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校班主任角色论文范文

2024-03-17

中等职校班主任角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重点、难点工作,是办好中职教育的基础,更是学校耐以生存发展的源头活水。如何搞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本文从学生教育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关爱学生、以德为先、与时俱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生教育管理;全员参与;关爱学生;以德为先;与时俱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重点、难点工作,是办好中职教育的基础,就目前,国家制定公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看来,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赋予中等职业学校激励政策的同时,也对中职学校的老师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要求。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高等教育,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学生构成上基本属于发展滞后型群体。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如何才能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让用人单位认可,甚至喜欢。让家长放心,学生毕业后受企业尊重。要实现这样大的转变,我们须从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始。因此,笔者就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每一位人员的参与。学生管理部门,上课教师,班主任等等都应相互支持、配合。目前,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学生都是00后,思想活跃,活泼好动。但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他们对学习书本知识没有多大兴趣。课堂上,如果老师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中职学生能不开小差的同学少之又少。即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其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会提高,但有时仍有学生不爱学习的情况发生。比如自己玩手机。出现玩手机的时候,上课教师发现后应该立即纠正,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在教室内提供手机收纳箱,制定规矩,课前要求他们放入手机收纳箱集中保管,课后发放;作为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约束这种不良的习惯的发生和蔓延。实践证明: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同时也包括类似的其他不良行为。上课老师,班主任,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管与不管,截然不同。其实,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借助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一定是有成效的!

二、关爱学生,树立目标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大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知识差,学不懂课本知识或不想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在生活方面: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父母性格不合,养成了孩子感情脆弱,性格孤僻的习惯。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要多给他们关爱和必要的赞美,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清洁卫生做得好,就夸他勤快;爱参加活动,我们可以表扬他积极;实在没有,也可以夸他的颜值。尽量给学生们一定的信心,帮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定得过高,也不要定得过低,其实他们都非常乐意接受。

三、以德为先,树立榜样

以德为先,尤其是学生教育管理者,师德的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必修课程。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用自己的好的思想、道德、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的确,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无法取代的。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师德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做到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同时注重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须先做到。师德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同时做到,对待学生你不仅不讨厌而且喜欢。职业学校的学生毛病多,但也有很多优点,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发挥好他们的优势,弥补不足,在言语和行动上潜移化,引导教育。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与时俱进,多读好书

国家领导人于世纪之交时就提出了创新教育思想,体现了我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职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可以说,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工作当中去,认真践行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学生教育管理能力。学生教育管理者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对当代学生教育管理者提出新得更高要求。如果不加强学习与提高就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知识交汇渗透,新理念、要求不断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者,如果不加强学习,根本就不能适应社会得高速发展,不能带出好的学生。然而,让学生教育管理者扮演好文化人这个角色,并不是让大家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我们的相对独立性,坚守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坚守的高尚的师德、高雅的情趣、高远的目光、高洁的品位、高真的技艺、高贵的灵魂永不动摇。知识创新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吸取新的信息、知识、理念等等,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立在知识的前沿;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努力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要加强学习,力求知识全面。只有不断补充知识、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要想成为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愿意像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班主任一样,把他当成的不仅是职业而且是事业;对待学生不仅不讨厌而且很喜欢;在一切时空,不仅言语而且行为育人;不仅主持公正而且善于化解矛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相信,只要教师有这样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有为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信念,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班主任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职业的理想彼岸也一定可以到达。愿我们职业学校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祝愿我们的职教教师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D].上海信息技术学校,2010.

中等职校班主任角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经过14年的教育实践和精工细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势必对普通高中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同理,随着最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也必将对中职体育与教学改革提供方向。本文基于对《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深入学习,对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课程标准(新)》; 职业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确立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对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对我国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本文在试图理解《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对照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和展望。

1.对课程性质的理解

《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阐述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是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那么,到底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引领,到底如何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就成为现代教学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外,如何让高高在上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这也是教育改革与实践该思考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

2.对课程目标的理解

《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课程目标阐述如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九年义务而教育基础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体育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与健康和职业相关的体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方面獲得全面发展。

《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课程目标主要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提出。运动能力具体表现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技战术运用和体育展示与比赛;健康行为具体表现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品德具体表现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从培养运动能力角度而言,每堂体育课要重视体能、运动技能和心理能力的培养;从健康行为而言,体育课应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尝试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体育品德而言,要培养学生喜欢体育、有体育情怀的体育情感和守规则、能吃苦、善合作等体育精神。

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石作用,因为光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短暂的、片面的,随着终身学习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体育教育中培养的核心素养会伴随学生的一生,真正发挥体育育人的积极作用。

3.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中职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把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大部分。总课时不低于144学时。基础模块课程内容包括分为体能和健康教育2个子模块(其中体能模块又包括健康体能模块和职业体能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72学时;拓展模块课程内容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类运动、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运动7个系列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一个子模块由某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如中长跑、篮球、太极拳、自由泳、啦啦操、滑冰、花样跳绳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为系统的学练。运动技能系列中每个项目的教学由3个模块组成,教学时数为72~90学时。各地与各地区可以根据地方资源情况、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专业需要以及学生实际等自行确定拓展模块教学内容。

可以看出,《中职课程保准(征求意见稿)》更强调运动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体育课堂不仅是教运动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体能和健康教育,对于运动技能系列模块的学习,更强调递进性,即下一个子模块是上一个子模块的延续和发展,必须是相互关联、衔接递进、螺旋上升或是逐渐拓展的关系。主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4.对学习评价的理解

《中职课程标准(意见征求稿)》就学习评价作了明确说明:学习评价是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衡量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要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制定评价标准。可以看出,《中职课程标准(意见征求稿)》在学习评价的思想方面,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反馈和发展功能,评价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分出等级,而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在学习评价的内容方面,主要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在学习评价的方法方面,采用口头、测验、技能评定、展示、成长记录、量表评价等评价方法,强调以团队为单位的过程性评价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客观评价;在学习评价主体方面,强调应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学生相互评价结合起来,提倡将课内与课外的评价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参与性,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习个体的差异性,注重以学习团队为单位的过程性评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重视过程性评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体育课堂教学更应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5.对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等课程标准(意见征求稿)》是教育部发布了最新文件,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党和国家对高中学生培养的新要求。促進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新课标的核心精神和关键要求,是未来深化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如何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中职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成为现下中职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根本和关键。

5.1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注重课堂设计的转变:从“内容导向”转向“目标导向”

传统课堂重视“教什么”“怎么教”,即将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结构作为教学的起点,而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野中,是将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作为引领和准则,根据课程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和选择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运动负荷预计等等,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5.2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转型:从“传统教学”走向“深度教学”

传统教学重视的是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能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水平,而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深度教学需要教师既要关注运动技术和技能本身,更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背后的价值,从运动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教学需要改变以往的过程强调正规动作的标准,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体育老师是引导者,体育老师是课堂的观察者,体育老师也应该是教学的总结者。

5.3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转变:从“一言堂”走向“师生对话”

传统课堂是教师的单向传授,而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要创设师生和谐互动、形式多样、气氛热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为学生创设复杂的、变化的、真实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在体验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等。课堂教学要演变成体育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认知和情况交流的过程。

5.4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注重课堂效果的转变:从“被动运动”走向“享受运动”

传统的课堂往往以测试成绩为目标,而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要减缓学生对体育学习指标的压力,更多地让学生参与、体验、享受体育运动的过程。让每一名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在体育学习中身体舒畅、精神愉快、酣畅淋漓、激情迸发。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会是师生融合、高效饱满的美好课堂。

6.对我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建议与展望

我校应继续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最新的文件精神,设计、实施课堂,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建议继续实行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将体育锻炼常态化、日常化,真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我们相信:未来我校的体育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也一定会发展成为学生热衷参与的高效课堂,体育的育人功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XHYBLX2019015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版”的继承与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05

[2]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论解读[J]沈阳体育学报,2019,05.

[3]基于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视角下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研究》[J]运动,2018,10

中等职校班主任角色论文范文第3篇

1 重新定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在教学中的角色

1.1 教育空间的拓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

科学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 打破了传统学校中课堂教学长期垄断的狭小天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喜爱上网, 从中浏览各种信息。而快捷方便的远程教育、虚拟学校、网络教育, 使得他们受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大大增多, 并造就了众多的“无形教师”, 使课堂上的有形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传统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处于对知识的垄断地位。知识面较广、讲课效果较好的教师成了学生崇拜的偶像。但是教师先行接受的专业教育, 特别是先行得到的大量知识, 在越来越迅猛的知识更新进程中陈旧的速度日益加快。教师知识的先得已无多大的优势。随着知识传媒的增加, 特别是“网络”的大量涌现, 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丰富的知识及大量的学习资源, 而不必单一从教师那里获得。而当前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掌握网络传媒知识方面反而不如学生。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严重缺陷的时候, 教师的权威性就会丧失, 教师的威信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 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使自己从单纯的三尺讲台的狭小空间中走出来, 重新审视自已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 试着和学生并行, 成为学习汲取知识过程中的引导者。

1.2 教育目标的调整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 着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健全健康的人格、努力创新精神、处理信息的意识、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素质。当前社会的普通高校升学热, 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招进来的学生基础差,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 不少中职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心理障碍。这些身心特点要求中职教师彻底打破以填鸭式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 努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过程, 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彻底改变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生硬灌输、机械训练, 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接受知识和被动接受训练的位置的做法。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 要求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 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已成学生学习土壤上的播种者、生活及业余活动的组织者, 心理困惑的疏导者。

2 新时代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当今全面变革的教育环境中, 中职教师应当进行扮演怎样的角色。

2.1 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把自己教书育人的岗位看作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实验室,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造。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而又千差万别的学生,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其基本要求是: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应当以探究适当的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师在探索过程中的伙伴, 在课堂中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咨询, 同学生平等交换意见,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提供现成结论, 及时肯定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 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人。

2.2 引导中职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学生只能跑跑龙套, 敲敲边鼓, 充当配角或背景, 甚至是旁观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本来就有些欠缺, 这样教师占用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好靠完成铺天盖地的各种作业来体现。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布置作业一学生做作业一教师课后改作业-教师课堂评讲作业……在此过程中, 教师只能埋头于作业堆里不能自拔, 不堪重负, 根本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精心研究与设计, 更没有空间中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苦不堪言, 而学生又往往学不到东西, 学生与教师在心灵上的距离越远。教学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 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是每一项事业、每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 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 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开展合作学习, 将教学的单边活动变为多边互动的立体交流过程, 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 注重学生的个体活动, 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合作互动的“互学”上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合作。

2.3 指导中职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学, 教师成了教育教学的主宰者, 学生完全被置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这不利于学生的主体发展。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无论是课堂教学, 还是课外活动, 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 让学生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 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 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 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应当着重指导学生以下八个方面: (1) 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2) 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4) 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处理信息; (5) 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个性; (6) 指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交往; (7) 指导学生学会生活; (8) 指导学生学会创造。

2.4 新时代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自己首先应成为学习者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 和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学习者,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学什么?因所教学科而异, 因人而异, 就共性的东西来讲, 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1) 学习宏观教育, 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2) 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了解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 (3)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较全面地运用微机, 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 比较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 (4) 全面深入地学习中等职业教育的新课程, 能够熟练地驾驭自己所教学科的新教材。

3 结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有了一流的教师, 才会有一流的教育, 才会出一流的人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当代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 在时代的浪潮中, 正如镇舟之石, 其意义更是重大。

摘要: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同,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 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向教育过程的指导、组织、参与的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对职教教师角色的剖析和反思, 阐述在中等职业教育下的教师角色。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 刘文修.教育管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 袁振.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 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4] 张义兵.论网络时代教师权威的转型[J].教育研究, 2000 (9) .

[5] 冯建军.网络时代教师和学生酌定位[J].教育评论, 1999 (6) .

上一篇:伽达默尔与中国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美国社会科课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