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范文

2023-09-16

教学目标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

赵亚夫(1959~),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

关键词:历史教学,目标,意义化,内化,简化

教学目标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枪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成一线,不能马虎。从教学过程看,它是一课之魂,目标模糊如同混沌无窍,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从教学效果看,它是一课之准绳,目标繁复如同赘尺,虽有形制然实不能有价值的规矩。因此,我们理应给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以应有的答复。

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共性与差异

人的行动皆有目的,或围绕生存、或针对生活、或赋予其生命意义。所谓“目”,即目之所视之处,所谓“的”,即为预定欲得之结果,抑或意之所趋向。凡教育的目的,无外发达善义和磨炼技艺二途。然而,目的终究属于大的规划(欲得的结果),而且,为求尽善及其为此所谋求的技艺对象,又都受制于对善义的不同理解,因此达成教育目的的目标(活动目的之所在)往往各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一项教育任务时,既要厘定好教育的目的,又要找准教学的目标。

作为一线教师,虽然最直接的任务是“如何教好书”。可是,“教好书”是有先决条件的。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科的了解深度(主要通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对教学的掌控能力(主要指教学设计能力)。因此,设计课程亦即把握标准,把握标准亦即设定目标,设定目标亦即有实在的教学。过去,依照这个逻辑“做教学”似乎也不难。现在,则有相当的难度!其一,在我们熟悉的教学目标之上多了一层课程目标;其二,由理念指导教学,甚至有理念至上的倾向,教学目标则被赋予了太多的义务。怨不得教师常常要问: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教学目标才更为经济、有效?追本溯源,让我们先看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

教学大纲(syllabus):“是年代最为久远的教学工具。作为工具,教学大纲使得有目的的学习的组织与结构能在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学大纲作为纲要被定义为各门教学的组织性文件。在一些教学体制中,教学大纲是结构严谨、具有权威性的手段,它们控制着教师与学生所做出的决策的数量。在其他一些教学体制中,它们只是一些非正式的文件,只起一般的指导作用。”其形式多种多样,篇幅可长可短;构成课程结构,规定课程要素,诸如特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范围和程序)、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教学大纲既可以为学习者编制,也可以为教师编制。

在英文中,syllabus(教学大纲)与standard(课程标准)在结构、功能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故而,上述解释也适用于课程标准。不过,依照新课程的新理念将二者区分的话,课程标准或许在性质上,更强调指导性,其规定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不能用经济学、法学中的“标准”含义来比对。在我国,standard其实更接近“general”这个词,应该是指对教学内容比较全面的,并具有普遍的抑或“通则性”的规定。与国外的standard在性质方面不尽相同,国外的standard更为刚性,syllabus反倒是弹性的。

事实上,无论我们沿用“大纲”的说法,还是更换为“标准”的概念,作为国家颁布的教学文件,其中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都是对这门课程在学习内容和学业成效两个方面所做的规范。所谓“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就是指教学内容和评价两方面的通则。指导性文件中表述的目标,也都是“课程目标”,是与理想的学科教学目的——课程目的——紧密联系的。无论你把课程标准说成是“最高标准”还是“水平标准”,都是从课程的角度规定的“理想标准”。如今的《标准》较过去的《大纲》更强调了“应然”而非“实然”的水平,所以“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才显得尤为重要。至于《标准》的编制是基于内容、水平还是机会,那是专家们讨论的问题,作为教师可以不去考虑。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不能将课程目标直接下移到教学目标(特别是课堂教学目标),因为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乃至具体的学习环境加以生成和细化。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把课程目标当成教学目的看。教学目标主要指操作性目标,再进一步便是习得目标。前者是对课程性质、功能、内容方面的规定,后者与其强调它是对前者的具体的呈现与实施,不如强调它的明晰性、可控性、可测性对前者所起的有益作用。否则学科价值依然会模糊,教学依然缺乏魂灵,学习效率依然较低。比如:

(一)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国独立政治中的重大事件,能说出《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列举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他在美国上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编写有关独立战争过程的提纲,逐步加强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华盛顿是否创造了美国历史”,初步学习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意义。独立战争不仅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创造了一个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体现了时代的进步;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认识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显然,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华盛顿、《独立宣言》),了解一定的逻辑分析方法(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具有初步的感知历史的能力(阅读、表达)等,是具体化的“课程目标”。试比较“内容标准”和“教学目标”:“简述”的基本内容是“能说出”;“初步了解”已被提升为“初步分析”;“讲述”以阅读和表达能力为中心;“评价”则以“正确、客观、全面”为标准。从“三维课程目标”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标准”由“了解”跳跃性地升级到“认识”;这种试图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目标统一起来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其一,“内容标准”中的“简述”“了解”“讲述”“评价”本身缺乏条理性和确定性。比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重点究竟是什么?从“标准”看无疑是华盛顿这个历史人物,而不是独立战争,独立战争和华盛顿成了两重关系。上述四个行为动词

的关系是什么?“标准”的重点是偏移了。“三维目标”的关系是什么?“了解”“初步分析”“列举”“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讨论”“认识”实际上互不搭界,且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水平大大高于前两个目标,迫使教学中若不是说教,就很难奏效。其二,把“内容目标”当成“课程标准”,造成了上述作茧自缚的结果。其三,机械地运用“三维目标”,致使教学目标程式化。

这样,难免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比如,在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下居然可以设计出“常规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综合体验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正是由于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差,才出现举枪不打靶或举枪乱打靶的“泛目标化”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新课程理应明确课程目标所具有的指导性意义和弹性特征,而教学目标则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刚性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严谨、规范、清晰、具体、科学、可测等。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拟订路径与编写

既然不能把课程目标直接作为教学目标来用,就需要将其做合理的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看,在宏观的课程目标和微观的教学目标之间,皆有一个中观的成效目标用以规定十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达成标准,如能力指标等。不具备这个条件,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效益——教学质量,就会更大程度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二者间的衰减程度,笔者认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意义化(signification)。主要针对: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比如,上述教学目标是根据“为民族独立而战”这一教学课题制定的,而“内容标准”只规定了若干片段。《独立宣言》与华盛顿只是指明的两个知识点,要达到了解独立战争的影响,特别是提出“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这样的学习高度,这两个知识点显然不足。所以,教师要根据教科书内容组织“独立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于是北美13个殖民地、来克星顿的枪声、大陆会议必须进来。但是,是否通过这些知识,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是独立的时候了”(托马斯·潘恩)和“我们必须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本杰明·富兰克林),否则就“确信我们将会分别被处死”的革命的道理呢?如果不能,那么独立战争中的人、事、物、理与情境,就很难有调查、探究、体验和认识的意义,更不要说通过理解能够表达已经被自己转化、重塑、反思所得到的“革命意义”了。也就是说,知识如果是零碎而松散的,它就不能产生认知的意义。即便是教科书呈现了清晰的内容和概念,但如果没有触及“因为受压迫”“受什么样的压迫”等“为什么革命”这类自我建构的知识结构的话,学生所能够“简述”“评价”的内容,就只能是外在于他们内心的“认识”,这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从教科书得到知识再把所得的知识奉还给教科书,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学。

其实,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意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精神活动领域(psychomotor domain)所言的意义,都是围绕“认识”这个基本概念阐释的。理解、应用、综合、评价皆是建立在有意义的学习基础上,且以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密切联系的。既然学习的课题是“为民族独立而战”,就理应以独立的理由和结果为重点,而搭建其背景、理念、过程与成就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独立宣言》。找准完整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支点和由此产生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使历史内容具有学习的意义。尽管不同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如果把华盛顿作为“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典范,不是不可以,但这种设计适合于初等教育阶段,因为“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大大超越了感性要求。而且,新生的美国,以尊重基本人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为基本的建国理念;它脱离了宗主国而独立,却延续和发展了由宗主国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讨论华盛顿“是否创造了美国”,知道他是“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都与“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的要求相去甚远。原因还在于学生的自我生活经验与阅历,对他人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通过反省重塑历史认识的能力都较弱。所以,目标意义化应特别讲究选择教学重点,强调围绕一个中心多重展开学习内容,反对课堂教学的多中心、多重点,尤其是把不可能达到的教学水平当作重点。

我们强调,较高层次的目标意义化,就是历史知识的意义化。但是,历史知识的意义化,要符合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和学科的价值取向。因为历史认识与价值判断、价值观念密切联系,对各种价值观的反思(包括对历史与人生的不同阶段、当代不同社会的不断反思),则是人类理性辩证和价值选择的必要历程。所以,历史认识、价值判断与选择都是历史教学目标不能回避的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这句话如果成立,恰恰是指一个教学课题、一节课由怎样的价值观主导或是传导怎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民族独立而战”的最强音无疑是“为自由而战”。“自由”既是独立战争的核心内容,也是独立战争的核心价值。“自由”把一个崭新的独立国家和一个新兴的政治制度,放进了人类文明的宝典。

显然,一节历史课如果失去了灵魂,内容再生动、丰富都是摆设。教学目标满篇都是“独立”,但是,为什么而独立?为谁而独立?除了平铺直叙的事件本身,并没有多少用于被感悟的素材,诸如欧洲大陆流动着的生机勃勃的先进思想、富兰克林等人坚定的民主主张、活生生的“一分钟人”的感人故事等。一个“开国元勋”孤零零地,似乎只有华盛顿独撑着“独立战争”。这类词条式的讲法,无血无肉更无灵魂。即便再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知识的无意义,事实上导致了在“认识”和“通过”后面所陈述的内容已无产生意义的可能!

第二,内化(internalization)。简单地说,内化既是理解的过程,也是理解的结果;既是习得的过程,也是习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基本的标准亦当是消化和理解所教或所学的内容,再以此为基础建构(constructivism)自我认识的概念、观念体系,并有效用于解决问题。“内化”就是将外在的(客体)知识通过习得的过程转化为内在的(主体)认识,不仅要能够使自己掌握的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程度,而且还要能够确定自己已经主宰的认识。否则就如同苏格拉底批评阿尔西比亚德一样,“他知道自己想关心城邦。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关心自己,他不知道他的政治活动的目标和目的(也即公民们生活美满,相互和睦)何在。他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统治目标,为此,他必须关心自己”。也就是说,阿尔西比亚德投入的知识和热情没有内化,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他没有触及他所关心问题(政治)的本质(人)。苏格拉底在追问“必须关心你自

己”时,无疑是在说,阿尔西比亚德还没有真正理解或内化他要做的事,起码他把自己是置于他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之外。这样,很可能因为主体的随意、冲动等不确定因素,而导致他产生虚无的信仰。

如今,诠释学(hermeneutics)对历史教学具有深刻影响。它反对被动接受,主张知识就是人对文本乃至实体的诠释结果,是个人主观、互为主观或集体主观的结果。所以,历史也是人类诠释过去经验的结果,人们因为背景、立场、概念、价值观、历史观或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就会对同样的人物与事件做出不同的描述与诠释。人们对自己、环境与历史的认识,都是出于主动的建构主观的诠释。当然,“建构”一定是心灵创造的结果,而非心灵反映外在环境的结果,是由于认知主动构造所内生的知识和认识。因此,从诠释学那里,历史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自由。因为这种自由所具有的个性可以不盲从和不畏,惧任何权威,而且是以最大的勇气去探索事实的本真,所以它也赋予个人更多的挑战性课题和更大的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便是我们强调内化教学内容的根本理由。历史教学中的内化,无异于是将教学内容和过程人文化。据此,内化不仅是教学个性化的前提,还是教学人性化的基础。它必须指向对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尊严保障、个性发展乃至自我实现意志的养成。

着眼整体的历史教学,目标的内化标准应该强调阶段性和积累性。所谓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不是从这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话,其基本观点都很难成立。比如,“能说出《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而“说出”?学生可以说到怎样的程度?支撑“能说出”的方法是什么?着眼历史教学的性质,目标的内化标准应该强调学科性和人文性。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架空了这两个方面,它就不具有起码的历史性。无论你怎样夸大学科的教育功能都无济于事。比如,从什么方面、哪些角度“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意义”?“重要意义”的时空概念是什么?学生怎样理解你说的是“意义”而不单是“影响”?这里的“意义”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又是什么?

福柯在谈到“精神知识”时,归纳了四个特点:(1)主体要改变自己,要么他攀上宇宙之巅峰把宇宙一览无余,要么向下,直达事物核心。总之,人不能通过维持自己的现状得到恰当的认识。(2)主体的这种改变,就有可能同时把握实际和价值。如对人这个自由主体的实际权力。(3)对于主体来说,要能够反省自己,把握自己的实际情况。主体必须根据自己生存的真实情况来反省自己。(4)因为主体不仅在自身中发现了他的自由,而且在他的自由中发现了一种能够让他获得幸福和完善的生活方式。当然,让这种精神知识成为历史会令人感兴趣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自己作为知识的主宰者的话,我们就不仅仅为知识所改变。而且我们也在改变知识。“精神”是“知识”的真正内化者,由历史学习感悟到的实际与价值,理应在反省中获得发现和建构的自由。所以,教学目标与其说是用来控制教学流程和活动的工具,不如说它是创造教学环境、生成教学价值的母机。

显然,从目标的角度内化教学内容,首先是对教师专业的规范和水平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内化水准,既决定自己的教学质量,也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

第三,简化(simplification)。瞄准靶子,直射靶心,需要简化。目标被简化的水平,亦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内化水平,同时它还是实现目标意义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教学目标的简化,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它是对教学的“魂”的把握。有了这个“魂”,教学才有中心和重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够确信他们教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

如果说,目标的意义化旨在突出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生成新的历史认识,突出的是教学的重点;目标的内化旨在创设课程的境界、以情境激发能力、衍生新的历史理解、诱导富有个性的学习,突出的是教学的生成点,那么,目标的简化就是重点与生成点的生母。“存在先于本质”。目标必先简化(存在),然后我们才有内化的条件和意义化的标准(本质)。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采用“三维目标”的表述方法,或许更容易清晰一节课的核心价值。比如,依据现行课程标准,北美独立战争的教学重点只有两点:《独立宣言》和历史影响。对华盛顿的了解和评价,如果离开了这两点就无法展开。所以,无论采用何种过程和方法,培养何种能力和态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独立宣言》的诞生过程及其意义,感悟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精神以及自由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且没有过于突兀的说教。在这里,“理解”的对象是知识也是能力,“感悟”则既包含过程与方法也包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理解”和“感悟”的水平一致,并有较大的弹性,利于教师根据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即时变化,张扬学生个性、自由阐发问题、实现有效指导。特别是如此简化且宗旨明确的教学目标,容易形成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而教学情境恰恰是教学质量的真正监控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基。

总之,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产物,所以教学目标理应为个性化的历史教学提供保障。剔除教学目标的一切繁文缛节,当是复原历史教学活力的第一步。为历史教学松绑,解决教学目标的死扣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王公悫

教学目标范文第2篇

张如

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根据“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1.知识与能力。历史课标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①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在知识教学方面,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等,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第一要素是程序,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 学习方法的第二个要素是原则,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第三个要素是方式,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总结、评论、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教学中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四个要素是手段,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范文第3篇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发表,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

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类,优良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混杂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

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语文老师会像无知的“饲马者”那样,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第三类,中间型。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曾在初二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大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山区中学不跟班教学的模式,又把这一大部分学生推进了写作教学被遗忘了的角落,这正是造成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第四类,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范文第4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二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三 、教学难点

1、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社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氯化氢(HCl)、硫化氢(H2S)、氨气(NH3)甲烷(CH4)的化学式

【教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化学式的知识,请大家读出投影仪上给出的化学式,观察这四种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它们都由氢元素组成,但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不同。

【教师】形成化合物的原子数目为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一下硫化氢的形成过程。

【投影】展示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展示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以硫化氢为例让学生理解化合物形成过程,并初步建立物质在化合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同的观念,并由此引申出化合价的概念

【板书】

一、化合价

(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左符号右数目,注意和离子的表示方法相区别(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

【练习】请写出铝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的化学符号,并标出三种元素的化合价

【提问】离子所带电荷有正有负,同种原子可能形成不同离子,那么,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吗?一种元素是否只有一种化合价?

【板书】(3)化合价规则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金属通常显正价,非金属通常显负价

3、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4、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5、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教学拓展

第- 42 -页 共68页

6、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

2、在化合物H2O中,氧元素显负二价,氢元素显正一价

3、在氧气中,氧元素显负二价

【投影】常见元素化合价表,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学生活动】教师给出化合价口诀,并将常见元素化合价谱曲,要求学生合唱,这时候学生学习热情得到鼓舞,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四六硫要记清; 二三铁;二四碳;单质为零铜正二;金正非负和为零;

老师趁机提出,在化学反应中,虽然原子是最小离子,但有的原子总是作为 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原子之间不再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集团称作原子团

【投影】六种常见原子团和化合价

顺口溜 :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只有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提问】我们学习化合价有什么实际应用呢

【板书】

二、化合价的应用

1、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步骤

(1)写出有关元素符号

(2)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用最小公倍数法求出化 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4)验证所写化学式是否正确。

口诀:正价前,负价后,价数交叉为角数

角数若有公约数,莫忘约去要记住

【练习】

1、写出氧化铁、硫酸铝、氧化亚铁的化学式

2、已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请同学书写相应的化学式

3、判断下列化学式书写的正误

氧化铝

AlO

氧化镁 MgO

氧化钠Na 2O

氯化亚铁

FeCl3

氯化铜CaCl2

硫酸铝Al2SO4

硫酸钠NaSO4

碳酸钠Na2CO3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铜Cu OH 2

教学目标范文第5篇

1、

初步了解赏析古诗的方法,懂得如何赏析古诗。

2、

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对古诗进行赏析,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 ▲教学思想设计

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仅学习课文之文本,而且学习分析一首诗的方法。 因而从课文文本分析入手,首先进行现代文——文艺评论的阅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习课文所展示的分析一首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字词、如何展开丰富想象来赏析古诗。 ▲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的写法对古诗进行赏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从期中考的一篇阅读理解引入

诗歌的字面意思是明确的,但诗歌的可以想象引申的内容是”无垠”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都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自己的再创造。今天我们要来看看周汝昌的《清明》再创造

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读一首诗,就是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体验一份哲理,就是感受一种人格。这堂课,我们要来品读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清明》,做诗者是被称为“小杜”的唐代诗人杜牧。先请同学们来诵读这首诗。

1、出示《清明》绝句,学生自由诵读一分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来解释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来讲自己对此首诗的理解。自己也谈谈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并结合鉴赏词典来解释这首诗)

3、教师鼓励性评价学生的发言,激发兴趣。 我们刚才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好象这首诗已经没有什么疑难的问题了,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很通俗易懂,而且历来的解释也很多,而且基本都统一。那么,其中真得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了,其中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周汝昌的《浅说一首〈清明〉绝句》看看对这首诗有什么新的理解? 浅说:既表明了文体属于议论性,同时表明作者谦虚态度。

是肤浅或简单谈一谈的意思。因为《清明》是一首名作,杜枚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为人所共知,许多间评价赏析过这首诗。因此,作者用谦虚、委婉的说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整体阅读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速读第2至第14自然段,了解“说”的顺序。 第二段 清明时节 第

三、四段 雨纷纷

第五、六段 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七段 雨纷纷

第九段 借问酒家何处是 第

十、十

一、十二段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深入探究,感悟写法。 从课文的第三段开始赏析这首诗,作者赏析这首诗是从何入手的,是一句句分析还是抓住了几个重点的词语?

明确:作者抓住了重点的词语。“纷纷”“断魂”“遥”“杏花村”

(一)研读第2-8自然段。速读第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第2-8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在赏析时,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绝句中的哪个词对该诗进行赏析的?赏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讨论交流:

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运用比较法细细辨析“春雨”与夏雨、秋雨、冬雪的不同,引导人们体会清明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境界。

比较:

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 :“淅淅沥沥”

揭示了清明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2、 在这里,作者认为除了这一层的理解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 明确:不但景色凄迷美丽,也是行人在当时环境中孤寂心情的体现。

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明确:“诗眼”即诗句关键处,乃全篇“神光所聚”,能使全诗境界全出,开阖变化而一动而万随者。

请学生例举含“诗眼”古诗词名句。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等。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弄”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随之舞动的美景描绘得生动细致营造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沟通了视觉和听觉,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仿佛看到了到花丛中蜂蝶飞舞,听到了春鸟和鸣,渲染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3、对于这种理解作者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纷纷”不但是写雨也写人的心情呢? 明确:证据就在第二句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断魂”二字。

4、“断魂”是什么意思?找出作者对“断魂”的理解。 明确:“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5、为什么人会在春雨中容易“断魂”呢?

明确:因为春雨纷纷,容易使那些感情丰富的人产生联想。景与自己的心情互相交融。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再碰上阴雨绵绵的天气,更加容易使人陷入哀伤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的第

一、二句是相互结合的。第一句是景而第二句是情。景中有情,情中现景,情景交融。这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特点,一种胜境。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就象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作者对“纷纷”的理解,比较新颖独特,也是大多数读者所没有想到的,一时也很难理解和接受。作者将诗歌前后结合,总体找寻依据和理由,使观点更为全面准确,更具有说服了,令人更容易接受。

6、周汝昌先生对“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进行赏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比较法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

“行人”一词则用比较法从行人特定的情境上加以品味; “断魂”则从情感、心绪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之法加以品味。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研读第9-14自然段。

根据第2-8自然段的学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讨论题目:

1、第9-14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进行赏析?用了什么手法进行赏析的?

2、赏诗,跟写诗一样,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作者是如何在评析中展开想象的?

全班交流,明确:

1、

抓住“遥指”一词,运用联想法——把动作进行定格处理,将无形化做有形,由抽象的文字化做生动的画面,引导人们想像客人与牧童的问答,体会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既然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断魂”的,那么他有没有想到一个排遣的方法呢? 明确:有,那就是古人常用的用酒来消愁。所以就有了第

三、四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没有诗人与回答人的对话的声音,完全用一个动作“遥指”来代替,虽无声,但却蕴涵着声,无声胜有声。)

“遥”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遥远”,这里作者认为是“遥远”的意思吗? 明确:作者认为不一定就是“遥远”。而是说明一种不远不近,若隐若现。这让人们想到诗人真得能找到消愁的地方吗?也许近在咫尺,马上可以寻到解脱,也有可能是“遥不可及”只是一种虚幻。

这个“遥”字之所以这样理解也是由于受到前面两句的影响,同样与前两句诗人的心情结合起来。看似与前二句不着边,但从深层分析,其实,作者是告诉我们二点读诗的方法:一是要挖掘关键词的内涵;二是要把诗句连贯成整体来分析,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解释,割裂其中的隐秘的联系。

通过这个方法,我也想到了一个字的理解,就是“牧童”,作者为什么偏问“牧童”呢,而不是“儿童”或其他的人呢?我想,用“牧童”一方面与诗的整体和谐,我们知道《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乡村的情景,所以用“牧童”与整个氛围协调。另一方面从诗人“纷纷”的情绪,“断魂”的忧愁来看,他是希望找到派遣之法,而牧童恰好象征了一种与世无争,归隐田间的愿望。而且“牧童”也照应了下面“杏花村”的“村”。下面我们来分析第四个词“杏花村”。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象。 “杏花村”一般的理解是什么?作者认为应怎样理解?

杏花村——作者认为那应是杏花深处的一个村庄,那里有一家小酒店正等着雨中行路的客人。是虚名不是实名,就像山水画里的远山,朦胧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就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那样,似有似无,你真得去寻它,可能就找不到了,而你无意去寻就有可能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体现了诗人此时那种似有似无的忧愁之情,而正是“纷纷”心情的体现,不同于伤心欲觉,象滂沱大雨似的大悲。也正是对“断魂”这种心情的一种解释。如果没有前面对“纷纷”和“断魂”的理解,我们可以轻易地把“杏花村”理解为是一座村庄的名字,那里有酒家。但“纷纷”和“断魂”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的心情是不明朗的,不确定的,那就不能把“杏花村”简单地理解为村名了。──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运用了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 民间戏曲传统剧目《小放牛》中“用手儿一指„„”是联想。《红楼梦》中“在望”的神情应是“遥指”的最好注脚;而“小放牛”的动作则声情并茂,传神鲜活地注释了“牧童遥指”的绝妙意境。接下去,文章写小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剩下的行人之心情、动作、神态的描写全是赏析者的想像;丰富的想像把雨中行路人此时此地此境的心情表达得细致入微,极有艺术感染力。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三)复习:联想与想象的主要区别何在?联想一般而言有哪些种类?

明确:想象无须触媒;联想则必须有触媒。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

(四)想象与联想在古诗词赏析中的作用何在?

明确: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作家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那么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

(五)作者对《清明》一诗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明确:

1、从意境方面

2、从语言方面

3、从篇法方面

(六)我们能否总结一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总体特点?

明确:(1)语言简练;(2)生动形象;(3)音韵和谐;(4)想象独特;(5)情感丰富;(6)境界优美。

(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赏析古诗词有什么启发?我们能否总结出几个“抓手”? 明确:(1)品味涵泳语言,抓关键词

(2)分析把握修辞,明辨手法 (3)探究作者思路,分析结构 (4)分析情景关系,体味意境

板书

春雨的细而缠绵,凄迷而美丽

(起)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人心情的凄迷纷乱 (景) ↕

(承)路上行人欲断魂 复杂的心情,似有似无 (情) (转)借问酒家何处有 ↕

虚实结合,意蕴悠长 不确定 (合)牧童遥指杏花村

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诗人用“纷纷”两字来形容清明雨,真是好极了。怎么见得?“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暴雨,也和那种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雪纷纷”和“雨纷纷”中的“纷纷”一词的不同:

雪纷纷——

雨纷纷——

3、“天街小雨润如酥”的作者是 代的

;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作者是 代的 。

4、作者认为“纷纷”一词妙在何处?

答:

上一篇:教学计划论文下一篇:教学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