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

2023-09-18

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第1篇

1 注意物理知识构建的有效性

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和到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 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能为原有的模式所容纳, 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 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提高物理知识构建的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可操作实验很多, 不管实验的难易, 都要精心准备, 哪怕是最简单的小实验, 也结合学生实际条件, 让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物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科学, 有些问题实际动手做一做, 比空洞的说教更有用;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例如在进行完光学的教学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潜望镜, 在电学教学完成后, 可以让学生课下自行设计门铃。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并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当然, 除在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进入角色, 是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学习;同时还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是否为学生的建构物理知识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2) 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

(3) 学生能否基于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 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 解决有关的问题。

(4) 学生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5) 学生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

(6) 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7) 教学是否使学生获得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与情感。

我们教后更应该走下讲台, 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 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教师的尊严和傲气, 与学生达成平等帮扶关系, 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

2 注意教学流程设计的探究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 或听教师讲授之后, 学生能够记住约20%的内容;学生对他们看到的实物现象能够记住约30%的内容;如果又听又看到实物现象, 能够记住约60%的内容;如果是学生亲自探究过的, 则能记住约90%的内容。这说明“探究式”教学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

对一个物理概念的认识, 一般需经三个阶段: (1) 感性的具体; (2) 理性的抽象; (3) 理性的具体。每讲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 总是首先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具体物理现象, 物理实例或做一些物理实验, 使学生产生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再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 抽象出本质属性, 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经过演绎的练习, 使物理的抽象上升为理性的具体, 实现应用所学概念有针对性的解决有关问题。

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物理知识, 它反映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是物理知识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现象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的归宿, 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物理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它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特殊认识与一般认识反复结合、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简单的规律要经过数次反复来掌握, 复杂的规律则要经过几个阶段的学习才能掌握。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 要本着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这样的原则。

总结这几年来的教学研究成果, 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基本流程为:

(1) 创设物理情景、展示物理事实, 启发性地引出问题,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自学, 适时适当地给予个别指点, 提出假设, 进行实验预测。

(3) 分析问题, 进行方法的指导, 制订计划, 让学生选择器材, 设计实验。

(4) 教师精心组织, 严格要求, 学生进行实验, 收集实验数据。

(5) 教师适时启发、适当点拨,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得出实验的结论。

(6) 紧扣目标, 精讲精析例题, 反思结果, 总结经验。

(7) 组织讨论, 积极表扬, 鼓励学生大胆争论, 尝试用物理语言来表达。

这七个环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鼓励他们求异创新, 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 还能促进其开放思维, 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的教后反思也要紧紧围绕这七个环节展开。

3 注意教学方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本学科的兴趣呈高度正相关,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 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 不以学习为负担, 而以学习为享受, 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好与差,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 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 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因此,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关键。

3.1 要重视导入

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 旨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导入有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物理学习;有的高度概括, 从科学技术的现代应用开始, 启发学生思考;有的则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 指导学生从不起眼的小事思考物理学的问题;有的导入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之产生学习兴趣;有的则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将学生引入课堂。教材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 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这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 物理学融进了我们的生活, 物理学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乐于探究, 注意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 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

3.2 要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甚至实验记录的表格, 都是预先设定好的, 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 这极不利于能力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我们认为, 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 完全可以让学生拿说明书去看, 实验目的、原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去找, 实验步骤完全可以让学生按实验目的去摸索, 实验表格完全可以让学生按需要去建立, 实验结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去感悟和验证。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一定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习惯, 在实验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允许学生失败, 要给学生的实验探究留下最大的空间。

现有的教材把实验分为学生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 根据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条件, 许多演示实验完全可以改为学生实验,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实验的时间。对那些还没条件改为学生实验的演示实验, 也可以让有意愿的学生来演示, 以此来增加主动参与实验的机会。

教后反思要反思课堂环境条件 (或是课堂氛围) 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 教师激情是否高涨, 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同时, 还要反思教学手段利用得如何, 课堂结构布局得如何, 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构建得如何等。

4 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 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

(1) 用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上语言应当准确、生动、感人, 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情感。教师还必须掌握课堂肢体语言的艺术:眼睛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窗户, 教师的目光和眼神, 应是自然亲切的, 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教师的面孔, 要做到端庄中有微笑, 严肃中有柔和……这些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唤起他们学习的情感。

(2) 用媒体技术唤起学生的情感, 教学内容经过媒体技术的加工与提炼, 学生容易记忆与系统掌握, 能激发兴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 活跃思维;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教学效果。

(3) 用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情感, 根据物理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强化内驱力, 增强自制力,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 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激发学习的责任感。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认真学习, 单靠培养学习兴趣是不够的, 要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激发学习的责任感。运用课后的“阅读材料”、“科学漫步”, 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 伟大的发现、科技新成就等, 使学生既开阔了眼界, 又受到了教育。

教后, 我们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 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 是否唤醒他们的情感, 促进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总之, 物理教师应积极认真学习、探索实践新课程理念, 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让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 真正成为把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让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 能成功实现让学生获取知识, 更能成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还能成功兼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让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 既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还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阐述了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 对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

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第2篇

近年来, 笔者参与了几个超高层写字楼的代甲方全过程设计管理, 发现越是有经验的开发商, 越是在设计阶段就关注项目的空间使用效率、成本控制、业主市场部门和运营维护部门的需求等, 因此在设计阶段开展的每一项研究和做出的每一个决策, 都是围绕着项目的效率、成本、招租运维需求等而进行的。下文针对超高层写字楼业主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简要介绍设计过程中的具体管理措施。

1 提高平面使用效率

超高层写字楼, 以300米左右的写字楼为例, 平均得房率一般在75%左右, 有的项目甚至还达不到70%。如何提高得房率和可租赁面积是项目业主较为关注的问题。就写字楼标准层而言, 建议设计管理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控制:

1.1 合理规划、控制标准办公层面积

针对常规的类正方形或矩形标准层的项目, 标准层面积控制在消防规范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内 (即3000平方米) , 减少标准层疏散楼梯数量以及与之配套的消防设施, 对提高得房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有些建筑因为地块形状、高度或设计风格等限制, 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1.2 对竖向交通运输系统做多方案比较

电梯群组的分区方案和平面布置方案对平面得房率有重要影响, 设计单位一般不擅长编制竖向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报告, 故建议业主委托专业顾问来完成该项工作。专业顾问首先要结合业主和国内同类型的甲级写字楼标准, 以及国际标准中关于竖向交通运输系统的参数标准来设定电梯计算参数。通过电梯平均等候时间、时隔、电梯负载率、5分钟运输能力、人员密度、人员出勤率、电梯载重量等参数设定, 计算编制多个竖向交通运输方案, 最终帮助业主选择即符合甲级写字楼标准、数量精简、造价合理, 又符合业主使用维护习惯的电梯分区方案, 并确定电梯数量、梯速指标等。该工作在在方案阶段或扩初设计前就应开展。在电梯方案确定过程中, 设计管理人员应组织各方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 结合建筑高度、平面尺度、造价等, 综合权衡选择最有利的电梯分区方案。电梯分区方案有多种形式, 如有空中大堂的中转方式和无空中大堂的直达方式, 与单轿厢电梯和双轿厢电梯可形成多种电梯分区方案。以300米左右的写字楼为例, 通过设置空中转换大堂实现接力运输, 减小高区电梯的提升高度和梯速, 进而减少电梯冲顶高度等指标, 同时不同区域电梯可以在一个井道的垂直投影面上分别运行, 可有效节约核心筒内电梯井道空间。而相对建筑高度100多米的超高层建筑, 设置空中转换大堂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

2) 选择合适的空中大堂楼层。设计管理人员要督促专业顾问和建筑师加强沟通, 即要保证空中大堂良好的视野, 又要满足电梯计算指标满足要求, 同时还要兼顾避难层 (设备层) 的位置, 故需要反复调整计算分析, 做出各方满意的方案。

3) 电梯分区方案建议考虑与避难层 (设备层) 较好结合, 以充分利用避难层 (设备层) 高度消化一部分电梯的冲顶高度, 节约更多的核心筒内使用面积给租户;理想状态下电梯机房布置在避难层 (设备层) , 减少机房检修对租户区的干扰。

1.3 优化核心筒内布置, 有效减少核心筒尺寸

核心筒尺寸大小受制于诸多因素, 如电梯及电梯厅、疏散楼梯及前室、机房、管井、卫生间、茶水间等布置以及结构受力计算要求。故在方案和初步设计前, 设计管理人员要督促建筑师对电梯群组的布置方案要做多方案比较, 做到占用面积经济、使用高效;电梯群组尽量布置在核心筒内, 一方面可以争取更多核心筒外的租赁面积, 另一方面也可减少超高层建筑楼板大开洞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 设计管理人员要及时将业主的特殊功能需求及时传达给设计人员, 通过设计任务书或会议纪要的形式予以明确。通过反复推敲设计, 让业主要求的所有功能准确落位, 并尽量减少使用效率不高的辅助通道及过度空间的面积, 并尽力做到租户区与后勤功能区的相对分离、互不干扰。

2 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业主的青睐, 尤其通过强化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使设计阶段的每一项重要技术方案都辅以相应的成本分析, 使业主决策更趋理性、合理。下文就设计阶段的一些造价控制案例展开陈述:

2.1 通过设计模块的标准化实现造价控制

以幕墙为例, 超高层建筑的立面造型一直是业主关注的重点, 而幕墙的建设成本在整个项目的建安费中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故如何实现幕墙方案的经济、实用与建筑美学之间的平衡, 是一个耗时耗力的难题。通过建筑师和幕墙顾问的紧密配合, 如在前期设计中, 制作建筑模型、幕墙模型, 帮助业主初步确认建筑立面方案;在幕墙招标文件编制阶段, 又通过制作1:1的幕墙视觉样板还原建成后的实样, 帮助业主和建筑师直观感受外立面造型、幕墙构件尺度、玻璃选型、室内空间感等, 以便设计师及时调整、优化立面设计。

标准化是控制造价的有效手段, 故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标准化的幕墙单元模块来实现立面效果, 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如本人参与的一个超高层写字楼项目中, 建筑师希望立面金属装饰肋条呈现出蜿蜒向上生长的树枝状效果, 考虑到立面效果和幕墙成本两方面的因素, 设计管理人员要求建筑师和幕墙顾问通过几个标准肋条模块的组合变换, 拼接出生动有序的曲线造型。幕墙装饰肋条的经过反复优化调整, 以及精确的几何定位, 最后基本实现了建筑师预期的立面效果。

2.2 运用造价分析辅助系统方案比选和设备选型

造价分析作为辅助手段, 服务于设计阶段的每一个专业和每一个重要的系统比选和设备选型, 如垂直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体系、超高层写字楼配电方式、空调冷热源及末端形式的比选等等。下面就举例说明造价分析在系统比选中的运用:

1) 寻求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建筑美学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本人建议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启动结构型式的技术经济研究, 如对设计单位提出的通用系统、混合系统、巨型框架、巨柱系统等不同结构方案的结构受力特性、超限评审难度、对施工工期的影响、造价对比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如确定采用某一种结构方案后, 再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如对不同柱距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等方案进行分析, 使结构方案与建筑方案完美结合, 如框架柱柱距与外立面幕墙模数相协调, 尝试利用结构柱作为建筑立面效果的一部分、协调结构柱与建筑幕墙的进退尺度关系等, 同时再次开展不同结构型式的造价分析, 帮助业主理性决策。

2) 寻求竖向交通运输系统方案的实用高效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 选择不同的竖向交通运输系统方案, 会造成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成本差异。由专业顾问对不同电梯方案进行运能计算分析, 投资控制单位配合编制电梯造价分析报告, 业主则需在甲级写字楼电梯参数和电梯造价之间作权衡, 最终做出符合业主价值观的决策。本人参与的超高层写字楼项目, 业主最终选择了部分区间电梯的负载因素稍微超80%、其他电梯参数满足要求、但电梯整体造价居中的方案。

2.3 在设计阶段为控制设备采购成本做准备

避免设备采购品牌的唯一性是控制造价的有效手段。以电梯采购为例, 在设计阶段就要求机电顾问负责收集市场上主流电梯品牌的技术参数, 作为设计的依据, 保证设计预留的电梯井道尺寸、底坑深度、冲顶高度、机房高度等土建尺寸能同时满足三家以上同档次电梯厂商的要求, 通过有序竞争, 采购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3 设计阶段重视业主相关部门的意见

业主营销部门以及物业部门作为负责项目后期推广和使用维护部门, 提前介入设计, 是设计管理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在设计阶段积极消化后期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能有效减少今后设计变更、工程变更以及竣工后的整改工作量,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1 关注潜在客户的需求

业主营销部门关注的重点是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定位、是否满足客户需求, 能否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通过长期与潜在客户的接触以及对整个写字楼市场行情的调研, 业主营销部门会对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建造的甲级写字楼提出不同的要求。

1) 根据项目定位确定标准层租户分区原则。比如, 在写字楼租赁市场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下, 项目目标客户为中小企业客户, 标准租赁层一般会被要求分隔成200~400平方米的几个小单元, 天花吊顶方案、风口的位置、灯带敷设则要与租户分区相一一对应。也有的业主提出土建交房时按大空间交付, 但需按虚拟租户分隔做机电设计, 以满足今后业主招租的灵活性,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更要仔细研究, 保证在两种情况下消防疏散都能满足规范要求。

2) 净高尤其是标准层净高, 是今后业主招租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阶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BIM等手段及时进行管线碰撞检查, 对最不利点进行净高分析, 对有问题的部位协调各专业通过结构优化、机电管线尤其是空调风管的走向调整、风管截面尺寸优化等手段, 共同协作满足净高要求。

3) 考虑为潜在大客户预留客户专用柴油发电机的安装空间, 同时考虑设置好油路和烟囱通道, 为今后大客户自行安装柴发预留条件;考虑为潜在金融大客户预留专用强弱电垂直通道等等。

3.2 重视来自物业部门的意见

成熟的物业公司积累了较多项目后期运营维护的经验, 会对设计提出很多具体、繁杂的要求和意见, 设计人员普遍认为物业意见过于细节琐碎, 较为抵触, 但是这些意见又确实和今后的运营维护息息相关, 在设计阶段考虑得越全面, 后期改造量越小和使用起来也越方便。如:

1) 在设计阶段提前考虑今后大型设备维修、更换的运输通道等。本人参与的项目中, 针对设备运输方案做了一系列研究。设计师和机电顾问首先梳理出水电暖各专业主要设备及散件的尺寸、重量等基本参数, 与货梯的载重量、开门尺寸、轿厢尺寸以及电梯井道尺寸等进行匹配, 优先考虑利用货梯或其井道进行竖向运输, 而如冷却塔整机等大型设备的更换则结合考虑拔杆运输;水平向运输通道需要与建筑专业加强沟通, 确保汽车坡道净高、走道净高以及转弯半径等能满足设备及其散件运输要求, 最终形成一份设备运输策略报告。

2) 标准层机房及管井的检修门应开向后勤走道, 以减少日常巡视以及设备检修维护对租户的噪音干扰。

3) 屋顶考虑设置维修动力电源, 以及便于夜间作业的维修照明灯具;另考虑到清洗外墙, 屋顶考虑安装水龙头及一定数量的缆绳挂钩;维修人员因巡视、检查、维护保养而需穿越的屋顶设备管线区域, 应结合具体设备和管线安装情况设置金属检修马道等, 防止踩踏造成桥架、管道等的损坏。

4) 地下湿式垃圾房考虑单冷空调。

5) 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停车道闸不应设置在坡道上, 以防车辆溜车。

6) 室外污水格栅检测井旁侧安装水源便于清洗, 并留环卫公司清污车辆通道。污水格栅检测井以及室外水表井建议布置在绿化带或较隐蔽区域等等。

4 结语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技术和管理问题, 本文限于篇幅, 仅选取了超高层写字楼设计中业主关注的一小部分问题做了简要介绍。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代甲方设计管理工作, 对业主关注的问题有较为直接和深刻的体会, 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 让我们的设计同行们重视业主需求变化, 在设计和设计管理中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

摘要:本文针对超高层写字楼设计过程中业主关注的问题, 比如提高平面使用效率、强化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以及业主其他部门意见等, 从设计管理角度用案例阐述具体解决方式, 为其他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写字楼,使用效率,造价控制,设计管理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第3篇

一.不要误把友谊当爱情。二.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三.不能片面的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四.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11.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2.我国《婚姻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结婚 。家庭关系 。离婚。(结婚的法定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离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二是.诉讼离婚,是指一方面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 13.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1)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但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走程序,不愿协商的,可以申请调解。(2)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4.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1)申诉 (2)控告(3)仲裁(4)诉讼2.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 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歧视性和关键性环节。}4.行政执法的主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另一类是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主要有:工商、公安、税务、物价、环境保护、食品卫生、、、、、、6.社会主义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当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7.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督体系与制度包括:(1)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2)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切实保障坚持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3)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4)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完善司法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10.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文化安全是指一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文化制度,独立自主的控制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1.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1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13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1.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地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平等权、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特定主体权利。 8.我国的国家机构:(一.)全国人民大表大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9.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公平原则 四是诚实守信原则五是禁止权力滥用原则。15.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除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17.刑法的概念和原则:一是罪行法定原则。二是罪行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18.犯罪概述:犯罪构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18.道德交通安全法中基本原则:依法管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19.处理劳动争议的四种途径协商:协商解决、申请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三、简述犯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四、消费者基本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

十、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中的离婚:离婚的原则: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离婚的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离婚只是从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并不因此而消除,无论子女由哪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故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2.讲法理中的理由要求:讲法律 讲证据 讲程序 讲法理.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密的;理由必须有法律的依据;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十

四、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十

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第4篇

北京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姓名:王磊胡久华刘小英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

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科学素养

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分)。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分)

2、探究式教学

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科学探究活动(2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分)

3、活动表现评价

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2分)

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

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要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为模块、学分制,共有8个模块,分为2个必修和6个选修。必修为化学1和化学2,共4学分;选修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达到6学分(2分)。

这样的课程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必修模块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例如比较喜欢文学或英语的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生活,满足生活中需要的化学知识;喜欢化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化学等。(3分)

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和概念理论知识的体系。 答题要点: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主要是按照族来组织的,例如高一学习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高二学习氮族;有机化合物知识主要分为两大类:烃和烃的衍生物,分别从典型的具体代表物的学习上升到类别。(2分)

概念理论知识主要是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一是考虑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一是考虑学生的认识顺序。主要的体系为:

高一: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键),

高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含平衡常数、盐类水解、中和滴定、电离度删)

高三: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含金属晶体),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配平、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离子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电解原理等。(3分)

三、选择高中化学的核心化学知识,可以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也可以是概念理论内容(如氯气的性质、金属钠的性质、苯酚的性质,化学平衡、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等),将其设计成一课时的教学,进行相应教学目标的射击,教学过程的设计(引入、展开、结束)及板书的设计。要求尽可能体现现代化学教学的特色。(25分)

答题要点:

教学目标:要求能根据具体内容,从三个维度设计较合理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节课中核心的化学知识,主要是知识重点

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加工等。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环保意识,合作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等。

教学目标6分,没有写出三个维度扣3分,内容不合适再扣分。 教学过程:要求设计出引入、展开与结束。能够体现教师的主要活动、学生活动、学生组织形式。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体现不同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现代化学教学的特色体现为:探究活动、小组合作、驱动问题线索等。

教学过程13分,引入与展开阶段各3分,展开阶段7分,没有体现现代化学教学特色,根据具体情况扣分。

板书设计:各级标题层次关系合理,体现核心内容,如果有错别字或化学方程式错误要扣分。板书设计占6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姓名:王磊胡久华刘小英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

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双基

答题要点: 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3分)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知识,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基本技能除了包括传统双基中的基本技能外,还有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2分)

2、档案袋评价

答题要点: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分)。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2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教师根据档案袋中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2分)

3、探究式教学

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分)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分)

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

1、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答题要点:

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化学。采取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

在内容上,选择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必修模块的定位和作用,必修教材的内容面广而难度较低,为的是给学生学习其他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内容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分)

在体系上,元素化合物知识打破了原来的以族和周期为组织线索的方式,采取是核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织方式。概念原理知识的编排考虑学生的认识顺

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再结合概念原理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编排,在必修化学1中主要是电解质与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放在主要元素化合物之前,作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理论基础。在必修化学2中,主要有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主要是在必修化学1的基础上提升对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认识。(2分)

在呈现方式上,采取以栏目和正文结合的方式,附加各种精美的图片,从而引导教学方式的改变。学习活动性栏目如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等,资料性栏目如身边的化学、化学与技术、化学前沿等。(1分)

2、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要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为模块、学分制,共有8个模块,分为2个必修和6个选修。必修为化学1和化学2,共4学分;选修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达到6学分。(3分)

这样的课程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必修模块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例如比较喜欢文学或英语的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生活,满足生活中需要的化学知识;喜欢化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化学等。(2分)

三、选择高中化学的核心化学知识,可以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也可以是概念理论内容(如氯气的性质、金属钠的性质、苯酚的性质,化学平衡、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等),将其设计成一课时的教学,进行相应教学目标的射击,教学过程的设计(引入、展开、结束)及板书的设计。要求尽可能体现现代化学教学的特色。(25分) 答题要点:

教学目标:要求能根据具体内容,从三个维度设计较合理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节课中核心的化学知识,主要是知识重点

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加工等。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环保意识,合作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等。

教学目标6分,没有写出三个维度扣3分,内容不合适再扣分。 教学过程:要求设计出引入、展开与结束。能够体现教师的主要活动、学生活动、学生组织形式。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体现不同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现代化学教学的特色体现为:探究活动、小组合作、驱动问题线索等。

教学过程13分,引入与展开阶段各3分,展开阶段7分,没有体现现现代化学教学特色,根据具体情况扣分。

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第5篇

张淑燕

南通市跃龙中学

在探讨这部分内容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一段讲话:“最近到学校与教师们做“共同备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第六段,也就是父亲买橘子那一段,讲授或者讨论,观察如何仔细,描写如何具体,人物形象如何生动,让学生形成对父爱的一种体认。课的最后,都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父爱伟大”,“父爱、母爱深情似海”等等。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也去观察,也去描写,也写心目当中的父爱。让学生体认父爱,这很好。但是,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

我们在讲《背影》时,是否也这样教或曾经这样教过?再或者是否也存在备课时对文体的重点难点把握不足这种情况呢?大家都知道,一节课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与败。本部分内容,我们就主要探讨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及如何根据学情来突破。

首先我们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设计。现在主要的观点是需要依据单元、文体和学情等三个方面的特点来定。

一、依据单元特点

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式结构编排的,一篇课文究竟重点教学什么内容。那么就需要把它放在整个单元里进行考察,应该“瞻前顾后”,看到这篇文章的前后都有些什么文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课文形成了怎样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具有怎样的目标设定,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肩负着怎样的课程、任务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例如《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春望》等文章,编排在“爱国情怀”单元,那么教学重点难点就要确定为与“爱国情怀”有关的内容。如教学重点确定为“爱国情怀”在文中如何体现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等。

二、依据文体特点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阅读是对某一特定文体进行解码、解释的具体行为,是一种文体思维的活动。文体不同,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难点都会有所不同。本部分依据八上第二单元的特点主要与大家共同探讨散文、诗歌、小说、实用文体的重点的确定。

对于不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各类文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对此很多论坛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于散文的教学重点,明学圣的论文《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四个着力点》中指出,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是处理好四组关系,找准四个着力点。一是处理好文类共性与文本个性的关系,在文本个性上着力;二是处理好事实与情感的关系,在情感上着力;三是处理好文本内与外的关系,在文本内着力;四是处理好体式与学情的的关系,在两者的交集点是着力。

尤其是第二组关系稍作展开。散文是作者抒发自己对事物态度、看法、情感的文类。散文中会写到一些事实,即人、事、物、景等,但写事实不是目的,通过它们表现出的作者的态度、看法、情感,才是写作的意旨。所以,体悟作者独特的态度、看法、情感,才是散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那么前面王教授提到提《背影》,问题所在就非常清楚了。

林语堂说过:“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如何确定恰当、适宜的诗歌教学重点难点呢?我们不防从诗歌的四个主要特征说起。一是功能特征。抒发情感、直视生命意义是诗歌最本质的目的和功能特征;诗歌教人远离功利、世俗,与这个本质有关。二是表达特征。诗歌依靠形象思维创造意象是诗歌的表达特征。跳跃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都与形象思维有关。三是声音特征。形成节奏和韵律是诗歌 显著的特征,诗歌的分行、有韵脚、复沓等形式,都是形成诗歌节奏所需要的。四是文字特征。语言凝练、精致是诗歌显著的文字特征。

有名家也曾说过,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古今中外没有无意象的诗歌。由上来看,是否可以把意象作为切入点,把诗歌的重点定在通过分析意象、发挥想象力,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抒发情思的以及对名句的深入理解上。难点就定在如何体验诗人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记入自己的情感内存,去理解人生,远离功利、世俗,形成崇高的人生追求。

2 至于小说,重点难点应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是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不过值得说的一点是,我们以往流行的一种“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分析方法,已被孙绍振教授否定。孙教授提出: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关键就是写出人物间的情感“错位”;人物间的情感“错位”是认识小说的根本。分析小说重点就是分析人物间在情感上的既对立又重合的矛盾。以《最后一课》为例,好就好在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间的心理错位。一个贪玩的小学生本是怕老师的,但后来却四次称老师是“可怜”的人错位,这样就引出四次“可怜的人”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深深的理解和爱国之情。再分析韩麦尔对小弗郎士的情感错位,小弗郎士迟到,背不出书,本应遭到老师的批评,然而韩麦尔先生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很温和,反而责备自己和家长,这种错位深刻反映出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自责,对孩子的爱及寄予的期望等。

实用文的阅读与理解可以得其意而忘其文。在阅读中实用文的功能应是这样的:(1)当作样本或者例文,帮助学生阅读,或者指导学生学会应该怎样阅读。在学生理解文章说了什么的基础上,帮助或指导学生对所涉及主题的认识。(2)如果学生能理解文章,或者有些地文不甚理解,但老师认为关系不大,可以利用选文讲的东西或从一点出发,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对所涉及的主题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依据学生特点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封面上有一段话,这段话在文中后面的插图中再次出现。孙先生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学生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王荣生教授也说过一段话:“学生已经知道的,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认为需要的,是这堂课里重点要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对理解这篇课文,对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

孙教授与王教授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所以必须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目前,了解学情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1.备课时根据文章特点凭自己的理解揣摩学情。

3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2.采取“设计预习导学案”的方式。

上课前老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导学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自己先学会,并通过它反馈已经会了多少,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做好后,老师要仔细批改“设计预习导学案”,整理学生问题,整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一篇课文的重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所得。更重要的部分是,根据学情了解到的,“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学生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

以上主要谈的是重点问题,其实难点主要落在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难的一般不是选文本身,而是通过选文的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理念联系实际

《枣核》重点难点的分析:

1.依据单元特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2.依据文体特点。这篇文章是散文,要能分析出文章是如何表现“友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的。如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3.依据学生特点。因本文比较浅显,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是学生“一望而知的”,所以不必做为重点,提及一下即可。品味朴实语言则是学生“一望而知,而感觉到又说不出来的”内容,如注意“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中的“手栽”一词;还有“你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 4 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有必要作为重点学习。至于“以小见大”的手法,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如《一面》,但距离学生真正会运用这种手法写文章,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把这定为难点。另外,阅读本文,学生比较容易读懂爱国情怀,但因文中所叙之事距学生生活较远,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差距,可以把“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作为难点处理。

这样《枣核》重点确定为:1.品味萧乾先生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确定为: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掌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确立了重点难点,关键还在于如何依据学情突破。那么如何突破呢? 首先课前让学生填写“预学案”,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分析。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本文通过捎带几颗枣核表现作者对故土的依恋,除此之外,还有思乡之举吗?请列举,并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手栽”,引导学生想象“友人” 的形象,想象友人开车,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的情形。进而品味萧乾先生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至于“以小见大”这一难点的突破,可以联系琦君的文章《春酒》的阅读,学习以“小物件见大”的手法。(以小见大手法,还可包括以“小人物见大”“以小事件见大”“以小细节见大”等),请学生课后练写小片段,运用以“小物件见大”的手法。

《春望》重点难点的分析:

1.依据单元特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2.依据文体特点,通过分析意象、发挥想象力,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抒发情思的。本诗的意象有国都、山河、草木、花、鸟等主。运用了对比和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含义。3.依据学生特点,意象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但把“国破”与“山河在”对比手法是部分学生“感觉到但又说不出来的,”“花”与“泪”,“鸟”与“惊心”则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对比和乐景写哀情手法可做为重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则是学生“一望而知,而又一无所知的”对于“时”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 理解错误,诗人与“花”“鸟”“泪”“惊心”的关系有部分同学理不清。所以对名句的理解也可作为重点。而 5 诗人的爱国情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那么爱国情怀要提及,但不做为重点。但因为距学生生活较远,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差距。可以把“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怀”作为难点处理。

因此《春望》重点确定为:1.了解对比和乐景写哀情等艺术手法。 2.深入理解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蕴。

《春望》难点确定为:体会诗人的的感时恨别、忧国思别的感情。 如何依据学情突破呢?

对于重点1和2可通过抓主问题的方法来突破。从题目中的“望”入手,提问诗人望见了什么,又望不见什么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望见的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来体会;乐景写哀情可把“恨别鸟惊心”与“明月别枝惊鹊”相对比,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手法;对于“时”的理解,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形式美的特点----对仗,进而分析“时”与“别”对应,“别”是“与家人的离别”,那么与之对应的应是“国家的时局;还可运用“知人论事”的方法,适时引入背景的介绍。至于难点的突破,可把诗人的这种感时恨别、忧国思别的感情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相联系,感受古代文人崇高的爱国情怀。

补充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及突破。

有关文言文的教学的探讨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做为一线教师所能作为的主要是自己的课堂,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确我们所教的“这一课”文言文到底重点教什么,对学生而言,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注重学生习得的规律,在课堂中采取相应的方法,实施以学定教。

“文言文”中的“言”主要指字词句,“文”主要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那么重点教“文”还是“言”呢?文言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传承在古代文化。文字,文学,文化到底哪个作为重点呢?特级教师褚树荣经过探索明确提出从按学定教角度看,“初中学生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捎带文章艺术章法的初步鉴赏,文化的渗透点到为止。”也可可依据上文介绍的依据“单元特点”“文体特点”“学生特点”来做为文言文重点的补充。

6 明确了重点还有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对于重中之重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如何实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在语言学习中,习得比学得更重要,学得只起辅助作用。”“学得”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习得”是一种下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很明显对学生来说,习得的重要意义在于“下意识地掌握”。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下“意识地掌握”,就必须给学生时间阅读,反复、沉浸其中地读。让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切身地感受文言,体验文言,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文言素养。真正改变学生“怕学”文言文,老师“苦教”文言文的局面。

要做到让学生沉浸其中地读,老师必须准确地分析所教“这一篇”文言文,学生的“一无所知”之处和“一望而知却又无所知”之处。然后从学生感受、体验角度出发,适当地引导。如余映潮老师执教《三峡》时,打破了 “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沉闷习字方式,敏锐地发现这篇文章的用词之妙,带“山”字旁和带“氵”字旁的字很多,奇兵突起地设计了这样的识字教学:请学生尝试趣味识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带“山”字旁和带“氵”字旁的字,并想一想各自的意思。学生则通过“找”“圈”“想”和“说”的活动,下意识地掌握了生字的意思。再如余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指导学生有味地变形阅读。学生在余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活跃地将只有一段的文章试着分为两段、在段、四段来读。通过师生合作讨论交流,学生下意识地体验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起承、转、合”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练。

《晏子使楚》首先是一篇文言文,褚树荣教授明确指出学习文言文“初中学生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文言文词句理解与积累。肯定是重点。另外,依据单元特点,被纳入“爱国情怀”单元,自然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也是重点之一。再者从文体角度分析,《晏子使楚》是一篇文学作品,感受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形象也是重点。第四方面从学情看,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的”是部分文言词句的理解。尤其是本课涉及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及个别句子的理解等。这是必须做为重点的。

最后根据学情来看,学生“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是晏子的机智善辩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即学生知道晏子是机智善辩的,甚至也知道运用了类比手法。但不知道此处类比手法,其实妙在用“橘”与“枳”作比后,原因归结为 7 “水土异也”,从而推断出齐人入楚为盗也是由于水土不同。这是十分巧妙之处。因为这样既表明了即使是齐人入楚为盗,也不是齐国人的问题,也没有把锋芒直指楚王,而是指向了楚国的水土问题。带有了几分幽默了。表面上避开尖锐的矛盾,而其实柔中带刚,此处的“水土”,已然指向了楚国的社会风气。那么可以把“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形象”这一重点分开来,把晏子的机智善辩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做为重点。另外“政治家与外交家的风度”,也属于学生把握不太准的地方,学生能找到风度表现在机智善辩,沉着冷静,往往会忽视“避席”这一细节体现出的有礼有节,与楚王“视”的骄横无礼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晏子的风度。

学生“一望而知的”就是晏子的爱国情怀。但那么爱国情怀要提及,但不做为重点。但因为距学生生活较远,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差距。可以把“学习晏子面对侮辱时的沉着冷静”作为难点处理。

《晏子使楚》重点:1.文言文词句理解与积累。2.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

难点:感受学习晏子的爱国情怀和面对侮辱时的沉着冷静。 确立了重点难点,关键还在于如何依据学情突破。那么如何突破呢? 文言文词句理解与积累部分中的词句的理解,主要放在“预学案”中,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主动学习,另有不理解的可以主动质疑。上课主要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这样符合学生的喜欢探究的心理,还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有学生没提出的而老师又认为是重点的,穿插在文章理解中讲解,这样让学生下意识地掌握了重点。

重点2的突破可先问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让学生有成就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追问”的形式,逐步深入,这样打破了学生内心的平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

关于难点的突破,可列出面对侮辱时常见的三种心理及理由。如怕,理由: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骂,理由:士可杀,不可辱; 驳,理由: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让学生比较中学会应对。也可适当拓展,如展示部分体现周总 8 理爱国情怀和机智沉着的外交小故事,也可列举歌德巧妙回击反对他的批评家的事例(这个事例更生活一点)。借此帮助学生感受学习晏子的爱国情怀和面对侮辱时的沉着静。也可把此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晏子的形象。

推荐文章:

余映潮的课堂实录《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董水龙老师的《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

参考文献:

王荣生.《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孙绍振.《名作细读》

徐泽春.《小说欣赏基础:小说分析的钥匙》,《语文学习》2012年,第5期,第4页。

褚树荣.《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渗透”》,《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第52页。

余映潮.课堂实录《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杨联.《把握文本特质,切中核心价值,实施以学定教》,《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5B,第9页。

教学设计的重点范文第6篇

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其他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

一、二级公路)、集散公路(三级公路)、地方公路(四级公路)分四个等级。这样突出了使用功能,便于选用,便于选用,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便于交流。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的汽车及列车。车高:一般以载重汽车及半挂车的高度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的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度。车宽:一般2.5m。车长:载重汽车的长度为不超过12m。

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各级公路按地形条件的差别,从20km/h到120km/h。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用一年的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指的是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交通预测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宜作为具体设计的依据。

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通行能力是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二.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牵引力必须等于汽车运动时各项行驶阻力之和。充分条件: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

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度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后备牵引力。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竖向反力的比值μ,决定了汽车横向稳定性的好坏。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三.直线的最大长度:20V(V:设计速度,km/h)。直线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之间:不小于6V。2.反向曲线间:不小于2V。

道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该小于道路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否则不利于道路的排水。

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包括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是指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的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影响小,仅有路面的摩阻力就可以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此时不需设置超高。

除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处,其余各级公路在其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消除了离心力突变3为设置超高和加宽提供过渡段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美化线形。线:ρ*l=C= A^2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大小需要考虑:1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下标)=v^2/(Rt),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得过快,将使乘客有不适的感觉,取Ls,min=0.036V^3/R。2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Ls,min=V/1.2。3超高渐变率Ls,min=BΔi/p。4视觉条件R/9≤Ls≤R。 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汽车在单车道或有明显分隔带的双车道上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至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需的距离。3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从驶离原车道开始,在对向车道上完成超车,再回到原车道止,所需要的安全距离。

行车视距标准: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二、

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

四.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根据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安全行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

最小纵坡:挖方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良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称为最小纵坡。由①路基的纵向排水; ②路面的纵、横向排水确定

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平均纵坡:指由若干坡段组成的路段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衡量线形质量的重要指标,目的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地行驶的限制性指标。

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I=√(i22h+i) 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主要影响因素是行车视距问题1.(1)L≥S:采用停车视距Lmin=S2Tω

/4 ,R2采用会车视距L2= S2

min=ST/4min= SHω/9.6 ,RminH /9.6。(2)L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最好是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

线内,即平包竖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7设置竖曲线

五.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

的部分。路幅布置类型1)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开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类型: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

平曲线的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m

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超高的过渡形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适用于新建工程。b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c绕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过渡: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边缘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超高值: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新建公路的路线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

二、

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处边缘高程;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设计高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

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横断面设计步骤: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2填写路基设计表3示出土石界线4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戴帽子5计算横断面的填挖面积6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横断面设计成果:两图两表,即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与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土石方调配…在半填半挖的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量。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平均运距: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 借方数量

六.山岭区选线路线特征:走向:顺山沿水方向和横越山岭方向。顺山沿水的路线,按其线位的高低,从低到高又可分为沿溪线、山腰线和山脊线。路线布设时一般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才是横断面和平面 沿溪线是指道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河岸的选择2线位的高度3桥位的选择

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河谷及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垭口的选择2过岭高程的确定3展线布局:越岭展线的形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八.交通岛类型: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安全岛、中心岛

交叉口的类型:1加铺转角式2分道转弯式3扩宽路口式4环形交叉:在交叉中央设置中心岛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车辆行驶方式不同,交错方式也不相同,交错点的性质不同。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处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渠化交通:在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R=V2

/127(μ+-ib) 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题样

一、填空题

1、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二、

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0、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11、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均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

二、

三、四级公路为(路基边缘)标高。

5、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设计标高)的控制,(设计纵坡度)和(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

二、

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5%)和(5.5%)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

二、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横向力系数

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回旋曲线

1、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 2%

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1:1:1

3、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4、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行程。C 6s

5、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向距离。C行车轨迹线

6、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D 直线段路拱横坡度

1、

二、

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路基边缘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C 曲线长

6、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B下坡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排水要求

10、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B 10m

1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D 平、纵、横

三、名称解释

1.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 3.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1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4.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上一篇:鼓励学生的名言范文下一篇:企业见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