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15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医学生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我院以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为对象,采用OSCE考核形式,对该年级毕业临床技能进行考核实践。实践结果表明,OSCE对能有效测试口腔医学本科临床能力,为国内口腔医学生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口腔医学;临床能力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测试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医学生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以及评判医学生职业态度等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一系列预先设计的考站测试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对学生采集病史、专项技能操作、病例分析、临床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1]。

我们在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考核中,参考OSCE考核形式,进行相应的考站设计,与阶段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相结合,旨在更好地评估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

一、考核对象

重庆医科大学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共42人参与考核。考试时间安排在完成临床实习后的一周内。

二、考核实施

1.考站设计。口腔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考核设置考站5站,包括口腔检查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基本急救技能、口腔基本技能、辅助检查及分析。每名学生总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阶段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考核前组织各专业教师制定考试大纲,确定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及制定专门的评分手册。具体如下:

(1)口腔检查与病史采集考核学生无菌操作、口腔检查及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等方面能力。

(2)病例分析由《口腔内科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专业组成,考核学生对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设计的掌握。由学生考前抽取1题进行考核。

(3)基本急救技能项目:胸外心脏按压术、吸氧术、人工呼吸、血压测定4项,考生抽取1项进行考核。

(4)口腔基本技能:BASS刷牙为必考项目;考生考前抽取《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各1项考核。

《口腔内科学》包括龈上洁治术、开髓引流术、窝洞制备术(II类洞)共3项;《口腔颌面外科学》包括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十字绷带包扎、脓肿切开术、上颌第一磨牙拔除术共5项;《口腔修复学》包括上下牙列印模制取、下颌第一磨牙烤瓷单冠牙体预备、上颌中切牙烤瓷冠单冠牙体预备共3项。

(5)辅助检查及分析包括X线片结果判读、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判读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3.考官要求。考官由各专业中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共18名,由教学管理部门于考前集中对考官进行统一培训,根据评分细则对照考评指导,严格评分标准,力求评分尺度一致。

4.考场准备。考试场地位于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配备口腔医学仿真人头模系统,可以模拟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所需物品由中心实验人员统一准备,候考室及考站均制作醒目的标识及指示牌。

三、结果

1.考核结果。考生成绩由教学管理人员独立进行统计,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考核得分详见表1、表2。

从表1、表2、图1可见,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得分集中在70~90之间,无高于90分学生,1名学生低于60分,及格率97.62%。平均分为70~80之间,属于中等水平。

2.问卷调查结果。对18名考官及42名考生发放问卷,回收考官问卷18份,回收率100%;回收学生问卷41份,回收率为97.62%,将调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的效能及质量。详见表3、表4、表5、表6。

从表3至表6可以看出,关于考试效果,90%以上考官认为考核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今后工作的有帮助,而学生则有90%以上认为有助于促进临床技能的掌握,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并对今后工作的有帮助;但在对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评估方面有30%~40%考官及学生认为一般,考官还认为对临床技能的评估也一般。

关于考试质量,90%以上的考官及学生均认为考试具备公正性及公平性,但在全面性、公平性及科学性上,则均有超过20%的考官认为一般;学生仅认为全面性不够。

四、讨论

临床能力是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复杂的能力集合。根据《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目标包括:病历书写与分析、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临床思辨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2]。口腔醫学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门诊患者从接诊到完成治疗通常仅由一名医师完成,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医师与患者是一种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整个过程需要医师不断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医师本人的临床能力要求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3]。目前口腔医学临床能力考核形式一般采取平时轮转考核、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相结合方式,评价形式分为笔试、口试、病例答辩、现场操作等。主要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大,缺乏合理性、标准不统一、无法与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考试体系接轨等方面的问题[4]。

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是实习生通过服务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化知识为能力的关键阶段[5]。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以课程为单位,分组进入各临床科室进行实习,在各科学习也是以专业为主的疾病的诊疗及操作技术训练,缺乏对疾病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我校目前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考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临床实习出科考核与毕业综合考试。出科考核主要由各实习科室组织实施,而毕业时仅进行一场综合知识考试,以笔试的形式组织,尚无统一组织的毕业临床能力的考核。

OSCE标准化及可重复性的特点,结合口腔医学注重技能培养及独立操作性,为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口腔医学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索,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对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6];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中参照该模式,将教学过程与考试模式接轨,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7]。我们针对口腔医学专业特点,结合OSCE的考核形式,设计了5个站点,考核内容涵盖口腔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考核其采集病史、病例分析、基本急救技能等内容。与我国现行口腔医学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接轨,临床能力考核与阶段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相结合,对测试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生实践结果可以看出,得分集中在70~90之间,及格率97.62%,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口腔临床技能的基本能够掌握。考生平均分为70~80之间,属于中等水平。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考官及学生认可此种考核方式,认为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临床技能的掌握,对今后工作的有帮助,达到了考查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认为考试具备公正性、公平性。但对于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评估方面,考官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生对考试的全面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次考核作为OSCE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實践,对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结束后临床能力的测试进行了尝试,但此次考核仅在一个年级中进行了实践,该年级尚未进行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缺乏OSCE考核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之间的对比,以及对执业医师考核通过率的促进作用的观察。课题组将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对OSCE考核进一步修订、完善,力求站点、试题设计更加合理,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评估方面所提高,更加具有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崔宇红,丁繁,马丽萍,等.医学生客观结构化考核的可行性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32(2):87-91.

[2]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7(1):88-96.

[3]张春庆,刘冰华,韩俊岩,等.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医学教育,2013,51(1):99-104.

[4]廖佐芹,黄才斌,杨心华,等.医学生实习期间临床能力考核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4):466-468

[5]白振西,董晓健,张铁,等.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特点及对策[J].医学教育,2002,6:26-27.

[6]李小囡,吕江.OSCE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96-97.

[7]陈乃玲,穆玉,张俊梅,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考试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与评价,2012(9):32-33.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2、基于扶阳转枢理论应用健脾消痞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1例临床观察

3、护理实习学生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的研究

4、智慧教室环境下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内科学教学模式研究

5、以翻转课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究

6、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生理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

7、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开学第一课授课内容分析研究

8、大学学制,不一“定”

9、提升新晋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

10、护理优势专业师资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

11、医学检验技能大赛对专业课实践教学促进作用的探索

12、临床医学专业病房教学模式探索

13、影响医学生第二三轮实习的原因与对策

14、普通“专升本”医学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15、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安全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

16、德能为先育人才,一专多能薪火传

17、五年制临床医学高职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18、构建大格局,托起仲景学子就业梦

19、西药联合排毒养肺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25例临床观察

20、小智多星载誉归来(共9则)

21、生理学第二课堂与创新教育

22、思维导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3、专升本成人医学教育中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初探

24、中日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比较

25、住培模式下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探索

27、医改背景下医学成人教育专升本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28、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务信息平台的探索

29、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30、临床医学院专科学生顶岗实习调查分析

31、浅谈高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法

32、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思考

33、中职“资源+活动+反馈”网络教学模式探讨

34、关于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学生转专业的实践与思考

35、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途径

36、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初步研究

37、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临床专科生就业能力

38、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救措施的思考

39、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慕课和传统教学相融合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40、高职院校设立专业学位理论可行性及方案初探

41、《伤寒杂病论》柴胡药对配伍作用探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42、2018年山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报公告

43、名大学与好专业: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44、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45、高职临床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调查研究

46、影响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

47、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48、数风云高校,还看湖南

49、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2、临床医学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分析

3、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4、临床医学不同学制的区别

5、医疗机构临床医学工程师人才培养现况及对策分析

6、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研究

7、中国生物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杨云凯:“一辈子和活病毒打交道,在心理上已经免疫了”

8、微课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改革

9、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提升对策分析

10、临床医学本科生实行层级工作制的实习模式探索

11、论儿科临床医学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13、“临床医学概要”课程在线教学运用参与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14、临床医学本科生心理突出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1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认知调查分析

16、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观察

17、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情绪研究

18、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9、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20、浅谈多媒体运用于中职临床医学的策略

21、临床医学专业考研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2、课程思政教育在临床医学概要教学中的探析

23、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24、“云课堂”的使用与临床医学生学习状况的关联作用

25、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26、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7、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及相应对策探析

28、思政教育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究和实践

29、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课程改革措施

30、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31、急诊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带教的思考

32、医学统计方法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应用

33、临床医学研究数据库的创建和质量控制要点

34、临床医学类及护理专业学生放射医学课程的开展意愿研究

35、临床医学专业病房教学模式探索

36、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医护合作态度的调查研究

37、浅谈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38、“5+3”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

39、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40、临床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培养方式探索

41、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研究

42、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和就业选择倾向的分析

4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44、研究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效果

4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医学教育的探讨

47、案例教学对中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意义

48、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49、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是整个医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老百姓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积累大量的人文教育素材。只有将这两者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文指导大纲以及考核的制度,将人文精神引入临床医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进临床医学中去,最终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临床医学;医学人文精神;探讨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已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老百姓对医疗卫生体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人文素质,达到“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并对现代医学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医学实践中。而临床医学又是医学人文精神渗透最集中的医学实践领域。医学人文精神要与医学实践相结合,指的就是在医学实践中要注重人性化。医学人文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它的践履性和非实体性。践履性就是说只要在医学踏足过的地方,就要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并保证它在医学实践中体现出人性,医学人文的非实体性是说它并不存在具体的功利通途。

1、在临床医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医学的进步,都要求医务人员既要精通专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并将两者充分融合,共同发展,才能让医学人文的力量在临床医学中使医务人员实现自身的生命和职业价值。同时,我们的医务人员不单单只是维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还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负责。因此没有好的医学人文精神,未来的医务人员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2、在临床医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可以改变医疗思想

现代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医学人性的冷漠导致的。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医疗思想。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身体上出现的病变,帮他们消除痛苦,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时机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来减轻患者的痛苦。运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手段来对患者进行身体治疗,其中也要正确的处理好医疗过程中的伦理社会问题,用以维护患者的基本权益。

二、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进临床医学中的实践

1、基本的人文关怀要从望闻问切入手

望闻问切是医疗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表现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最佳途径。患者来就诊不仅仅只是想缓解身体上的疼痛,还想从医生这里得到宽慰,减轻心理负担。如果医生在询问病情的时候,不重视患者的陈述,查体简单,或者不为患者答疑解难等,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受尊重的感觉。而且如果没有仔细询问患病的细节,也有可能对以后的治疗产生影响。所以,医生的语言、行为要使患者感到亲切,使患者心情放松,能够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2、要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做到换位思考

尊重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基本权益,这是当代社会每一个医生的基本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想”和“做”之间不一定对等,这就要求医生常常要换位思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好患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隐私,避免因为隐私泄露而产生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到以后的治疗。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病历书写

“见病不见人,懂病不懂人,治病不治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为改善这种情况,应该建议医生不要单单撰写常规的病历,还要时刻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状态,以此来书写人文病历,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用心感受、感悟生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该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书写,并保证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患者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现如今,医疗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丰富,可供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也层出不穷,所以,怎样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医生一方面要考虑到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到患者本身的经济实力。做到既不会使疾病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不会过度的进行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在治疗阶段,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医疗技术对患者机体的副作用和损伤,并且不滥用高新技术。这大大体现了一个医生的责任心和医德。

三、结语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主要观念。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使得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往往忽视了医学人文精神对整个医学领域的影响。由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医患冲突、医学伦理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在临床医学中重视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才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兰英,刘敏,张媛媛等.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精神教育误区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9):78-79,83.

[2]任华玉,朴金花,孙福川等.临床医学中人文精神再激活的机制倡——兼论知情同意实现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困境及其突围[J].医学与哲学,2013,34(21):30-33.

[3]郑国庆,张金钟.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和谐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3):230-232.

[4]叶稳安,刘俊荣,周智美等.广东省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方式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13):79-81.

[5]俞水香,佟晓露,郭艳艳等.对临床实践中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46-48.

[6]金鑫.切实重视临床医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彰显[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28-130,139.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基础医学课程采众学科所长,建立起以器官系统为主的知识体系,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医学知识和技能。基础医学概论的内容来源于基础医学课程,涵盖了医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教改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方面显出一定的优越性。基础医学课程整合能让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高医学素质和涵养,快速有效掌握器官系统的知识。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最近,教育模式和教学改革兴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也无论是不同层级的学校,许多医学院校也参与其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效果。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整合课程内容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存的医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得滞后,与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因此整合基础医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以机械式的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学是“满堂灌”,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合过后的基础医学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利于学生的快速理解和记忆,也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和框架,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素质。我校在课改的大趋势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合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求索。提高尝试,形成了《基础医学概论》这一书,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解剖,生物化学、组织学,此外还包含了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内容,该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在广大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和教师中引起重大反响,促进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改革和实践。

一、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情况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医学院校的非临床医学专业,这些专业虽然所学课程内容不同,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也大相径庭,但是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都要接受基础医学课程的训练。很明显,作为医学院校的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知识深度明显低于专业学生,所涉及的医学知识范围也小于后者。在教学时间上也是大大少于专业学生。传统的教学内容分布在不同的教材中,各医学学科成一书,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庞大,教科书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编写和教学。这一特点明显不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知识内容的快速膨大这一时代步伐,也会给学生带来过高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各学科缺少有机的联系,各学科教学老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学科之间彼此孤立、脱节的现象严重。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很难形成一定的医学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比较混乱,因此也不能高效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公共事业管理或信息管理的人才。

鉴于以上问题,我校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自身的师资队伍,以信息管理专业为试验点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实验,在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及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和探索。这次教改和探索以《基础医学概论》为教材,内容以器官系统知识为中心,涉及多学科的医学知识。整个过程从2012年春季开始,持续到次年的春季,为期一年。此次医学课程整合为缩短课时,有效提高学生医学常识和素质,形成基础医学课程系统提供了可能。

二、课程整合过程

整个医学课程整合并不是压缩和减少课程内容,它紧贴“必需、够用”原则,同时从实际运用出发。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结构——功能——疾病为主线”为教学主线。贯穿于这条主线之中的是人体生理学、组织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从中可以窥见基础医学知识的规律和本质以及发展前景。整个教学从介绍人体的形态、功能以及器官、系统开始,让学生对基本的人体有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从形态到功能,纵向到横向的教学过渡,将人体形态和功能结合讲述。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舍弃陈旧的,不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了解课程体系,形成医学知识系统。以泌尿系统这一为例,铭记尿的生成这一泌尿系统的关键作用是这一章的主线,先讲肾脏的解剖结构,再讲血液循环的特征,这样讲肾脏的组织结构便水到成。接着,沿着这一思路,讲解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单位对疾病的过滤的作用。教师教学应注意应用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原则,讲求从正常到非常的过渡技巧。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规律,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完成从横向到纵向的过渡,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对尿生成的整个过程有全面清晰地了解。而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解剖结构时,先交代其和功能的关系,在教授生理功能时又重复这一教学内容,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也很难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造成知识点散落、混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效地整合课程知识,我们教学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教师组成教学组,共同商讨和交流,基体制定教学大纲,同时在一块备课,编写教学讲义。这样就能让知识形成一定系统,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更快、更高效的掌握医学知识。

三、关于教学的改进

教学的改进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改良和教学手段的变更。这两个方面的整合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课堂上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运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PBL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运用可以扩大课堂教学量,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更加生动和形象。同时,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以教材为中心开发讨论课题,让学生就此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解析和纠正,养成学生自我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有效成果和问题

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实践持续了一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信息管理师生中引起了重大影响,受到一致好评。通过观察课程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态度,不难发现此项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佳绩。因此,这一改革可以继续实施,在其他非医学专业也可以实施。虽然基础医学改革课程取得了佳绩,但是问题也不能忽略,比如基础医学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学内容很难大范围和合理取舍。又如教师教学观念改变的转变。

五、结束语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使知识更加的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更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学。对于在此过程存在的问题,只要探究出解决方法,就会使这项改革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乔敏,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

[2]钟本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3).

[3]钟照华,程志.横向整合课程体系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2008,(6).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学科研项目。

上一篇:临床医学本科论文下一篇:临床医学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