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投资论文范文

2024-01-19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海南体育旅游开发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海南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开发原则,实施品牌化开发战略,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力挖掘海南传统民族体育资源,树立体育旅游生态发展观,加大各项配套建设的力度。

[关键词]海南;体育旅游;现状;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海南是中国发展体育旅游的绝佳之地,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为海南旅游发展提供新产品,打造海南旅游新亮点。

一、海南体育旅游的优势分析

海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且极具特色。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的海南岛不仅是人们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的绝佳去处,还非常适合在冬季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户外活动等体育旅游形式,被称为“天然的健身馆”。

(一)优越的资源条件。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生态环境优良,素有“天然大温室”、生态大花园、健康长寿岛的美誉。这里椰风海韵、水清沙白、蓝天白云、碧草绿树、鸟语花香,再加上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迷人的民族风情,有着发展体育旅游的优越的资源条件,蕴藏着极大的体育旅游发展潜力。前期初步研究表明,仅海南岛全境就有2个主类,4个亚类,约287项富含体育因子的热带体育旅游资源,据估算海南岛70%左右的旅游资源均含有体育因子,其丰度之高、类型之全在国内罕见。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冬季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户外活动,发展体育旅游。

从发展体育旅游的自然资源方面来看,海南山地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有有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七仙岭、尖峰岭和吊罗山等,海南山脉多数在500至800米之间,属于丘陵性低山地形,适宜开展自行车、野外拓展、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战、山地高尔夫、热带雨林徒步探险、洞穴探险等体育休闲、竞赛、科考旅游项目;海南水体旅游资源丰富,江河湖海水体纵横交错,尤其是滨海旅游资源,是海南最具特色和最富魅力的旅游资源。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三大主要河流,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是海南最著名的几大水库,亚龙湾、大东海、清水湾、石梅湾等是海南著名的海湾,这些水体资源适宜开展漂流、游泳、潜水、帆船、帆板、游艇、冲浪、垂钓、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滨海高尔夫等滨海运动项目。

从发展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来看,海南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大型体育比赛资源、训练基地类体育旅游资源、大型体育中心及体育建筑类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海南地方特色异常鲜明,黎苗民族风情浓郁,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竹竿舞、赛牛、射弩、攀腰摘花、荡秋千、押枷(拉乌龟)、打花杆(棍)、摔跤、“打狗归坡”等是海南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魅力,旅游者参与其中,既能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又能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铁人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全国公路自行车挑战赛”等已成为海南省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品牌赛事。海南还是我国沙滩排球、帆船帆板等运动项目的重要训练基地。海南还是国内一些甲A、B球队和其他省份足球队的冬训基地。海南逐渐成为全国一流乃至国际级体育训练、体育观光、体育旅游、体育赛事、体育会展的胜地。

(二)良好的发展机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会给海南的体育旅游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早在2006年,海南就提出要把海南建成“高尔夫球岛”,大力发展高尔夫体育旅游,如今,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TEL王牌高尔夫球精英赛(欧巡赛系列之一)、中国高尔夫球业余男女公开赛等一系列赛事陆续在海南成功举办。国际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正式宣布,过去3年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连续举办的高尔夫世界杯,2011年将正式移师海南观澜湖度假区举办。高尔夫球将成为2016年奥运会比赛项目,重返奥运也是海南高尔夫项目发展的一个机遇。《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不占用基本农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产业。”《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促进高尔夫运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引进高尔夫装备品牌企业,拉长高尔夫产业链条。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高爾夫职业赛、业余赛、巡回赛,培育本土高尔夫赛事品牌。”另外,《意见》还指出:“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积极发展自驾车观光游、特色房车游和体育休闲项目,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业,举办有海南特色的体育赛事,培育体育健身市场。这就为海南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规划纲要》中清晰标明了海南发展体育旅游的滨海运动项目和户外运动项目,重点培育的品牌赛事主要为五类,即高尔夫赛事、自行车赛事、沙滩运动赛事、水上运动赛事、智力运动赛事。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非常重视发展休闲体育,并将此作为吸引和留住中高端游客的一个重要手段。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年底在海口举行,这为海南体育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有利于推动体育旅游在海南率先发展壮大,为全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三)完备的基础设备。作为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海南现有的旅游资源和设施设备相对较为齐全,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体育旅游的各种服务要求。目前,海南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旅游接待体系,具备年3000万人次的接待能力。交通方面,海南空运、海运和公路交通发达,四通八达,美兰机场、凤凰机场及正在建设的琼海机场,粤海铁路、东线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西线公路和将动工建设的西线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建设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海南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形成一个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海南目前共有星级饭店25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0家,客房36649间。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13家国外顶级管理公司已进入海南,凯莱、天域、银泰、红树林等国内度假酒店也已成知名品牌。随着国际品牌饭店不断增多,星级饭店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海南全省现有旅行社19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3家;旅游汽车

1800多辆、各类旅游景区和参观点70多家;导游9844人,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

另外,海南培育促成了承办横渡琼州海峡马拉松游泳大赛、第一及第二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全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全国首届健身锦标赛等赛事,进一步推动了海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体育人口逐年递增,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超过40%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市达到45%,全民健身意识大大增强;市、县、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运动场地建设及健身设施明显改善。这些都为海南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海南还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毗邻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东盟区域和中国经济非常发达而且最富活力的“珠三角”地区、发达富庶的港澳台地区,这又为海南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丰厚的客源市场基础。

二、海南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探讨

在看到海南发展体育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以外,我们还要看到海南体育旅游产业总量少、规模小,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直接关系到海南体育旅游的未来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开发原则。海南的体育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基本上处在初始阶段,在资源整合、部门协作、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整合,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和管理机制。体育旅游发展呈现出相当分散的局面,各自为战,恶性竞争,分散经营,出现旅游项目遍地开花,低水平、低档次、重复雷同的现象。一些高档的项目如高尔夫、潜水、游艇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更多的低档项目基本还是处于原始的开发状态,海南也缺乏相应的以体育旅游为主打营业方向的旅行社,体育旅游项目也很少能够纳入旅行社的线路设计,而在体育旅游的部门管理方面存在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象,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直接导致体育旅游管理处于真空地带。这样,优越的体育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分散的开发力量得不到整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就使得海南的体育旅游发展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不强,吸引力不大。

海南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理顺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产权明晰、权責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管理体育旅游市场的机制。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界限和行业壁垒,统一规划、协调开发,实施政府主导型体育旅游发展战略。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在深入观察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海南体育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对体育旅游的管理部门和权限职责,实现体育、旅游等各部门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地推出体育旅游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促进旅游与体育之间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局面。逐步放开各类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建立公开、透明和管理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体育旅游事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参照北京、南京等地经验,设立“发展体育旅游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申办高端赛事。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参与体育旅游的开发,确立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参与为主的产业化运作投资战略,努力拓宽社会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快海南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兼并、联合和重组等形式,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体育旅游项目合作,实现产品共造、市场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客源互送、优势互补的合作目标。立足于海南得天独厚的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突出海南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走上高标准开发、高档次发展、高水准管理的道路,从而实现海南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二)实施体育旅游的品牌化开发战略。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奥格威曾经说过:“最终决定品牌市场地位的是品牌自身的性格”。目前海南的体育旅游事业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缺乏体育旅游产品的知名品牌。海南当前体育旅游活动过于注重观赏性,忽视参与性,难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需求,从而缺乏发展后劲。

海南要坚持结合各地民俗风情、地理状况、地域特色、人文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积极实施各具特色的精品战略,以创新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各种具有品牌潜力的、喜闻乐见的、参与程度高的潜水休闲体育项目和高尔夫体育休闲项目,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利用海南一年四季皆可潇洒挥杆的优越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尔夫休闲项目,力争海南举办各种高尔夫重大国际赛事和国际沙滩排球巡回赛。构建海南环岛高尔夫球场旅游链,形成风格各异、布局均衡、发展协调的“高尔夫球岛”,通过举办各类国际国内高尔夫赛事和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海南体育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联合主办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交易会、博览会等来为体育旅游业搭建起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增强海南体育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开发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品牌。现在不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和营销,海南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应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旅游交易会及体育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利用影视、广播、广告和报刊等的媒体效应,塑造海南体育旅游的整体形象,打造“体育旅游岛”的品牌,把海南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体育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海南当前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低端人才多而高端人才匮乏,既懂体育产业又懂旅游产业的高端服务和管理人才稀缺,而且整个体育旅游行业人才流动过大,这些对于海南体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海南当前的体育旅游人才的素质和结构已经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兼备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一方面可借鉴国外经验,在体育专业下设置休闲方向进行培养,或在旅游专业的教育中强化体育专项知识、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体育院系或旅游院系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办法来完成。也可以由体育产业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联合开办体育旅游人才培训班,形成对从业人员实行培训上岗、等级考核竞争激励机制。旅游院校和体育院校进行合作,发挥各自的师资和科研优势,培养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

体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策划等专门人才,使体育旅游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布局上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

(四)树立体育旅游生态发展观。海南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不良现象。有些地方在发展高尔夫过程中,选址不当、设计和管理不佳的高尔夫球场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浪费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惨遭破坏;在发展潜水项目过程中,海底珊瑚礁遭到很大的损害;在发展山地体育旅游过程中,山林植被遭到破坏,这些都是海南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水上旅游项目是海南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但是水上旅游种种乱象正在严重破坏着海洋生态,当地无序混乱的潜水旅游业使得三亚的珊瑚礁正在面临灭顶之灾。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发展体育旅游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体育旅游开发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加大体育旅游资源生态的配套保护措施,注重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五)大力挖掘海南传统民族体育资源。海南有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但目前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据初步调查,海南民族体育项目合计约50余项,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受到一定影响。目前除槟榔园、黎苗民俗文化村、野人谷等已开发部分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外,大多都未能开发或开发程度较低。

海南传统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有着独特的黎苗民族风情和海南本土特色,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需要传承,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体育旅游,传统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不容忽视。要在对海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大開发传统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力度,根据现代人的旅游需求,精心设计独具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精品体育旅游线路,调整优化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和营销,逐渐将其推向市场,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体育旅游打造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六)加大各项配套建设的力度。由于海南发展体育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许多相关的保障设施设备还不完备,部分开展体育旅游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老化,功能退化,难以有效地提供安全保障服务,对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各项配套建设力度。

加强体育旅游的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设施设备,解除游客的后顾之忧。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狠抓服务质量和旅游安全。深入开展体育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依法查处体育旅游市场违规行为,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体育旅游的制度建设。加强旅游法制建设,研究制定海南地方体育旅游的相关法规和制度,注重严把体育旅游行业准入关口和专业人才的资格认证关口;创新旅游保险服务产品,与保险管理部门、保险公司联合,推进旅游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设,出台体育旅游的安全保险制度和危害赔偿措施,充分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游客的后顾之忧;加强体育旅游相关法规建设,建立健全行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其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宋静敏.大力开发热带体育旅游,加快白沙产业结构调整[N].海南日报,2008-11-11.

[2]夏敏慧,骆冰,陈智,陈华.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研究体育产业集群布局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体育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并依据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一星、两翼、四区”,廓清了发展武汉城市團体育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并就如何提升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设。

关键词:体育产业集群;空间分布;武汉城市圈;竞争力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制造业、体育健身业、体育休闲业等。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周边8个城市区域,以体育产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原则,以体育相关企业为主体,以相关机构高度集中为支撑的体育产业组织形式。武汉城市圈发展体育产业集群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突出的地理和交通优势;二是显著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增长潜力:三是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四是雄厚的产业基础。2007年,武汉市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投资142.65亿元,增长28.2%,增长8.6个百分点,其他8个城市体育产业也有长足发展,如:中国乒乓球队训练基地——黄石乒乓运动产业、红莲湖高尔夫球休闲产业等。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发展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将拉动湖北经济增长两个百分点左右。对促进湖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原则

1 动态发展原则

动态性原则是指体育产业集群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要受到体育产业本身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其他关联因素的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变化程度而发生变化。由于体育产业集群特征以及开发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以静态认识为基础深入考察体育产业集群的本质属性的同时,还必须有动态发展的眼光,考察不同时间序列体育产业集群所呈现的动态属性及其变化趋势,了解体育产业集群资源的长期趋势、变化特性与过程,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出体育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2 人本发展原则

人本发展原则就是规划要以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为本,这里的相关利益群体是指影响体育产业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是在这一过程中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主要包括政府主管机构、体育企业、周边居民、体育消费者等。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的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决定了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内容就是围绕这些利益群体而展开的,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符合人本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关系。

3 综合效益原则

体育产业集群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综合效益,包括政策、社会、经济、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效益,而不能仅仅只用经济效益的眼光看待问题,还要考虑周边居民的想法、国家的宏观政策、产业结构、环境保护及文化传承,在进行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开发时,还要充分合理利用体育产业资源,发挥其潜在的资源优势,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二、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与规划目标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点轴理论认为增长极中的极点是点轴开发中的点,点与点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由线状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线状的交通干线串联在一起,点和轴发展到一定时间后会形成圈体,即区域经济圈。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是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特殊的空间组织形式,其空间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是以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个城市为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合作体。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获批以及三峡大坝建设等巨大推动作用下,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在城市群规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心城市规模、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吸引力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其点轴体系分为以下三级轴线:以潜江-天门-仙桃-武汉-鄂州-黄冈——黄石为一级轴线;以孝感-武汉-咸宁为二级轴线;以209国道(内蒙古-广西北海)、318国道(上海-聂拉木)、106国道(北京-广州)、207国道(锡林浩特-海安)、316国道(福州-兰州)、宜黄高速公路等公路为三级轴线。武汉城市圈从整体上分为核心层、边缘层、腹地层、扩展层、国内层、国外层等几个部分(见表1)。核心层、边缘层、腹地层为内圈,是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区域;扩展层、国内层、国外层为外圈,是体育产业集群的支撑地区。武汉城市圈各地政府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体育产业集群的培育也必将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武汉城市圈层分为核心层、边缘层、腹地层、辐射层、扩展层等五层,每个圈层是由相对完整的体育产业区构成,由具有当地特色体育产业组成,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体育产业集群,主要打造“一星二翼四区”体育产业集群布局(参见表2)。

1 “一量”——武汉体育产业集群

所谓“一星”是指武汉体育产业集群,主要以东方马城、金银湖高尔夫球场打造泛金银湖休闲体育区。金银湖地区包括武汉东西湖区的金银湖、江岸金银潭地区以及常青花园和中环线以南部分地区,总用地面积约78平方公里。博彩马业的引入将导致产生大量公共服务需求,以赛马场为核心、3.5公里半径范围内,商业、商务金融、文化娱乐、旅游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的比重和规模将大幅提高。武汉市规划部门原则通过泛金银湖地区概念规划,武汉拟将该地区打造成继“钢城”、“车城”、“光谷”之后的武汉经济“第四极”——武汉赛马场。以中体倍力、帕菲特俱乐部、名人国际、英派斯等体育健身俱乐部打造体育健身区。健身娱乐是现代人类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必要手段,体育与健身娱乐相结合,成为现代人类身体和精神的乐园,丰富了人类的生命意蕴。体现了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武汉作为现代化都市,众多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对健身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以沌口体育中心、洪山体育馆、武汉体育学院为核心打造体育赛事区。洪山体育馆地处武汉市洪山广场西侧,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是我省目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

馆之一。武汉体育中心是六城会开幕式的主会场,是2007年女足世界杯比赛场地,体育场的中央控制系统被国际足联的代表称赞为世界最好的十个体育场馆控制系统之一。

2 “两翼”——黄石、咸宁体育产业集群区

黄石市区人口67万人,人口数量和建成区面积仅次于武汉,在其他8个城市中规模最大,发展空间最大,这决定了黄石在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中国乒乓球队训练基地——黄石乒乓运动产业坐落于黄石,基地先后16次接待中国乒乓球一队、二队,亚洲地区和全国乒乓球优秀选手集训,集训运动员有1800余人次。其中,有20多人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得冠军30多个,为我国乒乓球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世界冠军摇篮”、“中国乒乓球队之家”。咸宁九宫山滑雪度假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上,依托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等,交通便捷快速。是集夏季避暑度假、冬季冰雪运动为一体、四季皆宜的休闲度假胜地。特别是滑雪度假区集滑雪、滑冰、滑水、滑草、滑翔、滑道(旱地雪橇)等四季动感项目于一体及辅之以住宿、餐饮、会议等配套服务项目,是人们体育休闲度假的胜地。另外,咸宁温泉在湖北、江西、湖南已有很高的知名度,也为健身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四区”——随州、黄冈、鄂州、天门、潜江、仙桃体育产业集群区

目前,鄂州市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兴建了红莲湖恒大金碧天下、湖北国际水上运动基地、红莲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梁子岛高尔夫俱乐部等体育休闲类产品。通过整合梁子湖生态旅游区体育产业资源,加快了鄂州市体育休闲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体育产业群建设。黄冈麻城打造泛户外用品产业基地,项目协议投资额达20亿元人民币,将建设华中一流的、集专业市场、产业展贸、商务配套、仓储物流、旅游观光、汽车兑技、商住配套等多层次和多文化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泛户外用品产业基地。仙桃市走出了4名世界冠军,作为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体操成了这座城市一张亮丽名片。在仙桃举办的首届国际体操节上。签订了60多项合作项目。协议资金30多亿元。

三、提升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1 产品品牌化策略

体育品牌是体育产品或劳务特有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体育品牌是企业、消费者及其他相关组织共同创建的,它不只是商品的外在表现,更有自己的内在属性,体育产品品牌化是形成体育品牌规划的战略过程。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拥有开展体育产品品牌化的优势资源。在竞技体育方面,水上运动、跳水、体操等项目位居全国前列,在世界体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武汉城市圈不仅拥有“武汉东湖皮划艇训练基地”、“黄石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国家体操训练基地”及“红莲湖水上训!练竞赛基地”,而且还产生了不少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在体育产业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健身中心、武术馆、保龄球馆、网球场、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垂钓园等各种健身娱乐设施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出现了二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武汉东方马城,涵盖体育赛马、旅游、商业和地产四大产业,包括国际赛马场、马会俱乐部;马术学校、神马乐园,、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至尊豪宅、高尚住宅小区、智能化写字楼、东方商业广场和汽车博览中心等十多个项目,随着赛马市场的需要逐渐增大,核心赛马产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比例也更加协调,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产品、市场、技术、销售网络等方面交流十分频繁,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区域产业集群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加深、优势产业竞争力逐渐拓展。

2 区域合作化策略

目前,武汉城市圈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区域体育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但多年来区域政府间的协作并没有对跨区域的体育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许多地区在诸如区域政策优惠、体育利益共享、体育产业一体化、体育运动员的流动等方面并未进行有效的合作。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是由“1+8”9个城市所组成的体育结合体,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体育企业发展水平有限,各地政府成为实现区域体育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角。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未来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各地政府融人其中,这是由体育产业集群的关联效应决定的,在体育产业集群开发过程中,各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体育产业合作中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护参与合作各方的正当权益,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使参与方获得相应利益,激发参与体育经济合作的热情。

3 高新园区发展策略

从整体上看,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积聚带已初现端倪。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整合黄石、黄冈、鄂州、咸宁等地资源,逐步形成以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以仙桃、潜江、天门等地为配套生产基地,形成以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三是以吴家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以孝感市为生产基地,形成以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吴家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为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广阔空间。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推进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建设大市场,实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重组大产业,构筑新格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在开发区现有的产业格局中发展体育用品与体育服务两大产业集群,延长开发区产业链,主要以发展体育器械产业、体育电子竞技设备、赛车零部件产业、体育服饰产业、体育保健品等五大产业为主,全面提升武汉城市圈的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

4 多元化投资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武汉城市圈加强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为体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日常工作。目前,武汉城市圈已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国内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体育产业投资格局。但是,政府在体育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的特点及规律,由于体育产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加上体育产业市场又有较大的弹性,所以投资商对于体育产业项目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很容易造成大批项目开发不足或闲置等待。推动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融资多元化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体育发展投融资机制,广开门路筹集发展资金,发展体育资本市场,同时政府应牵头不定期组织银行与圈内体育产业集群的企业对话,项目推介,加强金融机构同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二,针对中小民营体育企业贷款规模小、数量多、贷款成本高的特点,可以采取利息市场化或赋予银行更多的利息浮动权,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专项贷款。第三,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集群的各种项目建设,推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可考虑建立体育产业集群投资资金,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

5 联合营销策略

联合营销是将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以使体育产业集群产生经济溢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它把各个独立的营销工作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些独立的营销工作包括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项目、赞助和客户服务等。随着武汉市体育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体育产业集群实行整合营销策略,更好地促进整个经济体共同发展。一方面,要构建营销网络,整合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资源,发挥政府机构、体育公司、服务公司和交通部门等机构的作用,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统一的联合宣传促销,形成密切合作的促销机制。另一方面,要注重区域产品整合,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强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联合营销,进一步打破地区行政分割、部门壁垒和行业垄断,促进和扩大地区交流与合作,发展体育产业协作,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实行联合营销,壮大体育产业品牌。

责任编辑 陈孝兵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 体育产业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众多的创业者利用风险资本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新浪网、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风险投资无疑为力图创业者或者小规模企业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在许多次的创业大赛中,鲜有体育投资项目中的。个中原因,除了体育投资项目选取了其他的融资方式外,在争取风险投资的进入时忽视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体育产业投入水平较低,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体育领域内存在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迫于资金压力而无法上马。风险投资是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在我国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短缺的体育投资项目可以向风险投资寻求融资机会。

1 体育产业投入水平低

1.1 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小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占GDP比重的0.2%,而发达国家同时期的这一比例在1%~3%之间。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

1.2 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水平而言,体育产业的投入水平低

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一个经济地区的经济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顺次发展。我国目前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由于地区的不均衡发展,有的地区如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将增加。从目前的状况看,体育投入的规模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

1.3 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相对于重点项目而言,非重点项目和群众体育投入水平低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对于一些非重点项目、偏冷项目、观赏性不强的项目,资金不足现象尤为突出。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中,群众体育相对于体育行政部门而言,则是不属于本部门份内该管的事。体育行政部门在精神上支持群众体育的发展,但是要把本已紧张的资金投入到跨部门、跨系统、收效慢的群众体育上,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资金短缺对群众体育投资而言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

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完善,一些体育投资项目应抨弃“等靠要”这种计划经济下的残留思想,主动到资本市场中寻求机会,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2 体育投资项目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的作用

2.1 风险投资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

风险投资是指专业资产管理组织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创建时间不长、但成长很快,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以期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或对未上市的具有潜在增值机会的中小型企业的一种中长期投资。

目前,我国风险资本在总量上已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资金仅有12亿左右。在100亿的风险资本中,具有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资金占90%,私人资金占2%,外来风险投资资金占8%,所以,大量的私人资金(如居民存款)、基金(如养老保险基金)未能加入到风险投资行列中来。

在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风险投资是从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只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的。如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89%的风险投资公司选投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的高新技术项目。这种认识背离了风险投资的本性。诚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利润空间较大,理所当然,高新技术产业是风险投资活动的主舞台。然而,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以其富裕的资金和专业化的管理参股被投企业,通过被投企业的培育成功,获取高额资本回报(而不是稳定获取成长利润),然后功成身退。所以,应该说,哪里有发展空间,哪里就有风险投资的影子。

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沉淀。

2.2 引入风险投资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2.2.1 风险投资的进入可以加速体育资产证券化步伐

体育产业资产的证券化有利于增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可以使筹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而无须向银行贷款和透支,同时降低了筹资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如果风险投资进驻体育产业,必定会迫使体育产业走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并加快其步伐。

2.2.2 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体育产业内部理顺产权关系

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阶段,产权不明晰是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企业的通病。

风险投资以其提供的资金入股,被投资企业以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入股。这种无形资产包括范围极广,可以是专利、技术诀窍,也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点子,甚至包括创业者的个人能力。风险投资在一开始就要求被投资企业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否则,后面的合作将难以为继。

2.2.3 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化

市场机制下现代化企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管理科学。体育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

风险投资给被投资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之一是参与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也称为风险投资家)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据调查,有2/3的风险投资家有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背景,另有1/3的风险投资家有金融背景。被投资企业可以利用风险投资的直接参与管理来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还可以有效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专长、经验和网络关系来克服不同阶段的困难而不断顺利发展。

3 体育投资项目赢得风险投资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投资项目是指通过向体育领域投资获取利润回报的项目,如体育休闲项目、体育竞赛项目。

成功获得风险投资并能使项目顺利实施的注意事项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分析,即策划阶段、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和签约阶段。

3.1 策划阶段,注意理顺产权关系

体育投资产权是指进行体育投资的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在产权结构当中,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它们最终共同决定了产权的运行效率,其中任何一方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就会伤害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损害产权的运行效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投资项目从选项到投资,全部由政府统一包办,投资项目无论盈利还是亏损,均由政府独家承担,体育事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支出。所以体育投资主体单一。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改革也迈开了步伐。体育投资主体从一元化向国家和社会二元化转变。所以,现有体育资产很多为国有产权,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出资人缺位现象和很高的代理人风险。

3.2 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注意设计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对投资项目的背景、基本状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真实表述和客观预测。经过商业计划书的筛选,一般只有5%的项目能进入风险投资家的调查阶段。所以商业计划书的设计是赢得风险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包括以下内容:

摘要: 简要阐述产品理念。

产品及经营理念: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你要进入的领域、所经营的产品,以及在整个商业背景下该产品的定位。

市场机会:回答产品有什么市场机会。

竞争分析:让读者知道此商业计划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了计划成功的阻碍,并设计出克服它的方法。

个人经历与技能:告诉读者项目发起人或者创业者是否有能力使该业务获得成功。市场导入策略:说明如何启动新计划。

市场发展措施:所需技术及其他设施。

市场增长计划:将表现如何使该业务持续发展。

市场退出策略:万一我们的计划失败,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以致于需要退出市场,我们也会尽量减少损失,不至于血本无归或名声扫地。

法律法规:新业务是否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法、在这个领域是否存在相关的规定等等,

资源(人力及技术)配备:我们在资源配备上要有多大的投入,如何得到这些资源。资金计划:这部分将说明新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近期规划:获得投资后,近期工作安排。

体育投资项目其产品多为服务性产品,在设计商业计划书时,一定要把盈利模式和成长途径交代清楚,避免给人留下空洞虚无的印象而被淘汰掉。

3.3 签约阶段,注意管理权限的分配

风险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参与管理。在合同设计时,风险投资家一般会要求在企业处于不同的境遇下管理权限要发生变动:当企业运行状态良好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较小;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变大,甚至会抛开创业者,接管企业。作为项目设

计人或者创业者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培育的企业双手奉送他人。所以,在设计合同时,应注意巧妙避开管理权限的变动条款。

风险投资为规避风险,一般选择分阶段注入企业。如果在第一阶段,投资项目业绩较差、或者市场前景黯淡、或者技术已经落后,那么风险投资将会终止后续投资,并进入清算程序。如果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投资项目表现较差,那么风险投资家将会接管企业,同时,股价换算比例也将向有利于风险投资家的方向发展。所以,体育投资项目争取风险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项目发起人应抨弃“临阵磨枪”的思想以及“只要把钱拿到手就好办”的想法,而应该努力把项目做好,以赢得后续投资,获得最后的双赢结局。

参考文献

1 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 鲍明晓. 体坛热点解读[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建筑工程的项目投资控制,对成本的要求非常严格,项目投资控制的应用由现代化工程项目生产的发展趋势决定,其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让企业处于优势的地位。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投资控制的具体思路,为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1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常见问题

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容易造成投资失控的问题,造成了工程项目单位的亏损,并丧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1 建筑工程主体的投资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

一是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的链条冗长,不能够有效约束预算,投资控制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正常程序,致使其投资控制的范围存在真空,“跑冒滴漏”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投资控制的时候仅仅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而对于采购及维修的相关成本支出,不够重视。三是投资控制重点放在了开工后,对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不够重视,同时不重视合理组织生产要素,导致施工后的投资控制面临“先天不足”的问题。

1.2 投资控制的运行方法和机制缺乏有效性

一是控制手段缺乏現代化特征,不仅技术工艺和设备陈旧,而且产品成本高。二是投资控制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投资控制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无法形成系统的投资控制体系。三是投资控制责任不明确,没有与经济利益结合,忽视了投资控制分析、评价与考核的工作。

1.3 投资控制观念、意识落后,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

一是投资控制人员成本意识不强,但企业对业务范围的全面覆盖需求,限制了规模效益的取得。二是应收账款的回收缓慢,增加了资金周转的成本。三是尽管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工资不断上涨,人工费用不降反升。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问题,制约着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同时对工程项目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投资控制方法,已经势在必行。

2 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思路

2.1 划分投资控制的职责

投资控制的主体是建筑工程项目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应该做到各司其职,解决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2.1.1 施工技术部门,其职责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和优化,确保编制方案的预算成本,不大于目标成本,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好技术环节节约措施,配合物质管理部门做好材料采购和供应工作。

2.1.2 材料管理部门,其职责是采购计划的编制,确保材料的采购价格低于目标成本的材料单价;材料的供应要及时,同时执行好限额领料制度,编制材料耗用的财务报表。

2.1.3 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其职责包括编制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根据施工的需求,合理安排施工的机械设备,并定时保养和维修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运转,减少其他成本的支出。

2.1.4 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施工的要求,筹集资金和合理使用资金,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对其他部门的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2.2 投资控制方案的编制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投资控制的首要工作是做好投资控制方案的编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材料设备报价和气压成本费用,确定投资控制责任目标:

2.2.1 人工成本的预算,预算的依据是上一年全部员工的工资、补贴津贴、奖金等,然后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资进行确定,包括材料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

2.2.2 材料责任预算成本的编制,鉴于材料种类多和数量大,因此可采用综合系数评估法或者加权平均法,根据材料的实际价格和种类,尽量剔除价格较高的同类材料。

2.2.3 机械设备责任预算成本的编制,确定机械设备购买的价格、租赁的价格、维修的费用、使用的期限等,将机械设备的成本降到最低,通常机械台班责任单价不适宜用定额台班的基价确定。

2.2.4 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现场经费预算成本的编制,可采用零基预算法,综合考虑各个部门各种费用的开支规模,这种方法是为了确保各个部门顺利执行相关职能,而免费提供办公费用、水电费用、燃料费用等。

2.3 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各个责任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方法手段,对部门内部的成本展开全面的控制管理:

2.3.1 人工成本的控制,包括外部人工成本控制和内部人工成本控制两个方面,但需要各个责任部门综合考虑施工各个阶段的工程特点,以便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性安排,在用工计划编制的基础上,展开施工人员的全面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而各个责任部门的投资控制要以施工计划为依据,加强投资的预控管理,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合同规定,控制非必要成本支出。

2.3.2 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投资控制总额中比例最大的环节,其控制的手段是通过材料需求计划的准确编制,对材料采购过程中的严格控制,确定材料的最合理价格,然后计算批量采购的数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材料的验收和使用工作,减少材料损耗情况的发生。

2.3.3 机械设备的投资控制,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机械设备的成本控制也成为投资控制的主要内容,需要对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以确定如何才能够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时的计费单价;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关系到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避免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而耽误施工,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2.3.4 间接费用的控制,工程项目中名目最多的就是间接费用了,包括办公费、招待会、差旅费、奖金等,关于间接费用的控制,一方面需要提高投资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工资性的支出,另一方面是财务部门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招待费和差旅费等费用的报销制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容易造成投资失控的问题,造成了工程项目单位的亏损,并丧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针对上文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投资控制体系,划分投资控制的职责,编制投资控制方案,对部门内部的成本展开全面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玲玉.建筑工程投资控制要点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2] 陈平君,程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以石油石化企业为例,从企业成立的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建立以财务为核心 的经营管理体系的意义,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含义、企业财务管理 的现状,解读了构建该体系应做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管理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经营管理体系;价值管理;财务转型

企业作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其运行包含的成本控制、 资金运作、盈利情况、投资回报等诸多生产经营环节,都 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 业越发展,财务管理越显重要。锻造百年老店,实现卓而 不群,企业必须以价值为引领,打造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 管理体系。

一、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含义

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不是狭义的以财务 部门或财务工作为核心,其深层的含义是上至企业决策 层下至基层的员工都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融入日常工作 中,全员重视企业的价值创造,从集团层面予以高度重 视,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相应的配套考核机制并持续抓好 落实。

一是价值创造。该体系的本质是价值引领、效益优 先。

二是全员参与。该体系以财务为核心,将财务对企 业价值创造的计量、测算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理念,运用到 生产经营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贯彻实施。

三是站位全局。该体系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谋 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强调财务工作站位企业全局,而非人 为突出财务部门作用、增加财务部门力量。

四是支撑决策。该体系在确保会计核算质量、提高 会计核算效率的同时,尤其注重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控 制作用,强调会计核算结果的“深加工”和“再利用”, 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具价值的财务信息。例如运用管理会 计工具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 进行分析,以及本量利盈亏平衡分析,投资决策分析,产 品寿命周期分析等。

五是动态优化。该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链 条(价值链)实行动态管理。例如,不断优化企业符合 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使产品延长价 格优势时间。另外,通过困难企业体制机制调整进行转 产、合并或人员、资产剥离等方式改革,达到增效(减亏) 的目标。

二、建立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呼唤财务管理

企业成立伊始,将必然经历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 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不同,但追求价值最 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是根本的和最高的目标。企业实 现价值最大化就是通过理财实现财富最优的过程,财务 管理的本质就是理财,可见财务管理是实现价值创造的 必然工具。

(二)现代企业管理核心在于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产、供、销、技术等 七个方面。现实企业中人事、物资、生产、销售、技术管理 往往是要么不以价值量作为必然选择,要么不具备全局 观,实施的是局部的定向管控。而财务管理则是以价值 为计量标准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价值创造目标。可见财 务管理必然是企业管理核心内容,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 灵魂,只有它能起到串联其他六个方面管理的作用,使企 业的整个管理形成合力,保障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财管管理

企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和衡量标准是创造的价值。随 着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流程的细化、产品的多元化,营销方 式和盈利模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快。究竟这些流程是否合 理,产品是否赚钱,营销方式是否持久,都要以能否创造 价值、能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来衡量,要以最少 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入。而这些都无法自动实现,只有 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才能准确判断、实现盈利,进而推 动企业发展。

(四)经营管理现状迫切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国际油价从 2014 年下半年“断崖式”下跌以来,我 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出台,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 力转换三大特征。在此大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由 单纯注重利润管理转向利润管理与价值管理并重,由注 重资产管理转向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并重,由注重资金 市场转向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并重,由注重会计核算转 向管理控制与决策支持并重,逐步实现由核算型向价值 管理型的转变,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也就 成为必然。

三、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企业在效益上行阶段容易忽视财务管理价值,注重 扩大生产和销售工作,石油石化企业在 2006 年至 2014 年初面临同样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和国际低油价下, 石油石化企业逐渐重视“以财务为核心管理体系”的建 设与运作,虽迈出第一步,但尚未实现一体化、全员化、系 统化和组织化。现对其分析如下:

一是思想陈旧。目前仅有部分企业开始真正意识到 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与作用,摒弃拼产量、创效益的老旧 观念,取而代之的是提高效率效益来创造价值的科学观 念。部分企业领导仍没有真正彻底转观念、转方式,仍然 残余着高油价时代的陈旧思维,存在产值产量就是效益 的落后思想,未能真正理解市場对产品决定权的意义,尤其在油价下跌时,买方市场对产品更加挑剔与苛刻,没有 真正完成从产值向效益的转变。这直接阻碍企业“以财 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二是功能缺失。虽然企业设置了管理会计部门,强 化了会计核算中预算等前端业务管理;利用管理会计工 具对会计核算结果进行“深加工”,但从机构设置到业务 处理尚不系统、缺乏组织保障,同时,企业对管理会计结 果的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衔接脱钩。部分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 破除任务艰巨,经济业务决策过程难以形成合力。目前, 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职责划分能较好地从业务办理方 面迅速落实责任主体。但是,彼此间也竖起了“无形壁 垒”,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管理格局,分级分段 管理容易与企业整体目标脱钩,严重制约企业“以财务 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四是人才匮乏。一些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比较缺乏。 目前,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运用大多是片段化和朴素化,其 重要原因就是普遍缺乏具备会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能 力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是系统不全。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价值管理和价 值创造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其他部门没有参与或充分参 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一方面,部分部门不知道 自身价值创造活动何在,另一方面,各部门无法形成合 力,提高企业整体价值创造能力。这就导致以价值创造 为显著特征的全员财务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四、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一是大力宣传财务价值管理理念。企业各级组织、 各级领导、每名员工都要深入领会并自觉执行财务价值 管理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创造,正所谓“三军用 命胜可期”。企业必须用心用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宣传 贯彻财务价值管理理念。

二是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企业要创造效益、 创造价值,员工的因素至关重要。通过财务管理机制调 整,释放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为 企业创造价值奉献力量。企业要牢固树立“每个部门都 是创效主体”“每个班组都是核算单元”“每个员工都是 价值创造者”的“全员财務”理念,让全员真切认识到 财务管理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业务的复杂性、价值创造的 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和落实相关工作。

三是严格落实总会计师为主体的财务管理责任制。 企业党政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摒弃唯“产值”论,加大 总会计师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的权重,在新上项目中,应赋予总会计师“一票否决权”权力。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 安排,彻底扭转“领导班子中财务老总排名最后、经营业 务安排财务老总最后知悉、业务决策中财务老总最后签 字”的边缘化局面。通过强化总会计师履职的权力和责 任来增加其对经营管理决策的话语权,自上而下推动以 财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

四是加快财务转型工作。目前,部分企业财务职能 仍以核算为主,主要反映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系“报账 型会计”,侧重对外报告服务。为此,要加快建设共享中 心,由共享中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服务协议和标准操作 流程,收集处理各企业同质化的记账、核算与报表工作, 做好资金结算、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工作,履行财务监 督职能。结合单位情况,依据岗位职责重新调整优化或 设计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对取消会计核算岗后 的剩余财务人员重新设置岗位。针对资金、资产、往来、 税务、报销、档案等业务重新设定综合运营管理岗、预算 管理岗、管理会计岗(决策支持)、经营分析考核岗、战略 与风险管理岗等。企业端财务人员要把精力放在参与管 理、分析问题上,例如研究单位扭亏的战略性前瞻性问 题,真正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强化财务信息应用。充分利用会计共享中心的 业务特点,夯实会计工作基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 务管理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深化企业业务数据分析, 加大经营大数据分析力度,充分挖掘大数据价值,从而指 导经营管理决策,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打破企 业内部信息系统繁多,衔接存在缺陷、信息孤岛、信息流 通不畅通的局限,建立企业内部云数据,容纳包括宏观数 据以及财务、生产、销售等微观数据,为经营分析提供数 据来源。构建通过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分析评价模型, 查找企业优势与劣势所在,并做出准确判断,使企业的经 营战略适时与市场实现联动。

六是完善财务过程管控体系。强化精益财务管理。 围绕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实施精益财务管理,充分挖掘和 利用现有资源,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降低成 本、提高利润。创新体制机制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构建 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管控体系。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 建立完善资本投入与资金成本相结合的责任体系,落实 资金使用主体责任,严格资本占用回报。加强资本结构 管理,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改善企业资信水平,充分发 挥企业负债的杠杆作用。完善价值指标评价体系,全面、 科学地评价投资项目,对于未达到预定投资效益的项目 及时妥善予以处理,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七是建立统一预算管理系统平台。把预算管理作为 财务价值引领的核心,在集团公司层面建立统一的全面 预算管理系统。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各事业部及下属企 业的预算管理平台各不相同,使用水平差异较大,且都有 提升的需求。应通过整合提升目前的预算管理平台,有 效促进“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对标分析及评价”的 全过程预算管理,以提升预算管理标准化水平,为企业提 高创效、增效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企业经营者到 基层班组长,都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实现全员算 账。企业领导在做决策时,首先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算全 企业的效益账。各单位与部门领导要算单位和部门的效 益账,这些效益必须与单位的职工个人效益、与部门领导 个人效益直接挂钩,形成考核联动机制。要实现内部预 算与市场的联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不但需要从数据中 找问题,还要由生产管理运行部门进行现场落实,安排生 产计划,市场销售部门去检验,再反馈,从而形成“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市场检验—反馈—再发问题”的闭环 系统。

八是强化财务风险防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最终体 现为企业效益的不确定性,财务工作需要直接面对防控 市场环境风险、财税政策风险、汇率风险、境外国家政治 风险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风险。财务信息是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反映,财务可通过预算制定 与执行的综合反映,判断在各个生产环节的问题和风险, 并配合生产部门制定各个环节相应的措施,通过经营考 核强化措施落实到位。

五、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

企业确立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只是理顺 了企业内部机制问题,而要想充分发挥该体系的作用,还 必须妥善处理财务部门同其他部门的关系。唯如此,才 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协调、高效,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发 展。

一是树立“全员财务观”。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 理体系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统合在一起,但这种统合 必须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否则各个部门之间还是壁 垒重重,难以从整体上有效发挥作用。如何转变观念? 那就是教育员工树立“全员财务观”。具体地说就是每 个部门每名员工的工作都要以价值为引领,强化效益意 识,对管理的精细程度、管理效率与效果、管理的成本与 效益进行有效平衡。同时,各部门的管理成本与效益由 财务部门测试后,由企业总裁层面进行平衡,有效解决管 理的投入与产出问题,解决好“干了再算”还是“先算后干”的问题。通过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强化业务部门 的成本管理责任,促进业务部门提高降本意识 , 推进成 本管理链条向设计、工艺、采購等源头延伸,建立以企业 价值为导向的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中心(或利润中 心),使整个企业的管理行为动因与管理效果达到最优, 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是发挥其他职能管理的作用。选择以财务为核心 的经营管理体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并不 是说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就不重要了。相反,没有其他 职能部门的功能管理,企业照样无法实现经营目标。只 不过在该体系下,人们更重视价值理念,使 HR、材料、财 产、生产、销售、技术研发等部门以算好效益账为开展工 作的前提,避免忽视整体利益的部门利益最大化现象,以 及过度管理现象。这就表明企业要盈利、要生存、要发展, 不管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如何调整,职能部门终究必须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离开了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企 业将无法正常运转,财务部门将无财可理,无账可算,何 谈效益、价值?所以企业在树立”全员财务观”后,还必 须重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

三是妥善处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企业的财务部门 应根据业务部门的现实需要,加强业务部门人员的财务 业务培训工作。尤为重要的是,财务部门应该用通俗易 懂的语言向业务部门普及财务知识,使业务部门能利用 财务知识算好自己的效益账。企业财务人员应了解基本 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业务流程,明了关键流程和关键 控制点。将财务事后控制变为控制前移,对包括可研、生产组织、销售政策等环节提出财务建议。企业业务人员 在基本掌握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要对本部门的业务建立 财务绩效基本模型。这样,一方面能及时同财务部门对 接;另一方面,能通过财务绩效基本模型控制本部门的收 入、成本费用、效益等关键指标。当今社会唯一不变的就 是事物在不断变化。财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用过时的 方法去处理新业务,要有前瞻性,结合企业的战略,加强 业务学习。财务部门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应 企业发展所需,在财务制度允许范围内,灵活处理具体事 务,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 袁绪民等 . 财务共享下财务人员的转型出路 [J]. 财会月 刊 ,2014(3).

[2] 李航 , 樊西为 .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研究 [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10).

[3] 王延昌 .“互联网 +”下的财务人员转型发展探讨 [J]. 中国 总会计师 ,2015(10).

[4] 郭晓梅 .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 ,2016.

作者简介:时云峰(1971—),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赵艳玲,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高级会计 师。

(责任编辑:朱希良)

上一篇:风险投资项目论文下一篇:项目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