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2023-05-15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16±7.7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症诊断标准,病程1~9年,平均病程(6.23±2.83)年,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

1.2 方法

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在入院就诊后,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片、拜唐平、瑞格列奈、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比嗪控释片等药物治疗,合理使用诺和灵30R和诺和锐30预混胰岛素治疗,在患者治疗各阶段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方法

采集60例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取0.05。

2 结果

2.1 60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分析

统计60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有45例患者的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还伴随有两种以上并发症发生。60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冠心病18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4例,并发脑梗塞17例,并发高血压17例,并发糖尿病肾病9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0例,并发糖尿病足4例。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未有不良反应发生。

2.2 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对60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喜甜食率、吸烟率、饮酒率等明显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甜食、吸烟史、饮酒和运动量过少是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病情,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水平波动较大且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性病变往往是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的主要因素。有学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肥胖、血脂水平过高、高血压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3]。肥胖糖尿病人群皮下组织层较厚,降低了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患者的血糖水平居高不下。老年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的能力和代谢能力下降,影响了患者的脂质代谢能力和糖代谢能力,从而引发各类器官组织病变等并发症发生[4]。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多在病程5年后发生,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病程的进展等都会不同程度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在该次的课题研究中,结果显示,6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5例患者的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的伴随有吸烟、饮酒、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会合并有多种疾病发生,以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和神经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类型,其中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大量甜食摄入、吸烟、饮酒作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加大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5]。

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要注重并发张的防治,积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6]。通过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患者岁并发症的表现类型及高危因素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减少的淀粉类、脂肪类食品的摄入,不吸烟,不饮酒,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控制血脂水平和体重增长,严格遵守糖尿病患者食谱饮食,在有并发症临床症状表现时及时就医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器官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7]。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可以通过报刊、分发宣传单、社区知识讲座、口头教育途径,在住院部和门诊设立健康咨询台,使患者的就诊就医过程中遵医嘱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心理干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患者的出现有暴躁、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时及时干预,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良好的心态。除此以外,临床要重视糖尿病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临床专业知识水平,及时了解的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而提供良好的医疗诊治环境,减少并发症临床发生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8]。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效结合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减少淀粉类、脂肪类食品和甜食的摄入,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频率,加强室内或户外运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及生命体征针对性提出并发症预防措施,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在有并发症发生时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5例患者的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的伴随有吸烟、饮酒、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室内或户外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诊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雷,王汐,刘莉,等.关于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8):1-2.

[2] 刘祥禄.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研究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440-442.

[3] 冯江超,张和平.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0(4):514-516.

[4] 何展鹏,米剑媚,罗宏斌.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及对慢性并发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3):310-311.

[5] 章海云.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5):179.

[6] 刘中健.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228-229.

[7] 张雅琴.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比较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93-94.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护理对象

对象为我院从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1年内临床中护理、年龄在45~65岁39例糖尿病患, 其中35例男性, 4例女性。

1.2 入院指导

入院初期, 我院护理人员对糖尿病人进行系统的治疗护理教育, 包括饮食注意、运动指导、心理辅导、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指导。

1.3 常规护理

(1) 饮食护理; (2) 运动指导; (3) 药物治疗; (4) 血糖监测; (5) 心理疏导。

1.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 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快速测定血糖的方法, 低血糖的预防与对策。出院前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地址和电话, 发放有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联系电话的联系卡, 随时为患者解答所遇到的各种问题[1]。

2 结果

39例病患中入院时空腹血糖6.4~20.2mmol/L, 餐后2h血糖7.6~34.9mmol/L。其中初期16例男性1例女性病患视力不同程度地模糊不清, 期间3例男性病患出现视力下降, 2例男性病患出现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对于眼病较严重的2例男性病患, 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了白内障手术, 术后视力已有明显改善, 但视力模糊仍然偶有出现。患有糖尿病足的2例男性患者, 病情较轻的1例患者医院采用常规治疗, 每日定期换药处理创面、消炎止疼, 并辅以中药。经过两个半月的持续护理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转院进行了截肢手术, 术后情况较好, 未出现短时间内创面大幅度扩散的情况。39例患者中已用药治疗的37例患者中25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良好, 血糖水平基本维持在6.7~11.1mmol/L左右, 食欲、精神状态等也都稳定正常。其余12例病人因偶尔饮食控制不当, 偶有低血糖症状发生, 在得到医护人员及时有效护理后并无出现严重后果。

3 讨论

3.1 糖尿病足

临床显示, 发生糖尿病7年以后, 就会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糖尿病足患者大多数年岁已高, 手术创伤面大, 伤口很难愈合, 很容易感染和复发, 而且患者截肢后, 2年内死亡率为51%, 内对侧肢体截肢率>50%, 因此, 糖尿病足病的传统治疗风险非常高, 许多患者得了此病后, 很容易丧失生活的信心。糖尿病足分为湿性、干性和混合性坏疽。护理应以控制血糖稳定为基本前提, 控制好饮食, 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失调。重点放在创面的处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坏疽不同处理, 根据伤口状况进行创面切开引流、清创、消炎、止疼。可以服用中药调理脏腑、恢复体质、止血生肌、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伤口愈合。

3.2 眼病

糖尿病可以损坏眼睛后面非常细小的血管。这种损害的医学名称是糖尿性视网膜病。这种病可以导致视力衰退, 甚至失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 对视力影响最大。糖尿病引发的眼病常见为近视、眼睑下垂、白内障和麻痹性斜视等。

预防是防止糖尿病眼病的最主要的一环, 患糖尿病开始就要至少每年检查1次眼底, 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和治疗。病人应戒烟、戒酒,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保健及眼部清洁, 平时可使用按摩的方法进行眼睛的保健, 禁止过劳、长时间看电视、看书, 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

3.3 低血糖

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意识清醒者可口服糖水、糖果或饼干、面包、馒头等食物即可缓解, 昏迷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30~40m L, 意识不清者不能经口喂[2]。

4 结语

糖尿病并发症一般不是急性病症, 而是长期病变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疲乏无力、血压上升、周身发胀, 腹胀便秘、头痛头晕、皮肤脱屑、双足麻木、皮肤变色、视物不清等症状应警惕自己可能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控制糖尿病的重中之重。重型病例和老年患者对并发症更应该及早预防和有效控制, 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在临床中病发前的预防方法和病发后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跟踪调查1年内本院临床中39例糖尿病人的护理情况, 重点监测足病、眼病和低血糖的相关病况。结果 39例病患中20例眼病患者和2例糖尿病足患者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 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偶有发生的低血糖状况也有所改善。结论 医务人员应做好糖尿病人的关于并发症的普及知识和相关检测的工作, 一旦发生相关病变及早发现、适当护理、有效控制。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眼病,低血糖

参考文献

[1] 王雪洁.糖尿病护理[J].中外医疗, 2008 (29) :115~116.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月—2016年4月共有106例糖尿病患者在该院接受治疗,其中57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为观察组,男29例,女28例,其中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38例,视网膜病变的13例,其他并发症的6例。以4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重点查看过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的血糖水平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

1.4 统计方法

对于两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对两组的数据比较结果采用t进行检验,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都是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见表1。

2.2 高危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对所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与糖尿病并发症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究其原因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极高[2]。上文以该院单纯糖尿病患者和合并其他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1 高危因素分析

结果数据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对所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与糖尿病并发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两方面分析结果提示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的发病原理为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从而导致血糖升高。随着患者年龄的长大和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退化也日趋严重,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加剧,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3];另一方面患者血糖水平的提高使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发生紊乱,从而会损害患者的各脏器器官,引发多种并发症[4];再有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提高,动脉压发生紊乱从而对肾脏造成损害,容易引发肾脏疾病[5]。此外身体质量指数过高、过度肥胖更会加剧患者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血糖代谢异常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6]。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3.2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根据以上对高危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护理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及病程设置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于过度肥胖患者要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减肥计划。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在忍受着强烈病痛的同时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糖尿病不能治愈,恐惧治疗,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7]。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心声,理解患者的苦闷心情,耐心的安抚患者,给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例子,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可以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此外还要做好患者家人的教育工作,需要的时候家属要多陪伴患者。

用药护理: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大量药物,科学掌握每种药物使用作用的条件,合理使用药物对病情的控制尤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牢固掌握各种药物的治疗机理及使用后的反应情况,并指导患者科学使用药物,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做科学的处理,还要向患者宣教相关病情知识和服药治疗知识,培养患者病情管理能力。

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要求极高,必须控制饮食,禁止摄入糖类食物。要求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病情。以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教会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而不是盲目节食。

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状况及一些日常的健康常识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治疗,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诫患者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并教授一些有益于病情缓解的和对糖尿病控制有益行为、做法,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识。

运动护理:科学的运动能够有效的促进代谢,平衡血糖水平和平均动脉压,促进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激发患者的运动意识和潜能,帮助患者制定符合自身的运动计划,并长期坚持,可以是散步也可以是跑步,或是其他的运动方式。

综上所述,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都是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平衡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平均动脉压、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与护理方法 。方法 以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探究这些因素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探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水平、进食2 h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都会对糖尿病并发症造成影响,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惠,佟丽芳,郑福伟,等.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4:1643-1645.

[2] 李伟芳.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研究[J].郑州大学,2015.

[3] 汤世国,谭兴容.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4):4076-4078.

[4] 姚瀚鑫.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患者血清、尿液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 刘洁,王战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6] 杨玮.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93-1595.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明确合并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4 例,男性19例,女性15 例,年龄在65~78 岁,平均年龄(70.4±3.2)岁,病程时间1~12 年,平均病程(4.3±0.5)年,慢性并发症种类泌尿系统感染9 例,脑血管病变11 例,原发性高血压12 例,神经病变10 例,心血管病变11 例,糖尿病肾病9;观察组患者34 例,男性18 例,女性16 例,年龄在65 岁~75 岁,平均年龄(70.9±4.5)岁,病程时间1年~10 年,平均病程(4.5±1.2)年,慢性并发症种类泌尿系统感染8 例,脑血管病变10 例,原发性高血压13 例,神经病变10 例,心血管病变12 例,糖尿病肾病10 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该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诊断为糖尿病,并明确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无精神系统疾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机制、免疫功能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糖尿病病情及慢性并发症给予常规临床对症治疗。 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护理措施,即临床II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通过分发健康宣传册、播放视频等形式向患者宣传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相关知识,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注意事项及治疗原则;神经病变护理当患者发生这类病变时,护理干预以理疗和按摩为主,同时可选择性服用止痛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对下肢瘫痪患者应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其日常卫生;糖尿病肾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情况,积极控制血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血糖,减轻患者肾小球三高状态,延缓其病情的发展。还应控制患者饮食,血液透析前应摄入低蛋白食物;糖尿病合并眼病护理对这类患者的护理也是控制其血糖。 当患者出现眼不能闭合等情况时,应该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可使用抗生素涂抹眼睛,也可佩戴眼罩;糖尿病足护理每天检查患者双足,观察足部皮肤温度和颜色的改变,并仔细评估患者足部是否有麻木和刺痛感,应帮助患者保持足部洁净,应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并用洁净毛巾进行擦洗,避免引起皮肤溃烂。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标准:显效,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病情恢复较好,血糖基本控制,慢性并发症消失;有效,糖尿病患者病情恢复良好,血糖明显得到控制,但仍需药物辅助控制, 慢性并发症病情稳定或恢复良好;无效:患者血糖未得到控制,慢性并发症仍存在或存在进一步发展趋势。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采用卡氏百分法评估, 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采用调查问卷采集, 其中护理满意度采集对象为患者,主要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精细程度、护理效果、主观印象等,治疗依从性采集对象为医护人员,包括患者服药依从、护理依从、行为依从、生活饮食依从等方面,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19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可知,观察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该组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针对性的血糖控制意识,并且易因疾病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4], 而当住院老年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时往往会导致患者心理情绪进一步恶化,并且患者易盲目就医,轻信不良广告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 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除了高血糖外,还容易有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高血脂,易导致血管粥样硬化,使心脑血管栓塞、病变,轻则引起高血压、心率不齐,重则发生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占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超过一半。 该组研究通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旨在通过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降低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5]响。 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慢性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施行强化神经病变、眼病、肾病等并发症的专项护理,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并且与常规治疗手段双管齐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及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6]。 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并发症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还可另患者感受到糖尿病护理的专业性,提高患者对治愈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7]。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住院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8],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合并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住院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10 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2012 年3 月—2014 年7 月, 所有产妇经临床诊断, 妊娠前均未患糖尿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 (55 例) ;另一组为观察组 (55 例) 。 对照组:年龄范围22~38 岁。 平均年龄 (30.27±2.16) 岁, 孕周37~42 周, 平均孕周 (39.16±1.35) 周。 其中中学学历及以下产妇21 例, 大学学历及以上产妇34 例;初产妇42例, 经产妇13 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3~38 岁。 平均年龄 (30.87±2.79) 岁, 孕周38~42 周, 平均孕周 (39.77±1.82) 周。 其中中学学历及以下产妇22 例, 大学学历及以上产妇33 例;初产妇43 例, 经产妇12 例。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各项基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前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心理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往往容易情绪不稳定, 由于对胎儿的担心, 导致心理压力倍增, 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予以产妇劝慰, 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 将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向产妇介绍, 告知产妇只要以积极的态度坚持治疗, 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改变产妇错误的观念, 坚定其对抗疾病的信心。

日常饮食干预:向专业的营养师咨询产妇治疗期间的营养控制方法, 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指导, 控制产妇体重增长在8~12 kg范围内, 将产妇餐后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 每天供给总热量控制在30~35 kcal/kg、碳水化合物50%~55%、蛋白质20%、脂肪20%~30%。为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 睡前须进食一次。

药物治疗干预:指导产妇自我监测血糖,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 mmol/L,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 mmol/L, 对于血糖一直处于高水平的产妇, 可采用胰岛素控制其血糖, 于餐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 用量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调节。

运动干预:鼓励产妇尽可能地参与运动, 如饭后散步、做一些基本家务等, 有利于控制产妇体重和血压, 控制好运动时间, 防止产妇过于疲劳, 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在产妇运动期间, 护理人员全程陪护, 以防突然出现低血糖现象。

健康教育干预:向产妇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增强产妇及其家属的重视, 为日后的护理奠定基础, 用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为产妇进行讲解, 如告知产妇控制饮食的重要性, 为保证食物中的含糖量, 帮助产妇选择合适的食物, 告知产妇低血糖的危害以及基本症状, 以便产妇能够对低血糖现象及时发觉并控制。

1.3 观察指标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经过护理后, 观察其出现的并发症现象, 并将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全文所有数据经审核无误后, 均采用SPSS20.0 软件处理,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 用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当P<0.05 时, 表示两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其中并发症类型包括妊高压、巨大儿、感染和早产, 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并发症较多, 由于其在妊娠期出现糖代谢异常, 容易导致其血管出现广泛病变, 据统计,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出现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是正常孕妇的3~4 倍[2]。 而且, 高血糖引起的尿糖升高, 容易引起产妇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孕妇的高血糖会导致胎儿血糖升高, 胎儿的代谢异常现象会导致其躯干过度发育成为巨大儿。 而且, 血糖升高还会导致胎儿发育出现异常, 导致胎儿出现流产或早产现象[3]。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且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 因此需要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诊断和筛查, 以便于尽早处理。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而且空腹血糖处于正常水平,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常规葡萄糖筛查试验。 与此同时, 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重视度, 能够有效预防产妇并发症发生,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护理干预措施中,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耐心对产妇进行心理辅导, 能够消除产妇的顾虑, 帮助产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 心理护理干预必须贯穿于产妇护理始终, 科学地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 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产妇疏导不良情绪, 让产妇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防止其出现焦虑、抑郁等状况;通过为产妇提供理想的饮食控制, 可维持产妇妊娠所需的热量以及营养, 而且餐后能够对产妇血糖进行控制, 防止血糖过高现象, 饮食合理标准既是保证产妇和胎儿必需营养的措施, 而且能够维持产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 预防酮症的发生;通过药物治疗能够缓解产妇病情, 对产妇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能够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 让产妇及其家属认识到控制血糖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能够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5]。

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取得显著效, 明显降低了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 仅为10.91%, 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 (P<0.05) 。

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产前护理,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 适合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1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55例) 和观察组 (55例) , 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1%和29.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前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产前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余裕.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3, 32 (33) :144.

[2] 吴春花.产前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8) :431.

[3] 黄志芳, 尤云花, 余丽娜.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9) :94.

[4] 肖裕红.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14) :1966-1967.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下一篇:老年糖尿病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