年我站护理人员撰写论文为28篇, 发表论文18篇, 其发表率为63%, 而2007年至2009年我站护理人员撰写论文41篇, 发表33篇, 发表率为80%, 2组数据对比来看, 进一步说明护理人员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护理论文的发表率逐渐提高 (P<0.05) 。

3讨论

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

(1) 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医院有关科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组织召开科研课题论证会、护理论文讨论分析及对护理科研探讨等相关活动, 可进一步加强护士独立开展科研的自信心, 并从中全面掌握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应确立良好的观念态度, 以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

(2) 开展学习有关科研理论方面的知识。医院护理部应开展与护理科研知识相关的讲座, 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有关护理专家进行讲解, 内容可涉及护理科研课程等多方面知识, 如针对科研基本理论、护理科研选题、护理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方法、有关护理论文写作、外语、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上方式可使护理人员更全面的掌握护理科研的有关知识, 进一步增强护士的科研能力。

(3) 培养信息资源意识。相关采血人员应对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加强认知度, 对采供血全过程及血源招募、血液分离、保存供应各种医疗过程做到定期检查、核对记录等, 可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有利的信息资料;护理部应将护理文件统一放置并进行归纳整理, 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信息意识, 同时应积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养成及时查找科研信息的良好习惯;大力支持护理人员到血站图书馆阅读中、英文刊物, 以检索和网上查询等方式, 从而获取对其有利的信息资料[2];医院可通过讲课、竞赛、考核等方式以激发护理人员学习英语、阅读杂志、记读书笔记的意识。

(4) 提高护理科研管理者的科研能力。血站护理科研管理者的科研能力可体现整个护理研究的综合水平。管理者应全面学习多元文化和专业理论, 积极从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中总结学习, 以便为血站自身开展研究打好基础, 进一步起到提高利用情报和信息的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及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 有利于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从事科研活动[3]。另外, 血站可在每年护理工作总结大会上对科研工作业绩突出的个人和科室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措施, 同时, 对科研工作相对落后的科室提出希望和有关要求, 并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 以推动全站护理科研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5) 提高护理人员论文写作能力。加强护理人员论文写作能力, 可显著提高血站的进步与发展, 不断加强护理科研知识的学习及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临床应注重对医务人员科研素质的培养, 而对于科研所涉及的有关知识, 其中包括科研设计方法、研究范围、如何选题、文献检索、临床资料收集与整理、科技论文结构及撰写方法等相关知识的加强。可由单纯采血供血到主动探讨献血者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由不注意工作总结到主动撰写论文, 尤其是在临床从事多年采供血工作的老同志, 将其掌握的丰富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术相结合, 作出总结后, 撰写出高质量的护理论文[4]。

综上所述, 血站积极开展护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护理工作状态, 所以血站护理人员的研究内容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使其研究成果能更好地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同时, 应加强对采血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相应科研奖项, 以增强采血护理人员担当科技工作者的自信与决心, 更好的服务于献血者。通过转变护士传统观念, 强化护士的科研素质以及采取有效的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 使得我站护士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责任感和自豪感, 充分调动了每位护士的科研热情, 使我站的护理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血站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至2009年我站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发表及获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资助数量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其结果与2004年至2006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调查得知, 我站护理人员撰写论文41篇, 发表33篇, 发表率为80%, 而2004年至2006年撰写论文为28篇, 发表18篇, 发表率为63%, 进一步说明护理人员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护理论文的发表率逐渐提高。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掌握新的信息,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科研能力,护理,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徐燕, 周立, 龚孝淑.开展护理科研管理的体会[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9) :553.

[2] 郑彦, 范关荣, 任秋华, 等.利用对外交流促进学科进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8, 14:243.

[3] 袁士宗.开拓创新是医院迎接挑战的关键[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237.

科研能力论文范文第4篇

的确, 当下的本科毕业论文不少都是通过“剪贴拼接”完成的, 文章空洞无物, 甚至缺乏基本的文理逻辑。指导教师面对这种文章常常是束手无策, 帮其修改吧, 几乎等于教师自己重写一篇,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也只能是改改错别字和明显的观点错误, 顺顺句子, 就此放行算了。如此一来, 师生双方都是以应付的心态对待, 本科毕业论文非但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反而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让学生以为学术论文就是这样“拼成”的, 把这种恶习带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去, 这是非常有害的。

本科毕业论文的这种现状几乎成了社会痼疾, 年年有人写文章批评, 却年年没有好转, 抄袭现象年复一年。然而, 据此就提出“应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本科毕业论文绝非一句“取消算了”那样简单, 值得整个教育界乃至政府部门认真反思, 研究问题, 寻找对策。

本文将重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本科毕业论文能否被取消的依据是什么?旨在澄清认识, 统一思想。 (2) 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 为治理改善现状提供依据。

1 本科毕业论文真的应该取消吗

本科毕业论文是否应该被取消, 应该以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大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论文的效用为依据。

1.1 我国未来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 创新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量,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基于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前景的透彻分析, 党中央提出了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它是我国三代领导人延绵发展的思想智慧的结晶。

早在1995年, 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3]。

因此,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只是一种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倡导, 而是我国未来长期的发展战略, 所有工作都应是这个发展战略的具体贯彻和有效实施, 高等教育工作也不例外。

1.2 当代本科教育的历史使命

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因此, 当下的高等教育肩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巨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然不是全部由本科教育来完成, 但不可否认的是本科教育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时期正是青年学子独立性、创造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可以说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由过去单一地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转变为既有学术型、研究型, 也有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4]。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人才, 都必须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大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功能有两点, 一是给予学生科学的知识体系, 另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本质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是两个概念, 专业知识丰富并不意味着一定具有创造能力。

我国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方式, 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双重的, 其中的负面作用就是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不敢质疑, 不会质疑, 一切以“标准答案”为准绳, 学生的大脑成了是拷贝课本知识的硬盘, 常常是高分低能, 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

1.3 毕业论文的效用

在大学里, 知识的掌握来自各类课程的学习, 能力的培养则出自各种教学实践环节, 其中毕业论文 (设计)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时期以来, 在大学扩招的影响下, 师资队伍的发展相对滞后, 一些院校为了平衡矛盾, 提出了一种错误理论, 认为应用型人才主要在于实践, 不必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因此应用型专业本科生没有必要写作毕业论文。这种把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截然分开的思想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而且对于毕业论文效能的认识也是非常错误的。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 描述和记录科研成果的文章。它和一般意义上的写作水平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 并不是说一个人文笔好擅长写作, 就一定能写好论文, 反之, 一个人不擅长文字工作就一定写不了论文。撰写学术论文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 学会质疑, 这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其次要会解决问题, 然后要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总结, 这过程就是对思维能力的最好训练。笔者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说:学术论文 (包括毕业论文) 不是写出来的, 是做科研做出来的, 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的文章不是学术论文。因此, 毕业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对学生科研素养、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即便是应用型人才, 也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写作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 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写作都是高度重视的。日本一所研究生院的调查表明, 在研究生的所有课程中, 对他们最有用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三门中就有论文写作课[6]。

由此可见,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下, 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应该取消, 而是应该加强, 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战略国策的发展需要, 实现新时期高等教育基本的育人目标。

2 本科毕业论文现状之反思

本科毕业论文既然不应该被取消, 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现状。为此, 高等教育者应该认真反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对此, 许多教育工作者做了一定的研究, 概括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7~8]:

(1) 学生的原因: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考研、找工作、出国的影响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等; (2) 教师的原因: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 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老师不愿意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 (3) 管理的原因:一些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 答辩及评审走过场, 评分标准偏低, 有些高校缺乏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机制, 放任自流等; (4) 教学资源不足:高校扩招使教学资源趋于紧张, 毕业设计 (论文) 投入经费不足, 高校图书、资料较少, 场地紧张, 计算机等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等等。

以上事实固然存在, 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部分原因, 此外, 还有以下主要因素。

2.1 来自教学上的原因

过去,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处于规模扩张阶段, 对高校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不高, 因而高等教育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来看, 加上教育改革实践的滞后性, 除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 高校普遍不重视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认为论文写作课程就是为写毕业论文开设的, 而毕业论文也只是学位考核的依据, 为拿毕业证而写论文。不少学校都是在撰写毕业论文前, 花十几个课时甚至几个小时授课, 教学内容也大多局限于“文章做法”, 导致学生误认为写论文就是做文章, 对论文写作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也不得要领。很多学生在完成了毕业论文之后仍然对“科研”毫无概念, 这是毕业论文抄袭成风的根本原因所在。

写论文是做科研的结果, 论文写作课程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研方法的课程。科研方法由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两个层面构成, 一般方法主要指科研的普遍程序, 由“选题-搜集资料-文献综述-提炼问题-具体研究-理论总结”等几个大的步骤构成, 具体方法是一般方法中“具体研究”阶段所采用的科学方法, 它在不同的专业和学科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 对于自然科学可以运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 对于人文社科可以采用考证、实证等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具体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充实。

众所周知, 无论是学习一门技艺还是学习一门知识, 学生都应做大量的练习, 一方面是要在练习中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方法, 另一方面要在练习中发现没有理解领会的内容, 这无论是数学、物理、绘画还是语言概莫能外。要从内容的复杂性和掌握的难度来讲, 论文写作绝不比任何一门具体课程来得容易, 但是在十几个课时的教学里, 学生是没有练习机会的。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 相当一部分老师都存在着模糊认识。一是认为写毕业论文就是练习, 授课中不必要做什么练习, 这种想法就如同随便给学生讲些绘画理论, 就要求学生会做画一样可笑, 是一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想法。事实上,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得到学生反馈的意见中, 很多学生感到论文写作课的课时太少, 练习的机会太少等。还有一些老师则认为, 自己当年上大学时, 根本就没有学过写论文, 现在也照样会写了, 认为写论文可以“无师自通”, 如今能在写毕业论文之前上课就很不错了。的确, 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摸索是可以慢慢掌握写论文方法的, 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师大体都是如此学会写论文的, 但是须明白, 现在的时代背景和二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时代不允许现在的学生化很多年的时间慢慢摸索, 高竞争、快节奏的社会要他们在短期内出成绩, 现代教育必须担负相关的教育职责。而且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 为抄袭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艰苦的自我摸索和简单的抄袭之间, 很多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抄袭。

因此, 在21世纪的教育体系中, 重视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减少学生抄袭论文的重要方面。

2.2 来自教师的原因

一是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现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会同时指导4~6名学生的毕业论文, 这4~6名学生的选题不可能全部在教师自己熟悉的领域, 而由于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本身就比较繁重,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选题如果不投入相当的精力是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

二是指导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我国现阶段仍有相当多的指导教师虽然在职称上符合要求, 但是本身的科研能力并不强, 这一点只要看看教师自己发表的论文就很清楚了。按照科研的一般方法, 不管水平的高低, 写一篇论文起码有两个要点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是“概念”的界定, 它是保证论文逻辑清晰的前提。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这种严谨性, 对学生也不做这方面的要求, 这样就导致研究基础模糊不定, 学生的毕业论文写得前言不搭后语。第二就是课题史的交代, 因为所谓科研就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论点, 也就是要先做文献综述, 可是很多老师没有这个素养, 很多学术论文后面没有参考文献, 或者参考文献只有书籍没有学术论文, 看不到课题当下的研究概况。因此, 很多本科毕业论文也没有这些内容。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实际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上,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从六个方面对我国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9]。指导教师中存在的这些学术问题,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另一方面更加凸现了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3 结语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下, 高等教育要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轻言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是教育的倒退。本科毕业论文所出现的种种现象, 是我国学术环境浮躁、功利的反映, 要对此进行治理, 固然有赖于我国宏观学术环境的改善, 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从教育本身入手进行努力是一种职责。首先指导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 遵守学术规范, 并以此要求学生。同时要加强论文写作的课程建设, 加强相关教学研究。近年来, 围绕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不在少数, 但是其中的许多论文都是由教学管理人员撰写的, 对问题的探讨也多集中在如何对毕业论文 (设计) 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和考核上, 而由指导老师等一线教学人员从教育科学的角度研究、探讨这类问题的论文并不多, 这不免让人有本末倒置的感觉, 不是说管理手段不重要, 但是没有改善内部基础的外部管理, 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教务管理人员也应对此有一定的认识, 要抓课程建设, 从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还有值得研究的问题是, 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探讨论文本体论。所谓论文本体论, 就是对学术论文自身的本质、特点、功能、分类、构成等进行研究[10], 学术论文在本质上要有创新之见, 可是在形式上是否允许其多样性?例如, 对于设计类学科或美术学科的设计说明和创作体会到底能不能提炼成学术论文, 它的前提和具体要求是怎样的等等, 这些都值得从学术上进行探索的。

总之,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还应多从学术和教育本身入手, 它是改善未来学术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下,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学生科研素养、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造成本科毕业论文抄袭成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综合治理, 但从教育本身入手, 加强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和教研, 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战略,本科毕业论文,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课程

参考文献

[1] 代小琳.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N].中国改革报, 2007-04-09.

[2] 网上调查显示42.5%的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07-12-17.

[3] 路甬祥.从科学的春天到建设创新型国家[N].光明日报, 2008-03-18.

[4]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2) .

[5] 刘泽雨.创新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148.

[6] 张积玉.学术论文写作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

[7] 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3) .

[8]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1) .

[9] 王学健, 冯长根.我国学术论文存在六大问题[N].科学时报, 2008-06-03.

科研能力论文范文第5篇

韩国国家情报大学墙上悬挂的校徽下面写有“情报就是国力”。中国网络情报中心网站首页上也写有“得情报者得天下”[1]。这些都简要概括了情报的价值, 说明了情报的重要性。科研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 承担着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 承担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任务, 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

进入21世纪,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球信息量剧增, 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 海量的信息、此起彼伏的“热点”, 真假难辨。各国政府和科研单位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动荡的世界格局中找准正确的方向并赢得竞争优势, 纷纷开展了科研情报的支撑能力研究。

2 新形式下科研单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

情报研究通常由课题选择、情报搜集、情报整理、科学抽象、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六个程序, 科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调研阶段、创造或发明阶段、总结交流或技术推广阶段。过去的科技情报研究服务主要是集中在科研的前期选题和结题后的评价两个阶段[2], 主要集中在查新、文献收集、外语文献翻译等领域。而现在随着科研单位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许多工作人员已经具备硕士和博士文凭, 以及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科研单位对科技情报有了更高的需求, 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

1) 前瞻性, 即是着眼长远需要, 探索发现专业前沿或热点, 或者是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进行超前的分析和科学预测。

2) 全面性, 科研情报研究服务要融入科研人员的科研全过程, 提供相对全面情报服务;更要善于从宏观上把握现实, 从战略和全局上看问题, 还要把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放在大趋势上认识。

3) 多层次, 目前科研单位科技情报人员不但要提供给领导战略决策情报, 也要向职能部门提供战术情报, 既要提供科研情报, 也要提供市场、生产以及宏观情报等;

4) 客观性, 是指广泛地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参考价值的情报资料, 实事求是地分析正在出现的某一新技术、新体制、新理论, 以便情报用户对问题的准确了解, 正确指导其科研规划和科研路线。

5) 时效性, 是指响应的快速性, 科研单位的实力很大程度表现在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上, 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创新能力和效率上, 而且还表现在时间和速度上, 有时候情报用户要求科技情报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供情报产品, 以满足科研急需, 否则情报产品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6) 手段现代化, 不断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技术、云技术等。

3 科研单位科技情报支撑能力提升途径

面对海量的科技情报信息和相对匮乏的科技情报研究, 科研单位应该着力于科技情报支撑能力的建设, 根据经验总结, 有以下提升途径可供科研单位情报研究人员参考。

3.1 科学利用多方资源, 用系统的方案解决“大数据时代”信息, 加强特色科技情报资源库体系建设

通过网络传播快速产生的海量数据, 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可以作为情报研究的产出, 不仅为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活动的参考资源, 而科研外部环境的改变也使科研人员更大程度上依赖数字化资源、网络化的科研交流手段, 还使得科研工作的远程协同化以及科研成果的共享化等。然而海量的情报, 以及信息发现与分析能力的欠缺, 使得情报人员在数据收集和管理两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使得统筹多方资源, 利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现实最迫切的需要。科研单位要采用先进的系统技术, 建立一个先进、安全、可靠与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 采用防火墙技术接入互联网, 建立防火墙之内的企业内网系统。通过互联网获得原始文献、电子期刊、零次文献和零次情报, 并对情报进行常规性开发, 把搜索网络科研信息纳入日常的工作计划, 做到按学科、课题和需求开发, 建立网络版的专题数据库, 开展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和情报调研服务等。

3.2 注重科技情报用户的需求调研和科技情报产品报送体系, 建立情报会商制度

注重用户需求调研, 坚持“5R”指导思想, 即以最恰当的资源配置, 形成最恰当的科技情报产品;以最恰当的时机, 以最恰当的方式, 提供给最恰当的用户。换句话说, 建立科学的科技情报产品报送体系, 一方面根据时间主线, 以科技快报、同行或竞争公司简报、上市公司季报和年度报告等形式报送;另一方面, 根据用户需求, 以情报综述、定题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报告等方式提供服务。

建立科技情报会商制度, 服务科研一线。科技情报人员要与工程技术人员广交朋友, 通过经常性的接触, 及时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需求信息, 主动为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同时还可使情报人员和技术人员相互交流, 相互启迪, 使其提供的科技情报更有针对性, 使两者相互可触发解决问题和创造发明的思维火花。科技情报人员从科研人员的课题选定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全程参与。但是, 由于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众多, 有领导也有专家, 课题也多, 科研课题大都要求科技情报部门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支持, 任务量大, 而科技情报人员数量不足, 因此, 应依据重要性原则确定以服务重点课题、服务决策层、项目组或职能部门为主, 兼顾服务一般课题和重点人群的原则。

3.3 建立科技情报战略规划和情报支撑工作体系

情报研究必须有自己的战略规划, 这需要对用户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结合国家近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内科学规划或者产业计划中明确的工程项目以及本单位专业发展方向和预研项目的需要为动力, 结合我们对现在和未来国际形式分析, 尤其是其产品的性能、作用和暴露的问题等, 不间断的跟踪和深层次的大比较分析, 同时注意发现国际上该领域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分析其对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从中提出科研单位的科技情报战略规划。

此外, 还应遵循“三结合”原则, 建立情报支撑工作体系。也就是说, 从时间布局上讲, 注意科研单位中长期规划 (长) 和抓手项目 (短) 相结合;从具体任务布局上讲, 注意预先研究、重大专项、产业发展和科技规划相结合;从人员布局上讲, 注意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情报人员相结合。

3.4 做好综合决策支持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约维兹指出:“情报是由情报的获得与传播机构向决策者提供的, 决策者利用获得的情报选择的最佳行动路径。”[3]科研单位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市场主体,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必须对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宏观环境主要是进行PETS分析, 即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四个方面, 而竞争环境则根据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企业间的竞争、购买者的竞争压力、供应商的压力、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和来自替代品的压力[4]。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核心能力调研, 应围绕价值创造和实现展开, 可采用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 重点分析企业销售、生产、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研发等活动。这些信息可通过与竞争对手各职能部门人员交流以及其公开的情报源 (如企业网站、产品样本、报纸以及专业杂志等) 来获取。对通过对上述竞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 为科研单位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决策提供情报支持。

3.5 科技情报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继续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情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方式、手段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科研单位的情报支撑能力和科学创新效率。一般来讲, 科技情报人员最少应具有三方面的知识:一门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掌握1~2门外语、熟悉和掌握情报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5]。还应该具备四种能力:对情报的高度敏感和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 较强的吸收、消化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能力。

科研单位应当组织科技情报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学习科技情报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和情报服务, 还应培养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知识能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科技情报人才队伍。

摘要: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是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技情报支撑工作, 本文从需求分析入手, 结合新形势下科研单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 提出了科研单位科技情报支撑能力提升方法。

关键词:科研单位,情报,能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露萍, 郑亚宁, 王振宇.如何发挥科技情报研究在科研生产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 2013 (S1) .

[2] 邓菲, 李宏.嵌入科研的情报研究服务新模式探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07) .

[3] 申静.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1990 (Z1) .

[4] 刘景旭, 张德, 李虹.竞争情报在商业模式分析及创新中的作用[J].图书与情报, 2007 (04) .

上一篇:眼科临床论文下一篇:高中生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