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10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讨互联网远程医疗在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管理组和云医院管理组各50例。传统管理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云医院管理组纳入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进行远程医疗管理。在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血糖、BMI,问卷调查患者自我效能情况和患者教育的掌握情况。结果:云医院管理组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值明显下降,自我效能量评分及问卷得分均有显著提高,6个月后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显著改善;且所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管理组;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互联网远程医疗与传统管理相比,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健康管理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并具有高效、简捷、经济的优势。

关键词 远程医疗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lemedicin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ANG Siyang, SHEN Tingting, SHEN Zhan, GONG Qing, HU Ju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ernet telemedicine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aditional management group and a cloud hospital management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The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group were managed by the traditional mode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loud hospital management group by our network hospital health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BMI, the diabetes self-efficacy rating scale (DSES) and the diabete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at 3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HbA1c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lined and the DSES score and the diabete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score in network hospital manage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3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than before, and those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6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group(P<0.05). The proportion of HbA1c reaching the standard valu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loud hospital management group tha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group (36% vs 56%,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net telemedicine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and health m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enhance their selfefficac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simplicity and economy.

KEy WORDS telemedicine; type 2 diabetes; health management

近年來远程医疗得到了飞速发展[1]。远程医疗结合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及时收集患者各类疾病资料,并适时反馈一些药物、运动和饮食的建议,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状况,实现了远程教育、远程诊断、远程治疗和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活动[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患病人群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这些慢性病的管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加之当前医患矛盾突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对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和改善医患矛盾具有重要意义[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管理组和云医院管理组各50例。其中,传统管理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65岁,平均(55.4±13.4)岁。云医院管理组男28例,女性22例;年龄44~67岁,平均(56.8±12.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入院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在家能上网,阅读理解和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地区常住人口,近半年以上无搬迁或长时间外出旅游计划,能正常使用手机通信联络。

排除标准:①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②伴有其他的严重疾病或神智不清、视听能力障碍者;③正在进行其它临床试验或计划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者;④妊娠期、文盲或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

1.2 方法

就诊时,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对于合并其他疾病或症状者,给予对症治疗,指导患者日常监测血糖,同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传统管理组采用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即接受日常随访和常规诊疗、定期复诊,发放健康教育和自我健康管理的相关资料。云医院管理组在传统管理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参加由我院开发的云医院远程医疗健康管理计划,指导患者安装并熟练运用云医院手机程序和健康管理平台后,给予远程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医疗干预。嘱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3 d,每天至少测量2次,测量后及时将数据上传至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云医院专职健康管理员可同步获得患者上传的数据,发现患者数据异常时,可主动联系患者,给予远程指导处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责任医师通过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上患者的数据变化情况,可以及时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方案的疗效,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以获得更好的疗效[5]。②健康管理。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收集患者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包括与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医师根据每例患者在管理平台中录入的信息情况和患者的高危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指导方案,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督促患者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提醒按时服用药物和自我监测或到医院复查,还可通过健康管理平台以短信、语音留言提醒、预约门診、电话或视频通话等形式与患者持续沟通,从而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针对有睡眠障碍或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医师还可通过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向患者推送疏导心情、调节心理的视频音频等资料,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积极心态[6-7]。

1.3 研究指标

分别在分组前、分组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BMI);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评价量表(D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该量表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规律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等6个维度,总分13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采用糖尿病知识问卷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该问卷依据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KAB评价量表自行拟制,问卷内容包括与糖尿病相关的基本知识,饮食、运动、吸烟等健康行为知识,总分13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其中,HbA1c≤7%作为血糖控制目标,比较两组患者的HbA1c达标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以HbA1c≤7%作为血糖控制目标,干预6个月后,传统管理组HbA1c达标18例、达标率为36.0%,云医院管理组HbA1c达标28例、达标率为56.0%,两组的HbA1c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传统管理组仅空腹血糖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云医院管理组的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传统管理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但与干预3个月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云医院管理组的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继续下降且显著低于干预3个月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云医院管理组的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在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表1)。

2.2 量表测评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以及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传统管理组仅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和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云医院管理组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以及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传统管理组的自我效能量表的合理运动、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3个维度和总分较干预前有提高(P<0.05),但与干预3个月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云医院管理组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以及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较干预3个月后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云医院管理组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以及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紧张和人们自我保健能力的相对薄弱,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处于较弱的水平,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当前主要依靠社区医师的传统管理模式虽然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满足不了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且受到患者的依从性的制约[8]。因此,探寻有效的管理措施极其重要且日益迫切。

我院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将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远程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糖尿病管理模式相比,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血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率,测评结果显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更高,说明远程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基于互联网的云医院远程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比传统的医患面对面模式有更多优势:第一,医师通过云端医院可以查看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动态变化和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行为干预措施,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9]。在本研究中,云医院管理组在没有改变患者用药方案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HbA1c达标率,这得益于远程医疗干预对患者的动态监测和及时提醒,提高服药依从性及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通过远程健康管理平台,医患交流更为便捷,持续性、个性化、高效的专业指导更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第三,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还可作为便捷有效的健康教育设备和信息传播媒介,极大地改善了健康教育的效果,这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四,医生可以通过云医院的健康管理平台对患者的依從性起到更好的监督提醒作用,从而提高患者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而良好的依从性是巩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10]。

参考文献

[1] 张宝露, 孙子科技木, 鞠梅, 等.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远程医疗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 2017, 37(11): 2835-2838.

[2] Paschou S, Dede AD, Anagnostis PG, et al. Type 2 diabetes and osteoporosis: a guide to optimal management[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102(10): 3621-3634.

[3] Wang G, Zhang Z, Feng Y, et al. Telemedic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Am J Med Sci, 2017, 353(1): 1-5.

[4] 朱福, 胡珺, 张鸽, 等. 高血压社区管理新方法探索[J]. 上海医药, 2019, 40(3): 9-11.

[5] 张红, 邓玉凤, 孙琳, 等. 远程医疗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老年学, 2017, 37(12): 2950-2952.

[6] 廖生武, 刘天峰, 赵云, 等. 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 32(10): 730-732.

[7] 高希震, 蒋丹玛, 陈碧华. 基于网络的远程医疗在家庭病床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概述[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15): 174-176.

[8] 冯亚坤, 刘玉佳, 刚晓坤, 等. 远程医疗模式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糖尿病, 2016, 24(5): 439-442.

[9] 黄亚芳, 王慧丽, 赵亚利, 等. 全科医生对社区应用移动健康服务观点的系统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22): 2710-2714.

[10] 周佩如, 徐玲丽, 刘雪彦, 等. 远程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J]. 护士进修, 2014, 29(22): 2021-2023.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1月期间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所属南山村社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300例进行自制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问卷。筛选出依从性低的 210例T2DM 患者進行随机分组,干预 1 年后对比观察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bA1c 明显下降,治疗依从性明显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 HbA1c 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干预组的2型糖尿病人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据《2017 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所公布的最新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为 10.9%,约 1.18 亿人,40 岁以下的成人中 2 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 5.9%。糖尿病的流行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不好,直接影响着糖尿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显示,自我管理行为在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可约束患者的行为,改善代谢指标,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于糖尿病人的管理方法成为患者改善自我管理行为的关键。现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模式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所属南山村社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完成自制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问卷。筛选出依从性低(小于 51 分)的 210 例T2DM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及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干预组(干预组),分别 105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 73 例,女性 32 例,年龄(53.42±6.95)岁,病程(9.22±3.30)年,HbA1c(8.71±0.90)%,依从性(47.47±4.12)分。干预组男性 69 例,女性36 例,年龄(52.56±8.30)岁,病程(8.68±4.23)年,HbA1c(8.66±0.92)%,依从性(48.04±4.17)分。

纳入标准:符合 2 型糖尿病诊断(按照《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目前存在严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文化水平过低以至于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者、存在严重感染或终末期疾病者、身体或者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者。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研究开始前,所有研究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干预组同时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1.2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治疗依从性低组分为常规性健康教育组及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干预组。常规性健康教育组每次到社区就诊时指导其合理治疗。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干预组则采取如下干预措施:

1.2.1家庭医生采集并完善病人健康档案:

包括签约病人的病史、服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家族史、饮食、日常行为习惯等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日常饮食行为管理情况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病情稳定每月门诊一次;病情不稳定每两周预约门诊一次,并进行每周电话随访。

1.2.2利用医联体模式进行专科与全科互通: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专家下社康,提前预约病情不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与全科医生交接药物治疗方案及健康教育处方。全科医生进行后续跟踪和随访。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者住院的患者向上转诊,出院后再继续下转给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管理。定期邀请内分泌专科医生给患者进行讲座;安排专科医生培训家庭医生,让家庭医生掌握更精准的专业知识。

1.2.3利用医联体模式进行多学科联盟:

全科医生以人为中心的照顾,不仅仅是针对糖尿病这个疾病本身,它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体系,以全人的理念来照顾患者,可涉及各个学科,包括内分泌、精神心理科、营养科等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利用多学科联盟,就像一张网为患者保驾护航。

1.2.4给予糖尿病患者免费健康体检:

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指导手册》(2019年11月版),提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基本绩效目标为≥40%,规范管理中提出管理在册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才归类为规范管理。本课题将干预组患者全部进行了免费体检,体检项目中除了检查检验外,包含饮食、运动、情绪及方式等问诊调查,体检后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进一步作出治疗方案调整及健康生活行为规范。

1.2.5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施细则化:

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一名全科医生、中医生、全科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具备精神科或者心理科资质的全科医生组成,中医师提供体质辨识,进行养生指导,并给出修养身心的生活模式;公共卫生医生定期随访患者,记录病患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精神卫生资质的全科医生定期给予患者进行情绪问卷调查及焦虑抑郁量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给出治疗的建设性意见,并定期约诊病患进行访谈,有确诊焦虑抑郁病例时转诊区慢性病医院药物治疗;全科医生综合上述情况制定病患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中包括个体化药物治疗、依据遵医就医行为给出恰当的谈话(关于药物的副反应、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的并发症等)、健康生活教育(关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等给病情带来的联系与后果等)以及搜集病患个体化的问题(比如家庭不支持等);全科护士依据医嘱进行检验检查,并指导患者进行实践(发放食物热量表格、血糖监测表格、保健操的巩固练习、深呼吸及腹式呼吸的练习等)。

1.2.6利用家庭的力量:

定期预约依从性不好及血糖调控不佳的患者家属,进行指导,督促家人对病患进行监督,尤其是改善家庭中患者的饮食结构、作息规律、情绪管理。并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疾病可能带来的自暴自弃,甚至是焦虑和抑郁。把微信或者QQ等方式留给家庭成员,预约特殊情况访谈的时间。

1.2.7病友自我管理小组:

社区在管的糖尿病患者,遵循病患的意见,以小区为单位组成自我管理小组,安排一名组长,定期进行自我管理分享经验,全科医生定期参加他们的分享会进行指导,组内成员采取成功分享、一对一、多对一帮衬,提高依从性病患的自信心及自律性。自我管理小组可以向家庭医生团队提出申请,包括饮食指导、情绪管理、运动模式等的指导,家庭医生团队长(全科医生)根据实际安排合适的团队成员参加病患小组的指导。

1.2.8搭建社会平台:

与社区工作站合作,定期邀请管理在册的糖尿病患者到社区工作站,通过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瑜伽等活动丰富患者,活动过程家庭医生团队部分成员参与,过程中可以宣教运动模式对疾病的利处,同时也加深了医患和谐。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工作站联合开展对病患实用型的讲座,增强居民的健康素养。同时挖掘了健康同盟,众多社工也参与了病患的健康指导与督促。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 1 年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HbA1c,并再次进行《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的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應用 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干预前后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 检验,均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 HbA1c 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bA1c 明显下降,治疗依从性明显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 HbA1c 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2],当前以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作为依托防治2型糖尿病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且也是我国政府提倡的服务方向[3]

本研究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患者及家庭建立固定的良好的契约关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医联体模式进行专科、全科互通,多学科联盟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服务模式体系,以全人的理念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饮食、运动、情绪管理、不良嗜好等,改善患者的遵医就医行为,以达到糖尿病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多种管理方式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减轻了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扬. 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的现况调查[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92-194.

[2]钟莹,胡斯聪,练文玲,等. 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社区延续性护理对 2 型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9,17(18):2294-2296.

[3]白雅婷,韩琳,刘金萍,等. 基于网络的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1):3795-3798.

项目名称:家庭医生团队干预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南科研卫2018075号)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60.5±1.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8.6±3.4)年。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案记录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硬件包括486型计算机以及EPSON系统打印机,软件部分则包括UCDOS中文平台和FOX数据库。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共由5个数据库组成,分别为糖尿病情况和个人资料数据库;糖尿病肾病数据库;糖尿病神经病变数据库;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脂代谢数据库;体表指数和心肺病变数据库。单个数据库所包含的内容为治疗情况、化验指标、发病情况以及诊断指标等,均需要对临床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并对相关字段进行设计。除此之外病案管理分析系统还设置有随访数据库,进而来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存储,不但能对患者近期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原始资料库。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版本较多,主要应用于研究、病房以及门诊机构,主要框架虽然一样,但是各自的应用程序存在存在差异,不仅能单独应用,各版本间也能进行病史资料的传递,进而来对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模块的特点和功能分析:1输入模块:选择全屏幕输入模式。为了让输入方式得以简化,让输入时间能有效缩短,所以将字符型数据量化,除了地址和姓名后,其他字符型数据均设计为数值型数据,结合提示来进行输入。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字段为400多个,各个数据库能形成单独的单位,不但能进行单个的选择输入,同时也能进行顺序输入,在对部分关键字段进行输入后,可以结合输入内容来对其他部分数据库进行自动补充或修整。当一个数据库输入完成后,能自行核对,进而来对数据输入的准确性进行检查,让数据输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以有效保证,数据输入正确后才能输入下一数据库。2检索模块:检索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住院号、门诊好、编号以及姓名在进行。因为存在模糊查询功能,所以通过姓名检索时不需要输入全名,所以能让检索的灵活性和成功率得以有效提升。3特殊功能模块: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特殊功能模块,其子程序包括正常值查询、系统维护、系统初始化、临床监控以及资料统计等。4打印系统:通过打印系统能更加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对患者资料进行打印存档,或者通过报告单的形式发放给患者,不仅能进行成批输出,同时也能进行单份打印。另外在临床监控、统计以及查询等模块中,也存在单独的打印系统,在程序使用期间,用户能根据实际需要来对资料进行输出。除上述的主要模块外,病案管理分析系统还包括部分小程序,如随访数据库的建立或删除、文件备份、密码设置等,进而让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得以充分保证。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内容输入的准确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为97.5%(39/40),内容输入准确性为97.5%(39/40),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为80.0%(32/40),内容输入准确性为82.5%(33/40),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实验组患者的内容输入准确性、诊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医学也在不断变化,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医学的每个领域,成为了现代医学中医院管理、临床、教育以及科研的主要成分部分之一[2]。国外在医学方面所引用的计算机系统较多,在糖尿病研究领域中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胰岛素剂量适应系统、神经网络式计算机系统以及血糖自我检测系统等。很多研究项目的开展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比如美国糖尿病协调所开展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控制实验,就是通过血糖自我检测系统来监测血糖水平,进而实现强化治疗的作用[3]。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教育程序具有比较明显的创新性,通过实际操作让患者清楚自身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周围影响因素,让患者能严重遵守临床医务人员的治疗措施和健康指导。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计算机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储存和记录,对病情进行分析,并对代谢控制状况进行描述,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非常重要。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医学中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糖尿病的研究领域中,也存在和国外类似的计算机系统。病案管理系统主要是观察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相关临床指标,以慢性指标为主,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等,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来对治疗方案进行制定和调整,进而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如果能够和自我检测系统联合应用,则能更好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该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内容输入准确性、诊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能让相关内容的输入准确性得以提升,让诊治效果得以有效保证,同时及时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进而让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能让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应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案记录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内容输入准确性、诊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能让相关内容的输入准确性得以提升,让诊治效果得以有效保证,同时及时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进而让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能让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糖尿病,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绵炯,林秋强,许海钿.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9):195-197.

[2] 朱秀梅.有关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指标体系调查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9):235-236.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 年以来该院收治的150 例糖尿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92 例, 女性58 例;患者年龄在18~78 岁之间, 平均 (中位) 年龄为45 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 例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手术病人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手术类型及对疼痛的承受能力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与观察项目

对照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糖尿病等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 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案和措施。 具体包括:采取心理护理、宣传麻醉药品提高认知度、纠正患者及家属对麻醉药品认识的误区、体位护理等管理措施, 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然后, 依照1.3 项下的分级标准,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1.3 术后疼痛分级标准

参照文献[5]将疼痛分为5 个级别, 其判定标准分别为:10 度是指患者无疼痛感觉;21 度是指患者有轻度、间歇性的疼痛, 无需用药即可缓解;32 度是指患者出现持续的疼痛感觉而影响到患者休息, 需服用止痛药方能缓解;43 度是指患者出现持续而剧烈的疼痛感觉, 不得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54 度是指患者出现剧烈而持续的疼痛感觉, 并伴有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

两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效果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完成, 两组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忍受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完成。其中疼痛忍受率= (组内0 度例数+1 度例数+2 度例数) /组内观察例数×100%。

2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管理

2.1 建立疼痛控制体系

应建立多元化控制体系加强术后疼痛护理管理, 通过多学科配合, 合理有效镇痛, 将疼痛护理管理作为一项切实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每一位护士认识到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之所在, 不断提高护理专业素质,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康复之需要。

2.2 评估疼痛并逐渐树立新的疼痛护理理念

护士首先要运用护理程序和护患沟通技巧正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评估是护理管理第一步, 护士不仅可认可认识术后患者存在的疼痛和患者之痛苦, 有助于密切观察疼痛的治疗效果。

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身心患病体验问题。 疼痛已经被列为第五生命体征, 如果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疼痛, 不仅会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 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不利于疾病治疗。 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护士必须掌握疼痛的相关知识, 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改变术后疼痛为正常身心反映的错误观念, 多数患者惧怕麻醉药品的成瘾性、依赖性而产生紧张、焦虑的症状, 此时护士应用科学观点及数据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美国相关机构曾跟踪观察12 000 例使用麻醉药物患者, 此组人群中仅4 例患者产生麻醉依赖[6]。因此, 在医生的建议下, 在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 可以对患者使用止痛药品。

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品及用法为: 芬太尼一般用于治疗术后疼痛, 成人用量为0.5~2.0 μg/kg体质量, 每10~15 min, 在2~5 min内缓慢用药25~100 mg;小儿每3 min以上给药0.5~1.0 μg/kg体质量, 每小时不能超过4 μg/kg体质量; 亦适当选用周围作用止痛药治疗术后疼痛, 补充阿片类药物的应用缺陷。 在给药方法上, 术中应用体腔内给药, 即胸腔内阻滞 (IPB) , 对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注入一定量的麻药于胸膜间, 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采用电脑控制微量泵, 以保证持续的镇痛效果, 病人自控止痛法 (PCA) 也同时应用。药物应采取平衡给药的方法, 尽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产生, 增强治疗效果[7,8]。

由此可见, 只要手术麻醉药物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完全可以解除患者的疼痛状态。 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麻醉药物合理应用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2.3 术后疼痛护理

临床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和处理术后疼痛患者外, 还可采用其他的辅助护理方法, 经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辅助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 临床上常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看电视、听音乐、读书等方法分散注意力, 同时帮助患者学习深呼吸的基本技能, 放慢患者的呼吸节奏, 松弛患者的腹部肌肉, 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能够显著控制患者术后的疼痛状态。

根据总结自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患者的疾病及手术方式不同, 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休息体位, 定期不定期为帮助患者进行按摩, 通过物理方法增加手术创口的血液供应, 加速血液循环, 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2.4 心理护理管理

临床观察表明, 情绪等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临床上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具体做法: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避免噪音对患者的干扰, 同时调节病房为适宜的微小气候, 使患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安心治疗。 介绍成功手术病例, 加强同病种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关心和体贴患者, 尊重病人的人格, 相信病人的自我感受,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有助于病人减轻疼痛, 同时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 要做好术前病人健康教育工作, 让病人了解应对术后疼痛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充分动员医务人员和家属、家庭资源, 达到消除恐惧、焦虑和无助感的目的。 这不仅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进行康复活动, 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与患者建立朋友式的护患关系, 使之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情绪, 消除消极心理因素, 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促进病人病情的早日恢复。

3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措施后, 在各等级疼痛程度的患者分布和疼痛忍受率情况, 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忍受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疼痛忍受率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越来越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 由于人们将疼痛作为疾病不是作为临床症状是来看待。 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问题, 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情绪及预后, 是临床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因此, 作为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患病体验和护理评估结果, 制定个体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方案, 加强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管理。

该研究表明, 对照组75 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经过疼痛护理管理后, 疼痛分级为0 度、1 度、2 度、3 度和4 度的患者数量分别为0、10、14、46 和5 例, 疼痛忍受率为32.00%;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经过疼痛护理管理后, 疼痛分级为0 度、1 度、2 度、3 度和4 度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21、24、7 和0 例, 疼痛忍受率为90.67%。 假设检验表明, 两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忍受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疼痛忍受率高于对照组。 同时, 通过出院时的调查表明, 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为研究组患者普遍接受和认可。

综上所述, 术后有效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较好, 安全可靠, 反复率较低,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以来该院收治的15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和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管理, 以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患者0度、1度、2度、3度和4度疼痛的患者数量分别为0、10、14、46和5例, 疼痛忍受率为32.00%;研究组患者0度、1度、2度、3度和4度疼痛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21、24、7和0例, 疼痛忍受率为90.67%。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忍受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疼痛忍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有效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疼痛症状, 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提高疼痛护理管理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慧霞, 赵顺芝.浅议外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12) :2117-2119.

[2] 徐迎春, 万学英, 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5) :329-332.

[3] 李雅倩.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大家健康, 2014 (3) :317-318.

[4] 李立成, 刘瑛.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 12 (1) :57-60.

[5] 蔡芙蓉.疼痛教育对手术后患者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0) :4748-4749.

[6] 廖春燕, 谭李军, 尹秀芬, 等.疼痛健康教育与评估记录的临床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0, 8 (19) :19-21.

[7] 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08, 16 (2) :107-108.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糖尿病社区管理意义

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 包括体内调节水平、饮食、外界环境、运动及心理等, 故血糖控制有一定困难性及复杂性。 不良生活习惯较难在短期内纠正, 纵然患者意识到其危害性, 也难以在快节奏、紧张生活下对运动、用药及饮食等保持较好依从性, 因此, 病情控制有很大难度[1]。 在社区管理下, 患者与服务人员同处一社区, 交流沟通较容易, 容易了解其用药情况及生活习惯, 监测代谢指标及血糖变化, 并分析病情控制难点, 及时调整, 保证在未出现并发症前, 加强随访及科学指导, 预防并发症, 缓解医院诊治压力, 节省大量资源。 现阶段, 社区管理逐渐向第三部门或个人、政府及市场多元化互动模式发展, 可积极促进社会公正, 维护资源分配公平。 引入多元主体, 不仅满足有限资源对公共设施及服务的供给, 还对社区服务竞争机制有促进作用, 提供更加充足、优质的服务。 大量医疗实践证明, 糖尿病的治疗, 仅仅依靠药物是不行的。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适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是治疗糖尿病, 控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曾龙驿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创新及现实意义, 但是目前社区医疗实力不足, 尚未能充分发挥社区综合管理优势。

2 社区管理现状分析

糖尿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无根治手段, 病情及治疗要伴随着患者终生。 目前, 有关糖尿病研究及分析不断深入, 医学实践逐渐完善, 各类新型药物更新, 但此病控制情况仍不乐观。 分析控制不佳原因, 总结为, 缺乏病因治疗, 运动或饮食不恰当, 低血糖, 对于新药物缺乏了解, 治疗方法较保守, 基层缺乏完善的保健系统, 患者依从性差等。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成年人口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 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 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解决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当前的卫生事业发展中, 还普遍存在优质资源在大医院高度集中, 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给社区慢性疾病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目前,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和管理形势非常严峻, 现有的医院为主的糖尿病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 需要改变模式, 发展以社区为重心的糖尿病社会化管理网络。

以往社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糖尿病教育, 不断改进教育形式和丰富内容。 教育内容有糖尿病定义、发病机制及分型, 临床表现, 药物合理运用, 运动及饮食指导, 胰岛素治疗, 血糖监测, 并发症预防及危害性等, 并对于特殊人群制定了特殊宣教内容, 如儿童、老人、妊娠糖尿病等[2]。 在形式上, 主要通过示范教育、发放资料、观看视频、设立热线电话、知识讲座、义诊宣传等进行宣教。 教育内容涵盖面广, 形式多样, 但管理效果仍不理想。 有资料显示, 健康教育为社区管理的重点, 并非全部内容, 应当为一个体系, 具体有人员构成、管理系统、政策支持、评估体系、制度等, 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管理, 还应加强医务队伍管理, 此外, 也要有自我管理, 即患者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管理, 围绕健康教育这一中心环节进行。 糖尿病的社区干预非常重要。 如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 提倡健康的行为,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 一旦有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 应及早进行干预, 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对已患糖尿病者, 提高检出率, 以便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防治并发症发生、发展。 有研究显示, 通过慢性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 糖尿病的发病率可减少50%。

3 如何加强社区管理

3.1 体检及转诊

社区内建立首诊监测血糖制度, 对于新发现病例, 建立个人专项档案及健康档案, 定期完善、 补充及更新。 针对纳入管理、建立档案者, 定期给予体检, 项目有肺部、体温、血压、腹部、脉搏、血糖、呼吸、心电图、血脂、血常规、心脏及尿常规等, 1 年1 次, 准确记录。 对于高危病例, 及时转诊确诊;经二级或二级以上机构康复效果佳、血糖及血压控制良好的病例, 应及时转诊到社区, 并掌握个人信息及资料, 将其纳入社区服务及管理。

除转诊外, 也应建立巡诊制度, 每季度开展随访, 测量血压及血糖等。 由专家分片定期集中巡诊, 了解个体病情变化, 并给予生活、用药、运动及饮食指导, 及时诊治多发病和常见病。 以护士和护士助理为骨干技术力量, 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以健康教育定期复查为主的管理;以全科医生和护士为骨干技术力量, 对确诊的2 型糖尿病人群进行精细化管理;由全科医师、营养医师、心理医师、和社区护士组建家医团队, 对难管难治型患者进行行为健康门诊干预。

3.2 分层和分类管理

按照患者不同学历及年龄进行分组, 实施分层管理。 将文化程度高、年龄小的病患分为一组, 给予深层次教育培训, 说明糖尿病病因、症状体征、治疗和转归等, 重点介绍运动疗法及饮食控制重要性, 介绍血糖控制对于并发症预防的积极意义, 1 次/月, 1 h/次。 将文化程度低, 年龄较大的病患分为一组, 给予多次浅层次强化教育, 2 次/月, 2 h/次, 介绍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方法, 教会其尿糖及血糖监测记录方法[3]。 若条件允许, 指导家属同时参加教育培训, 实现家庭管理, 利于指导及监督患者用药。

根据控制血糖情况分组, 实施分类管理。 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且无并发症者 (控制较好) 分成一组, 每隔3 个月随访一次, 并定期展开知识教育, 测量两次血糖指标; 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者 (控制不佳) 分成一组, 分析原因, 并调整用药种类、剂量和方法, 经常随访, 2 周1 次。 若患者连续两次控制不佳, 需联系上级机构, 组织会诊, 协助其调整方案, 每隔3 d随访1 次, 指导监督按量、按时用药, 监测血糖。

4 社区管理展望

当前, 社区医疗受广泛重视, 社区管理不断完善, 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 未来在社区医疗支持政策建立下, 管理工作更加细化、有序。 管理工作应借助通讯、网络及信息技术, 围绕社区人群建立基础档案, 构建动态、 长期的评估体系, 大量发现高危人群及未诊断人群, 及早干预和管理, 控制病情的发展, 减少或避免并发症[4]。 借鉴发达国家优良成果,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增加效果评估, 促进管理长期性及持续性。 全科团队在社区防治糖尿病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包括公卫医师、全科医师及社区护士多方面人员, 制定考核性指标时, 应将个人绩效与管理目标互相结合, 将政府要求向自觉管理转化。 制定绩效指标, 也有利于体现社区管理公益性。

5 结语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 治疗有综合性、长期性特点, 开展社区管理, 有利于疾病有效防治, 对减轻个体经济负担、避免并发症和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 从管理意义、现状、对策等方面对糖尿病社区护理进行研究, 并就未来展望做出探讨, 供学者参考。 在社区医疗场所也会遇到一些复杂及疑难病例及不典型的严重并发症。 部分医生往往忽视了病史和相关资料的询问和求证, 从而延误了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社区医生应该在临床工作中, 夯实临床基本功, 加强对问诊、 体格检査的掌握, 进行恰当而全面的实验室检査, 同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在目前社区长期管理糖尿病的工作中, 切不可忽视并存病的发现, 及早发现问题, 及时做出鉴别诊断, 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不失时机地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 这对于节约医疗费用, 减少器质性疾病的漏诊与误诊, 挽救患者生命都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糖尿病病程长, 患者负担重, 为社区管理重点疾病。当前, 此病发病率高, 危害大, 社区管理因其有效性及防控性, 成为疾病控制最为有效手段。社区管理一改传统用药治疗观念, 旨在建立集用药、饮食、运动、生活等于一体的综合化模式。此文从社区管理意义、现状、解决对策及未来展望4方面对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做出探讨。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苏庆建, 王为民, 郭妮, 等.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 2014 (12) :2248-2249.

[2] 曾竹青.糖尿病社区管理优化路径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30) :91-93, 97.

[3] 陈益芳, 杜亚平.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7) :690-692.

上一篇:感染管理论文下一篇:综合治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