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论文范文

2024-01-04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于37例卵巢妊娠的临床分析

[

作者:刘 明 张学莲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的建卡儿童家长,均给予问卷调查,对于参加、未参加的儿童家长比较分析。结果:参加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外免疫接种率、儿童计划内五苗接种合格率分别98.3%、96.8%、95.7%,均明显优于未参加者的82.6%、53.8%、87.2%。结论:针对儿童家长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认知,改变家长行为角色,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系统化;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建卡儿童家长,均给予问卷调查,共1400名调查对象,其中1000名参加调查问卷,即A组,400名未参加,即B组。参加次数未达3次者均视为未参加,其余为参加家长。

1.2 方法

系统化健康是一种系统化管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模式,通过系统管理输入、输出、反馈、调整等系统流程开展健康教育,编写知识手册给儿童家长。根据儿童计划免疫流程设计课程表,每月一次授课,一共8次。内容主要有:计划免疫的含义、计划内与计划外免疫、接种疫苗程序、注意事项、每一种疾病疫苗预防。同时,加以电教化宣讲、个别指导、家庭随访等多种形式教育。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家长回答正确率≥80%视为知晓,≤60%视为不知晓[1]。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3.讨论

接种预防是一种控制疾病传播的手段,是最简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计划免疫是一种我国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满足疫苗传染病预防的主要保证。

系统化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未参加家长的知识知晓率为46.7%,参加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完全知晓率为98.2%,儿童家长对于计划免疫内容、流程、疾病预防、何时接种疫苗、接种后问题、注意事项、基础初免疫、免疫加强,如何转变儿童合格接种知识,加强系统全面理解,转变儿童家长角色,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提高家长积极参与性,促进接种率、5苗合格率、计划外接种率的提高[3]。同时,加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流于促进免疫接种工作管理。

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家长对于计划免疫人员的信任,促进护理人员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儿童健康的接种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家长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儿童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4]。 它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是多种相关学科的结合,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所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时,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基础上,还应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熟悉教育策略。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到我国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是一项意义非常重大的工程,是为加强免疫疾病预防,发挥免疫作用,确保我国免疫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广大儿童健康而努力。

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参加健康教育的儿童计划外集中率明显高于未参加组,系统化健康教育可让家长明白是计划内、计划外免疫,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预防疾病观念,认识到控制传染病主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而对“儿童”这一易感人群实施有效的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的关键。通过半个世纪的医学临床证明,免疫预防是疾病控制基础,在为社会人类安全,尤其是儿童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一些新技术、新疫苗会不断出现,然而因社会资源局限性,国家与个人在免疫工作中均承担有一定责任,实施健康教育,可使家长明白,给儿童接种疫苗不仅为个人、孩子的安全,而是为整个社会的安全。

总而言之,在本组实验中,参加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外免疫接种率、儿童计划内五苗接种合格率分别98.3%、96.8%、95.7%,均明显优于未参加者的82.6%、53.8%、87.2%。这说明,针对儿童家长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认知,改变家长行为角色,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参考文献:

[1] 高月平,郭惜珍,陈少虹等.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及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 31(7): 1159-1161.

[2] 曲珠凤,陈慧林,陈丽等.在儿童计划免疫中运用护理指导的体会[J].吉林医学(护理版),2004,25(4):37-38.

[3] 王惠如.儿童计划免疫临床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4):195-195.

[4] 宫丽萍,任继风,陈琦等.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32-132.

[5] 周春兰.儿童计划免疫中人性化服务模式运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7):142,144.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现行医生独立决策分级护理尚不能认为是最佳决策方式,护理专家认为分级护理应由护士独立决策,医疗专家认为应由医护共同决策,医护共同决策的认同率最高。运用Delphi法确定了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及培训大纲。同时2009年由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护理级别可以由医生也可以由护士来确定,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提供一定的法规支持和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山西省34名医护专家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专家咨询,以期为今后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试点及实施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四川省19名护理专家和15名医疗专家共34名医护专家进行2輪专家咨询。入选条件:①在其研究领域从事工作15年以上,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②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③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④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愿意回答专家咨询问卷。要求①~③符合其中2项。

1.2方法

1.2.1现场考察在我国大陆,只有北京协和医院是由护士来决策病人的护理级别,其他医院分级护理的决策主体为医生,实施者为护士,研究者对北京协和医院分级护理实施的依据、下达方式和流程以及医护间的协调进行了现场考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人入院后,主班护士对病人进行评估,依据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级别开出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护理级别在医生的医嘱单上不再体现,随病人姓名、年龄、诊断等基本信息录入电脑,并在病人一览表上体现,由紫、绿、粉、蓝色分别代表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

1.2.2编制问卷成立专家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4人组成,其中护理专家(教授)2人,医疗专家(教授)1人,护理研究生1人。专家协调小组的主要任务为查阅文献资料,编制、修订专家咨询问卷、确定选择函询专家的标准并对调查结果分析讨论和处理等。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北京协和医院考察的基础上,编制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问卷初稿,参考专家协调小组的意见,进行6名医疗、护理专家的预调查后,形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问卷包括:①致专家信,向专家简要介绍研究的咨询任务及致谢词;②介绍分级护理的国内外决策现状及北京协和医院考察情况;③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问卷主体,要求专家对流程步骤在“同意”或“不同意”中选择,在对应的空格处打“√”;同时专家可以对表达不准确、有需要增加或删除的内容进行修改;在问卷最后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了解专家对此问卷的其他意见;④专家信息表及对此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以分析专家权威程度。

1.2.3研究方法采用Delphi法,以初步设计的“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专家咨询问卷”为工具,由作者亲自发放并回收问卷,然后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纳、修改得出决策流程;第2轮中直接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给专家,请专家再次提出意见建议。采用率剔除指标对第1轮咨询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数据库和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以问卷回收率反映专家的积极性,以权威系数判断专家的权威程度。

2结果

2.1咨询专家情况①本研究咨询专家的年龄39岁~55岁(47.84岁±7.14岁);工作年限只有2名医生是在10年~15年,其余均为15年以上;学历:大专1人,本科20人,硕士研究生9人,博士研究生4人;职称: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任护师9人,副主任护师8人,主管护师2人;工作领域:分布在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临床医学等多个工作领域。②专家积极性系数:是指专家对本项研究关心、合作的程度。本研究2轮咨询分别发放问卷35份、34份,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34份、34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和100%。③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的权威程度用判断系数和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本研究的权威系数为0.864 7。

2.2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咨询结果

2.2.1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在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中,描述的统计分析指标是专家的同意率,有≥51%专家认为同意的条目予以保留,进入第2轮咨询问卷。第1轮问卷中,专家对各条目的同意率最低为94%,专家修改条目2项,增加条目3项,说明专家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支持度极高。专家提出:在某些特定情况,如病情复杂、并发症、大手术后等,护士无法独立决策护理级别,应与医生进行病情讨论后共同决议。

2.2.2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

第2轮咨询中,直接将咨询结果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给专家,请专家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提出意见建议,专家提出条目“查对、向病人解释告知,取得合作”已包含于条目“收集病人资料”中,应予以删除。经课题协调小组讨论,同意专家意见,删除此条目。其他条目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包括准备、评估、决策、调整4个步骤。①准备:明确医生对病人的临床诊断。②评估:收集病人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判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独立依据分级标准做出级别诊断;某些特定情况,如病情复杂、并发症、大手术后等,护士无法独立决策护理级别时,与医生进行病情讨论后共同决议)。③决策:决策护士在分级护理护嘱单上下达护理级别→在病人一览表及床旁做相应级别标识。④调整:决策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依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调整护理级别→决策护士将调整后级别下达在分级护理护嘱单上→级别标识做相应调整通知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详见表1。分级护理护嘱单为自行设计,包括病人姓名、临床诊断、住院号;开始时间、护理级别、护士签名、停止时间、备注。表1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

3讨论

3.1咨询专家的代表性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咨询专家的选择是Delphi法的关键,咨询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等与咨询专家代表性与权威性等密切相关。本课题组选择的咨询专家分布在临床医学、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等多个工作领域;97%的专家为本科以上学历、94%为副高以上职称;具有至少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咨询专家具有学科代表性和学术权威性。通常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0即认为咨询结果可靠,预测精度随着专家权威程度的增加而提高。本次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647,说明专家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有效保证了咨询内容的可靠性。

3.2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的确立决策护士通过判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依据分级标准独立做出级别诊断,并下达在分级护理护嘱单上。在某些特定情况,如病情复杂、并发症、大手术后等,护士无法决策护理级别时,决策护士与医生进行病情讨论后共同决议,再由护士下达在分级护理护嘱单上,这也与课题组前期的对决策主体论证中医护共同决策认同率最高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这样既能体现护士的决策权与自主权,又能满足病人护理需求,减少护患纠纷,促进病人康复。

3.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的确立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形成了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图,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对各步骤的同意率结果,说明专家们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认同及重视,分级护理决策权的问题已经引起医疗、护理专家的高度重视,护士自身已经充分认识到分级护理的重要性,由护士独立决策分级护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3.4护理级别在病历中的体现护理级别在医嘱上不再体现,为每例病人设立独立的分级护理护嘱单,并进入病历保存,以保证病历的完整性及护理级别的可追溯性。

通过省内34名医疗、护理专家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专家论证,得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具体工作步骤,规范工作流程,使护士加深对分级护理的认识、护理工作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同时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临床试点工作提供依据。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诊断为酒精性肝病患者49例, 男48例, 女1例;年龄23~75岁, 平均47.0岁;饮酒史6~39年, 平均21年, 饮酒量约110~400g/d。临床依病理及分型而异, 无特异表现, 除全身症状、恶心、呕吐、感染、腹胀等症状外, 肝大常见, 但质地较硬、表面不平。酒精性肝炎常有发热, 重症有黄疸。肝硬化者往往伴有低蛋白血症、脾亢、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疾病。

1.2 诊断方法

参照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诊断和分型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49例患者中, 酒精性肝炎26例 (53.1%) , 酒精性脂肪肝17例 (34.7%) , 酒精性肝硬化6例 (12.2%) 。

1.3 影像学特征

酒精性肝炎显示肝脏弥漫性损伤, 2/3伴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显示肝脏轻至中度弥漫性脂肪浸润;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宽, 1/2伴脂肪肝。

1.4 治疗方法

严格戒酒, 补充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B、C、K及叶酸, 纠正电解质紊乱, 应用硫普罗宁、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保肝、解毒、退黄, 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49例患者经严格戒酒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 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黄疸逐渐消退, 肿大肝脏缩小, GGT迅速下降。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肝功能改善, 腹腔积液消退。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22例出现乙醇戒断综合征,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经降门脉压治疗好转。

3 讨论

酒精 (乙醇) 是ALD的直接病原,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免疫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低氧血症、遗传多态性等因素有关, 其中NADH/NAD比例升高及乙醛所致的代谢紊乱是其主要原因[1]。酒精约有90%~95%在肝内代谢, 经肝细胞胞浆内乙醇脱氢酶 (ADH) 催化氧化为活性化合物-乙醛, 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 能干扰细胞多方面功能, 如影响线粒体产生ATP、损害微管蛋白、蛋白质的合成与排泌及脂肪排泌障碍等, 甚至在肝细胞内蓄积而引起肝细胞渗透、膨胀以致崩溃。

人体内许多脏器和组织均含有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T) 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GPT) , 二者分布次序大致为: (1) ALT:肝>肾>心>肌肉; (2) AST:心>肝>肌肉>肾。转氨酶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 也是乙醇所致肝损伤最敏感的指标[3]。酒精性肝炎具有特征性的酶学改变, 即AST升高比ALT升高明显 (AST/ALT比值常>2) , 但AST和ALT比值很少>500IU/L, 否则应考虑酒精性肝炎以外疾病。酒精性脂肪肝可有AST和轻重度升高。发展至酒精性肝硬化时各项检查发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相似[4]。

ALD治疗的总原则为戒酒和营养支持, 减轻严重程度, 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4]。目标是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减少并发症, 促进肝再生, 提高生活质量。戒酒是ALD患者干预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研究显示, 戒酒可改善肝损伤程度和组织学特征, 减轻门脉压力, 减缓向肝硬化发展的进程, 并可提高处于ALD各阶段患者的生存率。

摘要:目的 总结性分析酒精性肝病 (ALD) 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治。方法 对49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酒精性肝炎26例 (53.1%) , 酒精性脂肪肝17例 (34.7%) , 酒精性肝硬化6例 (12.2%) 。结果 本组49例患者经严格戒酒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 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黄疸逐渐消退, 肿大肝脏缩小, GGT迅速下降。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肝功能改善, 腹腔积液消退。结论 戒酒对控制ALD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疗法等有助于ALD的尽快恢复。

关键词:ALD,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诊治

参考文献

[1] 全国酒精性肝病调查协作组.全国酒精性肝病的多中心调查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4) :231~233.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 (3) :164~165.

[3] Mosaku K.Depressi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diabetic patients:a comparative study[J].J Natl Med Assoc, 2008, 100 (1) :73.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3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并发SBP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情况。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5%)明显高于观察组(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 <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a+、TBIL高于对照组,ALB、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疾病较重,死亡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降低或减少SBP的发生。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之一,SBP的发生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肝内网状内皮系统严重受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白细胞黏附趋化与吞噬功能降低等有关,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原发病:乙肝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性肝硬化1例。30例SBP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9岁,平均(49.1±3.2)岁。腹水时间≤3个月19例,腹水时间>3个月11例。另选择同期未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原发病:乙肝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原因不明性肝硬化1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8岁,平均(48.1±4.2)岁。腹水时间≤3个月19例,腹水时间>3个月7例。两组患者均有肝功能失代偿及腹水等表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原发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每日限钠1 500 mg;限水1 000 mL,予以门冬胺酸鸟氨胺、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等1~2种保肝药物,维持水电酸碱平衡,补充白蛋白、血浆,肝肾综合征无尿者行血液透析等。在综合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依据腹水细菌药敏结果选择2~3种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治疗,如头孢噻肟、头孢三嗪等或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连用7~10 d。对照组未予上述抗菌药。疗程第14天后行腹水常规、生化和培养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疗效标准参考文献[3],分为临床治愈、好转、恶化及无效。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5%)明显高于观察组(70.0%)(χ2=4.763,P < 0.05)。见表1。对照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肝肾综合征;观察组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肝性脑病3例,消化道出血1例。

3 讨论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可能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肝脏解毒能力下降、肠运动障碍、肠内菌群过度繁殖及易位有关。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肝硬化伴有腹水的患者肠动力出现异常,细菌过度繁殖及肠壁通透性的增加导致肠道菌群易位,进入腹腔内引发腹膜感染,即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SBP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和(或)腹胀、腹膜刺激征,由于肝病本身症状的掩盖,使得一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以黄疸、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因此易漏诊误诊[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BUN、Scr、Ca2+及AST、ALT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的Na+、TBIL高于对照组,ALB、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SBP病情较非SBP患者重,增加了抗感染治疗的难度。

SBP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抗感染治疗。对病情危重者不应等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首选抗革兰阴性杆菌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广谱抗生素,一般选用二联或三联药物静脉注射,剂量要足。另外,由于预防用药可增加耐药菌株,故不主张对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SBP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5%)明显高于观察组(70.0%),且死亡例数也少于观察组。

综上,我们认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疾病较重,死亡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才能降低SBP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覃佳成. 36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07, 29(6):888-889.

[2] 邓家征.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27-28.

[3] 吴青芳. 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3):120-121.

[4] 郑越超,吴梓苗,张爱军.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5):351-352.

[5] 简希尧,陈艺,许东发.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67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06,17(1):17-18.

[6] 史映红,冯萍.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J]. 四川医学,2007,28(4):367-369.

[7] 庞家武,黄杰安. 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J]. 内科,2008,3(3):362-363.

[8] 王雅琴,范婷晖.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特点分析[J]. 河北医学,2008,14(4):499-500.

[9] 占国清,谭华炳,李芳,等. 肝硬化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5):349-350.

(收稿日期:2013-03-22)

上一篇:临床观察论文下一篇:心力衰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