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6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评论也伴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而显出勃勃生机。本文分析了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优势特性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指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历来被传媒高度重视,报纸、电视、广播都曾不遗余力地开设新闻评论栏目。而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意见表达较为自由的媒介评论。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发布,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发布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发布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③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新闻传播》,2006年第9期

④周灿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现代视听》,2008年第3期

⑤杨树,《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功能》,《云梦学刊》,第29卷第6期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民生新闻自兴起后,历经公共新闻,如今进入了后民生新闻时代。作为极具生命活力和改革原动力的民生新闻,在此起彼伏的电视新闻变革中,不但没有失去民生本色,而是在不断吸收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校正,使自身品质得以提升和完善,从而坚定地走向后民生新闻。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昭示:当今的大众传媒,应更加秉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坚持以民为本的传播内容,坚定地走新闻传播价值多元化之路。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树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后,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民生新闻兴起不久,便出现了公共新闻现象,近来又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本文旨在把后民生新闻看作新的电视新闻现象,探讨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之间的关系,分析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提升,以及这种提升所包含的传播学价值等。

一、第一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最突出的新闻现象之一,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有学者把它誉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尽管有人置疑民生新闻是否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甚至把它看成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抑或是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合并而成的,但民生新闻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显示出了一种特有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的特质即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民生新闻兴起之后,以其民本的理念、新闻本土化优势以及“家常化”、“口语化”的叙述风格,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率神话。

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慢慢显露出来:过度市场化、破而不立,由贴近民众逐渐演变成大肆迎合民众,对于负面事件的批评很多,却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建议;盲目追求高收视率导致节目低俗化;盲目克隆、跟风导致节目同质化;角色错乱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报道题材过于狭窄,关注群众生活的广度不够;报道手法流于表面,触及社会问题的深度不够;主动介入社会生活的时候少,构建平民话语的力度不够。

就在民生新闻发展进入了“拐点”之际,以江苏卫视开播的《1860新闻眼》为契机,电视新闻界展开了一场公共新闻的试验探索运动,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的理念,开始了自身品质的第一次提升。

公共新闻最初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其核心价值观念就是要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新闻话语由“宣传性”转变为“公共性”,主张新闻记者不应仅仅局限于报道新闻,更应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以及由此展开的实际行为能力;不仅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哪些问题,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公共新闻要求媒体充分收集、组织和引导公众舆论,协调和处理政府、公民、媒体自身三者的关系。并提供一个话语平台作为公众理性讨论和开放性交流的空间。以期对社会民主进程产生更有现实性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要求及时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生态,后者则需要“立足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从而能动地改变社会生活。此其一。

其二,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虽都关注民生,但在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方面各有侧重。在表现主体上,公共新闻更关注公众,民生新闻更关注民众;在价值取向上,公共新闻的视点是公众的立场,保持了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平民阶层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圈子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代表了不同的新闻价值理念追求——公共新闻更突出公众的权益维护,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而民生新闻则倾向于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问题和遭遇。公共新闻突出公众权益的价值理念对于民生新闻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事实上,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生新闻积极吸收了公共新闻的这一价值理念,认真关注公众的公共利益。避免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的过量渗入,以达到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之间的平衡。

民生新闻之所以吸取公共新闻中的合理元素,原因就在于公共新闻较之民生新闻,在架构与政府和公众关系方面要和谐得多。现在很多民生新闻栏目虽然也有类似“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的传播理念,但实际上,很多民生新闻确实为百姓办事了,但未必替政府分忧了。民生新闻对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吸收,使得民生新闻自身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凸显题材的公共服务性。使媒体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公共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将“民生”与“公共”有机地集合起来,提高节目的公共含量与社会品格,并努力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尊重百姓的需要,在保持原来亲民性、为民性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公众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凸显正确的舆论引导。民生新闻常常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情怀和命运,聚焦舆论热点、难点。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以至于一度被指责为“一地鸡毛”。民生新闻吸收公共新闻理念后,力避“有闻必录”,特别注意公共利益的维护,注意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为此,一方面设法沟通社会信息、倾听社会呼声,另一方面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积极、稳定的舆论环境。

再次,凸显和谐的媒体生态。民生新闻一度强调“收视率”。假丑恶、新奇特、血腥性等内容充斥荧屏,以至于出现新闻的商业化、娱乐化和低俗化,虽然收视率上去了,结果却造成了媒体生态污染,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为此,民生新闻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借鉴“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公共意识”,不仅保障为公民的

自由表达提供最大的空间,更注意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媒体生态环境。

总之,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合理元素,从而在整体上避免了民生新闻继续向“市井化”、商业化、低俗化方向滑行,使民生新闻的发展渐渐走出了低谷,显出再造新生的黎明曙光。

二、第二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后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的理念为民生新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公共新闻在实践环节上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公共新闻的运作作为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体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还需要媒介拥有相当的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其运作也需要很高的生产成本,否则,公共新闻运作将举步维艰。而今国内媒体大多还处在产业化进程初期,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难以承担公共新闻的常态运作。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概念。

后民生新闻概念目前尚未准确的界定,但可以肯定地说,后民生新闻是既继承了民生新闻的基本价值理念,又吸收了公共新闻的部分价值理念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民生新闻形态,或者说它是民生新闻的“改进版”。后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民生新闻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民生新闻品质的第二次提升。

后民生新闻与民生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上下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闻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却站在民生的视角,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一方面关注下层百姓的身边“小事”,关注“民生”,另一方面关注上层党政部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政“大事”,关注“国计”;一方面“眼睛朝上”,做到让市长满意,另一方面“眼睛朝下”,做到让市民满意;一方面专注于百姓衣食住行的一些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报道视野,以审视社会的芸芸众生。在打造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既为百姓说话,也替政府分忧。力争成为架起干部、群众、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纽带、沟通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正因如此,后民生新闻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民生新闻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流。

其次,强化新闻的本土化、地域化、贴近性和接近性。本土化、贴近性原本就是民生新闻的最明显的特征,后民生新闻对此进一步强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播报的方言化,节目主持的个性化和直播化。此外,后民生新闻强调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以及新闻的幕后调查,尽可能使新闻节目往“深”和“厚”的方面发展,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强化节目的纪实性和原生态,抓细节、抓情节,抓现场感和画面感,以此凸显新闻的贴近性。

再次,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过去,民生新闻提供的内容多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为主,内容很讨巧,加上功能无限的放大,以至于造成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缺失,虽有很好的收视率,但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后民生新闻则较好地掌握着民生内容的度和量,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人文关怀,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生存空间和舆论氛围,赢得了观众的认同。特别在处理批评报道中,后民生新闻比较好地做到不越位、不缺位,遵循“有理、有利、有节、有度、有情、有法”的原则。

此外,后民生新闻强化了民生新闻回归新闻本质的意识。民生新闻注重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价值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新闻本质的一种回归。

可以说,后民生新闻在相当的程度上对民生新闻的琐屑化、低俗化、庸俗化等倾向进行了彻底的纠偏和校正,使之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符合新闻价值的规律。当然,后民生新闻也秉持了民生新闻以民众的平视角度,关注民生的基本价值理念,只不过后民生新闻的视角是有高度的平视,是有深度的透视,其中彰显了一定的广度和厚度。总之,后民生新闻的出现使民生新闻得到了更高品质的提升和自我超越。

三、民生新闻两次提升的传播学价值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后民生新闻的历程,民生新闻历经了两次品质提升和自我完善,这种提升和完善,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传播学价值。

1、传播理念:以受众为中心。

长期以来,媒体传播者以救世者自居,居高临下,以传者为本位,采用“我传你受”的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兴起,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传播理念,并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受众。因为,今天的观众不再是呆坐在电视机前的被动者,观众是挑剔的,节目只要稍不合他们的口味,就会转台。据统计。在南京和成都地区几档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还高达80%以上。在这些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

不仅如此,为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效果,民生新闻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并且变单向传播为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DV记录等多种参与方式,不仅为民生新闻节目赢得了忠实的受众,同时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2、传播内容:以民为本。

民生新闻虽几经变化,但不变的是“以民为本”,这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而且体现在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正因如此,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真正实现了电视媒介本性的回归——关注民众、关注民生,实现了“从天上回到人间、从远方回到身边、从高塔到平台”的回归,完成了电视作为媒介本身的自我实现,也使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彰显,随着电视节目宣传教化功能的淡化和服务功能的加强,将为电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民生新闻的提升不仅标明了中国新闻业民本价值理念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国社会民主理念的进步。民生新闻“以民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给困惑中的中国传媒以诸多启示:如何以知识分子不太习惯的商业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如何谋求新闻技术和思想上的创新,从而让大众传媒从天上回归人间?如何让我们从自以为是的窠臼中解脱出来,放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伪问题,讨论真正关乎民生的真问题?如何将“民众是大众传媒的主人”,从呼喊多年的口号落实成行动?

3、传播价值:多元化。

在当今的传媒生态中,大众传媒理应和谐相处、自由竞争、价值多元,共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好的舆论环境。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升,再一次告诉我们:和谐多元的社会里,不应仅强调某一种或几种新闻价值理念,也不应为某些价值理念争论不休,我们应该鼓励传播价值多元化取向,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受众需求。因为社会的多元,必然带来有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需要多元化的传播价值理念。也就是说,在我们消费新闻产品时。我们既需要严肃的、理性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需要谐趣的、轻松的社会新闻,也需要公共新闻,同时也需要反映民生内容的、实用的民生新闻和后民生新闻。倘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后民生新闻的出现,都是传播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产物。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和谐社会建设对政法新闻报道的要求

(一) 为民众提供参与政策决策的新渠道

新闻媒体事关人民群众基本利益, 其在维护社会安定、引导主流舆论方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法新闻可以让新闻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国家的法律政策信息, 也可以了解一些事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涉法案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政法新闻需要借助自身的传播功能, 为群众提供参与决策的新平台[1]。

(二) 提升民众的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提升, 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利用政法新闻加强法治内容宣传, 可以让公民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 进而促进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

(三) 发挥自身的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利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对一些群众不知情的事物进行展示, 可以让法制新闻更好地发挥出维护正义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根据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政法新闻需要成为推动执法公正、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

二、以政法新闻“民生化”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一) 在政法新闻报道中坚持民本取向

政法新闻的“民生化”改革, 是对民生新闻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生动性特点急性吸收借鉴的新闻改革模式。从民生视角和普法工作两方面入手, 开展新闻报道, 可以有效拉近新闻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政法新闻的记者、编辑人员而言, 在政法新闻报道中遵循民本取向, 可以让政法新闻摆脱以领导为主的报导思维。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 根据网络渠道所获取的调查结果, 保障性住房、收入分配、物价调控、反腐问题、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央视在两会期间推出的《聚焦两会》系列节目, 对两会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展示, 《小撒探会》和《我有问题问总理》等栏目也重点关注了一些热点民生问题。这种报导形式可以让新闻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在民生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二) 从民众视角出发分析问题

以大众角度为新闻出发点, 可以让政法新闻借助平民视角赢得群众共鸣。对于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而言, 民众所需要的内容、新闻信息与群众利益之间的联系性, 是新闻报道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为例, 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 该栏目推出了与禁毒工作有关的节目, 节目首先利用故事口吻讲述了一些公安边防部队破获的大型毒品案件, 然后请专家利用法律知识讲解毒品的危害等内容, 这种新闻宣传形式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好地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 注重政法新闻的二次开发

重大政法新闻的二次开发, 也是促进政法新闻民生化的有效措施。利用延伸报道增加政法新闻的服务性, 可以让新闻在分析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获得受众的认可。以中国青年报的《十九大报告为何不提GDP翻番目标》为例, 该新闻针对十九大报告中未提及我国未来GDP翻番这一目标的问题, 通过反映记者采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伟民同志的过程的方式, 阐释了这一问题的原因, 现阶段产能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质量、效率、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经济增长, 是我国当前所要采取的措施, 在十九大报告中不提翻番目标, 是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全面发展的表现。这种对新闻细节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方式可以让这篇报道的吸引力得到提升[2]。

(四) 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让微博、微信等工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开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让政法报道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 例如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会播报一些案件的进展及防骗知识、协查通报及报警技巧等内容。

三、结论

政法新闻的民生化改革是增加政法新闻活力的重要措施, 对政法新闻报道的正面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

摘要:政法新闻报道是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政法新闻“民生化”改革的开展, 可以增强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和谐社会建设对政法新闻报道的要求入手, 对借助政法新闻“民生化”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政法新闻,和谐社会建设,民本取向

参考文献

[1] 李丹.浅析新媒体下政法新闻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 (15) :230+275.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的界定

 新闻题材说

 节目形态说

 传播对象说

 价值取向说

 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

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 “节目形态说”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

的同志认为,现在比较有名的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陕西电视台的《小民话题》等都是以独立的栏目形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以,应当从栏目形态角度给电视民生新闻下定义: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

“传播对象说”从电视新闻传播对象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从目前我国主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受众来看,低学历的普通市民百姓或叫草根阶层比高学历的、引领社会主流的精英阶层更关注电视民生新闻。所以,从传播对象来说,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是办给当官的人看的,而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类节目是办给老百姓看的。

 “价值取向说”从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

的同志认为,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新闻体裁、样式等专业层面上,而应当更多地从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去考察。电视民生新闻强调的是:电视媒体、电视从业人员从民本的立场、观点、态度出发,对市民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体现媒体关注民生的姿态。

以上四种概念界定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概念界定,都从一定的视角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和内涵,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和可取之处;同时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和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民生新闻总的定义

民生新闻是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 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 厚。

 服务特征明显。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

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

 报道领域较宽。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

方位扫描。

 区域特征明显。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不同,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民生新闻的缺憾

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缺乏深度。

 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 缺乏求实精神,干预事件,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民生新闻社会责任和意义

 反映民意,为公民提供话语权平台。

 扩展公众的知情权范围。

 保障公众监督权的施行。

 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公众的行动能力。

 《共同关注》是新闻节目中心新闻采访部于2003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推出的一档

新闻专题类栏目,栏目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围绕“民生、民情、民意”,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难点,并力图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栏目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

 《共同关注》原来在新闻频道中午时段播出,2009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共同关注》改版后全新亮相,共同关注》正式移到傍晚时段的18:00开始播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欧阳夏丹首次主播《共同关注》节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改版后更突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增加了与驻外记者的现场连线。改版后的《共同关注》与其他改版后的节目采用相同的包装方式。新版《共同关注》以新闻资讯为主,附带央视评论员评论;内容以民生新闻为主。

 栏目定位:关注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讲述新闻故事,彰显和谐关怀。 栏目理念:打造中国百姓的精神家园 。

 栏目宗旨:“倾听百姓建议,发表百姓观点、解决百姓难题”,力求搭建百姓和政府

之间沟通的桥梁。

栏目改版

 《共同关注》原本是一档以公益慈善为品牌特色的日播专题栏目,改版后栏目的名

称没有改变,但内容却大大改变。

 出现在傍晚6时的这档节目,在前半个小时都是播放新闻资讯,后半个小时关注一

个民生的话题,进行分析。 如昨晚播出的改版后第一期,在前半段一共播放了20多条涉及民生、体育、娱乐、热点新闻的资讯信息。在后半段则以“房子”为主题,讲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同时,原本在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正式成为《共同关注》的新主持人。

栏目影响

 《共同关注》是政府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央视新闻频道与受众之间沟通的

平台。通过这个桥梁,反映观众的心声、呼声、民情、民意,加强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以达到上下沟通以及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目的。在对观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解、调查、建议、解决、反馈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新闻频道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

 《共同关注》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个以反映民情民意为鲜明特色的栏目,栏目内容

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栏目风格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叙事性在民生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或经历的事件,

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大脑中的能动反映;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受众看到的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叙事文本经过记者编码后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再由受众将其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因此在民生新闻题材的选择中,涵盖了行为者、时间地点和过程的素材是固定的,但故事和叙事文本具有能动性,因此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在经过了性的编排(比如顺序的排放、叙述的节奏、频率与聚焦的变化)之后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至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受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播报者在叙事的风格上的变化也收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于民生新闻的地域性特点,一些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天然性极强的方言新闻,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依然应把握好方向,从事件取材的典型性、矛盾解决的普遍性向服务百姓生活的实用性转变。在新闻事件价值判断和题材选择上也应向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转化;

3、以低俗的叙事传播民生新闻事件。随着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一些节目中不惜以低俗、夸张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加以传播,无限放大窥私欲,甚至掺杂色情与暴力的画面语言。将矛盾的激化、冲突的作为卖点,将新闻节目无用化、低俗化。以此博取收视份额。严重扰乱电视播出秩序,影响受众收视。

结语:民生类电视新闻将摄像机对准百姓生活,普通人成为媒体主角,本身就是社会“以人为本”思潮的具体体现。民生新闻的普及,是和谐社会民本位的忠实反映,也是主体意识和维权思想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提高的反映。然而随着民生类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媒体渐渐偏离了新闻工作者的初衷,为了争取收视份额扰乱舆论视听。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的担负着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做人民的新闻,做人民的好新闻是我们奋斗的终身目标。因此,做好民生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黄挺.学好新闻叙事学[J].军事记者,2003,1.

[2]何纯.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

[3]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

[4]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赵毅衡.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播报新闻稿件の态度把握

播报の态度,就是指在播报一篇新闻稿件时所持の主观倾向性,是肯定の还是否定の,是赞同の还是反对の,十几级の还是消极の等。新闻报道强调の是客观真实性,但在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の阶级の意志,必然要对新闻机构の宣传产生决定性の影响。因此,我们の媒体在选择进行报道の事实の时候,就必定会把自身の价值观作为新闻报道指导思想,不同の选择标准就会有不同の新闻报道。新闻稿件の作者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稿件の内容也是用叙述事实来体现作者の意见の,将主观寓于客观,具有内在の倾向性。但是,从受众の角度,他们收看收听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些新鲜の信息,而不愿意听播音员说教,所以,在播报新闻の过程中,只需要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让受众自己去理解,去感受,也就是说要注意态度の分寸控制。 怎样有分寸の把握播报态度呢?可从下面两方面来把握: 1, 利用内在语来控制语气

也就是说将我们の倾向性隐藏在客观事实背后,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众,达到宣传の最佳效果。内在语就是文字语言未能或不便表露の语句本质和目の。也就是说,我们在播报时,应抓住语言の“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努力挖掘语言背后更深一层の意思。

2, 联系背景材料来理解分析,避免态度の过河欠

任何新闻事件の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の,都有所处の历史条件,都与周围の事物有联系。新闻背景对稿件の具体有烘托.深化の作用,有利于读播者找准播报の着眼点以及感情态度の分寸把握,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事实の理解。 下面我们来分析体会一下。

在2004年初,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使得许多の国家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种禽场,养殖户等受到较大の影响,人们の正常饮食生活也受到了不小の冲击,因此在播报与此相关消息时,既要引起人们对此事件の一定关注,满足受众の知情权,又要特别注意感情分寸の控制,以免引起不必要の恐慌。本报讯昨天

(二)导语部分の处理

新闻稿件の导语,是指每一条新闻の第一句话或者是第一个自然段,揭示了新闻の要点,突出新闻の精华。在有声语言の表达上,也具有很重要の作用,它起到一个引导の作用,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の全部内容,提起受众想了解新闻内容の兴趣。所以,对新闻导语部分の处理要得当,以免造成受众の流失。对新闻稿件导语の处理,要注意の是重音の处理以及语势の起伏。语句の重音切忌太多,因为太多の重音选择反而没有了重点,一定要精选重音,找准声音の着力点,使整个语句の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听众.观众の兴趣,切忌语势僵直。

(三)对主体部分の处理新闻の主体部分

就是新闻の主要部分,是对导语中所提出の最重要.最新鲜の事实做进一步の阐述,使观众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完整具体の认识。因此,要处理好主体内部の层次和主次,才能把主题部分叙述清楚,让听众.观众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达到宣传の目の。

1.对主体内部层次の处理

要注意层次内部の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の语气要“抱团”,加强句与句之间の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の转换和衔接,避免平fpg

fpg 直无变化。

2.对主体部分主次の处理

要注意运用对疏密变化の调节来区分主次,对不重要の内容往往加快速度放平语势,在清楚表达の前提下一带而过;对重要の内容,就要放慢速度扬起语势,加重语气,说透说清,给受众造成一种“反差”以引起他们の关注。

(四)新闻稿件中具体情节の处理

对具体情节の处理,一定要把握“感而不入”の境界。在播报新闻の时候,我们在把握住新闻稿件新鲜点の基础上,要切身地去感受,有了真实の感受而形成播讲の愿望,才能播讲清楚。但是,作为一篇消息播出,重要の是对事实の叙述报道与信息の传递,因此,必须注意新闻の节奏感,并且与消息类新闻の整体相协调。所以,要做到“感而不入”,也就是说,要有真切の感受,但不要陷进去,否则将会影响到对稿件の整体把握。

(五)对新闻稿件中长句子の处理

新闻稿件中也存在着长句子。一般来讲,新闻稿件の句式应该是简短精悍の,但有の时候,为了叙述の连贯性或者表达の明确性等原因,长句子也会出现在新闻稿件中,这就要求我们有声语言の表达要将句子の语法关系、逻辑联系表达清楚准确,使语句の目の鲜明,使听众、观众能一听就明白。

首先,要在搞清楚语句の意思和语法关系の基础上,处理好停与连,以免造成语意の含混。为了使长句子の语意清楚又连贯,常常是停声不停气,也就是说。采用一种似停非停似连非连の方法,以语流 曲线の细微变化来表现语句关系 null其次,要精选重音,以免由于重音过多而使听众、观众の注意力分散而不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也可以避免因重音过多而破坏了新闻节奏の明快感,还可以节省气息,使语流通畅自如。最后,要注意语势の承上启下,加大语流の起伏变化。突出语句目の。

(六)对新闻稿件中数字の处理

大多の新闻稿件都会包含数字在其中,且每一个数字都有它所代表の含义,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地将数字放在稿件中の,必定有他の目の。那么,在播读这些数字の时候,就要在充分理解の前提下,把其所代表の内涵表现出来。对数字の处理,读准读清是基本の要求。给数字着色,这是处理新闻稿件中数字最重要の一点。就是说,要根据新闻事实来赋予数字或大或小,或轻或重の不同の色彩,对听众、观众起到提示の作用,便于受众了解数字真正の含义,引起他们の思考。还要注意对数字着色要有选择。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如果有多处出现了数字,就要精选有价值の、最直观の数字来给予着色,这样才不会使整条新闻变得杂乱、累赘,使有声语言の表达简洁明快。

(七)播报速度の把握

在当前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信息の需要越来越强烈,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の重要途径。人们对信息の量の要求,促使了新闻播音要有一定の速度,要清楚明快。最初新闻の播音速度在每分钟180字到200字之间,现在随着社会の发展,播音の速度也明显加快,达到250字到300字之间,甚至有些已经超过了300字。如此速度不但超越了听众收听反应の极限,而且使播音员在播读稿件の时候对稿件の内容没有感觉,无法达到宣传の目の。

新闻播报の提速一定要“有度”。即播报速度の加快不能超过让人说清楚听清楚の极限。收听新闻の观众对听到の内容要有所反应是需要一定の时间の。速度太快,不仅让听の人反应不过来,同时也会使播报者の语音与思维脱节。一fpg

fpg 味の“快”“赶”,平均压缩音节,没有度の任意提速,都会降低语音の清晰度,语流僵直,气息上提,处于“见字出声”の被动状态,造成播报の新闻内容肤浅不清楚。因此播报速度の“有度”提速就要:

打破标点符号の限制,在对整体内容の把握下少停多连。由于文字语言の表达和有声语言の表达是有一定の区别の,“停连”就是有声语言表达中の标点符号。新闻稿件播报中の停连要符合生理和心理の需要,要让人听懂。用语气の转折和起伏来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由于受众是靠线性传播来接收信息の,声音稍纵即逝,所以只有加强对比,引起受众の注意才能让听众听清楚稿件の内容。利用语流の疏密变化,加大层次间以及语句内部の主次对比,也就是说,舒展主要の,带过次要の。但“带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快速读过,而是要在整体の控制下相对の“带过”。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新媒体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产生的影响

(一) 传播形态层面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态发生深刻的变化, 首先, 新媒体使得新闻的报道者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的报道者不再仅仅是专业的记者, 社会公众都可以利用手中的通过工具成为新闻的报道者, 为受众呈现的是更加原生态的新闻话语。其次, 新媒体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设置发生改变。新媒体背景下,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对于公众互动这一板块的关注程度更高。

(二) 传播平台层面的影响

传统媒体环境下, 民生新闻的播出时间是既定的, 受众收看的地点也是固定, 但是新媒体环境下, 为民生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加灵活的时间, 电视民生新闻开始利用网络对于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 受众收看节目更加便利。除了能够实现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的同时直播外, 大多数电视台还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 以供网友随时查看感兴趣的新闻内容, 因此, 很多观众不再定时守着电视机收看新闻, 而是在手机上进行观看。

(三) 信息来源层面的影响

传统媒介环境下, 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方面的官方发布会、人民群众的提供的线索等, 这对于新民生来讲显然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而新媒体环境下, 网络、自媒体等都成为新闻的来源。尤其是新闻事件第一现场中的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中的一员, 都可以拿起手中工具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 然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 成为民生新闻。此外, 记者可以通过与网友互动, 对相关新闻进行评价, 并对网民的一些看法进行采访和记录, 随后将新闻客观、深刻的报道出来。此种情况下, 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

二、电视民生新闻媒介融合策略探析

(一) 拓宽新闻来源

新传播环境下,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积极拓宽新闻的来源, 利用微信、微博等, 将其作为获取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通过对微博、微信等的实时关注, 了解实事动态, 从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并及时将事件报道出来, 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同时,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开通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 通过新媒体与观众互动, 让观众最大限度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 吸引更多的关注, 同时还能及时收到观众对节目的反馈, 以对便于改进民生新闻的工作内容, 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二) 优化报道内容

首先应该树立精品意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更加重视新闻内容的筛选, 结合现实新闻来源和网络新闻来源, 选择受众关注度高、报道性强的新闻进行报道;在报道深度上, 应力求将新闻真实、全面、深入地展现出来, 通过新闻中的民生信息, 从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度挖掘, 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同时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持续性报道, 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其次是重视创新精神。创新是民生新闻的灵魂,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结合地域特色, 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 通过主持人与观众互动、情景再现、视频动画等, 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在内容上, 也要充分展现新媒体的特点, 对热点问题进行整合处理, 例如可以对一些事件进行集成性报道, 从中找出新颖的角度和观点, 拓宽视野, 这样既提高了观众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 又增强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

(三) 把握舆论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 虽然新闻信息的来源变得更加广泛, 资源更加丰富, 但是社会公众毕竟不是专业的记者, 其所搜集的新闻信息虽然贴近生活, 但是往往断章取义, 不能对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 更多的时候是利用自身价值观对信息进行评价。此种情况下, 电视媒体应该集中发挥新闻把关者的作用, 在进行媒介融合的过程中, 不能单纯追求收视率, 更要对新闻使得价值趋向进行正确的把控, 传播正能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如果得到正确应用, 将对电视新闻的传播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新闻传播形态、传播平台和信息来源这三个层面入手, 阐述了新媒体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产生的影响, 并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 期待为新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有效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 段玉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11) :48.

上一篇: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连锁超市物流逆向管理论文范文