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

2023-05-15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随访的1358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8例和700例,观察组患者均接受过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过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分别应用糖尿病自我护理效能量表(DESE)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预防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管理;健康教育;生存质量;自我护理;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内分泌性疾病,其中多数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病后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和管理,会逐渐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1]。目前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人口剧增,预计到203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突破1.3亿,但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健康意识水平较低,对糖尿病的保健、预防知识了解甚少,这成为糖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等在内的慢性疾病的隐患,2009年调查[2],我国每年有1/3的糖尿病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处于焦虑、消极、被动状态,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本研究介绍我院对辖区内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与未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随

访的1358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8例和700例,观察组男306例,女352例,年龄38~74岁,平均(56.7±4.4)岁;对照组男346例,女35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6±3.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参考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无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能生活自理,无语言沟通及精神障碍,能定期门诊复诊,排除意识不清或不合作者;妊娠期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均未接受系统性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教育形式:邀请内分泌科专家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责任员到各村(居)委进行健康讲座;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责任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季度至少一次的跟踪随访和动态监测,随访过程中针对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和饮食、生活行为,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糖尿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症状体征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定期开展糖尿病及相关健康宣教讲座。(2)教育内容: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糖尿病致病因素、药物知识、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血糖波动范围、血糖监测的意义等。向患者讲解末梢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4],向糖尿病患者发放图文并茂的操作流程和相关资料,让患者现场演示操作流程,练习后对患者出现的错误进行记录,患者自己评价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纠正[5]。糖尿病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也是维持血糖正常的关键措施之一,饮食疗法不是单纯的限制饮食,是合理饮食,满足正常的生理代谢需要,同时保持血糖稳定[6],向患者宣传控制饮食的正确方法,患者无明显并发症,肉、蛋、奶、大米、白面均可食用,如果患者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脂血症,应该限制脂肪的摄入,同时计算饮食的热量[7],患者合并肾病,饮食需要以优质蛋白为主,糖类选择以淀粉类为主,避免大量麦芽糖、葡萄糖、蔗糖等食物,早中晚餐热量分配遵循1/5、2/5、2/5的原则[8],餐间可适当增加点心类食物,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食用水果,安排在早晨和中午,因为白天活动量大、代谢旺盛,患者不会因食用较多的含糖量食物而出现剧烈的血糖波动。体育锻炼和适量运动能加快患者血液循环,加速脂肪利用,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强患者体质和免疫抵抗力,体育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方法[9],在运动疗法中需要患者掌握运动方式,根据病情选择运动方法,主要进行步行、慢跑、太极拳等强度适中的运动,增强机体摄取血糖的能力,同时改善患者循环、神经、胃肠系统的生理功能[10],每次活动应控制在30min以内,运动以不疲劳为度,避免产生胸闷、出汗、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现象,在注射胰岛素和饭前禁止进行运动锻炼。健康教育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包括FBG、2hPG、HbAlC。分别应用糖尿病自我护理效能量表(DESE)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血糖监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效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DSQL各因子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教育能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糖尿病学会将健康教育纳入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框架之内,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取得初步成果[11],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及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血糖控制也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积极意义。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样,如糖尿病肾病、周围血管病变、眼病等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12]。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积极配合治疗。护士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力度,全面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依赖患者自身管理和控制,规范合理应用降糖药物,避免患者因血糖升高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能引起器官功能衰竭,通过健康教育能增强护士钻研专科业务和角色的意识,树立健康的护士形象,改善护患关系。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预防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海燕,徐军,杨华,等.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3633-3638.

[2] Skinner TC,John M,Hampson SE.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models of diabetes as predictors of self-care and well-being: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 with diabetes[J].J Pediatr Psychol,2012,25(4):257-264.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4] 温会堂,白薇,徐晓云,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A):3291-3293.

[5] Hurley AC,Shea CA.Self-efficacy:strategy for enhancing diabetes self—care[J].Diabetes Educ,2012,18(2):146-150.

[6] 段文燕,刘二江.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1(31):4225-4226.

[7] 袁丽,熊真真.我国糖尿病患者教育与管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7(4):70-72.

[8] 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1998,2001及2003年中国区结果介绍[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12):174-178.

[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5(增刊2):1-56.

[10] 李杰,唐佳萍,吴海娅,等.文化程度和个体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4(1):183-185.

[11] 唐炜立,周智广.糖尿病患者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6(1):45-46.

[12] 曾秀华.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前后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12,13(2):81-82.

(收稿日期:2014-04-15)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136例糖尿病眼病患者,收治时间在2017年2月1日~2017年7月20日,并将糖尿病眼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眼病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95.59%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29%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因素后,再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眼科患者;低血糖原因;护理满意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临床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不断改变,人体中微量元素摄入情况不断提高,促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导致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数量增加,对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身心健康严重造成影响[1]。此类患者一旦体内发生血糖代谢紊乱情况,在未得到有效治疗情况之下,极易出现低血糖问题。本文就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以及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眼病患者,收治时间在2017年2月1日~2017年7月20日,并将糖尿病眼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纳入标准:①糖尿病眼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②糖尿病眼病患者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60~70岁之间,糖尿病眼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21±1.02)岁,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61~70岁之间,糖尿病眼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68±1.12)岁,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29例。上述两组糖尿病眼病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方法

1.2.1原因分析

胰岛素过量、中断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就是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此类药物在促进肝糖原异生和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吸收的同时也会使患者血糖升高;所以现阶段临床上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一定会配以大量的胰岛素,但是在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却没有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没有科学合理的进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约丰富,大多数人并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所以摄入的食物过多则会是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术后并发症所致。很多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由于术中都会在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所以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均会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并伴有眼压升高的现象。

1.2.2护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干预得以实施以及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家族疾病史等做一整体且详细的了解之后为其建立健康档案;2)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利用音视频、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对其开展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讲座,普及和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存性和积极性;3)树立和加强患者自我调节能力:由于患者心理情绪和自身年龄等因素,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所以醫护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要与患者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注意观察情绪变化,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重新唤起患者乐观积极的情绪;4)控制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严格控制在7.0%之内,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低血糖患者,就不能过分得控制其血糖含量;5)合理膳食:少量多餐,以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比例,如果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过低,将摄入的蛋白质含量控制在0.6g/kg.d之内,肾功能不全者则要重视血钾水平,尽量选择食用低钾类食物,如米、面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糖尿病眼病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当P<0.05时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眼病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95.59%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29%具有差异,P<0.05。见附表。

3讨论

糖尿病是属于临床上内分泌科中最为常见一类疾病,并且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现正处于逐年递增趋势发展,这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以及饮食结构改变有一定联系。其中糖尿病眼病是属于并发症中最为常见一类,其疾病不仅治疗时间较长,并且患者预后情况不好,不但会影响疾病治疗总体效果,同时,长期治疗会影响患者信心以及积极性。护理中予以患者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计划,能够改善患者后期并发症出现状况,改善病情。本文研究中,有效实施护理干预,患者血糖情况明显改善,降低临床上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从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和预防,并予以患者健康宣教,调节饮食结构,加强病房巡视以及护患之间沟通。这些护理措施实施,能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了解程度,降低了临床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在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工作中,将相关因素提前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提高患者配合医师,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因素后,再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娟.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8):166-167.

[2]陈莉,钱新燕.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179-180.

[3]张喜艳,胡秋珍,张静.综合护理对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24):126.

[4]祁爱丽,于妍,李丹丹,等.探讨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46~147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对该类患者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高龄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A组术后行常规护理,B组术后行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术后1 d血糖水平、住院治疗时间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后1 d血糖水平(13.62±3.86)mmol/L,B组为(8.24±2.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顺利完成,在预计时间内结束治疗出院,B组住院治疗时间(9.4±2.5)d,明显短于A组(17.3±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糖尿病患者,掌握其术后血糖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对该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依据,可以使该类患者在手术后的血糖水平保持相对平稳,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高龄; 糖尿病; 血糖; 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33

为了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对该类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使临床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的术后血糖变化规律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为临床提供有效护理方法,使该类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进一步缩短,笔者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高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在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高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男25例,女2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93岁,年龄最小74岁,平均82.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9年,平均病程4.3年;B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最大94岁,最小72岁,平均83.3岁;糖尿病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病程4.8年。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尽可能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努力实现尽早进食,并且可以尽快行糖尿病饮食。减少静脉补液以及用药量,尽早由静滴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者是口服降糖药物行血糖控制。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机体康复[1-3]。在对感染进行控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以及组织含糖量较高,所以在对切口进行换药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会阴机械清洗,保证2次/d,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口腔以及皮肤的护理也要加强,避免压疮的产生[4]。(2)合理应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不但容易产生腹腔、胸腔、盆腔、泌尿系统的感染,而且一些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死亡。在应用抗生素时要注意广谱、足量、联合原则。在进行联合时,要特别注意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所产生的协同作用。合理选择与应用抗生素,才会使围术期的外科疗效更加完善。若是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则应该加强对二重感染的观察和预防。对药品名称、用药时间以及剂量予以高度观注,并且对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尤其要对尿、便、痰及分泌物的变化予以观察[5]。(3)呼吸道的管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抗菌能力相对较差,进行全身麻醉后再行手术或者是胃肠减压的患者,切口疼痛、咳嗽无力等现象会引起支气管内分泌物出现潴留,很容易产生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张。所以应该注意:(1)鼓励患者行有效深呼吸、咳嗽、咳痰,术后帮助患者翻身、拍背。(2)吸入治疗:按照医嘱采取吸入治疗。痰多并且黏稠的患者,在传统的雾化液中加入沐舒坦,15 mg/次。(3)手术后应用镇痛药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对呼吸的影响。(4)手术后6 h,如果病情允许,患者可以取半卧位,利于膈肌下降[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术后1 d血糖水平(13.62±3.86)mmol/L,B组为(8.24±2.1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顺利完成,在预计时间内结束治疗出院,B组住院治疗时间(9.4±2.5)d,明显短于A组(17.3±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类病症的诊断标准也做出了相应的修改,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也就更加突出,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刺激,该类患者在术后的血糖通常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糖尿病患者,掌握其术后血糖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对该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依据,可以使该类患者手术后的血糖水平保持相对平稳,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伸,毛一雷.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高血糖与感染[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3(16):378-379.

[2] 楼学勇.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3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8,20(17):838-839.

[3] 罗文惠.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1(17):836-837.

[4] 祝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1(14):528-529.

[5] 牛学琴.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2(14):267-268.

[6] 张红伟,张一平.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0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8,23(12):112-113.

(收稿日期:2012-04-09) (本文编辑:李静)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患者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实施后的疾病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改善率、血糖控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效果观察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患者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年龄最小的是62岁,最大的是88岁;平均71岁。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授权书。

1.2方法

(1)同伴支持:组织相近时间段就诊的患者组成糖尿病肾病同伴支持小组,选取1名为同伴支持组长(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自愿参与、病情控制好、自我管理能力强),对小组长进行糖尿病肾病知识的培训。同伴小组每月至少举行1活动,包括复诊时会谈、微信群聊、结伴运动等,相互分享经验以及情绪体验,同伴小组长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于给予重点干预。(2)尊重需要。首先要强化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帮助患者设计应对方法,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对待治疗,了解胰岛素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对其日后正常生活、工作的积极作用,从内心认可自己患者的身份。鼓励患者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交往活动,恢复与朋友、同事的往来,重拾往日友谊。(3)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患者回顾不良生活行为方式,讲解其对患者治疗、病情进展的不良影响。强调自我管理患者病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请同伴组长现身说法,让患者参与到自身的饮食、运动方案的制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其意识到自身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其参与糖尿病病友活动、尿病讲座等促进患者互相关爱实现自我价值。(4)饮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饮食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病情、血糖指标以及饮食喜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饮食偏好,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合理饮食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普及糖尿病肾病疾病知识、危险因素以及注意事项等,说明饮食禁忌。或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等形式增强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正确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家属指导。鼓励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督促患者遵照医嘱合理饮食,向家属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落实饮食治疗计划,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疾病控制效果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腎功能改善和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患者肾脏功能受损,逐渐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使毒素不能有效排出,若不能及时控制会发展为肾衰竭,增加治疗难度且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透析治疗来清除血液中毒素和多余水分,缓解疾病发展,主要有HD和PD两种方式,研究显示,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从实际应用效果上看,两者各具优势和不足,而本研究证实两种透析方式均可有效清除血液中杂质,但HD可获得更充分的透析效果,PD在缓解炎症水平改善营养状态方面更具优势。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而CRP、IL-6、TNF-α是常见炎症指标,这些炎症因子不仅可以介导炎症反应,扩大炎症反应,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加剧机体损伤,还可引发脂代谢异常,诱发胰岛素抵抗,且长期的炎状态还会影响机体蛋白质合成,增加蛋白质代谢,加上长期透析治疗对蛋白的消耗,会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导致ALB、TP、Hb水平下降。通过透析治疗可清除毒素,缓解肾脏压力,改善炎症状态,提高营养水平,有助于维系健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能够增强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萍萍.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90-91.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病因

糖尿病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如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及胰岛组织的破坏有关。 此外, 环境因素如心理社会应激、缺少运动、饮食习惯等也是诱发糖尿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2 分型

糖尿病临床上主要特点是高血糖, 病例典型的可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 糖尿病可分为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

2.1 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多见于40 岁以后的中老年人, 主要由于肥胖等原因所致的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由于肝脏、脂肪、骨骼肌等体内胰岛素的靶向细胞出现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或异常, 造成这些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 使靶细胞摄取与利用葡萄糖减少, 导致血糖升高, 不一定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 即为胰岛素非依赖型。

2.2 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发生在任何年龄, 以儿童和青少年较多, 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选择破坏胰岛B细胞, 引起胰岛素的缺乏, 患者血糖明显高于常人, 呈酮症酸中毒倾向, 必须终生接受胰岛素治疗, 即为胰岛素依赖型。

3 主要康复问题

糖尿病出现前, 患者是不会被影响日常生活的, 在治疗中以控制血糖, 防止酮症酸中毒, 延迟并发症的出现应该放在主要位置。 一旦有并发症的出现, 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 影响患者的活动及生活。

3.1 营养失调

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 导致蛋白质、糖、脂肪代谢紊乱相关。 患者表现血脂异常、血糖增高、消瘦或肥胖、多食的症状。

3.2 有受伤的危险

与糖尿病末梢感觉功能障碍相关。

3.3 有感染的危险

由于存在内分泌代谢紊乱和并发症, 机体防御能力明显下降, 易发生各种感染, 如尿路感染、真菌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

3.4 焦虑

血糖控制不佳及长期治疗加重经济压力, 患者无助、孤独、恐惧。

3.5 ADL能力降低

当患者神经系统受损害时, 常常出现感觉异常、体位性低血压及排尿异常,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 肥胖者运动控制不当会加重软组织、骨关节负担, 造成大面积损伤, 从而限制了患者的活动。

3.6 知识缺乏

缺乏饮食换算、有关热量计算、运动锻炼方式、治疗方法、病情检测、低血糖症和并发症发生时的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缺乏。

3.7 潜在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4 康复护理评定

糖尿病检测主要包括血糖、体重、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血脂、尿酮体的监测。

4.1 一般状况评定

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病史及用药情况;心率、体重、血糖、血压、眼底、心脏、肾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

4.2 诊断标准

4.2.1 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糖尿病病人症状分为三多一少,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的血浆葡萄糖>126 mg/d 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餐后2 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

4.2.2 尿糖测试一般情况下与血糖是平行的, 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也是疗效制定的指标之一。 4 次/d尿糖测定性检查和24 h尿糖定量可作判断疗效的指标, 并供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的参考。

4.2.3 糖化血红蛋白A1 测定已作为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检测指标。 测值可反映检测前4~12 周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帮助了解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情况。

4.2.4 糖尿病慢性病变及并发症的评定糖尿病骨质酥松的评定:出现经常性背部、腰部、胯部疼痛, 或出现持续性肌肉钝痛; 易发生骨折及骨折后愈合较正常人缓慢;通过X线检查观察骨质疏松情况。

冠心病的评定:运动试验是心脏负荷试验的一种, 是无创伤性、安全可靠的心脏功能评定方法。 常选用活动平板试验和踏车试验。

糖尿病肾病的评定:发病发展可分为5 期, 一期为高滤过期;二期为间歇性或无症状蛋白尿期;三期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或早期肾病期;四期为临床肾病期;五期为尿毒症期。

脑血管疾病的评定: 包括运动功能评定、 知觉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日常生活功能评定、精神心理评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评定:按眼底改变分为六期。 1~3期为单纯性视网膜病变;4~6 期为增值性视网膜病变。

足部评定:足部损害分类:采用wagner足部损害分类可以预测足部溃疡的愈合潜力, 其根据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的深度和范围将足部溃疡分为6 级, 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经皮氧分压:是反映皮肤微循环状态的指标, Te PO2<20 mm Hg则患者的溃疡几乎无愈合的可能性, 提示有截肢的危险, Te PO2<30 mm Hg提示足部有发生溃疡的危险。 间歇性跛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良, 患者常出现间歇性跛行, 同时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若踝—肱血压指数 (ABI) <0.9 提示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存在, ABI≤0.5 提示有严重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4.3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主要包括尿糖、血糖、体重、尿酮体、血脂、尿白蛋白、尿酮体的监测, 相关监测数据可以通过试纸或相关仪器获取。

4.4 尿糖测定

一般情况下是与血糖量是平行的, 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也是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4 次/d尿糖定性检查 (三餐前和晚上9~10 时或分段检查) 和24 h尿糖定量可作判断疗效的指标, 并供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的参考。

4.5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这项已经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 测试可反映检测前4~12 周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帮助了解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情况。

5 康复护理与治疗

5.1 康复目标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使之能和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劳动, 保持正常人的心理状态。消除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纠正脂代谢紊乱及其它代谢异常。 纠正糖代谢紊乱, 控制高血糖, 使血糖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保证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保证育龄期妇女的正常妊娠、分娩和生育。 通过糖尿病的卫生宣传教育, 使患者掌控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自我保健能力和必要的自我监测技能。

5.2 康复原则

重视心理康复。 协助医生遵循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加强患者皮肤保护, 尤其注意对足部的保护。 协调好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血糖自我监测和糖尿病教育。

5.3 康复治疗与护理方法

5.3.1 卫生宣教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 如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合理及时治疗糖尿病有哪些重要意义、 糖尿病康复医疗的内容及意义等, 使患者通过自己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自身行为的改变控制危险因素和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5.3.2 饮食疗法饮食疗法的目的是控制热量的摄入, 减轻胰岛的负担, 控制血糖升高, 以减轻症状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维持合理的体重, 特别要保证儿童得到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妊娠及哺育期妇女保持充足营养的需求, 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控制每日总热量要严格: 根据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理想体重 (kg) =身高 (cm) -105。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妇女、儿童、乳母、孕妇应酌情增加。充足的纤维:每日的纤维素含量不少于4 g, 提倡增加豆类、绿叶素菜、谷类等, 适量的维生素及无机盐, 以保证电解质和维生素的摄取量。 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物质:食物的糖类控制要适量, 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 规律的饮食:应严格要求饮食的管理, 必须做到定时定量, 注意按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病情的控制情况及活动量调整饮食量。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应该分类型而定。

饮食管理:肥胖的2 型糖尿病患者, 重点是控制热量的摄入, 以减轻体重;1 型糖尿病患者及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2 型糖尿病尤其是同时在进行运动治疗的患者, 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 严格限制各种糖果的实用、水果、糖类点心及糖类饮品等。个别指导:对有并发症的患者饮食上要特别加以指导, 以阻止或减轻相应脏器的功能损害。 如同合并糖尿病时, 饮食指导宜是低蛋白高热量饮食, 对合并高血脂血症患者的饮食指导原则是以胆固醇饮食为主等。 个体差异:制定饮食处方前, 应先对患者个人的经济条件、饮食习惯、个体差异等进行调查, 定期根据尿糖、血糖变化、工作能力和体重来进行调整。

5.3.3 用药护理双胍类药物: 主要不良反应有口中金属味、腹部不适、畏食、恶心、腹泻等, 偶有过敏反应。 磺脲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 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胆汁淤积性黄疸、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等。

5.3.4 运动疗法运动强度: 中等强度是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运动强度, 可根据运动中靶心率确定, 也可根据运动试验确定, 常取运动试验中最高心率的70%~80%作为靶心率。 运动量: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 体重正常的患者, 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应与其摄入的热量保持平衡, 但对肥胖和超重的人要求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 运动项目:游泳、登山、徒步、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球类运动等, 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和代谢功能;散步、气功、太极拳等可起到消除疲劳、放松心情。

5.4 预防感染

皮肤有外伤或感染时, 不可任意用药, 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性和紫药水等深色消毒剂, 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注射胰岛素时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以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 尤其要加强阴部、皮肤和口部的护理。

5.5 糖尿病足的护理

保护足部, 减轻足部压力, 不宜醋含袜口弹性过劲的袜子, 选择宽头的鞋子。 勤洗脚、勤换鞋袜、保持足部清洁, 保持趾间干燥, 冬季足部要保暖。 注意观察足部颜色、温度、动脉搏动等变化。 严格控制血糖, 控制感染, 促进下肢或局部的血液循环, 加快溃疡愈合。 及时治疗足部疾病及足癣等。

5.6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 病程会很长, 患者会出现心理障碍, 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 不利于病情的稳定。 因此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必须重视心理护理, 提高患者自身的信心, 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达到平衡心理, 从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如采取音乐疗法、观光旅游、指导座谈会等有利于病情稳定的活动。

5.7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低血糖反应的护理: 低血糖发生时患者常有饥饿感, 伴有恶心、出汗、软弱无力、面色苍白、重者可昏迷。如出现低血糖时应尽快食用饮料食物等; 静脉推注葡萄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正确遵医嘱, 对待胰岛素的应用;及时检查各种指标的数值;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血糖、心率等;患者需卧床休息。

6 康复教育

6.1 疾病知识的教育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食物选择要以豆类、五谷、新鲜素蔬菜, 进粮不吃含糖高的食品、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不宜饮酒;学会自我监测及自救方法。

6.2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 生活规律, 预防各种感染。

6.3 定期检查

了解糖尿病治疗的控制要求, 定期随访, 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 每年定期身体检查, 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糖尿病的疾病分析及患者自身心理及病情的了解, 进行康复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病症及并发症。结果 使患者能减少痛苦, 缓解病情, 及出院后自身及家人如何来日常调整心态及疾病的康复护理。结论 除了疾病知识的教育、预防感染还需定期检查、定期随访, 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康复问题,心理调整

参考文献

[1] 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下一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